也许女人当初爱上的就是这个身份下的男人,也许男人当初就是在那个环境下爱上的这个女人。
但是耐不住骚动不安的心的爱人们,总是以为了对方了家庭为借口,“拉扯”着对方跟随自己“成长”。
你喜欢吃荤,对方喜欢食素,当初是怎么爱上的,心里没点儿数?
爱情是锦上添花,物质是雪中送炭,弄错了,大家一起灰飞烟灭。
多好的一部讽刺片。
伍迪·艾伦的《业余小偷》,一群想要抢劫银行的人意外的因卖曲奇饼而发了财。
发财后的女主一心想要融入上层社会,花高价请一位帅气英俊的人带她提升品位。
可惜,好景不长,女主的钱被会计骗了个光,还欠了一大笔的债务。
得知女主破产后,那英俊帅气的老师就扬长而去。
女主最后发现和原配男主之间的真爱,又回到了贫贱的恩爱夫妻。
荒诞喜剧的叙事情节,对上流社会拜金的虚伪作风嘲讽,对人应该保持自我的提醒,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可以使自己幸福的,要朝着那个方向去,朝着真正的热爱事务,真正爱自己的人去行进。
我想应该就是这些了。
嗯,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问题,当然,这部电影和《安娜·霍尔》它们都挺不错,只是,我总觉得还只是不错,也许《安娜·霍尔》是我还没太看的很懂,但是《业余小偷》我想我只能说,还不错。
想做的,都留在梦幻的档案里。
不想做的,却令我们每天风雨兼程。
片中人不仅夜以继日的想了,而且大刀阔斧地做了。
但结果又如何呢?
当主人公双手各持一模一样的珠宝,无法分辨真假时,捧腹之余,涌起的是酸涩。
一个男人,连做一个小偷的梦想都履被剥夺,他的生活该是怎样的一种哀伤呢!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哀伤。
伍迪艾伦老是这样,深刻但不玩深沉。
阳光幽默,背后却是暗色。
这部电影,剧情进展很缓慢,讲的是一群蹲过监狱的人想要抢银行的事情,我也很喜欢抢银行,所以对这部电影很感兴趣,看完之后我感觉我和他们一样,都抢不成银行,不同的是他们开成了一家很赚钱的饼干公司,我估计开不了。
为什么抢不成银行,因为他们都是一群二货,但都二得挺可爱的,尤其是伍迪·艾伦,他视偷东西为一项伟大的事业,是一个很有想法和责任感的人,因为他不偷穷人,只偷不缺钱的人的钱,反正他很搞笑,正如他妻子的描述,只要他想发亮,他就能发亮····他和他妻子的爱情很浪漫,虽然中间出过问题,但我一直觉得老夫少妻的组合,排除其他因素的话,其实挺真爱的,因为两人年龄相差有点大,相爱的时间可能会比同龄人少一点,但他们不追求天长地久,只要相遇之后一直拥有,而且彼此理解,彼此支持,所以他们是浪漫的真爱。
解决是伍迪艾伦的妻子实现了他的理想:成功偷到一个价值不菲的宝贝,两人去国外逍遥。
他妻子——一个擅长做饼干的家庭主妇,相较于伍迪·艾伦和他一干蹲过监狱的二货来说,确实很业余,但伍迪·艾伦他们也谈不上很专业,首先伍迪·艾伦他自己就因为偷盗失败蹲过监狱,而其中一个同伙经常靠烧各种东西拿保险赔偿送子女们上大学·····难道不是一群二货和奇葩么?
伍迪·艾伦在里面说,教妻子开保险箱是他经历过的最开心的事情,最后妻子利用这件开心的事情,实现了他的愿望,借用一部电影的名字来说:难道不浪漫?
用金钱编织的梦要多奢华有多奢华,要多绮丽有多绮丽,唯独少了一些装点,让人觉得没滋味,所以受尽折磨也心甘,只要能脱胎换骨。
等梦醒来,看清楚,原来曾经拥有过的还是彼此,这梦还不那么糟。
即便依然听不懂钢琴曲,依然偷的不高明。
对想着能拥有高雅人生的人--你?
我?
--极尽讽刺。
也曾被过字典,从s开始,还没坚持到t就中断。
要不哪天再开始?
有心偷盗,无意曲奇。
那天在DZMZ相遇相识,是因为译名《贫贱夫妻百事吉》勾起了兴趣,然后DVD封面漫画的吸引,以及对伍迪艾伦的滔滔黄河之水的敬仰。
看完后,还特意从书橱里翻了《门萨的娼妓》和《伍迪艾伦电影人生》这两本书出来,试想能从里面找到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小道花絮。
2000年推出的这部作品很受大众欢迎,否则也不会挤进当时票房的排行榜。
顺便提一下,老伍的这部的摄影指导是国产摄影师赵非。
他与老伍另外一同合作了《玉蝎子的魔咒》,《甜蜜的结局》二部影片。
这部片子也有着其它的译名,什么《业余小偷》、《乌龙笨贼》、《暴发户》等等,都有点偏题,还不如叫《曲奇大盗》更有意思。
老伍在采访中介绍了这个故事最初只是他扔在抽屉里睡觉的本子,最终重见天日,实在是在某一个时刻那个故事打动了他。
大家是否都是冲着前半段的歪打正着去捧场的呢?
想到了一个看过的笑话,一帮打劫者装作拍电影的进入银行,结果有很多种离奇的版本。
一个笨贼好找,但四个凑在一起打出来的搞笑牌就很有黑色幽默了。
这里的四个男人决定用古老的一种方式。
从租房开始就有好戏看,可惜地道竟是乱挖一气,银行变成服装店。
二个女子开的曲奇店负责掩护,意外买卖火了起来。
最好玩是来帮忙照看生意的表姐,老男人欺她笨于是就骗她,结果她什么都信以为真,不管警察面前,电视面前,都拷贝不走样的假话实说。
整个故事就这么层层推进,直到媒体闻风前来采访“纽约最好吃的曲奇”的时候,只见那个女主持象“人气美食”一样前来探店的时候,以及半路常过来看看的警员冒出来之后,已足够充满戏剧性的喜剧元素。
加点油盐酱醋,靠这些原材料足够编一出热闹的好戏了。
可是后半段的蛇足还在延续。
劫不成的故事终结之后,线索似乎一下子又从“人气美食”转到了“心灵花园”。
老伍有眼光,居然用了休格兰特演拆白党,算你狠。
但愿他不要被定型为专演“负心男”的专业户。
一个时尚有品味的优雅小混蛋,对决一个谈吐无趣且固执低俗的老头子,哪一个胜出?
围城的答案远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些部分。
这是一场由老伍领衔的“心灵花园”栏目。
真正的大盗是那两个没有露脸就令曲奇集团倒闭的会计师。
偷回“假钻石项链”再次证明了老头子老不成才,即使从用听诊器开保险箱的技术层面上勉强合格,他只有纸上谈兵的业余水准,敲碎那些宝石玻璃的画面才是这部片子尾声的回光返照。
留了一条颇仁慈的结尾,贫贱夫妻最终打回原形。
生活的这张考卷还有一道“大喜大悲”的思考题,患难夫妻见情意,偷不走的才是真幸福。
http://welleschan.blogcn.com/diary,8371340.shtml
伍迪艾伦的《业余小偷》这部片子题目虽说有“小偷”,但我觉得内容并没有着重说小偷,而主人公也是从开头心术不正想抢银行的人摇身一变,成为了饼干连锁店的董事长,最后破产的结局使整部片子更加具备戏剧性。
虽然影片带着“穷人有穷命,穷人有穷福”的麻醉药力,但是也给生活中平平无奇的小人物带来了安慰。
片中男主的夸张和不灵光的智力,使得一个没有上进心且固执的小人物跃然纸上,而妻子在有钱了之后盲目追求艺术高雅,也是对现实中一些“富人”的讽刺。
最后的破产更是说明偶然的“一夜暴富”,不善于经营,也是一盘散沙。
也是告诫我们要脚踏实地的做事。
没觉得这出闹剧是要讽刺什么、隐喻什么、或者反映什么,其实就是一个好玩的故事这么简单:笨贼也有春天,只不过是以歪打正着的方式;暴富就是缺品位,不管你能花多少银子买多少幅世界名画装点门面;还有什么?
真爱就是门当户对,大帅哥陪你即使不图钱也是为了钱;落魄时想着你的其实还是那个笨手笨脚啰里巴嗦的糟老头、而危难时聊以渡日的终归还是落魄时学的那点不光彩的手艺活…怎么自己也开始啰里巴嗦了,难道也是伍迪老爷子附体了…😊
笨贼想通过饼干店作掩护,挖地道抢银行,可惜他们的水平可远远不及越狱里面的scotfield,计划搁浅,然而生意却红红火火...美国纪录片节目60 minutes主持人之一Steve Kroft也到里头客串了一把。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笨贼们把水管挖爆的那一场,警察到饼干店买东西,听到了异常的动静,问老板娘怎么回事,而被水淋得个落汤鸡似的woody Allen恰好跑出来,怕计划暴露,便谎称自己是个"plumber"。
真是个可爱的小老头!
Woody Allen,再加上突然间有趣的讽刺与幽默,缓解了有时过于严肃的主题。
本来只是想看一部伍迪艾伦的片子,这一部评分不高,也没抱很大期待。
但是看到后半段的时候,确实被刺激到了一样。
很赞啊。
业余小偷,一对夫妻刚开始想做小偷,结果阴差阳错没有做成,反而成了暴发户。
反倒是有钱了以后,才变成了小偷。
而且不仅是一开始吵着要做小偷的丈夫,就连持反对意见的妻子,也做了一回小偷。
很讽刺。
也许生活中未必会发生,但是却有很多思考。
导演对生活的思考,也引发我很多的思考。
当他们暴富以后,男人说他讨厌有钱的生活,连汉堡都没得吃。
离婚的时候也拒绝了妻子给他的一半财产。
可是离婚以后,他又有了行窃的计划,而且依然觉得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感叹自己真是聪明。
奇怪的是,他对行窃的解释和向往是,如果得手了,就可以靠这个项链吃一辈子了。
他以为自己是为了金钱才去偷,其实他忘了,他刚刚才拒绝了一大笔财富,也忘了自己刚刚逃脱了自己厌恶的有钱人的生活。
所以他做小偷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状态,或者说寻找存在感的方式。
明明不喜欢有钱,却又不好好过穷日子而要去偷。
他似乎很满意自己的智慧,对自己想出来行窃的点子很自豪。
对整个做小偷的过程,他是享受的。
而他的妻子,一开始反对这个无聊又疯癫的计划。
不愿意把仅有的6000块给丈夫去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看似她反对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其实是她对金钱更加在乎,欲望更加强烈。
因为不愿意失去这现有的财富才不同意冒风险。
所以后来自己的饼干生意火了以后,她对有钱人的生活是激动的,是迫切去拥抱的。
就算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是富人的高品位,也要屈就,要找人教她如何像有钱人一样,优雅的生活方式。
有点东施效颦的感觉。
可悲的是有钱人愿意理她只是看中她得钱,嘴上是奉承的,心里是鄙夷的。
她在上流社会里丑态百出而不自知。
讽刺的是,她在像上流社会学习高雅的生活方式,最后却被这些高雅的人算计了,在破产以后被果断抛弃了。
这里并没有明显批判哪一个群体,而是对整个社会,都有讽刺。
似乎可以看出一些导演的态度。
有钱了不一定能有优雅体面的生活,但是有钱了就一定要追求这样的生活方式吗?
一定要高低之分吗?
那些所谓的体面人,背后不一样有龌龊的心吗?
最后发现,自己原来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原来陪伴自己的人才是最真的。
感触都是零碎的,但是依然觉得,这是一部有意思的片子。
知识分子的内心都是火热的。
在银行旁边开一家饼干店,不烤饼干的时候就去挖地道,哪天不卖饼干了就去抢个银行~~~
慢慢拥抱伍迪的幽默
我是要成为盗贼王的厨子
好一部看完心情愉悦的伍迪艾伦。笑出内伤。如果连想吃一个芝士汉堡都吃不上的话,有钱有什么用呢?忙着砸钱提升逼格之前还是学好理财比较重要(doge )说到底一生掌握一项谋生的技能,有一种恒久的快乐方式,就够了。
贫贱夫妻百事吉,这名字真让人汗颜
生活中小百姓的平乐...
挖地洞那段真是好笑死了,蠢蛋表姐横插一脚,反倒促使剧情发生逆转;后半段水了,结尾回归小偷本色终于又和开头衔接上了;伍迪老头拍了那么多loser励志片,始终看不厌,真是一朵奇葩啊!
忘标
喋喋不休,业余小品
really? you think this is funny?
eeer, good old woody
白云黑土电影版
我这么喜欢这片但就是给不了四星!后半段没把我调动起来,就是这么简单!!!哎!
#观影手记# 2445 3.5当年恐怕是冲着休格兰特看的哈哈哈。老公:你可真是嫁了个聪明人.老婆:那我就重婚了.,"你经历这么丰富,还这么年轻.""哦,密室镜子里有个老年版本的我.",有很有趣的小段子,还有"我想让你教我人生,你还真是给我上了一课.",但整体就普普啦。女主演得确实好(虽然头半小时里丑得闹心),妆发造型也精彩。
不得不说,给这部片差评的童鞋,一定要是因为这条老蛔虫又触动了你们某条幻想敏感的神经
有点无聊 不过可以再加半颗 为了伍老头
漏水那段最好笑,前后两部分有点割裂吧。本质上是个探讨婚姻的电影,甚至对女主成为暴发户以后想提升自己品味的行为表示了批判。
我是真没想到这样一个银行大劫案式的开头最终导向的依然是伍迪艾伦式双双出轨+阶级讽刺的故事,前半段的大聪明式欢脱比较惊喜,后半段反而略显拖沓,但结尾反转收的十分精彩
“很合格的90 minutes Woody Allen fun”+1 ;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