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以后

Hereafter,通灵感应(港),生死接觸(台),来世,往生以后

主演:马特·达蒙,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塞西尔·德·弗朗斯,米兰妮·让帕诺米,玛尔特·克勒尔,杰·摩尔,蒂埃里·钮维,戴克兰·康仑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10

《从今以后》剧照

从今以后 剧照 NO.1从今以后 剧照 NO.2从今以后 剧照 NO.3从今以后 剧照 NO.4从今以后 剧照 NO.5从今以后 剧照 NO.6从今以后 剧照 NO.13从今以后 剧照 NO.14从今以后 剧照 NO.15从今以后 剧照 NO.16从今以后 剧照 NO.17从今以后 剧照 NO.18从今以后 剧照 NO.19从今以后 剧照 NO.20

《从今以后》剧情介绍

从今以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从今以后》被选为2010年年纽约国际电影节的闭幕电影。 故事的地点分别发生在美国、英国和法国。 美国,蓝领乔治(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可以和死人说话。他的超能力,一度让他成为全美宠儿。精明的哥哥准备把他打造为全方位娱乐红人。然而他放弃了一切在建筑工地上 工作。 法国,记者玛丽(西西·迪·法兰丝 Cécile De France 饰)是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的生还者。那次经历之后,她似乎拥有了通灵能力。 英国,学生马库斯刚失去了双胞胎兄弟杰森,他正在绝望地想要寻找答案。 与死亡擦肩的神秘、对未知世界的迷茫、痛失至亲的悲伤、寻找答案的迫切,在冥冥中将这三个本来毫无关系的人连在了一起,进而颠覆了他们未来的一切……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穿越时空的爱恋我是大卫意大利制造环球突击队漫长的婚约不完美的她双胞胎历险记只想和你在一起西游之问道生化危机:无尽黑暗鳄鱼莱莱山炮之王百味超市第一季瓦达拉枪战肉罢不能定制伴郎非凡后知后觉收规华魔女与野兽盾牌第一季缉枪实习医生格蕾第一季沉睡的美人洛杉矶无人行走金装律师第四季少女的世界爱我多深悲伤电影太阳与海的教室

《从今以后》长篇影评

 1 ) 从今以后。你再也不在。

最初看着这部电影的介绍,都说是惊悚片,无疑让我这个喜欢找刺激却又超级怕惊悚恐怖片的人在心里暗暗地不安。

片长又是129分钟,冥冥之中好像注定要让我看它一样。

开头以为会是灾难片,因为那个海啸的场景,后来看着玛丽的濒死体验又以为是个惊悚片。

然而生命和生活,对于死过一次的人来说,或许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在被新人替代自己的节目之后、在曾经的爱人再不能理解她之后。

她却在探究死亡之后的世界中获得了新的人生。

乔治在破例做完通灵后,总是落寞地通过自己的窗户看着求助对象的离去。

那些渴望和亡灵对话的人,只是拿他当做一种工具,没有人在乎他的感受——每天的生活相关除了死亡还是死亡。

他拒绝了那个孩子母亲的请求,然而表情却是无奈。

如果心软,恐怕只是将自己再次陷入到一种痛苦的困境中,别人看来的天赋却是对他最大的折磨。

不忍拒绝自己喜欢的女人,做了通灵之后换得的结果,是对方的落荒而逃和厨艺课上搭档消失的他自己。

马库斯失去了每天一起生活的双胞胎哥哥杰森,车祸之后,他只能拥有哥哥的一顶棒球帽。

他每天思念着哥哥。

他每晚都要说“晚安,杰森”。

他始终带着杰森的帽子。

他在谷歌上搜索“人死之后会怎样”。

他到处寻找可以通灵的人想要和杰森获得联系。

因为寻找被吹走的帽子而没有乘上地铁得以逃过一劫,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相信杰森是在他身边保护着他的。

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两个地方,一个是乔治终于被马库斯的执着打动,为他做了通灵的那段;另一个就是在片尾温暖的色调下乔治和玛丽相视一笑握手的画面。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相信我们死去之后会有灵魂,会在另外一个世界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但是我始终相信。

马库斯是个异常能够打动我的角色。

他失去杰森之后的种种表现已完全调动我的情绪、处于爆发的边缘。

最后乔治通灵对他说出的那段话和他听了之后的表现更是让我泪流满面。

有句话说电影是会投射现实的。

电影中打动我们的部分也往往是唤起我们某些回忆的地方。

而我恰恰在马库斯的身上看见了曾经的我自己。

在失去谁之后一样地执着、恨不得把整个世界都挖掘开、不断追寻死亡之后的世界真相。

因为我相信人有灵魂,他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

也的确有过一些不能解释的巧合更加坚定我的信念,使我一直觉得我是被保护着的。

可是某一天我忽然觉得他走了他不在了他不再保护我了。

我知道一定会有这样一天但是它真的到来了我却不愿意去接受。

所以看着乔治说“他说那是他最后一次保护你了。

”看着马库斯瞬间崩溃着哭着说“不要走杰森,我想你杰森……”就想到曾经自己逼着自己去面对现实时候的不舍和艰难。

马库斯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杰森不在身边而他得自己成长。

我则已经养成了习惯在每一次觉得自己撑不过去的时候在心里轻声问他。

你还在不在?

在不在我身边保护我?

这个世界并不是没有了谁就不能继续。

地球也不会因此停转。

我们害怕的失去。

只是从今以后。

你再也不在。

而片尾伴随着温暖的色调。

两个都经历过死亡都不能被别人理解的人。

在那一刻找到了可以懂得自己的对方。

无疑是幸福的温暖的。

乔治脱掉他的黑手套牵住玛丽的手。

只有他能够读懂玛丽所经历过的。

也只有玛丽能够明白他的感受。

随着故事的落幕。

有一些曾经始终执着的、放不下的东西,我都在慢慢放下。

更加地珍惜生命和现在拥有的生活。

我相信我这样努力地生活着。

才是对他之前给我的保护最好的回报。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吗?

我觉得不是。

死亡的终结才是生命的终点。

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或许能够直面死亡并且正确地看待它。

才是真正热爱生命的表现吧。

 2 ) 死亡就是一个失去的过程,不要纠结,上帝会补偿你的

故事讲了三段故事:1、劫后余生的人。

经历了海啸劫后余生的女主持人,在频死状态下出现的幻觉让她无法自拔,最终因此而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

2、劫后余生具备了通灵能力的人。

马特达蒙扮演的角色,一生都被通灵能力困扰,并且因此失去了擦肩而过的情缘3、失去了同胞兄弟的小孩。

一直苦苦寻找与死去的兄弟通灵,因为他一个人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独立承担。

故事讲了三个故事,分别根据频死、频死带来的超能力、真正的死亡三个维度讲述了死亡的主题。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对生人的影响,那种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在探索者的头脑周围,压抑而阴暗,让生不如死,让每个人都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部电影就是告诉了大家一个道理:死亡就是一个失去的过程,不过上帝是公平的了,你失去了,上帝还会补偿你的。

因此,不要纠结逝去的东西。

PS:1、开始海啸的镜头很真实,很震撼。

让人容易想起来日本前一段的地震海啸。

2、还有女主角去吃饭的那个下楼梯的镜头,导演很聪明利用了两面镜子叠加出来了三个层次的镜头。

3、马特达蒙的爱情经历也说明了一点,爱情除了缘分之外,还必须是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如果一方拒绝被了解或者害怕被了解,这就意味的错过。

因此女主角和马特达蒙在一次接触中,马特达蒙就感受了一种感知,结尾也告诉了大家,他们也许是最合适的人,可以互相的探索和了解。

害怕被了解,其实就是拒绝,放在爱情中,这就是对缘分的排斥和自我的虐待

 3 ) Hereafter

1、Hereafter,从今以后过上被理解,不再只身面对孤独的生活。

孩子找回温暖,男人从孤寂中脱身,当有了understanding,reading兴许也可以从无法正视的诅咒变得可以被忍受了。

(我猜的)2、死亡不是片子要探索的主题,孤独与理解才是。

每个主角面对的都是孤独。

真正的理解来自于“感同身受”,这感同身受的前提是爱。

3、马特达蒙真的长得不好看,但是看他演戏有种很过瘾的感觉,可能他演得真的很好?

4、最后的结尾真的很美好。

男主在街头,这是他第二次看到女主,后者在街头张望,男主本想起身打招呼,但又放下了已经举起的手。

镜头切到不同的角度,每一个角度都是男主的视角,音乐缓慢悠长。

关于感同身受。

这个成语,常常用到,但是真正的感同身受哪儿有那么简单呢。

看了好友的日志,写了关于面对至亲离去时的一些感慨。

我想,有一种痛苦,一来自己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二来苦痛与无奈像空气一样包围自己以至于根本无法挣脱的时候,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言语能够起到淡化乃至消逝作用的。

写这些没什么意思,看完了发点儿牢骚。

电影的感觉很好。

 4 ) 从今以后

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电影不多,对他的印象至今还停留在80年代的《回到未来》和20多年前的《廊桥遗梦》,那个满脸褶子的摄影师罗伯特,和至今也不理解的三日之恋。

后来无意中看了他导演的《萨利机长》,还有这部原本为了看呆蒙的《从今以后》。

充分感受到了东木爷爷的细腻、醇厚有力和与众不同,一如《廊桥遗梦》,于是,片库里会留有他的位置,以待日后欣赏吧。

《从今以后》是东木爷爷80岁时拍的电影,这是一部具有奇幻色彩,面对死亡寻求慰籍的剧情片,奇幻场景并不多,只是作为一种工具,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三个互不相识的人,三个不同的国家,三段不同的经历,三条线索同时推进而娓娓道来。

电影的色调一直是阴暗没有阳光的,或许正代表着人物们当时的生活状态。

电影一开始是有着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法国记者玛丽和导演经历着2004年印尼的海啸,玛丽经历了死亡擦肩后的神秘。

之后是英国的双胞胎男孩马库斯、杰森在唯一的母亲吸毒不顾家后相依为命,这对出生时间仅差十几分钟的兄弟,哥哥是弟弟的依靠和精神支柱,弟弟走不出对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亡的哥哥的依恋和悲伤。

最后出场的是我所期待看到的呆蒙,在美国,他是一名“金盆洗手”的通灵师,为了摆脱他自认为的“诅咒”艰难的活着。

他们的生活都糟透了,走不出阴影,陷入泥潭中,无法开始新的生活。

故事似乎有些平铺直叙,一会儿法国,一会儿英国,一会儿美国。

而我也是一会儿早晨,一会儿中午,一会儿晚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观看。

像喝一杯无味的白开水,一直在寻找奇幻的点,但是并没有如我所愿,反而,越看越觉得沉重。

直到最后,马库斯在乔治的帮助下,与哥哥道别时看的我泪水雨下;柔情融化在乔治和玛丽的深情凝视中,这才真正明白这部电影的含义吧。

这一切的铺垫之外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线索,那就是英国的大作家狄更斯,乔治喜欢在睡前听朗读者杰科比朗读狄更斯的作品。

他在狄更斯的精神世界里寻找解脱和安慰,迷恋于《狄更斯之梦》中。

所以才选择去英国旅行,去狄更斯博物馆参观,得知最喜欢的朗读者在亚历山大宫的CD签售会,于是去了书展,才有了三人的聚合。

狄更斯对他经历的那个社会何去何从的关注与思考,对人类生命本体的深层思索,也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吧。

马库斯头上戴着一顶帽子,鸭舌帽,那是哥哥杰森的帽子,他舍不得摘掉,这顶帽子也让他避免了一场灾难,抛开奇幻色彩来说,也可能是双胞胎兄弟本有的,解释不清的心灵感应使然。

这顶不想摘掉的帽子是他们三个人的现实,不想摆脱或者努力想摆脱又摆脱不掉的痛苦生活。

马库斯在乔治的帮助下摘掉了帽子,乔治在马库斯的帮助下与玛丽相见,于是,最终才是这部电影的名字:从今以后……从今以后才刚刚开始,希望还在,生活还要继续。

 5 ) 如果可以,请让我从容地死去

在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度,死亡尤其可怕。

我不相信上帝。

我不相信神灵。

我不相信大胡子马。

我不相信外星人。

我也不再相信前门毛。

我不相信政治。

我也不相信道德。

我相信金钱,却转过身就咒骂它是“婊子养的”,所以,你看,我一点也不虔诚。

Jodie Foster在Contact里的一句台词一直记到现在:我希望有外星人存在,因为那样,我们在宇宙中就不再是孤独的。

如果相信,在死亡的背后,还有一个世界存在,也许,我们就不会活得如此地慌张,如此地贪婪,如此地不择手段。

也许,我们就能从容地死去。

克林•伊斯特伍德静静地将这种可能性,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

从这只老牛仔还是只不太老的牛仔的时候起,我就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表达对他的不屑。

他成为我的观影史上为数不多的,懒得抬起眉毛打量的人。

在以各种形式,各种情境,各种缘由展示过各种杀人不眨眼的技巧之后,老牛仔终于放下了枪,转过身来。

我惊叹于这个转身是如此优雅,如此静默,没有任何迹象,如此不着痕迹。

一个惯于拿枪挥拳的前演员,现导演,前一刻还是喧嚣,后一刻已如尘土般宁静,恰如生与死。

如果说《从今以后》是在探讨生与死,我想是有些言重了。

显然,这部电影还没有能量达到如此的微言大义。

但是,老牛仔通过流畅的影像,表达了一种对死亡的情绪,一种不舍,一种悲哀——一种如秋叶坠落般地,优雅的悲哀。

我在脑海里一遍遍地回放女主掉落在海中的镜头,那般优美。

痛苦已经远离。

她仰面飘浮在海中,背朝着现世的黑暗,面向着不可知的光芒。

毫无疑问地,他在用镜头粉饰着死亡。

如果说,他想藉此告诉大家,死亡背后还有一个世界,勿宁说,他只是想让自己相信。

我不知道,老牛仔这些年中遭遇了什么。

或许,年事已高,那个世界的问题便会如冰凉的洪水一般,拦腰漫涌上来。

没有雄辩,没有论证,没有歇斯底里地执著。

整部片子看下来,你甚至会觉得这部片子的意图相当地模糊。

他想说什么?

他想让人相信什么?

三个独立的故事究竟代表着什么?

当剪辑在三段故事之间毫无痕迹地游走,如阳光洒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一般,自由地跳跃,我知道这三段故事会在最后同时流淌过同一块溪石,但当三段故事的主人公相遇,当男主和女主的手握在一起时,又说明了什么?

我没有费心去解答这些问题。

因为我相信,老牛仔也未必清楚。

这是一部用心,用直觉拍就的电影。

大脑和理性,在死后的那个世界中显然是最不重要的。

克林•伊斯特伍德只是提供了一个可能性,一种关怀。

而除此之外,整部电影都淹没在了一种不受控制的情绪之中,用坚硬的镜头去触摸,去感知彼岸,和已在彼岸的人。

那种感觉,可能象稍有暖意的风抚过皮肤。

我更愿意把这整部电影做为一个告解,也许克林•伊斯特伍德便是如此。

让我们相信,死亡不是一个坚硬而冰冷的结束,它只是一扇门,通往另一个开始。

用这样一种善意来宽慰自己,宽慰所有的人,有的人会说,这是善良;有的人会说,这是愚昧。

也许,我们可以参透生,但我们永远不能参透死,至少现世的我们,永远不能。

但是,相信有个彼岸,至少会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不是那么地荒凉,我们也可以,从容地死去。

 6 ) 人去了,回忆没有去

虽然杨绛在近百岁时才写出《我们仨》,伊斯特伍德八十岁时在电影里思考、探讨死亡的问题,已经算不得早了。

这个片子提出了很多问题而没有给出任何结论,所以看起来非常累。

关于那些逝去的亲人,有多少真相是我们其实没有准备去面对的?

有多少伤害真的会随着他们的逝去而停止破坏我们的生活?

又有多少依恋必须要忍痛舍弃我们才可以继续生活?

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里,最打动我的是那对双胞胎兄弟的故事。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跟你同时走完所有的路。

莫说是兄弟,就是夫妻,能够同时走到最后一步的都凤毛麟角,而被人看作传奇。

所以无论一个人有怎样的亲情、友情、爱情,也一定要清楚:有一些时间,有一些事情,是需要自己一个人面对的。

年幼的Marcus怀念逝去的双胞胎哥哥而含泪说:“Don’t go, Jason. Please! I need you.”那时候,好想把他搂在怀里,一边抚摸他的头,一边轻轻告诉他:“孩子,没事。

他希望在没有他的情况下,你也能继续长大。

是的,不但你,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长大。

 7 ) 《Hereafter》剧情分析

http://axinlove.com/2011/03/hereafter/《Hereafter》剧情分析by @xinl.ve 110331Movie Rating:7。

Divx被分为两段,因为第二天要上班,于是被逼着也将电影分成两段来看。

一个平行世界里发生了三段故事,法国人、英伦的小孩,美国大陆上的单身男人George Lonegan(Matt Damon饰)。

法国的女性经历了海啸引起的生与死,两个早熟聪颖的小孩正在维系家庭完整,George已经表现出一些通灵的能力。

不同的大陆,隐然有点有关异能的情节预期,但如何更为合理地发展剧情,使三组人物产生交集,特别是暂时还没有看出太多异常的两个小孩。

想起了遥远的《Babel[通天塔]》,更为精巧的安排。

各处生活的人没有产生非常直接的联系,但在电影之中却因为彼此的存在(有些暗示仅仅只是一个道具的出现),使得各自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巨变,或多或少让人伤感的变化。

怀着这样的期待,漠不相关的影中人,让我期待《Hereafter》的CD2。

Marie并没有因为看见死亡向George寻求帮助,小孩Marcus却因为遭遇不幸主动在找寻George,George在重复自我拯救、失败、再拯救的过程,电影情节的走向有些让人诧异。

Marcus的段落属于一贯让人心疼的故事,对母亲、Jason(及Jason对他),还包括外界对他关注:社会工作者、收养他的养父母和George。

温情的流动,让人觉得世界的美好,电影抚慰着心灵。

经历过伤痛的他,注定要与George产生联系,因而这部分的结局能让人接受。

其中有一段特别的对话:Marcus:Please, Jase, don’t go. I miss you.George:Okay, he came back. He’s here. He says if you’re worried about being on your own, don’t be. You’re not. Because he is you and you are him. One cell. One person. Always.M: I miss you. Please, Jase, don’t go. Please come back. I miss you so badly.G: Okay, wait. He’s leaving again. Hold on, hold on. I’m sorry.“One cell. One person. Always”的话,是Jason借George之口说出,还是George需要安慰孩子而说出,非常精妙的设定。

George在厨师夜校结识女孩,两情相悦最后又分开,加强了异能是诅咒的说法。

邂逅很美丽,悲剧很正常。

这次意外,也是促成George去英国旅行的一个原因。

Marie依靠自己解决经历死亡的“心理”问题,不求助于George,然后再顺势发展二人之间的感情。

有关Marie的这一段,比较超出一般的预期。

因而也导致George一眼恋上她的不真实。

二人仿佛前世的约定,如此安排基本上算是硬拗。

部分画面的重心偏离表示摄影存在一定问题,同时还有剪辑不太干净的地方,有时会多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尾巴。

大结局的安排有比较严重的问题,让人动情的段落还是偏少,老爷子这次有失水准。

最佳视觉效果奖[Best Visual Effects]提名大概是因为电影的两部分:海啸冲上街道和Macus、Jason同由Frankie McLaren饰演。

PS:Hereafter译成“从今以后”,什么意思?

Hereafter.2010.PROPER.DVDRip.XviD-NODLABS

 8 ) 对生命的敬畏

一部去年的电影用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来看,别有意思。

MATT DAMON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是戏,他略显愚笨的背影以及孤独无助的侧线,都让GEORGE这个角色与正常人群保持一种隐隐的却坚不可摧的距离。

这种距离通常被就被叫做孤独。

最后他看了一眼MARY,突然之间看到她濒临死亡的状态,听到她读着自己长久以来能看到的一切,很多人诟病这种爱。

看《龙族》那里有一个东西叫做血之哀,就是这种血液中不同的东西让一个人长久孤独,找不到一个同伴一个同类,楚子航就是这样,他仿佛寂寞了千年万年,光鲜不被理解,即便被理解也不会同行。

夜深人静人潮欢腾,只有自己,只有自己。

GEORGE遇到了这个可以与自己同行的人,他在那一瞬间是应该会想崩溃的哭泣的。

千里万里,只有你,可以与这般孤独的我,一起牵手前行。

反而我被这种两个孤独者的爱情而深深感动。

因为理解因为向往所以感动异常。

若干年前《BABEL》俯视奥斯卡,墨西哥导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高兴的不知所以,他的分段式结构突然就大放光彩供全世界学习。

《HEREAFTER》如今时隔4年又重现这种结构电影,依旧穿梭在3个故事中,最后这3个人在结局时汇聚在一起,争取观赏情感的大升华。

我的情绪升华的有点早,在弟弟呼唤自己的哥哥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带着哥哥的帽子,不言不语,出走,寻找,不放弃,只为了听到哥哥最后想和他说什么,他要知道自己的哥哥去到了哪里。

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一个没有父亲,需要在小小年纪就照顾自己的母亲,一对心有灵犀的兄弟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弟,少了一撇另一撇不知道自己还要存在在这个世界干什么。

JASON和MARX说那个帽子是自己的不是他的,以后就不要戴了。

我微微愣住,一种宿命的东西涌到脑子里,那个帽子是应该上那班地铁。

所以这个生命无论何时都是要早早终结,MARX不是那顶帽子的主人他还要走一段长久的人生。

就像《死神》,一切的开始与结束都是既定,不要对于一些东西不放手,更不要流失现在。

这对兄弟的寻找彼此的过程越发值得琢磨。

一个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另一个,一个在虚无世界中更快的寻找自己,没有任何人知道在虚无中是怎样的规则,可是现在不在就过好现在的生活,以后去往到这个世界就好好打理那里的生活。

灾难不是主体,拍摄的依旧真实,EASTWOOD堆砌出一堆细小的东西最后这群小东西融汇成一个更大更广阔的主题。

这3段不同的人生都在讨论死亡,一个刻意回避自己眼见的死亡,一个懵懵懂懂想要明白自己感受到的是什么,一个对于亲人死亡的最终目的地不停探寻。

死亡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这两天又有灾难发生,看到新闻里大面积的溃烂心里难受的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去形容。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平台上,彼方不好己方也会跟着难过。

眼前的环境都是大家的,大自然永恒在那里,人只是最渺小的一支,真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敬畏生命,大自然的生命,所有的生命。

连续看了4部这么5星的电影,生活想要告诉我什么呢?

 9 ) 往生之后 归于何处

一个节目说,人类的眼睛可以辨认出160万种颜色,而有一种海洋动物则可以辨认出320万种颜色。

问题出来了:这世界其实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另一个问题:我们不能肯定就没有另外的东西以160万种之外的颜色存在着。

前前后后也看过不少关于超出人类正常存在模式或者说灵异的影片或文字。

与其说是兴趣,不如说是好奇。

人的生命常态无外乎活着和死去,活着的状态虽然人人各异但定义都是相同,即能够呼吸,能够感知。

但是死亡呢?

老伍德在80高龄之下拍就的这部影片,究竟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解释出来,包括他本人未必也说得清楚。

这只是一个遍阅生活的老者用心,用直觉试图来对生命进行解读,并借此向活着的人传达一种讯息,即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

至于去向哪里,那则是彼岸的人才清楚的事情。

影片开篇已是非常强大。

美丽,知性,事业如日中天的法国女人Cécile与情人正在印度洋海边度假,蓝天碧海,尘世在双眼之外。

但是转瞬间,扑天盖地的海啸汹涌而至,摧枯拉朽般销毁一切。

房屋,建筑,车辆,生命。。。

如此急骤的转折令人猝不及防。

女人在汪洋中几历浮沉,终被一枝树干击中头部昏死过去。

此时,一切声音都已消失,只有女人安静漂浮在海中的影像,面容安祥,长发漂摇。

面朝着不可知的光芒,与一行众人无声前行。

画面如此静谧唯美。

无疑,这就是人们想象中死亡的情形。

或者说,这就是老伍德想象中死亡的情形。

在英国,一对贫困家庭中的挛生小兄弟相互依靠。

在生日之时一起去拍了一张合影送给整日酗酒的母亲。

哥哥代替弟弟去为母亲买药,转回时被一帮小痞子追赶不幸撞车身亡。

飞奔赶来的弟弟面对哥哥静默的身体,悲痛得甚至没有了眼泪。

他只是默默地拣拾起哥哥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

每晚临睡前依然对着空出来的那张床说晚安。

Matt Damon在美国,在幼年一场灾难般的疾病之后意外拥有了通灵的禀赋。

在兄长的经纪之下曾一度火爆全美。

但他终于厌倦。

他说,这不是赞赏,这是诅咒。

于是决然隐身退出,选择做一名普通工人。

一个人孤独地睡觉,吃饭,睡前听狄更斯的小说,上烹饪学校。

终于结识了一名女友,却耐不住她的一再请求,为之通灵而引发出她深藏在内心的秘密与尴尬伤痛。

女孩悲伤离去。

Cécile劫后余生。

但是当她向情人讲述起发生在自己身上即将死亡或者说已经死亡时那一刻的情形时,对方却很不以为然。

说那只是幻觉。

“死后就象灯关掉,啪,一切寂灭。

”固执,坚持,从不妥协,从不受伤害的Cécile却紧紧抓往那一刻的影像辗转追寻,终于以己身之体验写出一本书。

英国小弟弟在哥哥走后,反复寻求各种灵媒希望能够再次与哥哥相逢;孤独的小马哥去了偶像的家乡伦敦去旅游;Cécile的新书得以出版,在伦敦举行发布会。

老伍德用了三分之二的时间作铺垫,只为了最后三人这片刻的相逢。

小马哥终于为小弟弟与哥哥作了媒介,弟弟听从了哥哥的话,从此摘下了帽子,做回了自己;小马哥听到Cécile用自己的文字说出他心里的话,举目四对,如遇故人。

双手相碰,他看到她已是前世的影像。

但是再相逢,却是今世今辰,彼此眼神间缠绕的气息,如一股温暖洪流,再次扑天盖地。

“作为科学家和无神论者,我不相信死后的世界,但是作为一个行医 25年的医生,看过这么多生死,有那么多濒死回生的的人说出几乎相同的体验,的确非常值得研究。

”影片中的老医生如是说。

在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向来注意对死亡的尊重。

孔子说“生为徭役,死为休息”,庄子亦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因为他认为妻子并不只是顺应了天地轮回,回归于了自然而已。

在这个世上,的确有真正参透了生的高人,他们入世出尘,自如从容。

但他们未必能够参透死,至少在现世。

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试图展示死后世界的作品,真实与否,只等我们死后才能去验证。

但是藉着他们,起码能够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其实并不是那么荒凉,就象在我们的眼睛看到的160万种颜色之外,还有着另外更为丰富的160万种颜色。

 10 ) 当现实打败了现实

许久没有看过这样一部把现实和死亡结合在一起的电影了,今天看完,不得不胸闷到现在sigh序幕从一对情侣的美丽的海滩度假拉开,当沉浸在爱情甜蜜里的女人微笑的在琳琅满目的小摊面前挑选纪念品时,我恍惚以为这是一部讲述生活的轻喜剧呢,然后酷似2012的滔天巨浪席卷了小镇,“啪”的一声,女猪头部被击中,死亡幻觉袭来,导演告诉偶们:海滩度假是8安全滴!其实是从此开始,我们知道美丽只存在于表象,现实都是难看、不稳定、艰难和难过的。

风靡一时的女主持和电台资深...高层人员的恋情,即使是婚外恋神马的,看起来也是赏心悦目的,虽然偶们都知道实际都是赤裸裸的利用和金钱关系(当然女猪也不知道)一个厨师兴趣班的偶然邂逅,单身中年男女成为partner,互相做菜喂食, 这个相识也算浪漫了,dating本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想看似般配的背后,竟有着如此难堪、不堪回首的过去。

现实是丑陋的,人们是丑陋的(不包括男女猪——窃以为这是导演还不够现实的缘故),然而,丑陋的人们又是如此可怜女孩子勉强笑着对男猪说完再见,却无论如何忍不住的楼梯转角失声痛哭,因为不堪回首的过去又浮出记忆层面,这一切怪谁呢?

男猪该死的通灵能力??

然而电影最打动我的,应该也是最打动人的部分,是小男孩Marcus长的干净、可爱、清澈的双胞胎兄弟,哥哥爱戴一顶鸭舌帽,有主见,爱发言,弟弟则微笑沉默着看着哥哥,心中充满了依赖,每晚睡觉前必会主动的说晚安....这样天使一般的兄弟组合,即使坠落到贫困的家庭,即使有着不负责任的酗酒的妈妈,即使没有爸爸,即使每天要对付福利机构人员(??

身为社会主义国家长大的偶对此一无所知),即使路上有小混混总盯着他们....即使身处在最黑暗困难绝望的境地,他们依旧是幸福的吧但残酷的现实不允许人们有一点幸福,哥哥迅速被车祸夺去了生命,弟弟从此每天戴着哥哥的帽子,每天逃避一般地去寻鬼问神想挽回哥哥,每晚睡觉前依旧轻声说晚安哥哥如果车祸夺走的是软弱的弟弟的生命,坚强的哥哥也许偶尔还会想,幸好留下的不是处处依赖我的弟弟,不然他怎么生活下去呢如果车祸夺走的是母亲的生命,母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欣慰地看着人间的兄弟俩如何相互依偎着生存下去先走的,毕竟都是幸福的,而留下残忍以对的,为什么偏偏是最需要依赖的人呢为什么现实就是妖如此残酷呢....不过幸好是电影,还不是现实于是三条人物线最后终于回合了,男猪握着弟弟的手为他通灵,弟弟情不自禁地喊道: dont go JasonpleaseI need you·再也忍不住,潸然泪下这是一种怎样包含深情的呼唤,又是怎样绝望没有可能的呼唤,而呼唤的对象,除了离开,还能做什么呢为什么就是这样的现实呢,为什么我们又偏偏挚爱这样的现实呢弟弟终于取下了帽子,仍然紧紧抱在胸前结尾处伤痕累累的男女猪在男猪的YY中亲吻了莫非现实还是有好的一面?

导演严肃滴告诉偶们:现实虽然痛苦,但是YY可以美好滴解决偶们烦恼?

现实是男女猪握了握手,两人神奇的通灵能力消失了=======最后补充一下 虽然看的胸闷,却 很喜欢。

只是,绝不含有勇气去看第二遍了心里会时常想着,眨着眼睛,留着泪的小男孩,稚嫩轻轻地道:good nightJason亲亲

《从今以后》短评

有点乱

8分钟前
  • whitesnake
  • 还行

好看

13分钟前
  • 推荐

不告诉我的话真看不出是伊斯特伍德的作品,略显拖沓,过于平和,故事一般。两个演员我很喜欢,虽说这个电影对演技的要求不是很高。对老爷子的电影,我还是更倾心他凌厉的风格。

15分钟前
  • 夜摩刀
  • 还行

东木系剧情片,故事不错,即使各种神预测,还是安静看到字幕飘完。p.s.看投入了,地铁特么的就爆了,吓死爸爸了。。。

20分钟前
  • 清真王贼膘
  • 推荐

很多情节莫名其妙。

21分钟前
  • 萧萧南浦
  • 还行

近年來難得的匠片。之前沒注意,結束後一看才發現是老牛仔拍的。恍然大悟。

22分钟前
  • zenz
  • 力荐

不知所云

23分钟前
  • 城大王不是老虎
  • 较差

三个人每个人都牵连这彼此

28分钟前
  • 咿呀咿
  • 还行

一般般啊 一般般。

33分钟前
  • Sury
  • 较差

好冗长

38分钟前
  • 较差

这大概是最不具伊斯特伍德风格的伊式电影了,对情感的把握竟出奇的收敛,虽然叙事上稍嫌不够精炼,但很意外老爷子竟然越拍越从容了。

42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结局没给我想要的惊喜

43分钟前
  • principle
  • 还行

不好看,不喜欢,2个故事无交集无线索

45分钟前
  • ah1
  • 较差

最好看的是海啸。

48分钟前
  • [Deleted]
  • 较差

如果真的有通灵人,麻烦去破案好吗!!!我觉得对死亡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啊。双胞胎那段还不错。

51分钟前
  • 江来
  • 较差

不好看

52分钟前
  • 泷希薰
  • 较差

剧情挺有深意 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56分钟前
  • 不侠与
  • 推荐

铺垫之后无惊喜可言

57分钟前
  • Alfie
  • 还行

老头子的平行蒙太奇,驾驭得不精彩呀

60分钟前
  • scarly
  • 还行

可不可以再拖沓一点?

1小时前
  • bk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