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在电影院能看到国内有说暗网的电影,更别说是暗网贩D了,题材有点勇,预告里高能信息点也好密集,突然爆发的枪战、高空坠落的尸体、网页端就可以随便购买到D品,盘得我头皮发麻!
刘德华x彭于晏的正邪对立也很有意思的样子。
表面斯文败类精英律师私下是暗网毒枭,光是这个反派的设定就让我把期待值拉满了太是我的菜了,看华仔演正面角色演多了真的狠狠怀念他演毒枭疯一回!
彭于晏穿上一身制服用望远镜盯人,子弹上膛那段给我苏晕了,老公真的好适合穿制服!!
华仔穿着高龄衫叠西装却做着丧尽天良的事,这个反差也真的张力拉满,二位在这儿上演什么叔圈天菜收割少女心啊!
而且《潜行》里还有林家栋!!
我真的抗拒不了刘德华x林家栋的搭档,梦回《无间道》,永远的黄金配角,林家栋的演技是真的没话说!
自从主题曲MV上线后,对电影期待值愈加强烈,而年底指标收官的最后一天正好是电影的首映日,及时收割!
可惜期待越大,失望越大,把一个好剧本交给一个新手导演,还是现江郎水平王晶的执行导演,刘德华把自己内地电影公司的开山作交给他不可谓不冒险,这也导致影片动作凌乱、节奏生硬、感染力不足,这是典型整体掌控能力不足的表现,导演就应该是厨师,如何把各种食材调剂得色香味俱全是关键,同理地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资源要素,形成一股合力,才能拍好一部电影…眼前的最终成品明显辜负了一群好演员的精彩演出,林家栋在电梯里对峙彭于晏的戏份,如果处理好了,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演出。
另外,坏透了的刘德华也是大家见所未见的,遗憾的是并没有发现太多的新意…毕竟好导演和好演员从来都是互相成就的… 影片最大的败笔在于男主林阵安的人物弧光塑造严重不足,身为幕后终极boss的他过于耐不住寂寞,偏偏成了一眼是他的主,仅有的城府都写在脸上…而身边坐拥一堆死忠敢死队小弟的人,必须是人格魅力爆棚的大哥,影片对此的着墨甚少,完全支撑不起这个人设… 鼓励为主,勉强三星!
他老婆和他孩子怎么了?
怎么不能让他直接死,非要让他老婆和孩子死,哦,承受心理折磨是吧,纯纯脑残的剧情中间那段白手套的段落还不错,最后强行上价值观和卖情怀真的让人不舒服,中国电影什么时候可以不上这种伟正光的价值观,我理解,但真的很难看,中途看了一眼,百分之七十的观众在玩手机很没有意思让人失望不想摆出其他电影进行对比,因为我今年看的几部电影也都很烂
半个月内第三部香港警匪片:爆裂点→怒潮→潜行。
三部电影通病,好强大的阵容,演员很不错的很认真的演技,却挣扎在一个有硬伤的剧本中(怒潮的剧本最完整,但是剪辑和拍摄思路有问题)。
jc在这里面的位置太尴尬,香港电影为了讨大陆审查的欢心,把他们都变成了纸片人,没有感情的npc。
这种简单粗暴的人物加工,很不负责任,带着镣铐跳舞并不是不能跳,比如近期三大队对警察团队的刻画。
警匪片因为正邪对立才有趣,刘德华刻画了一个丰富精彩的大男主反派,可另一边的任达华彭于晏尴尬的要死,根本没办法对上位,导致结局一再往导演和编剧不接地气的想象、妄想上发展,让观众直呼可惜。
香港警匪片一贯纸片话女性角色的弊病我们暂且不表,这部电影就让刘雅瑟几乎成了哑巴。
但是仅从剧情的合理性、冲突的精彩性看,《怒火重案》《拆弹专家2》给了一些解决方案,但是从今年的《扫毒3》开始,香港电影又变得只能拍半部好片了,为什么那么喜欢学《追龙2》《扫毒2》那些凑出来的狗尾续貂垃圾电影啊。
从《新警察故事》开始,我最喜欢香港警匪片,2023的最后一部电影也特意选择这部《潜行》。
看完五味杂陈,综合这一年的警匪片观影,多说几句。
一个只会拽网络技术单词的部长,一个毫无必要的女主,一个动机说服力不足的卧底,一个一直在耍帅且有一支军队的毒枭,一场逆天的毒品卖货直播,一堆扁平到可以忽略的人物,一堆抽象的bug,组合成一部烂到没边的电影(特指片尾),只能看配音是最气的。
虽然看之前对于“港片”已不抱希望,尤其是这个导演,但还是很低于预期。
刚看完回来1,先说优点,有一说一,演员阵容真不错,演的都蛮好,甚至有些地方有些用力过猛,比如华仔,这个角色身上让我看到了《扫毒2》里面的余顺天的影子,太平绅士,还是表面精英,背后毒枭这种人设,笔挺的西装,讲究的眼镜,儒雅的姿态说着最狠的话。
甚至为了刻意制造这种反差,有点过于精致。
但是整体上的表演和之前很多的角色有相似性,比如扫毒2里面的余顺天,比如门徒里面的阿昆,穿上西装进入警察局的时候,甚至让我想起了无间道里面的刘建明彭于晏,林家栋的表演,也有进步,一些对抗戏,文戏,情感给的比较猛烈,但是剧本太弱,没有铺垫,白瞎了演员的表演,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共情。
刘雅瑟女士的表演,坦白讲,比《前任3》还是有进步的,让人还是某些时候会觉得她是在和华仔搞对象,前任三里面的扮相觉得她不会爱上任何人,这个里面相对女人味要强一些,只是港片,这类港片给女生戏的表现机会其实有限,很多适合都是花瓶2,画面,动作场面,尤其是华仔的头号杀手和彭于晏的那场一对一单挑,拍的还是非常精彩,拳拳到肉,马来西亚婚礼上的枪战也还行,虽然不知道为啥打吧,但是打。
起来还是比较凶残。
部分画面容易让人想起港片的黄金时代,比如华仔和林家栋在车里畅谈人生,看着外面的小混混,用磁带放着港乐,那个视角,画面,音乐,还是挺美的。
优点基本说完了,就是演员给1星,动作场面给1星,总共2星3,这个片子最大的问题在故事和逻辑,还有节奏。
导演和编剧需要背这个锅,一大堆文戏,总是来的莫名其妙,知道你想煽情,想感动,但是对不起,我真的一滴泪都流不下来。
华仔这个大毒枭被一大堆香港警察围住,最后居然能让全身而退,狙击手在哪里?
皇家警察的尊严在哪里?
虽然知道你是为了引出后面的追车大战,任达华先生需要出场一下,以及让华仔开着劳斯莱斯从山崖冲向他的豪宅,在他爱妻的遗照面前闭眼,但是实在是转场转的有点硬。
华仔和雅瑟女士的马来西亚婚礼,南美军阀带队前来狙杀华仔,这个我理解,香港皇家警察来是要干嘛,是来狙杀华仔,还是保护华仔?
如果是狙杀华仔,那还费劲破译他的暗网干啥?
如果是来保护华仔,直升机无差别攻击是什么鬼,把刘雅瑟打死,华仔闺女也挂了,这是什么情况?
这个动作场面还是不错,但是动机不明,逻辑混乱,莫名其妙。
家栋同学被彭于晏警察救下,华仔都可以不怀疑他,而安心带回去,直到后面黑进警察内网才发现他是卧底。
总之类似的逻辑漏洞太多,最终整体串起来,角色的核心动机,剧情的推动比较乏力,就是为了向前而向前,第二幕的核心 高潮部分,剧作里面的失去一切和灵魂黑夜,几乎没有,所以就导致没有高潮,像心电图一样,看的非常平淡,看完内心毫无波澜,不知道看了个啥。
总之,电影最重要是讲个好故事,其它其实都是佐料,这个是内核,很遗憾这部片没做到
我也算有一些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兴趣爱好,夹着平时看科幻片,那么我就从网络这部份开始说起:这简直就是对香港警务署的侮辱。
彭于晏警官意气风发,已经完全看不起以往的传统缉毒路数,觉得“唔work了”要用新技术、新手段。
好啊那请问您是怎么做的呢?
在环形排列的显示器中央插袋发言,领导能力全由声音大小决定;那贵部门的业务能力又是如何的呢?
系统防御如同纸糊,进攻业务水平如同全无:刘德华手下的IT靓仔可是🐮批坏了,借助警署周围“公共免费的Wi-Fi”就能够做到系统核心入侵,机密文件全部明文拷贝传输,我的上帝啊!
这可是特别行政区警务署!
靠警署附近的公共Wi-Fi就能找到漏洞入侵,后果仅是能够被发现被反查,而已吗??
那进攻方面呢?
输出全靠敲键盘发出声音,不带一丝一毫的自动化,全方面手打,冲进度条,配上代码滚动黑客特效,要我说不如花重金让华仔手下的靓仔倒戈,他一个人可能能顶你们整个部门——当然首要的工作还是要把那个连反制需要多长时间都确定不了的女士换掉。
诶你说,我怎么就突然变成了视察企业的领导呢?
我仿佛驻足某企业门口,观看门口6块小屏幕拼成的大屏幕你懂吗——他跟我搞网络攻击的可视化诶康永哥!!
带动画带进度指示的那种,就连服务器、病毒和文件他都一一用了视觉表达,还给我简要介绍了一下技术原理,DDoS诶!
蜜罐耶,wow,中毒了是无数个带着红字的窗口在大屏幕上飞出诶!
我的上帝,我是不是听到了你们用Windows XP关键性停止警告提示音魔改了一下就拿来用?
你们就这个技术水平啊?
我看完之后觉得我也能黑进警署,只需要两块显示屏(一块横着放一块竖着放),然后连接一下警察署周围的公用免费Wi-Fi网络,打开记事本,很认真的敲一下键盘,我就能找到董先生的家在哪里。
啊你们的暗网真的好神奇,说是暗,但实际上看起来是华仔和家栋视频私聊的内容警察局也能看到,而且还带buff的,能触发任达华高管突然觉得“穿得起这身制服就要把他当家人”,继而修改任务目标,还直接出车到现场去。
打戏有什么好吹的,打戏也剪得很碎、很晃,好像打上了但摄像机好像不太想让我们看——最要紧(命)的是,在打戏里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情都是可以预见的了:酒商那场戏,我光是看到后面的酒架,上面放满了红酒,我就已经在偷笑了,侧头轻声和我朋友说:“你说他们一会儿会不会打到酒架上然后酒飞得到处都是”,我朋友:“会的。
”刚刚说完就有人被抛上去,然后酒架倒了,酒洒了一地;随后被人卡脖子的时候,彭警官果然不出所料地抄起了酒瓶砸人家头上——ain't that just typical.我从来没看过那么稀碎的剪辑,开场开了那么久了还在整闪回,我已经降低期待:可能是导演有心,想通过不时的闪回补足每个人的背景设定,说一下身世,是一种非常有巧思的设计~结果等我回过神来刘德华大律师已经安排了雨中送戒;再一看刘雅瑟扮演的角色烟瘾犯了但不怎么会说话,再一看混混怎么还触发了她的糟糕回忆;啊?
她死了?
啊?
不是,华仔你怎么能怪警察啊??
这一切都是因为你贩毒啊!
家栋啊,你做卧底可以的,但你怎么会蠢到去拍人家屏幕的时候狂按13次快门呢?
是担心刘大律师走路太慢吗?
那也没事,但你怎么会蠢到拍照的时候还动到鼠标呢?
这是在做什么?
你是怎么在他身边呆15年都没被发现的?
家栋啊,你做卧底可以的,移民大计也是一个保全自己和家人的方法,但你怎么会蠢到让家人也留在香港的同时你安心去卧底呢?
他们不出去是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吗?
你是担心他们处境还不够危险所以没有送他们先出去吗?
家栋啊,你做卧底可以的,本来直接辞职是最好不过了,怎么彭警官说你两句你就改主意了呢?
我知道你可能心里还有梦,也不甘心,一定想把这桩事情搞好了再全身而退,那你最后在搞什么东西啊?
帮别人挡子弹是在?
带刘德华出来是在?
香港警署你们在发生枪战的时候不封锁现场的吗?
刘大律师的忠臣就这么开着车进来了还撞飞你们几个人,身上一堆手榴弹呢你们也不管管?
还有相当数量的南美毒贩远渡重洋到马来只为刘大律师、抢救室惊现病人家属、早产婴儿见到活人感动流泪后突发死亡、手榴弹爆炸几近复刻奥本海默、警署高管子弹时间后光速变卦、劳斯莱斯飞跃盘山公路直达亡妻照片……槽点和bug满天飞,人物扁平,弧光全无,动机有,但驱动力量违反物理定律……新烂中烂。
提前参加了北京首映礼,感觉剧组团队很团结,一个团结的团队成品肯定也差不了!
刘德华、林家栋影帝级飙戏看得很过瘾啦,情节紧凑、故事新颖、港片情怀,彭于晏演技也有明显提高,在电影中的一段打戏十分刺激,感觉就是真打,可以晋升动作演员了!
影片中也有帅气新人演员能给人留下印象,华哥这是在培养新人了吧,值得期待!
首先说,我很爱华仔,十几年了。
但是,这几年我好多次去影院看他的电影,都想在他的帅脸上亲两口后给他一巴掌并怒斥,这选的什么剧本?
《潜行》唯一能看的,不能说看,唯一的优点,就是它这首主题曲好听。
《潜行》就像一盘剁碎了的生菜,瞎切一通就急于端上桌,编剧导演和整个创作团队到底拍的什么?
到底要表达什么?
是要讲“兄弟情”吗,那就写一个新世界类型的故事或者放逐、英雄本色等等的故事啊,这部电影人物关系体现出兄弟情之间的感染力了吗?
并没有。
是想讲卧底的挣扎?
那别说无间道,好歹达到使徒行者的层次吧,卧底的故事被讲过几百遍了,这电影里讲的老套无比、毫无新意,甚至敷衍。
是想讲宿命?
那去跟杜琪峰拜拜师再来写剧本行吗?
是想讴歌警察?
这个的确看出来了,无比生硬且又当又立的警察,无比造作又强行夸赞的台词。
这整个故事讲完,要情感没情感,要悬疑没悬疑,要新意没新意,到底想让观众看什么?
不光是这部电影,这几年端上桌的香港电影大多数都变成这幅鸡肋的模样,已经完全丢失了曾经港片的魂。
现在这类香港电影,包括华仔这几年拍的,都是一个路数——开头,不去好好的塑造人物关系,或者人物落地的背景、细节、特质,根本不注重表现“人”,而是上来就给你甩一场炸裂的戏,要么就是枪战,要么就是死老婆,总是乱哄哄一闹,也看不清人物的生动性,然后到了中后段,里面的反派就开始发疯+咆哮,最后挂掉,《扫毒2》、《风暴》、《怒火.重案》全是这个路数,包括整个画风都没什么区别,冷冰冰的色调根本分不清导演是谁,风格有什么不同。
终于,忍受这几年这类港片mv式叙事和画风到现在看《潜行》是终于憋不住了。
整个片子的叙事,仓促和破碎得就像每个工作人员都巴不得快点讲完快点收工,每个人物的塑造,包括人物关系不去呈现,就每次用十几秒像mv一样的闪回,就希望观众能get到什么情感?
要观众自己脑补半小时,再继续看电影?
华仔这个妻子,就是纯花瓶,近几年好多港片就像套了一模一样的模板在写作,写个花瓶的作用不是为了好好塑造为他们情感感动的,而是为了死老婆服务的。
老板跟妻子到底有什么感情?
有什么打动人的?
就讲了句台词说她曾经被人强暴,然后给了两个割手腕镜头,然后老板说自此之后开始贩毒(这个离谱的逻辑都没懂有什么关联)然后就要让观众跟人物共情?
老板跟卧底的人物关系,就靠一句台词,我们认识十几年了,和发了几个短信的画面,和mv一样快闪的两家人在一起吃东西画面,就要让观众get到他们之间的纠结友情?
讴歌缉毒警察的人物关系,就简直更赶着去投胎了,弄了个年纪大的警察想讲点什么时代脱节又没讲清楚,然后就直接晕倒挂了,然后又是mv闪回一下他的愤懑,然后就想让观众get到这帮警察的不容易?
悲痛?
里面警察的台词更是让人生厌,道德说教加道德绑架,我真的期待卧底能像新世界那样逆反,结果没有,卧底立马接受了道德绑架。
之后警察表现也是奇怪,又不在乎卧底,说人人都可以死,然后又在靠近结尾的戏里,长官突然就圣父上身,嚷嚷着台词说人命最重要、一切都要先救人。
最后的最后,老板死了之后,兄弟之间纠葛刚完,还突然来一场几个警察聚在一起唠嗑讴歌了几句做警察不容易的水词……这个卧底的转变也是不随逻辑,异想天开去转变,先是电梯里被一通说教后就不退了,然后就化身毫无正常人逻辑的拼命十三郎,就想靠妻子看望他时说了句什么父亲不是孩子的榜样之类的。
警察都不让他做了,他是非要继续去做。
正常人经历这种不被家人理解的压力不应该更想退出吗?
还有,没有刻画任何老板对手下的优待、人格魅力作为领导如何服众,也不去刻画他跟小弟之间的情义,只呈现了他那么无情,甚至杀手下,怀疑谁杀谁,让手下做自己替死鬼……所以问题来了,他手下小弟一个个都是npc工具人?
为什么一个个可以牺牲自己为他死?
包括卧底和老板人物关系,以及第一个跳楼死的假老板,跟老板之间的过往,是一点不表现。
以及若不用一句台词说卧底和老板竟然认识十几年,看着还以为这两人今年刚认识。
老板前面因卧底看了电脑就要杀卧底,后面更是非要杀卧底全家,对卧底与老板之间的刻画从什么时候展现了卧底对老板有更深的感情?
卧底疯了一样抓人家抓那么坚定,最后人家要杀卧底全家了,卧底倒好,突然给他挡子弹,要救他。
对老板人设的刻画也非常单薄,从剧情逻辑看,老板妻子会死,是因为他自己吞了毒贩的货并且延期不给,毒贩家人死了找他复仇,最后直升飞机打死了他老婆——跟前来阻止和救援的警察有关系吗?
所以要塑造的他后面恨警察的动力,仅仅来自警察说了两句你活该?
后面的台词他又说,自己家人是警察害死的,所以也要杀警察的家人,这是什么逻辑。
如果要让他恨警察的情感逻辑合理,那就应该安排一名警察失手打死了他的妻子,而不是毒贩打死的,不然他对警察发什么疯?
我非常热爱黄金年代的港片,也像华仔采访说的,希望港片延续。
所以华仔,你们延续港片能不能先琢磨一下怎么写好一个故事?
这到底延续了港片什么?
以前的港片为什么好看?
情感,情感,情感!
人物关系写的非常扎实,尤其着重于小人物的刻画,叙事更是丰富,人物之间的情义,如何做兄弟,以及如何反目,甚至男人与女人交织在里面的关系,如此生动,没有人是单一的花瓶。
可是现在这些港片呢?
是港片吗?
你们把港片最重要的写戏的“情感”都丢掉了,女人总是一闪而过的花瓶,底层人也总是一闪而过,人物人物不交代背景,关系关系不刻画用心,你们到底在写什么鬼啊?
就是因为这样敷衍,所以港片现在根本还没有大陆电影做的好,华仔这里面参演质量最高的就是《流浪地球》了,演港片真是演一部废一部。
但只说编剧有问题也不全对,因为电影和剧集的逻辑有区别,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影导演权力往往比电影编剧大,甚至导演有时可以直接决定电影剧本的创作和修改。
而如果电影导演是个新人或者不知名的,那对剧作权力更大的就是知名演员和背后的制片、监制、投资人了,所以该为这部电影负责的,导演、主演、投资人的问题比编剧更大,因为他们的权力大于编剧,编剧很可能是听他们的意见来弄剧本,对创作拍板的人是权力更大的人,这些人没看出剧本问题吗?
还是剧本就是按他们的要求写的?
在近年港片里,华仔演完警察演反派,演完反派演警察,演的警察之间是没有任何区别,没有变化,没有特点,让人记不清哪部是哪部。
像这部的老板,除了变态的笑容,他到底有什么人物特征?
说的出来吗?
他有什么生活习惯?
他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他也做过底层人吗?
全都不表现。
而表现最多的,就是他像在拍画报一样地站在天台,或者坐在椅子上,给他摆pose的镜头。
现在真是烂到连老港片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应该扒一下以前港片是怎么塑造人物关系,怎么推进情感,怎么叙事的。
就算照着老港片的叙事规律拍,也不至于这么烂啊。
其实能理解华仔是个比较重视人情的人,有些港片的大演员现在接一些莫名其妙的戏,有时是为了还人情,或者为了支持新生代的编导,或者为了能开工大家有钱吃饭……等等。
华仔这份好心也有好的时候,比如当年支持宁浩《疯狂的石头》而出了佳作,还有《流浪地球》佳作,还有《东方华尔街》短剧集,这是好的方面,是应该多支持好的创作的,一部作品是好是坏,从剧本上就能做出一个基础判断,少数情况是剧本没成型但有个天才导演能驾驭。
可是,被这其中的人情、资本利益捆绑,急匆匆就开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人都有理由,但这也是太在乎人情的弊端,创作是不能过于讲人情的,否则就会为了人情牺牲表达,对得起人情,却对不起观众,虽然满足了短期利益,却损失了港片发展的长期利益。
影视的长期利益永远是内容为王,内容的真诚才不会让电影死掉,不会进入需要急着靠烂片养人的恶性循环。
现在港片不行的问题不在没有演员上,演员是能被好的剧作所挖掘、打造出来的。
现在的根基差是因为创作者这一块出大问题了,港片一直没有建立好的创作者循环逻辑。
现在天才们消失后,创作者人才不足的问题就一下严重暴露。
港片极度缺乏好的编剧人才,而老一辈导演北上后陷入了追市场追资金却弄不懂观众的江郎才尽,又没有新一辈的导演人才出来。
编剧和导演人才没了,光靠老一辈演员出来刷脸,就算他们演技吊打现在年轻演员也没用啊。
港片想活,必须尽快摸索出一条能够吸引,并给与有才能的年轻编剧、导演创作空间和支持的机制出来,不能再像90年代那样指望天才辈出了。
到底在讲什么?
刘德华、林家栋、彭于晏、任达华、林雪、郑则仕,就这几个人,不配用一个好剧本吗?
这是港片啊,不是这个水准吧?!
演技都没问题,到底是谁的锅啊?
编剧?
导演?
剪辑?
天呐!
华仔片尾曲唱了一首似乎是点题友情的歌,真的无语死了,到底在讲什么呀?
情书友情爱情都想讲,讲的乱七八糟!
看完都不单单是失望,港片是回不去了吗?
无间道的盛世再也回不去了吗?
刘德华这次的角色塑造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他对挚爱与他人的双重标准展现了深邃的角色层次。情感上的双重性质让林阵安这个角色不再是扁平的、为了剧本服务的反派,而成为更加真实立体的人物,也助推增加了故事的张力。他的嚣张与狂妄只是表象,不安才是这个角色的深层状态。
都是老手,演技没的说。但剧情华丽而空洞,人物扁平而脸谱化,人设崩塌厉害…
无语,什么宇宙无敌大烂片!要不是影卡要到期了根本不会来看。这种在线上看都是浪费时间!
“除了爱人,都是外人”这一点,在《潜行》中得到了完美诠释,太感人了。
港味挺正的,但正派和反派角色都毫无魅力,就算是彭于晏和刘德华也救不了。
2.1/10,其实已经抱了很低的预期来看,毕竟摄影指导当导演的失败案例太多了,但是没想到看完比低预期还低,导演几乎不用导演思维,都是以前港片里能用的动作戏和特效轮番轰炸,不好好按逻辑讲故事,非常敷衍。虽然比刘德华演的另一部神作《富春山居图》好,但是这个导演再堕落下去也快了。
一场婚礼、两番逆转、三方势力蓄谋已久的挑衅,过瘾!枪战、爆破、水等视觉冲击力十足,一秒梦回那个属于港片的黄金年代!隐藏在“暗网”下的罪恶,正邪交锋之际的人性选择体现了影片对社会价值观和正义信念的思考与探索。
劳斯安全性能不行啊,那么大撞击力都没弹安全气囊,不买了😾
用老套的方式拍看似新潮的内容,呈现的结果只剩下尴尬,华仔还是迷人的,但以后挑选团队和剧本的能力还是要加强啊,都60的人了老靠走量找存在感也不是个办法吧。
就像是林阵安跟修浩聊的,那时候生活总是简单,一首歌认真写,认真唱,认真听,就可以了。摄影师出身的导演,掌镜有他的一套,在新背景里追溯些经典韵味,就安守本分地表现旧时情谊模式,于是刘德华和林家栋的对手戏就是最大看点,一如两截磁石对冲。而且配套了许多时代坐标,信果报的任达华,不服输的林雪,讲秩序的郑则仕……年青一代里,刘俊谦和朱鉴然比较出挑。20231229
典型港产警匪片,继续消费观众情怀,前半段警察降智,后半段反派降智;看得出来很想跳出俗套框架创作一个不一样的故事,结果功底不够拍得故事稀碎逻辑感人连流水账警匪片都不如。以天王再演反派作为卖点结果最后还是坏得不够彻底!片尾曲太好听忍不住给多一星(p.s.劳斯莱斯广告打得真不错啊,可惜我消费不起
带有浓浓港味的警匪片,打戏保持一贯高水准,文戏做的超乎预期,在经典延承中打开了港片的新新世界。难为正邪定分界,迷人的反派角色被戳中家庭的软肋,人性是仍渴望灯塔照耀的雾中行舟。另外,刘雅瑟真的有种清冷又顽皮的即视感,抽烟镜头可以被评为最A的白月光。
思郁:这部《潜行》可以看作是《门徒》的2.0版本,贩毒技术升级,听到“123上链接”这样的台词,感觉真是魔幻。刘德华的演技也升级换代,审讯室跟警察对峙的戏份让人印象深刻。面对妻女有深情,面对警察有毒辣,面对朋友还有余地。还有,千万别错过片尾曲,很好听,唐恬的词写得很有味道,尤其是那几句:我记得巷子里有光,两个三个好朋友,都在烟火里入座,没有一个人先走。
拍出了近几年港片中个人最喜欢的文戏,可惜那个黄金时代好像再也回不去了。
陷入卧底和家庭破碎双重困境,牺牲个人,最终和队友剿灭贩毒网络,有被修浩的正义感动到!
刘德华和林家栋表演发挥稳定。彭于晏傻傻的(当然这个角色本身发挥余地也不大)
超出预期太多,非常好看。最好看的部分是刘德华和林家栋的双雄对决,电影不仅在场面的营造上保持一贯水准,人物塑造上更让人惊喜。林阵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反派角色被刘德华诠释得超级精彩。林家栋的卧底故事也让人动容。除了演员,还有金牌团队,熟悉的制作者,又一次在银幕相见,内心也有感动。有时候在想港片永不过时的原因是什么,用情怀两个字是无法完全概括的,还有内在的劲,那种正义不死的劲。当然港片也在成长,能看到《潜行》做出了一些创新,本人的年度港片了。
一个已经准备好去另一个国家开始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的人,最后成了一个卧底,这个人生叫人唏嘘,不管是忠于自己的职业还是似乎心里已经确定了的朋友,都很两难,朋友?亦真亦假…
不是 你们直播带货发的啥快递我就想知道?
三个男性角色就像是分别来自三部电影,硬生生缝合在一起,卧底、暗网贩毒、黑吃黑恩怨情仇铁锅大乱炖,叙事可以说毫无重点,到了后半程还会给人一种没走到正题的感觉,甚至不知道真正的主角是谁。摄影出身的关智耀这一次倒是在视听上比之前的几部片子走心多了,场面上比邱礼涛处理得好。但是如此的剧本、拖沓的叙事和混乱的剪辑甚至不如《扫毒3》。刘德华这一次号称演反派,但是反得一点说服力也没有,《全职杀手》里面的他才叫反派,《门徒》的他才叫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