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在骆驼的机子上搁了许久,前后还换了几个版本。
蓬头垢面的内田有纪mm,对偶的吸引力真是有限……=_=最近决定消灭一批日片,于是这片终于提上了日程~女主内田有纪这次还是演绎“追逐着青春的尾巴”的年轻女子,生活状态一如既往的混乱(囧,为什么我是这个印象),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追求什么……如此一个“烂人”,进入到这个奇妙的异度空间中,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骆驼所喜爱的凉,这次也有份出演。
出场似乎戏份挺足,后面就逐渐米有了,残念~>_<至于苍井优所饰演的某病态女,我竟米认出来!
=_=惭愧惭愧,老觉得有点眼熟,但是实在米往她身上想啊!
厉害!
(从某种意义上讲的)男主竟然是宫藤官九郎,果然是个死疯子~一直喜欢他写的本子,第一次见到真人,真是让人很囧啊~让人更加喷饭的是,男主的笨蛋朋友,从来没露个正脸的家伙,竟然是……妻夫木聪……orz(嗯,一如传闻中这俩人关系很铁啊~)让我抽筋半天的开场客串2分钟即惨遭女主毒手的医生大人,是……庵野秀明……ots(他、他老先生来干啥……)故事嘛,到没有什么太多出奇的地方。
一条在隔离病房现在生活的线,一条女主回忆自己过去生活的线。
虽然纠缠,却也让人看得不至乏味与混乱。
小小的温情的碎片加上一大堆颇无厘头的噱头(差点给这片判为“荒诞剧”~-_-b),结合得还算比较合理。
可惜的是,骆驼不甚明白片子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生命就是不断重复悲剧的过程,所以要及时行乐”嘛?
反正片子给出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历史重复”……算,看在卡司强大的份上,给分还是宽容点吧~=_=
欢迎来到隔离病房,开始以为会是无聊的文艺片。
接下来的灰色幽默让我投入到剧情里头了,明日香混乱不堪的思维,病房里每个人稀奇古怪的行为,我看先是笑,渐渐发现不好笑了。
因为那些毛病、想法我也有过,遇到挫折会提不起精神,会不想吃饭,偶尔又会暴食,甚至也有过心情不好吃到撑,最后躲在厕所里吐光才觉得舒服,这样自虐的行为当然没有电影里那么严重。
但是,某一瞬间仿佛主人公就是我。
太可怕!
电影结尾,明日香走出精神病院的刹那,那时的蓝天、白云仿佛还有金黄色油菜花的香味,回到正常人的世界真好。
这是一部立意会讨我喜欢的片子,或者说不是立意,只是一种会给我带来我喜好思考的命题的可能性。
总之立意决定胜利,所以即使它在展开过程中并不是让人有多少乐趣的。
什么“命题”呢?
在我看来,它牵扯到“真相究竟是什么”;带有某种怀疑精神;可以让人尽情唯心……我常常会怀疑,我们感受到的一切就是真实的吗?
就像看到的一切谁能说它们一定不是幻想呢?
本来它们就是事物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啊。
我们终究还是间接的借助于工具(眼睛)来获得一个视觉形象。
可是“像”总归是“像”,天知道他们原本是什么样子呢?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红花绿叶,也许是经过我们眼睛成像反应后已经变化后的结果呢,可能它本来是绿花红叶呢?
或者说,如果换成另一物种的眼睛(例如是拥有人类的眼睛戴了变色眼镜后效果的眼睛),它看到的不就不是红花绿叶了吗?
所以,我们怎能说它看到的就不是事实而只有人类眼睛看到的才是?
因为,就刚才的例子反过来看,也可是说人类的眼睛是拥有别的物种的眼睛加上变色眼镜后的效果的眼睛。
所以,哪个看到的才更接近真实,谁知道呢?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想当初前几次看时就觉得“写得什么东西啊,真不知道大师的作品好在哪里?
”。
后来的某一次重新阅读,一下子了解到它在讲什么,顿时有种被震撼的感觉。
于是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搞不清楚状况,并因为大师看待世事过于常人的犀利和通透佩服得五体投地,心甘情愿的将其奉做神。
其实不管是狂人日记还是这个电影,都可以引发我常常会有的以上的关于主观世界真实性的怀疑。
就像我也常常怀疑我们所谓的疯子是真的疯了吗?
我们说人家是狂人,而人家还认为我们都是吃人的怪物呢!
谁对谁错?
孰真孰假?
我们说的就算了吗?
我们之所以称他们的话是“狂人日记”、将他们安排在“疯人院”,只不过因为我们是大多数而已。
在我们未尝试过对方的世界之前,我们凭什么否定人家的世界?
主观世界之所以主观不就是因为它是私人的,甚至是只属于一个人(每个人他自己)的吗?
人与人之间到处都隔着无数无形的墙,任一个人也理解不另一个他人的世界,谁也不能武断的从自己的角度给别人的世界下定论,不是吗?
其实我最终也没有结论。
我只能谦逊而恭敬地保持疑惑。
所以,我只是想说,为什么称别人为疯子呢?
不能因为我们不能理解就这样给别人冠名吧。
也许是他们更早的升华了境界呢?
也许我们才是无知的傻子呢?
另外,对于最后出现在email上的life is happy的那句话,我本来是觉得有些苦涩的,总觉得有点强颜欢笑的意味。
但是写到这儿,我又觉得我终究还是有点自以为是了。
谁知道人家写的时候不是真的这么认为的呢?
为什么一定要认为人家是不得已的自我暗示、自欺欺人呢?
现在我只觉得,不管怎样,坚定自己的立场、坚定自己的世界才是最可能得到幸福的。
是“疯子”了,就坚守住“疯子”的世界。
去到隔离病房也应该是在被欢迎中进入的。
PS:这里面的苍井优真的是很帅很有型呢,惊艳之感甚是强烈,赞一个!
其实我没太明白,美纪第二次站在隔离病房外面对着明日香默默流泪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明日香失控打伤了她的头,也不是因为明日香骂她怪胎,那是因为什么呢?
扎着脏辫的苍井优,烟熏妆画得十分妖媚,眼泪从雪白的脸上滚落下来,比任何电影里都要美。
明日香也流下泪来,想说些什么却声音低微,过去的人生如此失败,还能维持到现在这假装充满精神气活着的状态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大家都不是正常人,大家都是怪咖罢了。
抱着随便看看的心理看这电影,却越看越发现了喜欢。
日式的冷幽默和无厘头的小细节不断出现,让人会心一笑,虽还不到满心欢喜的程度,但是却也能一点不闷的看下去。
你以为精神病院里住着的都是可怜人么?
城市森林中更多可怜人好么?
就算你不是疯子,可总有一天,你也会变成疯子。
有些人总是在拼命掩藏自己骨子里的癫狂,有那么几个人,已经没办法再掩藏了,所以不肯吃东西或者拼命吃东西,所以烧掉自己的头发或者杀死自己,所以狂躁的砸玻璃或者打人,就算住在精神病院也似乎没什么不好,同伴们很了解你,你就是一个自卑绝望失败孤独永远得不到幸福的家伙,没什么关系,大家都一样。
“五点固定”的隔离病房,只有房顶的无影灯陪伴你。
明日香念念有词的不断想着自己的银色小皮鞋,那不算华丽的小鞋子代表了自己最快乐的时光,也象征着自己希望变成桃乐丝的梦想。
回到家,回到过去,哪怕有无聊的前夫也无所谓啊,至少能坐在沙发上看娱乐节目乐个半死。
看到明日香永远望着电视机傻乐的情景,心里忽然的就酸楚难当,就算结婚了,可陪伴我的还是只有电视机,让我欢乐的永远只是娱乐艺人,不是你。
那结婚有何意义呢?
你太无聊了,你太郁闷了,你让我无比的孤独。
可是没有你,我也摆脱不了我那失败的人生啊。
直到看完电影了,才想起前夫的扮演者原来是冢本晋也,怪不得最后场景那么惊悚,和整个片子的气质略有不同。
我倒是长大了嘴试着模仿出那诡异的模样,当然没成功。
明日香为什么会喜欢上他呢?
也许是看到他平凡无奇的模样,心想也许能给自己带来平凡无奇的幸福吧。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前夫那被玻璃杯撑大成巨型黑洞的嘴,让人不仅是充满了厌恶和恐惧,更是会联想到,就是这个洞,把我吸进去,变成无聊的人了。
所以,你赶快死吧。
前夫留下了“残念”的字样死去了。
明日香也因为嗑药太多打掉了一直想要的孩子。
我是一个连800个字也写不出来的专栏作家,甚至只是一个写情色的三流作家,让人怎么不崩溃。
孤独啊,这里比任何地方都孤独。
Life is happy的邮箱地址就是一个笑话。
明日香走出精神病院便犹豫但坚决的扔掉了病友们送给她的留言册,转身却看见已经出院却又自杀的栗田又被救护车送回来,坐在出租车上,看见了穿着和服狂蹬自行车的某病友,她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世界多么疯狂多么讽刺,现在回到正常社会了,可我还是原来那个我么?
看上去很热闹的片子,闹哄哄的似乎挺搞笑,但都搞笑地有点神经质,殊无欢容,每个人都活得很不轻松,很累,很孤独。
神经质地笑着的面具下面,或者是麻木没有表情的面具下面都是一张张哭泣的泪眼狼藉的脸啊。
说每个人当然也是不正确的,毕竟还是有神经强健活得滋润的人民群众的,只不过这片子中的隔离病房中的人比较特殊一点,是所谓给社会添麻烦的女人,病房里面简直搜集了种种神经症人格的样本啊,偏偏影片又竭力控制着不去伤感,而是黑色搞笑。
写到这里偶然想起了刚刚辞世的饭岛爱,想起她曾接受蔡康永访问时的那句,“蔡先生啊,难道你这一辈子从来就没有想自杀的时候吗”。
一悼。
为这直面表现负面情绪而不是粉饰太平的真诚,喜欢这片子。
喜欢这部电影不是因为男女主角帅气漂亮而是它新颖的剧情介绍看这部电影时慢慢地更加喜欢这部电影搞笑的剧情让我笑趴,同学说我有病竟然看神经病生活也会笑其实一直就很想看神经病人的生活随着剧情的深入,慢慢地也感觉到悲哀在泪水中懂得Life is happy!
最后,你会看到新的曙光生命就在那一刻可以重新开始开始启程了
按照片尾出现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我发了一份多国语言的邮件,哈也就是英语加中文加一点日语嘛!
幻想这个邮箱地址是劝导不要自杀的救助中心邮箱,或者是某个演职人员的..结果被退回了,yy失败不知道多少人会这样做,就像某电影出现一串手机号,有时很希望发条信息去我想 这部能抚慰心灵的片子应该真的存在那么一个邮箱哪怕是简单的回复说hi ,也可以让观影者安慰吧...唉现实不是戏剧 现实无聊的多
相比宫藤官九郎,松尾铃木作为电影演员相对专业、敬业一些,有时反倒给人留下了演而优则导的印象。
不如说演员才是他的影坛第一职业。
三池崇史《杀手阿一》中,松尾的演技远远凌驾于冢本晋也、SABU导演的票友演出,同时这部电影也促使他完成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恋之门》。
迄今为止,松尾共推出了四部作品,并为松冈锭司撰写了《东京铁塔 老妈和我、有时还有老爸》的剧本。
《恋之门》秉承《杀手阿一》的鲜艳色彩和北村道子后现代主义风情的绚丽服饰,与冢本晋也《双生儿》一脉相承。
松尾铃木的两部短片——《目迷五色》之《夜里的舌尖》和《梦十夜》之第六夜《奇迹》,前者茶色、桃色、青色等滤色镜下的画面气氛,后者前卫的、抖动的、富有冲击力度的黑白镜头,也给人仿佛出自冢本晋也、石井聪互之手的错觉。
《欢迎来到隔离病房》相比《恋之门》的绮丽清淡、褪色了很多,整体色调偏白、偏淡,温吞吞的,与《夜里的舌尖》有些接近。
考虑松尾铃木执导《恋之门》的经验和灵感来自《杀手阿一》,不免让人怀疑《欢迎来到隔离病房》是否跟松尾之前出演的实相寺昭雄的《姑获鸟之夏》有关。
《欢迎来到隔离病房》暖融融的色调,以鱼眼头拍摄出画面边际的畸变效果,此类风格在实相寺昭雄的作品中特别常见,而《欢迎来到隔离病房》的两个重要情节要素——人对伤痛记忆的选择性遗忘,堕胎后的死婴,也能在《姑获鸟之夏》中找到端倪。
《欢迎来到隔离病房》源自松尾铃木自己受芥川奖提名的同名小说,同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的小说《韦罗妮卡决定去死》(2005年堀江庆曾将其搬上过银幕)具有同样的故事架构:关于一名企图服安眠药自决的女人在精神病院重获生存希望的奇妙治愈系故事。
而《欢迎来到隔离病房》同时也犹如《夜里的舌尖》续集一般。
《夜里的舌尖》中高冈早纪被男友抛弃,经常失眠,最后吞食过量安眠药自杀,《欢迎来到隔离病房》的衔接则为内田有纪被男友送到医院抢救的情况。
所谓“隔离病房”,指的是精神病院里对“狂躁”病号采取隔离拘束“治疗”的病房。
无论精神病院里的精神异常者还是正常人都对它闻风丧胆。
疯人院题材的电影譬如岩井俊二《梦旅人》、张杨《昨天》等等,都有过类似的相关描写。
实际上,《欢迎来到隔离病房》从某些方面看可谓与《昨天》异曲同工。
并非真正异常的内田有纪像文艺青年贾宏声一样被冤枉、夸张地关进精神病院“修身养性”,远离尘嚣的精神病院的特殊体验使她获得了心灵的宁静,特别是通过阻断与社会生活一切联系的“隔离病房”,内田有纪的失眠、失忆、厌世、内疚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得以痊愈。
松尾铃木把“隔离病房”喻为人生清零后的新起点,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社会人返回犹如子宫一般存在的“隔离病房”接受特殊的“洗脑”,重生、洗心革面,再回归人间。
片中中村优子留给内田有纪[email protected]的Email,及结局中她重返“隔离病房”的情节,暗示这一过程的周而复始,以及人生喜怒哀乐的无常。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知道自己的不正常。
个人认为虽不能当做真理来看待,但还是常常拿来宽慰自己。
情况还不是那么糟,起码我知道自己有问题。
在片中的精神病院中,似乎每一个精神病人都对除自己以外的其他病人了若指掌。
知道她的症状,发病的原因,甚至是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其心理问题。
比如暴食症的原因,厌食症的原因,自残倾向的原因等等。
但是唯独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进食障碍(苍井优饰)先是隐藏自己的问题“我到这来不是想减肥,而是想长胖的”,被发现催吐后又有逻辑的辩解,把自己的问题推给这个系统(社会),“如果我吃了,那么在地球上一个比我优秀的人就会饿肚子。
”我认为,就是因为看不清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别人身上去,才导致了长期的逃避自己需要面对的现实世界。
多以逃避痛苦引发更多的痛苦。
此外,片中精神病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护士对病患的友善态度让我感叹,比国内的医院要好上几十倍。
其实对日本的此类休养院的了解最初来自于《挪威森林》中的描述,看来近年来又进步了不少。
翻译不好,演得不错
宫藤官九郎好帅
冲着妻夫木聪看的,没想到啊,没想到,太雷人了,这是我第一次打很差吧,无语了,这片子
不是故事莫名其妙 是人生莫名其妙
人人都有病
欢迎回归世界——其实里面更美好。
大致明白想表达的主题,但是实在太无厘头,太抽象了,看完觉得自己疯了。。男演员有一种莫名的日式油腻感。内田还是那么帅啊。
没看完。。。
故事有看点,但拍得没意思,略无聊。优酱的造型很漂亮,太赞了。
我看不到爱TAT
优~~
不喜欢内田有纪 刚好也不喜欢福山
小日本 纯神经
欢迎 没看到的人来看
第一次看到三分之一没看完,“有人在哭”“当然有人在哭了,明明集中了那么多人的地方,却比任何地方都孤独”,妻夫木聪竟然在里面跑龙套,差点没认出来!!!
喜欢苍井优在里面的造型
东方版Girl Interrupted
苍井优
很日本的一部电影
life_is_happy@loo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