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莲
Maryline
导演:圭洛姆·加里尼
主演:阿德琳·戴尔米,凡妮莎·帕拉迪丝,爱丽丝·波尔,艾瑞克·拉夫,泽维尔·布瓦,拉斯·艾丁格,帕斯卡·艾比约,克洛蒂尔德·莫莱特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17
简介:拥有天赋的玛丽莲在追梦途中遭受了接连二三的打击,与演员生涯渐行渐远。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决定重新振作起来,并在与自我的抗衡和挣扎中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导演圭洛姆·加里尼曾凭处女作《男孩们和吉约姆》横扫法国凯撒奖五项大奖,片中更有凡妮莎·帕拉迪丝加盟。影片获得第30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详细 >
why does she keep fucking up everything?
支离破碎的剧情,实在有点做作……看的时候会多次想到《弗兰西斯哈》,最后的戏中戏也用力过猛,其实关于戏内戏外的互文,随便哪个《推销员》就高级得多。关于表达本身的“失语”和“无声”还挺妙的。
你值得世间一切美好
20220916 2022法国电影展 东莞CGV法国电影的女主角,实在是太多变,太自然,太迷人了。
到底是一名成谶,还是入戏太深,每个叫玛丽莲的菇凉都难以摆脱的戏梦人生。法国版《演员的诞生》,一直有个观点,凡是挺过了35岁还能站上舞台的女演员都是生活的一道馈赠,就好像必须等到岁月表面的浮华落尽,你才能辨认她们体内发出的暖暖内含光。
三星半
戏中戏(两处自杀未遂的对应)和结尾直接把片子拔高到五星 弥补了一点开头的温吞;家族遗传的抑郁症和酗酒 戏里戏外格格不入的异类 工作中的不得志 爱情中的顺从 都是太容易共情的点;Vanessa出场的情节让我差点以为剧情要奔着姬片去了
末尾戏中戏有种低配版品特的封闭空间威胁戏剧的影子,影片关注extroverted bias下敏感脆弱的内向者及边缘人这一角度也挺好。然而实在拍得太stereotype太浮于表面,看着看着就把同样作为introvert的我的一点共鸣也剥夺没了...
标记:26 3.9分 不错
女主在片中回答她名字源于父母对玛丽莲·梦露(的喜爱),讲的是小乡镇女孩的演员路。我承认她非常有灵气、有演技,某些角度也很美,但真的从一开始就被她的八字眉八字眼和大眼袋带出戏!这是海报上看不出来的。最后一幕分不清现实和戏剧,看得憋屈,但总归还是镜头拉开后释然了。保利国际影城天安门店
感觉有些突兀,前面那么颓,后面那么顺真的像一场戏……
女主有气质,但也算不上美。戏中部分桥段有笑点
始终被一片“好景不长”的阴云笼罩。收获声誉的最重要的一出戏剧,如若不揭晓“剧中剧”的悬念,几乎会因剧中人的命运而打消对人类这一物种的所有美好寄念:颐指气使的名女人和她那无比轻佻的情夫对穷人出身所使用的隐蔽的攻击几乎使人恐惧,而女孩给他们买香烟,他们不表达感激反而背后嘲笑她是“马屁精”。这个角色让玛丽莲得以本色出演:不是因为她的脆弱、不是她本身的问题,而是她的悲哀、这个世界带给她的悲哀。所有堆积在生命中的绝望让她差点没机会从那片阴云中走出来,男人对她的接近要么是觊觎她的美貌,始乱终弃,要么只把她当作“工具人”,大骂她连“伦敦腔”都不会演。男人们像是一颗颗地雷,而女人们只能小心探测并绕路而行,否则便会炸个七零八碎。男性社会处处脓疮,有的女人或许可以视而不见,但玛丽莲这样的女人显然是绝不会忍受的。
拍的是一个演员的故事,实际上是每一个人的故事。故事平淡,道理深刻。以及,结尾催泪。
狼狈,无助,愤怒和痛苦。独自面对世界的勇气,颓废和重头来过。酒精,性,偶然的清醒不能拯救溃烂的人生。爱,笑着流泪,无所谓地fuck the world。是我的伤痛,是我们的伤痛。
打不开的骨灰盎,落水的龙套,救不活雪中之鸟,不愿再让人失望,“你终于拍出了自己想拍的电影。”自说自话跑远的男人还牵着她的狗,晚礼服深藏马桶,餐厅沉默献礼……所有伤痕皆表演,表演即生活,挺好
又是女主逆袭事件 同学们好像对这一类型的电影不感冒 而我全程关注了女主的着装 除了那套睡衣 其他还是很美的 最后一个人吃晚饭的剧情真浪
四星半,真实的带入了角色,最后看哭了,戏中戏直接惊艳到和旁边的小伙伴一起张嘴相觑,不足是篇幅太短以致我们对玛丽莲开始的沉沦与童年并不了解,甚至有些生硬。女主很美,很多戏压迫感很强,令人喘不过气。
如果女主一败涂地,再也没有从酗酒中起来,我会更相信这个故事。
金色头发,非老牌玛丽莲。比较写实,后面也没大红大紫。一个普通女演员怎么越挫越勇,一步一步站住脚,也可以说是一个普通女人的挣扎史,微笑时依然怅惘的眼睛还挺动人。无声念白的一段有张力。牙缝妹加持。最后舞台内外分不清,但《昨天》那样的处理更妙吧,这里强行穿插生硬了。结尾歌不错,这就是伤痛,犹如夜间开放的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