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局势,犹如100年前二战前夜,各种奇诡,人类莫名其妙就被裹挟进了一部刹不住的狂热浪潮,连号称文明高地的灯塔国,也是妖风不断,各种看不懂的骚操作。
所幸文艺依然独立反思,谢里丹《1923》就是这样一部剧,通过100年前的美国(比如当时的种族隔离制度,移民政策等),启示今时的乱象,就如布罗茨基所言:“文艺必须干预政治,直至政治不再干预文艺。
”谢里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右派吧?
真正的自由派才会拍出《1883》《1923》这样荡气回肠的《黄石》前传。
他既能在《石油天王》里嘲讽不食人间烟火的极端“环保婊”,也能借由我们未来的黄石女主人拷问权力傲慢的移民官:“你们毫无体面和慈悲,却以守护自由之名。
”亚历克斯·达顿,这位英国的贵族小姐,为了奔赴爱人故土,一路颠沛流离,经历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肉体和精神的重重凌辱。
她这番悲愤的陈词,也正好应景了当下的灯塔国——前不久,白宫亲自发布的遣返非移民的视频里,如同对待牲口般,用特写的头脚镣铐捆绑镜头,赤裸裸地展示人格羞辱和践踏。
这些第三世界的苦命人,不就是奔着灯塔,追寻有尊严的生活而来吗?
而灯塔对待他们的方式,只证明了它的堕落崩塌和不配。
1923年,正是美国排斥“有色移民”的高峰期,那一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印度裔不属于“白人”,不配拥有公民身份;同年,西部的印第安寄宿学校继续剥夺土著儿童的语言和文化,试图将他们“美国化”;而南方的黑人,在“三K党”公开行凶的环境里,仍然活在“合法”种族隔离的阴影下。
100年后的今天,美国对非法移民的羞辱性遣返,不过是历史的某种轮回。
只是,这一次被排斥的,不再是“欧洲的贱民”,而是来自南美、非洲、中东的难民——在本国战火与贫困中无处容身,最后却在自由灯塔下,被铁链锁住双手双脚。
谢里丹一直被称为好莱坞的红脖子,可他的影视剧始终都有对自身历史的反思和拷问,对土地和原住民的情怀。
所以本质上,谢里丹还是左派——有人文关怀和反思精神的“白左”。
但这也正是“白左”们如今面对的困境。
他们被嘲笑,被攻击,被妖魔化,被认为是伪善的精英,甚至被极右翼的舆论机器塑造成“美国衰落的罪魁祸首”。
然而,历史已经示范过一次了:“这世界多一些LGBT、“环保婊”、“左逼”不会死人;但多一些极右翼疯子,是真的会万劫不复。
”1923年,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正在巩固法西斯政权;德国的希特勒,已经在慕尼黑鼓动失败的啤酒馆政变;西班牙的佛朗哥,还只是个野心勃勃的军官,但未来,他会成为欧洲最顽固的独裁者。
今天,美国的川普主义者,以“国家安全”之名羞辱移民,以“保护儿童”之名剥夺女性权利,以“反全球主义”之名煽动排外,煽动仇恨,煽动暴力。
但愿,在这场史诗级的崩塌里,好莱坞的“白左”们,能坚守住自己的底线,继续擎起文明的火炬,照亮文艺的“灯塔”。
有人曾经笑言:“阿门,其实耶稣就是最大的白左”
没看《黄石》,目前已看完《1883》《1923》s206。
宏大的史诗气息每一集都扑面而来,感觉是该在拥有巨幕的影厅中沉浸观看的剧。
谢里丹在剧中掺杂的母题很多,自然的残酷与人之渺小,暴力拓荒与文明进程,财产私有化与现代资本主义,殖民驯化与原住民的历史主体性反抗,还有女性角色在男性主导的规则叙事中闪耀的勇敢与智慧。
从100多年前的西部史诗照进当今时代,仍具有深刻的促人反思的力量。
其一是自然与人。
几千年的历史演化,人类已将地球改造得十分宜居,我们好像早就忘记大自然残酷倾覆所有的一面。
谢里丹在剧中描绘的,如《1883》中湍急的河流刹那吞没马匹、物资和人,如《1923》中极寒的暴风雪将车和人一切生命冻结在莽莽平原,让我们看到大自然带来的死亡是不可抗力的,具有渺视一切的公平。
其二是暴力的正义性。
暴力,在整个剧集中无处不在:达顿家族用暴力守护家族和土地,牧羊的农民和资本家联手用暴力进行报复和争夺;印第安少女用暴力反抗文明的规训,而一路追缉的教父和警长也是在用暴力解决问题。
人人陷入暴力的轮回,在野蛮与文明的交际中,暴力是人类不得不也是唯一维护正义性的手段。
其三是女性角色的能动性。
《1883》中艾尔莎·达顿是吸引我入坑剧集的缘由。
提到西部牛仔,提到蛮荒年代,脑子里第一出现的是穿着马靴带着牛仔帽骑着马别着枪在平原上驰骋飞奔的男性形象,女性角色则多为沉默的主妇和妖媚的妓女,是男性角色的注脚,是促进他们完成史诗缔造的功能性角色。
但谢里丹描绘的艾尔莎,是第一个在我脑子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女牛仔,她的命运和历史深深嵌合又具有主动的反叛性——脱去繁复裙装改穿牛仔裤,学会驱赶牛群,与偷牛贼勇敢搏斗,最后死于黄热病。
艾尔莎是达顿家族拓荒进程中不可抹去的亮丽一笔,是女性历史主体性叙事的先锋人物。
还有《1923》中达顿家族的实际掌权者卡拉,是母权守护者的象征;印第安少女特奥娜,看穿殖民者用文明规训实现种族灭绝的本质,在反叛中觉醒;英国贵族女性亚历克山大德拉反对将爱情与婚姻作为巩固资产的筹码和手段,只身从英国去往严寒偏远的蒙大拿。
当她在接受不公正无尊严的移民审查时,毫不留情地戳穿“美国自由梦”幻象,将审查员怼得哑口无言还给她通过,是剧集中为数不多的振奋人心的时刻(大部分刻画的人的命运挺惨的就是说…)Anyway,就算叙事节奏慢文戏拉垮暴力场面多好人死得快,我想“黄石宇宙”系列会一直追下去的,谁叫斯宾塞真男人这么帅呢哈哈哈哈哈
精雕细琢的,历史浪漫主义的伟大爱情,西部绝唱。
实际两条爱情线,不太完整的爱情故事后面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
两个伟大的演员,哈里森福特,海伦米伦。
飞蛾扑火般奔向火焰,几乎所有伟大爱情故事的结局,东西方亦如此。
只是东方故事里两个主角最终殉情。
西方故事里面男主角浑浑噩噩的活着,独此残生。
4.6晚上11点看完了第二集的第七集,感觉我已经无力吐槽了。
斯宾塞,大哥你真的在乎艾利克斯么?
到底是心里压根没有她还是宠妻只接宠到无脑了啊?
全篇,从斯宾塞和艾利克斯分开之后,没有一个镜头,真的是没有一个镜头展现出斯宾塞思念不知在何处的妻子,真的,一个镜头都没有。
最后了临了了,艾利克斯躺在床上,斯宾塞也就只顾当前了,不顾以后了,就那么依偎在她旁边睡着了????
最最无敌搞笑的是!
依偎着睡了一晚上,艾利克斯当然已经噶了的时候,斯宾塞醒了,出门对着雅各布说:走,带我去找杀妻仇人!
我滴妈我直接笑了好么!
回顾艾利克斯的悲惨经历,完全是她为了不知所谓的面子,非要在那个船上参加那个破壁舞会,她但凡苟一个星期,低调到下船,不刺激那个未婚夫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好么!
这和那个旅游开发商有什么关系啊?
编剧是吃屎了么?
最最最最无敌搞笑的是,最后 战神斯宾塞的解决方式也是冲到大坏蛋的家里,用枪解决问题,后来也没有法律制裁!!
我滴妈,既然是个无视法律的地方,雅各布早早干不好么?
明明,对方早先就已经杀人了不是么?
(我没记错的话)太绝了,艾利克斯至少她有两次机会可以避免她的死亡,但凡,我是说但凡!
她能苟住自己不要参加舞会,或者她能在最后一个加油站,犹豫一下下要不要继续往前走,她都可以不用这么惨的……还有印第安人的那条线,到底,她被虐待被追杀,和主线能有一个交汇的点,我都算编剧设计的这条线合格,合理。
结果我看到最后一集,这两条线也完全没有任何的交点啊!!!
那个德州的女警长交汇了斯宾塞,交汇了那个印第安姑娘,但是那个女警长是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斯宾塞和印第安姑娘一点交集也没有!!
妈的看了个寂寞。
我感觉我作为观众我被诈骗了。。。
全是槽点,杰克再怎么蠢,他也太蠢了吧,全世界都要啥他叔,他还在路上暴露自己的身份,喜提枪子,只接领盒饭。
斯宾塞也是蠢,家族都岌岌可危了,对手那么强大,只接在电话里提前告诉他们:“我要回来了,我要干掉你们了!
”虽然不是直接告诉的坏人们,但是那个年代,电话都有接线员,中间肯定会有别人听到电话内容啊,就不会动动脑子思考一下,隐秘的回家,伏击报仇么?
我真的感觉我被诈骗了
不晓得是不是当地的习惯,几个印第人聊天会印地语和英语切换对话。
和黄石相比较,给了我很多很惊讶的认识,《黄石》里几乎不会让我有惊讶的感觉,不论是派别冲突,杀人,政治,危机处理几乎过渡都觉得很平顺。
而1923里,躲避狮群,海上求生,无麻醉开颅(钻头骨时怕骨头碎片掉到脑子里,末了插根导流管我好担心空气把灰尘或细菌带进脑子里去),异族结婚有罪,流浪罪,一些可能是时代差异性带来的惊叹,一些是主角光环带来的震撼,有一点小时候看安徒生童话历险记那种感觉了。
哦还有,上世纪30年代,埃及、意大利、美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也非常让人大开眼界,期间也想过电视剧美化程度的大小,但是转念一想,民国的法租界也是相当繁华啊。
还有就是,知道当时日不落和阿美丽肯影响很大,但是在意大利碰到个当地人都能英语交流,真的那么夸张吗?
哦还有,火车上收税那个,假装睡觉让对方先动手不是可以理直气壮朝对方开枪了吗?
为什么喜欢《黄石》系列,可能西部片太令人向往了,我一个硬汉朋友说,当初看《1883》看的泪流满面,我们当然也爱《荒野大镖客》这样的经典老片,自然也都爱新疆,爱新疆像大海一样辽阔的无边草原,爱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爱开车驰骋在好像永无尽头的戈壁滩。
《1923》依旧也是这样一部西部题材的电视剧,第二季刚更新了四集,我花了四个晚上原速看了这个故事,虽然小组讨论里,有人说不再像西部片, 斯宾塞和Alexandra两口子占比太大,倒像一部公路片,但即使这样,这依旧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新的一季延续了导演谢里丹的暴力美学,这是一个对西部牛仔有情怀的导演,这一季的《1923》依旧是惨烈、野蛮的。
连我这种看惯了美剧、尺度很大的人,有的戏份我也不敢看,比如赞恩无麻醉状态下的开颅手术,虽然明白西部片嘛,最不缺的就是硬汉,但这也太硬了。
诸如野狼闯进家里,咬死借宿的护士;一帮人归家路上,遭遇暴风雪,只能翻转马车躲避,甚至这批人还有孩子和受重伤几乎无法行走的人;
比如Alexandra在车站被抢劫、入关时被迫全果接受检查、甚至有孕妇因检查而下提流血,伊丽莎白在牛圈遇见野狼、结果被咬了,只能用很粗的针头往肚皮打针;还有变态大佬玩花样,妓女就这样惨死在床上……每一集看完就有种活着怎么这么难的感觉,但里面的人又无比坚韧,比如赞恩虽然由好好的一个硬汉被摧残成只能躺在床上的废物,但即使这样,他还是愿意接受几乎是随时可以醒来的麻醉下,允许医生给他头上开个洞;暴风雪后,眼见着自己无法行走,更别说骑马,但想到孩子可能冻死,还是坚持让雅各布拆掉马车,充当燃料;
曾经是贵族的Alexandra为了爱情,独自踏上了去蒙大拿寻夫的路,因为只有变卖首饰的盘缠,她不得不挤在下等舱、独自上路,遭遇全果检查、在车站被抢劫,当鼻青脸肿、衣衫破烂的她,好不容易追上列车,面对一车厢窃窃私语人,强装淡定地穿上高跟鞋,还不忘点头示意,要知道这些人明明就是她的过去啊,她并不因沦落至此,而自怨自艾,而是尽量保持体面地穿过人群,直到躺在自己狭窄的上铺,才敢稍微流露脆弱;还有看似有点作的伊丽莎白,她又有什么错呢,虽然同为农场主的女儿,但她一直在波士顿读书,只因为爱上穷小子,就让她完全接受,刚新婚就中弹,经历最严峻的冬天,连去个牛圈都能遇上狼,但即使这样,得知怀孕的一刻,她还是欣喜地与丈夫杰克拥抱。
这片荒野上,不管是未来的贝丝,还是《1883》年那个Elsa,达顿家的人,不管男女,不管是农场主还是牛仔,都没有孬种。
看似Alexandra与伊丽莎白一对妯娌是对照组一样的存在,其实都是人性软弱和坚强的不同过程,哭哭啼啼、总想着离开的伊丽莎白也并非孬种,只是她更脆弱、更理想主义,而Alexandra上一季与斯宾塞的爱情有多浪漫,这一季就会给她带来同等的痛苦。
上一季,她主动舍弃嫁给门当户对的贵族少爷的靠谱爱情,选择跟着斯宾塞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浪漫日子,即使被群狮围困在树上、两个人漂泊在海上的破船,哪怕当时死了,她也是快乐,因为有爱情,虽然肉体是艰苦的,但她精神并不为意。
而这一季的Alexandra,是全方位体验被过去那种贵族生活抛弃后的恶果,她不再有尊重,不再享受安全舒适的旅行,这个世界充满恶意和屈辱,面对这一切,对于贵族出身的她,可能比面对脚下的群狮更令人痛苦,但她挺住了。
而伊丽莎白看似是脆弱又有点作的,但这才是她这样娇养的农场富家女该有的性格,她也同样在为爱情付出代价,虽然她没有Alexandra的坚强,但她同样在尽她所能的在努力着,当极力抗拒打针到最后自己拿起粗针、忍着痛打针,到想离开农场回波士顿,到得知怀孕后与杰克的拥抱,她也同样是跟Alexandra、跟Elsa一样勇敢达顿家的女人,最终都会成为 Cara一样钢铁一样的牧场女主人吧,或者运气差一点,也会像Elsa一样勇敢的死去,她曾用尽全力向命运抗争过。
再混杂着那个年代,印第安人、西部牛仔、意大利黑帮、资本大佬等各方势力在这片蛮荒土地上的争斗,新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牧场牛仔生活的矛盾,都令人着迷,你迫不及待等待下一集的更新,看完之后,又一时半刻很难走出来,会想起那个最严酷的冬天,想起在暴风雪中、在无尽荒野、在鱼龙混杂的下等车厢,那些牛仔和他们的女人,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故事,他们关于爱、勇气和责任的一生。
当你置身于新疆这样类似的辽阔风景中,或许突然一刻,你会想起这个编造出来的故事,然后让西北的风吹干你脸庞的泪。
仍然进展缓慢的第二季,但前6集的故事讲的还不错,没想到第7集突然开挂爆发、却戛然而止!
(感觉像金主撤资没了经费不得不结束)说几个印象深刻且不太理解的瞬间吧:Alex入境受挫时和美国人的对话、火车上当服务员时爆打性骚扰男、印第安女孩被判无罪当庭释放、斯宾塞跳火车奔向妻子、全家人端着枪保卫家园击退入侵者,超不喜欢大反派的性虐待画面、还有最后女主宁可选择死也不肯截肢求活……
看完1923确实很多意难平的地方,结尾明显赶工的痕迹,很多人物草草下线,如果能做成三季就好了,印第安这条完全独立的故事线,神父这个角色塑造的挺有意思,其他人或多或少有点偏执狂,他们会困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面,去看待这个世界周围的事物,变成了刻板印象,对于警长而言,所有印第安人都是未开化的猿人,白人才代表文明代表秩序代表正义,所以他对于杀害印第安儿童没有丝毫愧疚,而神父相比于一些白人至上者,他其实更开化了,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他有着自己的道德观世界观,印第安女孩犯了罪,所以需要被制裁,但一路人跟着警长办案,其实自己也化身成了罪人,不能杀人的他杀了人, 不能进酒吧进了, 一次次越线行为,让他的信仰崩塌了,他为了信仰为了正义去抓捕印第安女孩,但是这条路确让他深陷罪恶,所以他崩溃了,他杀了警长 神父,幻想自己以上帝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宗教信仰让他可以接纳不同肤色和人种,把他们当人看待,所以当他杀人的时候,他会有罪恶感,当他想杀印第安女孩的时候,他还试图让女孩忏悔自己的罪过,拯救她的灵魂,作为一个神的代理人,他自始至终都以为站在神的视野去普度众生,但他又何尝不是困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面,只有作为真正开“上帝视野”的观众,我们才知道印第安女孩的反抗才是更正义的一方 艾利克斯的下线单看1923这部剧确实很难接受,但结合三部曲来看,其实合理很多,斯宾塞和艾利克斯,其实是同一种人,一个想逃离家族联姻,追求爱情,斯宾塞在外流浪何尝不是逃避,但是当家族面临危险的时候,他还是会愿意为了家族回去,他从一开始就不想要过农场主的人生,就像黄石里的小儿子一样,都想去追寻自己的人生,但家族的情感还是把他拉了回去,艾利克斯的牺牲也让他再没有理由去追寻自己的人生,他的人生已经和这片土地埋下了很深的羁绊,他这辈子再也不会离开了,这也是为什么正剧黄石里面老达顿会对这片土地有这么深的执念,因为脚下这片土地正是一代一代人的牺牲才换来的,而一代代人的牺牲唤醒了下一代人对于这片土地的深刻情感,让每一个想要逃离这片土地的人,他们最终都履行了自己的使命
泰勒·谢里丹编剧、本·理查森执导《1923》两季之后收官,作为热门剧《黄石》的前传,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三条线:第一条线,20世纪初美国西部的传统与现代化之争。
雅各布·达顿Jacob Dutton家族为捍卫牧场的生存,反抗富商、矿业大亨、土地掠夺者唐纳德·惠特菲尔德Donald Whitfield和牧羊人帮派头目班纳·克里顿(Banner Creighton)在商业、法律和暴力等不同层面的联手挑战。
前者通过资本和权力施压,试图从上层瓦解达顿家族,代表了工业化对传统农牧业的威胁;后者通过底层暴力冲突,直接挑战达顿家族对土地的掌控,代表了传统农牧业内部的资源争夺。
土地兼并、资源争夺、资本与传统的冲突,这条线一直延续到《黄石》没有中断。
第二条线,殖民者的伪善与印安人为反抗所付出的代价。
被禁锢在教会学校接受“现代文明”教育的印第安少女特纳Teonna Rainwater,不堪修女和神父的虐待、凌辱和侵犯,奋起反抗,杀死修女后出逃,遭到神父与白人恶警的追杀,相继失去了奶奶、恩人、恋人和父亲,结合白人殖民者对待原住民的歧视行为、印地安人在保留地的生存状态,揭示了当时美国印地安族群的悲惨处境。
第三条线,斯宾塞与亚历山德拉的爱情是跨越阶层与战火的双向救赎。
《1883》中蒙大拿黄石达顿家族初代拓荒者詹姆斯和玛格丽特的幼子斯宾塞,因一战创伤离开蒙大拿,长期在非洲以猎杀大型动物为生。
偶遇来非洲度假并举办订婚仪式的英国落魄贵族小姐亚历山德拉。
野性猛汉和炽烈不羁女人一见钟情,惊险一夜后浪漫私奔。
途中,斯宾塞接到婶婶来信,得知家族面临生存危机,毅然独自踏上重返黄石的艰难旅程。
被困家中的亚历山德拉发现自己已经怀孕,用计逃离束缚,踏上寻夫之路。
她远涉重洋,又横跨美洲大陆,历尽艰险,以孤勇之爱抵抗命运暴烈。
两集联播,太疯狂了。
这样真过瘾。
泰勒·谢里丹用出乎意料的剧情设计 来了一场伟大爱情的获难奇遇。
怎么都没想到,为了爱情,打动了一对年轻的夫妻,为了他们爱情能跨过大西洋成功到岸,他们冻死在了利翁斯顿的路上,最后在死亡的挣扎线上亚历珊德拉那一声呼喊,喊来了同样风尘仆仆的斯宾塞。
看到这一刻我哭了,哭的泪流满面,我的解释这就是伟大的爱情,万分之一的剧情偶遇,但还是让人感动万分。
最后时刻亚历珊德拉释怀了,她很幸福,因为最后一刻🈶下一代的延续,自己不想四肢全无,最后完整的和斯宾塞在一起,一家人在一起,这就是爱,人间所有奇迹的爱。
只是这份爱成本太高了。
另一条主线,女性警长为了法律,牺牲了一个同仁,劝说特奥娜遵从法律。
最后无罪释放,那更是一连串枯骨最后的警醒,为了驯服的异族用暴力去揉虐!
人性的反抗,搭上了几十条人命,一个女孩一路奔跑,最后都不知道要去向那里,女警长的同仁 给了特奥娜一个建议,加利福尼亚,那里是传说中的幸福之地。
同时呼喊特奥娜反抗的成本很高,但是值得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每一步的成本都很高。
100年后的今天,反抗和自由的成本也很高,可能杀戮少了而已,这就是100年来的进步。
班纳面对老板的黑暗嗜血,变态举动,他选择了回归价值观,他不想陷的很深,为了孩子,为了妻子,他选择了牺牲自己,他甚至都想到了自己的结局,只不过他遵从这种结局的设计,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
卡拉和杰克布退休了,他完成了他哥哥詹姆斯·达顿的传承。
我想起了开拓者詹姆斯·达顿,他们的结局都很惨,都在很平静的默认每个家族成员的付出,他们迎接未来,迎接暖阳下送来的每一个家族成员,他们都不惧怕死亡,因为死亡每天都在伴随。
他们更不惧怕。
人类社会一直都有杀戮,就是这么不断迭代而来的。
整个达顿家族的成长史就是西方社会发展史,他们有信仰的基石,但一路枯骨累累。
他们有价值观护佑,会有迷失,但总归会到正规。
我看到了斯宾塞·达顿在黄昏时刻在家族墓园里拥抱着亚历珊德拉,他们的爱情没有消失,一直在达顿牧场的上空,看着黄石农场的世代发展。
谢谢你泰勒·谢里丹,你让我们坚信世间终有爱,爱给了我们所有的动力和源泉
前三集实在让人失望。更新:整季都水
日思夜想的剧回归,第一集结束,水准依旧,谢里丹永远的神。
好吧,结尾简直是翻版泰坦尼克,但是至死不渝的爱情也难掩荒诞和敷衍。黑白双方死法草率得像没编剧,杰克和富人夫妇死得异常降智;两大反派看似枭雄实则狗熊,铺垫良多两枪结束,还爱凑热闹爱装13;印第安线突出个游离于主线之外,回合制嘣法加死无对证;还有神奇的车站和屋顶守卫战,个位数的达顿打手化身躲避达人,不管是警长车站负伤还是牛仔在农场在房顶,都能精准开挂,光环实在太刺眼…闹着玩的法律碰上闹着玩的编剧,主打编剧要你本集死瞎编也得死…还有最无力吐槽斯宾塞跋涉了两季邦邦两枪解决问题,亚历克斯一路颠簸只为下线前生个继承人…编导们一定被自己的天才想法惊艳到了…好吧,这就是毫无章法的西部神剧。
英国贵族比法国人还浪漫
也没觉得咋虐,就是原住民deputy跟雨水说反抗的代价一直就是失去一切时差点绷不住
第一季时,我看着女主为了爱人勇敢以身入局,浪迹天涯的画面,也无比憧憬自己和前女友即将开始的生活,仿佛一切还在昨天,百年孤寂,一朝浮萍。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alex的死到底有何意义???????最后一集一边看一边尖叫 好不容易团聚了又死了就为了生个孩子????看得我脑袋痛 本来觉得其他都很好 第二季也等了这么久了 结局就这???最后斯宾塞还找了个寡妇生儿子但是没娶她?装什么清纯又当又立的😅😅😅真爱老婆寡妇都不会找好吗😅😅😅达顿的女人能不能不要要么不能生 要么生了又英年早逝 完成给男人传宗接代的任务就可以去死了是吗。我真的受不了了编剧有病吧
拖沓到最后居然结局是这么儿戏的,要是杀了银行家就解决问题,班纳举家逃走,甚至把命都搭进去就太不合理了,随时可以自由进出银行家的房子,随便给两枪,都比铺垫整整两季的艰难回家记要合理,再一个,不论爱丽克斯的历险记合不合理,所到之处,全是恶人,好不容易遇到一对好夫妻,让他们安安全全的开着车走完最后的旅程,给一个好心好报的结局呢,总的来说跟黄石主剧一样的,有扣人心弦的情节,但降智画面更多
详略不当的感觉,如spencer 跟黑手党那段根本没有必要加
抱着对美女帅哥的期待忍受着编剧浓浓男性视角意淫的厌恶看到最后,结果 alex 没了?wtf!?
我看见了,那一颗划过天际的流量!
为了发便当而发便当,为了苦难而苦难,和黄石一样,烂尾了
铺垫了那么久,期待了一季,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相见,结局给你整一个这个,也真是来了一坨大的,让人破防。
所有的情节都很好 所有的loose end 到最后都tied up只是我不喜欢Taylor Sheridan关于女性角色的处理
斯宾塞和Alex这段情,堪称黄石宇宙最佳
最后一集是挺爽,但是我追了两季你给我胡编乱造了个结尾我实在是,,,,,
好臭的结局
我甚至认为比第一季还好。Alex和班纳这两个人物刻画得格外好…班纳的醒悟和Alex的坚强倔强…这一季的印第安人线最高潮在杀神父。地狱之火在真正的叛徒脸上燃烧,呼应了第一季,“杀你的是这片土地,我即这片土地”。班纳忍到最后说了一句“她们也是某人的女儿”,如此苍白,又如此有力。波特兰的船工一天20美分的生活,那时候的生活塑造的人又是怎样,终于明白是贪婪把人变得面目全非。人的贪婪又何时pay back?
抱有很大期待,故事讲的太水,比较失望。
感觉又看了一遍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