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算部好片,只是日本人叙事节奏总是太慢,而且前面导演挖的抗太大了,最后不得不囵吞收尾,影响了效果。
印象最深的是那巨塔,将天空、民族、世界、梦境、约定都分割成两半。
最后对塔的草率摧毁,远不如留着它来的深刻。
全片最大的创意,在于“世界是会做梦的,因此有平行世界存在”这一猜想。
这部动画建立在一个架空的世界线上。
在这个世界中,二战后日本被分为“虾夷”(北日本)和“日本国”(南日本)两个部分,分别被美国(美利坚合众国)和“联合国”(即苏联,个人觉得这里翻译得不恰当,应译为“联盟国”或“联邦”)控制。
很多人对剧情理解有障碍,一方面是因为没有认清这是一个架空世界线;令一方面也是对历史不够了解。
联系现实的历史,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首先是日本为什么会分裂。
在现实世界中,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时苏联已经在海参崴等地集结军队,准备登陆日本,与美国争夺战争的胜利果实。
而此时日本领导人由于两个原子弹,也为了避免日本像德国一样陷入分裂的危机,选择了在苏联登陆前向美国投降。
我们不妨提出一个假设,这个平行世界里没有核弹技术,则日本投降时间就会推后,给了苏联登陆的机会。
苏联在占领北海道后,建立了“虾夷”与美国扶持的“日本国”分庭抗礼。
这个假说是否成立?
在后面的剧情中也可以验证。
美国与“联合国”的“全面战争”就是一个证据。
在现实世界中,两国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最大阻碍就是核威慑。
核弹给人们带来巨大恐惧的同时,也避免了热战的大规模发生,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而在这个平行世界中,两国却相互宣战。
在核威慑的影响下,发动全面常规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种局面的发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核弹在新时代无法达到威慑作用。
这种情况的前提是美苏在相近的时间内完成了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可以精确拦截对方的核弹头。
然而第一,这种情况已经被证实不可能;第二,即使这种情况实现,“星球大战计划”的产物也会成为新的“核弹”,延续人类的威慑时代。
第二种情况就是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核武器。
综合来看,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要更大。
《云之彼端》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争斗、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的设定中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动漫全篇在人物的言行中逐渐展现这个平行世界,对宏大的世界观的描述只有寥寥数语,营造出了一种朦胧感,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空间,也避免了政治意识形态的争议和因作者知识的局限性导致的谬误,是一部不错的作品。
日本人总是对未来的科技发展以及社会状况忧虑很多。
这一次在硬科幻下谈恋爱。
不过新海诚的电影都是这样的味道,淡淡的哀伤,长久挥之不去的寂寞。
而且他的电影里不说我爱你,却都是很深的感情。
这就像初恋。
唯一的区别是我们后来又爱上了别人,和另外的人结婚生活。
而他的电影里,男女主角总在互相等待。
佐由理的天涯我是三年三组的泽度佐由理。
我不是个外向的女孩。
但是那天,我还是鼓起勇气叫住准备离开的他,说:我们一起回家吧。
合上衣箱的门,把头发匆匆顺一顺,深吸一口气,哗啦一下拉开更衣室的门,他,就站在满目夕阳的柔光里,看着我静静微笑。
藤泽浩纪。
浩纪和我同班。
一个眼神总是很亮,话总是不多,却总是在不经意中牵绊住我的目光的男生。
喜欢他什么呢?
我自己或许也说不上来。
只是很喜欢他跟白川说话时振奋的表情,还有拉弓瞄靶时专注的汗水。
那天在月台等他,脖子缩在厚围巾里,翻一本小书,风很大,心里却有期待的潮水暗暗涨起。
很久很久,他的身影终于在楼梯口出现,看见我,一脸的惊讶,完全是慌乱无措的表情。
我的心瞬间雀跃而起,笑着打招呼:真巧,浩纪君,社团刚结束吗?
列车穿行在深秋的原野上,铁道两旁是连天的草海,偶尔有高大孤独的书木一掠而过。
车厢里空空的,我们却站在窄窄的门边,笑语相对。
我在他的眼睛里看到自己:消瘦的脸,满足的神情,随着列车的颠簸而轻轻晃动的身体,右肩背着的深啡色琴盒。
他问:喜欢拉小提琴?
恩。
什么时候能听你拉就好了。
恩。
车停了。
门哗啦一声打开,我走出去,回头,有点坏心眼地微笑:浩纪君,我昨天梦到我们今天像这样一起回家哦。
门关。
隔着门玻璃向里面呆住的他挥手道别,我努力笑出最美的模样。
列车载着他渐渐远去,我在铁轨上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走,悄悄给自己打气:佐由理,干得好!
从此和他以及白川熟悉起来,然后他们带我去看vela sila。
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巨大的白色飞机静静停靠在空阔的厂房里,四叶的螺旋桨上有屋顶漏下的点点阳光,回头向身后的两个男生大声说:好棒的飞行器!
好漂亮!
当时我的脸一定涨满了兴奋的红晕,他们的眼睛里也闪耀着春日里特有的明亮光芒。
我也终于在那一天,在三个人的秘密基地,在我们的梦想身边,在我喜欢的人面前,演奏了心爱的小提琴。
草长莺飞的季节,永远刻下了这一刻的痕迹。
我们约定,在夏天,在vela sila飞起来的时候,我们一起去云的彼端那座白色巨塔。
夕阳下,黄昏里,我们坐在废弃车站的木地板上眺望天尽头的那个地方,心里充满了温暖的憧憬。
我忽然就有将要失去什么的预感,转头看着浩纪专注的侧脸,在心里说,我喜欢你。
三年后睁开眼睛,浩纪的脸仅在咫尺。
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
不过是三年,却恍如好几个世纪。
我拖着因寂寞而疼痛不休的身体,在无人的宇宙里奔跑寻觅他温暖的笑容;而他却在茫茫人海中蜷缩了身体,拒绝抬头看见任何人的脸。
只有思念,只有停不下来的思念,是我们心灵隔着未知的时空遥遥相应的唯一通道。
当我看到vela sila那熟悉的四叶螺旋桨在阴灰的天空转动,我终于明了了三年前黄昏时分的那个突如其来的预感。
但是,神啊,求您,哪怕只有一瞬,也请你让我亲口告诉浩纪,我是多么的需要他,多么的喜欢他,这份感情,让我在这冰冷的世界里,固执地守候他的救赎。
他的手擦去我流下的眼泪,他的眼睛里有着隐忍的疼痛:佐由理,你看,这就是我们约定的地方啊。
是的,在我们约定的地方,我如约从另一个世界而来,只是,浩纪不知道,这白色巨塔,年少时梦想的地方,竟是我的天涯。
我含着眼泪努力笑出最美的样子:浩纪,我有很重要的事要告诉你......
没有你的世界我看不到你,看不到一切。
我是如此孤独导演把世界编排得那么冷。
透骨的蓝色,白云,一片旷野,安静的天空,淡淡的风,飘散的雪,高耸的塔,冰冷的实验基地和永远找不到的他/她。
在这个世界里,连我都难过。
“没有你的世界,我是如此孤独。
全部的世界一切都在,却也什么都不见了。
突然消失的你,想忘记你,远离记忆,又在异乡寻到了痕迹。
冲过去,打开曾经的教室,你坐过的课桌,夕阳洒在上面,却又瞬间消失,恢复暗淡冰凉。
闻得到你的气息,感受得到你,但又什么都看不到。
我很想很想再见你一面!
”“我进入了梦里。
没有你,没有任何人。
跑不走,躲不开,眼泪才是同伴。
时间像是停滞了,渐渐忘记一切,只是坐着,心中充满孤独与悲伤。
直到那白色的翅膀,进入这一片从不波动过的天空,进入我的眼睛。
那是我们曾经的约定。
一起坐着飞机,飞去座塔那里。
眼泪涌出,那是我们的约定。
我想醒过来看看你,只怕就短短一会儿!
”没有你的世界,如此孤独,如此难过。
所做的一切都是想找到你。
单纯的梦一定会实现。
新海诚的《秒速5cm》和《云之彼端》,都讲述了丢失的那种感觉和那份爱——一切都会消失在如此美丽冷静的天空和时间的过失中,留给我们的应该只有那份曾经的拥有或未曾发现的眷恋。
最后我们会擦肩而过,会继续生活,即使心早就漏了一个洞。
可能会笑着说出那段曾经的幼稚,会忘记让你心动的那个人。
但永远不会忘记那份曾经执着的付出,找到那个人时心里那份热烈的完整感和永远不会再孤独的感激。
我会微笑地继续找他。
祝你们幸福。
清浅、宛转的乐曲如同清亮溪水般温柔地流进心里天空是清透到心底的蓝,是那种怀念已久的蓝暮色四合之时,层林尽染,三个年轻的身影可爱的少女,钟情的少年,情同手足的友谊,还有那些说不清的朦胧情愫“那个时候想要一直这个样子,这个地方,这个时间,这样下去”“那个瞬间,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好怕的了”曾几何时,那些背影就是我们,那些感情就是无畏的纯真看着他们,看到心痛就像看着《蓝色大门》,不知不觉的心痛,不知不觉的感伤,为了青涩的爱情吗?
为了那花样的青春罢逐渐凝入晚霞下的蓝空中白云,遥远的那天的颜色。
心中隐藏着任何人都不知道的痛我用尽一切的言语,也已远去托着心情的每一天,现在你依然,温暖着我你的声音,你的身影,照耀的光,能实现我的声音,希望能传给在某处的你,我生活下去阳光照射下灼热的铁轨,声音渐远,那天的声音那云的彼岸,现在依然是约定的地方不知何时起,孤独纠缠着我,不平静的心在过去的时光中,一定是我已渐渐失去你你的头发,天空和云,溶化的世界充满神秘的你的声音,温柔的手指,和风般的肌肤心变得坚强你的声音你的身影,照耀的光实现,纵然分隔两地,我也要温柔地坚强,活下去浩纪和佐由理凝视着彼此,太阳从中轴线升起,画面没有定格,阳光越来越明亮,所有的颜色淡去了,他们的爱却更强烈地留在心间。
我在剧透,请谨慎阅读。
【影片背景】首先,整个故事的背景都是虚构的一九四五年,苏联攻陷北海道。
一九六五年,苏联、东欧、亚洲地区所有的共产主义国家统一政体,成立了“联邦国”,于是北海道地区更名为“虾夷”,并归属“联邦国”。
一九七五年,“联邦国”与日本断交,日本南北分裂,局面持续至今……三位主人公生活在日本南部,白塔则耸立于北部“虾夷”。
【主要人物】男主角1:浩纪男主角2:拓野女主角:佐由理重要配角:浩纪、拓野打工所在工厂的厂长大叔以及拓野所在研究所的所长暗线人物(未出场):佐由理的爷爷(还是姥爷什么的)——埃克森.月野江——科学家【片中道具】1.飞机“贝拉西拉”:由两个男主角制造2.塔:由埃克森.月野江建造,高耸于北部的虾夷,整个日本南部都能看见高耸的白塔,像是天空的一条分割线。
塔可以捕捉平行宇宙的信息,而根据捕捉到的信息科学家们可以对实际存在的宇宙进行未来预测。
如果能对未来进行精确预测,对科学、军事、政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影片中,新海诚对现今物理方向的科学发展以及当今的建筑水平都做了毫不留情的意淫!
【情感关系】浩纪和佐由理两情相悦,拓野应该也喜欢佐由理,但影片未说明。
【影片情节】如果不考虑新海诚颠三倒四的倒序,以顺序来说故事是这样的:埃克森.月野江(佐由理爷爷)是第一个证实“平行宇宙”存在的科学家。
平行宇宙就好像是我们所在的宇宙做的各种各样的梦,平行宇宙的信息可以帮助预测现实宇宙的未来。
埃克森.月野江在日本南北分裂前制造了塔,塔可以捕捉平行宇宙的信息,并将捕捉到的信息输入佐由理睡眠状态的意识之中。
同时塔也会根据佐由理的睡眠状态将现在的空间置换为平行宇宙的空间,佐由理的清醒程度是塔进行空间转换的钥匙(why & how影片都没讲……而且塔建造出来的时候佐由理还没出生,她和她的物理学家爷爷也从未谋面)。
然后日本分裂为南北两部分。
浩纪与拓野是好朋友,生活在分裂后的日本南部。
两人捡到一个喷气引擎因此想联合制造一架飞机“贝拉西拉”飞到塔那里去,亲眼看看高耸于整个天际的北部的塔。
佐由理是浩纪与拓也的同学,知道了飞机“贝拉西拉”的存在后也想去看塔。
于是乘坐飞机去看塔成为了三个人的约定,至此我们知道了影片诗意的片名的含义。
然后佐由理就莫名其妙的失踪了。
浩纪与拓野也心灰意懒,不再进行飞机的制造。
然后浩纪与拓野分别上了不同的高中。
浩纪上了普通高中,拓野在高中专攻物理,很高深!
高三就作为研究员进了研究室,专门研究塔的空间转换。
其实佐由理没有失踪,是睡着了。
一睡三年。
梦中的她就在平行宇宙中,平行宇宙很荒凉,且只有佐由理一个人,她就自己一个人游荡三年……现实中昏睡的佐由理之前躺在医院接受观察与治疗,后来被送到拓也所在的研究所。
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她的睡眠和梦与塔的空间置换有关。
简而言之就是她要是意识清醒了,塔就会以自身为圆心,n公里为半径将周围空间与平行宇宙的空间置换。
n的大小取决于她清醒的程度,稍微有点醒,n就小点(如片中取值:26公里),要是完全清醒,整个宇宙就都被置换了。
浩纪(非常无厘头地)通过心电感应之类的得知了佐由理的情况……决定救她、让她清醒过来。
他觉得唤醒佐由理的办法就是完成他们的约定,驾着飞机把佐由理沉睡的肉身带到塔那里去。
浩纪让拓野偷偷把沉睡的佐由理从研究室里带出来。
开始拓野不干,因为佐由理醒了,整个宇宙就置换了,相当于这个宇宙就毁灭了。
但是后来拓野又同意了(此处省略各种纠结、斗争、呻吟)。
于是佐由理被救出来了。
当时,正值日本南部、北部决定再次开战,浩纪和拓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原来弃置的飞机“贝拉西拉”造完,驾着飞机趁着开战时候满天战斗机的混乱场面飞到塔那里,然后再发射一枚导弹炸毁塔,这样即使佐由理醒了,塔也没办法再进行空间转换了。
但是缺陷是佐由理就此就会失去她在平行宇宙中的所有记忆。
厂长大叔以及物理研究所所长作为某“反对联邦国、收复北海道”(性质类似天地会之于满清)组织的成员,本就打算暗中炸毁塔(日本南部的物理实力本来就照联邦国差一大截,何况联邦国那边还拥有可以捕捉未来信息的塔,实在是很大的威胁),所以炸塔的时候他们为拓野、浩纪提供了技术与物质上的支持。
因为造好的飞机只能载两个人,浩纪和还在沉睡的佐由理就在开战之时启程飞向北部的塔了,拓野留在南部敬候佳音。
然后他们的计划就成功了,塔也炸了,佐由理醒了,空间置换也及时停止了,佐由理趁着还没失忆拉着浩纪的手也表白心意了(她这三年在平行宇宙是如何思恋呼唤着浩纪的),然后就失忆了。
于是男主角就陷入片头所描述的那种无病呻吟状态——forever alone了。
-完--新海诚讲故事,为了塑造那如惨淡愁云般挥之不去的淡淡怨念,加之无味的过多留白,最终造成了故事讲得不清不楚了。
抛开别的不说,此片所讲的深层物理本来是很令人惊骇的。
也许看此片应该着眼于三个少年情感问题,但是你新海诚既然用了这么一个高深的科学话题做你那无病呻吟的噱头,就应该交待得稍微清楚一些吧?
少女的爷爷屁用没有,塔的交待不清不楚,少女是怎么成为空间转换的钥匙的,片中一点都没解释。
而且片中所有的人物为了烘托蛋蛋忧伤的气氛个个都活得“遗世而独立”,堪称克隆绵羊没爹没娘。
我看小新拍一拍《秒速5厘米》那样不讲剧情只顾呻吟的片子更好些。
作为编剧&导演,新海诚似乎把观众当作已知剧情的群体,在用一种写意的手法重新讲述一个我们早就熟悉的故事,而我们却不是。
小新去做改编电影吧,一定会把琼瑶的小说拍得很好看。
P.S. “3000多万人口的城市,想想的话,想说话的人一个都没有”这句话好像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并将此片推向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虚渺高度。
我想说:您有可能患有社交焦虑失协症,这是病,得治!
千年修炼,只为与你遇到时,让你满心眷恋。
——题记以前,我现在多么习惯用以前这个词汇来叙述自己。
以后,我从来没有对以后如此的充满期待……公车上挤满了人。
挤满了,就是连喘息的空间都显得狭窄。
9个小时的时间好像是驾着喷气式飞机的,那为什么9天,显得那么漫长呢?
他不知道。
他知道。
据说,在觉悟之城经历了七日顿悟之后,人就可以摆脱一切烦恼。
他一直都相信。
如果有一天他可以足够的成熟清醒,他就可以不用再怯懦,不用再害怕,不用再对自己充满不确定,不用,再觉得在这茫茫人世间,充满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
他现在仍然无法否定顿悟是可能拯救的出路。
但是,他知道爱,爱对他而言,是殊途同归。
男主角从窗口看到女孩子的脸,然后他随手弹了一首曲子。
钢琴的声音一直延续着,这组镜头整个都是那个女孩子的脸,镜头很缓慢,很长。
我想,那大约就是一个人的可能有过最好的爱情了,那是对自己的爱情。
爱上的感觉,没有时间流过的历时感,也没有周遭世界的嘈杂,只是爱而已。
镜头表达得淋漓尽致的,镜头对面,看到的是一个事物可能包含的,或者可能带来的深深悸动。
这是美好的,只能这样说。
然而,我们不可能真的永远甘于自导自演。
总会因为吸引而产生融合的欲望。
因为融合才会有分歧。
因为分歧而生争执,因为争执,很可能心生怨恨。
可笑的是,大部分时候,我们的争执点都不在感情本身,最终却落脚于感情,甚至可能伤害到感情。
何以至此?
是因为我们愚蠢,还是因为我们的坚持?
他明白。
真正坚固的感情,是有真正坚实的双方作为基础的。
相爱的人,不会因为你多我少,而心生芥蒂。
当我爱你的时候,你的每一分每一秒,就会融化到我的每一分每一秒里,不时融合,而是融化。
这样,就不会,有任何排异。
如果我们的分歧不在感情,那么分歧也就不能成为分歧了。
它只是,生活中一次小小的插曲。
粉色的,粉末,一点点在阳光的爆裂中蒸腾,蒲公英种子一样随风散去,她的脸颊,涂着粉红色回忆的光点,闪闪亮亮,如同在孤独焰火中出现的红衣少女,如同在寂寞航船上永恒的琴声,如同画笔中灯光修长尔美丽的背影,如同茫茫麦地里牵手的奔跑的身姿。
他们站在两岸之间,在这尘世间悠悠的对望了一眼,车辆穿梭几乎看不见,老槐树遮天蔽日的晨光里。
时间流水一样,那么长。
一堵横亘古今的老墙,一枚千年回转的魔戒,一行古老而无言的梵文,一场浇透人心的雨,一次忘情的长吻,法国梧桐,南极白雪,北海连着后海无尽的荷叶缠绵,都无法说清这一秒钟他与她之间,有多少缠绵悱恻,凄婉决绝。
那记忆中永恒的信笺,那藏在心底的眷恋,那箱子底下已经不出声的八音盒,从不曾消失不见,却也不再轻易浮现。
还有脱落的长发,永远回荡的那首曲子,小时候的牙齿,曾经对谁微笑过,谁又偷偷不告而别。
都是难忘的情节。
他站在那里,她在他几十米外的天涯。
她转身,粉色针织上衣如同蝴蝶的翅膀,阳光戏耍着视觉的游戏,他仿佛看到天堂里,蝴蝶嬉戏的笑声,身影浮动的永远。
微笑连连,北海连着后海无尽的荷叶缠绵,荷灯袅袅的眷恋,静卧的故地,早已忘记身在何方的那双苍老的手,在迷迷茫茫中,被回忆袭击。
他看着她,她看着他,他们在这尘世间悠悠的对望着,一切,已经全然明了。
我们经常说起爱情,两个人相互喜欢是爱情,你喜欢他他不喜欢你是爱情,你和他相爱相守是爱情,为爱受伤是爱情。
我们不断的提及爱情,爱这个字包罗万有,总是让人将它与情感二字混同。
还是,这只是在咬文嚼字而已,爱本身就是情感的另一种表达而已。
那么,他对她的感情,就不仅仅是爱而已了,那是不可重复,也绝无仅有之爱。
他自我而固执的,这样相信着。
然后,他发现语言如此贫瘠,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彼此。
眼睁睁的看着。
不,不仅是看着,他知道,他明白,她也明白。
这就是不可重复和绝无仅有了,他永远都相信她会明白,也相信她知道,他都明白。
写于二零零六年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b713e40101g5ts.html
它是一首关于寂寞的诗,如果作为电影必须要用故事来标签的话,你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关于约定的故事来看。
夏日,是最适合浪漫青春故事滋长的温床季节,而日本南北分立萧杀的政治背景也同时带来了冬季的荒凉。
它没有绚丽壮美的场面,没有机智诙谐的台词,甚至没有俊男靓女。
作为一部动画长片,情节缓慢而又略显乏味;作为一部幻想电影,科幻的部分又枯燥之极;作为青春片来看的话,却又太过于理性和现实。
估计很少人能耐着性子看完,我也是看完最后一幕才恍然大悟——原本他要表达的就是一首诗而已。
新海诚的作品接触不多,但从最近所看的《秒速五厘米》和本片就可看出他的一些创作特点,对白简短,场景生活化,大量的空镜头用以雕琢内心,更多时候用画面中的物体代替该用台词来表达的含义,注重细节,音乐哀伤。
一阵穿过原野清风、一片旋转飘落的樱花、一个撩动头发的小动作、一枝没有射中红心却又不失方向的箭、含羞的欲言又止、眼神中暗含着的寂寞;明亮耀眼又嗡嗡作响的日光灯、白得过于惨淡的病床、粉红色温暖的毛衣、滴着雪水的黑发、轻微扬起的嘴角、不用言语表达的爱意;青色的烟柱从口中喷出凝重的心事、被困在残破塔中的无助少女、夕阳中冷漠色调的世界中唯一一抹暖暖的气息。
画面极致精致的表达着诗意,而不是在讲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从三年前充满生机的夏季野景,到三年后繁华的钢筋水泥森林,色调的转换、人心的变化,三年前的约定仿佛也在现实的磨砺中渐渐褪色。
人,这种脆弱的感情动物,总是容易在这样或那样的追求中,迷失掉自己的初心。
寄居在3000万人的都市里,说无所谓的话,做无所谓的事,事业和梦想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禁锢。
没有人在乎明天你会怎么样,在欢颜笑语中麻木度日,日复一日,试图忘记自己,忘记过去,忘记成长的伤痕,但那心中空空如也的痛感却夜夜来袭。
那矗立入云端高塔也像一个把天空分为两瓣的伤痕,在时时提醒着人们那些曾经的美好。
但大多数人都已经对那塔熟视无睹,那塔对于他们已经不是什么符号,更不代表任何含义,就像是一道普通的风景而存在着,他们的眼中已然失去了年少时的清澈,已经忘记了曾经自己最为珍贵美德,竭尽全力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扮演自己的角色。
历史的天空总是由无数个寂寞的日夜构成的。
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长都伴随着某种如身体被撕裂一般的痛,还有自我认知过程中那强烈的孤独感。
孤独,是身在人群中却找不到一个自己想见的,想与之说句话的;孤独,是怆然独坐瞧着时间从指缝中悄悄溜走;孤独,是一个吞噬意志消磨精神的无底洞。
三个性格迥异孤独寂寞的少男少女,三段不同的寂寞成长,共同约定了一个美丽的梦想。
从这些青春的身上,我们总是能找到自己曾经的身影,无忧无虑、热血、爱幻想、爱冒险、憧憬未来、信守承诺。
当我们一点点的长大,一点点发现无忧只存在梦中,热血变成洒狗血,幻想不能换饭吃,冒险只会到处碰壁,未来光明却找不到出路,而承诺多数只是一纸空文的时候,开始一点点抛弃原来的自己,成熟起来。
成熟之后的我们读不懂诗,就像长大后的彼得潘不再会飞翔。
成熟后的人生路上充斥着物欲横流的尔虞我诈和虚情假意,那云的彼端遥远的约定就成为了唯一仅存在脑海中的真心。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没有佐由理入院后的那一封信,浩纪是不是还能去完成当时的约定?
在研究所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拓也质问浩纪:要救佐由理,还是拯救世界。
对于浩纪来说,如何拯救一个道德崩坏的世界永远是一个逻辑混乱的伪命题,实现与佐由理的约定才是符合他内心的选择。
虽然梦境中周围依然的空无一人,但浩纪和佐由理都不再觉的孤单。
那永不沉落的夕阳中,佐由理像是站在世界的中心,于是一切问题都有了答案。
青春用孤单和寂寞在漫长的岁月年轮上雕刻出一首绝美的诗歌,诗歌的作者沉沉睡去,等待着那个纯洁如冰似水的人来叫醒他。
<1>月亮高高地升起穿过层峦的群山跃入浮蔽的云端在云翳之中高耸的铁塔划破了天际也打破了两个少年平静的生活高塔是敌人建来毁灭日本的发射塔据说 几十年来 敌人一直在等待等待什么?
没有人明白它只是一直平静地迷一般地竖立在那里变成生活中的一道风景也化成少年久久不灭的梦与约定:“终有一天,我会到达那里!
云的那一端,我们约定的地方……”<2>空旷的站台没有列车通行的铁路女孩背着小提琴展开双臂小心奕奕地走在扑满阳光的铁轨上枯桠的枝头空空如也浮云在她心中穿梭冬日的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3>女孩也有一个梦是关于那个和她一起等车的少年青春的云霭像淡淡的薄纱缠绕着 缠绕着淡淡的感觉总是讷讷地说不出口只在登车分手的一瞬少年告诉了她他们的梦想<4>神秘的天光变成了三个人的梦魇有霞光的傍晚高耸入云的铁塔就被笼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冕像一道神秘的光束射入天空映红了少年朗月般的脸庞飘雪的冬夜三个人蜷缩在仓库的一角用执著细细地焐暖着自己的期待炎夏冗长的午后他们会并肩坐在栈桥上望着天边的塔耳边穿过淡淡清风海水在脚下延展开一片涩涩的湛蓝……<5>日子本该平静地继续让他们在辛劳和平淡中用大把青春将蜃楼固定只是突发的战争打破了一切敌人一直在等待的原来就是这个作为能量源的女孩女孩的昏昏睡去抹掉了誓言的光泽三个人的梦想像折了翅的风筝摇摇欲坠……<6>时间仿佛停止了一个人的离去让梦想失去意义心中有道细痕在无限地延展列车穿过清冷的稻田终点变得无足轻重到底是世界的混乱带走了她还是她的离去带走了世界……<7>青春是多么让人容易满足的岁月轻风拂过 流水无痕着不了天际的蜃楼般的梦幻捕不住的淡淡笑靥花色也是青瓷似的淡釉兀然绽放蓓蕾却零落一地 <8>我有没有告诉过你多少个雨丝缠绵的夜里我在等待跋涉过无尽幽暗的长路天边的星隐入乌云我还能依然固守因为云的那一边 是我们约定的地方我要等到星光摇曳落在你头上让你的发丝染上星光的颜色纵然白发苍苍你也会依然站在那里守候着我的吧?
<9>乌云漫卷的天空下炮火的硝烟遮蔽了人们的视线翠绿的草地上母亲牵着稚嫩的小手迈出期待的步伐绚烂的烟火中情侣相拥作着永恒的承诺后山相思木的树林里坟头的青草在一寸一寸地抽长……时光的流苏撒遍山岗……仿佛时间就是为此凝滞陪我一起等待着群星陨落的瞬间陪我等待着星光摇曳在你发际之间那是璀璨的银白是爱的颜色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1923d01000bcd.html
叫你们丫装忧伤,神经病!
“我看小新拍一拍《秒速5厘米》那样不讲剧情只顾呻吟的片子更好些。”没了个错的!!!!
白云蓝天下的火车轨道——长长的飞机尾气……
不看剧透,真看不懂呀
新海诚无疑是新一代文青,所谓的平行宇宙之类的都是为了煽情而服务的。画风平实、甚少Q版风格,光影犹炫。
催眠剧,没看完……
一部关于友情与梦想的片子。非常高兴的看完了,又是一部对与美学把握极好的动画电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可以被最挑剔的使用者作为PC的桌面使用。温和的色彩,温暖的有些过曝的光,舒缓的音乐和镜头的节奏,堆砌出了人在少年时期独有的梦境。
一层石激起千层鸡皮疙瘩,唧唧歪歪缠缠绵绵鸡鸡巴巴的剧情
看的昏昏欲睡 不太喜欢过于细腻的电影吧.
主题曲,故事背景和美术背景很喜欢··其它的···没有新海诚的风格·
P
不知所云新海诚
一切一切都那么美
剧情不喜欢 空洞;但是设定什么的都很美
故事其实还没有完全展开
新海诚惯有的唯美纯净的画面,视角的享受远远大于剧情。
看过最神奇的动画片了。以为讲的是爱情,结果是如此玄奥的科幻!诗一样的末世景象,让人完全分不清现实和未来。两个少年才真该在一起啊,相比之下女主就像个AV演员...
讲点道理好不好嘛?那个塔怎么建的?建了有啥用啊?建这么大东西费多大劲啊,建好了也不好好守着,一小破飞机就灭了它啊……
过分自作多情;像这样的一座塔完全就是个视觉污染物啊
细节满分,但是剧情很烂,减掉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