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一曲
Aimer,酣歌畅爱(台),爱,饮和唱,终曲欢宴,雷利的生活,Life of Riley,Love, Drink and Sing
导演:阿伦·雷乃
主演:萨宾·阿泽玛,伊波利特·吉拉尔多,卡罗利娜·西奥尔,米歇尔·维耶尔莫,桑德琳娜·基贝兰,安德烈·杜索里埃,阿尔芭·贝露琪,杰拉德·拉缇戈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4
简介:科林(安德烈·杜索里埃 André Dussollier 饰)和凯瑟琳(萨宾·阿泽玛 Sabine Azéma 饰)是一对戏剧爱好者,在两人排练新戏期间,他们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他们共同的好友乔治(安德烈·杜索里埃 André Dussollier 饰)患上了不治之症,时日无多了。 乔治生病的消息让凯瑟琳..详细 >
真是很特别的一部电影,舞台剧的背景,故事也是发生在排练舞台剧过程中,而且从头到尾所谓的“男主角”根本没出现,有意思。
★★★★ 8.3 上海电影节
阿伦雷乃重返舞台剧:结构表演
戏里戏外,真假合一
通透之後發現這是雷乃的一部謝幕神作 舞台劇=戲中戲 基本象征了一個導演與他在不同階段的lover=演員=不同階段的自我意識之間的關係 並且如何在謝幕之前通過剪輯式地組合 使這些部分成熟或真正成年的故事 2L的分析更側重人格方面的隱喻的分析 但我想說 更神來之筆的還是這終組串的方式。
影片讲述教师“大炮”乔治在身患绝症的最后日子里邀请四个女人(初恋、前妻、好友妻女)到加纳利群岛进行5P的故事,几位女性以及几位被NRT的苦主的反应。全片将精力主要放在了操蛋的话剧式背景上,对话以及架设无任何可圈点之处。冗长昏聩,本片实在不该观赏!
布景简单而可爱,毕竟Sabine Azéma 是随时随地都能入戏的演员。雷乃拍给自己的最后一部,Sabine、André 都来送行,单单缺了Pierre Arditi,不能不说有点遗憾。
大佬曾浪潮,话逼伤春逝,恨我非文艺,快进扫全片。
Alain Resnais执导的最后一部剧情电影,就像是一部阐述“最美夕阳红”的法式小品。场景布置非常有趣,高度饱和的色调,犹如糖果纸一般,欢快的节奏更是一扫沉痛阴霾,让失去的悲伤无处遁形,就只是几个老年人在处理情感问题,最后各得其所,欣然离去。
充满了自嘲和活力的遗作,青春定格于坟墓。
7/10. 一曲即终,语带哀凉。中年生活的贫瘠如预言般可怕,不论乔治是天使还是魔鬼,最终带来的也只是"一曲"时间的调剂,然后又归于平静安稳。雷乃的终作,却是我的第一部,没想到是这样彻底的舞台表现形式,人生如戏,是否带着自况?象征意味极赞,尤其时钟的意象。但,"我还是更喜欢电影",尚需磨合。
很温情欢乐的小品,最后一幕虽不悲伤但看的心酸,整体台词再打磨一下会更好
对这种叙事形式无感,无法入戏。
用葬礼戏来告别,男人女人间的那些小心思纠缠在一起,中心人物的却是缺位的,与他的一切只能间接的表达,间接的了解,甚至还有些矛盾。戏中戏,最终结束的恍惚间不知结束的是哪一层
SIFF201404 @上海影城一厅 雷乃真的是拍舞台剧拍上瘾了 除了独白背景比较有趣之后 其它的对于雷乃来说都太小儿科了
UCCA2014.8.23.1pm 缺席的中心人物乔治、戏剧导演、16岁女儿,也许就是雷乃对自己的三重期许。昨日之我无法被忘却,却终有新的开始。空间营造、色彩设计、声效对画外空间的塑造、工整的结构,典范式的谢幕。
后来才知道是大师作品,因为是大师,所以这么肆无忌惮的让前半段的节奏慢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我差点以为电影节看的唯一一场电影竟然是个烂片。如果能忍到中后半程,提前退场的观众们应该会改变看法的。一个根本没出现的人物,用6位周边人物进行了栩栩如生的刻画。结尾挺黑色幽默哒。
北京国际电影节2015.4.17 朋友问我这导演拍过什么,我脱口而出“广岛冰茶”!= = 这是91岁老人高端黑了青春一把吗?那些年轻人无尽的奔放……
彩色的布景很美腻,故事也挺可爱,我素来对叨逼叨很有耐性,只要叨逼叨得有趣味,影片以葬礼结束,不料竟也是大师的遗作,人生如戏。
作为一个90多岁的老头,排出这样一部新潮的电影真的挺厉害。这部戏重实验而不是Drama,但也能体会出陪伴是人生最平凡却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