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fly 发布于:2008-03-17 14:23杰西詹姆斯匪帮的传奇生涯从1866年开始,到1881年结束。
能够在前后跨度长达15年里,杰西詹姆斯匪帮一直没被剿灭,这和当时美国的社会形势密不可分。
杰西詹姆斯生活的年代,正逢美国社会发生剧变的年代。
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南北战争。
历史上把这场战争定义为美国内战,不过当时的美国人并不这样认为。
南方各州组建了自己的联盟,而且宣布独立,脱离与北方的关系,他们不但组建政府设立首都甚至选出了自己的总统。
最终南方输掉了战争,自然就不存在独立的情况,但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生活在南方的美国人在情感上与北方对立。
甚至时至今日,有些南方人依然认为北佬是缺乏教养而且野蛮、贪婪。
在这一点上,和我们40年代末的内战并不一致。
另外南北战争虽然是以是否解放奴隶为主要争端,但其实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实质性的冲突:即南部的种植园主和北方工业资本家的冲突。
南部种植园主的种植园经济有点类似我们变成半殖民地社会前的小农经济,他们对工业革命后的产品需求不大,却输出了大量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同时利用奴隶制把大量的劳动力束缚在了种植园里。
这使得北方的新兴工业资本家一方面缺乏产品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却不得不购买种植园中输出的产品:粮食、棉花、橡胶等。
而且随着北方工业经济的发展,要求有更多的自由劳动力能够成为工业经济下雇佣工人。
这些雇佣工人在城市里一方面提供密集劳动,另一方面本身也是工业产品的潜在消费者。
因此,南方种植园主经济和北方工业经济最终把争夺的焦点放在了奴隶制的存废上面,奴隶制的存废事实上关系着两种经济的命脉,也关系着这两种经济受益者的未来生活。
如此说来,奴隶制的存废与否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权问题,尤其是对当时的人来说,而是攸关自己的生存和财产利益。
战后南方种植园经济逐渐崩溃,而战争胜利为北方工业资本家扫清了道路,因此大批代表北方资本的铁路公司、银行、石油公司纷纷进入南方。
这些公司大多依靠欺骗或者武力强买强卖来获取土地、劳动力,因此让南方人非常反感。
在这种背景下,内战后杰西詹姆斯匪帮能够完好无损的生存多年,就变得容易理解多了。
杰西詹姆斯匪帮打劫铁路和银行,恰恰迎合了南方民众的战后心理,因为正是这些公司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家园,让原来舒缓的生活美景一去不返,南方人认为这些铁路和银行理应为此付出代价。
因此杰西詹姆斯他们所作的在一段时间被称为劫富济贫,即使后来的历史研究并没有发现具体的证据,能够证明杰西詹姆斯匪帮确实这么做过。
不过,对于杰西詹姆斯匪帮来说,1876年他们在北城的遭遇说明了人们对他们态度开始转变。
1876年9月7日,詹姆斯匪帮试图打劫明尼苏达州北城(Northfield)第一国家银行。
在打劫中杰西詹姆斯打死了出纳Lee Heywood,引起镇上人们的开火还击,Bill Chadwell、 Clell Miller、Charlie Pitts被杀,鲍勃杨格、科尔杨格和詹姆斯杨格受伤被捕。
在这场让杰西詹姆斯匪帮几乎覆灭的抢劫之前,杰西的家乡密苏里州议会甚至在探讨一种可能:给杰西詹姆斯匪帮颁发特赦令,让他们自己解甲归田。
当然这个提议最终被否决了。
这也说明了人们的一种态度:即使是南方人对于杰西詹姆斯的行为也开始厌倦了,毕竟战争结束已经超过十年。
此时的人们更喜欢放在博物馆里的蜡像英雄,或是口头传说里的传奇人物,而不是拿着真家伙随时会威胁到自己在银行里存款的人。
而北城这个地方的居民一直以来支持的是北方,这些由北方实业者组成的城镇上层只相信钱和自己的实力,对于敢动他们钱的人毫不客气,而不管这些打劫者是谁。
这使得杰西詹姆斯匪帮的这次行动从一开始就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失去英雄光环的他们不得不陷入寡不敌众。
这次行动失败后,杰西詹姆斯匪帮失去了他们的主力:杨格三兄弟以及Bill Chadwell、 Clell Miller、Charlie Pitts。
这些人中许多都是从Quantrill游击队开始就和杰西一起战斗的伙伴。
此后在杰西詹姆斯虽然为重建匪帮又召集了不少人,不过这些没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农民和城镇无赖,却很少再能达到当年匪帮的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杰西詹姆斯的性格由此前的狂妄变成了无尽的怀疑,他不再能信任除了他哥哥弗兰克外匪帮中的任何人。
往往是一次行动后,没死去的匪帮成员被杰西带出去骑马,而很少有人能够活着回来。
1876年北城打劫失败到1882年被杀,杰西詹姆斯经常变换住处,以不同的身份示人,在密苏里州的蓝卡特(Blue Cut)火车劫案后,他的哥哥弗兰克也已经厌倦了这种非正常的生活状态,与杰西分道扬镳,杰西却依然在策划着下一次行动,直到在自己的家中,被他的手下年仅19岁的罗伯特福特(Robert Ford)从背后射杀,当着他妻子和两个孩子的面,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年仅35岁。
英雄终于走到了末路。
文:花的力量(soulfly)谢绝转载
密苏里州的荒野上,风穿过枯草的声音像砂纸打磨着时间。
安德鲁·多米尼克把枪声拍成了一种慢性毒药——当罗伯特·福特扣动扳机的刹那,火药味尚未散尽,罪恶感已渗入骨髓。
杰西·詹姆斯倒下的姿态并不悲壮,更像一件旧大衣滑落椅背,褶皱里抖落出整个西部的疲惫。
英雄神话在此刻坍缩成一张泛黄的通缉令——福特凝视着尸体,瞳孔里映出的不是恶棍的终局,而是自己灵魂的裂痕。
他收集杰西的头发、模仿杰西的站姿、复述杰西的笑话,却在成为偶像的过程中蛀空了自我。
那些被观众喝彩的刺杀细节,最终变成绞索上的绳结,勒紧他的喉管。
密苏里州的每一块砖石都成了镜子,照出他日益萎缩的轮廓——杀死传奇的人,终将被传奇的阴影吞噬。
多米尼克神奇地让时间在胶片上生锈。
长镜头里,积雪覆盖的森林像一具巨大的肺叶缓慢起伏;晨雾中的火车站,蒸汽机车的轰鸣被拉长成呜咽;甚至枪战时的硝烟都悬浮在半空,如同被钉死的灰蛾。
这种近乎暴戾的迟缓,将西部片的血脉抽干,暴露出神话背后的荒诞:所谓拓荒精神,不过是人类在虚无荒原上刻下的临时记号。
最刺痛的是那场剧院演出,福特站在舞台上重复刺杀场景,观众的掌声如冰雹砸向他的脊梁。
戏服下的身体早已被掏空,成为一具表演痛苦的木偶。
当子弹道具划过空气时,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彻底溶解——银幕内外,我们都成了观赏他人痛苦的共谋者。
当福特最终倒在科罗拉多州的酒馆地板上,血泊蔓延的速度比忏悔更慢。
多米尼克让镜头长久停留在他抽搐的手指上,仿佛在问: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猎物?
杀死传说的刽子手,或是被传说反噬的傀儡?
答案随着血迹渗进地板缝隙,而荒野依旧在远处沉默地锈蚀。
这导演是谁?
影片魅力的明證之一,是叫人產生急慾認識下蛋母雞的衝動。
IMDB上显示,写过两个本子,然后則僅导了这么两部片子。
中间時隔七年。
七年。
此人在做什么?
只磨一劍,而出手路数不明,招式不凡。
翻看其首部作品《chopper》的剧情提要,发现前后作品间似有一脉相承的母题:少年英雄梦的狂,乱,慌。
《刺杀神枪侠》,诗性。
沉静。
悲伤。
敛潜的抒情段落,徐缓平滑的细腻叙事。
画面干净,戏却很满。
人物开口则必有火花碰击。
不说话的地方全都是内心戏。
旁白的设置,保证每个人物有最精炼的台词。
而旁白本身,已经提炼得有诗情。
Jesse,与其说被刺杀,不如说是假他人之手的自杀——也不过是聆取宿命的声音,而后顺从,主动择一安息日求死。
正如他向刺杀者赠一把漂亮手枪,说:“对我而言,我自己成了问题所在”——仿佛请那行刺者帮助他解决困局。
正如他破天荒自己卸下腰间枪套,把坦荡的背部出示给对手,沉默等待枪上膛的栓响。
可见再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像他,对生命那么警惕,对死亡那么尊重,对天意那么通晓,对命运那么自知与配合,对卑懦那么嫉恨、又那么怜悯成全。
而对行刺者bob来说,他一向有个无限卑小,而又被自己无限放大的,以至自己也无以面对的,虚矫的自我。
——对他而言,他自己成了问题之所在。
刺杀,不过是向Jesse,向这个世界屡次求欢未遂后,一次爽到巅的自慰。
以及往往爽过之后,那随之而来的寂寥虚空、狼狈羞惭。
虽悔恨,不能自已。
虽不能自已,却深知将把悔恨无尽循环——他在一场场根据刺杀事件自编自演的戏剧中,700多次的重复,重温那段时间的种种,细节来回反刍,以期帮助自己再次找回幻觉中的高潮。
罗伯用杰西詹姆斯送给他的崭新的枪杀死了杰西,杰西把枪放下说怕邻居看见,他怎么会怕,他带着孩子走在路上大摇大摆的,腰间别着一把枪。
他去擦画,因为觉得画上有灰尘,他怎么会在意。
没人因为罗伯杀死而杰西而欢呼,有人愿意花钱花时间开留恋惦记杰西,有人冲进来把罗伯杀死,没人在意这些。
罗伯更像一个罪犯,杀死了“英雄”。
杰西不是被罗伯杀死的,是注定的,他自己是倦了,他在画里看到罗伯举枪上膛,眼里竟没闪过一丝情感,一点波动。
两个小时四十分钟的观影,皮特的演技深刻入骨,勿需多言。
多虑猜疑,喜怒无常是他最直接的表现,任何人跟他在一起都如履薄冰,他的眼神能望穿一切,一个笑容,一刻的沉寂,下一秒都会拔出腰间的左轮。
整场电影杰西其实也只杀了一个手下,但皮特诠释和表现的杰西(包括一些镜头和配乐),将这个江洋大盗表现的如忧郁的鬼魅一般,让人拍案叫绝!
关于片名英文原名是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 。
很长,却不累赘。
如同影片本身。
但明确说明了,这是两个人的故事,两个人都是主角。
中文译名是 “神枪手之死”。
俗,但却比英文名更深一步地概括了电影内容。
神枪手不只是jesse一个,同样的还有bob。
后者在片中一共开枪两次,杀了两人,枪枪爆头,这不是神枪手是什么?
同样,bob的结局和jesse是一样的,被杀,死亡。
关于剧情有人说这是一个弱者追求强大,用小人的方式达成目标的故事,也有人说,男孩是在追求“名利”,因为他想和jesse一样变的人人知晓。
可实际上,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bob对jesse的爱是积从bob小时候开始就有的了,那时候,这种爱存在于故事书和一切小物件里。
bob在自己心里创造了一个完美的jesse,他希望自己能成为这个jesse,也认为自己一定可以成为这个jesse。
他发现自己和jesse有众多的相同点,包括眼睛颜色,家中排名,甚至兄弟的名字长度都是一样。
bob想要的不止是jesse那满天下的名声,他更爱的是jesse这个人物本身。
影片有两个镜头十分值得回味第一个是当charlie 和 wood 发现bob床下的一盒秘密时,bob的反映是极度暴躁,失态的。
他用失真的嗓音用枪和死亡威胁着哥哥charlie和帮友wood,还略带哭腔。
第二个就是在wood 和 dick的枪战中,bob一枪爆头了wood。
dick绝对不是好东西,自以为魅力十足,与帮友父亲的妻子乱搞。
无论是什么帮派,成员之间必定有一种信任和尊重。
在意大利黑帮中,有一条人人必须遵守的原则,那就是“不搞朋友的女人”,触犯这条规定的人是无法继续生存的(参见《casino》,《scarface》)。
而这部电影中的dick竟然和wood母亲辈的女人搞上了,无怪wood想杀他。
bob杀wood时,他或许不知道dick与wood之间的矛盾,但他绝对是知道wood与jesse关系的。
影片开始不久,当bob在与jesse关系稍有进展而沾沾自喜时,wood告诉他,jesse是他的堂兄,jesse爱wood就像爱圣经那样。
他嫉妒了。
爱慕的本质是不平等,当一个人将自己放在爱慕者的身份上时,他已经将自己的形象缩小了。
这是种难以言明的感觉,这种感情十分脆弱,又充满矛盾。
有时你希望你能时时刻刻和爱慕对象在一起,时时刻刻看着他,记下他的一言一行,那每一秒都是享受;有时候你会不希望他和别人讲话,或进行过多的社交,因为过多的行动会让他暴露出自己的缺点,偶像的真实形象会与爱慕者心中的偶像不相符合,这是作为一个爱慕者绝对不想看到的。
就像当你在图书馆里暗暗关注了矜持文雅的女神一个月后,突然间某一天,她肆无忌惮地和朋友讨论着低俗的话题,用着难以入耳的词语。
这样的心里落差残忍无比。
随着bob和jesse的互相熟悉,jesse身上的不足被展现出来,例如为了找一个人而无情地虐待一个孩子。
这不是bob想要的,对bob来说,这甚至是一种背叛----我那么爱你,而你实际上居然只是这样一个人?
这种爱慕开始变质,bob开始怨恨jesse。
终于有一天,他决定了:既然你只是这么一个人,那就让我来结果你吧。
这之中有名利的驱使,但也是一种对爱的绝望的表现方式。
bob得手了,他成功了。
他成功的将自己的名字和与jesse james联系起来,从今以后,只要人们想到jesse,人们就会同时想到bob。
这不就是一个爱慕者所能追求的终极目标么?
看看我们现在有多亲密,分不开了吧!
这也是在事后,他愿意一遍又一遍重复自己背叛jesse,用一种很懦弱的方式杀死过程的原因。
他在回味着自己与jesse的最后亲密瞬间。
这是一部很感性,很细腻的电影。
160分钟时长,美丽的摄影,绝妙的配乐,款款道来的故事。
影片中没有十分明显的高潮,再加上对白和倒叙手法,导演本身就没有想留什么悬念来吊你胃口。
对于此片,你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拿出一个下午的时间,保证自己能有在力所能及情况下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观影条件,关掉一切通讯工具,慢慢享受这个故事。
场景1:劫火车戏份调度
用烟雾和背光勾勒树木和树梢轮廓,像月光一样照亮场景。
拍摄当天用两个小吊臂,每只吊着5K的灯,可给树提供边缘照明。
(后来认识到其他的照明都是多余的)
火车接近时杰西的剪影,提着的马灯装的是250瓦的卤素灯泡
火车头上安一盏5K的钨丝灯。
同时还有一位电工操作调光器,以便火车接近相机时,把灯调暗,避免光从镜头中闪出。
(过曝)
这一幕是将5K钨丝灯安装在dolly车上拍摄的,相机原地固定的同时摇摄。
(其光影效果和《1917》很像)
强盗面前飞溅的火花在火车下面装配一系列1K的灯泡,模拟来自火炉的光线,打出蒸汽的形状。
在车厢窗户的内部和上方安装一系列灯管,这些6英尺长的灯管有500或300瓦,以便将光线投射到强盗。
当然在车内拍摄时是要拆除的。
火车照明平面图,照亮靠近的强盗为达到大面积的扩散柔光而选择了壁灯,为达到金属的阴影而选择吊灯,其可以遮掉不必要的光线。
因为所有灯具都装的100瓦或250瓦的卤素灯泡,而其金属灯罩下加装了一圈4 x 250瓦灯泡。
火车包厢内部场景2
为减少光线在天花板上的传播以及不必要的散射,灯下包上银箔。
场景3
构造一个10“x 5'柔光盒。
盒子水平安装,这样打在杰西脸上的光线会很柔和,且2英寸的高度挡住了光线投向背景人物。
将柔光箱安装在滑轮组上,可简单地改变高度
场景4用大的柔光穿过窗户。
场景深,气氛浓烈。
此外,镜头为特殊定制。
“Deakonizer”镜头离窗户25英尺的地方,安装一排5 x 18 K的HMI。
在它们和窗户之间是一个大的光网扩散框架,窗户上有霜冻。
并将白色薄纱铺在格栅和窗户间的地上,软化整个效果。
照明平面图场景5所有的灯都是用半蓝色或四分之一蓝色凝胶冷却,且底片的印刷温度也比曝光温度低。
使用没有透镜的1K菲涅耳灯。
通常一盏灯打出背景墙上的图案,另一盏打在人物身上。
侧面和中景拍摄时,会用第三盏灯给角色一个明亮边缘
室内夜戏
室内夜戏所有资料来自罗杰迪金斯网站,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无任何商业目的。
https://www.rogerdeakins.com/
Coldplay的主唱Chris Martin在一次采访中漏出他对妻子的前男友是Brad Pitt仍是耿耿于怀,前两天在家看了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我想可以理解那种心情。
在这部片里饰演的是无数次被诠解的Jesse James形象,内敛地表现出其凶残,忧郁,多疑,神经质,情绪波动以及在家庭生活中亲子之爱等等多层面的性格,固然是被浪漫化了,但最后他被杀一幕,从容不迫的气度,酷得可与阿兰德隆在le samurai中媲美。
如果我是那个乐队的主唱,我也会有unsecure的感觉呢。
其实除了主要演员,其他演员都有非常到位的表演。
也要归功于导演言简意赅的执导。
片中有很多场合是表面不露声色,底下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紧张气势,一切又在不言中。
寥寥几笔嫂子与Dick在厕所的调情,有风度地勾画出风骚小妇人的形象。
这是一部非常优雅俊美的电影, 同事向我赞到该片的画面,看了时候果然是被摄影迷到,光影的运用,构图取景都是费了很大心思,比如开始大劫火车一段,火车的蒸汽与车头的强烈的射灯,林间的阴影投在带着面具的盗贼身上,这些elements的组合可以产生出多少有趣和难忘的画面出来。
我隐隐感到蒸汽车头的那个镜头有点向火车进站致敬的意思。
(maybe)西部片本来好像是有些过气的genre, 近来似乎有复兴的气势,出了不少优秀制作,更是在奥斯卡大显风光,不过那种男人性格,之间的友情,生死的命运从来是一个主线,由此而引申出来其他类型和题材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genre一直是生生不息的。
个人感觉现代的西部片摒弃或减弱了以往的英雄主义,近而更加侧重与性格深层,孤独,脆弱,甚至有存在主义的意思,Jesse James的故事有如‘che'一样,在西方已经是渗透到pop culture的程度了。
此片讲述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话锋一转,重点放在另一边,扣入到当前的celebrity culture,无名小卒的15 minutes of fame,悲凉的感觉。
最后提一下score, Nick Cave和Warren Wallis和这种片子是完美的配合,结尾本人客串酒店流浪歌手,唱的是Ballad of Jesse James。
我知道官方给Robert的定义是一个懦夫,他只敢在背后偷袭Jesse James,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不顾及道义,不顾感情。
可是这样的人又真的是懦夫么?
我知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我也想通了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我在思考,如果你为了所谓的道义,你为了所谓的名声,所谓的道德价值观,限制了你的想法,禁锢了你的意图,那又算不算懦夫呢?
就像我的朋友,为了爱,为了自私吧,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死皮赖脸,厚颜无耻追逐一个女生。
尽管对方一再拒绝他,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他没有选择强硬的方式,他只是不停的在她周围打转,不停的让自己出现在她的生活之中。
一开始,我也是挺不屑于他的做法,我觉得很下尊严,根本他没有从理性的角度思考他们适不适合,根本没有去考虑他们将来的事情。
但是我慢慢也开始觉得他是勇敢的,他其实也值得尊敬,他可以放下所有,可以不顾世态的看法,只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很不理性,可是,他却真实的活在当下。
对于他的选择,至少我自己是没有勇气像他一样自私。
有时候那些足够自私的人,也不得不让人佩服。
所以Robert呢?
以我的观念,不应该用懦弱来形容他所做的事,不应该用懦弱来评价他的决定。
只能说他做的对还是错吧。
于他自己而言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他自己勇敢的决定。
My love said she would marry only meand Jove himself could not make her carefor what women say to lovers,you'll agreeOne write on running water or on air.这是团伙中的某人在那次对他们其中所有人都影响深远的抢劫行动之前吟出的诗句。
诗句总是显得深长悠远,和这个片子一样,片长有些恐怖,平淡无奇的旁白,时而穿插着回忆,这就是上映之前让人期待,上映后则反响寥寥的刺杀神枪侠。
似乎在努力营造一种史诗一般的氛围,让人有点想起燃情岁月,其实除了James和Frank,其他的同伙充其量都不过是些胆小的小混混,即便这个Bob也是一样,最后杀死James时,也不过是在他擦拭一幅画的玻璃的时候,从背后偷偷的开枪而已。
难怪要被人人唾弃。
影片的音乐确实要赞一个,把这种悲壮的气氛营造的很成功,大家都知道他终将一死,可惜不是战死在与人决斗中,而是死在同伴来自背后的按枪。
影片最后交代Bob的结局都用了近20分钟,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不过至少告诉我们,大侠就是大侠,无论怎么死的都有人去膜拜,而叛徒,死了之后则是无人问津,被人遗忘。
这种因为一个小事而牵扯出许多复仇的故事,让我觉得有些似曾相识,最后想了想,似乎有点美国往事的影子,至少,他们都很长……
蓝切火车劫案之前,杰西·詹姆斯的兄长站在铁轨上,背诵了一首诗:“……充斥了我的双眼/我的灵魂、我的每个部分/病入膏肓,毫无救赎可言/根深蒂固,植入我的心田……”影片故意省略了第一行诗句的前几个词语,那其实是“自恋的罪愆”。
这几句隐含全片主题的诗出自莎士比亚的第62首十四行诗,仿佛是导演和编剧为观众埋下的一个暗示,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莎士比亚式的宿命故事。
而将因狂妄而生的镂骨铭心的天命感这一母题表现至极致的文学作品正是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
《麦克白》是一个叛徒及暴君因恐惧和疯狂走向灭亡的故事。
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因为听信三女巫的预言,在同样野心勃勃的妻子的怂恿下,杀死了在自己家里做客的国王邓肯并代其自立,为了掩人耳目和防人夺位,杀死了自己昔日的战友班柯,同时因为恐惧和歉疚而越发疯狂和迷信,最终被复仇而来的贵族麦克德夫杀死。
麦克白无疑是个反面人物,这个人物不顾宾主及亲戚之谊杀死睡梦中的老国王,又残杀妇女和儿童,实行恐怖统治,但他仍然是文学史上最出色最让人感概的角色之一,因为他身上除了极端的残暴和极端的懦弱之外,还有一些庄严甚至光辉的东西,后者让他自信自己是受了“天命”之人,在发现“天命”抛弃自己时俯首就死。
同时,这是一个早叔本华几世纪看透了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的角色,可以透视到自己并非生活的主导,而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伶人,在喧哗的幕前和寂静的幕后之间无意义地穿行。
我没读过杰西·詹姆斯及罗伯特·福特的传记,不知道这位在美国南方享有崇高地位的侠盗在去世前的一两年间是否越发乖戾多疑,越发迷信疯狂,也不知道杀死他的Robert Ford在行凶之后十年间是否重复了杰西的毁灭,一边装作并不在乎命运和天意的模样,一边用纸牌占卜自己的人生。
我想,疯狂、迷信甚至演戏这些被影片不断强调的母题,或许正说明导演有意让自己的作品踏上莎士比亚悲剧的轨道。
诚然,《神枪手之死》的三个主要角色(杰西,罗伯特,查尔斯)中,没有一个达到了麦克白的复杂程度,但是这三个人物共同肩负起了麦克白的人格,三人就像一个三位一体的麦克白,罗伯特杀死杰西那一刻就像是杀死一部分自己,就像一场漫长自杀的开端,在那之后兄弟两人不得不承担起这一复杂人格中原本属于杰西的那部分,无论是查尔斯自杀前的两年,还是罗伯特被杀前的十年,都是在等待死亡带来解脱。
年轻的罗伯特·福特是本片的中心人物,他幼稚、狂妄,一心想着获得荣誉,相信自己与众不同。
他崇拜杰西,跟随偶像的脚步成为另一个侠盗英雄也好,杀死杰西为民除害也好,他希望获得跟杰西一样的荣耀,然而这个二十岁的青年从没想过,一旦他获得了名声,之后将如何伴随着这种名声生活。
这就像麦克白夫妇,他们被加冕的梦想冲昏了头脑,不择手段地抢到了王位,却不知道如何头戴王冠生活下去,既不会治国,也没有继承人,更没有享受过权力带来的快感,夺位的目的似乎只有反叛强权。
而《神枪手之死》中有一个经典片段:罗伯特躺在杰西的床上,重复着杰西的动作,想象着自己是杰西,34岁,肋上有两个疤痕,左手中指上断了一节。
可这一切都是杰西·詹姆斯的表象,杰西在17年的劫匪生涯后有着怎样孤独撕裂的内心,如何过着有名望的一家之主和罪犯的双重生活,这些沉重的事实罗伯特想不到,他想到死亡,却想不到人生。
在向杰西开枪前,这个少年一直顶着一张缺乏内容的脸,他不恨杰西,就算恨,也只是恨自己的偶像不过是个平凡人,他没有自己的哥哥查尔斯那样纠结的情感——一方面无比害怕乖戾狠毒的杰西,一方面又对即将背叛他而不安。
罗伯特和弑君前的麦克白一样,仍然是个天真的人,不清楚自己暴行的意义,不知道自己追逐的所谓荣耀将与阴影相伴。
杰西·詹姆斯是三个角色中最接近麦克白的一个:他是个多疑的暴君。
这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人群的中心,强迫自己不信任的福特兄弟留在自己身边,不得私自交谈,闯到老搭档的家里杀死对方(和福特兄弟在他自己家里杀掉他一样,都是对宾主之谊的背叛)。
但是根据剪报对他的描写,很久以前(大概是詹姆斯兄弟帮派刚组成的时候,即十几年前),杰西是个有一双清澈灵活眼睛、性格开朗冲动、却又野心勃勃的少年,结合杰西兄长弗兰克念的莎士比亚诗歌,和弗兰克最终因为害怕杰西的暴戾而离开他的事实,我推测,少年杰西类似少年罗伯特,都是一心想获得荣耀的单纯男孩,为了出名而抢劫杀人,人杀多了才慢慢懂得了世故,逐渐会为自己的罪孽和对同伴的不信任而心神不宁,因为发现如今会对无辜的列车员开枪的自己和少年时代心向往之的侠义英雄形象——也是民间为自己塑造的光辉形象——渐行渐远而寝食难安。
此时的杰西已经不再天真,他身上满是成年人的疲惫,对着结冰的湖面喃喃地说“当你触及到死亡的边缘时就不会怕死,你宁愿死掉,也不想醒来收拾残局”——这是一个清醒者对浑浑噩噩的世界做的独白。
这句话也可以出自丧失掉威严、天命、家庭和求生欲的麦克白之口:既然无法再享有平凡人生的安宁,面对麦克德夫的剑,放弃抵抗,结束一切恐惧和痛苦进入永久的安眠,比违抗命运继续活下去容易得多。
杰西站在光亮的画框前,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和10年的自己一样愚蠢而得意的罗伯特,我想这一刻他感到的是命运的轮回、骨子里的疲倦,以及迎向解脱的期盼。
最后还有查尔斯·福特,他身上突出体现的是麦克白的恐惧。
查尔斯本身是个没太大野心的人,但是正因为比较无害被暴君杰西留了活口,拴在自己身边,身负杀人和被杀的双重恐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罗伯特仍未觉醒的恐惧和杰西早已麻木得化为疯狂的恐惧都体现在了二人之间的调和者查尔斯身上。
曾经听过杰西有关自杀那段经验之谈的查尔斯比罗伯特更早体会到了死亡的慰抚:既然无法入睡,就只好等待更甜美深沉的死亡了。
影片把这一点处理得极为精妙:查尔斯本来是睡得着的,无论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幕——罗伯特背叛并枪杀伍德——之前,还是在杰西向他透露自己杀死了同伴之前,查尔斯都在睡觉。
而在这两幕之后,查尔斯变成了一个失眠者:比如在谋杀杰西的前夜,查尔斯泪流满面,躺在床上对自己说“睡吧”。
和麦克白一样,和躺在床上都时刻摸着枪的杰西一样,他被自己的认识剥夺了睡眠,我相信犯下谋杀之后的罗伯特会跟他们一同失眠。
这四个人认识到的是同一件事:尽管自己曾有那样的野心,追求过那般的荣耀,以为命运就在自己的手中,到头来还是不禁要发现,自己只是个“戏子”,不是编剧和导演,会不由自主地落入生活的重重罗网中,所做的一切都无非一步一步地跟随命运为自己谱写的剧本。
可笑,可笑。
“我”是一个个体,我会思考自己的人生,我有自己的愿望,然而我无能为力,我的愿望是命运加在我身上的愿望(叔本华会说是世界意志),我跟亿万个同我一样的渺小个体一样,被命运的洪波推动,完成的不过是从无到有再从有专无这一意志,这样的人生,和虚妄有何分别?
真的很强大,看到最后真的挺好。演员演的很棒,很绝望的感觉。不过看前半部的时候真的有点坚持不下去额。Casey Affleck 很有才
not as good as i expected
跨年电影。
开始看的就要睡着了,慢慢就好了。皮特真的在里面很帅...
3.5 jeremy當時好水嫩
也许需要看第二遍……实在没有看得这么痛苦过
heavy...
some little sadness
看不明白,晕死
6分
射杀偶像还是爱人?这满满的基情啊,爱而不得因爱生恨,真的只是因为他是个懦夫吗?几乎一枪不开就塑造了神枪侠形象,但唯一一次开枪杀人却是用了两枪才完成,和他的暴躁易怒猜疑一样,都是对西部和个人神话的解构,「他也只是个人」。所有角色都是有真实人类情感的人,这是它最好的地方。160分钟不够看,想看240分钟的。凯西才应该是威尼斯影帝啊。9/10. [230427]
情节散乱。
复古片 不了解美国历史文化背景的人完全不会喜欢的片子
Jesse James
神枪手也有厌倦的一天
完美的视觉小说,悠长隽永的诗意影像与娓娓道来的旁白,赋予电影浓郁的文学色彩,每次透过蜿蜒的窗纹,都能看见油画般的人物塑像,种种妙不可言的视听技法目不暇接,让人大饱眼福。杰西曾经问罗伯:你是想模仿我,还是想成为我?却不曾想到最后的回答是一颗子弹。传奇侠盗的终结是一场谋杀,也是自杀,被坊间过度神话后的自己无法接受平庸的煎熬,唯有死亡才能解脱。而对罗伯来说,他杀死偶像的同时,也杀死了自己,从崇拜到失望,从失望到嫉妒,他已经不再想成为杰西,他只想亲手毁灭曾经那个幼稚的自己,然而想象中的赞美没有到来,他不是英雄,他依旧是懦夫。不管是一心想要扬名立万的热血少年,还是彷徨茫然又走投无路的传奇大盗,最后不约而同的走向同一种幻灭,其中的缘由究竟为何,他们对此毫不知情。被万人所传颂,究竟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呢?
很美的画面,透过玻璃的影像;两个神枪手不一样的内心世界;神枪手之死这个名字真心不好,让人从刚一开始就等待160分钟时间里神枪手是怎么死的20130121
无聊死我了……
Casey演得确实很好很欠揍。故事无感,那空镜也是莫名其妙地纪录片,旁白的作用仿佛是在说导演没有讲好故事的能力。
平缓而冗长,跳过前面直接看的后一个小时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