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主展现出的搏斗tipps:按响所有汽车报警器以混淆视听;用自己的汽车钥匙解锁吸引他人注意;抢到手枪后先放空子弹;车门压脑壳,一边揍人一边倒车顺便踹破挡风玻璃逃命。
怀疑男主有过特殊部队/武装经验,才有这么出色的反应能力。
2.不要讲什么复仇没有赢家,什么死了的人也活不过来一类的屁话。
我不需要赢,杀死你是消散我的情绪的唯一方式。
没有你,对我才重要。
3.驾驶跟游泳一样,必要的时候能保命。
4.暴力是世界运转的本质,也是极端情况下唯一能保命的东西。
5.如果美好,干净必须和脆弱捆绑,我选择丑陋而满身泥泞,摸爬滚打毫不优雅但强韧地活下去。
可怕比可爱好。
6.如果某个牲口伤害了你,让你感到痛苦万分,甚至没有继续活下去的意义。
拿起刀,把他给予你的一笔一划全还回去。
还回去之后你才有资格再考虑要不要选择放弃生命。
7.以暴制暴当然有equilibrium。
只要是压倒性的暴力。
8.核武器的最佳使用方式是不使用。
9.先撩者贱。
10.如果考虑不清楚复杂问题就用奥卡姆剃刀。
最粗暴的答案很多时候最接近真理。
前言公平这种东西,别人永远都不可能给你,公平是自己给自己的!
最近没有好看的恐怖片,于是搜了一下温导新作合适上映,结果发现这部自己没看过的电影!
对于这部电影从剧情的紧凑性和复仇的过隐程度来评价,给五星!
以下涉及剧透,不喜者慎入!
1. 从最开始渲染四口之家的和谐美满来看,就知道这是一个铺垫,后面必然家破人亡啊!
国内外电影惯用的梗,强烈的反差对比,以增加观众对剧情发展的认同性。
2. 在加油站儿子出事之前,父亲和母亲在加油站通电话时,埋下一个伏笔,父亲说:but of course we may never see our son again. 这简直是一语成谶!
3. 儿子死后在辨认罪犯时,他都不愿意看罪犯的脸,这也表明了他极度的憎恨。
当律师告知这个情况很可能会轻判的时候,这个暴力的种子种下了!
4. 在法庭上,父亲看到罪犯那满不在乎的嘲笑时,那憎恨的眼神让他决定放弃法律的武器,他准备用自己的武器为儿子报仇!
于是他放弃了作证,他觉得把这个人关起来一阵子,相当于保护他了!
5. 从法庭上他已经决定要自己杀掉这个凶手,我能理解为了剧情需要,他的老婆必须死,以此燃起他复仇的烈火。
但是从心理学和逻辑学来说,他作为一个集团公司的高层管理(后面的剧情透露他是某集团副总裁),他应该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并且他从法庭放弃作证并跟踪凶手的行为说明他开始计划杀掉凶手,那么问题来了!!!
最为一个有着缜密思维和逻辑的人,在有计划的杀人前,应该会想到自己家人的安全问题,毕竟他看到了对方是一个小型黑帮组织!
因此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他在复仇前不把自己的家人先送走呢!!!
前面这些铺垫都是为了说明他意识到法律无法给他公平了,那就是计划杀人,蓄意谋杀,那么至少要有准备啊,毕竟不是冲动型杀人啊!
6. OK,上面让我不解的问题我也只时从逻辑和心理上质疑一下,但是想要解释也可以牵强地说是创伤后遗症,导致他思考不全面……吧啦吧啦……whatever!!
我能理解,如果他思考太全面,后面的剧情怎么发展呢!
7. 于是他经过联系,费力的杀死了凶手,没想到这却惹恼了黑帮,于是即使在警察的保护下,他们一家三口依然中枪,妻子死亡,儿子昏迷不醒,只有他还活着!
8. 万念俱焚的他决定自己给自己一个公平的裁决!
他逃出医院,思路清晰的先取出好多钱,然后购买武器9. 在武器这段上也有一个伏笔,就是卖武器的胖子和黑帮头目之前的关系,从黑帮小头目去买武器时起,我就一直猜测他们的关系,毕竟作为一个军火商,他孤身一人,没有队友,并且对买家态度相当的恶劣,这种恶劣不是随意对人的那种,透着一种熟悉感,就好像他笃定黑帮头目不会杀他,我在猜他的底牌是什么,并且在猜他会不会拿枪杀掉军火商!
于是后面的剧情当我恍然大悟,原来黑帮头目是军火商的儿子,但他对儿子的态度和男主对儿子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反差在他去找自己儿子的时候达到一个和谐的点,那就是不管怎样他还是爱自己的儿子的!
但是,注意但是!
爱不是你可以随意对待亲人的理由,爱他并不能磨平你对他的伤害,因此当军火商找到儿子报信却被儿子杀掉时,我一点都不惊讶,他终于用他爸爸的枪解决了自己的痛苦!
10. 当他联系好这些枪的用法后孤身一闯魔窟了,我给五星也是因为接下来过瘾的剧情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也可以译名叫:集团高管孤身闯魔窟!!
不追究那些逻辑上的细节,这是一部非常棒的复仇电影,整个电影中都有一种张力存在。
我之前一直觉得男主不够凶,从长相来说太过老实,很小资的感觉!
但是在结尾时他的光头配上他憎恶冷漠的眼神,超凶!!
结局就不剧透了,我觉得结局很完整了!
好吧还是有一点点开放的!
whatever!
i can understand that some of you (the movie guru type) will think that this is an awful movie for its overkill styles and straight plot line. But what i get from this is that what it takes to be a man, a man with his animal instincts inside him, along side all the civilized crap that normal day life that forced down your throat. This is what a half evolved mammal being is supposed to behave, this is what you suckers that with some stupid job and such won't get, forever. This is the real instinct that lives with our genes, that don't get fucked up by the so call laws and order(fuck that show). The REVENGE! It's not best served cold, it's best served bitter! Fucking kill everyone and die, that's pretty awesome. Even so when you're half drunk after two bottles of Tsingdao and some Johnnie Walker on the rock. Viva the mid-aged married super-dad dull business executive WASP guy! And nice wife! Wanna share?
“当一个人复仇之前,他其实已经杀了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当仇恨占据自己的全部之后,就成了一个躯壳,以暴易暴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
上帝早已给他们判了死刑。
“这句话用在这本片子里并不恰当,他首先也是希望诉求于法律的,在法律无效的情况下,也即是这个社会的公正机制出了问题的时候,他才走上这条路。
很多年之前,有个女人叫秋菊,她不停的上访,就是为了要追求公正。
很多年之后,有个男人叫姜文,他说你们不要下跪,我只要公正公正公正。
当这个世界丧失那些人类基本的真理之后,你在规则下无法获得解决的时候,或者说你是一个同大环境相比能放弃的人员,或者说你是一个弱势人员,要么跪着收钱,……,要么拿枪来自己取回本来应该属于你,属于这个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
所以所谓的律师,所谓的女警,所谓的法官,等等,都不能给你公正的时候,那么只好你给他们一个公正。
拍出《电锯惊魂》的詹姆斯•温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以血浆和残暴为主要噱头,相反,暴力在这部影片中很内敛。
虽然杀了很多人,虽然每个人都死的很惨。
但是导演把更多的镜头给了一脸恐惧和无奈的杀人者,还有绝望至极的被杀者,而不仅仅是把镜头对准了断肢和枪孔。
不管是从整体的面上看,还是从每个镜头的点上看,故事的编排和镜头的设置都是多维的,并不是仅仅杀人爆头完事。
再加上影片令人绝望的结局,所以这部影片注定不会被很多人喜欢。
同时,其绚丽和张扬的电影技巧和视觉冲击又不会讨好影评人。
当然,这些并不会影响《非法制裁》是一部出色的电影。
《非法制裁》沿袭了莎翁复仇悲剧的经典套路,现代化城市背景使这个故事看起来更加可信。
即使怀疑其真实性,也不会因此而放弃观看。
这也正是本片编剧的过人之处。
同时,镜头语言也让人目眩。
影片中有大量的手持摄像,还有甩镜头。
在美国电影中这是很少见的。
车库追杀那个段落堪称经典。
不管是从摄像还是从导演的场面调度。
像前面提到的车库,影片的拍摄场景大都是在地形复杂的巷子,别墅,大型办公楼,废弃疯人院……这些场景错综复杂的摆设和层次无疑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拍摄难度。
在这些场景中,追逐或者寻找的戏比直接面对互相开枪的镜头多很多,这种设置虽然削弱了影片的视觉刺激力度,但是更吸引人。
中国电影《枪火》中也曾运用了大量这样的设置。
刨去这些绚丽的外衣,影片蕴藏着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
凯文•贝肯扮演的尼克•休姆是一个美国有钱人,他有着幸福而无聊的生活。
他有两个儿子,还有个好妻子。
但是某一天灾难降临,大儿子被当地的小混混打死。
按照法律小混混只能判三五年。
于是尼克•休姆决定自己动手报仇。
他杀了凶手,同时也开始了他和那群混混的战斗。
在后面的故事里,他杀掉了所有的混混,他却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小儿子也差点送命。
警察和法律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
尼克•休姆由一个公司的高层变成了杀人狂,这看似不可思议。
开始,他的身份是与秩序、形式、理性和一致性等相联系的,后面则表现出了暴力、迷狂、激情、非理性。
这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
德里达认为,疯狂或者非理性和理性或者秩序之间不是对抗关系(福柯认为是对立的),而是延异关系,疯狂是理性的一个迂回式延搁,理性同样是疯狂的差异性要素,疯狂和理性不是处于一个深层的整齐匀称的二元对偶系统内,而是处在一个无止境的差异链条系统内,它们互相指涉,彼此进行着开放的、无拘无束的能指“嬉戏”。
尼克•休姆的所有出格的行为实际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也明白会出现的一切后果。
同时,理性也会让他更加不理性。
例如每当他想“我在干嘛”反思时,马上想到的是“我下一步要干嘛”。
事实上,理性只不过是对现实的要求和意图被延缓而已。
就像法律永远制止不了犯罪一样,理性也永远制止不了非理性。
理性的社会和理性的秩序能做到的也仅仅是维持这种“延缓”。
每当“自私”的非理性行为以“暴力”的面目出现,其实秩序还是不堪一击的。
例如杨佳的案子。
本来杀人受到社会的谴责。
出乎预料的是,他竟然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
民众不至于好坏不分吧。
片名:非法制裁 英文片名:Death Sentence 国家/地区:美国 发行:20世纪福克斯 20th Century Fox 导演: 詹姆斯•温 James Wan : 主演: 凯文•贝肯Kevin Bacon 艾莎•泰勒Aisha Tyler 加内特•赫德伦 Garrett Hedlun 约翰•古德曼John Goodman 凯莉•普雷斯顿Kelly Preston 分级:美国R 片长:110分钟 上映时间:2007年8月31日2008-9-5于长沙科教新村独立影评人:魏晓波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对有些人有些事,只能以暴制暴(非电影宣扬,这个社会早已沦落的就是如此),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面对现实法律缺失的无奈,对人渣就必须采取特殊的制裁方式!
亲情胜过一切。。。
男主角心已死.活着比死还难受,古语“杀亲之仇不共戴天”,这种仇非报不可父爱伟大至深!
2011-06-12
终于看了期待已久的《Death sentence》,虽然IMDB 的评分从最初的8分降到7.2分,烂番茄上只有16%的好评率,票房也不理想,但我还是要说这绝对是07年最好的电影之一,James Wan贡献了一部比《Saw》更精彩的电影,一部反好莱坞的动作惊悚伦理片。
尼克,某公司副总裁,有着高收入,豪华的别墅,漂亮的妻子,可爱的两个儿子,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一天夜晚载儿子回家的路上,一伙超市抢匪(实质上是进行帮派的“成人礼”)将尼克的儿子杀害。
凶手被抓到了,但不能判死刑,他决定不再求助于法律,也不依靠其他任何人,自己单枪匹马去为死去的儿子讨个公道。
虽然长年养尊处优,但尼克依然优良的运动神经和强健的身体让他顺利地将从法庭上被释放的凶手送上了西天。
而此人是黑帮大哥比利·达利的弟弟,于是复仇的火焰在这一方也被点燃,比利发誓要亲手埋葬尼克的全家。
为保护妻子和家人,尼克开始了他与黑势力的生死较量。
看剧情,老套吧,老套的复仇,老套的套路,但是看看电影的结局,歹徒死光,正常吧,很正常,但是尼克家4口人,除了小儿子生死未卜,其他3人都死光了,是不是很惨忍,是不是很反传统,你接受得了这个结局吗。
当观众们想看到一个Happy ending时,James Wan给你了一个惨烈到连主角都死掉的结局,当观众们想看到一个正义战胜邪恶,主角成为英雄的结局时,我们看到的是绝望,是无奈 是肝肠寸断。
我想这就是影片不讨好观众和评论界的原因吧。
但是这部片子真的他妈的好看,他妈的牛B,去他妈的观众和评论界,等到了几年以后,他们会一起说,这部片子他妈的就是一部经典,让好莱坞见鬼去吧,James Wan导了一部莎翁式的悲剧。
影片总体感觉就是压抑,绝望,让人窒息的悲凉,男主角从一开始的胆怯,到最后的义无反顾,凯文 贝肯把握得很好,演技非常到位,非常有感染力,又一个眼泪没有白流的男演员。
影片所表现的,其一就是,杀人偿命所造成的“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悲剧宿命,杀人偿命是否正确,是否值得,是否有所挽回。
影片揭示了以暴易暴只会造成更多悲剧的事实,当一个人为了复仇杀人的时候,他已不再是自己,他也就彻底变成了杀人犯,一个恶魔,人性的恶魔,以暴易暴是一个循环,一个一旦进入就永远出不来的循环。
其二,James Wan在影片中反映了黑社会问题和法律所存在的漏洞,使影片在歇斯底里的悲哀与压抑中显出了一丝正剧的“风范”,也使得成为了一部社会电影。
既然是动作片,那就扯一下动作。
影片虽然成本低廉,但在动作场面上毫不含糊,绝不比亿万的大制作差。
那个汽车坠楼的场景真的是精彩绝伦。
此外,最后男主角只身一人开始“大屠杀”的地方,让人看了血脉膨胀,惊心动魄,有年初大火的Hot fuzz的感觉,只是更惨烈,在教堂的3人枪战堪称又一经典场景:红光从窗户中透过,血腥的红,暗示着人物的悲剧宿命。
当一个人复仇之前,他其实已经杀了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当仇恨占据自己的全部之后,就成了一个躯壳,以暴易暴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
上帝早已给他们判了死刑。
说真的,这部电影能有7.2分真的夸张,那个警察足以拉低整个电影到6分以下,全程不去抓坏人,整天怪男主怎么样怎么样,脑子正常的警察会这样?
还有男主也是奇葩,既然杀了黑帮的人就应该知道会被复仇,还不跑?
至少安顿一下妻儿吧?
在家等人来杀?
美国是没有警察了吗?
发生了一起恶劣凶杀案,杀人犯却悠闲的在大街上开枪,在酒吧里喝酒,还特么跑到男主的公司了都不抓,我是真的服了。
我只能说这是集各种脑残于一身的电影了,白瞎了故事和演员。
第一残,杀人入会缺少说服力,警察有案底,明明知道帮会,却无作为?
直到死人也不加理会,那米国的黑社会也太猖狂了。
第二残,男主为什么那么准确回头击退拿枪的人,那么准,力道也那么准?
导演没铺垫啊!
第三残,男主准备复仇,这是思考过的行为,但在无任何训练过的情况下(装枪时有镜头暗示),去袭击对方老巢,失去天时地利,和碰运气有何区别?
而且边走边打,他最后活着出来真是撞了大运。
第三残,来杀人全家,居然三个活两个,这种灭门也很残。
第四残,白痴警察,我真是无话可说,难不成米国警察都是废物?
和别的电影里的多事鬼好大的差距。
第五残,旁线太多,让人抓不到终点,复仇还差点力道,感情还不够火候。
总之就是导演没放好类型。
就是很残,很残,哪个人说看不上这部电影就不会欣赏了?
那我只能说,你欣赏的电影我欣赏不来,我和这种残不是一个水平线的。
镜头的娴熟运用有目共睹,除了那个45min左右众人称道的车库长镜头,DV影像和蒙太奇的运用也是比较成功的。
还有血淋淋的暴力镜头,很有质感,看上去很爽。
酒吧、车库分别运用了不同的主色调,用的不错。
配乐尤其的称赞,尤其喜欢第一首,那个氛围造的太贴切了。
Luke走进Brendan的房间,拿着相片抽泣那场戏,情绪压得很好,没有爆发却给了观众最大的震撼。
不足之处在于剧本有点弱,无伤大体。
只是,只是,那个黑人女探员,我觉得我没有人种歧视,实在是太丑了吧,演技太烂了吧,实在影响本片形象。
那种长枪真是厉害爆了~比利追逐尼克的那一段的摄影和剪辑真是厉害啊~
前半段 很好
最近是不是压抑得太厉害了,这么喜欢复仇电影?!前两天刚看了极速复仇,岩石的爽快让我大呼过瘾,本片的压抑阴沉也让我欢喜不已.好吧,看来我必须承认,我有点心理变态了.此片让我想起了守法公民,同样是因为对司法制裁不力感到不满,自己解决.不同的是没有计划与忍耐,但也是很爽气的片子!!
稍显扯淡 还是好看
3+
看前:看这种电影的动机忒单纯:就想看看作为普通人的父亲怎么把不良少年一一干掉。和Paparazzi里主角把几个psyco狗仔一一干掉一样。被干掉的贱人们大致等同于异形一类的怪物。看着就让人痛恨,欲除之而后快。电影满足这种欲望,释放出些许快感看后:非常不喜欢这部电影。本来想看快意恩仇的,却看到两败俱伤。本来想见识豪气干云的,却看到肝肠寸断。还不如Paparazzi。都是男主角为家庭不顾一切,但人Paparazzi的男主角多牛啊,巧妙算计后,精准地把psyco们一个一个敲掉,何等快意。不过这只算个人好
太血腥了,太暴力了~
听到alright 想起之前看过此片
懦弱变成超人只需要10分钟哟. 你玩哥?
温子仁导演的非恐怖片,剧情很简单的以暴制暴的动作惊悚爽片。简单粗暴。7分
疯狂的老爹····
爸爸为了儿子的死发出了惊人的超强的意志力。虽然血腥但是很过瘾!
★★★☆
4-。最近是撞上复仇爹联盟了咋的?随便挑个温子仁的片儿下饭竟然也没逃出去?看的时候还纳闷培根叔是真不会老啊?细一看哦原来拍了十多年了。这个爹有点儿业余,但胜在有股蛮劲儿,可结局又不那么大快人心,现在电影里那些复仇戏码一比之下就显得尤其套路了。还有那血浆,那质感,那摄影,是真的挺“温”的,最后逼仄迂回空间里的大决战老觉得冷不丁要钻出个鬼来……停车场那段拍的挺好,歌儿也不错!
【矫情与暴力。当你遇到你爱的人被杀,你会怎么办。】长镜头与OST实在太美
都不知道想演些什么
看完电影才知道这是温子仁的作品。一部很难得的复仇电影,感情写实到位,唯独结尾忽然转变成纯复仇有点突兀
配乐拉出去毙了
整个剧情都透着傻气
这么屌的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