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妮可
Nico,摇滚女王的最后岁月(港),Nico,地下丝绒之后(台)
导演:苏珊娜·尼基亚雷利
主演:崔娜·蒂虹,安娜玛丽亚·玛琳卡,卡瑞娜·费尔南德斯,桑德尔·丰泰克,约翰·戈登·辛克莱尔,托马斯·特拉巴齐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比利时语言:英语,德语,捷克语,法语年份:2017
简介:60年代,妮可因为和地下丝绒乐队合作,并在安迪·沃霍尔的提携下走红。后来妮可为了证明自己,开始了她的独立创作生涯。在影片中,妮可独立创作了近20年后,人们仍然只记得她当时和地下丝绒乐队的关系,她为此感到十分苦闷,决心要改变人们对她的印象。详细 >
意大利古城街头出走和餐厅老烟枪爵士Danny Boy,捷克斯洛伐克铁幕地下舞台和秘密警察的热血咆哮共振;草坪上漫布着乌龟,死神之夜的烛光;老旧水管、海潮飞机、生命起搏器,想捕捉到真实的、失败的声音,正如童年捕捉到天边柏林沦陷的艳丽火光……太浪漫,太摇滚
其实这个导演是有感觉的,某些片段颇有味道,也确实对人物内心有不少挖掘。不过人物转变有些突兀,感觉是完全没铺垫够就被时间强行转变了。随身携带的录音器是个很好的线索,应当有更多着墨和阐释的。虽不成熟,但有感觉总比没感觉好,好好打磨剧本,熟练导演技巧,应该会有更好的作品。
女主演得真不錯 聲音質感真的有點nico的感覺…第一幕室內戲nico把門關上掏出錄音設備開始錄熱水器聲音有點geek笑出聲了 原來兒子進搶救室她走進去做聲音採樣的故事發生在這一時期嗎我還以為是小時候的故事 官中翻譯「妮可,地下絲絨之後」有點噁心請不要把nico的職業生涯以vu為中心劃分為兩個階段好嗎她離開vu後自己做了整整二十年的音樂!另外:ari前年死於海洛因過量。
很酷…像原石一样粗粝
煙與霧。演員讚。喜歡萬聖節燭火。布拉格演出,還有很多像是結尾的段落。
走进巡演后台系列节目
印象最深的,其实跟电影和主角都无关,跟吐槽英国有关。Nico去看房子要租,关起门来各种回忆blabla,等她走出房间,房东和陪他来看房的人已经摊了一桌子在喝茶了
反正就是无论经历过什么高潮低谷到头来都只是一片虚无吧……
崔娜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常年嗑药吸毒的人牙不会这么整齐这么白。导演手里的材料有限只能找人来演nico吃了大亏,但里面塞了两三段不知道哪来的bootleg有加分,尼伯龙根那段拍得跟mv似的,我哭了(。(后排有个傻逼女的说nico唱歌走调,操你妈就你唱歌不走调
音乐很棒,真实感很强烈,年轻时的偶像正在逐渐变老。她也在渐渐接受现实,她也为家庭的事烦恼,一切最终在伊比萨戛然而止。我最欣赏的是Nico的那台录音机。传记片最大的优势就是如真如假,似梦似幻。
说实话,我不是很懂Nico的音乐,但是在影片中我读懂了她对音乐的认真和坚持,以及她作为母亲想要弥补孩子的那份心。
西方话语输出视角下的讲述方式,不时穿插的安迪沃霍尔片段也十分出戏。将一个人的特质,刻意、造作到了一种符号化的程度,一种强加的追忆。
#2017Venice# 蛮不错的音乐传记片。“寻找失败的声音”“关于如何变老”。导演看来是真懂音乐的,不光靠情怀。当然剧作完整性比不了[醉乡民谣]但是女主简直完美。这绝对是个主竞赛级别的片儿啊!!
朋友赠票,原来是Chelsea girl ,nico的去世前两年的故事,my heart is empty
Un autre film lent et ennuyé aujourd’hui. qui veut voir l’actrice joue Nico ?! “Je n’ai pas besoin que tout le monde m’aime, je m’en fou de ça”.
这个演员真的是绝了。妮可对战争和对儿子用情最深,一切剧情都围绕这两个展开。音乐是她的分泌物,对她来说不值得一提。苏联一段跟盛夏极其相似,不过是个外来视角(而且正好是解体前!)。小提琴手是432女主!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选择86-88这三年,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so sad
即使作为一个泛音乐行业的从业者,也很难真的将Nico和地下丝绒分开来客观面对,而在永恒经典的大香蕉之后,Nico的音乐作品仍然充满了攻击性,但一次绝对的成功对之后的事业来说也是超载的压力。
#海南航空
有重量的真实感
音乐人的追求和自我救赎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