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阳光忽略过一个人苍白的脸,停留在一只指甲永远都不再生长的手上。
这只手正被另一个人的手静静抚摸,被企图用口红装点上本应该有的血色,然而有泪滴下,洇开陌生的红。
白色的阳光在冬日里用缓慢的语调形容着青岛。
城市似乎处处是山,山上布满有红色屋顶和半圆形拱门的石头建筑。
从环山水泥公路上下,可以看见掉光了叶子的树,和树后面的海。
冬天里它们都是那么空旷辽远,伤心人见了,不由想,这座城市真的就是载着他的过去和她的记忆,那样一种浮浮沉沉的风景啊……白色的阳光点燃了一个邮差眼中深藏的忧郁,松开一个老人垂死的手,抹平白纸上一笔一划的《金刚经》,描绘一条窄巷一些孤独的背影,让一个女人包扎起刚刚割开的手腕。
它们见证一场突如其来的崩溃,铺陈一段阴阳相隔的往事,照亮一个人心灵深处不忍又不能不弃的忘却。
希望死去的记忆,就像白色的阳光。
那寻寻觅觅的登瀛梨雪,却似乎是重重叠叠的白色阳光所化。
曼儿的回忆充斥着失真的光晕,也许正意味着是过于沉溺往日时光后对事实的美化。
她摸着德森僵硬失去血色的双手,颤抖着拿出化妆品调色,只为给男友的关节抹上活人的红润,然后割腕后挣扎着俯身擦地。
遗憾的是,可能我对浪漫过敏,这些过于文艺的桥段都未曾打动我。
反而现实片段中,曼儿与阿烈的相处更加细节、真实,打动人心。
阳光下旋转的木椅,登瀛梨花下的奔跑与对视,和雪夜中阿烈模仿动物鸣叫声反被街坊斥骂的设计更朴实真挚。
版本问题,郑伊健国语配音过于出戏了。
对比刘烨的普通话,林嘉欣、苏瑾的台湾腔含糊而甜嗲,每每需要靠着女主美丽的脸蛋才能忍下她的台词。
的确很文艺,柔和的色调,不紧不慢的节奏。
曼儿为了找到德森画里的风景,来到了青岛遇到了,却爱上了小烈,老实说一开始我不能理解怀着怀念前男友无比心哀的心情却能如此轻易的爱上另一个人,但后来慢慢发现当曼儿遇到小烈的时候,她的生活才有重新有了色彩,但这只是电影,在现实生活哪有那么多凑巧,哪能那么轻易的放下一个人。
青岛的上下坡,304路公交,栈桥,特别是伊面温柔的矗立在冬日的冷风中,一个个画面都好美,好希望自己也能走在那条路上,领略一下冬天的青岛!
画面挺美的,开头差点以为是在韩国拍的,青岛可以去一下。
故事说白了,就是男人死了,女人去他故乡找回忆,然后又跟另外一个男人好上了……文艺片的范儿,螺旋形的楼梯很有调调,只是这剧情这台词,真是无病呻吟啊。
除了风景,结尾的动画算是另一亮点。
120103晚1306
(一)常常分不清一些鏡頭是誰 屬于什么故事劉若英沿烏鎮的小巷一直走 一直走. 黑色大衣 束起的發周迅抽著煙 停下出租車 指著車上吊著的照片問 認識他嗎還有就是林嘉欣. 林嘉欣在小鎮的老房子里聽老婆婆講故事 或者一個人坐在房間 靜靜地 背對鏡頭……沒有辦法即刻反應出各自完整的故事卻常常想到這些畫面. 不連貫 無聲 甚至總是背影取代面孔 更沒有什么表情在鏡頭里但是很美 有時候就這樣 走神走很遠.后來我試著還原他們各自的情節好像一直做不到總是在捋順的途中開了小差,依然停在烏鎮深深的小巷?出租車交錯的馬路?或者老房子里幽靜的空氣.我想,或許是 我并沒有那么關心 她們他們的命運吧我只是一遍一遍看見一些[尋覓]的痕跡并且只是深記這些.(二)恩 是尋覓.尋覓另一個人的過去.劉若英走在黃磊走過很多年的小巷里周迅依然生活在方文生活過的城市里而林嘉欣終于回到鄭伊健長大的地方,看著她陌生而他熟悉的風景."[00:13.49]好不容易 走你走过的楼梯 [00:19.53]玩你玩过的游戏 做你没做完的事[00:25.46]这条路 我也觉得好熟悉[00:30.34]所以我有理由怀疑 你住过这里"我相信著我的相信只因你的曾經存在是我來到的勇氣這里的風景我第一次看見我卻知道在曾經的歲月里 你每天都路過也許我的腳印下時間倒退多少年就是你的腳印.所以劉若英一直走著所以周迅一直問著所以林嘉欣一直聽著老婆婆的敘說沒有覺得單調."[01:29.12]有点可惜 回到了你的过去 [01:34.94]找不到我的影子 闻不到你的呼吸[01:41.77]这些人 有种暧昧的痕迹[01:46.65]和你有过甚么关系 你认不认识" 可是那畢竟是你的過去可是我甚至連一張老照片都沒有看見我走著的這條樓梯是你每日上學跑過的嗎,還是教室另一側的那條樓道?我猜測的你放學鉆進的小店是你喜歡的嗎,還是馬路對面的那一間?……我刻意地問著還在這里的人那些像是無心的問題我用他們的答案構成更完整一點的你的過去卻忽然覺得一點嫉妒…嫉妒其實很多事 我依然不知道嫉妒我不知道的事 他們早已清楚嫉妒著我以為比誰都了解你卻其實只是了解了從××年到××年的你那之前更多的時光我的記憶沒有你你的生活沒有我.想起靜茹那句歌詞,"我可以占有你眼睛全部的視線,在亮了燈的房間,你的心有一部分我卻看不見"劉若英,李米.妳們有沒有一瞬間這樣覺得呢我知道林嘉欣,妳有.妳唱"這些人 有種曖昧的痕跡"曖昧是個令人憎恨的詞.(三)走過他們曾經的住地 看過他們有過的生活可以長久駐足 但卻不可以一直不離開...不可以是因為那人已經離開是因為還是想跟上他們的腳步,而不只是停留在他們的過去.然而也許幾個月 也許很多年——很多年之后.回轉身,"他"這個字眼終于不再那樣醒目曾經覺得沒有什么更刻骨的那個人和事好像已經沒有想起過 很久了.啊,忘記了.日歷翻過幾多年前,日記上那個說著可能一輩子都揮之不去的自己不是現在的自己她隨他一起 僅僅停滯在了日記中 時間沒有等待 或是它們 沒有跟上時間的腳步妳們是笑了 還是哭了呢?電影中的情節 我真的不太記得了 抱歉呢.但我知道妳們都不會再像當初毅然尋覓他的過去一般,毅然尋覓忘記的原因.——恩,不會再那般偏執.一個人沒有辦法對另一個人,完成兩次一樣奮不顧身的嘗試.所以忘了就忘了吧林嘉欣還是笑了,對面的人已經不是鄭伊健.是劉燁——是小烈.而妳仍記得那時看到過的屬于他過去的風景吧——在許多突然的瞬間腦袋開小差地想起那些畫面或是靜止 或是一段對白總是美好不同的只是畫面里,已經沒有了那個人.是的許久之后誰都可能發現,我沒有記住你卻記住你曾經路過的風景.噢,原來那些年你存在的價值是引領我去尋覓那些美麗的風景并且叫它們深植成我心里關于美好風景的詮釋.之后你功成身退.
是因为几米的书《恋之风景》才来看了这本电影。
电影可能真的是太久之前了,以至于我无法相信那样的爱情。
或者说,我无法相信,有谁还会再爱人去世后去找一个人的前世今生,且深陷其中不愿出来。
还要对身边那么好的小伙视而不见。
2024年1月刚去了青岛,于是这部电影里的风景倒是有种扑面而来的熟悉。
只能说,那个时候时光慢。
爱一个人慢,忘掉一个人也慢。
找到一个人的回忆也慢。
对了,其实《恋之风景》的歌曲,在大学的时候就很喜欢。
觉得很有故事感。
到这部电影结束了,结尾时响起《恋之风景》的旋律,倒有点伤感。
可能真的像女二说的那样,人其实是记性很短的生物,时光会抚平一切。
我以为自己是一个善感又记忆深远的人,然而,等我到了40岁,过去的好多好多事情,都已经是一马平川,再也掀不起什么波澜了。
喜欢林嘉欣是因为很多年前小猪,我问他,香港的女星中你喜欢谁。
他马上就说林嘉欣。
我在脑海中努力的搜寻了一下,才浮现出她的脸庞。
那会,她属于二线到三线的女星。
其实,她一直不红不紫,处在相对稳妥的位置,人们不会不知道她,但也不会过份的关注她。
为什么喜欢她呢?
我问。
小猪说,我就喜欢这种脸圆圆眼睛大大的女生。
果然,几年后,他找的老婆就是这种类型。
当年他追求的时候,也曾向我讨教过。
他是外包公司派来的工程师,她是甲方的一个工作人员。
他说,第一眼在公司走道上看到蹦蹦跳跳走路的她,马上就认定了。
他老婆白羊座,这是个热情阳光的星座。
虽然他非上海本地人,虽然他们的恋情也曾遇到女方母亲的阻扰,但还是顺利的结婚了,他家出资在上海置办了新房。
那都是几年前.....时间像风一样呼啸而过,凭着某首歌、某个纪念品、某天类似的阳光,才会偶尔想起这些陈年旧事,也很有意思。
后来,我便开始关注起林嘉欣,然后就慢慢觉得她的确是我们双鱼座容易喜欢的类型,我指的是长相。
脸圆圆的略有婴儿肥,眼睛蛮大,神情很温淡,笑起来嘴角有小小的漩涡。
再下来,听她的歌,然后,看她演得影片。
2003年的《恋之风景》是我比较喜欢的影片之一,在青岛拍摄的,这也是我喜欢的原因之一。
她扮演的女主角来到病逝的男友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寻找他画笔下的一处,然后在青岛认识了邮寄员刘烨,他陪她寻找画里的地方。
那会刘烨还很瘦,骑着邮寄员的28自行车,到她住的门前就叮铃铃的揿响一串车铃。
影片的最后,她找到了画里的地方——开满了雪白梨花的山坡,正如歌里唱的,你的回忆在哪里,让我为你好好收集,那已经成为了我唯一,活下去的动力。
她来寻他的回忆,把他从前未有她的日子重新温习。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画面,不是结尾的时候出现几米的漫画,也不是漫山遍野的梨雪纷飞。
当林嘉欣骑着普通的女式自行车,穿越青岛的大街小巷,从坡上快速地冲下来,车身车铃颠得叮铃叮铃响,她的头发被风掠向耳后——我牢牢记住了这个镜头,因为我也是爱着这样骑着自行车快速地与风伴行。
她让我想起我中学时代拥有的一辆二手的24女式车,非常旧,颜色都斑驳了。
但我还是很欢喜的每天骑着去学校,跟男同学比赛谁骑得快,带过步行的女同学,每到下坡的时候都松开手刹一路冲到底......还因为一路上塞着耳机,好几次差点被后面超上来的汽车碰到。
但还是那么样的喜欢骑车,一路的风景都很好很好。
最后一次愉快的骑车是在杭州,租来的自行车,在一个地方租可以去另一个地方还。
傍晚的西湖畔还游人如织,夏天的夜风被湖水一浸凉凉的很解暑。
我在小贩手上买了一只粉红色的汽车绑在车笼头上,从湖这边一直骑到白堤,那也不过是我上学时差不多的路程,但我已经骑不动了。
渐渐行人稀少,湖边树荫葱笼,酒吧和饭店若隐若现的藏在岸堤深处。
真正是骑车最好的时候,还可以肆无忌惮的快速骑,扭着麻花骑,从小坡子上往下冲,怎么样都好啊.......但这些,也只在我天马行空的想像中化为一声叹息。
现在想来,那些青春的涂抹,像原浆一样丰沛的色彩,刺激的气息,留在生命的画卷上,虽然是那样粗糙,却也质朴的难以取代。
所以林嘉欣要去青岛寻找阿森的回忆,在他画笔下的那个地方,究竟留有什么样的痕迹。
走他走过的楼梯,玩他玩过的游戏,做他没做完的事,这条路她便也开始觉着熟悉。
别的片子可以不评论,但是这部是一定要写出自己的评论的。
并不是因为片子本身有多好,而且因为对于这个城市的情结。
青岛,我前世一定是跟你有联系的。
在看别人的电影评论时,向来不喜欢看情节介绍,而是喜欢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发现。
所以,这里只谈谈对于电影的感受。
之所以会翻出这部老片子来看,是因为有人说,看了这部电影,就会爱上青岛的冬天。
而对于我,一个早已经为青岛倾倒的人,这就成了非常吸引人的线索。
当孩子们在刘烨的带领下,在冬天青岛安静的海滩上玩耍时,林嘉欣就如一缕暖暖的阳光照了进来。
故事开始发展,同时,青岛的魅力也开始蔓延。
我似乎能感受到那略带寒意的海风轻轻拂面,夹杂着饱满的湿气和海味,柔柔的。
想起自己曾经一个人在晚上沿着青岛的海滩漫步,想起那一排排红色的小瓦房在高低起伏的小路上错落有致,想起在金沙滩上发现海星时兴奋的笑容。
幸福,其实不过如此。
曼儿和小列在冬天的青岛萌生爱意,当小列终于鼓起勇气从背后抱住曼儿时,我居然真的会有感觉。
又想起往事了。。。
一百年哟,多么漫长,三万六千五百二十四个晚上,数不清哟,数也数不清,这么多的晚上有多少梦想-青岛梦寻<1991年纪念青岛建市百年主题曲>写这篇影评的时候其实我更想做的是对儿时青岛的追忆.今天是2018年3月10日晚22点35分.距离这首歌已经有将近27个年头了.当我在回到老城区的时候心里的感慨非常非常多,但物是人非足以让我对这感慨有足够的的解释了.只是觉得全国每个城市的规划都让我们离儿时对家乡的记忆越来越远,仿佛从现在去到儿时记忆的地方有一种很浓重的陌生感.百年建筑的拆除,仿佛这些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队城市规划是个莫大的阻碍一样,庆幸的是片中不少地方我都能找到.但和电影中那时的青岛完全是两个地方.开头的青岛第二海水浴场在八大关,其实那个地方还是电影中的模样而已,只是那里没有曼儿和小烈;小烈和小男孩一块在一个楼道内给信箱放信 那个地方就是在济南路,可现在看不到楼道内的涂鸦了那面画着漫画的墙也已经被拆掉了,很多去到那的外省朋友们肯定很失望吧,其实我也是,从小坐公交车经常路过那面墙,但这条公交线路是在这部电影之前我上小学时期经常坐的,03年电影出来的时候我已经很少坐这条线路了,其实就是6路车而已还有龙山路 龙山支路 鱼山路 观海一路等地这些地方都是取景点.但唯独不在的只有片中那美丽的东瀛梨雪了作为一个老青岛人,无时不刻脑海里总在浮现出儿时青岛的记忆,但是现实永远是现实,记忆永远是记忆,你记忆中那个准确的建筑或者街道已经不复存在了.
陈可辛曾经说过,他不会再导爱情电影了。
因为到了一定的年纪,开始对浪漫的爱情乏力,这些事情还是交由年轻的导演来做比较好。
恋之风景,青岛。
若是更早以前,也许我会很想一个人,追寻着电影的轨迹,去青岛,最好是在秋冬季,当然最好是要找到那块登瀛梨雪。
而事实上,无数次的经验证明:一个人旅行,都只是被迫与内心的自己相互叩问而已。
永远是两个人比一个人好,一群人比一个人好。
然而终究,并非世事都能得尝所愿,那些美好的东西,幸福的东西,不再寂寞的东西,也终有一天会失去。
女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爱人,似乎可以做出一切自虐和自我封闭的事情,譬如说情绪性地要自杀,譬如说非功能性的嗅觉失调,譬如说每天抄写爱人的日记,譬如说来到他生活过的地方,譬如说会突然陷入不可抑制的悲伤,譬如说执意要找到那个画中的地方...我好像也曾经到某个城市的时候专门去某人就读的大学,最终也只觉那大学好大像迷宫一样走不出来,口渴疲乏想要赶紧逃出来。
也许是因为不够爱吧。
只是再爱又能如何呢?
无论怎样,已经失去的就是失去了,眼下的幸福,一个对你好的男人,即便他不是你的最爱,他是活生生的你可以触摸到的依靠和温暖;即便他不是你的一见钟情,他可以给你学布谷鸟学夜莺;即便他不如你的逝去有才华,他也可以帮你画满一整墙的东瀛梨雪;即便你们没有这么多的过去,你们好好地活着,好好地在一起,不是可以创造更多的故事吗?
我喜欢曼儿干净甜美的脸孔,我更喜欢表姐的人生态度。
那个最喜欢的洋娃娃,找不到了就找不到了,即便是忘记了它又如何?
即便是又爱上买的新娃娃又如何?
再多的日记,终有一天也会抄完。
再多的思念,终有一天也会耗尽。
再想找到的登瀛梨雪,终有一天会不想去找。
而那时,就该是嗅觉恢复正常了。
这片子,有我喜欢的日影的调调,看了一下,果然有nkk的参与,连那个片尾的法语歌曲《la saison de vent》,都是日本人做出来的。
《la saison de vent》,(风之季节),尽管用了这个名字做题目,也最终觉得还是《the floating landscape》这个名字更妙:幸福与不幸,开心与伤心,就若同移动的风景,只是人生某个阶段,终究会过去,只是或长或短而已。
曾几何时,伊面沦落为给林嘉欣做御用男主
你的回忆在哪里,我要为你好好收集
我真的很喜歡林嘉欣..哈
因为MP3里听到这首歌 于是下午又看了一遍 主题曲各种美好
电影比音乐怎么就差那么多涅?
小清新
追寻恋人的过去。
大学时看的,那时因为《蓝宇》和《男人四十》很喜欢刘烨和林嘉欣,感觉他们都是很有灵气的演员。可惜这个电影里的恋爱并不成立,虽然青岛的风景很美,看房子看起来很温暖,纯情邮递员和失去恋人的伤心女孩设定也不错,但男女主角真的不来电,好像身在两个世界,浪费了一番美景。
主题曲是五星
我这三星仅仅是因为我对刘烨的喜欢。还有片尾几米的漫画。
人美,画美,音乐美
为这部电影,专门去青岛寻找那片“登瀛梨雪”,未果,一路循环听林嘉欣的《恋之风景》,想到自己可能不会幸福了,心好痛。只剩希望了。
片子主人公陷入一种自怨自艾的自我陶醉中不可自拔,因而也不好看。用回忆的镜头语言不好。
我走着你来时的路,在楼宇间人群中脑海里寻找你存在过的痕迹,还有你爱过我的证据。歌曲里那一句“我在这里,你在哪里,没关系”到现在还在感动着我,爱情里的执念总是害人不浅,可是如果没了执念,真爱又有什么稀奇的呢。
冲着林嘉欣和刘烨和青岛看的~
低级趣味 压抑得很
2003.12.6-7/2009.10.4
很温柔的调调。刘烨垂下来的额发多么青涩美好,那时候还没有戾气。挚爱的是,我的青岛。
因为看了一度空间后认识的林,是我喜欢的类型,这部电影看了,一般,有点像几米的画,没什么太深的感触
忘不了林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