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质量参差不齐的大学生作业短片和自制微电影之后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看完过了很久也缓不过来,像情绪从现实生活过渡到了影片上又过渡回来了。
无聊透顶的生活,逃不出去,好像会一直这样直到死去,但其实也知道会有那个尽头,并且等到了那个尽头,越过那个时间点,你就再也听不见那些声音了,比如夏天的蝉 像耳鸣的底噪 比如sonic mosquito repellent。
粉色玩具手枪射击出假子弹,保龄球滚得头晕,ktv里大声唱着“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海 我想测试你对我的爱”,一遍遍喊“born to be zombies”。
大家都活得像个僵尸,好无聊,真无聊。
四百条金鱼被放进了泳池。
女孩子们说很美,但整部短片看完也没有这个镜头。
你看,我们总想要个结局,但结局就是什么也没改变,结局是我们做的一点意义也没有。
就像女孩趴在鱼缸前说,如果让她来对这个电影起个名字的话,她会说:“你是逃不出这里的 夏”
——浅析《金鱼少女的日记》 日本短片《金鱼少女的日记》与其说是一部影片,倒不如说它就如同纪录片一样,用诗意化影像描摹出四个少女的生活。
影片分为了九个章节,叙述出了青春多样、多元化的体验,点出了关于青春、家庭、自我以及日本社会的诸多问题。
四个少女对待生活的麻木却又想反抗百无聊赖的青春,表达的是少女们对自由、理想的向往,以及挣扎过后却又不得不活在当下的无奈与悲哀。
独白作为人物内心情感表达的工具,也契合了青春的叛逆姿态。
短片中的独白展现的不仅仅是少女们表面上的呓语,更是诠释了少女们极力想反抗麻木生活的决心。
被困在鱼缸中的金鱼像是诉说了少女们被禁锢,被束缚属于峡山的不满。
片头摔碎的被子代表着少女们破碎,麻木的人生,更是暗示了后文少女们无声的反抗承载了他们对当下生活的无能为力,徒劳无获。
她们通过偷金鱼后又放生金鱼展现出少女们对于自由的渴时望和向往,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寄托于金鱼,宣泄自己的情感。
独白更是打破了“第四堵墙”,不仅是在与观众对话,更是在对镜头外的生活对话,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丰富新颖的视听语言彰显出青春的活力。
箱子、手机等物件的主观镜头模拟了少女们的主观视点。
一方面呈现出带有第一人称的视点,营造了主观情绪,形成他者的视角,同时也让这种情绪蔓延至观众。
还运用了众多慢镜头,使述说更加的真实、深切,具有写意性、诗意性。
在电玩城中手持镜头的运用突出了青春的独特姿态,展现青春情感的不稳定性。
独特的意象表达的不仅是少女自身,更是少女们对于青春情感的寄托。
在影片的开头,一位少女站在水里独白,之后便像鱼一样游进了黑暗之中,隐喻着少女们的未来也是迷茫,未知的,她们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
片中金鱼被偷的新闻向我们讲述的不仅是这个事情,更是述说了少女们无聊的青春,用真实的事件来引发对青春的思考。
被困在鱼缸中的金鱼如同被困在峡山中的少女,展露出少女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狭窄世界的控诉,陷入其中无法逃出。
是一种外在的束缚同时也是一种内在的困境。
最后金鱼被放生暗含了少女们渴望自由,渴望离开峡山,但“活在当下”的歌响起呈现出少女们只能活在当下的消极、厌世之中。
《金鱼少女的日记》展示了少女们对现实的不满,对重复生活的抗拒,对成人世界的唾弃和对青春自由生活的向往、憧憬。
这些少女天天梦想着要离开这个小地方,却只能日复一日地度过无所事事的夏天。
多元化的青春背后的指向却是精神的空虚和青春的叛逆与迷惘。
关于青春的记忆碎片 ——浅析《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中的镜头 关于“青春”这个词的定义可能有很多很多,也许像是《阳光姐妹淘》里的无悔,或像是《垫底辣妹》里的励志,甚至是像《匆匆那年》里的追寻,在各类影视剧里给观众塑造了太多太多的青春,以至于让观众觉得对于青春的印象应该是丰富而不凡,其实回过头来想,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又有多少不凡的时刻呢,也许我们的青春更像是《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里呈现的那样,毫无理由的无聊和放肆。
短片用丰富的镜头语言向观众展现了四个女孩“迷茫的青春”,通过她们何尝没有看到曾经自己呢。
利用框架镜头展现不同人物的共同之处。
短片中运用了“圆形”和“方形”两种框架性的镜头来加以呈现,共同点是在框架形成后都是用推镜头来带出人物,但不同的地方在于两者的不同人物命运,用“圆形”的垃圾桶洞口带入了主人公小茜,并用“地牢,混蛋”两个词加以扶之,在这个镜头里让观众看到了井底之蛙的感慨,也许她们真的现在峡谷里的金鱼始终看不见大海,而“圆形”有,用一种永无止境,看不见尽头的轮回,正好契合了女孩们漫无目的,碎片化的青春往事。
而“方形”镜头用在了全篇不曾谋面的海酱身上,在外人眼里她是个成功的少女偶像,现在的她方方正正被演艺公司规划的明明白白,虽然在最后的方形镜头中,观众只看见了她的嘴,但可以从她的台词中看到她的痛苦和她极力想要的突破,正如“我只有十五岁,但要唱《十七岁》这首歌”那样般的无奈。
两个女孩的青春不同,但又相同,不同在于命运,相同在于她们都不知道活着的含义,而这一切,影片只用了两种镜头就早已诠释的淋漓尽致了。
用特殊的主观镜头记录每一段特殊的青春时刻。
每个人的青春不一定不凡,但一定特殊,影片也利用一些特殊的主观镜头,向观众呈现了女孩们特殊的青春。
影片中的青春用“自由”一词来形容再好不过了,而其中对于手机的主观翻转镜头运用可说是恰到好处,当女孩们在天台上把手机抛向天空,这不仅是她们无聊的玩法,其实更是有种想飞又被地心引力束缚住的表达,也许只能在空中漫无目的的停留一秒,但心中那份青春的不羁却从未改变,相比之下“保龄球”的主观镜头也是如此,一种混乱感从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何尝不是像是女孩们无厘头的青春呢,一直在运动,但始终紧贴地面。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用的非常奇妙,那就是在给金鱼投食的一个镜头,在鱼缸底部垂直向上看着鱼食一颗一颗的掉落,顿时一种束手无策的无力感充斥着画面,影片中的女孩们也像是鱼缸中渴望大海的金鱼,但始终只能在鱼缸里张望着这个单一的世界,影片不用过多的语言,只用镜头就将影片思想娓娓道来。
用平视的主观镜头让观看者变成参与者,并从中审视自己的青春。
影片中的平视镜头也是影片的特色之一,与众不同的是在此基础上加以了手持拍摄的手法呈现,从而让影片的真实感得到了更好的展现。
影片中对手机吐痰时的不屑,集体竖中指时的团结,对自我影像的想象,和观众对话的平等,甚至是电脑前主播谈论的性,都是利用平视的主观视角来呈现的,通过这个也进一步的阐述了在青春这条路上所遇到的事情以及影片看似松散的主题,这也让观众更好的融入影片看到人物的世界,听见内心的声音,引发自身的共鸣。
也许励志的青春真的没有那么多,其实更多时候像是影片中的一句台词 “背叛也好,被背叛也好,我认为都无所谓,直到死去” 那样的空虚、迷茫与落寞吧。
忽然想起《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玛蒂尔达问里昂,人生会一直如此艰难吗?
还是只有童年如此,里昂回答她说,一直如此!
同理,我想借着商场那四个未来的少女的口,对四个正处在15岁的夏天的少女,以及对15岁即将考高中的我自己说一声,姑娘们,你们现在感觉很无聊吗?
没关系,以后会更无聊的!
但是,我是汉纸,不是菇凉!
片中的四个十五岁少女们,一起K歌,一起拍大头贴,一起走火车道,一起放金鱼……似乎日子会一辈子这样过下去,无聊,麻木!
他们身边的人,也都很无聊,爸爸整天就只会看午夜节目傻笑,哥哥就只会讲一些无聊的段子直播,抽奖抽中玩具枪的人很傻逼,老师也很无语被妹纸甩了……每个人都很无聊。
是啊,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无聊!
那些看上去很热爱生活的人,也不过是在假装!
假装很喜欢去看演唱会,假装很喜欢敲字,假装很喜欢旅游……其实谁他妈爱看演唱会啊,不过是无聊!
谁他妈喜欢敲字啊,不过是无聊!
谁他妈爱旅行啊,不过还是无聊!
无聊到爆炸了好吗,所以只能找点事做。
人生本来就很无聊,而且还会一直这么无聊下去,无聊一辈子,无聊将你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塞的满满的!
你以为那些伟人、明人、明星们就无聊?
NO!
想想季羡林老先生的日记;想想今天很多人转的那些名人黑历史,想想和你们一样都在玩王者荣耀的明星们……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们也很无聊!
姑娘们,你们以为现在很无聊?
想过得更有意思一点?
想离开这个万年不变的小镇?
其实你们真的想多了!
未来的日子,你走出村子到了镇上上中学,又走出镇子到市里上高中,再走出市到外省上大学,再到不同的城市工作,或者出国工作……你以为就很有意思吗?
NO!
NO!
NO!
哪里都很无聊,哪里都很没意思!
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而真正可能会让你们觉得有意思的啊,正是你们的现在,你们觉得无聊去唱K,你们心血来潮去放金鱼,你们偶尔使坏拿水枪射那个送你们水枪的男孩……这些才是有意思的!
工作啊,梦想啊,都很无聊!
不过是为了糊口而已!
你们以为长大了,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广阔的天地,就会觉得有趣?
其实只不过是更宽广浩瀚的无聊!
你们放了金鱼,谁能放得了你们呢?
我们都是被生活困住的金鱼,渴望等着谁能搭救自己,从这个死水一样无聊的世界里解脱,可是没有人会搭救你,你只能自救,但是自己也救不了自己!
你以为讲笑话就很有意思?
你以为我整天敲字就很有意思?
那些看上去有意思的事情,其实也根本没任何意思,天下所有人所有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很无聊!
你们15岁的夏天,感觉自己像是僵尸一样活着,一成不变。
我25岁+的夏天,感觉自己像是千年老尸,已经无聊到爆炸了!
不过没关系,不管是你们还是我,以后只会比现在更无聊,你觉得现在无聊到受不了,但是你会发现,你还是能受得了的,因为以后只会越来越无聊。
至于现在,跟以后比起来,还算是挺有趣的,所以啊,好好享受现在吧!
生活很无聊,不过导演拍摄的,倒是挺有意思的!
不管是剧本结构,还是画面呈现,都写着大大的两个字:青春!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2017.08.02/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影评一部作品,一定有导演想要说的话,他想要表达的主题。
看到对于这部影片最多的描述就是极度的丧,我却在写这篇文章思考时发现,实际是很正向的主题。
结局是无意义,无改变,就是现在,活着。
是那一首开头与结尾都出现的歌曲,令akane落泪的歌曲。
距离高中毕业已三年,迷迷糊糊,好似熟悉,却已然不是当下而有些怅然若失。
高中时期的我,也觉得人生无聊至极,没有意义。
既不知读书何用,想要找到答案,也想在书中找答案。
现在,也没有寻到人生意义,意义这个宏大的命题,难以寻得满意的答案。
回忆起以前的种种,带有的情绪多是对自己脑回路神奇的嘲笑。
我的高中是一所很好的高中,她的好不仅于高考录取率。
几乎是全员奋笔疾书时,我却浪费很多时间在“自毁前程”的事情上,除了准备高考外的想法也是多的要溢出来。
父母到现在还悔不当初的就是,我在高一时选择文科班,高二却又转入了理科班。
他们把这个作为了我考不上一本这个结果的原因。
高中极其重视的学科是数学,我在高二时却拼命念文言文,把做不完的数学作业丢在旁边,大学的科系却主动的选择了数学。
午休时间,在自习室里,我在看瓦尔登湖,做摘抄,晦涩难以理解之处就攒起来去问语文老师。
一个人跑去英语岛,坐在靠湖边的台阶上,看对面的枝桠上,有时候会停满白鹭,有时还会听到猪叫声,那时候的我在想什么呢,啊,无外乎,为何读书,人生意义,伤春悲秋,放空吧。
那时的我,发现多数人都有一个毛病,想要的很多,却吃不了。
我会询问一起吃饭的同学,可以夹你不吃的吗?
次数是多是少也不知道了,想来自己真是无理啊,也觉得单纯坚持不浪费而无所顾忌脸皮。
我会把衣服束在裤子里,裤脚挽起,左脚上戴着L字母的红绳,这些习惯依旧如此,只是红绳不再是高中的那根,字母也已经不见。
那段时光我还以音乐度日,玻璃屏碎光的MP4,耳朵疼却依旧戴着的耳机。
听垃圾场这一类的中国旧音乐,粗糙感让我对于小众音乐毫无障碍。
音乐软件里面逼哥的照片,我暗自断定这不是本人应是随机的网络图片。
把玫瑰这首歌推荐给别人的时候,得到的反馈是摘下耳机和这是什么烂音乐这句话。
我赋予离别很强的仪式感是从高中毕业开始。
毕业前,我攒了一堆钱用来买礼物。
思考着最合适的礼物,写卡片。
因为以后的我们,可能不会再说一句话,也不会再见。
有一些事情,我觉得神奇的是因为我都猜错了后续发展。
送生日礼物,却联系不到,穿着鞋子跑进了露天游泳池,像个偷窥狂一样转了三圈,才找到。
因为朋友的台风天不能失约,冲动的跑下了爸爸的车,问他在哪里,虽然我还是没有见到。
跑去另外一个学校,信息错误的情况下,还是寻找到了班级,座位。
在安东诺夫卡的苹果的这一页,左手握笔写上标记。
和父母起冲突的时候,情绪激烈到我需要蹲下来,才能冷静。
人生第一次跑去看音乐节,踩了满脚的烂泥巴,已经晚上十点,我爸开着车在瓯江大桥上来回找不到我而火冒三丈。
拦不到出租车的我,只能选择从桥的这一头跑去另一头,msx就在后面追着。
曾让hx,jm,jq帮我兜谎,他们无法理解我为何对父母撒谎这一行径。
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的新旧挣扎。
我开始有了自我的想法之后,与父母就出现了隔代的障碍,还遭遇了沟通失败。
想尝试,被压抑,再思考。
新的想法冒出,便会重复着上述三个步骤,高中不结束,就会在这个圈圈里面循环多次。
那时候多期待啊,能够跳出这个圈圈,能够自行在想尝试的下一步变成去尝试。
对我而言,高中毕业比高考的意义更为重大,兰州的遥远程度大概就是我迫不及待离开的心情程度也是我对这个圈圈的厌恶程度。
金鱼这个意向,出现在了标题,开头,中途和结尾。
akane在第四章的时候对金鱼说过,如果我能给这部影片取个名字的话,她取为,你是跳不出这里的,夏 。
如同她的命运一样,是离不开这一个小镇的。
金鱼无法跳出鱼缸,除非发生奇迹。
少女们的突发奇想,成了金鱼们的奇迹。
她的结局是,什么都没有改变,什么都没有意义,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就是现在,活着。
akane留出了眼泪,话是直白而简单的,要懂得只需一瞬,唱出来的就是现在,活着。
在探索意义,未来,兜兜转转又是回到了现在。
活在当下这句话多么的简单,但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把期待放在了未来。
我们称现在的都是苟且,远方的才是诗和田野。
告别青春期的我们,多数人更是把生存放在了意义之前。
那时候没有人和我说,活在当下这个道理,说的全是,高考之后的如何如何,过了高考这条线你再努力也没用了。
没有人教我如何享受枯燥,在这些蚂蚁文字中寻得乐趣,大多听到的是,老生常谈的道理和成功的方法论。
我突然变得很好奇,当年那一群同龄人中,他们是凭着什么学习下去的。
父母老师的教导?
理想的向往?
对往后生活的期待?
人云亦云?
还是对于知识的热爱?
我们把知识当作矛与盾,当作冲锋陷阵的利器。
是浑然不知所做何用,只是日复一日。
高中时期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当下情绪使然的冲动,行为是当下的,却没有活在当下的恍然大悟,我把新生放在了高中毕业,活在大学才开始。
活在当下也只是一种人生观点,是我三年前的迷惑,和这一刻的透彻明白。
把意义大大的期许在未来,我们多半达到时也不会多么的快乐。
结局就是一个结果,没有任何意义,他既不改变未来,也对曾经没有任何影响。
所能感受到的,也许只能是“就是现在,活着。
”akane远比我厉害,她在结尾的那一刻就找到了。
私たちはいつも結局だ 結局真っ暗で結局綺麗な金魚は見えなかった結局結局結局…結局その夏は終わった結局私たちはこの町から出ないだろう結局何も変わらない結局私たちがやったことに意味なんてひとつもない
。
金鱼放在游泳池里真漂亮啊,但是消毒水里会杀死它们的吧,也许金鱼就该呆在夏日祭大叔的充气水池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反正青春期干的尽是无聊又没有结果的事。
——一个突然大雨盆过后的夜晚在伴随家庭中一阵突然的争吵平静后突然想起来这样一部片子,搜着这部有着长名字的短片。
向来写东西难免东扯西扯,总是想说的东西多又不知从何说起,遇到这样一部“万花筒”一样的短片,反而触到了特别多心里的事。
所以想读的朋友,这偏影评大概也就是我个人内心的一些小小波澜感受,有出入不同和不准确也望理解,此文随笔一篇,希望相互交流~
影片啊也没说什么事,几个女孩子,放生金鱼,正执青春,还有那些胡思乱想和生活乱七八糟的琐碎。
——但是又一面又觉着其实影片讲了一大堆东西。
这个时代啊,最初每天是电视新闻接二连三,电视最初连接了外面的世界,真实或虚假都好,它连接了一个通道,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后来手机丰富了,我们不仅仅知道世界的大事,还知道了更多的中的小的更小一点的事情在发生着,那些“事”填满我们的生活,每件事都在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无聊,有些人在做这个有些人在做那个,人类有着无数的可能,人类有着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不可定义……——人类,仿佛不可能被任何事情困住。
属于生活的最新鲜充满最真实矛盾的阶段大概就是所谓青春年少,因为我们不愿定义,不愿归属,不愿妥协,生活一半理想一半,一半单纯理想天真无忧无虑,一半矛盾复杂不可描述深邃忧愁……
徘徊在被捕捉却又被放逐的感受之间,极小的渺小中。
在这片出生地游荡,漫游于大人们对生活的经验的告诫与自己对理想世界憧憬向往之间。
“和平……平静……安然……稳定……什么仿佛都又不会发生,仿佛整个世界已经不会再发生什么了……”——希望着有什么可以打乱这一切,可以让这连混乱都没有意义的世界重新获得感受存在血液,让自己麻木的灵魂重新活过……什么重要的不重要的,该存在的不该存在的,真的假的,有的无的……
人们创造工具,人们懂得重复,人们懂得理性,人们懂得存在的构成组成世界的东西……却用在想着,我们究竟在怎样的活着,从哪里?
去哪里?
……自我?
影片虽然在短短二十多分钟里分了如此多的章节,却全片并不脱节于主题,对于突然蹦出来的话题,突然碰到的现实,突然扭转的局面,全都非常有趣的运用直接的方式仿佛即兴处理。
而关于标题里那放生金鱼的故事,更是成为影片的一天潜在故事线,而填充影片大部分的却是生活日常的琐碎,关于这群女孩的生活,她们的家庭,她们的名字,他们担心的,她们忧虑的,她们喜欢的,她们追求的……在泳池放生金鱼。
——这件事的前因便通过生活的样貌得以说明,是因为无聊而突发奇想呢?
大概是这样的,因为一定是因为无聊了,想看金鱼在泳池里美丽的样子呢!?
夜晚一片黑,泳池又那么大,终究还是跑不掉的,大海在哪里呢又?
金鱼还是会死掉的,不尽人意也好的生活终究是要以同样的方式结束,跳进水里,水湿透衣服想必一定也让麻木枯燥的心得到了些滋润,一定也让平淡的心得到了一点波澜……
“历史上有没有人从古到今一直活着呢?
”——想必也应该会有吧真的会有么?
真的没有呢?
世界那么多神奇,什么事情不会发生,而作为另一种不到最后不知自己是不是不会永生的人类,眼前的生活永远是问题,在影片中每次环境气氛形成后突然抽离的旁白,像是灵魂深处,内心的独白,清醒又沉醉诉说着眼前触碰不到自己的一切,大量的信息充斥刺激我们的身体。
眼睛被满足,鼻子被满足,嘴巴被满足……我们快速便捷地满足着身体,却在远离,一种脱离感仿佛是灵魂的保护层隔膜来这物质的触摸。
终究是在追寻着什么?
要去向哪里?
“别想了,你跑不掉的……”就是这样,人,在伟大着思考往往这样,愚蠢着思考属于又不属于自己的事。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想必导演也是某天突然好奇为何这些女孩子要这么做,寻根问源事情本身变得像影片现在完整准确,更准确的其实是属于每个人应该有的对自己生活的敏感。
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
故事发生在日本埼玉县一个狭小的地方……想到《一拳超人》中的崎玉也是一个虽然自己是宇宙最强,而生活却总是躲不了的无聊,面对生活谁不一样?
更何况是作为学生,虽然每天就穿梭在学校家里,这种枯燥的生活形式下总要寻求些不同的心情,我们总明白生活不是简单的复制重复,追求意义,追求希望,追求所谓美好……这是她们对无聊生活的抗议,对一分一秒的前进的时间能做的抵抗。
影片运用琐碎去展现这群女孩的想法我们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呢究竟?
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让谁脱颖而出。
他们说着,活了十五年,像僵尸一样活……
我们仿佛有诸多的情感却献给了那些快速流逝的娱乐快餐,我们本身丰富细腻的情感被分割注入进了每一个打发无聊的“工具”中。
容易丧失的人情味儿,容易迷茫的空壳信仰,节日平淡了,言语被弱化了,时间变得锋利,情感变得冷清木讷过着这样的生活很可怕。
于是在夏日祭那晚,她们看着路边摊水池里的金鱼,听老板说反正都要处理掉,她们突然觉得:“它们不应该在这,它们应该在大海。
”“真的是为了金鱼的美丽呢?
”
为这样的生活做点什么罢了 电影从头到尾都贯穿的独白直击人心,生活的话题各种各样,家庭,朋友,学业,社会等等,充满了无奈,看不尽的长路漫漫,属于“真”与“实”的一切踪迹,身边也无处可觅。
“我很害怕失去她们,我不知道她们怎么想,我永远无法知道,但或许我们分享着同样的恐惧,这就是友情。
我将跟她们和家人一起,生活在这个小镇上,直到死去。
”
未来啊,又是复杂的结合体,又是站在一个点向着无数方向发散,但是我们终究是只能迈出一步,我们寻求真实存在的同时,我们清楚了我们真的被困住了,肉体灵魂都切实体验到的敏感,脱离麻木感受到的重生般新鲜力量,谁又会说不是痛苦呢?
最美的不会是最后的结果罢,一定不会。
恰巧最近偶然想起来了一部初中那会儿看过的片子,前些天又翻出来回味,对于生活的话题,其实再加上失败的人生,存在意义就变得更重要。
《阳光小美女》
我想,对于最后的结尾这应该是最鼓舞人心的话,失败的人生,失败的生活,痛苦的煎熬和迷茫的岁月,讨厌被定义讨厌被否定,挣扎着证明着自己真实的存在……痛苦的岁月会塑造成最好的我们么?
谁在乎呢?
反正我们总要做,去做点什么,去做下去,即使最终不属于我们,最终不见得被认可被接受,总要选择一个点,方向,去完成。
我们的确被困住了,我们的确像游不进大海的鱼,可是仍然作为有着一个生活的人而存在着,时间就在身边左右,我们内心存在摸索着真实的东西,那是有意义的。
所谓的未来,尽管去他的……
因为……“此时此刻,我活着。
”——
解析金鱼代表着谁、什么样的情绪会错失这类影片的真实意味---邀请你在虚无缥缈的情绪里沉沉浮浮。
狭山的人们生下来便看到死亡,看到定局且没有希望的未来。
或许有人功成名就,但随机选中的幸运儿从不是真正普通的人。
重复和没有意义的每一天,粉刷上不同颜色的无聊的每一天,都在昭示绵长不断的绝望。
得知未来不具备可能性,现在所做的事情也只是消耗生命。
没有意义的犯罪只是让未来的结果变得不那么平静。
我喜欢其中的大部分分镜构图和拍摄手法。
我十五岁时正是高二,生活在豫南的一个小县城里,每天早上的闹钟是5:16,在家里吃完早饭,要在六点之前赶到学校。
每天都有着做不完的习题,有着上不完的课程,放学了会赶紧跑去食堂吃饭,然后去书店看看有没有新的习题,有时也会趁机买上几本小说。
中午要求在宿舍休息三十分钟,我侧躺在床上,有时看书,有时写题。
吊顶的电风扇总是摇摇欲坠,舍友的鼾声此起彼伏,十二个人就这样塞在狭窄的房间里,老师走进来时总是悄无声息,但我总能及时藏好课外书,一动不动,装作呼吸平稳的样子,躺久了似乎真的能睡着,但一般都是眼睛紧闭,不知道究竟想些什么,从宿舍走出时我才会感受到困意。
上到四楼时会去厕所洗把脸,走到隔壁班时会装作不经意地往里看,她就坐在最后一排,我总是庆幸她不知道我喜欢她,后来却发现几个班的人都对这些八卦津津乐道。
晚自习的时候附近广场的音乐声很是嘈杂,不远处的楼房总是有红光在闪烁,在课间的时候我凝视这些红点,想象它们是噬人的怪兽。
周五晚上是少有的快乐时光,走读生会回家,住校生也会选择白天再来自习,留在教室里的只有几个人,可以畅快地聊天,一周的堆积压力仿佛都能在一个晚上得以释放,虽然第二天来自习时又会恢复原样。
也有几个所谓的朋友,其实就是一起从宿舍回教室的同学,关系不好不坏,但也不至于让人生厌。
那时我不够成熟,也不算幼稚,总是看不起那些自作成熟的人,可内心却暗暗渴望。
我总希望生活里出现什么波折,譬如噬人的怪兽、漫天的陨石,想象世界将要毁灭,然后我挺身而出,光芒万丈。
所以说把金鱼倒进泳池又如何呢,它们也只能在这池水里安静等死,我们只能宣泄,不能改变。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这个夏天就要结束了,伴随着好像永远没有尽头的暑假作业,还有西瓜和夜宵味道的空气,夏天最终好像都会变成了老人手中的一壶绿茶,或是孩子眼中融化的雪糕……但我想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夏天。
即便以同一种时间周期计算,处在不同年龄的人们看待夏天的感觉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次我就踩着夏天的尾巴,给大家讲述一个15岁少女眼中的夏天,或者说,是一个15岁少女眼中的世界——《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初看这部电影的名字和类型,我本以为这是一部记录少年犯罪心理的短片。
不过看完之后,短片悬疑的部分并不多,但它却给了我另一重意义上的惊喜。
因为片名太长,之后我就简称它为《金鱼》吧。
《金鱼》的故事不复杂,它讲述了日本崎玉县一座叫峡山的小城里,有四个少女正百无聊赖过着她们的夏日生活。
短片大部分篇幅,都在以女主角小茜的感官和内心独白带动着叙事。
作为生活在小城市的女孩子,小茜有固定的朋友,三点一线的校园时光,以及寥寥无几的娱乐活动。
如此无趣的生活,让小茜整个人总是死气沉沉毫无波澜的丧气样。
少年人眼中,罪不可恕的是无聊。
所以在小茜和朋友们眼里,一成不变的生活让她们宛如活死人,大好青春都喂了狗。
而在她们的周围,已经度过青春期的那些大人们,庸庸碌碌,已经是真·活死人。
还有一个即使妈妈出轨,也能天天对着电视傻乐的爸爸。
这两位重要家庭成员不但甘于平凡,甚至肆无忌惮的浪费着生命。
如果用打游戏比喻,这种生活就好比非自愿开启了无尽模式。
而没完没了,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命运,往往是孩子们最害怕的。
小茜只有15岁,按她对生活的认知,就是初中毕业考一个普通的高中,高中毕业上一所普通的大学,再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嫁一个普通的人。
“普通”就是小城市的常态。
直到有一天,小茜在和朋友们逛街的时候,遇上了四个中年妇女。
她们看起来有些怪异,路过她们时,小茜回过头望了一眼,这四个女人居然摆了个夸张的造型,她们嘴上还念念有词:认命吧,长成平庸的大人也会过得十分幸福。
唉,脑子里天马行空的少女,哪里能接受这样的命运呢?
于是大概秉承着“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的信条,几个少女在夏日祭结束后,偷了四百条祭典中的金鱼放入了学校的泳池中。
这大概是她们15年的短暂人生里,做过的最刺激的事了。
金鱼渴望跳出鱼缸,去更广阔的天地里遨游,所以少女们把金鱼放到了泳池里,就如同把自己投射在金鱼们身上一样,赋予了金鱼跳脱命运的意义。
当警察问起少女们为什么偷金鱼的时候,小茜告诉警察:“因为金鱼在泳池中游动的样子很美。
”金鱼事件只是一个夏天的小插曲,不过当少女们长大后,金鱼事件对她们来说就会变成可以不断提起的猎奇回忆。
“我初中可是偷了四百条金鱼半夜放到学校泳池里呢,没想到还惊动了警察,回忆起来当时可能脑子进水了。
”
她们说起的时候会有点得意,又会觉得那时的青春因为四百条金鱼,总算有了别样的色彩。
到这里,《金鱼》的故事就差不多说完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
但其实这部短片的背后,有着日本一代人的困惑。
短片中的小茜,算是日本平成时代的孩子。
她代表了大部分平成时代年轻人的状态。
平成时代也被称为“宽松世代”,是日本生存环境和政策都大幅度改变后的社会效应。
大批年轻人无所事事,整个日本的拼搏精神都在退化,而“丧”文化也由此兴起。
聊到宽松世代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一下2016年的一部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了。
它不同于《金鱼》,视角从校园跳到了社会,讲述了一批和小茜同时代成长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会经历的种种遭遇。
本剧讲述了上班族坂间正和、小学教师山路一封和高考复读生道上万里部,三个生于宽松世代的年轻人,在宽松世代的洗礼后,努力融入社会生活的故事。
这一代的年轻人好像格外单纯,在相对优渥的物质条件下,大家都少了来自生活的压迫感。
不管是在事业上的奋斗,对未来的憧憬,还是对爱情的态度,总是松松垮垮的。
不过这种松松垮垮,在经历了残酷现实的打压后,要么年轻人从此成为了废柴,要么他们就会反弹逆袭,爆出来的力量反而更坚韧。
如果说,在《金鱼》中我们会看到的少女们,在校园里充满了对未来无趣人生的恐慌。
那么《宽松世代》就道出了带着这种恐慌的青年们,在步入社会后如何成为他们曾鄙夷的“无趣的大人”。
它为我们展现了小茜们没有看到的大人的另一面。
他们依旧在挣扎,但现实不会再给他们偷金鱼的机会,所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努力活着。
《金鱼》中的少女们,可能觉得当学生的日子无聊得不可思议。
但当他们长大后再回看过去,原来最有意思的时候,其实就是那些无所事事的少年时代。
虽然大多数人都已经不再是和小茜一样的少女,还是希望在这个夏天即将结束的时刻,大家都不要停下脚步。
如果你已经没有了偷金鱼的青春,还是那句俗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希望你依然能做一条渴望更大世界的金鱼。
至于现在确实还在上学的小伙伴们,我就最后送给你们一句话:暑假作业做了吗?
今天片片就讲到这里,大家拜了个拜。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小片片说大片(xppsdp)
装神弄鬼
风格自由自在的青春片。金鱼、小镇和不通向任何地方的高速公路。
可能我不是一个喜欢回忆青春的人。
台词满喜欢的,就是剪辑手法太乱,就像点开了剪映所有效果都用了一遍,感觉十分的自恋
MV。闲出屁的人生真的容易往犯罪的方向靠近。
神作!
吵死了
并不是什么也没有改变啊。你们把金鱼都放进了游泳池。你们在唱着歌。你们一起看了灿烂的烟火。你们一起度过了十五岁的夏天。你们都活着。
无聊透顶,完全没有办法看完啊!
松居大悟应该来看看这部片取取经
有时间无聊也是一种幸福,比如我现在
眼花缭乱,但过分执迷于符号上的拼贴。
这个才是少女的青春该有的感觉。
應該是要拍成feature的節奏吧 請一定要拍成長片!哪怕概念和玩法都不新鮮 日式少女+青春的主題永遠看不膩 永遠會被感動
……是代沟吗?
丧萌丧萌的。"in the end, nothin will change"
3.5/无节制的形式彰显着努力又无力的向外反抗,但没能将向内的情绪发散
非常酷非常喜欢,中二病的虚无主义,然而也只有那个年纪可以把堆积如山的百无聊赖用这样一种毫无意义的浪漫方式爆发出来。主演们的厌世脸我给130个赞
+;重看,日本“主旋律”电影
现在我离中二是愈发地远了,想来未必是好事,虚无感倒是长存。这片子让我想起了等待戈多和濑户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