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大电影2》,有你熟悉的乐高,没你想到的剧情。
第二部感觉比第一部好多了,剧情不算简单,也是难为了小朋友们了。
重点是有很多好听的音乐,给他们点赞!
导演Mike Mitchell 在这部电影的组织很好,感觉比他以前拍的《海绵宝宝》及《疯狂外星人》等好多了,有很大的进步。
电影除了蝙蝠侠、超人、神奇女侠、绿灯侠等,还加入了新的角色,对电影知识比较全面的影迷肯定会看得很爽。
《乐高大电影1》于2014年上映,影片凭借层出不穷的彩蛋和梗饱受赞誉,最终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北美票房2.57亿美元,位列2014北美票房第5,全球票房更是大卖4.69亿美元。
电影中的蝙蝠侠、超人、绿灯侠、甘道夫、邓布利多等等应有尽有,几乎把华纳的电影调侃了个遍。
苦苦等待5年,终于等到《乐高大电影2》的回归。
《乐高大电影2》仍然有层出不穷的致敬和全片密布的彩蛋,玩梗的技术也是登峰造极,其中还有不少梗很高级,如果不是深度影迷都看不出来。
比如开头所呈现出的废土末世,就让人联想到华纳的另一部电影《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
而男主角艾米特驾驶飞船狂飙,座椅旁边还放了一个盆栽,又是在调侃《银河护卫队》的树人格鲁特,毕竟艾米特的配音演员正是“星爵”克里斯·帕拉特。
随后,艾米特遇到了雷克斯,后者自称是银河保卫系考古学家兼迅猛龙驯兽师,则是调侃了《银河护卫队》和《侏罗纪世界》。
超人、神奇女侠、海王等人上飞船后,竟然没有人关心绿灯侠上来没有。
姗姗来迟的绿灯侠不禁抱怨道:“我可是绿灯侠,你们怎么会把我忘了呢?
”
“大家忘了绿灯侠”一语双关,第二层含义无疑是在调侃《正义联盟》中没有出现绿灯侠,直接打破了第四面墙。
除此之外,甘道夫打破次元壁吐槽漫威和DC,超人开启自黑模式,还有钢骨、闪电侠、甘道夫、《虎胆龙威》的布鲁斯·威利斯等等,可以说是从头到尾都是彩蛋。
彩蛋和梗是本片的一大特色,另一大特色便是常常因反差而引发笑点,这也是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
比如女主角露西说:“各位,我们要保持强硬。
”下一秒就瞬间打脸,蝙蝠侠竟然做起了SPA,还说“我要把我坎坷的过往埋葬在放松的臀大肌里”,俨然忘记自己已经被外星人绑架了。
同样的例子还出现在艾米特上,他为了解救被外星人绑架的同伴而向雷克斯求助,希望对方帮助自己变得强硬起来,结果下一秒他又开始逗迅猛龙了。
导演非常擅长使用这种“神反转”制造笑点,让人猜到开头也猜不到结局。
面对废土末世,露西故作深沉地说:“我们的生活已陷入混乱,新生活让所有人都变得更加坚强。
”画面一转,艾米特非常欢乐地买起了咖啡,一秒钟就破功。
露西语重心长地教育艾米特说:“你不能假装一切皆完美。
”艾米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露西的提议,说道:“是,我知道,所以我也有犀利的一面,可以变得超级强硬。
”结果他话音刚落就对着“流星”开始许愿,分分钟打脸。
艾米特对众人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热血沸腾地说:“谁要和我一起去救他们?
”按照以往电影的套路肯定是所有人都挺身而出,结果是一个人都没去,不得不说太反套路了。
露西非常疑惑地说“它好像知道我们的每一步行动”,原来是艾米特每次转弯前都不忘打转向灯,自己还丝毫不知情。
再比如上一秒还是单身的蝙蝠侠,下一秒就步入婚礼的殿堂,甚至还向超人炫耀:“看,我比你先结婚!
”真是实力虐狗。
《乐高大电影2》一方面是调侃其它影视作品,用“玩梗”来制造笑点;另一方面是引导观众去猜接下来的剧情发展,然后给你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从而形成巨大的反差来引发笑点。
更重要的是,两部《乐高大电影》不仅仅是好笑,还有一个好剧本,能引发观众思考。
《乐高大电影1》以拯救世界为主线,暗线隐藏着一个父子消除隔阂的故事;《乐高大电影2》运用了同样的手法,以两个世界的碰撞隐喻兄妹从产生矛盾到握手言和的过程。
故事之外,哥哥和妹妹在玩乐高玩具时产生了争执,这才导致了故事之中外星人绑架了露西等人。
妹妹是反派吗?
当然不是。
外星人是反派吗?
当然也不是。
反派既不是妹妹,也不是外星人,真正的反派是亲人间的隔阂、家庭里的代沟,生活中的困难、现实中的阻力,只有一家人齐心协力才能克服它们。
《乐高大电影1》中父亲和儿子终于冰释前嫌,《乐高大电影2》最后哥哥和妹妹也握手言和,重归于好,而他们也在隔阂——消除隔阂的过程中得到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于包容和成长、家庭和爱,这才是两部《乐高大电影》的精神内核,也正是人们喜欢这两部电影的原因。
哥哥和妹妹和好之后,一起玩乐高的一幕非常感人,让很多人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让人联想到了《玩具总动员3》。
哥哥仿佛在对妹妹说:看,这是超人,这是蝙蝠侠,这是甘道夫……是他们陪我度过了愉快的童年,等我长大了他们就是你的了。
我们可以猜测,也许《乐高大电影3》要拍哥哥去上学、和乐高玩具告别的故事了吧,想必又是一场催泪大戏。
《乐高大电影2》不仅能让你捧腹大笑,还能让你热泪盈眶,最后还能融入家庭和亲情,这种笑中带泪的电影才是喜剧的最高境界。
太累了,只能看一些乐呵乐呵的电影,好莱坞的电影基本上都能把故事讲好,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电影,又是一部关于寻找自我的电影,当然远没有第一次看来的震撼,类似的电影还有《无敌破坏王》,第一部都是创意十足眼前一亮剧情还能接上反转,基本上续集都有骗钱的嫌疑,故事不足够精彩。
剧中各种梗玩的飞起,尤其是DC梗,从超人到海王,还有蝙蝠侠,各种耍贱,还顺便吐槽了没有漫威的版权,漫威没有接电话,好些场景都是对之前一些电影的模仿,真人的拍一遍,动画的再拍一遍,果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排列组合就是创新,玩梗玩成套路,一点儿都不真诚。
电影中有两条线,第一条线是埃米特找回自我,对抗这个邪恶的世界不是靠逞强斗狠,而是靠爱,靠内心的善良,好莱坞套路飞起来,第二条是现实中乐高的主人兄妹俩的从抢玩具到共享玩具,又是一个套路,套路般的剧情已经没法抢眼球了。
电影打分80分,评级还行。
#乐高大电影2# 孩子越来越大,看着他头发中居然有了两根白发,心里一冷,动画电影可能未来不再不适合他,乐高可能也会渐行渐远,我的衰老随之而来。
从出生到现在,陪他看了几乎所有的动画电影、科幻电影、动作电影。
这其中动画电影居然给我留下的映像是最深刻的,#欢乐好声音[电影]# 中想到自己《消失的民居记忆》的出版艰难,潸然泪下,到#头脑特工队[电影]#中关于焦虑情绪的科学分解,对情绪的分类和共存,如今仍可共鸣。
这部电影同样经典,影评却只有一句,也是来自于影片中。
未来穿梭回来的主人公耻笑当下的自己胆小,善良不够冷酷。
当下的自己回应:不敢袒露自己心扉的人,才是真正的怯懦。
为之动容,不知道别人是否可以听懂或认可,但觉得这话是对我最好的肯定。
作为已经看过电影的观众,可以严肃的讲:家长可以放心地关了手机无视信息邮件地带孩子去看,无论儿童、大人也会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在儿童教育方面也会有收获。
剧透高能预警!!!
哔哔哔哔……作为不是严肃的乐高粉,仅仅对于电影进行分析。
《乐高2》延续了第一部的创意点、故事模式和联系现实生活,这次的主要冲突是关于哥哥和妹妹的。
关于这一点,我想在第一部的结尾处,当Duplo星人出现时大家就可以猜到了。
一样的从孩子的视角表达乐高世界,冲突点既是真实家庭中的矛盾,而解决问题的根本也是真实世界中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解,只是用乐高世界中的角色来表达出来。
所以对于国内从11年就开放了二胎政策的情况,更加适合有两个孩子的家长带孩子们去看。
电影的精彩之处就在于通过想象力,展现出了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是什么样子。
比如:Emmet抵抗破坏力极强的Duplo星人,和大孩子讨厌小孩子总是搞破坏、自己的玩具被小孩子抢过去以他们的方式玩一样。
就像Rex,家里又有个小恶魔来剥夺了父母的爱,父母的关注点不像往常,似乎自己变成了那个多余的人;边界屡屡被侵入,自己的“世界”被摧毁了。
大孩子往往在这时会以“大人”的方式对待更小的儿童,比如扮酷、装作讨厌所有关于儿童的东西,而忘记了自己也是个孩子,也会对善良、美好、可爱的东西吸引;而家庭恰恰是通过爱来建立的强连接关系。
以上这些全部通过乐高世界来展现。
影片的核心也是想表达Emmet没有必要假装being tough,尽管接纳乐观有爱的自己,而在影片最初Emmet用乐高拼出的“爱”才是安全通过“末日”的根本。
真正的成长——是接纳真实的自己,才可以变得更加包容,也可以理解爱和家庭的意义。
看过第一部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没有新意,不过作为家庭向电影,无论创意、想象力、亲情、感动点还是儿童教育都足够到位了。
而且故事结构简单,便于儿童理解。
作为系列电影,《乐高2》在《乐高1》的基础上做到了延续性和角色的成长性;笑点和乐高梗加入得也不生硬。
从广告性的角度,看过两部之后准备下单一套乐高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1602814/answer/626304681编辑于 2019-03-19・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今天继续介绍乐高动画电影《乐高大电影2》。
片名The Lego Movie 2: The Second Part (2019),别名LEGO英雄传2(港) / 乐高玩电影2(台)。
5年前一部《乐高大电影》正式拉开乐高玩具走大电影路线的序幕,凭借着其出色创意和源源不断的玩梗,影片获得票房口碑双丰收。
5年后的今天,《乐高大电影》正统续集正式上映。
期间还夹杂了两部乐高电影,《乐高蝙蝠侠大电影》(2017)和《乐高幻影忍者大电影》(2017),分别主打乐高DC主题和乐高忍者主题。
《乐高大电影2》重回第一部剧情,继续讲述Finn和Bianca这一家的趣事。
在《乐高大电影》中,爱与成长是不变的主题。
乐高世界和真实世界中的角色们都通过各自努力找到了爱,实现各自成长。
另外和第一部一样,本片依旧通过主角乐高小人儿完成打通乐高世界和真实世界。
第一部中父子通过乐高玩具实现和解,达成共识,增进感情。
第二部采用了同样的套路,只是故事双方换成了哥哥Finn和妹妹Bianca。
任何时候都要守住初心,不要活成自己当初讨厌的人。
哥哥Finn当初和老爹调皮捣蛋的时候,可没觉着自己在捣乱,而是在用小孩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喜爱和参与欲。
到了第二部,妹妹Bianca同样在使用小孩子特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哥哥的喜爱以及对哥哥玩具的喜爱。
哥哥玩的是常规乐高,妹妹因为年纪小,玩的是乐高得宝系列DUPLO积木玩具。
得宝看着很萌,但在低龄儿童的手中,这些得宝玩具一个个都化身大杀器。
曾今妹妹想要加入哥哥爸爸的游戏,哥哥给她叠了一个粉红爱心,并告诉妹妹:“It can be whatever you want it to be.”这个可以变成任意东西的爱心在妹妹心中发了芽,指引着她也进入乐高玩具世界。
在妹妹的乐高玩具世界中,这颗最原始的种子成了这个世界的女王。
妹妹给她起名Queen Watevra Wa'Nabi(Whatever wanna be),也就是随心所欲女王。
妹妹一直想和哥哥一起玩耍,只是还不理解哥哥的玩法,哥哥也无法接受妹妹的暴力加入。
两人因此产生隔阂。
妹妹为了挽回,想到让自己这边女王和对方乐高世界中的首领结婚,这样就可以通过联姻达成和解。
当哥哥看到自己的蝙蝠侠被妹妹“绑架”,怒不可遏十分生气,一把破坏了妹妹尽心打造的“婚礼现场”,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在微观乐高世界中,这些小小的玩具们对应着现实世界发展,艾米特和露西为拯救乐高世界尽着最大努力。
乐高世界中发生的故事才是全片最精彩最精华的部分。
玩梗依旧是本片的最大特色和看点,从世界观构建到角色形象,从剧情发展到人物对话,处处充满彩蛋。
片中大量致敬了《疯狂的麦克斯4》《回到未来》《正义联盟》《指环王》《侏罗纪世界》《虎胆龙威》等各类影视作品,抓着DC角色进行吐槽,人气角色蝙蝠侠承担最猛烈的吐槽。
当初承载着哥哥对妹妹关爱的爱心静静地躺在那里,当初相亲相爱的兄妹现在为了几个玩具闹得很不愉快。
可是兄妹间的感情并没有变化,妹妹想跟哥哥一起玩,哥哥也愿意带着妹妹玩。
哥哥认识到这点时,就是故事的转折点。
玩具越来越多,如果忘了自己的初心,哪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影片中并没有传统意义的反派,只是有一些误会。
第一部父子冰释前嫌,第二部兄妹握手言和,大家都是在成长中消除隔阂,也通过理解对方让自己得到成长。
当然,这个系列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推销乐高玩具。
乐高在影片《乐高大电影2》上映时同步推出了19款电影主题套装,涵盖电影中各个场景。
毕竟电影票只是毛毛雨,卖玩具才是核心主业。
兄妹敞心扉,专一共成长。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与看前作的感受有些微妙区别,或许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拼过乐高,而亲手尝试之后确实能体会到某种别样魔力。
只可惜,70828在电影里亮眼但出镜不多,真正的载具主角是70830和70839。
还是说说电影本身吧。
五年前的《大电影1》以两种拼装理念的碰撞为核心,虽然未必探讨得有多深入,但出发点已经站得很高。
相比之下,这一部《大电影2》落脚在孩童兄妹情,冲突的力度也稍显不足,就难免让人觉得“低幼”许多。
好在遍及全片的玩梗依然强大,不仅继续疯狂吐槽自家IP,连MCU和《侏罗纪世界》什么的都没能“幸免”。
就连70839的船名“Rexcelsior”本身,都像是一个硕大的斯坦·李梗。
这些再加上字面意义上的洗脑神曲,娱乐性倒是依然不差。
说到底,这一部的主题转换本身是合情合理的,只是挖掘上不够到位。
更让人想不出的是如果有《大电影3》,究竟还能以什么为主题……拍乐高大战山寨乐高吗?
65/100。
P.S.被吐槽&自槽最狠的,依然是可怜的蝙蝠侠。
[允悲]
这个故事有很多角度的解读。
用华纳DC与扎斯林的角度解读——这故事各种梗!
用动画片的角度解读——这是一部搞怪而有趣的动画片,看得我哈哈大笑现实社会视角的解读——就是有些人在磕磕绊绊中死了,有些人在磕磕绊绊中踩着死去的人的尸体活着走了过来。
与其说勇者变成恶龙是个死循环,不如说世界本就强弱有秩。
为道而死的人最终成为了丰碑,为道不死的人最终难免要在滚滚浊世中身染污秽。
发展规律角度的解读——即两样东西要重新拼接在一起,那么首先就必须先拆除两样东西,总之打算这两样东西原来的秩序是必然的。
中国人是最有资格讲这句话的,因为有史以来三千年的战乱让我们得出这个经验。
唯物主义历史观总是带着对立而统一的特性,总是呈螺旋型方式进展的,量变终究带来质变。
上帝宗教层面的解读——每个人都是上帝之子,当有人“醒来”且不愿意成为上帝之子时,他就成为了撒旦。
“我明白了宇宙是如何运作的。
”事实上,除了上帝,又有谁敢于如此大言不惭?
在上帝的考验中,他坚强的活过来,看到了上帝看到的东西,背负了最沉重的东西——正如北欧神话中,奥丁吊在树上七天七夜获得了神的智慧,也正如《英雄志》中的修罗王杨肃观。
至于我如何理解上帝?
我觉得上帝就是那片生命的汪洋,更高维度的一种生命力能量集合形式的存在。
看完后,我的总结是:记住那些死去的人,这是唯一让我们良心尚存的方式。
在第一部《乐高大电影》正式打开了乐高电影宇宙的大门之后,历经充满风格与欢乐的《乐高蝙蝠侠》和不那么精彩的《乐高忍者》,我们开始怀疑,是否乐高积木带给我们的新鲜与惊喜正在逐渐褪去。
前半程,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更加色彩斑斓逼真的技术,同样有趣的角色和发展,然而没有第一部开山般的眼前一亮,你确乎会感到有些许失落。
然而第三幕,全然改变了我的想法。
如此感人,又如此精彩,以小见大,脱离出简单的笑话,乐高积木所映射的人生,正如我们初见时那般令人深思。
我前几天看了据说影响了美国一代人的《早餐俱乐部》,和这部电影有着相似的感受,同样让人低估的前半程,和后面惊喜而深刻的第三幕。
我最后的十几分钟一直眼里含着泪水,这部《乐高大电影2》真的踏踏实实讲了一个好故事,电影到了片曲,却无人离去,所有人听完了一首接一首的片尾曲,直至终结。
总体来说是一个极其符合时代的续集,无论是台词还是玩笑都十分反应当下热点话题。
如果第一集偏向搞笑好玩,这次会有更多教育意义,而且因为加入了更多女性角色、女权话题,及更多萌萌的新角色,应该会更受到女性观众欢迎。
上集讲的是父子玩乐高方式不同,鼓励创新和打破常规。
这次续集可以说是这个主题的延续,只是小男孩多了个妹妹,兄妹二人玩乐高的方式自然也不同,矛盾再度产生,也给乐高世界带来了很大冲击。
“外星人”的出现让乐高们深感不安,只有单纯的艾米特依然保持乐观心态,每天以“Everything is awesome"鼓励自己和周围的人。
这次的故事探讨了如何学会长大,学会分享及给予,但成长不代表抛弃善良与爱心。
无论是现实中玩乐高的小男孩,还是乐高世界里的男主角艾米特,都面临了来自外界新事物带来的冲击,也遭遇了冷落与孤独,最终明白了爱是相互的,要知道给予才能获得。
非常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诞生于女权崛起时代的作品,连乐高女主角露西都被问到:“既然你出力最多,为什么艾米特被当作英雄?
” 鼓励女性获得平等重视和尊重。
新角色中也有两个女性角色占有很重戏份,女权代表人物RBG都出现在片中。
当然,本片最大的优点还是:真的太好笑了!
我周围的人都是从头笑到尾,对成人观众来说,笑点真的太多,几乎每句台词都有,也因此真的需要二刷。
其中依然不乏对自家DC超级英雄电影、角色的自嘲,当然也是顺便打广告。
比如调侃了DC电影集结类型不成功,以后角色单飞发展。
给人印象最深的角色依然是蝙蝠侠。
他延续了自己独立乐高电影中那种傲慢与自恋,常常与超人攀比,也不合群,始终脱离在正联之外。
还自豪地说:“DC英雄里我的电影最多,目前就依然有两部还在发展中。。。
” 如果你喜欢第一部,这部显然不会失望。
只是埋在片中的时空穿越戏份很容易让一些观众觉得俗套和混乱。
定格动画工程量一定不小,美式嘻哈风很吸引人,各种华纳旗下的角色和美国文化元素乱入着实惊喜连连,但是剧本太弱了。我记得一代是最后才点明乐高世界只是人类操控下的一个维度,有欧亨利结尾的感觉,二代过于强调了这种环境反而与主题不协调
相比前一部让我惊喜到不行 评为年度最佳的水平 这一部属实是感觉差点东西 这个故事说实话…挺无聊的
虽然惊喜程度不如第一作,但还是很喜欢里面的热闹的氛围
趣味在于乐高定格后的动作,片中各种变形证明这一点 ;关于玩具和主人的关系,相对toys系列,略有牵强的把兄妹和乐高王国联系在一起; 另,片中还有RBG的人偶,这算不算是蹭热点啊...
有些无聊。
这部的场景从废土到太空到blingbling童话风简直大开眼界,各种电影梗依然有趣。故事的核心从第一部的父子变换成了兄妹,哥哥把女王本体那颗心重新拼好又交还给妹妹的瞬间满戳人,逐渐长大不得不接受想象力退化的事实,搭出的积木世界也越来越具象化,但传承和亲情不会变,片尾字幕里各国小朋友与乐高的合照特别暖,乐高真是个伟大的产品啊~p.s. 迅猛龙+时空旅行+洗脑歌(+坑队友??)和星爵搭配是故意的的吧emmm
二胎恐怖片哈哈哈哈哈 洗脑歌太洗脑了 rex部分编得超级好玩
这部怎么这么好看!!太好看了吧,剧情也超棒啊!还被片尾的歌洗脑了看完一直哼哼,国语配音非常赞!!和一群小朋友们一起看的居然全场很安静(除了开头一个小朋友的一声高呼:你怎么也在这?!)现在孩子们的观影素质也提高了嘛!
可爱可爱
想看:帕帕的声音。看过:#乐高大电影2#aka《帕帕大电影》,帕帕不仅配音两角,还致敬了几乎所有参演过的电影。剧情让人想起《回到未来》《环形使者》《疯狂的麦克斯》《玩具总动员》等这次除了诸多DC的自黑吐槽,还融入了音乐剧结构,两段歌舞颇有《芝加哥》的味道。近年赛博朋克、废土朋克、时间穿越题材大举兴盛,一方面观众的心理阈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真正玩得好也没几个。看完出来逛逛LEGO又被提醒了自己的物质贫穷,想有Zedd那样的收藏…
梗多到都快接不住了,甚至连配音演员表都是满满的彩蛋。影片延续了上一部的欢乐氛围和打破次元壁的剧作方式,在化解了父子心结之后,用另一个极富戏剧性并且充满了反转与类型片元素的故事化解了兄妹之间的矛盾,乐高再一次证明了自己在构建和谐家庭上所作出的贡献,不愧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玩具,既是最棒的动画电影也是最棒的广告片!
乐高真是太多梗了 有种参加漫展的快感
看了半天才大概明白想说啥。歌倒是很洗脑,其他的除了梗挺无聊啊。我是不是失去童心了。
反正就是很喜欢乐高大电影系列,Batman始终抢镜,看到他的six packs竟然有点激动~也是醉了!后半程还被感动到,哎,各种拙劣的陷阱都心甘情愿地栽了进去,可能最近天气不好,人也有点emotional了 #rarbg
一切只是孩子内心的投射这个idea第一次惊艳,再用就有点无趣了,只是父子矛盾变成了兄妹矛盾而已。乐高世界还是有无数梗,rex,老布……特别是黑蝙蝠侠这事简直乐此不疲,但缺乏了剧情的惊艳只看这些梗和歌舞,还是有点闹腾
一般
狗尾续貂,第一部好看多了
这部电影续集2024补课,第一部为什么大获成功?剧本太厉害了,把乐高世界故事维度上升到人类世界的僵硬的制度和灵活的社会探讨,最终父亲的僵硬的思维用胶水粘住乐高被击败。第二部一上来就是废土世界,有点像疯狂的麦克斯,但是后面越来越探讨变得狭隘起来,成为了艾米特自己和未来的自己的对抗,这个反转很反套路,观众猜不到,但是故事和第一部比,狭隘不少,探讨的问题无非就是弟弟和妹妹多玩玩,在一起度过温馨时刻,和第一部宏大叙事和社会探讨对比,显得黯然失色,第二部可以给七分,但是第一部太优秀了。
有一点点无聊。Tardis打酱油两秒瞩目。
全靠“梗”撑,淹没了电影本身,如果前几部还可以博人一笑,这一部就太“滥”了,包括迪士尼式歌舞,和其他动画系列比,这个系列下坡路走的太严重了,请…创作团队清醒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