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你看了开头就猜到结局的烂片。
先总结一下影片中的老套路和逻辑漏洞:一、钟小年被囚禁在“卧室”,看到窗户被水泥封住的那一刻就可以知道猜到这是一个仿造的“卧室”,没新意;二、记者招待会,被要求脱衣,看到炸弹的那一刻没有疏散记者,而且记者也没有意识到这是炸弹(exm?);三、钟戴着炸弹去广场,拿着手枪,“幕后者”(小曾)倒地首先,完全是画蛇添足,让小曾暴露;四、结局最后钟没有向警方坦白小曾的事,反而是小曾在米国被抓获,不符合逻辑性,自己和家人被玩的团团转,作为当事人事后不弄你,真的是你虐我千百遍我待你如初恋。
回到剧情上,钟小年的师傅(老曾)跳楼自杀,与钟小年有关,那么凶手必然是与老曾有着亲密关系的人(子女或者妻子)。
所以猜测禁锢钟小年的人是他妻子就不可能成立,钟小年的妻子与老曾没有什么关系,倒是和钟的助理有着不少关系。
但是到影片的中间部分,助理死了,真正的“幕后玩机”也就浮出水面了。
凶手只有可能是那个出现的莫名其妙的记者。
记者出现在荒山野岭,恰巧在钟被囚禁的地方,演技浮夸,碰到对讲机传来的信息完全没有记者该有的新闻敏感度,反而不予理睬,暴露点一。
救出钟之后,没有报警反而是跟随钟去报复,不符合一个陌生人遇到这种事的逻辑,还要对钟进行采访,这是疑点二。
编剧找了个领盒饭的替身,简直的对观众的侮辱,而且小曾还替钟假装警车,这么快就成共犯了吗,这是疑点三。
最后不能忍的就是广场上中枪倒地,细心的观众注意看是可以看出倒地的就是他,导演还给了倒地的特写,你是拍悬疑片还是纪录片?
总结一下就是这部片悬疑度个人感觉只有两分,剧情太多的是为自己挖的坑做解释,新闻播报太假,那个声音太娱乐了。
小曾最后的自白是有多怕观众看不懂剧情?
编剧硬是把幕后黑手写到明面上了,而不是一步步的去掩藏,让观众越看越没兴趣。
如果是为了让观众有猜到结局的喜悦感的特别设计,那么恭喜你做到了!
徐小凤有首歌叫《不夜城传奇》,是当年一部电视剧《浮沉》的主题曲,歌词挺值得玩味:有谁明白高飞的心,狂笑声中依稀见旧影。
莫问得失有几许,人在高处就会不胜寒意。
不再拥有真爱共鸣,是否人到此处已无情。
”这歌词很能代表一般人对精英阶层的看法:人到高处,也难得快乐,尤其是会变得无情,失去真爱。
这种看法,从古至今,似乎始终存在,在阶层慢慢固化的今天,这种看法,一边被批驳,一边在流行。
任鹏远编剧导演,徐峥和王丽坤主演的电影《幕后玩家》其实也在探讨这个问题。
紧张的密室自救设计,和游戏式的过关设计,架起了一个悬念重重的故事,但故事的主旨却是:高处的人,是否快乐?
高处的人,是否无情?
快乐和感情,在他们的生活里,能起到什么作用?
2徐峥扮演的钟小年,是个幕后金融大鳄,故事开始的时候,他正在做一桩幕后交易,同时要设法把幕后交易的收益洗白。
妻子魏思蒙对他的贪婪感到绝望,提出离婚。
就在这当口,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睡在一间和自己卧室一模一样的密室里,无法脱身。
与此同时,有个陌生人通过屏幕和对讲机,不断地向他发出指令,给出两个选项,要他曝光自己的在奔向财富路上的所作所为,给出私密账户的密码:“选A还是选B?
你如果不选,那么等于两个选项都选。
”
他一边要逃离密室,救出妻子,一边要做出选择,在曝光自己、损失财富之间,选择后果还比较能承受的那一项。
这个过程,也慢慢激发了他的良知,和沉睡的情感——主要是对家人的良知,对妻子的情感,他发现自己一直在忽略妻子,甚至不知道她根本不喜欢吃香菜,他也看到了妻子对他的不离不弃,在诡谲的争斗中,成了他唯一可以相信的人,他带着妻子回到发际前住过的房子,平心静气地讨论他们的未来。
最后,他复苏的情感也拯救了他。
那个在幕后操办这一切的玩家,是市井大众的代言人,心态和大众保持了高度一致。
一方面,他要复仇,甚至不惜耗费巨资、冒着巨大风险寻找盟友,搭建密室来进行诡异的复仇;另一方面,他更想要知道,钟小年这样的人,还有没有人性,有没有感情,如果从钟小年的选择和做法里,能看出一点良知、人性和感情,幕后玩家就会留出逃生可能,放他一马。
显然,复仇这个动机,对幕后玩家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动机,其实是替老百姓打探一下,精英阶层有没有感情,有没有人性,有没有自省过,有没有被痛苦折磨过,如果有人性,有痛苦,有寻常人的感情(例如对妻儿的眷顾),老百姓也就放心了,人们就愿意原谅他们,给他们留出逃生通道,他们还可以获得一线生机。
不过,这个过程里,最大的前提是假设的,先假设自己是掌控一切的惩罚者,再看看被惩罚者有没有觉悟,如果有觉悟,就给他一点宽恕。
这是上帝的视角,很多时候,被伤害的人,并没有可能成为那样强大的惩罚者,不可能有上帝的能力,不可能去惩罚、观察和宽恕。
但这种情绪过程,到底还是成立的,是有立足点的,现实生活里,很多人就是这么想的,这么假设的,他们通过这样的想法,给自己找到一点安慰。
《幕后玩家》等于是帮普通人找了一个情绪上的出口,让精英通过诡谲可怖的经历中,真心诚意地认识到自己的罪恶,为自己的罪恶付出代价。
同样的主题,其实也贯穿在徐峥的“囧途”系列中,只不过,《幕后玩家》是通过密室逃生来达成赎罪的自觉,“囧途”是通过旅途中的磨难,和王宝强扮演的心灵启蒙者的帮助,来达成救赎。
这样的角色对徐峥来说,驾轻就熟,他非常适合这种一边狡诈着、狠毒着、贪婪着、掌控着,一边却又渴望着、犹豫着、不知所措着,被掌控着,甚至被伤害着的角色。
这种角色,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吻合,也和很多人的心理自画像非常吻合。
3《幕后玩家》其实是个复仇故事,而复仇主题,在我们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每当政治动荡,经济出现下滑趋势,贫富差距扩大,也就是说,“见证历史”的事情越来越多发生的时候,复仇故事就密集地出现了。
六七十年代,香港的武侠片,几乎全都是复仇故事,《独臂刀》、《独臂刀王》、《新独臂刀》,一直到《快活林》、《马永贞》、《报仇》、《十三太保》;七十年代,日本有复仇女神梶芽衣子的《修罗雪姬》和《女囚701》系列,高仓健主演的许多电影,也都是复仇电影。
同样是七十年代,美国有《猛龙怪客》开启的“以暴制暴”风潮,从《出租车司机》一直到1980年代的《第一滴血》。
2001年的“9·11事件”后,复仇电影风潮又起来了,美国陆续出现了《杀死比尔》《单刀直入》《怒火中烧》《威震八方》《勇敢者》《非法制裁》,银幕大佬全部卷入,连知性女代表人物朱迪·福斯特都卷起了袖子,儒雅的连姆·尼森,也是在2008年拍摄了《飓风营救系列》,韩国则出现了“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
而内地,在八十年出现过一股复仇电影风潮,之后很多年,复仇就从文艺作品里退场了,就连网文的主题,也变成了修炼自身,寻宝开挂。
但2012年,紫金陈在天涯连载的“谋杀官员”系列小说,又一次拉开复仇文艺的大幕,这几年来,我们又陆续看到了很多复仇故事,去年大热的《无证之罪》(改编自紫金陈的同名小说)是复仇故事,徐峥主演的《催眠大师》也是复仇故事。
复仇,又一次变成了电影和小说的主题。
在这种激烈的动荡时代,人都在提问和渴望得到回答,在惨烈的现实中,是否会有救赎发生,爱,是否还能起到那么重要的作用,足够让一个人绝地逢生,人性中的善与恶,是否能得到对等的奖惩?
发布于2018-04-27 作者:打开君@一张电影票的正确打开方式我们会成为今天的我们,完全是我们往日的“选择”所成就。
四月马上就要结束,五一小长假近在眼前。
四月电影市场好莱坞大片大战的混乱还没有结束,五一档期却已经悄然而至;一批自带IP和流量的国产电影大制作,又要眼看着就要投入目前焦灼的战局。
无论是在宣传攻势上,用尽了音乐圈优势的刘若英的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
还是低调定档低调上映,却自有粉丝基础更有口碑基础的张家辉的第二部导演作品《低压槽:欲望之城》。
亦或是既有流量加持更有戏骨坐镇的,成吉思汗的传说《战神纪》。
每一部作品似乎都自有长处,让人难以取舍,更昭示了中国电影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
但比起以上提起的三部作品,小编今天还是更想给大家推荐另一部国产良心之作,《幕后玩家》。
一、徐峥监制,质量可保小编会在数量众多的待映新片中注意到《幕后玩家》,无外乎就是因为徐峥。
徐峥这个名字在近年的中国电影圈,就是最打眼的一面大旗。
对于制作方、投资方,徐峥就是赚钱的保证;纵观徐峥近几年的作品,几乎部部都在年度票房排行的前列。
对于同行,徐峥就是工作上的楷模;从《泰囧》后,尽管徐峥身兼演员、导演、监制多个身份和角色,但这些年徐峥就没有失过手。
而对于观众,徐峥更是质量的保证;就算徐峥的作品题材从喜剧片跳到悬疑片、心理片,徐峥自己角色也从演员往导演、监制等越来越多的方向发展,可徐峥从来没有让观众失望过。
眼前这部就要在4月28号上映的《幕后玩家》,虽然徐峥只是出演并担任监制,而该片的导演对于目前的电影观众也稍显陌生。
但想想在《催眠大师》上映前,陈正道导演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一样很陌生;可徐峥看中了陈正道导演的才华,出演并监制了《催眠大师》,《催眠大师》就在上映后,给了观众,也给了中国电影一个惊喜。
那既然有《催眠大师》这个成功的先例,现在我们再来一起期待《幕后玩家》,也是无可厚非的吧!
二、演技、颜值与双加持徐峥在正式转型大荧幕前,在小荧屏已经摸爬滚打多年,塑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形象;深得观众欢心,演技自然也无可挑剔。
而徐峥自转型导演后,也在导演路上摸索出独属自己的一套成功模式;其挑选演员和调教演员的高明,完全不需赘述。
无论是《泰囧》中的黄渤、王宝强,还是《港囧》中的赵薇,亦或是《催眠大师》中与徐峥将飙戏进行到底的莫文蔚,都足见徐峥挑选演员眼光之毒辣,和调教演员之精准。
而此次,《幕后玩家》的女主花落素颜女神王丽坤;王丽坤既有素颜女神的称号,其颜值自然无可挑剔。
而王丽坤在走进观众视野的作品《美人心计》中一人分饰三角,更是展示了其过硬的专业水准。
《幕后玩家》超前点映后,许多观众更表示被徐峥、王丽坤的表演强势圈粉;那么既有好评在先,还有徐峥、王丽坤的演技、颜值双加持,相信《幕后玩家》多半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三、年轻新导演任鹏远,新视角、新观念《幕后玩家》的导演任鹏远导演,是个86年出生的青年导演,《幕后玩家》是任鹏远导演的第二部长片作品。
这在极看重资历的中国电影圈,实在是很难得的了;从前的导演都要从场记开始,再到导演助理,再到副导演,再到执行导演,最后才能坐上导演那张小小的马扎。
这么一圈熬下来后,大都四张左右了;虽然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出经验足够老道,也足够沉稳的导演,但在创新层面,无疑会打很大的折扣。
任鹏远导演也是赶上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好时候,踩住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拐点,所以才能在如今这个年纪就执导《幕后玩家》这样的商业大作。
而同时作为一个青年导演,相信任鹏远导演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属于新一代电影人的电影制作观念,并能充分以年轻的视角来激起观众的共鸣。
能够在《幕后玩家》中看到新的观念,新的表达,也是很值得我们期待的事呢!
四、密室悬疑,切入点与结构创新,故事用心。
准确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从哪一部作品开始,悬疑作品已经成了中国电影市场上的热土。
各种IP和原创的悬疑作品层出不穷,大家都在追求着艺术的更高品质和观众更好的观影感受。
而《幕后玩家》作为一部悬疑电影作品,在题材上不是很有优势;可从超前点映后观众的感受,和目前资讯透露来看,《幕后玩家》却做到了至今为止其他华语悬疑作品都少有做到的一点。
《幕后玩家》以密室悬疑为切入点,本该是走传统本格推理套路最为稳妥。
但任鹏远导演一反套路,选择了以社会推理的叙事结构和风格来展开故事;将原本封闭的密室环境彻底打开,深入探究了人性的复杂和人心的纠结。
虽然中国电影市场上,社会推理风格的悬疑作品还寥寥可数。
可从国际作品上看,《白夜行》、《告白》已经证明了社会悬疑在中国市场是大有粉丝基础的。
而从不久前苏有朋导演的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也可以看出,国内观众对社会悬疑推理作品的接受度也的确是很高的。
再加上参加了点映的观众良好评价和反应,可以想象,这次《幕后玩家》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良好而又满足的观影感受。
五、以“选择”为切入点,三观的重新考量,对人性的深度剖析。
《幕后玩家》以密室为戏剧展开的环境,却以社会推理叙事结构展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片故事以“选择”为切入点。
“选择”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必须面对的重要命题,看起来选择很简单,但事实上,我们会成为今天的我们,完全是我们往日的“选择”所成就。
所以选择虽然看似广泛而又普通的存在在我们生活中,但事实上,选择却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尤其是像片中的徐峥饰演的钟小年,当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被一一放到选择的天平上,去和金钱、名望等等看似价值极大的东西比较。
我们就会陡然发现,选择对我们而言究竟有多么重要;而为了成为今天的我们,我们又究竟选择了放弃什么。
所以《幕后玩家》不仅是对钟小年的叩问,也不仅仅是钟小年的自我救赎;更是对观众人生的追问,和对观众自身心理和人性的剖析。
《幕后玩家》有这么多让人值得期待的特质,那么就算五一档来临,繁荣的电影市场会让我们感觉挑花了眼又怎样?
因为再怎么让人难以抉择,但选择《幕后玩家》肯定不会后悔。
因为它一定值得我们,为它贡献一张电影票。
一张电影票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作爆米花电影,跟着节奏走没什么问题,不深挖不追究,总体来说,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看完ok。
想吐槽的几点,电影院放片前的某矮子的5毛CG动画爵迹2广告,满心恶心这垃圾又来圈钱了;该片中心思想:不为金钱堕落,回归初心,让我看到这部电影背后的商人们一边关注着票房跳动,一边数着钱,然后告诉观众:钱不是最重要的,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啦。
不由想到马爸爸表情包:我对钱一点也没兴趣。
最后皆大欢喜的结局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审查制度在那。
有些人嘛,动不动就去跟侦探片去比,怕不是脑子坏掉了。
看电影嘛,娱乐娱乐,本身就不是什么探讨人性伦理等深刻问题的巨作,爆米花吃吃情节顺畅就还好啦。
话说美国那些动不动就要毁灭宇宙的中二逻辑不是常年占着高分嘛
人物线单一,人物塑造缺乏逻辑(反派浮夸败笔,纯属跑龙套角色),剧情反转全靠半途就已经猜到是谁的神秘幕后人(毫无惊喜也毫无共鸣),影片极力营造的感人戏(爱情线)毫无基础可言,全靠眼泪和所谓的“生死命题”,乏味可陈,而结尾又是中国特色字幕;影片唯一亮点可能就是一二处运镜和一二处构图,以及徐峥的几处演技。
也就不指望出来一个主角over的结局了,这可能就是现在的中国电影吧。
现在豆瓣评分对一部戏的票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给竞争对手刷低分是最容易,也在成本最低的方式。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很大的让人震撼的亮点,但是在叙事节奏,情感表达,台词,表演,制作各方面都绝对是7-7.5的等级,全片也没有特别的尿点,即便悬念不是很深,故事也不新颖,旧瓶装新酒,徐峥也能做到口感醇香值得一品,绝不是豆瓣6.1分所能表达的。
现在某些影评人总觉得自己喝过天上的琼浆玉露,就对人间的陈年女儿红不屑一顾,要么神作要么垃圾,我们普通观众的审美已经正在提升,现在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大V们的傲慢与偏见。
整体观影感受有点不舒服,如果定位是悬疑烧脑片,那只能推荐给没看过悬疑片的小白们去看吧。
我看的时候就一个感觉,导演很怕观众不知道他在拍悬疑片,就用各种悬疑片用烂的招数和一刻不停的配乐堆砌电影,但可怕的是剧本太悲剧,学了毛皮没内核。
我能看出来演员的努力,但是基于剧本的薄弱,这种努力看起来很悲哀(而且作为主演,徐峥的演技在电影里真尴尬) 我一直觉得所谓烧脑片最可怕的不是没有剧情反转,而是这个反转能被观众一眼看透。
这个电影就是,只要你稍微看过两三部同类型的片子,真正的幕后玩家一出场,你就能指着他说“都是他干的”,基本上跟看柯南点凶手一个意思。
电影里不管正派还是反派,都强行卖人设,根本没有合理的人物构建,就能莫名其妙做出来一件事儿,徐峥作为男一人物漏洞太多,稍微一细究就发现整个人物整个故事根本不成立,要跟着剧情走下去只能边看边安抚自己,算了算了,就这样吧,不然就出戏。
女一王丽坤,一直觉得这姑娘长得很好看,演技也可以,在电影里也不错,可是她这个人物对剧情的推动也不是很大,中间有一段和徐峥吵架的戏,看着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一细想原来是价值观有偏差:一个高考688分的女学霸,高校绝对精英出来的,为了徐峥工作也不要了,放弃了自我,(这也可以每个人追求不一样)可到了一句“我为你做了多少”,明明自己愿意付出然后还怪别人身上我也呵呵一下。
大结局那五分钟……是为了过审谄媚谁啊,和整部电影都是割裂的,求生欲真不是一般的强,椰子水广告之后的内容只是导演给大家讲的一个笑话。
看电影之前特意上豆瓣看了评论,虽然4星很多,可是零星的几个2星还是纠结了我,不过本着最近的片子要么不想看要么看完了而我又实在太无聊就选了这个,嗯,2星的同学你们没骗我你们不是来黑的。
我也相信打高分的不全是水军,我明白有一些人真的会觉得片子很烧脑又不会太烧脑,适合不是影迷的人看。
没对徐峥失望,因为觉得他很聪明,从来不拍自己真正喜欢的,只拍他觉得观众会买账的,只要戳到G点票房不会太差。
ps:上《向往的生活》宣传效果很好啊,同场好多妹子一看就不是这片子的受众,也叽叽喳喳看到了最后🤷♀️
国产悬疑电影现在都有个通病,那就是喜欢在结局来个所谓的“大反转”,而且几乎已是不成文的规定。
暂且先不说此片的Bug多到爆,并且是那种非常低端的Bug,所以就导致了本片中的故事发展存在很多逻辑失误。
先来说说本片的开端算是开了一个较好的头,设局还算比较巧妙,但从男主准备开始逃出密室时开始,这部电影的逻辑结构就开始大规模的崩塌了。
主谋居然允许男主遮住摄像头,而且是想遮就遮,不遮就不遮。
对讲机肆意可以外用,这不就明白着真凶是谁啦。
想看到在密室中的斗智斗勇根本就没展现出来。
再者,俩夫妻都被盯梢上了,还居然敢在家里约见面,牛!
十足的牛!
而且,在没钱没在家的情况下,女主立马换身Prada最新款,浓妆艳抹上阵,真是好,不给钱拿着就穿。
另外,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本片让人民正义的形象Uncle Policemen齐刷刷消失,怪不得不管是好人还是反派设局都如此方便。
最后,请不要看字幕的那段解密彩蛋,那会侮辱每个人的智商,反转直Low,强行洗白,为了正能量。
真凶这时候不逃路消失还跑去探监,一年后才被抓着,您逗谁呢,实在不敢恭维。
在中国,拍一个股市幕后交易题材的惊悚电影,最后的黑手,居然不是姓赵的。
作为,观众,我是不服的。
在看《幕后玩家》前10分钟里,我脑海里是这两条新闻:新闻1: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自杀留五字遗书:请勿扰妻儿(2015年10月24日16:37 中国经济网)新闻2:赵薇夫妇遭证监会顶格处罚 仍可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2018-04-24 08:27 中国经济周刊)
看完《幕后玩家》之后,我想起的是电影《泰塔尼克号》。
一个为父复仇的悬疑故事,讲到最后,我最羡慕的是人家夫妻情深似海。
前一分钟,还主动离婚的太太。
后一刹那,就能为了救自己的丈夫,割腕自杀。
上一个镜头,刚刚因为惧怕离婚分财产,把20亿巨款转给小三的丈夫。
最后一个镜头,却宁可自己炸死自己,也要妻儿平安。
为什么呢?
导演给出的官方解释是:1. 剧情里有,一枚100万植入广告的I Do戒指,丈夫愣是跟自己的小三抬价,2000万抢到,准备送给老婆,挽回失败的婚姻。
2. 剧情里还有,丈夫把当年初恋时租住的房子,买下来,一直保持原样。
3. 最后的高潮,是太太先愿意自己跟孩子一起炸死,也希望他的丈夫活着,然后,轮到丈夫,选A还是B?
(A是一起死不瞑目,B是自己死于希望。
)So,这电影,王丽坤的粉丝们,可以看,泪里俏。
徐铮的粉丝,看也行,惨中帅。
喜欢悬疑、推理、揭秘的观众,还是去重温《窃听风云》123吧。
【备注】炒股炒成黑帮,离婚离成真爱,复仇复成字幕。
《幕后玩家》节奏太慢、太平淡,剧情毫无吸引力,让人看得分分钟想快进。
特别是后半部分是味同嚼蜡,你已经没有任何再看下去的兴趣,你只想知道幕后黑手是谁。
真正优秀的悬疑片,是即便能猜得到结局,也猜不到过程;即便被剧透了结局,仍然可以享受过程。
但《幕后玩家》当你知道幕后黑手是谁之后,就没有丝毫看点了。
因为除了幕后黑手的身份难猜之外,电影的其它地方真的是一点意思都没有。
而幕后黑手难猜也并不是因为剧本好,只是编剧特意把幕后黑手安排给了那个最不可能的人,这已经是悬疑片惯用的套路了。
作为一部悬疑片,几乎连推理过程都没有就直接揭晓幕后黑手,毫无乐趣。
电影里唯一的推理部分,是钟小年通过双人床的线索找到曾广文的家,然后就没有后文了,最后是钟小年实在找不到答案,田雨只好自己交代了身份。
其它悬疑片,通常是反派完成了接近完美的犯罪,但是主角技高一筹,通过智商和推理把反派的作案动机、作案手法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钟小年则是完全相反,他找不到幕后黑手,最后还是田雨自己承认的。
如果田雨不说出来,钟小年一辈子也不知道这是谁干的。
主角的智商如此低下,可以说是相当失败了。
看了《幕后玩家》前三分之一,我觉得至少可以打四星;看了三分之二后,降到三星;看完整部电影,我只给了两星。
本片可以说是完美去诠释了“虎头蛇尾”这个词语。
电影是各种高能,比如钟小年一觉醒来落地窗就被封上了木板,比如木板后还有一面水泥墙,比如房间里的热气和冷气的装置等等。
但电影最后对田雨作案经过、作案手法的交代太少,仅仅是说唐万元出钱,方楠出稿纸,以及天桥上的人是他找来的,除此之外几乎就没了。
没有交代田雨如何一步一步布的这个局,比如他在钟小年的酒里下了什么药可以让他睡得那么死,比如田雨一个人如何同时做这么多事,比如他中枪是谁开的……这些通通没有交代。
总的来说,导演先拍了一系列很玄乎、很诡异的谜题,最后把这一切行为都推给田雨,寥寥几句就想解释所有的悬念,这剧本未免太水了吧。
田雨想和其它人“玩一个游戏”,让人联想到《电锯惊魂》。
再加上他给钟小年的对讲机、他的变声、以及他需要钟小年做出牺牲……这些细节都像极了《电锯惊魂》。
《电锯惊魂》的约翰·克莱默抓捕各种坏人,坏人必须付出肉体伤痛或器官切割等残酷代价才能活命,从而实现自我救赎。
把恐怖片拍到人性的高度,也是《电锯惊魂》被无数影迷奉为神作的原因。
《幕后玩家》整部电影都是在教育钟小年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同时也是在向观众传达这个思想。
过于说教,过于圣母,过于虚伪,直接成了《法治在线》,教育观众要遵纪守法。
我来电影院看电影,就是为了听你给我讲大道理的吗?
而片尾那为了过审而打出的“大陆式结局”的字幕更是让人反胃。
这种“坏人必须没有好下场、必须伏法、必须接受法律制裁”的审查制度,直接限制了华语犯罪片的高度,毕竟任何华语犯罪片都必须拍一个能够过审的结局。
除此之外,王丽坤用力过猛, “演”的痕迹太明显,极其不自然。
徐峥大部分时候都还好,但是最后的哭戏堪称灾难。
别说那些高分悬疑片,即便是口碑一般的《唐人街探案2》都比《幕后玩家》好太多了。
最后,还是希望华语悬疑片能越来越好,多拍一些《心迷宫》《无间道》《催眠大师》这样的佳作。
华语类型片,希望不要仅仅是提出概念,设好套路桥段,定好卡司就觉得万事大吉了,角色和文本不花时间去打磨,衔接出来的就会是这样的鸡肋作品。可以更好
一直都特别喜欢徐峥和王丽坤演的戏,这次两个联合主演,而且还是悬疑的,特别好看!
这个五一档比较好的电影了,悬疑设计得蛮意外的,故事情感也表达清晰,还稍稍有些感动
有点儿意思但又没多大意思的鸡肋电影。
构思不错,细节不行。徐峥独角戏还行,反转太刻意。
之前以为是个烧脑的电影,看完吧觉得也不是特别的带感,很平淡,很缓
只有开头是有意思的…
整场看完下来,还可以。中间虽然猜出幕后指使是谁,但不影响剧情,依然惊险。整部电影悬疑和感动并存,钟小年的人物形象立住了,逃生手段即聪明又大胆,危险到差点丧命。王丽坤不出戏,剧里和钟小年的双簧很精彩,好看。唐万元这个角色狠辣带感
来电惊魂
对于这类大肆打着“悬疑烧脑”之类噱头标签的国产片可以适当调高期待,但每一次看完后都证明,还是得降低期待,基本都是些人家嚼烂了玩剩下的东西。另外徐峥光头挺好的,不懂为啥要戴头套,间接默认亿万富豪≠秃?转变戏路的话其实可以往斯坦森、巨石强森那个方向走嘛,演演硬汉拍拍打戏也不错,嗯。
shi一样的叙事和剪辑。还没看一半,朋友:boss就是那个人啦!临到结局,朋友:肯定不是炸弹啦!其实拍成网剧挺好的。总之: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噢。合理合法建设我们的中国梦噢。
很喜欢王砚辉老师,但是感觉他说普通话的时候总有一种一字一句说出来的感觉。整个电影的台词让我看得很别扭,太不顺口了。故事还可以的。
反派都不能算反派,完全无视bug的存在。为爱情跳楼不可能的,为了老婆孩子还差不多!!!
看到一半就可以知道幕后玩家是谁了
套路啊
悬疑犯罪类的设定,主角也是坏人这种设定还是挺难得的。包括背后设计的背景,也可对应现实。遗憾就是迷题解决的太随意了,不够过瘾。
故事悬念性8分,人物关系情感戏4分,人物塑造5分,故事架构7分,总的来说,是还不错的。可以推荐一下。
就很普通啊,无功无过吧
每個人人生都有很多選擇每個選擇都會讓你在變的不一樣挺好看的
开场还有点意思,看到后面你就发现一切都是虚张声势,虚假而弱智的局,毫无逻辑性的关键剧情推进,虽然填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坑,但细节铺垫极其匮乏,所有的人物塑造都有一种为情节推进赶工的即视感,单薄无力,尤其是感情戏,看完这部号称“烧脑”的作品感觉就是智商受到了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