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部美剧是年度最佳,无可置否,因为这部剧至少让我们思考,让我们看清真实的人性。
我在微博推荐中看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花了2晚看完这部纪录片,被震撼,深深的震撼!
我的意思是他们生活在所谓的文明国度,而美国又是文明过盛的佼佼者,他们面对的是所谓的文明人,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贴着为人民服务标签的文明人,然而,就在这些装裱无害的面具下,却展露了人性最肮脏的样子。
似乎让steven,一个在狱中含冤渡过18年的少年,变成恶魔是一件成功的成就,那些官员和警察人员享受掌握主动的特权,他们享受来自熟识亲朋的愚善,他们甚至享受将一颗灵魂狠狠的鞭打,一次,一次,又一次。
我敬佩一直为steven辩护的两位律师,他们真的很努力,他们在维护辩护人的权利,他们在争取当事人的自由,他们在寻求正义,他们虽然败诉,但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尊重。
导演用心的拍摄,这部剧的成功之处在于,也是称呼它为年度最佳的原因是,至少它引起了美国人的关注,它让更多的人看到了steven的故事,它让大部分无知的人看到了真相,而最重要的是,它或许能为自己未曾犯过的错的steven,一个清白坚毅的steven,一个忠于内心的steven,得到他本该得到的公正,得到那遥不可及的freedom.ps:这种对于本人和家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伤害,是无法想象和挽回的,希望steven能再次站在阳光下,拥抱着家人。
祈愿。
真正有用的链接。
这里是联名签字支持Avery出狱自由的合法链接。
如果在1月19号前在这个网址有86,737个合法签名,Steven才有可能自由。
我不知道国内能否点开这个网址,但如果可以,如果你相信他是无罪的。
提醒:签名在网页右边,签名后会要求你进入邮箱进行确认,没有进行确认的话,签名是无效的。
我看见片中的法官经常说"I think"和陪审团的评判,我觉得他们都是在用情感来衡量正义和罪恶,这往往是人性在这一方面的弊端,通过个人的主观感受去衡量对事物的性质,而不是使用条纹律令和确凿的证据,用逻辑关系去缜密的分析,去采信那诱导下取得的证词(虽然后面被取消了),媒体为了搜视率令他们脱离了公正的轨道控制了舆论导向,使司法公正的天平偏倒。
一次审判不公,恶于十次犯罪。
这个案件受到如此大的关注,不仅仅因为他人命关天,而且是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纪录片应该很受中国群众的喜欢。
它迎合了我们一贯仇富仇官的心理,估计很多人在看的时候,都是一边看一边磨牙再一边破口大骂。
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的剧情,在中国群众眼里嘴边,一句话就能高度概括了:“我就知道他们都是这样。
”更多的观众抱着猎奇的心理,最多也就当《老梁故事汇》,仰或是《拍案惊奇》看待。
但如果没有思考与反思。
那我们就辜负了一个青春了(Halbach's or Steve's)看完十集,孰是孰非,估计没人能讲得清楚,虽然片里很明显偏向于Steve,但我相信也没有人可以百分之百地打包票、拍胸口、下定论。
我也即将成为一名执法者。
还未看此片之前,便知道合法程序的重要性,现在培训还未开始,更加强我对执法细节、执法程序的重视。
但司法系统再怎么天网恢恢也会有疏漏,也会有漏网之鱼。
Steve如果是冤枉的,那么就不是一个简单杀人案,而是关系到一个大系统大政府的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但就像律师所说的,宁愿相信他是有罪的,因为,一个清白的人要坐18年的牢房,再加上余下苍生,那种凄凉苦楚,让人不敢想象。
司法的推进完善,有时需要一些残缺之美,比如《辛普森案》《许霆案》,抑或是最近的《快播案》,经过一些阵痛,方能定好药方,方能治病救人;正义与公平,方能比太阳还要光辉。
想起了之前看的罪夜之奔,当时一集集完全追的停不下来觉得这故事实在太猎奇了。
可是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种残酷的事实存在,但是我一集集看的越来越苦涩无奈。
很赞同Buting律师说的,我们可以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犯下任何罪行,但是我们却无法保证自己不会被他人控告犯下罪行。
清白的人一定是人格毫无瑕疵一尘不染的吗?
人格并不完美的人就一定不是清白的吗?
人格与犯罪之间的界限是如此的明确,以致于我们根本不可能轻易从人格推定罪行。
Steven是一个绝对正直、善良、正派的人吗?
不是。
但Steven是清白的吗?
毫无疑问是的。
抛去司法体系与程序正义来看,没有专业法律素养的普罗大众却也常常轻易地从一个人的品格跳跃至性质完全不同的犯罪,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危险且盲目的。
同样地,正是这种偏见导致警方和检方从一开始就将怀疑指向Steven,并且只愿意相信那些将嫌犯指向Steven的证据,并在这种偏见的指导下不惜伪造、变造证据,诱导另一个未成年嫌疑人编造供词。
从这个案件里,你能看到,即使是法律发展如此成熟,司法体系如此规范的美国,在每一个(重大)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每一个决策的做出却仍然需要依靠“人”,也需要依靠“人的认知”来做出最终决断或者参与决策。
即使是陪审团制度,也同样存在那些不坚持己见据理力争的陪审员,他们可能只想到赶快把这事儿了结,自己好"get this done and lets get out of here",同一名法官也一次次拒绝裁决动议的请求,州法院和最高法院也一次次拒绝了重新审理的上诉,说到底,最终人的认知偏差的存在,也绝不可能导致我们真正追寻到真相。
另外,纪录片中包含了大量庭审录像,可以让我这种法律小白尽量一手地去了解庭审流程和辩词的提问技巧,特别喜欢Steven的两名律师Dean和Jerry的辩词,他们语速都非常慢,向证人提问也往往循循善诱,不断重复证人的说法获取证人的肯定,再拿出之前的问询证词让证人自己念出来打自己的脸,哈哈,他们还能找到很多其他有力的证人,比如校车司机,证物化学检测技术人员等等,从完全无利益的第三方出获取中立的意见。
他们在答记者问时也同样含蓄克制,尽量让观众体会到Steven被冤屈的痛苦。
我们来退一万步说,即使Steven犯了罪,此时也已十年过去,他仍然在抗争,申诉,强调自己是清白的,甚至在无律师的情况下自己学习法律知识学习自己的案件为自己抗争,什么样的罪犯能把戏演的这么足?
就像Barb说的,上次Steven说自己是清白的,他坐了18年牢,最后他确实是清白的,这次他同样说自己是清白的,他也一定是清白的。
Dean最后也说到,我在内心深处,甚至希望Steven是有罪的,这样在我想到他为自己根本没犯下的罪行蒙冤入狱时,我的心里才会不难以忍受。
希望Steven最后能带领我们找到一直都存在的真相,希望他仍能有机会出狱,住进那幢乡下的房子里,种菜养鱼,照顾自己的父母。
早上刷牙时,先生冲进洗手间告诉我,他刚刚从网上看到布兰登的案子在12号已经翻案,如果三个月检方拿不出新证据,这个25岁的孩子将在九年冤狱后被释放,是不是也意味着他那个蹲了27年的舅舅也有望洗刷冤屈。
难得看他这么兴奋,可见这部逆天的纪录片带给人的冲击。
10个小时的取证举证辩论资料应当是非常枯燥的,但那么非专业人士熬通宵一口气看完,不仅是因为案情的离奇,也是因为它所揭露的司法体制的黑暗让每个人感到坐立不安吧。
我每看完一集都异常压抑,对一个学法律的人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发现自己所信仰依赖的那套程序与体制无法起到作用,让人倍感无力与无助。
很欣慰的是,在这部纪录片里,控方辩方受害方表现得都是很冷静理智,没人去煽动媒体或是泣血上访,而是坚定的在现有的体制下争取权力,可见即使这套体制中的人存在瑕疵,它依然是运作良好值得民众信仰的,最终它也发回了应有的作用。
法律人员和摄制组整整支持了主角10年,真心希望他们的坚持改变得不只是这一个悲剧。
(提示:本文超长,大量剧透)==前言:本文是笔者在观看2015年12月圣诞节播出的记录剧集《Making a Murderer》后,对2005年时任疑凶Steven Avery的辩护律师Jerry Buting所说的一句话产生了兴趣而写。
辩护律师Jerry Buting在剧末接受制片人的访问时说:‘若要翻案,就要像上一次那样用新科技寻找证据才行’(大意)。
笔者感兴趣的是:到底法庭上呈现了什么证据?
带着这疑问, 特意重新搜索相关文章察看控辩双方的确认事实,下面列出的各点虽然不是全部,但也足够令读者深思。
本案的前因后果请到Netflix观看《Making a Murderer》剧集。
为求阅读方便,下文中的‘疑凶SA’指被定罪的凶手Steven Avery,‘死者T’指受害人Teresa Halbach。
=====控方06年提供给陪审团的证据(确认事实):01)车上有六处的血迹是疑凶SA的,这血不存在实验室保存血液所用的液体,即非实验血。
02)车的引擎盖下面有疑凶SA的DNA,是否疑凶SA的手心汗没法确认,DNA倒是确认。
03)死者T的部分骨头与轮胎铁圈黏在一起,指死者T部分残骸和车胎一起点燃。
车胎起到助燃作用,车胎是现场随处可见的物件。
04)疑凶SA当天曾用化名,他妹的名字叫死者T来,原句为‘叫早前来过的女孩来’。
死者T曾在月前和同事谈起她不愿见疑凶,因疑凶有次只穿一条毛巾就开门见她。
死者尽管其后因拍摄车辆原因再有几次见疑凶,但死者T觉得疑凶SA有性骚扰。
05)疑凶SA当天曾用‘消除来电ID显示’(×67功能)电话在2点~3点打了3次电话到死者T的手机。
而在4点后反而不用这功能直接打电话到死者手机。
(检方推测是疑凶SA前3次是引诱死者T接听电话,4点后那次是刻意的不在场证明)06)死者T的手机最后几则语音留言被从手机发出的信号删除。
(检方推测是疑凶SA拿到手机后删除对己不利留言,因在手机中不一定要再次输入密码,重拨即可。
)07)死者T的部分物件例如手机,相机,PDA,裤上的钮扣等和死者T的牙齿都曾被烧过,但没烧完,被发现的地点是疑凶SA家的后面。
08)能确认的死者T烧尸的地点只有两个,都在疑凶SA家后不到20尺的地方。
另一个辩方所称在疑凶SA家外近1英里所找到的不明碎片无法证实是否死者T的骨头,因疑凶SA家人有在附近打猎的习惯。
09)疑凶SA当天有长时间在家后点火烧东西,点火一事并非只有疑凶SA及其16岁外甥确认,另有目击证人确认。
10)死者T的头部确认被枪击一次或以上,其中一颗子弹的弹壳在疑凶SA的车库被发现,部分弹壳有死者的DNA。
11)疑凶SA的枪一直都是挂在床前的(有照为证),该枪与上述在车库被发现有死者T的DNA的子弹弹道撞击对比吻合。
(检方据此说明:因时间先后关系,警方不可能事先偷了这枪再去杀死者T,最后挂回疑凶SA的床前)12)死者T的车钥匙在疑凶SA的房间被发现。
钥匙只有疑凶SA的DNA,死者T的DNA不存在。
(检方推测疑凶SA洗掉了死者T的DNA)13)疑凶SA曾在案发前买了手铐,脚镣铁链等物品。
14)死者T公开行程上最后见到的人是疑凶SA。
15)疑凶SA约有五天时间自由地清除各种凶杀痕迹。
16)疑凶SA的前牢友说疑凶SA曾对他宣称‘要建立一个可以随意强奸,折磨奸杀女人的房间’ ‘最佳的尸体处理方法是烧掉’’,原因是疑凶SA想报复女人的性侵诬告让他坐牢多年。
===================辩方的反驳01)车上的血仍有可能是实验室的保存血,FBI最后一周的‘非实验血’测试有缺陷。
02)引擎盖下面的疑凶SA的DNA既然无法确认为汗迹,那也有可能是别人拿了一件疑凶SA穿过的旧衣服抹上去的。
若真是手汗的话,为何只有疑凶DNA而无指纹?
负责化验引擎盖的女化验员承认她没按规定换上新手套去打开引擎盖,她当时仍用同一旧手套去取证。
这说明她有可能因接触现场其它疑凶SA物件后无意或故意印上去的疑凶DNA。
03)车胎铁圈与死者T的部分骨头混合只能证明凶手的确曾用轮胎助燃来焚烧尸体,也有可能是某人(疑指坏警察)在封锁搜证的八天内,利用现场看到的车胎所做。
04)疑凶SA为了卖车,用不同化名联络潜在客户不是罕事。
借妹妹的名要求杂志社派相熟的人来很正常。
性骚扰属实与否无法判断,但有男人会在结婚前去性骚扰别的女人吗?
05)疑凶SA和死者T或许不投缘,前面3次用消除来电ID功能找死者T不算反常,第4次用回正常电话找死者正常。
06)死者T的语音留言也可从网络删除,只要知道密码就可。
死者T的前男友因猜中密码(密码是死者T姐妹的生日)而能从网上打印出死者T手机的通联记录。
07)死者T的手机钮扣等物件烧后被发现在疑凶的家后面,不代表疑凶SA是凶手,也有可能是坏警察所为。
08)焚尸的地方确认是两个,但也确认了尸体不止在一个地方被焚,等于尸体曾被搬运过。
只是被谁搬,由哪里搬到哪里无法确认。
也可是坏警察从另外的凶杀现场搬来焚尸。
09)疑凶SA在一个废车场晚上烧东西玩与凶手焚尸不一定画等号。
10)若真由专业的坏警察栽赃疑凶SA的话,车库的弹壳有死者T的DNA不难做到。
这杂物众多的车库明显存有多时没清理的痕迹,死者T若在这里中枪的话,溅血到哪里去了?
不可能全部抹去的,警方连车库地面敲起化验都没找到死者T的血迹。
另外,若疑凶SA真的处心积虑行凶,为何会留一个明显的弹壳在此?
11)对有打猎习惯的疑凶SA家来说,枪弹吻合很正常。
真凶想栽赃疑凶SA只要在现场找个弹壳,设法弄上死者T的DNA就可。
正如汽车引擎盖下有疑凶SA的所谓‘汗迹’一样,用死者T穿过的衣服抹上都是可能的。
12)有人会蠢到在自己的房间留下死者T的车钥匙,这么明显的证据来让人找自己的麻烦吗?
而这钥匙又恰好有自己的DNA的?
若疑凶SA的话,他起码可以带着手套连自己的DNA都不留在这车钥匙上啊?
反正死者T的DNA都洗掉了,不差自己的。
13)买手铐,脚镣铁链等是准备和未婚妻婚后情趣用的,与死者T无关。
14)那只是死者T公开行程的最后见面,不等于疑凶SA就是最后见死者的人,更不等于是真凶。
15)那警方也足足有八天时间来封锁现场搜证,或栽赃啊。
16)除非另有可靠证据证明,否则在检方的压力面前,任何前牢友的话可信度为零。
===除上述基本确认的事实外(第1-15点都是科学能证明的,第16为证言),还有一个基本事实控辩双方不经常提到但在网友中也引起过争论,就是死者T的车子。
正面意见:这部在疑凶SA家废车场找到的车子,为何疑凶SA不用现有的压车机处理掉?
正因这车被人发现才引起警方的搜索。
若疑凶SA筹谋已久,特意挑在未婚妻醉驾坐牢,家中无人时犯案,会留这么一个明显的大证据在家吗? 车子被另有其人的真凶,比如坏警察开来这里载赃的可能性反而更高。
反面意见:因为疑凶SA无法百分百处理掉这车啊。
无论用压车机或其它方法处理都会有残余,只要让警方找到残余的车体,疑凶SA的罪名就确认了。
不小心让人看见疑凶开走这车弃置别处又是死罪。
相较之下,放在废车场慢慢处理,必要时说别人栽赃更安全(废车场的记录表明2005年曾有多达4000部车在此处理)。
更何况,疑凶SA在杀人后最急处理掉的应是尸体。
====2006年判决后几个相关的事件:1) 疑凶SA在2006年被定罪判终身监禁,不得保释后,曾在2009年提出一个指控。
他指控他的两兄弟(Earl Avery and Charles Avery)才是真凶,动机是兄弟俩当时忌妒他将有3600万美金的赔偿。
2)片中2005年帮疑凶SA辩护的前女友Jodi在2015年该记录片播出后,公开承认她认为SA是凶手。
因为疑凶SA多次威胁要杀她,她在2005年前也有几次报疑凶SA家暴她的报案记录。
3)2005年负责此案的检察官Ken Kratz在该记录片播出后,接受电邮访问指出该记录片缺乏了约80~90%的证据展示。
比如片中只提到疑凶SA曾把一只猫扔入火中烧死,但没提到的是疑凶SA是先把汽油淋在猫上的。
4)疑凶SA和他的兄弟几人,2005年案发前都有不少记录在案的性骚扰报案。
例如他兄弟Charles Avery曾被妻子指控用电话线勒颈后再强制性交直至昏倒,此案后来妻子选择不告了。
另一个兄弟Earl Avery在1995年也被起诉第四级性侵其两个女儿,Earl认罪不上诉并因此坐牢45天和监守行为三年。
======结语:部分此案相关的办案人员,特别是控方的检察官Ken Kratz,都是令人带有很多疑问的人。
执法部门的办案程序与中立性也备受指责。
笔者无意在本文中为何人喊冤或喊‘正义已经得到伸张’等话,笔者希望的是读者能再次审视最基本的事实,作出自己的判断!
完) 2016-02-03于纽约
1. 在哪也别惹政府和公权机关,包括标榜自由与民权的美国,因为他们有100种方法玩死你。
2. 花钱请个好律师往往比公派律师强,但即便再强也不代表你能赢,因为最终是陪审团说了算(至少是刑事案件)。
3. 别做不合群者,一定要和社区内的邻居搞好关系,尤其是美国这种以社区为基本组织单位的国家。
想象一下,有个非常恨你的邻居成了陪审团成员然后由他决定你是不是坐牢,有多可怕。
4. 说话一定要小心,很多文字或视频资料都可能被保存下来。
5.“你可以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犯罪,但是不能保证一辈子没有人控诉你犯罪。
” 6. 在美国监狱里居然还能交新的女朋友
在netflix两天看完全片!
Steven究竟是不是murderer我不希望主观做判断,但是从检方漏洞百出的取证过程与建立在诱供基础上的证据链,可能没有人会反对定罪Steven Avery是不合理的。
Steven生活在威斯康辛州的小镇上,粗俗不合群,甚至在片中的前女友也在近期采访中指责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hBHTC30aDU)视频中,前女友描述在2年的交往中,指责:曾经被掌掴,家暴,上班被跟踪,洗澡时被威胁扔电吹风,被问原因,回答就说他是疯子,并未涉及实质问题,而说到分开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自己被太多曝光没法去工作。
其实这个和我们了解的SA并没有出入。
在费车厂工作粗俗,虐猫,有偷窃史,没有人说这是一个文明爱讲道理的Steven。
撞了表妹的车,打飞机给她看,用枪威胁她,正是这么一个野蛮人的形象让威斯康星州的法院警局宁可做出证据也不能放过这个野兽。
但是杀没杀人讲证据不是凭猜测的,“我不惜……也要讲他绳之以法的观点”在我认可的逻辑中始终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说我们曾经在电影中见过高智商大魔头密室杀人,屡次脱罪,心思缜密,那么他一定不是在威斯康星作的案,因为威斯康星州可以代表月亮消灭一切罪恶!
在《制造杀人犯》播出之后,Steven的律师和主播Michelle Li在FB上做了一次直播访谈,Dean在视频中回答了许多FB用户针对案子提出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关于Halbach案件的庭审,比如为什么Steven没有出庭作证,为什么控方可以用不同的理论分别起诉Steven和Brendan。
视频在油管上有,标题是defense attorney dean strang answers your making a murderer questions。
我看完之后觉得Dean在里面聊到的内容很好的补充了纪录片中省略的部分。
有些问题也是在看纪录片时一直不懂的,Dean解释了之后感觉对辩方策略有更清晰的理解。
所以我将主要的问题和Dean的回答听写了下来,简单翻译了一下,贴在下文大家看看。
Why was no one held accountable for the obvious fraud, tampering with evidence and misconduct of office?Dean: A criminal trial is all about whether to hold the one person accused accountable or not, whether he’s proven guilty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or not. The conduct of other people may have a bearing on the verdict as to the guy on trial. But a criminal trial doesn’t address other people’s responsibility or misconduct.You’d have to go other steps, a civil trial,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为什么篡改证据、行为不当的警职人员没有受到追究?
刑事案件只审判被告是否有罪,至于其他相关方的过错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追究。
比如被告可以自己提起民事诉讼,或者通过行政程序等。
Why didn’t Dean put his client on the stand. The jury would have better understood Avery and realized he wasn’t capable of thinking through a murder and cover-up. The guy is simply not intelligent enough to convincingly lie.Dean: Can’t talk about that directly because it bumps into attorney-client privilege to which steven is entitled.It’s not the lawyer who decides whether the accused will or will not testify. It has to be the assused’s decision whether to testify or not.There are all kinds of reasons innocent people don’t testify. They may be very poor public speakers, they may be afraid of speaking publicly, they may not be in aid of English speakers(not particularly in Steven’s case), they might have done other things that would come out and make them look bad if they testify, maybe they’ve got prior convictions(those are miserable if you testify).There are also reasons guilty people do testify.It’s a much more complicated decision for the accused with advice from lawyers than just “boy if I didn’t do anything wrong I’d get up and tell twelve strangers I didn’t do anything wrong”为什么辩方没有传唤Steven出庭作证?
那样的话陪审团就会明白Steven没有那个水平犯下谋杀罪还掩护罪行。
被告是否出庭作证是由被告自己决定的,律师能做的只是给建议给他。
由于律师和当事人的保密特权, Dean不能直接解释为什么Steven不作证。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清白者出于各种原因,会选择不去出庭作证。
他们可能害怕公开讲话,可能英语讲的不好, 也可能之前有别的犯罪记录会在交叉质询时被控方加以利用。
而明知自己有罪的人也会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作证。
总之整个决定牵涉很多复杂因素,而不是仅仅是“没做错事就没什么好怕的,干嘛不敢上证人席作证”Why did they allow the evidence from Manitowoc county sheriff’s department to be used in court when they are specifically told they could not search the property?Dean: It was the decision the department made not to participate. We had no legal right to insist the evidence was no good simply because of who may have found it.明明Manitowoc警方已经明确被要求不能搜查Steven的房产,为什么他们擅自搜查后搜集的证据可以被法庭采信?
警方部门为了回避要求不参与此次搜查,这是警方主动避嫌的结果而非法庭或其他机构的命令。
所以辩方没有权利因此而提出这些证据不被采信。
Mr Strang, I think you and Mr Buting did an excellent job presenting reasonable doubt in the face of clear prejudice. How did you overcome the obvious disappointment you must have felt?Dean: I’ve lost before [laugh]. It’s hard to lose, but for me I’d rather make the effort and be in the fight than not join the fight at all.Dean和Jerry指出合理怀疑干的很漂亮。
案子的判决结果显然带来失望和无奈,你是怎么消化的?
我以前也有输过啊。
输掉官司是很难受,但是在我来说,我宁愿付出努力去搏一把,也不要因为怕输而毫不努力。
Is it true that Steven Avery’s jury contained a father of Manitowoc county sheriffs deputy and the wife of a Manitowoc county clerk of courts employee? Why did the defense allow this? Why was it not mentioned in the Netflix series?Dean: It has the father of a sheriff’s deputy on it and there was a relative who’s connected to the clerk’s office(I’ve lost the detail). One of the reasons is that you don’t pick a jury, what you do remove the potential jurors that you most want to remove, but you only get six strikes for no cause at all, once people have passed muster as possibly unbiased and able to serve. So you only can remove the six people who you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We exercised our peremptory strikes and State exercised all of its. But you are left with some people that you wouldn’t necessarily pick or you making that choice at the outset. You are not selecting the jury, you are sort of de-selecting who are least fit to serve on the jury.Steven案件的陪审团中有一位陪审员是Manitowoc副警长的父亲,还有一位陪审员是Manitowoc法院的工作人员的妻子,这个传言是真的吗?
为什么辩方没有否决掉这两位陪审员?
陪审团成员的确有一位是警长的父亲,还有一位是法庭书记员的亲戚。
之所以没有把他们否决掉,是因为筛选陪审团时辩方和控方都各只有6次机会,所以只能把那些本方觉得最不适宜的陪审员否决掉。
剩下陪审员不一定是本方觉得最合适的,或者说如果能主动选择的话本方不会主动去选的,只能说是相对已经被否决的那些来说稍微合适一些(可能也有偏见但相较起来没那么严重)的。
Why wasn’t it moved to a different city, town or county?Dean: After the March 2, 2006 press conference that the lead prosecutor held, there wasn’t a county in the 72 counties of Wisconsin we could’ve gone to that wasn’t massively affected by that lurid press conference which only later proved to be largely unsupportable by the facts. But it was there, almost a year before the trial. So we opted to stay with the jury in the county that at least was familiar with the sheriff’s department and probably most familiar with the history of Mr Avery’s involvement with the sheriff’s department. There really was nowhere we could’ve gone or we would have had a jury that was a blank slate.为什么Steven的庭审没有换到另外一个城市或者是镇?
检方06年3月2日的媒体发布会发布的Steven案子的骇人听闻的细节情况大范围地影响了整个威斯康辛州,即使后来这些细节被证明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在这个媒体发布会之后,在威州的72个县里面没有一个县是没有受到影响的。
就算发布会的内容被证明没有依据,它的影响仍然明显,而且在庭审前一年大家就都听说了。
所以我们选择留在manitowoc,这样的话从manitowoc居民中抽出的陪审员相对比较熟悉Steven和当地警方之间的恩怨。
我们实在是找不到哪个地方的陪审团是白纸一张,对检方的发布的信息毫不知情的。
How can they charge Avery for it happened in the garage and Dassey in the bedroom and so forth because the two don’t even match. So how can they be charged for crimes that don’t even match up?Dean: The formal question there from a lawyer’s perspective would be “Does due process allow prosecution to present inconsistent theories of guilt in two separate trials”.(Have you seen it happened before?)I have seen it happened before. The case’s law, the courts, on this, have been disappointingly unclear about what the limits are of prosecution’s ability to do that. Regardless of what the courts say, if ultimately my profession is dedicated to a search for the truth, presenting irreconcilable theories to two different groups of citizen jurors can’t possibly serve a search for truth.检方起诉Steven的时候说Teresa是在车库被杀,起诉Brendan的时候又说Teresa是在卧室被杀。
这根本对不上。
为什么同一个案子里,起诉不同的被告可以用完全不同的说法?
从律师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正式表述会是“在正当程序的要求下,检方可以在不同的庭审对同一罪行给出不同的说法吗”我有见过这种情况发生。
令人失望的是,法律和法庭在这方面没有清晰的给出检方“在同一案件中用不同理论起诉不同被告(以确保更高定罪率)”的职权限制。
不管法庭怎么说,如果我的职业最终是为了追求真相,那么向两个不同的陪审团兜售不同的理论(来让他们分别作出有罪判决)不可能服务于追求真相的目的。
少了点纪录片的中立
看了三四集,觉得够了,领会到精神主旨、无奈和抨击就好。
太长了 实在看不下去一集弃
杀人回忆的那种憋屈无力感x10
无耻制片人,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一天看完!扣半星因为中间法庭录像过长拖了节奏,十集真的太费神。叙事方面远远不如《辛普森:美国制造》,但案件本身来说比辛普森这个传奇故事更能让个体/普通人感到洪荒的悲凉。一生冤牢,我来世界为何事…
让人压抑到崩溃,结尾也没有真相的,只有导演若隐若现的立场,不满意!
可能因为看过太多新闻,没有觉得特别惊艳。即使这部纪录片的立场偏向得如此明显,说实话我还是不确定他及侄子是不是杀人犯;因为两个人的表情都太平静了……而且我相信他们这个家族在小镇上如此不招待见,也一定是有原因的。至于近亲结婚,我也觉得有可能是真的。不管怎样,这种,能拍出来就是进步。
其实拍摄者有自己的感情带入,但是跟着导演走真的要被气死,第二季也没有好结果,还是不看了,省的生气
太压抑 不时的给一些家人的镜头真的很崩溃 这种纪录片很难客观 还是觉得导演想给灌输的主观因素太多 辩方一边倒 控方基本一直在黑 如果说事实真如影片的倾向 那就真的太恐怖了
看起来有点晦涩沉闷,没有大部分案情纪实片好看
五星与三星中纠结,作为一个偏向性及其明显的纪录片,应该给检方一些机会,虽然好像就是摆在那里了。
这种冤假错案在中国也有,但肯定不会这样在媒体上曝光,还有律师的超强取证,这个纪录片反映了美国司法系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公平,也存在栽赃诬陷,甚至是政府部门和联邦调查局直接参与伪证,但在中国,警察连作伪证都不需要啊,这也从侧面看到美国并非绝对但相对公平的人权,至少可以有渠道发声。
野心、技巧都比不上《辛普森:美国制造》,但本作在更小格局下也传达了它更明确的诉求,是一部记录现实,却以参与现实、鼓动人们改写现实为第一目的的作品。相信在主创看来,所谓“意义大于作品本身”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存在的最大意义。因为看前对本案一无所知,所以观感也有加成,即便证据所指、人情所现都足以让人相信真凶不是他,但个人仍然觉得重要的不是本案的审判结果正义与否,而是它的结果显然并非源于真正的正义,这就是本剧、所有仍然坚持参与其中的人们为之奋斗的最根本且无懈可击的理由。当体制千疮百孔,当一个人被无望导向绝望,是质疑让我们仍然拥有光明。《十二怒汉》与《制造杀人犯》并非对立,它们分别以戏剧与现实,去理想,去鞭挞,去共同诠释他们的司法、司法之外的好与坏,越好越显坏,越坏越显好。WHAT ABOUT US?
“我是多么希望Steven是有罪的,因为只要想到Steven连续两次因为同样的制度含冤被关监狱,我内心就无比恐惧。”
作为纪录片显得不够客观且充满诱导性。可以支持avery,但应该把所有信息呈现给观众,减少大量煽情avery家庭片段
故事本身太吸引人,而制作质量远不如jinx。法制节目和艺术品的区别
不是我想看的类型
,,,我对拍摄团队这个narrative真的是毫无信任感,,,有很多难听的话想说
"Poor people lose. Poor people lose all the time." --- Steven Av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