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论此片之前,我还是想说一说国产片和国外电影的区别。
这个区别的最大之处,就是过去与未来。
中国总喜欢去追溯历史,不厌其烦的翻拍着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每一个角角落落,这个现象以至于每晚你看电视的时候随便调调台不是广告就是某抗日剧,没错,中国总是提醒着国人勿忘国耻,所以运用一部部的抗战抗日英雄来告诉人们那时候的中国是多么的奋进和神勇,不住的用亮剑精神来告诉人们南京大屠杀那部电影是多么的具有意义,如果说中国不拍这种历史剧了,非要在这个时间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哦,错了,不是什么一万年,而是穿越剧,没错,什么【宫锁心玉】、什么【步步惊心】火爆了女人们的21氪金狗眼。
而现在的欧美剧都是着眼于科幻和未来,要么是一些家庭喜剧片。
在03年太空堡垒卡拉狄加风靡欧美乃至全球的时候,中国人还在看汉武大帝、闯关东之类。
可能有人会想,欧美的特效做的很好,场景也很美,难道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的剧组会告诉你整个拍摄的四季全是在两个仓库内进行的么?
所以会呈现一个必然的两极化趋势,就是欧美和国产在造诣和手法下差距越来越大,观影的朋友们也不要再去喷国产片了,众所周知豆瓣电影上能上8分以上的都是纪录片和IMDB排名片,5分以下的都是些B级片和国产片。
在满地潜规则的影视圈和娱乐圈里,你让一个导演和制片去构造一部关于有内涵有憧憬有科技的电影电视剧实在是太难为人了,就好比让我坐下来把一部完整的国产电视剧看完一样。
很抱歉借用此片来分析了我的看法,下面也该来看看这部【铜雀台】的神奇之处。
在2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从一个叫灵雎的女子来看整个故事和一个人,一个天底下权利最大的人——曹操。
此外灵雎的大部分对白被旁白所代替,表情始终如一,唯一一次在曹操的陵寝中笑了一下还是低着头笑的。
内容单一小清新,不适合屌丝攻略,如果你看过夜宴、黄金甲、刺秦、英雄之类的大片,那么恭喜你,本片你将完全不用再看可凭脑中自想象而天成。
为什么我会狠心把这部电影看完,完全是因为三国杀OL最近出了很奇葩的3个武将,就是伏完,汉献帝和灵雎。
我看了很多遍三国怎么就没发现有灵雎和伏完这两个人呢,正史里面也没有啊!
怀着好奇之心我就看了铜雀台,知道了官方解释中的灵雎是貂蝉的女儿,伏完是汉献帝的心腹。
那么自然而然,本片也就可以用三国杀的一局游戏来解释清楚,曹操是主公,曹丕忠臣,灵雎是内奸,汉献帝伏完为反贼,一开始大家都装忠臣,曹丕先对汉献帝来了个顺手牵羊把他老婆上了,之后汉献帝密诏曹丕,曹丕拼点胜杀了下曹操,曹操看曹丕是魏国的,就过河拆桥拆了曹丕的藤甲放了万箭齐发,警告曹丕不要乱来,献帝见离间不成就密诏伏完,伏完马上发动了技能谋溃,可惜曹操有闪,把伏完牌弃了杀掉,汉献帝一个辅助见没了希望就逃跑了,灵雎也表示1V2压力很大,于是投降自杀。
这就是铜雀台发生的故事,简简单单一场游戏,不过值得称赞的是苏有朋在此戏里有了很大的突破,将卧薪尝胆之意演绎出了一种境界,所以我才给本片加了一星,给那个疯癫的顺应天命的献帝,至此本片评论结束。
为什么我们再也看不到像康熙王朝那样的好电视剧了,为什么我们再也找不到像洗澡,过年,盲山盲井那样的好电影了。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和谐了,没错,中国就是个日夜期盼世界和平的国家,所以从上到下都必须是要和谐的,不准有违背大流商业片的反类型片出现,才能构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让你想找一部露骨的电影都找不到,广电局寿与天齐,华夏民族威武
说实话,铜雀台的题材不是我特别喜欢的题材,带有杜撰的成分,刘亦菲饰演的灵雎就是杜撰出的人物,定位是貂蝉和吕布的女儿,貂蝉的节操应该是被曹操所器重的,所以曹操即使知道灵雎是来刺杀的女子也甘心她在自己身边。
这些都是浮云啦。
让我惊艳的是苏有朋。
早年风声里露脸的白小年也是个戏子。
这一次他是帝王,是那个没有实权却异常对权利很向往懦弱的汉献帝。
我记得他凄美婉转的“关关雎鸠”下异常坚毅的神情。
他在曹操的重压之下,只能选择做一个唱戏的皇帝。
带着面具的皇帝。
在无数的典籍中汉献帝被扣上“懦弱”“傀儡”的帽子。
苏有朋版的汉献帝懦弱中带着一丝坚毅,如果不是不甘,他不会用十年的蛰伏来策划一次“四星合一”政治颠覆。
他的蒹葭歌是他声嘶力竭的抗议,他带上面具后才是那个内心期望冲破曹操强权的帝王。
只不过。
历史总是这样捉弄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诗经在此被赋予了特别的含义。
本来是一首描写爱情的国风,被苏有朋老生的唱腔每次一出,看似悲凉,但我好像都看到了一位不甘被束缚的人想要逆袭的决心。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渴望。
无奈的是乱世,渴望的是不愿当傀儡的自由与解脱。
周润发版的曹操显然是美化了。
历史上曹操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疑心病重。
他的疑心居然能容忍仇家的女儿亲奉左右,更能容忍仇家女和一个送药宦官私会花前月下。
又或者,我本身就想错了。
周润发版的曹操只是一心怀歉疚的男人,他不曾想过真正拥有谁。
因为他只相信他自己。
再亲近的人又如何,自己的亲身骨肉都靠不住,都有取代自己的念头。
仇家女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女子罢了。
他对大汉的衷心明月可表,只是太少人懂自己了。
他们看中的都是“权利”二字。
而曹操犹如“独孤求败”,所以才会给对手剑冢以回忆平复自己的内心。
只有如此才能呈现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故事。
ps:电影的摄影很不错,很多对于鲜血淋漓的镜头都是慢镜头。
表现出一种悲壮,如果对历史不较真倒是可以看看。
<危险>发了疯似的提早半个月就搞了试映,<铜>本是打算藏着掖着,不知何故还是提早一天跳了出来,只剩<2次>坚韧不屈待字闺中。
坊间素有传闻,不好意思拿出来献的总有猫腻。
也就意味着片方对<铜>还是充满信心的。
但我还是要站在一个不用买票的观影者角度说:大家Qvod吧,不过等等,现在估计只有Tc和Ts。
如果不是发哥,我会给三星吗?
作为一个从小就不好好学习的不良学生,我对曹操的了解仅限于三国里的故事,还有折磨他的头痛。
各类小说、戏剧、影视作品对这个人物的塑造都是褒贬不一。
而这次是正面、正值、正气的"三正"鼎力,加上发哥眉间透出的霸气,这厢的曹操无疑是一个君子,一个英雄,一个忠臣。
刘协一登场,我就觉得要变喜剧片了。
自打<风声>的白小年过了一把娘泡戏子瘾苏兄便一发不可收拾。
这位没实权的皇帝演的太过用力,虽然大部分时间汉献帝需要装疯卖傻,可骨子里总透着不自然。
这个人贪生怕死,却也暗藏着一颗歹毒之心,懂得用十年策划一场阴谋的人非善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每一次该曲一起,我的鸡皮疙瘩亦起。
现在我们谈谈欢乐的地方吧,如果为了填补十一无进口片看的尴尬,非要去影院一探究竟。
当玉木桑的破处之路遇到了阻挡,超过二分之一都笑了。
相对应后来当他无能为力地抱着亦菲妹啃咬时,大家又笑了。
看,我们多阴暗,竟没有一人理解此刻玉木桑的心情,还嘲笑他。
当亦菲妹小羞涩地表示: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场内基本是哄堂大笑了。
看,都是一帮跟我一样的豆瓣货,三观基本毁了。
大家要是看到伊作秀脱衣服一定不要眨眼,倒不是我色,而是有一事相求。
帮我看看,她的晒痕到底是个啥?
像吊带睡衣,又像比基尼。
还有她爹伏完的疑问,不知是人物有疾病还是演员气质,脑袋一直在轻微抽动啊,看得我也忍不住跟着抽。
这种不由自主就跟看到"我有一只小毛驴"要跟着唱一样。
咿咿......嚯!
第一声听到,绝对以为是在场哪位到手机铃声,可频率在加速,声音也越发清晰,我不得不承认我想念周董的<忍者>了。
忘记之前还是之后,苏兄念了句:这口味会不会重了点。
我又被一击即中,这其实使现代穿越剧。
邱心志的反派倒是成功,所有在座的姑娘们就忘记你们之前他演的好男人吧,中年发福也不是他的错。
大制作,大排场,众星云集,不缺这样的作品,可到底是我们越来越挑剔?
还是精良的包装下忘了讲述一个故事的本质?
九月底有部新上映的电影叫《铜雀台》,这部电影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宣传,也没有打出什么“大片”、“史诗”的旗号,但它注定是一部上映后无法让舆论平静的电影,因为它再次将“英雄”概念提了出来,什么是英雄?
英雄与奸雄的区别在哪里?
怎么给历史人物以公正的评断?
历史人物在当下现实有何警示意义?
围绕这些话题,可谈论的东西太多了。
没错,《铜雀台》是一部为曹操立传的电影,很大程度上它可以叫《曹操传》。
影片结尾,曹操被刺死在汉献帝面前,目睹这一幕的汉献帝两股颤颤、汗流如浆,而曹操死而不倒坐立阶前,手持武器双目圆睁,俨然仍在守卫帝国王土。
这是影片最有冲击力的一幕,它才是影片真正的主题所在。
坦白说,看到这个场面时我内心是有惊讶的,因为它颠覆了我的价值观。
对于曹操的“奸雄”评价,我从来都不以为然,历史由人书写,是“奸”是“熊”站在不同立场可以得出不同判断。
但挟天子、令诸侯、杀平民等行为,目标指向都定位于“忠君爱国”,这个令人无法认同,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曹操的形象是一个“牺牲者”,一个以暴力换取和平的“英雄”。
这部影片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张艺谋的《英雄》,无名刺秦关键关头选择放秦,因为残剑在地上写了两个大字“天下”,而秦王选择杀死无名,也旨“天下”之意,在“杀,还是不杀”之间,选择了杀。
同样,曹操为了汉献帝的“天下”,在也“杀,还是不杀”之间选择了杀,曹操与无名,实现了影像上的合体,也勾勒出了“中国式英雄”的大概形象,他们认为小规模的屠戮可以制止大规模的屠戮,他们用自己的牺牲和平民的牺牲换来了帝国的安稳和天下的和平,于是,他们的头顶冉冉升起了一轮光圈,光圈内浮现九个大字“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
”“中国式英雄”的献身对象通常是很宏大的国家,抑或是人民,但在封建社会不要忘了,国家和人民背后都有一个主子他的名字叫皇帝,“中国式英雄”把希望寄托于皇帝身上,其内在逻辑在于,反正皇帝都残暴,那不妨让一个皇帝永远残暴下去,以避免土地和人民一次次遭战火洗劫。
这种最简单的方法论一直到现在都被延续,对于个体价值的捍卫,永远会让步于对集体价值的守护,但没有个体何来集体?
在集体荣誉的光芒下,谁听见了个体的痛哭和一个个小群体的被撕裂?
《铜雀台》在编剧和导演水平上,都有超出一般国产片的发挥,尤其是演员的表演,周润发饰演的曹操比他之前创作的任何古装角色都要强,苏有朋饰演的汉献帝非常有表演层次,以剥洋葱式的方式,把一个集懦弱、投机、阴狠、张狂、无能等于一体的傀儡演活了,邱心志和倪大红等在片中也有优秀表现,影片体现出了较强的完整性,在不错的可观赏性。
但矛盾也出现于此,当一部整体制作良好的电影与人类基本价值观产生冲突时,观众会作何种选择?
当年的《英雄》创造了商业片的票房奇迹,但因价值观问题被批得体无完肤,《铜雀台》会不会复制《英雄》的命运?
可能很多观众在看此类影片时不会想那么多,只要影片能提供足够多的看点——比如权力斗争、场面刻画、男女情欲、演员表演等就够了,但对电影有更高要求的观众来说,真正优秀的电影在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的同时,也要拥有自己的世界语言——描述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对人类的不幸抱有同情之心,以平民化的视角来解读历史、描述未来,提供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与规则。
《铜雀台》如果激起了一场有关电影核心价值观的讨论,也算是它的一种贡献。
我就一普通观众,没收钱,说心里话,铜雀台真的很烂,不值50元电影票钱。
影片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忍住站起来离场的冲动,希望后面有惊喜,但没有,越来越烂。
我承认演员不错,但是剧本太烂了。
正常人看了都无法忍受这么白痴的剧本。
1、一批人从小训练杀曹操,训练成功之后放出去回归社会。
对于这批杀手,培养他们的人完全没有任何牵制措施,凭什么要这些杀手乖乖听话杀曹操?
他们完全可以拒绝,但一个都没有拒绝。
这编剧不是脑残,就是那些杀手脑残。
2、刘亦菲和男朋友既然那么相爱,刘亦菲求他一起归隐山林,只求找个容身之地好好活着。
他竟然拒绝了,而且没有给出一个像样的理由。
等到他死的时候,竟然又告诉刘亦菲只要能活着就好。
既然这么想活,为什么又一心想刺杀曹操,编剧太脑残。
3、原本是刺杀曹操的,刘亦菲男朋友却白痴到最后却救了曹操,并宁愿代他去死。
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曹操放了刘亦菲。
如果他真这么爱刘亦菲的话,刘亦菲求他一起逃走,他又坚决拒绝,一心把刘亦菲往火坑里推,真心白痴。
4、刘亦菲男友穿了曹操的衣服,就可以瞒过别人是曹操吗?
太简单了吧。
既然这么容易骗过天下英雄,那还要刘亦菲男朋友装曹操干嘛?
随便找个人都可以假装曹操。
刘亦菲男友装曹操真是败笔。
第一完全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替曹操去受死?
第二他装曹操就像皇帝的新衣,完全没有一点说服力,但偏偏能欺骗所有人,包括最爱他的刘亦菲,并能让刘亦菲成功杀掉他,真是让观众气愤。
还有好多逻辑解释不通的地方,实在不想用手去敲打文字了,累了。
我觉得铜雀台的导演是不是小学文化啊,连个故事都不会讲。
不知道这么烂怎么还能动用张艺谋的班底,还是因为两人一样烂。
之前看的预告片,本以为玉木宏和刘亦菲的对手戏会挺多的,孰不知,在看完后,我才觉得我被这预告片给骗了......从电影院出来,我感觉自己很平静,也许因是这部影片并没有让我心镜澎湃,或者更甚有跌宕起伏之感,反而只是如一杯清水,看前和看后均为一端平的状态.和我同去的朋友说,这发哥在里面的感觉就似那年的黄金甲...黄金甲我并不是进影院看的,而是后来在网上看了下,所以印象有些模糊,不过说到底,我也觉得发哥在这部影片里,有点屈才的感觉了.曹操,一代枭雄.这个历史曾称霸一方的人物,确实值得人们从中挖掘关于他的更多隐秘的故事.其实整部电影下来,说的便是曹操为何在本可以称帝的有生之年内不称帝?可是就我看来,这影片也实在是有美化曹操的嫌疑,所以故事的内容便在一味的强调,他杀人是被逼的,他称帝也是被逼的......有种戏说的感觉...至于让我留下印象的,反而是鲜少看他拍电影的邱心志,他演的曹丕,阴狠有之,狡猾有之,不错不错!若要说打酱油的,真的非玉木宏和伊能静莫属,如说没出现在海报上,由保剑锋出演的吕布,那肯定是打了只大酱油,因为他只露了一脸,但是既出现在海报和预告片上,这两人的对白可能还不到十句,额...真的是切切实实打了回酱油啊......
尽管《铜雀台》片头几段公司LOGO有些二,影片质量却属上乘,总体制作颇有跟好莱坞大片叫板的劲头,制作超越预期。
只可惜影片主题极为拧巴,让人感觉宣扬的仍是国师张艺谋古装大戏里的邪恶价值。
以往与“三国”相关的影视作品多好大喜功,聚焦宏大场面,给人以“假大空”的感觉。
《铜雀台》则避开宏大叙事,聚焦微观历史,一段“刺曹”因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被演绎得惊心动魄。
影片打破以往“三国”传说里刻板的人物脸谱,将汉献帝、曹操和曹丕等历史形象打破重塑。
尽管苏有朋表演的仍是阴柔“小受”,骨子里却十分冷血,让人惊艳。
周润发扮演的曹操霸气之下是对主子的无比忠诚。
邱心志扮演的曹丕洞悉一切,却无可奈何。
尽管本片有两位颇为惊艳的女性角色——刘亦菲和伊能静,但这终究是部男性电影,编导并未刻意放大女性参与全局的必要性。
除不俗的故事外,《铜雀台》的总体制作水平也颇具国际水准。
影片服装布景道具走的不是张艺谋以往电影里抽象得失真的写意路线,但又并不写实。
片中服装道具细节丰富,为了美观甚至去除了历史逻辑。
尽管曹兵铠甲让人乍看会以为是英格兰王的大军,但除此之外的各种服装道具设计中,中式元素运用得当,充满丰厚细节。
除剧本、导演、表演和服装道具等亮点外,《铜雀台》的另一亮点是摄像。
影片摄像风格很有《指环王》的霸气感觉,却又没有简单的照搬照抄。
尽管有些画面因空间与光线等原因显得噪点过多甚至轻微失焦,但总体效果非常大气。
这本该是部完美融合好莱坞技术和东方权谋的精彩大片,但一只苍蝇抹杀了该片全部长处。
这只苍蝇便是影片的价值观。
《铜雀台》的价值观,甚至某些桥段与台词刻意向张艺谋臭名昭著的《英雄》致敬。
片中不仅有灵雎对象征独裁者曹操从仇恨到理解,还有刺客穆顺对曹操形式上的“这一剑我必须刺”。
最后刺客全部以无厘头的方式死了,双手沾满鲜血的曹操则成了忍辱负重,用心良苦的伟人。
对曹操的立体解读原本是一大亮点,但刻意对《英雄》中某些桥段乃至价值观的复制令人费解。
张艺谋已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多年过去竟然还有人在开历史倒车宣扬集权统治和邪恶价值观。
《铜雀台》其实是2012年国庆档最被低估的电影,总体可看性和制作不俗,包括演技在内都大有赶超好莱坞大片的气势,风格上比张艺谋假得发空的古装片主流得多。
只可惜此片价值观缺乏普世思想,过分美化集权政治的正义性,导致其先进的艺术手法与落后的价值观产生错位。
(电影发狂/灌,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历史不行,对演员也没那么多研究,剧本导演什么的更是一无所知。
我只是单纯来流水账的。
先来坦诚一下我是因为对玉木宏的喜爱才头脑一热临时决定去看铜雀台的,我忏悔。
这是头一回对一部电影完全没有任何了解就直接去观看了,下次再也不会这么做。
影片开头一群小孩子被抓走关起来,培养成死士,每天就是杀杀杀,某一天突然就有个包在袋子里的人被扔到武台上当做奖励,台上的人杀杀杀,谁赢了奖励就是谁的。
多俗套,不用想就知道袋子里滚来滚去呜呜呜的人一定是刘亦菲。
结果玉木宏冲上去救她杀人了,还被砍了一刀。
晚上刘亦菲怜惜地抚着玉木宏的伤口,玉木宏就鸡冻地欲图圈圈叉叉,刘亦菲别别扭扭地婉拒。
结果,第二天刘亦菲被当做美人计送走,玉木宏被咔嚓了送进宫做宦官。
插一句,一般咔嚓的镜头,撒点血就行了,这里居然还把玉木宏被割了的蛋蛋扔出来给狗吃。
我最近正打算给狗咔嚓,也吓得两腿夹紧,打消了这个念头。
皇帝唱戏真是好听,看那一双眼睛我愚蠢地没有区分出苏有朋和周润发到底谁演的皇帝。
我忏悔第二次。
然后邱心志就去强奸伊能静了,伊能静不仅酥胸半露,还贡献了大白腿两条,以及响彻电影院的啪啪啪声音。
真的是啪-啪-啪。
付出了这么多的伊能静在影片不到一半的时候就被领便当了。
死不瞑目。
姚橹演的吉本,一上来台词就不同于其他人的严肃,有点搞笑。
通常这种情况下,浑水摸鱼的一定都是幕后大佬。
我看电影一向不动脑,很多时候看完了都不知道电影背后的故事到底在讲什么,但是这次居然被我猜对了,一定不是电影太弱,一定是我进步了。
刘亦菲深得周润发喜爱,某天突然又情欲大发出来对着玉木宏上下其手啃来啃去。
两个人一会脱了衣服一会又穿着衣服,结果玉木宏痛哭流涕地说“你想要的我给不了”。
对嘛,你已经是个宦官了。
然后哭着狠狠咬了刘亦菲的肩头。
这时我的脑海里回荡着“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角色真的没有互换吗。
然后特写了哭泣的玉木宏的嘴唇离开刘亦菲肩头的几率银丝。
刘亦菲走的时候说,“那一晚,我很后悔”。
哪一晚,就是你小媳妇一样婉拒玉木宏跟你苟且的那一晚吗?
看到这里我的内心百转千回,无力吐槽。
最后玉木宏刺杀周润发未果,刺伤周的小腿又露出一脸“欧漏我怎么做出了这样的事”的小媳妇表情,然后又表示“窝愿意假装你出去被别人打”。
结果被刘亦菲当做周一戟戳死。
最后为了表示找到了小男人心里的梦想之地,刘亦菲抱着玉木宏的尸身跳崖了。
周润发跟着苏有朋在铜雀台呜哩吗哩说了一堆我为你打江山我不要抢你的王位你真是愚蠢啊之类的话,苏有朋哭着呜哩吗哩唱了曲戏,就特么字幕出来结束了。
这次我表示我看懂了电影到底想说什么。
但是我又有点不懂为什么要这么说。
总之演员阵容还是满强大的但是真的整个故事我吐槽无力了。
玉木宏接这部剧到底是图什么……虽然是个武打能手但是你首先已经是个太监了啊少年。
而且配音大概为了表现“此人是个太监”特意配的比较阴柔。
跟玉木宏青筋毕露的表情无法匹配啊。
最近关系紧张还是别来宣传了啊乖。
反正海报上也没你。
一定会有人说“霓虹筋活该演太监”之类的话……噗。
我忏悔,第三次。
亲爱的导演、编剧,您好!
首先,我想把结尾处的“此致敬礼”提前到这封信的开篇处,借以表达我对“双林组合的”感谢。
谢谢你们可以联手拍出代表当下国产电影现状的电影,再一次玩弄了广大观众的观影品味,也再一次挑战了国产电影水准的最低下限,让我们也对自己的忍耐力有了新的、更深层次的了解:我竟然可以很从容的、从头到尾的看完你们的大作而没有跟随某些观众愤然离场。
谢谢你们给我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让我知道,“观众的自我修养”在欣赏某些电影的时候,要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演员的自我修养”还要重要的多。
在电影结束后,灯光渐亮的时候,便跟朋友吐槽,那个时候,还因为不经意发现了这一“观众的自我修养”而沾沾自喜呢!
朋友都说,我这一发现,在创新力缺乏的中国,或许还能得个中国的“诺贝尔奖”哩。
有的人抱怨你们的电影不好看,甚至有的出言不逊,敢说你们的电影“垃圾”。
“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流下来”,我甚至想冲上前去,与他们理论一番,但见他们人数众多,我也只能作罢。
但我只道这帮人们没有体会到你们的良苦用心,你们深知人性的劣性根,知道“人不能惯”这话一点不假。
看惯了高质量电影制作的某些观众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已经没法跟我们这些在您两位的电影熏陶下长大的一代相比,一旦遇到不合他们口味的电影他们就仿佛风雨飘摇中的花朵一样,没有了淡定的姿态。
而我们这些已经领略过您两位“风骚”的人们,便可以看着“蛋疼”的姿态而愈加“蛋定”。
剧情不外乎是编剧和导演电影哲学最直接的表达,我甚至觉得,一部电影的成败最大的责任便在于编剧。
“双林组合”不愧是国庆档期的国产电影里的黑马,两位在电影哲学的表达方面真是到了如黑马一般的“行空”啊。
不,不对,不对,黑马已经不足以表达我对两位的钦佩,我更愿意将《铜雀台》比作是今年国产大片里的“雷神”,而且这“雷神”不“雷”则已,一声雷响,便把所有观众“雷”的外焦里嫩啊。
得亏这雀台是“铜的”,也是两位有先见之明啊,要不还不成了“烤雀台”。
我还想号召其他导演向两位人士学习一下。
现在的电影要是没有噱头怎么能行呢?
本人自幼爱读《三国》,虽算不上倒背如流,但也是算得上熟稔。
到了这个水平都不曾听过曹操除了顽固性头疾之外,还患有顽固性阳痿。
这样的电影不但有了噱头,还有了普遍的教育意义,又能满足大家对名人隐私的偷窥欲。
曹操在朝廷上是英雄,在床上是狗熊,这是多么励志的电影啊,比小李子的3分钟要好多了呢!
夜深了,明天还要给学生上课,所以要早睡。
但是我的心情还是难以平复,所以最后还想再次表达一下我的谢意。
这份感谢是给摄影师的,让我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人联系到了一起:刘亦菲和泷泽萝拉。
当我看到刘亦菲的大鼻孔时候,我想到了泷泽萝拉,进而想到中国女艺人有超越日本NY的潜质,那抵制日货就可以全面铺开到广大男性朋友的电脑里了。
这样广大男性的体质肯定也会有所增强,中日开战之日,也必是扬我国威之时。
最后期待导演的续集,或者讲一个别的故事。
给我们讲讲,“生子当如孙仲谋”是不是曹操给孙坚带了绿帽子,赵子龙拼命救回阿斗,是不是另有隐情,桃园三结义是不是桃园三基友。
(PS:服装和场景的花费应该不少,有人说对剧情毫无帮助,但我坚信,这样做至少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必将被我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所代替)
其实我觉得拍得还行,俩小时我从头笑到尾,旁边的姐们儿一直用三国杀数语在给我配旁白,我笑得简直要捶大腿了。
刚刚看了一些影评,发现大家虽然都说这是一部烂片,但对苏有朋的演技居然是一边倒地叫好,我想说豆瓣是被"朋迷"包了么?
真惭愧,几年前,我也是地地道道地"朋迷"啊,追朋追到痴狂。
可是,真心不喜欢苏有朋演这种角色,我也没看出预告里说的"两面性",总觉得这位汉献帝戴上面具照样那么follow your heart(跟从你的心,简称"从心",上下一组合就是"怂")。
至于唱功,我这种唱歌像配乐诗朗诵的人就不多说了,说了也没说服力,我就一感觉---要多娘有多娘。
汉献帝依旧是个怂包。
苏有朋近些年gay基因暴露越来越多,自从演了白小年连虎年上春晚都跟白小年似的,有朋,你是肿木了?
还有,每次苏有朋上快乐大本营,都能明显感觉快乐家族在刻意羞辱他,比如他拿着面具跟何炅说戴上面具就会变一个人,一般都是装孙子,何炅就把面具扣在他脸上说"装个孙子看看",真心是故意的,能感觉到。
唉,看见自己当年的偶像如今如此不堪,还是有些不是滋味的。
发哥,越老越不正经,刘亦菲一出现曹操就变身老色鬼了。
不过老戏骨还是老戏骨,无论这色眯眯的眼神多么让人生厌,都找不到表演的痕迹,要么是演戏功底强要么是本色出演。
不过发哥,下次咱能找人配音么?
不喜欢港台腔的曹操。
邱心志的曹丕好做作,好滑稽,好色啊•••伊能静的伏皇后戏份被剪得好可怜,感觉她的出现完全是为了使汉献帝腹黑的一面更加饱满,没有自我存在的价值,另外,死的好早•••刘亦菲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那千篇一律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面瘫教主果然当之无愧。
关于剧情,我觉得把曹操写仁慈了,这简直不像是一代奸雄,而是一代英雄。
搞得我都觉得想杀曹操的人都有病。
还有,为啥曹操这么容易被面瘫女迷惑?
搞笑嘞。
在豆瓣看到一句评价把我笑疯了:"当苏有朋背对发哥唱歌的时候,真想让发哥转过来说'I want you!
'"没有鸿门宴好看,但是真没传说中的那么那么次,团购电影票的话还是挺值的,全价票就没必要了。
少有算好看的片子,要说烂的话,什么白鹿原、听风者啥的都要烂。
还不错啊。虽然这题材也儿女情长的有点扯,但是有朋果果还是很萌呐~
个人觉得不错,至少其中的演员都还行,而且刘亦菲也有不少突破.故事相对简单了点,但是人物内心挖掘的不错.小有点文艺范,但是文艺披着历史的皮就觉得有点怪了.后期的剪辑也不错,有点黄金甲的感觉,但是又不是让人厌恶.
禽兽之宴~(菲菲加一★)
苏有朋停留在《风声》里唱戏的怂风格出不来了。
没期待,所以还觉得不太坏……
除了穆顺,其他人的表现我都是称赞的。周润发:站在孤身后;苏有朋:就随了魏王的意吧;灵雎,这次觉得刘亦菲愈发的魅力难掩。总而言之,你的立场,我的命运,乱世谁人语说。
不错的片子
经典台词:胡言!孤肾好!
很一般般,但因为免费看的,还是提前观映,给个四星。
一不失身成千古恨……
我喜欢里面的剑
汉献帝搞了半天只会一首诗
不差的片子 就是抓不太住我的耐心……
一般吧,突然开始觉得刘亦菲美了。
最近总看烂片,太恶心了,求你了满脸肥肉的周润发,回去呆着吧别出来了
影院观看
奸臣杀主的时候不能只留一格血
其实也没说的那么差吧,个人觉得把貂蝉戏说成了海伦一样的女子,董卓,吕布,关羽,曹操。在名利权皆得之后,一个男人心底尚存的那丝对于真爱的刻骨铭心——一代枭雄如曹操,也不能免俗,有多少人能真正身处最高处,体会那权倾天下,终有一物不可再得,一事不可强求。美人迟暮,英雄何曾不是如此?
发哥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