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성실한 나라의 앨리스,爱丽丝漫游绝境,Alice In Earnestland

主演:李贞贤,明桂南,吴光禄,徐永嬅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5

《诚实国度的爱丽丝》剧照

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1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2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3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4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5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6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13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14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15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16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17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18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19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剧照 NO.20

《诚实国度的爱丽丝》长篇影评

 1 ) 影如人生

电影《诚实国度的爱丽丝》,韩国版《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文艺版《维多利亚一号》整部影片所涵盖的社会现象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小人物的无奈,女主虽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可无奈社会现实就是如此,每个人活得都很累,很不巧,她却是所有人的发泄点。

不管是自暴自弃的丈夫,劝人安乐的医生,又或是怂恿女主的房产公司,乃至抗议的居民,无一不在刺激着女主。

韩国电影对于社会的黑暗面的描写总是让人深感震撼。

看完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反思而非同情,结尾女主带着植物人丈夫奔向海边,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约好的蜜月。

可一切终将过去,从善至恶,社会可以改变一个人,但更多的取决于你是否想要被改变。

ps.这女主也太像白百合了。。

 2 ) 月球的背面有什么?

忘了在哪里听说的,说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永远只能看到它面对着我们的一面,而月球的背面有什么,谁也不知道。

于是各种外星人和美国科研基地的传言在UFO爱好者中越炒越热,但谁也没有真凭实据。

其实人性就如月球一样,暴露在大众面前的,绝不是全部的人性。

于是人们开始互相猜疑,你的背面是什么?

因为正面向阳,我们往往觉得背面就一定是黑暗的,可我们并没有证据不是吗。

《城实国度的爱丽丝》这部电影,可以说就是对人性背面的一种猜测。

这是一部采用了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的喜剧电影。

影片采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一开头就是看起来已经神经兮兮的女主一身森女系装扮、拿着便当走进社区心理咨询室。

正在玩手机的咨询师静淑吓了一跳,说道“不好意思咨询时间结束了。

” 女主看了看手表,明明还有几分钟才结束。

于是下一个镜头,咨询师被五花大绑在椅子上,女主在桌上插入一把刀,咨询师被吓得不轻。

女主抽出了塞在咨询师嘴里的布,咨询师看女主的样子,以为是自己以前的病人,来找自己倾诉的,于是让女主说说自己的心事。

哦、漏了很重要的一段,在这之前女主不由分说地从自己带来的便当里夹了一块生肉放到咨询师嘴里(在韩国生鱼肉伴着酱吃没什么奇怪的,不过我一开始以为是生鸡肉,差点没看吐,反正看着怪恶心的),咨询师吃过之后觉得味道还不错,于是女主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女主说,“初中毕业的时候,我面临了人生的一大选择,是继续读高中还是直接在离家不远的工厂工作。

我选择了前者,可是这个选择改变了我的命运。

在职业高中里,我学习了珠算和打字机并且顺利取得资格证,哪知道一毕业进入社会才知道,大家哪还用算盘和打字机啊,早就淘汰成电脑了。

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我终于在一个没有电脑的工厂里找了一个用计算器算账的会计工作。

就这样我还经常算错被骂。

就在这时,我遇到了我的老公。

我很爱他,但是他听力不太好,耳朵上一直戴着外置型助听器,他的梦想是买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他说为了房子,婚礼、新婚旅行什么的,都可以推迟,只是为了我们将来的孩子不想他那样活的那么累。

可就在我们准备结婚的时候,他完全失去了听力,外置型的助听器已经不管用了,要换成内置型的,手术费四千万。。。

这样一心想攒钱买房的老公坚决反对动手术,于是我以不动手术就不结婚作为威胁,他才答应。

可是生活总是有太多的意想不到,一次老公在工厂做工的时候助听器出了问题,老公一个没注意,四只手指被切割器切下来了。

情急之下一位工人把老公被切断的手指包起来塞到我荷包里,可我对这个并不知情。

到了医院包扎完之后,医生遗憾地说,你们怎么不把被切断的手指拿过来呢,你们赶到的还算及时,如果有那几根断指,我完全可以帮你接上去。

我们只能遗憾地听着教诲,到家门口的时候,我把手伸进荷包掏钥匙的时候,才意外发现这几根断指,一旁的老公看着这一切,目瞪口呆。

从那以后,他摔碎了助听器,再也没理过我。

于是我想,也许我们有一套房子就好了,也许那样一切都会变好的。

从那时起,我一个人身兼数职,拼命赚钱。

终于,有了一定的存款,才有资格去向银行贷款一亿四千万买了一套房子。

搬家的时候,老公问我,怎么做到的。

我什么也没说,他握着我生满茧的手,抱着我哭了。

我那个时候好开心,原来他还爱着我,像我爱他那样。

我那个时候单纯的以为,日子真的会越过越好。

有一天我回家的时候,看见门口有个信封,还以为是他给我的惊喜,结果打开一看,竟是一封绝笔信,我冲进屋里、他正吊在天花板上。。

还好我回去的及时,他还没有完全离开我,但是却再也醒不过来了。

医生看我无力负担医药费,劝我让我老公“尊严死”(尊严死就是不再采用任何医疗手段维系其生命,让病患自然死亡,类似于安乐死,但是是合法的)。

但是我不打算放弃,为了付住院费,正打算去中介卖房子的我,得知我的房子被选为社区的开发地段,一旦政府投入开发,那我将拿到一大笔的抚恤金。

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开发地段太小了,引起居民不满和各种游行示威。

社区长告诉我,如果游行示威再继续下去,政府有可能会取消这次的开发活动。

他给了我一份名单,告诉我,只要我拿到超过一半的居民签名就可以了。

于是我请了两周的假,四处讨要签名。

这次眼看着幸运之神就要降临在我的头上,可是偏偏又有很多人各种阻挠。

”故事讲述到这里,开始进入到第一个小高潮,也就是女主的复仇之路。

从丈夫自杀未遂那里开始,女主就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是对丈夫的爱一直支撑着他,后来因为房子要被开发即将拿到抚恤金,成了女主黑暗生活里唯一的一道希望之光。

她怎么能让别人再挡住这道光呢?

于是先是无意中杀了游行示威的带头者之一,一个退役的军人老头。

这个地方设计的非常巧妙,女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来到老头家里请老头签字,老头看了签名簿非常愤怒,不仅打了女主还把女主好不容易搜集来的签名簿撕了个粉碎。

女主心里当然很愤怒,于是在隔着一条小巷的距离外用把签名簿点燃当做飞镖扔到了老头家窗外写着“反对部分地区开发”的横幅上,结果横幅是连接到老头家里的,于是火势蔓延,加上烧断了煤气软管,于是整个楼房爆炸,这时已经骑着摩托车走远的女主听到爆炸声惊得目瞪口呆。

这说明这时的她还算正常,杀了人还会受到惊吓。

导致她精神完全崩溃的是第二个高潮。

带头示威的人中,有一个是患有“暴怒症”的壮汉,每天要靠吃药维持情绪,不然很容易生气。

壮汉无意中发现了女主很可疑,于是设法抓住了女主,把她关在了洗衣房地下室的一个小黑屋里。

为了逼她说出真相,不停的拿熨斗烫女主的腿。

后来还把他活生生地放到滚筒洗衣机里洗。。。

(这应该是造成女主精神完全崩溃的致命一击)壮汉答应两个月后政府决定不开发就放她走,否则就把她以杀人的名义交给警察。

这句话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都说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狗急了还会跳墙呢,何况是个精神已经不正常的人类。

于是一个双腿还被绑住的瘦弱女子杀了一个人高马大的壮汉(具体怎么杀的我就不细说了、很精彩)。

从小黑屋逃出之后,失去理智的女主当然不会忘了自己的目标,谁也不能阻止政府的开发计划、于是她又去找社区长。

社区长告诉她现在招人签字已经晚了,只有阻止他们示威才行。

现在带头示威的已经死了俩了,还剩最后一个,只有最有一个人死了就行了。

最后一个人会是谁呢?

你们肯定猜到了,就是咨询师静淑( 名字挺淑女,介绍一下,是一个四十来岁很强势的大妈)。

无意间在电视节目中看到河豚的介绍,肉质鲜美但是很容易中毒,于是在餐厅工作的女主在餐厅捞了一条河豚,按一般生鱼肉的制作方法就加了点辣椒酱就放在便当里去找咨询师了,于是有了电影一开头的一幕。

故事发展到这里,便当里的肉已经都被吃完了,咨询师被绑在椅子上,口吐白沫。

终于、没有人再会阻止女主得到幸福了。

她开心地趴在租的4平米的小房间内,一边用刀切着火腿吃,一边写着自己有钱后的计划,这时,两个警察来了。

故事终于迎来最后一个高潮。

警察盘问下,女主先是说自己对政府的开发计划一无所知,后来又承认曾经拿着同意开发的签名簿去找大家签名。

其中一个警察觉得她不老实,就吓唬女主说,你如果不好好回答我的问题,我可以终止开发计划。

这可好,一句话又让女主崩溃了,她拿起切香肠的小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抹了警察的脖子,另一个毫无防备的警察下场自然也一样。

故事的最后,走向安静而平淡的结局,女主顺利拿到抚恤金,还清了所有的债和丈夫的住院费用,带着还不清醒的丈夫踏上了新婚旅行之路。

影片全片都是给人感觉很安静的,安静中渗透着浓浓的悲剧气息和对这个社会深深的讽刺。

女主前前后后杀了五个人,显然已经心理变态了,可是女主有错吗?

她不过是想活的好一点,比起她的罪行,更让人关注和引起共鸣的是她的遭遇,她的可怜。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想这句话反过来应该也是成立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写到这里让我不由得想起前几年韩国拍的另一部电影——《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这两部电影的表现手法和题材是类似的,只是讽刺的东西不一样,《金福南》讽刺的是在发达的韩国国内仍然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这部电影的女主一样也杀了很多人,可是最后没有观众会去骂她说她是个杀人狂魔心理变态,相反是对她的遭遇深表同情和痛心。

而《爱丽丝》讽刺的是什么呢?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往往只是想要追求一点点稳定和幸福,但往往事与愿违。

女主在职业高中里拼命学习取得了珠算和打字机的证书,但到了社会去就业这些证书却一无是处。

这真是一大讽刺。

当今的大学生不也是如此吗?

身为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我就来说说韩国的情况吧。

对韩国的大学生来说,毕业想找一份工作光有一个毕业证是不够的。

一份毕业证外加一份资格证呢?

也不够。

一般韩国大学生毕业的标准配置是:第一、GPA3.5以上(以总分4.5为例);第二、语言资格证(除了英语分数越高越好以外,第二外语是必须的);第三、电脑操作资格证(比较基础的要求、但是跟毕业证差不多的存在);第四、专业资格证(比如我是商管专业、我可以考个CPA或者CFA之类的、每个专业都有该专业对应的不同的资格证);第五、海外研修经历(不一定是留学经历,去国外生活的一些证明);第六、志愿者经历;第七、参军经历(只对男生要求,虽然韩国每个男的都必须服兵役,但是你参加的是什么兵种也很重要,空军、海军就比陆军要有优势一些,而且想去空军、海军服兵役是要参加面试的)……国内暑假和寒假大家都干嘛我不知道、但是在韩国,大学生们都是趁暑假和寒假的时候猛学习、有的是为了考资格证,有的是参加假期课修学分,还有个利用暑假出国语言研修或者海外实习等等,总之就跟疯了一样准备着毕业和就业。

而且韩国人就算学分修满了可以毕业了他们可能还会延迟毕业,对他们而言找到工作才等于毕业,而不是学分修满。

也许是我处在首尔市中心,并且在韩国数一数二的大学里,所以才看到竞争如此激烈的场面。

然而、、真正讽刺的是,我明明主修的是会计,我毕业了很有可能找到一份和会计毫不搭边的工作,例如进入一个公司当一个小文员,老板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得干什么,如果他需要一个p图的人,我一个学会计的可能还得从头起步学学怎么用Photoshop。

而且听我们教会计的教授说,现在的自动化发展导致很多公司实现数据自动化、很有可能我辛辛苦苦考了一个注册会计师,最后等我去找工作的时候,已经没有公司再需要会计师了。

这不就和女主一样了吗。

可悲的现实,相信很多人也深有体会。

工作和专业不对口已经是常态,那请问我们大学四年的意义在哪儿呢?

大家有最初的梦想吗?

儿时的梦想是最纯粹的,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就算没有,想象你身边的人,一定有个人,在你儿时的时候,曾经因为自己的特长备受瞩目。

我小学班上有几个男生很爱踢足球,是校队的、每天训练,为此明明六年级过后就应该毕业的他们还留了一级,就只是因为初中没有足球队,而又足球队的初中他们又没资格上,仅仅只是因为成绩不够好。

现在的他们,据我所知,应该是读了职校,找了个普通的工作吧。

说说我、我小时候曾经喜欢过乐器、于是爸爸给我买了电子琴、笛子让我去学,而现在的我唱首歌都五音不全;我小时候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很喜欢研究各种动植物,于是爸爸给我买了个显微镜,让我看到了一个肉眼看不到的世界,但是现在呢、我对生命体的结构一无所知;我小时候还喜欢数学,但现在来了韩国,专心学了一年半韩语,数学什么的,早就忘光了;我小时候还喜欢写文,偶尔会把自己觉得好的拿去投稿,曾想过以后就靠这个混饭吃,但是现在呢、我觉得我再也没办法洋洋洒洒主旨清晰地写一幅让自己满意的文章了。

总之、我为了升学和高考放弃了一切我喜欢的、最后我却什么也没得到地放弃了一切来到了韩国。

现在的我依旧为前途感到担忧而迷惘,然并卵,我已经失去了所有的特长,现在我的目标就是能顺利毕业找个工作当个小白领就好、这只是目标、目标不是梦想……说了这么多本电影讽刺的社会现象,接下来说说揭露的人性本质吧,也就是月球的背面。

说句实话、你有过绝望、愤怒到想杀人的时候吗?

这个好像有人做过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

只是理智、道德和法律约束着我们。

有人说,这部电影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揭露了人性的黑暗面。

我并不敢苟同,我觉得这一点儿也不夸张。

就像之前说的,我们大部分人对“杀人”这件事情只敢想不敢做事因为,我们有理智在约束我们。

可是女主并不然,故事的设定让女主的人生太过悲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才让她终于失去理智,不顾一切去守护得之不易的曙光。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编剧把女主的人生设定得如此之悲惨,这也是一种夸张啊,毕竟这惨得也太少见了。

我倒觉得,与其说这样的设定夸张了,倒不如说这时真实的缩影。

因为这种事情在现实里也是存在的,只是我们并不关注罢了。

前两年的时候,我再韩国看到一则新闻,首尔江南区一男子在大街上持刀砍人。

如果在中国,我大概会以为是藏独或者疆独份子在闹事,但在韩国,这人肯定是有病,精神病。

据记者了解,这个持刀砍人的男子,就是因为事业不顺所以郁结成疾。

刚刚我说过,韩国人喜欢找到工作之后才毕业,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你毕业了,超过半年的时间还没找到工作,再去找工作就非常难了,招人的公司可能会觉得,这个人一直没找到工作,说明能力不行啊,别人不要的,自己当然也不要,于是韩国一度有一群这样的人,毕业之后一直找不到工作,一毕业直接就被社会淘汰。

那个持刀砍人的男子正是如此,因为只能关在家里靠父母养着,时间长了不和人接触最后就疯了。

在韩国这种人并不在少数,只是每个人采取的方式不一样,众所周知韩国自杀率世界第一,很大一部分人自杀源于社会压力。

中国怎么样,我想在大城市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该电影还有一个引人深思的点,就是,女主该不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说道这个,不得不提一下最近中国传媒大学一位女生遇害的事情。

这个事件大家应该都了解,我就不详细叙述了,我再微博看到关于这个的评论时,看到有一条评论是是这样的:“这些心理变态杀人魔,就应该判处死刑,不能姑息!!

”本来我对此事件持相同的态度,觉得那个男的太恶心太变态了,死不足惜。

但是这条评论提醒了我,这个男的应该是个精神病患者。

这样的话我们就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了。

如果他的精神不正常,那么他杀了人还是他的错吗?

他只是个可怜的病人,法律、道德那都是对正常人的约束,对一个精神病患者,我们也要一视同仁吗?

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据我所知,法律还是倾向于保护他们的。

如果罪犯具有精神疾病的证明,至少是可以免除死刑的,在韩国甚至还可以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中国貌似也可以)。

所以看完这个电影再来审视中传女生遇害案,你的看法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总之、每个人都是有阴暗面的,我们不必去猜疑和恐惧,也不必抱怨社会有多么不公,一切的痛苦源于执念、学会放下、换个角度看问题,才是这个社会的生存之道。

 3 ) 路过爱丽丝生命的那些人——影片线索整理

严重剧透预警初次观看《诚实国度的爱丽丝》,并没有特别惊艳,毕竟有类似题材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2006)和《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2010)珠玉在前。

可是这个长得像白百合的小秘书的笑容却一直萦绕在心里,于是决定再看一遍,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电影大致可以分成四条线索。

女主角的悲剧人生;社区再开发引发的惨案;倒霉催的丈夫;莫名躺枪的警察。

这四条线索也牵扯出四波影响女主角命运的人物。

女主角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发生在初中毕业,成为“女工”还是“精英”?

打字一级、珠算一级、簿记二级,几乎拿到所有证书的女主角,却被日新月异的社会打回原形,“梦想和胸部一样大”的女主角只好委身一家连计算机都没有的小作坊式的工厂上班,选择成为精英的她被生命的天平无情地拉到女工的角色上。

工作后,女主角发现不仅工作能力受到质疑,就连高中班主任“夸赞”的“好身材”在老板娘波涛汹涌地衬托下也显得一无是处。

所幸,在这样的生活里,爱情带给她些许安慰。

可是!

这是一个自带作死功能的倒霉催的老公!

(╯‵□′)╯︵┻━┻求婚成功→失聪→内置耳蜗手术成功→断指→女主买房成功→自杀→女主抢救成功→变植物人Emmmm???

基本上丈夫的这条线索就是用来蹂躏女主顺便激化矛盾、推进剧情的。

顺便说一下,老公演植物人还蛮像的剧情发展到这,本来女主就要供养植物人老公平淡一生了,可是导演偏偏插入了社区再开发的线索。

老公脚趾抽搐带来的苏醒希望与家境贫寒、平房再开发后可以赚取上亿韩元与反对部分社区再开发示威,这两对矛盾继续推动剧情发展与女主角的“黑化”。

示威队这条线索中主要包含了三个人物,示威主导者——也就是片头做心理咨询的女人,她利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煽动社区居民抗议政府,为自己牟利;示威出谋划策者——穿军装的死老头,也是暴力的实施者;盲目示威者——干洗店SB老板,空有一身蛮力却具有狂躁的精神疾病,没有自己思考的能力。

这三个人的身份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种浓缩与影射。

在崔元士这里,女主角自然讨不了好,被胖揍一顿不说,最后希望的签字簿也被撕毁,悲愤的女主角点燃了示威横幅,意外地烧死了崔元士。

这是女主角杀死的第一个人,也是她受到暴力对待后内心发生变化的开端。

第二次杀人,女主角愤怒了许多,也冷静了许多。

在被干洗店老板绑架与血腥刑罚下,她果断出手虐杀,这里实在是太精彩了。

如果说前两次杀人是被找上门来的还击,那么接下来女主角为了丈夫的未来主动开始出手,时间线正好对上影片开头女主角找到心理医生,她喂饭给女医生吃的悬念也被解开。

死了人,警察必然是要介入调查的。

因为女心理医生的死被第二次调查的女主角,因为警察的一句“再开发那件事,我可以让她中断”威胁,果断出手,用小刀割断警察的颈动脉,一刀毙命。

这是她第四次杀人,两个。

这也是女主角第一次杀死并非“罪有应得”的人,现在女主角已经疯狂了,一切可能阻止她救助丈夫的人都必须死!

最终,女主角如愿以偿,终于实现与丈夫去海边新婚旅行的愿望。

 4 ) 一部悲伤的有关生活的复仇电影?

一直想看亲切的金子, 复仇的感觉总让人欢畅淋漓。

但是这一部的确让的觉得悲惨又压抑, 也很遗憾的看不到女主的智商爆发,但同时又让这部电影有趣。

主角的智商让复仇有些不完美,但是似乎有更贴近生活,毕竟不是每个人的复仇都会如此聪明吧。

但感觉也不那么像是复仇,更像是主角一直在被动的做一些事情为了生活。

杀人也是偶然开始,到后面略微主动的杀人。

关于她杀女咨询师,感觉部分也许是复仇, 但部分也是为了房子在开发。

杀警察也是不得以。

所以觉得从头到尾,她似乎没有其他复仇剧主角的主动和机智,她有的只是无奈。

所以实在没有其他复仇类电影的快感,但同时也让这部电影变得特别吧。

主角的人生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呢?

我总觉得是因为智商不够。

虽然有灵活的手,但大脑似乎不够用的感觉。

但是我觉得很悲伤,明明很努力的生活,却落得如此结果。

至少她的爱情还是真实的吧。

然而他的老公也有些傻傻的感觉,所有才觉得他们很配吧。

不过感觉真的没有预料到她老公的自杀,完全出乎意料。

这部电影细节也很多呀,我关注到的可能主要是衣服和外形的变化。

感觉后期衣服有变的靓丽。

似乎暗示了她开始主导她的生活吧。

这部电影让我出乎意料的地方还挺多的。

1。

女主的智商,一开始很期待看酣畅淋漓的复仇,没想到完全走到其他方向,以为后期女主智商会变高,然而并没有呀。

有点失望,但是似乎也很符合电影的主题?

2.女主老公的自杀,买房以后虽然知道老公知道女主很辛苦而内疚。

但是他开始钉东西的时候,我以为他在新生活开心,配乐也很欢快。

我还以为那东西他只是为了锻炼开始新生活。

万万没想到,他是为了自杀,真是整个三观都醉了。

但想想那似乎是个衣架 钉的位置也很奇怪吧。

也许导演之前又给暗示。

还是导演可以想要让我们惊讶?

关于女主的被动和主动对于女主到底是被动还是主动,我有些迷惑1.主动,对于她的生活,她一直都有主动的选择她想要的。

似乎她也很清楚。

她想要什么。

例如她老公不想手术要买房。

她还是选择手术。

选择她觉得幸福的。

2.被动,但是她似乎又一直被动的做这些不想做的事。

我很奇怪,每次她主动去做一些事。

最后的结果似乎都出乎她的意料。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吧,有时候不管你多么积极的生活。

生活可能还是会出现不同的意外吧。

不过其实细细想想, 也许她的悲剧还是和她的智商有关吧?

很多关键的时刻,或者关键的事她都没有注意到?

还是导演刻意让她如此倒霉?

似乎值得思考一下我觉得可能是不足的地方1。

节奏问题。

虽然电影很短,但是我总觉得节奏太慢,也是因为看过的复仇电影,节奏都比较快。

这部电影的节奏总让我的觉得太拖沓。

也许有总觉得吧短片可以拉长的感觉2。

有些角色的塑造有些奇怪?

也许是我没看懂。

觉得女主当然塑造得很好,毕竟大篇幅讲她。

咨询师的也很不错,很多小细节体现她的狠毒和手段。

但是其他角色也许是篇幅不够。

总觉得其他角色也很有意思,但有没有表现出来。

所以总觉得这个角色缺些什么呀。

例如元士感觉体现了他的凶狠和军人的感觉。

但回家的时候拿纸箱之类细节又体现了他生活的不如意?

但是还没有更多细节展现他就死了。

总觉得缺些什么呀。

但是也许每个角色都展开电影会太长?

但我始终觉得很多配角自身应该都很有趣。

例如警官,洗衣店的儿子。

感觉刻画的部分虽然也特色,但是还是不够立体生动。

总而言之,对我而言,是部出乎意料的复仇电影。

总觉得导演要讲的也许不是复仇,也许是生活吧,然而我可能太年轻。

总觉得看的还是不够透彻

 5 ) 论底层人物翻身掌握命运的代价

与松子不同,女主本身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无奈从学生时代开始却到哪哪打压。

而她所经历的一系列不公也贯穿了这个时代贫富差距的各方面。

教育资源不公:女主学校没有电脑,只有算珠。

老师也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算珠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胸。

这便折射出两点,一是作为计算类的专业不用靠技术而是美色,说明她学校的定位普通偏下,毕业生流向单位较差。

二是她自认为的成绩好,放在社会不值一提。

这也是造成她后期心理落差大的诱因之一。

果不其然,毕业后,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普及电脑,她只能去普通工厂就业。

而这些技术性、福利性不高的单位,人员素质自是一般。

而她与富家熊孩的对话更印证这点:我读书不好,但我有钱,我有安排好的职位,只要我愿意,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新技能。

婚恋环境一般:如此环境下,女主也只能认识与她背景相同的男人。

工人、对她好,却不幸患有耳疾。

所幸这个男人是爱她的,因此她的人生中还有些许温暖。

然而接踵而至的也是一对现实问题:房子、钱、治疗费。

为了让老公可以听到外面的世界,女主把买房的钱用来治疗。

看到太多痴情女想嫁贫困男的例子,父母首当其冲成为反对者。

许多女孩认为父母世俗,摧残她们的爱情,她们愿过着男耕女织,清贫却快乐的日子。

然而没有物质基础的生活,哪里会遂如人意。

有病不医,老无所依,更是为赡养父母子女而操劳。

医疗保障缺失:因为没钱,所以生病只能忍着,只能拖着,最后来到无良私人诊所,用高昂的价钱换取低劣的诊疗。

理论无门,投诉无门。

这个阶段的女主已经浪费了她学习的天赋,由于环境的大同,她沦落为只知生计,不停奔波的女工。

同时与许多文盲大妈一样,抱着侥幸心理,求诊于私人医院。

她的经济见肘导致对于安全医疗的望而却步。

这更体现在丈夫自杀未遂却成为植物人时,医生冷冰而好心的劝她:既然你没有钱,就让他尊严的死去吧。

所谓的人道主义,所谓的无偿施救,绝大多数只是报道中的故事。

维权能力的薄弱:刺激女主黑化的,便是辛苦攒钱买来的小家被一声拆迁,而面临不保的境地。

丈夫依旧在医院,她内心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地。

制定计划的大人物是不会感慨的。

拆迁带来的家庭矛盾、恋家之情,搬迁所产生的额外费用。

他们眼中只有新城区的蓝图和新商圈带来的利润。

(这点我们国家做的很好啊,基本都是拆迁富三代XD)女主为求自保,又相信高层的签名之说---便是对立派各找说客游说,而大局不稳之际,说客就是那块挡箭牌。

女主失手杀人,又反被虐待。

一连串的精神刺激让她泯灭良知,更甚者是绝望意识到,规矩做人不会带来任何改变。

努力的读书、工作、恋爱、赚钱。

努力的只想拥有一个小家,太太平平过日子。

这么小的愿望,大家最习以为常的东西,在自己这里,怎么就实现不了?

松子的翻盘只在于她能够不依附于男人,或者打开心结,靠自己而不是虚无的爱情。

而女主要改变的太多,从一开始,她就要上个好好的学校,毕业后进不错的企业,一步步稳稳扎扎的来,进而遇到家境一般却同样努力的男人结婚。

两个人一起奋斗,而不是彼此拖累。

拥有不错的医疗福利和房帖福利。

在利益被强制损害的时候有人脉和相关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然而这一切需要多久多久?

哪怕她老公耳朵尚好,他们攒钱买下房子,之后呢?

生下孩子的教育、医疗、工作,是不是,依然会重蹈覆辙?

 6 ) 这个世界需要有人为那些柔弱的女性说说话

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需要有人为那些柔弱的女性说说话。

很现实的一部片子,又很荒诞。

现实的是小人物,尤其女性,在这个表面光鲜,内在腐烂的不诚实的世界里生活之艰难。

学校收了钱教给你一堆过时的技术,让女孩青春梦灭。

符号化的教育者不会给你什么实用的经验,因为他们本身就脱离了社会工作。

工厂是弱肉强食的,人们一个个明哲保身。

唯有一个聋男对她示爱。

而男人又是自私低情商而又靠不住的的。

该坚强时懦弱,该幸福时退缩,该宽容时却毫不留情。

我夫人在看聋男时说,你看,他为什么是个聋子,因为他只顾自说自话,听不进女人的想法,我深以为然。

这个世界男人靠不住时,女人就要遭殃。

失去了爱,失去了庇护,女人的世界是孤独的。

医生是唯利是图的。

生活必需品之一房子是需要卖命,靠血汗才能换来的。

拆迁打手是残酷无情的。

拆迁头子是狠毒阴险的,对人心的了解并没有让心理医生帮助别人,而是利用人心玩弄权术为自己谋利,在同伴死后又利用他的死来敲诈了一次人心。

警察费劲心力,也只能抓抓社会中的可怜人。

这个世界怎么了?

正如另一部电影《上帝保佑美国》里说的:我们鼓吹肤浅,惩罚善良,我们正在失去人性。

这个世界同时又非常诚实,这个世界的欲望,对欲望的执着非常诚实。

这世界能不能对那些善良温柔的女性好一些,男人应该坚强忍受苦痛,但女人不是。

这同时又是一部荒诞的片子。

残酷到荒诞,女人对待残酷的手段也只能用荒诞解决。

女人走投无路时,唯有靠自身神奇的技艺化解困难,在不可能中每每脱险。

在这个过程中女孩由单纯善良逐渐走向疯狂,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与这个疯狂的世界搏斗厮杀。

却唯有女人的那份爱丽丝般的爱,对丈夫和未来的憧憬不变。

“当你凝望着深渊时,深渊也在注视着你。

不要与野兽争斗,因为最终你也会变成野兽。

”但是女人和男人不同,女人最后也没有抛弃心底的那份爱,而是潇洒的带着老公成功的抛弃了这个“诚实”的国度。

可试问现实中谁能?

 7 ) 她稳定、强大的内核,都来自这个爱她的男人。

诚实国度的爱丽丝,初见这片名时,没有引起太大注意,本着害怕踩雷的心情,去查了查简介,“一个女人盲目的爱情”,更加没什么兴趣了,但想着,都为了它花了搜索的心思,还是看看吧。

于是,完全在意料之外的,电影一开头,就将我抓住了。

一间免费咨询室,一个骑着电动摩托造型凌乱的女人,干净迅速的镜头。

红丝巾从口中拉出的那一幕,的确让人视觉集中。

自然,下一刻迅速塞进了内脏肉,就让人精神一震了。

我很喜欢这种镜头语言,正因为是导演的毕业作品,带着浓烈的个人色彩,一个开头,别想,别思考,跟着我的节奏。

ok.作为没主见,全凭指引的人,可太喜欢了。

女主的一生都很挣扎虽说人生是一个个选择构成的,但每次,女主走的路都更加凶险。

上学还是进工厂,移植耳蜗还是买房,买房还是卖房,杀人还是不杀。

其实就算换了选择,结果也不会好到哪去。

只是很感叹女主的生命力,或者说求生欲…?

明明是一个很爱哭的女孩子,遇到事第一反应是像小动物一般呜呜咽咽的苦,却奇异的能在下一秒振作。

她拥有她稳定的、强大的内核。

每一场哭戏看着如同小动物般的她呜咽,都觉得更加漂亮。

人常说,哭不能解决问题,但它发泄情绪啊,就因为解决不了问题,也没有宣泄的开口,电影中的男主才会患上创伤性抑郁症。

还记得女主记忆里,他们一起喝酒时,男主也是会温暖看着她笑的人,然而现实一个接一个的打击,温暖的爱意最后短暂的留在了买房后,留给女主的那封带着爱心的诀别信,我还爱你,但我病了,无法自愈,只有再见。

也想过,如果那一刻,女主没有救下男主,是不是她的人生会轻松一点,可是这是无解的,她稳定、强大的内核,都来自这个爱她的男人。

 8 ) 这世界上,不都是穷人在犯罪吗?

残酷的现实打到了心存希望、乐观向上、甜蜜可爱的爱丽丝吗?

当然没有。

在远离童话的诚实国度里,爱丽丝只不过是赶不上时代潮流,保留女性“胸部照进梦想”的传统观念,将努力用到书本而非实践上;爱丽丝只不过是学会了喝酒,学会了忍受老板责罚,就以为认识了整个社会;爱丽丝只不过是被一次次被残酷的天灾人祸冲撞但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攒钱买房,为爱人拼劲全力的梦想;爱丽丝只不过是为了能够拯救爱人姓名的钱被同样为了自己生活质量的其他人随意辱骂殴打虐待囚禁;爱丽丝只不过是杀了人犯了罪。

冰冷的水一次次要将她心头燃燃不息的希望之火浇灭,但是心里有寄托有爱的人怎么可能会被轻易打垮呢?

可以无视医生,无视警察,无视施暴者的人怎么可能会被轻易打垮呢?

所以,更多的生活蹂躏接踵而来,一个又一个的错误被犯下,直到无可挽回,直到梦醒时分。

终于,我们看到了在诚实国度中的爱丽丝,这个被残酷现实折磨的不成样子的现实的爱丽丝,这个终于被现实压弯了脊梁的爱丽丝。

但她犯罪不是因为穷,也不是因为穷而犯罪的呀。

在诚实国度里,这真的很难解释。

 9 ) 挣扎

日韩的电影最擅长描写人性,城市国度的爱丽丝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我是差不多同一时间看的。

两部故事的主人公很相像,我曾看过一个影评说松子的内心有一个爱的空洞,我觉得爱丽丝的女主的心中也有一个很大的空洞。

电影的起初她说她放弃了工厂的工作选择了精英的生活,这是第一个空洞的伏笔。

她不断考证对未来的期许越来越多,人都是期望愈多失望愈多。

后来社会的现实,让她意识到了自己的普通。

爱情是一种能让自我提升的情感,所以当女主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之后,她的内心人生不如意的洞被填满了。

但是后面男主对于她遗忘手指头的责怪,漠视她,却又把她的内心所有结痂的伤口撕开。

这才有了后来她拼命赚钱买房子,不仅是为了弥补男主也是使劲填满自己心中的洞。

女主是那种对未来期许太多的人,往往这种人也是不成疯便成魔。

女主是可怜的,因为她所期望的未来从来没有实现过。

从最开始的精英梦想,到后来期望与爱人的厮守,随着男主的自杀全部破灭。

其实从男主自杀的那一刻起,女主心中的坑再也填不满,就像松子一次次无奈的问为什么一样,世间大多事都是无理由的磨练。

这部电影映射了很多现实的问题,每个人的自私都被放大化。

洗衣店的老板其实也是可怜人,他为了自己痴呆的母亲参与抗议,被人利用,导致自己无法控制愤怒,又正好戳中女主心中对老公的深深的痴恋。

虽然女主在片中杀了最多的人,却看似是最好的人。

大概人都是怜悯可怜人,可是这部电影中谁又不是可怜人呢?

这世间不都是可怜人在犯罪吗?

 10 ) 恶意的诚实面前,唯有天真到无惧无畏

你诚实吗?

还是常常撒谎?

不用不好意思,人在江湖,善恶难辨,撒谎实在难以避免。

会撒谎,说明有所顾忌,知廉耻,明是非。

比撒谎更可怕的,是诚实——那种三观不正却理直气壮的诚实。

本片中,就有这样一些诚实的人:卖人工耳蜗的广告里,声明“不保证会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后来很快出现了不良反应……

医生说植物人脚动只是痉挛,治不好的,果然没治好……

开发主管说支持再开发的署名要一半就行了,太多了会“无端惹出抗议”,的确出了篓子……

还有那些诚实的弄权者……

正义的施暴者……

在这个诚实国度,就连房价都很诚实……

于是,亲爱的爱丽丝也诚实的交钱买耳蜗,诚实的挣钱买房,诚实的一家一家求署名,诚实的付清了医药费……

她坚信在这个诚实的国度,只要努力一定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终于神挡杀神,魔阻灭魔,实现了两人最初的梦想——新婚旅行。

《诚实国度的爱丽丝》短评

2。比之我看的几部同类型的片子,稍有逊色,但是冲击力依然很强劲。《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和《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大家都能联想到。另推一部:李英爱的《亲切的金子》也值得一看。

9分钟前
  • 上高监呼
  • 推荐

维多利亚1号+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什么是这个世界的最大的悲剧?没钱啊!

14分钟前
  • 日光倾城
  • 推荐

穷苦 人设立住 运气就是这样 啥也改不了 女主还要帮男人兜底 杀人 骗货款 谁懂 谁明白? 不如摩的看海去 美好生活从来没有那么轻易

18分钟前
  • o!o
  • 还行

18+

21分钟前
  • teruhyde
  • 很差

有点大狗民的意味

26分钟前
  • 一起做梦
  • 还行

李贞贤演技不错,是个有灵气的演员

30分钟前
  • 人鱼之森
  • 还行

一个大写的惨

34分钟前
  • 沈精病
  • 还行

太黑暗

37分钟前
  • 版王
  • 还行

神刀飞镖白百何,只是不知道电影想表达什么。捏脚的片段想歪了。。。

41分钟前
  • 黑翼群狼
  • 还行

2.5 电影#086

42分钟前
  • 兜里有粮🍼
  • 还行

李贞贤好会演啊 整个片子就透着那种冷冷的幽默 “这个世界上只有可怜人才会犯罪”

43分钟前
  • 人的随波逐流
  • 还行

韩版“被嫌弃松子的一生”,强烈需求爱的可怜女人。

48分钟前
  • 还行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善良姑娘是怎样完成她的人生五绝杀的。讽刺现实,讨伐社会这些屁话我已经不想再多说了。我们能从电影里获得的唯一实质性建议是:女孩们,不要执着于爱人,不要执着于被爱。

52分钟前
  • 桃子拌糖
  • 还行

人生一步棋走错了,步步都是错……

56分钟前
  • 真诚的人
  • 力荐

李贞贤很好看啊。

58分钟前
  • kiki204629
  • 还行

韩版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都是被生活逼成了讨厌的样子。这世界本来就是可怜的人在犯罪

1小时前
  • 红药
  • 推荐

累了

1小时前
  • LB
  • 较差

这种片得提着一口气看完了

1小时前
  • 推荐

没有绝望到那个份儿上,所以一切努力都显得很苍白。女主太像白百合了,也是膈应的一个原因。当然,这颗星不能算在影片身上。怀璧其罪哪

1小时前
  • 思齐了
  • 较差

高房价

1小时前
  • jiad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