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叔叔
Uncle Frank,和弗兰克叔叔上路
导演:艾伦·鲍尔
主演:保罗·贝坦尼,索菲娅·莉莉丝,彼得·马克迪斯,史蒂夫·扎恩,朱迪·格雷尔,玛格·马丁戴尔,斯蒂芬·鲁特,罗伊丝·史密斯,简·麦克尼尔,凯蒂·布鲁尔,汉娜·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20
简介:讲述1973年,少女贝丝离开南方乡村老家,前往纽约大学读书,她亲爱的叔叔弗兰克是位受人尊敬的文学教授,贝丝很快发现弗兰克是同性恋,和长期伴侣沃利住在一起,而这个秘密他隐瞒了多年。在弗兰克父亲/贝丝的祖父突然去世后,弗兰克不得不回家参加葬礼,并最终面对一个埋藏已久、他的整个成年生活都在逃避的创伤。详细 >
阳了以后第一片
4.5,是我最喜欢的公路片类型,年代设置得也恰当好处,色调格外清新明朗,仿佛预示承上启下的时代去盛开朝气蓬勃的宽容和爱待,老一辈对同性恋的厌恶和年轻迎向未来的少女对于同性恋的接受,以不同的角度希望去展现社会中对其的客观,不管上帝赋予了孩子什么身份,但都是其所赐予的最宝贵的礼物,因此再多的歧视和厌恶都只是别人无意义的看法,只要自己去拥抱爱意,爱自会如泉水般涌向自己,接受自己便足够了
不知道是受限于电影的时长还是人物关系的多线交叉的焦点性叙事 都感觉影片在展现大量的闪回和开头中途不断角色视角的切入令我十分的不自在 可恰恰又是这种不自在又是艾伦鲍尔想要表现的
一般
2021-34。前半段利用城乡差距,后半段完全在扯淡。同性恋也好异性恋也罢,城市里回到公寓关起门来搞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农村就不一样了,除了房子私密性差,全部血缘亲戚无论情愿与否都需要一起面对其他人的非议。所以城市化加深了隔阂也加强了个人隐私。但是这部片子非常差,人物角度是混乱的,一会小姑娘,一会gay叔叔,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就换个角度接着瞎说
看到基佬做爱的镜头感觉好恶心。
Its all about choice and courage.
同性不喜。开局还有点绿皮书的影子,这种回忆反思的情节还有点怀旧意味,其实这种偏见依然广泛地存在左右。
我可能是美国标准独立电影的狂热粉丝了。后半段这太赶了吧。
这个剧本在2020年的现在显得非常过时乏味
恶俗的Liberal Trash.毫无新意、毫无美感。
很好看的一部同志情感电影,通过少女的视角讲述了同志叔叔的内心情感世界。个人感觉有两场戏特别好,一是律师宣读遗嘱的场景,二是男主角来到童年伴侣的坟墓前痛哭流涕的情景。同志的情感大多比较阴郁,还好电影结局很温馨。
7分,平权的路,是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
电影真实个神奇的东西,有时候掏心掏肺的分享不见得会获得共鸣,有距离的编纂反而让人哭的稀里哗啦!我很喜球编,看得出这个故事很私密,拍的很真诚,但就是不如《美国丽人》那么动人,小女孩的角色一直没有融入到故事里,弗兰克在墓前的痛哭也稍显露骨;名字也起的不切题,整体风格也前后脱节。球编还是继续辛辣的讽刺人性吧,温存不是你的风格!
【7.5】整体剧情虽然流畅但还是稍显套路,基本都是可以预见的戏剧冲突,结局也有些过于理想化,不过一众演员还是用扎实的表演奉献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哭!成!狗!!!Frank在Sam墓前的那场戏,Paul Bettany真的处理的太好了。这收放自如的演技!每年LGBT+电影底下都有短评说什么题材过时了。Pride和Handsome Devil都是。不知道的还以为社会风气已经多开明了呢。等哪天合法了再来跟我说过时。短评翻不得,这些个homophob。。。
“LGBT长辈+成长期少女+公路片”,同类对比有个几年前Lily与Julia的《与外婆同行》,有点相形见绌…尽管这部的基调显然更为沉重,也在试图树立些不同(比如Wally的中东恐同背景,又冷不丁从Beth的视角来点七十年代女性意识觉醒,还有《绿皮书》wannabe)。没有那种一路随心随性的打开心房,反而在不断深入南方的旅途中开始陷入痛苦的回忆和矛盾中,Alan Ball把《此时此地》的很多元素(甚至是演员)也完全无缝拼贴到这里面,但太PTSD那部剧了,所以觉得行进得很痛苦。Paul Bettany的表演是唯一喜欢的地方。
戏剧冲突一般啊 ,闷
故事发生在1972年,距离伍德斯托克只有三年,爱之夏也不过五年,但世界在进入80年代后又变了副模样,艾滋病在美国爆发时,你能想象一个出身于南方小镇的同性恋会遭遇什么吗?艾伦鲍尔不会讨论这些,他只会写弗兰克的同性恋身份最终被红脖子家人承认和接纳,这是他特意编给性少数群体看的童话故事——总有人会喜欢,但我拒绝聆听。正是这类修正主义叙事的存在,才让故事本该拥有的重量变轻,让痛苦无处安放,也让童话变得刺眼起来。
7.3分,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