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片名和主演,想当然地以为是充满智慧、经验丰富、严厉苛刻的大BOSS德尼罗调教外柔内刚、美丽出众、颇具潜质的女实习生海瑟薇的成长故事,参见《穿PRADA的女魔头》。
然而,令我大跌眼镜的是实习生居然是退休后发挥余热的德尼罗,而叱咤风云的CEO居然是当年被女魔头虐得很惨的海瑟薇,公司还是最新潮的时尚购物网站。
这错位的职场定位,注定是一个趣味盎然的反差萌。
一、这个大叔惹人爱本是在一个退休的商界成功人士,老派绅士范,品味非常棒。
他永远西服笔挺,发型一丝不苟,随身携带手帕,公文包是已停产的经典手工牛皮箱,举止优雅从容,眼神平和洞若观火。
家居装潢典雅大气,既有古朴的一面也有时尚的一面,电动衣橱很是拉风。
即使退休也闲不下来,充满好奇心,热衷学习与尝试,也正是因为有着这种性格特征,所以才会应征时下热门的时尚购物网站的高龄实习生。
PS:大叔你真的修了中文了吗?
真是感人啊,一点都听不懂,笑cry。
人见人爱的本有哪些长处呢?
他能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小事;大方得体,友善倾听;勇于尝试新事物,如互联网、FACEBOOK;努力融入集体;会请人支招,很灵活;对别人提的建议默默改善;有自己的坚持,懂得什么时候应该闭嘴或假装不知道;不会比上司下班早下班。
眼睛里看得到事情,主动清理长时间无人问津的桌子,得到大家的认可,因为他主动承担责任,也令boss刮目相看。
他能洞察上司的困境,给予最适宜的帮助,忠诚可靠。
明知道老板最不喜欢别人干涉她的私生活,当发现其老公出轨时,而她为了家庭甚至愿意放弃对事业的绝对掌控权时,本并没有像常人一样视若无睹避免惹祸上身,而是以最能让人宽慰的方式诚实而温和地表达,并支持她继续自己的事业。
本在职场的一些做法其实可以给年轻人一些启发。
本就是这样一位睿智而慈祥的长者,身上有着时间打磨出的智慧,让你觉得安全值得信任。
完美的人设,真希望将来我也能像本一样优雅地老去。
罗大神十足的演技派,擅长人物刻画,《教父2》、《出租车司机》、《美国往事》中暴戾、冷酷,《愤怒的公牛》里顽固、如狂牛一般……经典影片数不胜数,后期的《拜见岳父大人》中严肃不露声色地搞笑。
本片中的优雅绅士范,与以往强悍的形象大相径庭。
看到弹幕党一群群给跪的架势又是另一番乐趣。
二、助理变总裁,女人不易做曾经给女魔头当助理的海瑟薇这次晋级成为了时尚网购物网站的创始人、CEO朱尔斯。
果断、大气,热爱工作、处事干练、事必躬亲,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电商时代,年纪轻轻的朱尔斯带领自己的团队不到一年就取得了公司五年的目标。
然而,女人成就一番事业比男人更加不易。
事业上成功、性格相对亲和的朱尔斯,也和十年前的时尚界女魔头米兰达一样遇到了事业与工作的失衡。
相对幸运的朱尔斯有个爱自己的老公,为了成全她的事业,老公不惜做家庭妇男,照顾家庭和孩子。
然而当朱尔斯忙于工作时,老公出轨了,外表坚强的朱尔斯装作不知道,独自承受着董事会的压力,宁愿聘请专门的CEO,腾出时间照顾家里,挽留婚姻。
一边是自己苦心经营当做孩子一般的事业,一边是岌岌可危的婚姻,一面是坚强干练的女强人,一面是唯恐孤独终老的小女人,朱尔斯痛苦挣扎,难以选择。
在职场打拼的女人很容易产生共鸣,现实生活中女人确实不易,有几个男人愿意全心主内呢,事业型女性往往是一面在职场拼命厮杀,要做得比男人还出色才能有机会获得晋升,而另一方面在生活中要照顾好家庭和孩子,扮演好妻子好妈妈的角色,常常是挣得不比男人少,干得要比男人多。
回到故事,朱尔斯得到了本的鼓励,他告诉她,选择放弃事业不一定能挽回爱情和婚姻,如果不放弃工作,但是能在事业成功中变得开心,那么应该选择工作。
对于朱尔斯担心的死后和陌生人葬在一起的委屈,本幽默而又真诚地回应,“如果你不介意,可以和我和我的太太埋在一起”。
让朱尔斯破涕为笑,下定决心做出选择。
而幸运的是,老公看到了朱尔斯为自己不惜放弃事业的举动,内疚忏悔,痛改前非,重新回到了朱尔斯身边,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结局了。
三、女导演最识女人心导演南希•迈耶斯也是个出色的女强人,身兼编剧、制片、导演。
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最懂得女性的细腻的内心世界,深知职场女性的不易。
她的作品以爱情和家庭题材为主,风格以轻喜剧为主,其中富含温情与对人生的思考,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很有魅力,我挺喜欢的,顺便安利一下她的其他作品:1、温丝莱特和迪亚茨演的《恋爱假期》讲述了两个失恋的事业型女性交换房屋的疗伤假期中邂逅真爱的故事。
迪亚兹在影片中的人设比较接近南希本人。
(我的影评——《熟女的爱情童话》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700957/ )2、《爱是妥协》由我的女神梅丽尔•斯特里普与亚历克•鲍德温和史蒂夫•马丁联袂出演,剖析中老年婚姻生活和情感世界,风趣而又蕴含哲理。
3、《天生一对》这个片子快20年了,如果年轻的朋友没看过不妨看一看,讲述的是一对因父母离异而素未蒙面的孪生小姐妹偶遇后交换身份,进而促成父母破镜重圆的温情轻喜剧。
孪生姐妹由年仅11岁的林赛•罗韩出演,小妮子处女作让人震惊,几乎所有观众包括我都以为是一对真实的双胞胎演的。
4、《男人百分百》是南希导演的第二部作品,创下了女导演执导的爱情片的票房记录——在美国拿下了1.83亿美元。
梅尔吉布森演的直男癌单亲爸爸意外获得听懂女性心声的“读心术”超能力,价值观和生活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但变得理解尊重女性,还与女上司共浴爱河。
今年五月在旧金山旅游时,我和我妈搭uber去九曲花街。
来接我们的是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爷爷。
他开着一辆7座的城市SUV,车身一尘不染,车内有淡淡的香水味。
和他闲聊中得知,他曾经是United的机长,在United工作了32年,直到退休。
为了打发退休后的时间,他在妻子去工作的日子里(他的妻子是Unite的空乘,也快60了),上午和下午各花两个小时出来开Uber,不为挣钱,就是好玩。
他今年66岁,穿着得体的休闲衬衫,用最新款的iphone手机,谈吐优雅,开车时仍然坐得笔挺。
他跟我抱怨,当年United的机长退休年龄是55岁,结果现在改成了60岁,他本来还可以多干五年。
下车后我妈感慨万千,原来美国的老年人还可以这样活着。
《实习生》里Ben是个如此完美的老绅士,以至于很多人觉得他不真实。
但想起旧金山那个老机长,我相信,真的有Ben这样decent的老年人。
Ben活得并不老态。
他会和邻居老太太dating,和孙子学习用新技术,申请做一个年老的实习生,噢,还和风采依旧的美老太坠入爱河。
尽管如此,他仍然保留了old school的做派。
每天穿着笔挺的西装,带着一个年轻人称作vintage的公文包上班,手机还是三星的翻盖。
他是四十年前的白马王子,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幽默风趣。
考虑到导演是个女人,Jules在酒吧的那段话,说不定就是导演的心声。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年代的men都变成了boys,girls都变成了women?
什么时候men都穿成了这样——t恤牛仔裤,连讨好妹子都只会发短信和email——Ben这样的old school,super cool不是嘛?
这样一个人生阅历丰富,却又能拥抱新事物的老派绅士广受欢迎,boys们或许可以得到点启示吧?
巧合的是,在遥远的东方啊,今年也刮起了一股“老干部”风潮。
如何做一个优雅的老人,在中国仿佛是个伪命题。
在这里,衰老意味着丑陋、绝望、悲惨,或许还有鸡毛蒜皮,但绝对和优雅不沾边,甚至,作为一个老年人,连体面都仿佛不需要了。
身体的衰老,是不可抵抗的自然规律,心态的衰老,才是死亡的倒计时。
我第一次在美国购物的时候,导购是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她画着得体的妆容,大红唇非常美丽,尽管因为年纪大了,她动作特别慢,我都没有一丝着急。
她说,她每周来做三天part-time,临走前,因为我夸赞她的指甲好看,她一定要介绍给我她的美甲师。
真希望我们的妈妈以后也能成为这么优雅美丽的老太太,而不是才50岁就开始跳广场舞扰民的大妈。
无意间在豆瓣上瞎逛看到一个职场上穿什么服装的图文章,顺着文章看到了海瑟薇在实习生中的服装介绍,当时很喜欢穿衣的风格,决定去看看这部电影,原本以为会是和《穿普拉达的女王》一类型,主要是我一点都没看电影简介直接下载看的。
其实也不同,虽然也是讲职场,也是讲新时代女性面对工作家庭如何平衡,但实习生多了新的内容。
《实习生》这部电影讲的内容很多,70岁的老人ben在退休之后重返职场从实习生做起,女强人海瑟薇年纪轻轻就开始创立自己的时尚网站。
年轻人与老人在职场上工作方式,女强人海瑟薇的婚姻家庭与工作的协调。
看完电影后 在思考 自己70岁时还有没有勇气再次踏入职场,到时候还会有用我这个老年人吗?
也许不会有ben 这么勇气 进入一个与自己相离很远的职业,片中本选择了一个非常年轻的互联网时尚行业。
西装革里绅士的打扮ben 似乎与周围一身休闲运动装的年轻人格格不入,何况还有在办公区自由骑自行车的老板。
海瑟薇对于这个助理从无奈到提防到接受到离不开,ben用自己的行动和人生阅历在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
与同事间相处的非常融洽,又结实新的女伴。
对于这位70岁的老年人来说 ,似乎人生又开始新的旅程。
但对于现实的老年人来说70岁 什么都已经定型 慢慢的度过自己的晚年,没有勇气想。
海瑟薇这个角色是一位有家庭 孩子的女强人,每天在不停忙 从几个人到如今200多人公司都是她一手兴起。
其实这个社会对女人是不公平的。
女人要事业和家庭一起兼顾,既要有自己的事业又要照顾好家庭。
说这个社会男人很累,其实有事业的女人岂不更累。
拿我身边同事来讲,她每天接送孩子,又要监督孩子的学业,又要工作,买菜 收拾家务都是一个人在操劳。
而男人只要能挣钱就可以了。。。
片中海瑟薇角色的丈夫 以前也是有自己工作 到最后成为一名家庭妇男。
但没有想到片中的丈夫会出轨,真是可恨啊,老婆在外打拼 ,丈夫却养小三。
面对 出轨的丈夫 ,是选择回归家庭,放弃事业?
在ben的交谈下 ,最终选择了事业,影片到最后 丈夫知道自己的过错 ,改过自新。
是个完美的结局,虽然有点仓促,海瑟薇还是干着自己的事业,丈夫回归家庭。
一直期待看这部电影,一直没资源。
今天终于如愿。
我似乎都沉浸在这种舒适的,绅士的风格里面。
整个人觉得特别舒畅。
这大概也是我们这一辈人所缺失的东西。
不得不提,女主角洗澡的时候,我眼睛湿润了。
这种拍摄细节,让我觉得身临其境。
很喜欢这种感觉。
希望我自己的生活也能过得这么有滋有味有格调。
谢谢。
这个故事的设定很吸引我,刚出戏院时,阅片无数的朋友忍不住说, “我好像从没见过这样的设定耶。
” 新颖,这是本片在美式喜剧片的外壳下,给人留下最与众不同的感受。
然而它究竟新在哪里?
一位老年绅士和一位年轻女王之间的搭配,并不罕见。
《迷失东京》,《成长教育》,甚至《花容月貌》,都有类似设定。
我看到的“新”,也是本片最让我触动的点,是对这位七旬老人年轻态的展现。
细想此片中,提及Ben过往的有多少内容?
过去的工作、死去的妻子,都用很小篇幅交代了出来,从来不是重点。
它反倒是给出了新的一面:七十岁的人,就必须带着过去生活吗?
就不能拥有新开始吗?
再看Ben的实习生涯,和二十岁的我们刚开始实习时区别很大吗?
认识新公司,交到新朋友,慢慢上手自己的工作,赢得上司的信任……甚至,在公司里谱写了新的恋曲。
这就好像是我们刚踏入社会时所经历的一样啊,一切都是新的、未知的,和他是否年老没有关系,他对生活的热忱,让他仍似一名年轻人一样在探索新世界。
电影中更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意象来代表这个“新世界”,那就是互联网。
这着实是过去的人最不能理解和最需要花时间融入的领域。
因此,这样一个年轻态的Ben,加上代表新时代互联网女性的Jules,才能产生那么新颖的火花。
当然,Ben因为人生阅历的丰富,在逐渐熟悉环境之后,反而成为了Jules的人生导师。
这条线路,在电影中几乎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我遗憾的是没有看到Ben自己的缺陷,更没有看到另几位老年实习生的后续发展。
优秀的Ben是一名特例吗?
还是其他有丰富阅历的人也是如此?
影片好像给出了一点暗示,在另一位老年实习生帮Jules开车开得鸡飞狗跳的时候——但海报上的“experience never gets old”又是很普世的观点。
就像“你过的盐多过我吃过的米”,经历,永远是一笔财富。
在电影中我有几个最喜欢的瞬间。
在剧本分析中,我们把这种观众/人物突然意识到某件事的时刻,称之为“beat”。
1.“就是他们,买了街角的那个红砖厂” 影片中段,Jules加班到很晚,而Ben还在陪自己的老大一起加班。
Jules于心不忍,拿着披萨来和Ben套近乎。
两人聊起了Ben的从前。
突然,Jules提到这间公司的所在地,原来好像是一个印刷厂。
下一秒,她的思维里立马有什么连通了!
“不会吧……” 原来,Ben工作了四十年的那个印刷厂,正是Jules公司买下的地方。
那一刻,我忍不住流泪了。
因为我和Jules是同一时间明白这件事的,所以这一刻发生得相当自然。
没有过多的铺垫,也没有刻意强调过【Ben呆了四十年的印刷厂倒闭了】之类的信息。
我才回想起来影片刚开头时,Ben看到招聘启事、和女友人聊天时,心里那种笃定从何而来。
女友人无意搭了一句,“啊就是他们啊,买了街角那个红砖厂。
” Ben似乎若有所思。
接着,Ben就充满决心地在准备应征了。
本来以为这只是孤独老人对生活的热爱所产生的激情(确实也是一部分),此刻我才发现原来事情更为复杂,Ben的形象一下子又变得更立体和正面了。
试想,在时代洪流中取代了你大部分人生中最宝贵物品的对象,你会不会下意识地仇视它呢?
而Ben,他云淡风轻地接受了,并且迎面而上——应该很想看看,现在那个地方的“新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吧!
2.“你到底想和我说什么?
” 剧情的最大转折点,发生在Ben发现Jules的老公出轨的那一刻。
但,这还不是那个“beat”。
因为发现了不该发现的事,Ben变得行事诡异,聪明的Jules自然一眼就看出了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在飞机上,还忍不住开口问他,“你到底想和我说什么?
” 像是女人的第六感。
而她,原来心里有数。
当Ben还在犹豫不决要不要告诉她时,Jules先坦白地开口了,“我老公出轨了。
” 这里,观众预期的“Ben告诉Jules时,Jules会怎样反应”的beat一下子转换成了“Jules原来知道一切,Ben才发现啊!
”的beat。
我们,又被置身到了Ben的位置上。
才发现她想要独当一面地解决自己的婚姻危机,哪怕是找别的CEO来监督自己、拿走自己宝贝孩子一样的公司,只是想要换来家庭和睦的机会。
才发现她每次去幼儿园面对其他家长时那种复杂的状态。
才发现她要求丈夫陪自己出差,丈夫却认真地说自己在幼儿园有事那样的小伏笔。
非常自然,就像真实的我们会做的那样。
这个Beat,也终于贯穿起了整部戏Jules的那条线,“接受找CEO" - "因为我想要拯救家庭” - “找到了看似合适的CEO” - "因为家庭所以违心、放弃心爱的事业?
” - “不。
” 3. 还有很喜欢的一个小beat,是在Ben升职后,Jules的助手突然哭出来的那一刻。
观众才开始正视她,发现原来这个二十四岁、工作麻利的小女生,真的压力爆表了。
她一直那么卖力,都没有得到老板的真正信任。
就像你一直没有正视这个小配角一样。
她的老板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个小细节,真正让我感到导演满满的人性关怀。
可惜的是,故事收尾有点仓促,靠丈夫的一场道歉演讲来解决Jules的最大矛盾,始终觉得太过简单。
不过这个充满童话色彩的乌托邦,需要一个happy ending。
为了消解这种不真实的happy ending,导演让Ben带着Jules在最后打了场太极,正如影片开头一样。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阴阳矛盾,循环往复。
七十岁开始的世界,和二十岁开始的世界也没什么不同。
以为会是另一部穿普拉达的恶魔,结果更像是普拉达和一部职场烂片职场求爱记的混合。
每个角色和其他角色基本上没有什么火花,海瑟薇和老公怎么看怎么不像夫妻,德尼罗老爷子和女朋友也没有情侣感。
前段节奏尚可,中段有些靠小题大做来增加剧情张力,看的令人尴尬症发作,好在后段收了回来。
后段简直就是普拉达的复制,老板与实习生在酒店诉衷肠,一起坐车确定接下来该怎么办,导演编剧咱不能够吧。
整体剧情缺乏高潮,除了海瑟薇哭诉那一段很能调动情绪,基本上观影情绪高开低走,看到后来有点看不下去。
结局梦幻了点,但还好,有人说这片子结尾什么都没解决,基本上还是电影一开始时候的样子,但是生活本来就是不断的出现问题,所以结局时一切暂时还好就可以了,后面会发生什么就不是电影能做的了。
大概是女导演,没有冒犯的意思,影片整体很感性很清新,配乐也还行,算是及格。
但是太感性太追求感觉便在现实问题上掉链子,导致一些情节看上去太刻意太假,尤其在男女主角的磨合过程中人为设置的痕迹太重看着不自然,演员更像是在照章办事。
以两位奥斯卡级别的演员来说,确实是被浪费了。
影片前段老爷子和同事碰拳的时候我内心OS,尼玛这可是愤怒的公牛啊,当年老爷子可是被教练评价有职业拳击手水平的,小心他一拳KO你。
男配角在车里high的时候瞬间完美音调了,知道演员歌唱的好就要物尽其用。
不知道是不是服装赞助没拉到位,海瑟薇的服装基本上都比较普通,难得这种题材,看来想重现普拉达的锦衣华服是不可能了。
老爷子眨眼高萌!
anne173的身高,大长腿,漂亮五官,搁哪儿都是点睛之笔;演jules这样的女强人角色,anne稍微吃力些,她没有entrepreneur的精气神。
充其量只是一个美丽的行政部经理。
所以从角色设定上是个败笔。
如果让jennifer garner来演,会更加贴切。
robert de niro演技高的根本没使上什么力气就把这个退休企业高管的角色给演完了,几乎没费什么脑子,但他怎么演的我也着实看不出来,感觉就是眨眨眼睛 皱几下眉头 就啥都搞定了。
ps 一下,作为资深的吸霾一族, 深深羡慕影片中 点点滴滴流入的 清新空气质量, 绿树成荫,
“弗洛伊德说:'爱情和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
' "(Freud said,"Love and work.Work and love.That's all there is.")伴随着一群人在公园打太极的画面,70岁高龄的鳏夫本用这句话作为了影片独白的开头。
这句话常被我应用于心理课程的宣传文字中,也常被我挂在嘴边,就在几天前,还出现在我与一位女性朋友的对话里。
完美人生的要素有哪些?
曾有人向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请教这个问题,弗洛伊德回答说:”爱情和工作“。
的确,我们绝大部分的快乐和悲伤都与情感关系与工作紧密相连。
然而,现实却是太多人都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消磨掉热情,或是累成加班狗。
【工作,真的能够让我们的人生更完美吗?
】影片中,作为一个曾事业有成的商人,本在享受了几年环球旅行、参加葬礼、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如打太极)的退休生活后,却被每次回到家后“那种无所事事、无处可去的感觉重重打击”。
他说,我对退休生活的感觉就是需要不停发挥创造力,而保持新鲜感的方式就是,走出家门。
于是他以高龄实习生的身份重回职场。
短短一个片头,就从一个70岁老头的角度阐述了工作的意义,那是一份用来丰富我们的生命,实现我们价值的东西,无论年轻或年老,我们的工作内容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我们实现自我的终极追求是不会变的。
我们需要工作,并不是因为谋生,而是因为我们能通过它发挥创造力、发挥天赋、发挥热情,从而发挥我们生而为人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几位老人。
一位是我戏剧治疗的老师,64岁的美国戏剧治疗大师Randy教授,他曾说过他的父亲教会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认真对待工作”。
尽管Randy教授于近年退休,却仍然选择了继续在香港、台湾、深圳等地教学,只为在亚太区培养新生代的戏剧治疗师。
另一位是我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前辈导师,60多岁的日本Kayo女士,已经有2个外孙的她,心中却饱含着对一人一故事剧场的热情,期望能将她的经验与知识教授给更多的playbacker们。
期望更多的人能够明白工作的意义,越年轻时越好,那样,我们才不会把时光浪费在散漫上,而是热情地投入我们所做的事情上,让它助益人生。
【老公出轨了,用什么拯救爱情?
】片中安妮海瑟薇饰演的是一位时尚购物网站的年轻女创办人茱儿,当她的事业蒸蒸日上时,生活逐渐失去了平衡,先是公司董事会质疑她的工作能力,再是身为全职爸爸的老公出轨。
这个剧情就像是社会习惯性思维为广大职业女性下的诅咒,无论你的工作有多么出色,无论你是如何享受人生,无论你是多么光彩耀人,你,的,爱,情,不,会,美,满。
OhS**t.如果你相信了这样的设定,你,的,人,生,才,不,会,完,美。
完美的人生怎么能缺少爱情?
那个让我们与他人全身心的去连接的魔法。
但是爱情,不是放弃自我,而是共同经营。
其实,并非是职业女性,所有人,当最初的荷尔蒙(一般会持续6-18个月)消失后,爱情都会在柴米油盐、生活琐事、双方家庭、思想观念等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中遭受考验。
而真的决定我们是否能经得起考验的,不是我们要为对方放弃自己,而是要共同去面对这些考验,借着这些考验去更深入的了解彼此,了解彼此的脆弱,了解彼此的痛苦,了解彼此的恐惧,然后彼此扶持着,迈过这个坎,成就更好的自己和伴侣。
就像片中的茱儿准备雇佣新的CEO代替自己管理公司以挽回她的婚姻时。
她哭泣了。
就像老实习生本对她说,当我站在你的身后,看到你亲手教工厂女工怎么折衣服时,我就知道了公司为什么会成功。
你需要它,它是你的梦想。
而你正准备放弃它,就是希望你的丈夫不要出轨,它们怎么能够持平了?
它们怎么能够持平了?
爱情和工作怎么能够持平了?
它们本就不是在天平的两端,并非要你时刻左右掂量。
如果说工作让我们得以实现自身的价值,那么爱情则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故事是个Happy ending,茱儿的老公在看到妻子愿意为自己牺牲事业时幡然醒悟,不仅主动坦白了出轨,还向女主表示自己以后愿意做得更好。
但爱情不总是这样的Happy ending。
当爱情考验着我们的脆弱痛苦与恐惧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彼此扶持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放手吧。
放弃自我的爱情又如何能滋养你的人生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平衡?
】影片的结尾贡献给了本带着茱儿在公园中打太极的画面,本说:“放松、呼吸、找找内在平衡。
”嗯,不是左右平衡,不是爱情与工作的平衡,真正的平衡,是内在平衡。
(文/杨时旸)看罗伯特•德尼罗和安妮•海瑟薇对戏,无论故事如何,这阵容也能吸引一批观众。
实话讲,安妮•海瑟薇在这部《实习生》中表演得实在一般,无论最初亮相时展露的商界女魔头和内心小女孩混合体形象,还是后来的温婉女人心,都中规中矩。
某种程度上说,她成为了这部都市戏中的“时尚担当”,每次出场的服饰搭配都颇有心意。
倒是罗伯特•德尼罗把这个真人版的“大白”演绎得熨帖人心。
他甚至没有什么大段大段的台词,都是细微的面部表情,适可而止的微笑,通晓一切的眼神,充满慈爱,又懂得距离与进退。
他演绎出了那种女性幻想出来的、完美的父亲,男友,闺蜜,精神导师的混合体。
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本曾经是个事业有成的商人,无法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一家新兴的在线销售的服装公司正巧招聘老年实习生,这是个典型的互联网公司式的,半实验性的点子。
他报名参加了这个项目,遇到了安妮•海瑟薇扮演的公司创始人朱尔斯。
两个人从试探变得熟识,本不但帮助朱尔斯理顺了很多工作上的事务,也让她懂得了该如何处理生活与情感。
这是一个崇拜年轻,鄙视年老的时代。
所有人都成为了用后即抛的方便装,似乎只有20岁才是有价值的,经验的效用被取缔了。
全世界都在讨好年轻人。
这个故事的背景就是如此,一个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服装公司,遇到了一个曾经负责印刷和销售电话簿的老人,会有怎样的碰撞?
在这个公司里,每个人都个性彰显,穿着T恤,头戴耳机,只有本,作为一个70岁的实习生,仍然保持着一个老派职场人士的样貌,西装,领带和公文包,要求自己不能走得比老板早。
这个故事,最初强调的是对立和冲突,最终收尾的是融合与和解。
开始的时候,谁都没把70岁的实习生当真,朱尔斯自己一度将其视作一个成真的恶作剧,一个负担。
但是,本用自己的安静的力量融化了这一切。
当他默默地帮着小自己40岁的女总裁收拾了那个堆满邮件和杂物,却一直无人整理的桌子,帮她在开车的时候准确找到合适的路径的时候,隔阂在慢慢溶解。
其实,《实习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于年纪更加准确的测量方法,你对世界保持着最基本的好奇心,对于陌生事物保持着最基本的学习态度,你就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年轻人。
我们见过无数暮气沉沉的年轻人,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却看到了一个70岁的年轻人。
导演在这部电影里提供了一个梦幻般的存在,一个成熟男人,有着骑士精神,却又毫无大男子主义的倾向,他乐于施爱,也懂得尊重,这一点在当今似乎已经愈发稀缺。
导演借着朱尔斯之口说道,“女孩成长为女人,但是现在都没有人用‘男人’这个词了,人们都说‘男孩儿’。
”那种风度翩翩的男人正在大规模消亡。
在《实习生》中,导演重建了这个物种。
而与此同时,导演也重建了经验的意义。
这个互联网时代中,似乎一切都可以通过搜索得来,人们对于各种事物的体验,处理所有问题的方法,概莫能外,但问题在于,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交互的方式,但没有改变人性的需求。
人心之间交互时的温度是数字和光缆无法取代的。
所以,当朱尔斯哭着对本诉说自己感情上的困惑,家庭与工作之间矛盾的时候,70岁的本用寥寥数语解决了对方的困惑,这是经验的意义。
人们从事的职业可以过时——比如,具有象征意义的是,朱尔斯这家LOFT风格的办公室的前身正是本工作了40年的印刷车间,但是,人性本身的经验没有过时和时髦,生活中一天天积累起来的对于人生通达,比任何数据计算都更加有效,人性中最迷茫的部分,只能依靠人性中最朦胧和温暖的部分解决。
这部电影从开头就显露出典型的治愈风格,它是那种都市中人都需要的一块糖,在生活和工作的漩涡中迷茫奔逃的人们,都需要的一杯热茶。
朱尔斯不知道该如何与父母相处,但最终收获了一个精神上的父亲,而本自己也在暮年让自己找到了存在的意义。
这电影有它的问题,过于规矩,毫不出格,从人物到桥段设定都犹如剧本练习簿,但是它毕竟给人们展现了一段温暖的旅程,看着它就像我们看着周围的某个认识的人从迷惑走向通透。
《实习生》是我最近看的一部美剧,爱奇艺评分高达9分。
剧情细节有趣,节奏流畅,幽默风趣,画面温馨。
看完之后,我个人认为收获不少,有以下三点。
1对工作永远充满热忱剧中主人公Ben,是一名实习生,他有点与众不同,你难以想像,他竟然是一名70岁的老人。
他睿智,豁达,开朗,跟我们想像中的老人完全不一样.其实Ben是一名退休副总裁,在一家老式印刷厂工作了40年。
退休后过了一段非常愉快自由自在的生活,然后环游世界去了,回家发现总缺了点什么。
于是Ben就去工作了。
Ben的实习生涯,和二十岁的我们刚开始参加实习的区别不大,都是认识新公司交到新朋友,慢慢熟悉自己的工作,赢得上司的信任。
这就像我们刚踏入社会时所经历的一样。
一切都是新的,未知的,和他是否年老没有关系,他对生活的热忱,让他仍似一名年轻人一样在探索。
Ben 积极乐观的态度值得所有人学习。
2工作并不仅仅需要努力Jules的秘书每天工作14小时,却没有得到上司的重任。
Jules了解Ben的背景(原印刷厂营销副总裁)后,让Ben帮忙看用户习惯数据,并安排Ben与秘书一块坐在自己办公室外。
Jules走后,秘书突然哭了,并对Ben说明了哭的原因,原来是她工作9个月,从未接触到核心的工作,空有商学院的学历却不能施展出来,甚至还担心老板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工作。
Ben很耐心有开导小秘书,告诉她试着让Ben来帮忙 ,当成一次小实验,让小秘书有机会享受工作的乐趣,而不仅仅是忙碌。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职场中也不乏有秘书这一类人,拼命工作,却得不到领导的认可。
Ben在这里倒是很好的给我们上了一课,充分运用自己的长项,做对公司有用的事,比如Ben 通过数据得出一个分析结果,80%的广告费用用了在20%的低消费群体中,而忽视了那80%的高潜力用户,从而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3经历,永远是一笔财富Ben是睿智的,给人的感觉像水,平静,但是蕴含的能量,富有是巨大的知识与涵养,与他相处让人舒适。
Ben在被调走的第一天,Jules急冲冲的在办公区找他,因为Ben 对于Jules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实习生,更是一个开导者,Jules说Ben 能带她一种很平静的感觉,让她觉得安心,我想这种感觉在于Ben历经了岁月,在这岁月里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与涵养是分不开的。
他善观察又不卑不亢,知冷暖又礼貌从容,给建议又从不越界,有原则又富有情趣,阅历丰富又从不显摆,让时间赋予自己宝贵的财富而不仅仅是皱纹和白发。
善观察又不卑不亢,Ben刚开始分配到Jules身边工作时,会提前向同事打听与Jules相处的细节,这样就能更好的与Jules合作共事,打听到Jules不喜欢不眨眼的人,Ben便在镜子里努力的练习眨眼说话,电脑前的我都不由得笑出了声,如此可爱又真实。
而Ben 即使被调去了其它部门,仍然也是认真的工作着,仔细的为同事们准备了8杯咖啡。
这样的Ben又如何会让人不喜爱?
阅历丰富又从不显摆,纵使Ben有着退休前副总裁的光环,却从不在人前炫耀,而是默默地观察,然后再像一个长者一样,帮Jules分析数据,并且很贴心的告诉大家,这件事Jules秘书帮了很大的忙。
-Ben在这部影片中给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他颠覆了我们传统退休后理想生活的样子,用一种不同方式在退休,在不同领域的工作中得到认同感,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
这部影片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各位可自行观影感受,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电影名句欣赏弗洛伊德说:‘爱情和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
’”(Freud said,"Love and work.Work and love.That's all there is.")马克吐温说“做正确的事,你永远不会错”(“You will never wrong when you do the right thing.)”)end
三星半。老罗怎么可以这么可爱!!!
@2016-01-03 15:41:32
白日梦电影,编剧很推崇女性强人、老派绅士,不过这两样和现实中大部分人距离都挺远。
这么多年了,着装从M65变成了高档西装,走路的姿势却一点儿没变!
保持清醒,别被骗了
本来想四星 真的是一部很标准的好莱坞类型片 但是 结局海瑟薇和渣男和好扣一分
一想到这么可爱的罗老头又要去演下流祖父里的猥琐老头就五味陈杂
一开头看的很难过,就算经济富足,一个人的晚年也只是凄凉,生活没有target,没有属于一个地方,一个群体。讨厌婚姻线的团圆结局,简直是整部电影女权独立基调下的老鼠屎,又回到了女生离婚就是失败的传统观念。埋在一起的小梗好温馨。最后,原来这位不是钢铁人他爸!!!!!!!!!!-_-bbbbbb
"It's Never Wrong to Do the Right Thing." 肘子推荐的电影,太像他。
好久没看到安妮公主了,有种久别重逢的喜悦,但电影感觉就是麻麻,尤其在“时尚女魔头”把职业女性和老少配标杆都立得那么高之后,这部也太温吞中庸了吧——缺少化学反应的两主角就像在互发好人卡...
海瑟薇在这片里就是美国赵薇。勉强两分,德尼罗和海瑟薇的对手戏基本不来电啊,其他配角的表现更差了一个档次,看起来都很龙套。这种职场小妞电影,美国人拍出来也就跟咱们一个水平。
罗伯特德尼罗的角色情商非常高,可以作为职场教科书的存在(比如如何不awkward地夸老板、注意老板的真实需要、和同事们处理好关系,以及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等等),不过电影里的大部分事情都有些鸡飞狗跳。。。
横!我才不是为了冲刺百部在乱看片凑数呢!至少室内装修很好看呀
A cheesy yet comforting enjoyment. Robert DeNiro just played a perfect silver daddy in every women and men's dream, no kidding.( I put women before men hope y'all see what I suggest here
德尼罗太暖了,隔着屏幕都感觉到他的温柔和高贵。
做女強人真累啊 可是不做女強人難道去做附屬品? 如果是我 不能接受出過軌的丈夫 眼裏容不得沙子啊
好无聊的电影,安妮演技真差,这部电影get到美国人讨厌她的原因,太端了
40年前对着镜子说“you talking to me”,40年后对着镜子说“Hi”。
太符号化了。
剧情温吞,但老戏骨的演技真舒服。不惧怕年老的最大秘诀就是让时间赋予自己宝贵的财富而不仅仅是皱纹和白发。迷茫的时候有这样的人一起聊一聊也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