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是打三星半的,剧情的不连贯性和演技是明显缺点,但看完之后绝对可以称得上瑕不掩瑜的用心的作品。
首先除去一些小细节,整个剧情很完整了,不累赘反而需要去填充一些细节,很多事情没展开很可惜,比如道士的过去,前世兄妹情什么的;第二我非常喜欢这个剧流露出的古风,不管是台词还是镜头运用或者音乐,有非常不造作的古韵,这点可以说非常惊喜的;第三感情点到为止却印象深刻,一些重要场景都刻画的很好,比如两位男主第一次见面,人未现声先至,再是拉近一个镜头到一个弹琴的男子,基本上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决定继续看下去了,接下来狐狸说的那段交换酒的台词和动作设计的确没让我失望。
然后是书生和阿秀和秀郎的白天晚上切换这里,我觉得导演很不错,我能感到脉脉情愫。
非常惊艳的场景很多,说不完啊,这就完全证明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我觉得很可惜它不够火,我觉得比一些猎奇的男穿女带来的噱头伪Bl,这个更有看头。
演员虽然有明显的演技缺陷,但越往后看,越觉得书生有书生的气息,而这狐妖真真演出了我心目中的男狐狸的感觉,有妖媚之处却又不是娘那种,女主角相当漂亮啊,非常清爽自然的长相,两个阿绣演的也很好。
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早日出第二部啊!
作为网络大电影制作还不错,衣服飘逸,演员演技也还可以,秀郎与子固初见时的配乐很配聊斋了。
两人初遇那段很喜欢,秀郎也很有男狐的感觉了;最后的诀别那段,眼神很有戏也很有感情,特别感动的点是秀郎说完那句“忧伤以终老”,子固说“我会老,你不会”,这些都是横亘在秀郎与子固之间无解的障碍。
其实狐与人之间的相遇和阻碍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这几段还是挺戳我萌点的
前边已经够狗血的了,男猪脚喜欢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已经刷新了本狼的心理下限,到了后边更是无语,男猪脚喜欢的是两兄妹,妹妹妒忌哥哥被男猪脚喜欢,到最后干干脆脆的直接表白,那个寒啊,分手后一副失恋的样子,真替女猪脚不值,男狐狸说话奶声奶气,柔声细语的,好嗲,听他说话就很不舒服,看标题还以为是男狐狸追求美女的故事,特意找来看,后悔了,白娘子和金刚都是跨越种族的爱,但是起码还是异性恋啊好不好
朋友推荐下,我去看了网络电影《男狐聊斋》。
一眼过去,看成男版聊斋,这种乌龙大约不会只有我一个。
打开第一眼的感触是——剧组太穷了!
服化道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长得过分的衣服,兼职扫大街;亭台楼阁就是拉几块白纱,连个顶都欠奉,偏偏那白纱晚上不动白天飘,乖得一点也不像聊斋。
演员们的颜值不算差,但是也没有好到可以胜任一场狐狸精的风花雪月。
至于演技,有,但是也不是很好。
不过形体功架神马滴,也是真的就那么回事了。
不过,我还是抱着“朋友推荐,应该看完”的心态看完了。
或许是因为故事改编得还不错,或许是因为演技虽不纯熟,但也不能说尴尬。
总之,看到后面,真觉得演员们的颜值越来越高。
故事取自《聊斋志异》之《阿绣》篇。
原故事讲述的是凡人女子阿绣姣丽非凡,狐女阿绣想同她一样美丽,她们是前世的姐妹,现在的相貌却又是因为仰慕西王母而照着西王母的脸长的……整容的最高境界!
她们长得差不多,并且同样爱上了一个叫刘子固的男人,从而引发了一个妙趣横生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男狐聊斋》的大概内容与原故事相去不远。
只是把狐女,换成了狐男。
情节有些急促跳跃,但是较之《青丘狐传说》,已经好了很多了。
至少人物性格形象是立住了。
《青丘狐传说》阿绣单元,剧本的三观就是歪的。
虽然原故事中刘子固是个怂货渣,但是真没有《青丘狐传说》里渣得那么彻底。
这么理直气壮的享受着两个女孩子的爱慕,还故作不知,拿深情做伪装。
小狐狸投闺蜜的男人,居然毫无廉耻之心、内疚之意,甚至还沾沾自喜。
编剧脑子被门夹了啊!
《男狐聊斋》的刘子固,是个正人君子。
对于这个半路出现的阿绣,他或许有察觉,或者说,他更爱狐妖幻化出来的阿绣,于是下意识的屏蔽了自己察觉到的异样。
也许是电影时长的限制,也许是剧本的仓促,也许是刘子固在彻底知晓与他夜夜笙歌的阿绣就是那个日日与他品酒清谈的秀郎时委屈的质问,总之,这个刘子固,看起来更无害更无辜更重诺。
阿绣,姚姓。
美丽而聪慧。
原著中,她有着狐妖也羡慕的容颜。
电影里,她更有着一个陷入情网的女人,不可多得的智慧。
眼看情郎承诺与她同画的扇面之上,绘满了内容。
她吃醋,却没失去理智与冷静。
面对假扮自己,欺骗自己情郎的狐妖,先感念的也是他的救命之恩。
看清了前世,似乎更知道今生。
没有胡搅蛮缠,更没有飞醋漫天。
大智若愚。
请小狐狸变成她的模样,让刘子固辨认。
不失为一着好棋。
小狐狸与刘子固努力回避的窗户纸一下子捅破了。
刘子固必须做个选择。
她自然是赢了。
或许,这样的解读这个人物,会比较阴暗。
但是我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她请小狐狸扮成她,试试刘子固能不能分出来,都不会是图个好玩吧?
贺云树,秀郎,狐妖。
青丘九尾,涂山氏后裔。
来头好大——《史记索隐》引《世本》:“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女号为女娲也。
”这是一只有点任性,却又任性得不够彻底的小狐狸。
他奉长老之命到红尘历练,了却前缘。
结果,他因为好奇思凡,自己变成了他要了却的前缘——他前世的妹妹阿绣姑娘,去会了他的妹夫,巫山云雨后,妹夫果断与他剪不断理还乱了。
这前缘,了得真够乱的。
不过,这到底是一只有身份地位家世背景的狐狸。
他的贪玩任性,注定了他踏入红尘必将为此付出代价,为此心伤,从而学会放下与成长。
红尘炼心。
哪里由得他思凡不思凡。
命运总是能把不同的选择,划拉到他规划出的路线中。
殊途同归。
这只要修人心的小狐狸,刚刚修出了人心,就要学会放弃。
他曾吐出了妖丹,褪去了皮毛,只为求一个成全。
他也曾试着挣扎一下,努力争取一下,但到头来,也只不过是一句“就不能要回来吗?
”……真的,不能了。
红尘中打滚,世俗的禁锢如何脱逃?
便是狂生,也难以免俗。
“你我同为男子,人妖殊途……”多么艰难的爱情,不但要跨越性别,还要跨越种族。
还有相识佳人在前,恐难相负。
刘子固自问,这段开始得无厘头的爱情,他无力为其续一个美好的结局。
他做不到,做不好。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选择了更安全,更稳妥,也更负责任的选项。
“花开半赏,酒饮微醺,一坛栏杆意,我醉了三年。
我不能再醉下去了。
我已将酒杯赠与阿绣,纵有绝世佳酿,我也无杯与你共饮。
”其实,刘子固真的没什么错。
因为小狐狸的玩心,他背离了自己最初的爱。
他从来没有说过,甚至表现过自己对小狐狸的爱意。
最后却那样慎重的来话别。
这段感情,捂在心间,是何等百折千回?
一步走出,总有一个要辜负。
他将自己的承诺,给了秀美聪慧阿绣;是不是将自己的心,留给了任性顽皮的秀郎呢?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先前的玩乐之心早已放下,如今提起的却是若水情丝的羁绊。
那个口口声声说着不知道“思凡”为何物的小狐狸,已经开始感受到苍老。
若不弄人非造化,有舍未必有得,这便是命运与人生。
一坛栏杆意,他与刘子固都醉了。
酒醒之后,一个回俗尘,一个归青丘。
一个或许终日买醉,忧伤以老;一个洒脱放手,翩然而去。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我会老,你不会。
”涉世未深的小狐狸,初尝情滋味的小狐狸。
他懂不懂这句话后面的意思呢?
OS:既然要拍耽美,为什么宁可把《阿绣》里的狐女换成狐男,也不拍《黄九郎》呢?
【原创声明:本文为公众号“今天娱乐调查局” 独家原创,欢迎转发,但严禁任何形式无授权转载到其他平台,发现必追责到底!
】
文:余生编:喵局长图:net&截图【侵删】
还不错啦,挺古色古香飘飘袅袅,比那些动不动就爆现代词的剧有诚意多了,不过原著的狐狸是女的,性转什么有时候挺好玩的,譬如红楼梦啥的...这样凄美的结局或许更引人回味,人生总是带有遗憾的,有舍未必得,有付出未必有回报。
就算痛,也只为你放纵,哪怕飞蛾扑火,你来过我爱过,也许就不虚此行了吧...呵,怎么年纪大了,就不喜欢大团圆结局了,特不真实,还是希望保有一颗梦幻的心啊,才能品味更多美好,因为真实的东西往往特残酷。
去年看的电影,现在听到片尾曲或者看见一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都会瞬间飚出眼泪,所以来留个评。
在这几年一大片辣眼睛的所谓“耽美剧”中,这是给我印象最深、触及心底的一部作品。
演员虽然是新人但是演技在线,而且越看越顺眼越入戏,女主也很自然毫不突兀也不作不招人厌;场景衣饰之类能看出有些地方略显简陋,但配色很舒服,恰到好处的衬托出潇洒的子固、温婉的阿绣、灵性的秀郎、竹林那壶栏杆意,犹如水墨画的诗意享受。
剧本改编自《聊斋志异》,基本的故事情节没有太大改动,全剧的矛盾在于子固陷于真假阿绣之间、且假阿绣是知音秀郎所化的情感纠葛,正是剧组和演员的用心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子固情感上的满足和知道真相后的痛苦抉择、秀郎的无法理解和最后的洒脱、阿绣的芳心暗许和敏感察觉,每个角色都不是单薄的纸片人,而是活生生的、立体的、能从其中看到我们某些影子的真实的人。
刘子固:花开半赏,酒饮微醺。
一壶栏杆意,我醉了三年,不能再醉下去了。
刘子固:我已将酒杯赠与阿绣,纵有绝世佳酿,我也无杯与你共饮。
秀郎:其实,你分不清的。
秀郎:我很喜欢一首诗,里面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忧伤以终老。
刘子固:我会老,你不会。
简单的台词,放在那个境地却让人疼的心脏骤缩,真的感受到了痛觉。
我会老,可你不会,与其百年之后独留你落寞一人,不如及早斩断这段结局明了的感情,早日放你自由。
而秀郎,也如他所愿,最终潇洒归去,一如他初遇他之时。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是古诗十九首中一句,冬天最适合披读。
感情纠葛缠绵之中,当各种深情加诸于身,便作沉沦,彷徨迷茫也是人之常情。
红尘中打滚,岂能完全逃脱得了世俗的禁锢。
你说玩乐多于用情也罢,说不曾执著也好,不曾幡悟也罢。
人生终了有舍未必有得。
花开同赏,酒饮共醺,一坛栏杆意,醉了三年。
酒醒之后,我回我的俗尘,清风拂去,你亦孑然一身。
结局的方式,不带一点点拘泥,甚好。
说实话,这部《男狐聊斋》算是一部颇具诚意的网络大电影。
首先外景和画面就很好,服装和造型也可谓古色古香。
白衣红纱色彩鲜明
玄衣竹纹竹林字画,知己初相遇,古风满满
以文会友台词中规中矩,颇具古韵。
不像其它网络电影,充满雷人的现代语,给人出戏的感觉。
把酒言欢 美学上,深得徐克电影真传
让人联想到青蛇中的满池荷花
烟雾缭绕,分明深山洞府 帷幔轻飏,想起《倩女幽魂》中的随风而起的水榭琴声
月影婆娑绛红灯火这部《男狐·聊斋》它成功渲染出原著聊斋那种迷离恍惚的意境美。
营造意境这一点,在古装影视作品中最是难能可贵,因为意境,表达的是作品本身的整体意蕴。
比如于正的古装剧,不管演员多美,服装造型多精致,总给人一种现代人演古装剧的感觉,分分钟出戏,这是因为它本质上缺少古韵。
但故事才是一剧之本,情节真心是这部电影的硬伤!
因为电影时间太短,或许是剧组删减了太多,导致剧情衔接太过仓促。
比如,刘子固在得知秀郎假扮阿绣之后,他对秀郎和阿绣,内心情感的转变应该有个详细过渡,这样才会让结局的离别更动人心扉。
还有衍一这个人物,故事也没有交代详细,这样就让人物形象过于单薄。
再加上电影在演员面部打光上的不用心,以及剧中演员在演技上的有待提升,让它顶多算60分及格,也就是一部无功无过的网络大电影——从商业电影的角度来看,它无疑是成功的。
但从艺术的角度,最终无法达到《倩女幽魂》90分的经典行列。
我会拿它和王祖贤的《倩女幽魂》比较,是因为它本可以更加精致出彩的,终究是可惜了!
是半夜看的,本来随意看的但是却总觉得另有深意,初看子固,实感懦弱看评论也多评价渣男之辈,关于此情,可能更多人关注狐狸的洒脱隐忍,考究思量,在这场纠葛缠绵之中的付出。
子固则更多是被动的被授予者,如此深情加诸于身,彷徨迷茫实乃人之常情。
但是再看却觉意不如此,子固初见绣娘,得一把折扇,思卿慕卿,非卿不娶,子固初见秀郎,诗会相遇,一瞥惊鸿,一眼万年,便是沧海桑田,后与假绣娘郎情妾意,共绘扇面,此扇,无一不是在他最感情爱甜蜜时存在,与他而言乃是初见时的初心。
亦是此世情爱的托寄。
后与狐狸分别,言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且将折扇赠与。
亦如赠了这世情爱的托寄,看后来狐狸接扇后,抚扇那微颤的手,何尝不明深意。
花开半赏,酒饮微醺,一坛栏杆意,我醉了三年。
自相逢时起,便已沦陷,狐狸曾说难道你就当真与我和阿绣之间察觉不出异样,得知要相约一道之时的欣喜,得知狐狸被道士纠缠时的担心,以及被阿绣询问扇面之事时的隐瞒,后再相遇,欲拥的怀抱都不是骗人的,当他对绣娘说,我会娶你这句话时,其意已变,这也注定了这个抉择,或说命运与他,与狐狸,与阿绣都是遗憾。
同心而离居,忧伤已终老,其实故事本有转机,在青丘时,阿秀对狐狸说,可是我看到了他看你的眼神,身后子固因欲将离别,拿出折扇神色焦灼,这一切狐狸都看在眼里,可他对阿秀说,前世,不过过眼云烟,你们会一生一世的,而后终于正面子固道别,是的他能如何,阿秀爹已遇害,已无栖身之所,又曾与子固有誓在先,可他不曾看到子固道别时凝视他的眼神。
三年闭关,时事变迁,纵是初心不变,一些考量却已然不同,狐狸送子固回府,何尝不是心底的不舍,后阿秀欲再测一会,看三年已过事态可曾改变,其实在子固推门的霎那便知铜镜前乃是狐狸,如果见到真阿秀如此欣喜,何曾会使阿秀萌生想再测之心,再测是因不安,定是在子固醉的这三年里与阿秀貌合神离,让她不安。
后狐狸问他当真分的清吗,子固不假思索道当然分得清,此言一出,便是承认了对狐狸的情,等于揭穿了长久以来借着阿秀这张脸下自欺欺人的心,对于狐狸的真心,后阿秀满脸泪痕的脸又让他心生愧疚 ,是的他是懦弱的,又深具责任,他后退了,后狐狸道,其实你分不清,已是明白了子固对他的情。
月下小酌,已是尾声,子固选择这时摊牌,言已不能醉下去,就是三年时事境迁的结果,他已深刻明白他对狐狸的情,再不做了断只怕自己就控住不住了,才急于了断,剩下的就是本人最为动容的一段说辞了,子固说他是俗人人妖殊途,有违人伦,狐狸一听就知此非实情,后不得不搬出阿秀,说酒杯已赠,无力回天,全程背对,情绪难掩,回身增扇时的神情,难舍难离后狐狸说忧伤已终老,怕是委屈的,他尊重子固的选择,且自尊心已不容许再有动作,那句,不能拿回来吗,已用尽所有气力,只是他要子固明白加诸在他身上的痛苦,子固何尝不痛心委屈,所以道出了真正的实情,我会老,你不会。
是啊,他何尝不明白,他们之间的枷锁要跨越时空去挣脱,这一世怕是无能为力,狐狸乃是仙人,如此矜贵,他怎能忍心让他去背负浊世的骂名,他绝世美容,本该轻灵欢快,不谙世事那才是属于他的人生,更何况,人的寿命之短,仅是一世他不愿狐狸在今后没有他的岁月孤独终老,他对狐狸是致真至诚的疼惜,给你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宁愿让他误会,绝情的背后是深情。
狐狸曾说,人心太过复杂他未能参透,他没能参透的是子固的深情,人生有舍未必得,这算是对于这段情的升华与总结,子固和狐狸都舍了最重要的情,却还是遗憾,对错且不论,只能说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最后主题曲的词,作为子固对狐狸的情来说甚好,是否有一种执着,能让我铭记你的轮廓,横亘在我们之间的枷锁要跨越时空去挣脱,这一世要怎么做。
歌名叫无尽传说,是啊,故事会一直下去,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
《男狐聊斋2》在腾讯首播了,看着画面上那红衣男子精致的面容,我忍不住点了进去,不出所料,剧情、台词、剪辑等各种BUG频出,让人尴尬,让人无奈的想笑。
然而,我却一秒不差的看完了,我想一定是因为那条男狐实在是太漂亮了。
看完2,心中开始升起强烈的观看1的欲望,然而遍寻网络,却寻不到任何资源,想来《男狐聊斋1》必然触及了某些敏感话题,才会被禁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究在某个侥幸生存的角落里我寻到了珍贵的资源,于是三更半夜,我抱上爱猫,点上蚊香,全身投入的看完了《男狐聊斋1》.电影的开始片段是在青丘狐狸洞里,两条化为人形的雄狐狸在彼此插科打趣,看见这一幕,我顿时垂头顿胸,懊悔不已,这不正是去年看过的剧吗?
可惜当时自己只看了开头两分钟,便立马点击了右上角的叉,若非2的播出,估计再难想起这两条狐狸来。
接着画面一转,一个俊俏的书生出现,他明眸皓齿,面若春风,正是聊斋剧里典型的书生形象,只是这个书生与别的书生不一样,他颇有才华,能写出治世十册,却又厌弃官场,视功名如粪土,只爱做个花天酒地的闲人。
接着,一个美人出现在画面里,书生刘子固立马走不动了,他眼里放着光,一步一步朝美人走去……按着剧情的推进,郎才女貌,天造地设,二人很快陷入热恋,刘子固到底是个传统的知识青年,飞快跑回老家,嚷着老母为其求亲,然而求亲之事却进展不顺,岳丈大人愣是看不上刘子固这样没有一官半职的读书人,毫不客气的拒绝了刘子固的求亲,还谎称美人阿绣已经另许他人。
这下刘子固彻底心寒意冷,终日借酒消愁,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架势。
刘子固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被一条狐狸看在眼里。
诗画会上,刘子固无心看画,靠着一棵树,一口一口饮着杏花春雨,酒意微醺之时。
一个男子声音传来:醉春坊的杏花春雨,我有兴趣。
刘子固闻声望去,清风吹起布幔,迷雾环绕其间,一个男子傲然坐立,轻抚一把古琴,琴声正悠然。
一张绝美的容颜映在了刘子固的双眼,这一刻,瞳孔冻结,陷入空白,他甚至忘记了抚琴男子刚刚说过的话。
兄台方才说了什么?
那美貌男子微微一笑,起身,拿上一壶美酒,朝子固款款走来。
杏花春雨太过细腻绵长,不如栏杆意爽烈,我有一壶栏杆意,与公子做个交换,如何?
酒趣相投,二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互称知音人。
他唤他子固,他唤他秀郎。
秀郎待子固极好,偷来长老果酱,与子固开怀畅饮。
一早便知晓子固心事的秀郎,幻化成阿绣模样,与子固夜夜欢好。
他把这个叫好玩。
初化人形的狐狸还不懂做人,不懂自己的心。
他在子固与阿绣的定情折扇上戏谑的画上自己。
他弄来合卺酒,郑重其事的与子固喝起了交杯酒。
他在刘子固怀里娇声哀怨,劝阻他不要着急求亲,情真意切说道:我想和你一直在一起。
……秀郎对子固的心早已生出很多依赖,或许他只想陪着子固,日夜开怀。
然而真相总是来得太快。
知道真相的子固恐惧,愤怒,难堪。
夜夜陪自己暖床的居然是只狐狸,而且还是只雄狐狸。
子固估计想一头撞死在秀郎面前。
尽管子固被秀郎气得无言以对,可却在秀郎锐利的目光下,难掩真心。
你敢说你在我和阿绣之间从来就没有察觉到异样?
子固不敢回应。
或许潜意识里,他是心甘情愿被戏弄的。
所以秀郎要陪他一起去找阿绣,子固没有拒绝。
一路上秀郎对子固可谓关怀备至,子固尽管一直克制距离,心中却对秀郎信任备至。
再次见到阿绣,子固被迫成了反王的座上客,为救二人脱困,秀郎不惜吐出妖珠,褪去皮毛,折掉一身修行,终将二人解救出来。
女人的直觉总是没有道理的准,而阿绣又是个聪明的女子,她在子固望向秀郎的眼睛里,看出了些什么。
尽管子固对自己依然那么信誓旦旦,可子固终究不再是自己初识的那个子固。
三年避乱,子固二人得以回返故乡时,秀郎欣然相送。
阿绣为证心中疑惑,请求秀郎再试子固,秀郎化作阿绣模样与子固深情圈圈,可子固却陷入已深,真阿绣,假阿绣,他早已辨认不出,于他心中,承诺与爱,都是不愿意的割舍。
然而,终究是要做出抉择的。
月色朦胧,夜凉如水,那个有着绝美姿容的男子正对月小酌,眼睛已是潮湿一片。
曾经对饮的书生站在他面前,双目通红,面容哀绝。
花开半赏,酒饮微醺,一坛栏杆意,我醉了三年,我不能再醉下去了……秀郎,你我之间阻隔太多,同为男子,人妖殊途……我已将酒杯赠与阿绣,纵有绝世美酒,我也无杯与你共饮……秀郎双眼含泪,久久吐出一句:忧伤以终老……我会老……你不会……子固留下最后一句话,决然而去。
望着子固留下的折扇,秀郎痛饮一杯,泪水潸然而下。
这关系怪混乱的
男狐、秀女分别披红那段,想到周芷若在赵敏窗外,咯咯笑对张无忌,也要替她画眉。男狐辞别书生而去,是这世间仍旧不容。
演员不错,演技也还可以,但是有点。。。不上档次
“不能拿回来吗?”好可爱的小狐狸。另,阿绣也很美啊
如果提高颜值,把衣服拖地的设计改改,配音加把劲。真的挺好的,剧情还是流畅的🌹
看完觉得第二部没那么糟了,剧情相互对照。是有一些古典的情怀。想起从前有人对我委婉提到《画皮》,或可回之以《秀郎》:爱无论先后,王生已然动情,子固一醉三年,足矣。
取自《阿绣篇》大体故事差不多,不过把狐仙换成了男的,剧情也不突兀,而且演狐狸的男的太好看了,美但是不娘,阿绣也很好看!!结局算be吧,对于男狐来说。不过可以理解,没有强行改变人物的逻辑,男主是传统礼教下长起来的,这种处理是最符合逻辑的,世上哪里那么多为爱冲破礼教,哪那么容易。希望男主可以好好跟阿绣在一起,但是秀郎应该是他心理永远的白月光了。 2017.01.07
男色当道,《男狐聊斋》的出现就不算什么意外,但整体水平却在超出预料。电影和《聊斋》一样,讲了一个一见钟情的人鬼情未了,故事交代的很清楚,而且有肉。而最值得夸赞的是电影的色调、布景、台词都挺美,台词又很网感,很标准的网大制作。
意外的还不错 多打一星鼓励一下
虽然很烂,但好像也没有那么烂?
「你這小狐狸」「酒杯我給了阿秀無法與妳共飲」&「有捨未必得」「憂傷以終老」這是HE啊!!!聊齋黃九郎/阿秀/胡四公子雜糅版。燈光我求你了能不讓每個人滿面油光嗎,服裝咱能把男主那大尾巴建了嗎⋯⋯說這是部電影確實完成度不足,新人演技也有待提升,但至少抓住了市場~如果有系列我大概會追吧
想起多年前一个朋友写给我的一篇小说,改编《聊斋》之《黄英》:陶饮素豪,从不见其沉醉。马使 与陶相较饮。二人纵饮甚欢,相得恨晚。自辰以迄四漏,计各尽百壶。陶起归寝,出门践菊畦,玉山倾倒,委衣于侧, 即地化为菊,高如人;花十馀朵,皆大于拳。
拍得还挺美的,演员也还能接受、耐看。但是因为删减真的……
激情四射。
故事完整,没有硬伤。台词和扮相很有古韵,不雷人。新人演员演技也算过关,情感的酝酿也不显突兀,值得五分鼓励一下。
与母上一起看了一部男男之恋。T.T
毫不违心的五分。颜值足够了,演技足够了,配乐足够了。最重要的是,编剧太棒了。今年辣眼睛电视剧电影我以为中国编剧都已经死了。。。幸好这儿还活着一位!节奏很可以了,剧情设置也多有巧妙之处。该含蓄的,该多情的,都把握的挺有味道。感谢。
台词,演技没有一样到位。色调其实还是ok,就是演员的演技都太弱…不管哪个版本的刘子固都让人郁闷。
剧本太差 片尾曲不错
原谅我即使对耽美无限包容也依旧二十分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