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是怎么了,那么多作品都要去一个非常抽象的“别处”。
穿越剧要从现在回到过去,多元宇宙系列要从现实走向另一个现实。
前者通过从现在回到过去,降维打击,实现现在没有实现的人生理想。
后者通过从一个现实去到另一个现实,弥补自己在人生岔路口只能二选一(或者多选一)带来的遗憾。
穿越剧喜欢回到过去解决当下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带着现在的观念回到过去,为过去带来一些进步性和革命性,比如“老金头的命也是命,不能就这么死了算了”,算是间接实现当下环境中缺乏的公正和进步。
也就是说,站在现在往前走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呢?
回到过去往现在走,以获得一种往前走的错觉。
多元宇宙作品没有回到过去再进步到现在以间接体验进步性的倾向,他们有专门的作品探讨当下的诸多问题和争议。
多元宇宙作品中,主角主要是对自己过去的选择不满意,而非对社会环境不满意。
更准确地说,主角不是对过往选择不满意,而是对另一种选择怀有好奇和欲望。
如果当时站在十字路口,选了往左而非往右,左边的风景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既是一种贪婪,也包含了一些反思,比如“无菌实验室和情人的怀抱”该如何选。
不过总的来说,穿越剧在思想性上(而非娱乐和商业价值)是一种意淫、精神胜利法。
多元宇宙作品在思想性上,既暴露了人的贪婪也反思了人的异化,但这并非作品有意为之。
首先这部美剧非常好看,尽管是基于不靠谱的假设,但依然不影响他想表达的内容,剧情相当震撼,强烈推荐年度优秀科幻大作!
本剧是以休埃弗雷特三世的Mwi理论为基础,以薛定谔暗箱的叠加态来演绎剧情。
但最不靠谱的一点其实就是这个暗箱!
“薛定谔的猫”是一个思想实验,为了进一步说明叠加态和坍缩态还需要引入狭义相对论:即再把一个人一起放进薛定谔的盒子里去观察猫,当盒子里的人看到猫死了,请问事实上猫究竟死没死?
如果相对于箱子里面的人来说猫确实死了因为观察已经导致了波函数坍缩,但相对于盒子外面的人来说依然处于叠加态,所以当盒子被打开的一瞬间相对于外面的人来说那只猫有50%概率还是活着的,即有50%概率里面那个人会告诉你猫一直都活着。
这就很奇怪,刚才里面那个看到猫死了的人又是怎么回事?
答案就是这个人和死猫被分配到另一个平行宇宙中,这就是Mwi理论的精髓!
所以平行宇宙如何分叉取决于哪位观察者与环境互相作用(是谁在观察?
),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有没有薛定谔的盒子都不影响宇宙分叉,宇宙每分每秒每毫秒每微妙都在不停的分叉,薛定谔的盒子思想实验仅仅只是帮助理解这个抽象概念。
所以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自己作为观察者想看到平行宇宙分叉的关键点并不是要找一个密不透风的暗箱躲进去(这叫掩耳盗铃),而是要解决退相干问题,因为量子力学认为退相干速度比人脑反应速度快的多,只有当大脑运行速度超过退相干的速度才能感知到平行宇宙。
片中瑞安搞出了一种药剂解决了退相干问题。
(现实世界即便搞出这种药剂我相信大脑也是无法承受的,大概率直接脑瘫)下一个问题就是,当你看到平行宇宙的时候,怎么可能遇见第二个自己?
宇宙分叉是通向未来的,每个复本都被各自分配到一个独立的宇宙中与过去的自己是串行的,而与其他复本是平行的,不然怎么叫平行宇宙?
穿越平行宇宙并不是退相干问题和薛定谔的暗箱就能解决的。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个世界的箱子都会完好无损的杵在那里?
没有被破坏?
这个箱子别人都看不见?
除去这些疑问只看电影本身想表达的内容,无疑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哲学艺术作品!
人生每一次选择都会改变一个生命的体验,我们的一生都是被自己的选择所塑造!
—————————————————PS:Mwi是多世界诠释,与哥本哈根诠释在数学上是一回事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概率=宇宙分叉,由于我们的宇宙受到某种限制只能观察到硬币其中一面,但数学可以突破这个限制,数学可以观察到人脑无法理解的东西。
虽然挺多bug,比如其他盒子怎么会凭空出现在科学技术未达到的世界……按说应该选一个门出去,是白洞作为出口……就像空间缝隙一样出去,但是在没有开发相互盒子的时代,是回不来的。
而且从第八集开始,回来那个世界的选择,又会分裂出一个新的世界。
所以回到的应该还是1v1的状态。
其实这个结局也是万千结局中的一个。
为了剧情我们可以想是最初的那个最后完成使命结局圆满。
但应该仍有无数个残缺的可能。
另外,量子力学还有个重要的事实。
我们在观测离子时是有轨迹,但是不观察的时候就成叠加随机态。
这个和人的意识又不相关。
比如,人主观选择会分离新的平行宇宙吗?
实际上不会,因为人的主观选择是命中注定会出现,他不具有随机性。
应该由量子态做出的随机选择,才有可能分裂出平行宇宙。
现在科幻片都喜欢包在一个家庭剧的外衣里吗?
之前的瞬息全宇宙也是。
最后一个小tips科技带来的技术革命,有时候还是要仔细评估了才好。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
唯有善才能抵达善,唯有真才能求得真。
平行时空看得太多了,而当叠加态薛定谔的猫加上东方哲学时,科幻故事里更多了人生思考。
凌乱而美丽的人生中,勇敢做抉择去选择自己人生的人才能抵达爱的圆满彼岸。
最近看过最值得推荐的电视剧,感觉这一季已经很圆满了,不知道第二季会有什么惊喜。
虽然挺多bug,比如其他盒子怎么会凭空出现在科学技术未达到的世界……从空间折叠的科学的理论讲,应该是从类似一个门(黑洞)出去,白洞作为出口到达另一个平行宇宙……就像空间缝隙一样。
所以理论上说在没有开发盒子的时代,是过不去,也回不来的。
而且从第八集开始,回来那个世界的选择,又会分裂出一个新的世界。
所以回到的应该还是1v1的状态。
宇宙是无限的,所以不会全部涌入同一个被改变的时间节点世界。
当然这个结局也是万千结局中的一个。
为了剧情我们可以想是最初的那个最后完成使命结局圆满。
但应该仍有无数个残缺的可能。
另外,量子力学还有个重要的事实。
我们在观测离子时是有轨迹,但是不观察的时候就成叠加随机态。
这个和人的意识又不相关。
比如,人主观选择会分离新的平行宇宙吗?
实际上不会,因为人的主观选择是命中注定会出现,他不具有随机性。
应该由量子态做出的随机选择,才有可能分裂出平行宇宙。
现在科幻片都喜欢包在一个家庭剧的外衣里吗?
之前的瞬息全宇宙也是。
最后一个小tips科技带来的技术革命,有时候还是要仔细评估了才好。
人生是由无数选择构成的,尤其是那些重大选择,上哪所大学,选择什么职业,和谁结婚,这些选择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在某个时刻,我们可能会好奇,如果做了另外的选择,人生会是怎样一番不同的光景。
杰森·德森最重要的选择是在27岁,女友丹妮拉意外怀孕,他选择了结婚,将重心偏移到家庭。
他也有可能选择继续做科学研究,于是丹妮拉和他分手。
不同的选择,产生了两个平行世界,每个世界都在有条不紊的运行着。
直到某一天,两个杰森的人生有了交集。
这是美剧《人生复本》的故事背景,改编自美国作家布莱克·克劳奇的同名科幻小说。
《人生复本》旨在表达,人生只是千万选择中的一个复本,每个选择都是对的,每个选择也都是错的,没有任何选择是完美的。
杰森A在结婚之前,有一个研究计划,想为一种宏观物质制备量子叠加状态,因为孩子出生后的健康问题,杰森A将关注点放到了家庭,失去了科研经费,只能在一所三流大学教授物理。
杰森B成功了,他创造出了一个宏观规模的可转换量子环境,巨版的“薛定谔的盒子”,能让日常事物存在于量子叠加状态中,包括人类。
选择了结婚的杰森A,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恩爱,儿子优秀。
选择了事业的杰森B,成为了让人尊崇的科研天才,但他后悔曾经的选择。
他满脑子都是那条没有走过的路,这成为了他心中最大的执念。
当科研成功后,他通过“薛定谔的盒子”,找到了另一种选择,替代杰森A成为了丹妮拉的丈夫,并把杰森A丢到了自己所在的世界。
因为他认为,杰森A和他一样,满脑子也都是那条没有走过的路。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杰森B预计的那样发展,杰森A只想回到原来的生活,只想回到妻子和儿子身边。
杰森A和杰森B的女友阿曼达为了躲避追杀,逃到了盒子中,进入了量子叠加状态。
量子叠加状态的两个人处于一条长廊,一条无限的没有尽头的长廊,这是“有可能发生的现实的横截面”。
眼前的长廊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试图用视觉来解释某种我们大脑还没进化到能理解的东西——一个五维概率空间,也就是量子叠加态。
量子力学的“平行宇宙”认为,所有可能存在的现实都存在,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事都正在发生。
我们过去可能发生过的一切,都确实发生了,只不过是发生在另一个宇宙。
长廊里的门连接了无穷无尽的平行世界,而这特定的世界来自两个人的选择,开门那一刻的情绪和感觉被反射到了推开门的世界中。
恐惧、走神、潜意识的欲望,都会影响并入侵门后的世界。
进入盒子的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第一个进入的布莱尔经历过惨痛事件后,不敢再进入盒子,她选择在因自己而毁灭的世界里独自生活,等待准备好的那一天,重新再进入盒子。
杰森A世界的莱顿,被杰森B蛊惑后,迫不及待进入了新的世界,去寻求新的刺激。
阿曼达迫不得已进入了盒子,但是她不知道要去往哪里,刚开始只是跟着杰森A寻找他的家,后来她选择留在一个科技和文明都高度发达的世界。
杰森B进入盒子后,强制替换了杰森A的生活,刚开始一切都很美好,但渐渐地,事情开始不受他的控制。
他费了很大劲才走到了这一步,既有事业又有家庭,但却不是他想象中的十全十美人生。
杰森A经历了一系列险境寻找回家的路,见过了不同版本的丹妮拉、查理和自己之后,开始明白:正是生命中的不完美造就了另一种完美。
小说《人生复本》中,杰森A是故事讲述者,也是唯一的主角。
剧版《人生复本》,杰森A和杰森B都是主角,双线叙事,两个杰森的人物弧光都是清晰且引人入胜的。
杰森A焦虑、绝望、一心想要回到原本的世界。
当最终需要和无数自己竞争的时候,因为爱,他默认了丹妮拉的选择。
杰森B前后的变化是这部剧最大的亮点,也是这部剧超越小说的关键。
最初,杰森B是自私的、自以为是的。
随着故事的发展,杰森B内心有过挣扎。
在得知自己行为的后果后,他意识到,自己研制的盒子,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让所有的杰森A、丹妮拉、阿曼达、瑞安承受了不该承受的一切。
杰森B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开始寻求救赎,试图弥补过去的错误。
这种复杂的角色塑造让剧集更加丰富,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人性、爱、道德选择和自我认同的深刻思考。
小学语文有一篇课文叫“爸爸回来了”,是第39课,班里调皮的同学在39和标题之间加上了“个”字,于是“39个爸爸回来了”这个笑话,我也就记了快三十年吧。
没想到在Dark Matter里面看到了不止39个爸爸回来了 。
开头几集总有一种【我国观众嗑着瓜子不耐烦地心想不就是穿越么我们都拍好几百年了你们怎么还不云里雾里故作玄虚】的感觉。
看到后面觉得是披着科幻的外衣在讲处理人际关系——会爱的在哪个宇宙都能爱人,不会爱的即使失而复得之后还能得而复失。
或许并不存在对的人,比如正主Jason和Amanda、和那个世界的Daniela都相处融洽甚至差点好上。
虽然不喜欢贴标签,但绑架者Jason可能是“直男癌”代表——我觉得好就是好/我都道过歉了还想怎样/爸爸有钱就是任性想怎样就怎样……但换个角度,这个Jason在学术和商业上获得了成功,正主Jason虽然在大学当教授,但每天面对浑浑噩噩的学生,很难说是不是在浪费生命,而且对于没有获奖也是真的难过。
只能说是有得有失了。
心理咨询师版本的Amanda有个推断也很妙:其实你是不是渴望到那个走廊去,你是不是有承诺恐惧症,碰到问题就想一走了之。
一下子竟不知道她是不是在说我。
永无止尽的走廊和两边的门这个比喻很形象,而且“因为大脑无处理解更复杂的运转机制所以只能用这个视觉形式呈现”这个理由也很贴切。
不断找出口那集感觉是气候组织宣传片,洪水、极寒、原始森林、火山各种极端气候。
最开始绑架的时候,绑架者Jason只是让对方想着“what else you could have been”,但并不必然代表能去到他来自的那个世界呀?
不过绑架者可能也无所谓对方去哪儿了。
随便从一个宇宙里拉一个Ryan回来太好笑了,关键是出来之后也不把门封死?
按照绑架者Jason的说法,在不同宇宙中穿越,钱币会被识别成假币,那其他Jason和Amanda在别的宇宙都是怎么花钱的?
还好吃好喝的。
还有一个问题,绑架者Jason是怎么做到来去自如的?
毕竟跟选择Daniela在一起的世界多了去了,是怎么做到每次都能精准回到正主这个世界的?
最后正主Jason能想到在饭店抽烟这招,其他Jason想不到吗?
以及对于母子俩来说,所有回来的人都是被绑架的人,根本无所谓正牌冒牌,她是怎么做决定的呢?
先到先得吗?
Joint Custody太逗了,倒是可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过三观系统可能会崩溃。
彩蛋:第三集全家一起玩的桌游应该是Clue(妙探寻凶),里面有个角色就叫Miss Scarlet
Clue好像经常被欧美剧提到,可能因为太老牌太家喻户晓了吧
Deadloch里也提到过
基于量子力学强人择原理延伸幻想的多重宇宙世界观类型电影电视剧越来越多,受限于观感需求和力求形象表述的出发点,通常会选择两到三个有强关联性的世界并叙。
好处是可以突出重点,便于营造人性内在冲突及对比艺术反差。
缺点则是让这种多重宇宙更像是在描写某种科技驱动的软科幻温馨故事。
如果假定多重宇宙存在,意味着它将有无数个。
你的每一次决定无论多么微小例如脑海里萌现一个数字或是走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都将把你带入时间轴某一个点后的不同分支。
接受这种设定后,不妨再试着加入一条规则,假设a事件发生的概率是x%且已经发生,任何概率大于a事件的事情都被允许在这个宇宙中复现。
所以我们看到在(他妈的多元宇宙)电影中,主角通过电脑计算主动创造离谱的各种低概率事件来获得进入其他宇宙的概率基础。
根据以上两点在想象中成立的基础原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世界 我(观察者)由于和世界线的强锚定,无论我做出什么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我都将以奇迹的形式活下来(原则1:存在无限个多元宇宙,无论在时间轴上哪一个节点向后筛选,其中必然存在我活着的解);由于我触发了生命奇迹,世界将会因此变得光怪陆离(原则2:a事件以极低概率发生后,高于a事件概率的事件群必然发生),于是我会在无尽的时间中漫游,孤独的出现在故事的尽头。
哪怕那里荒芜人烟,哪怕世界毁灭也会有外星人恰好将我复活,哪怕我想永远的死去也永远做不到。
多重宇宙不是幻想的完美世界,而是一个挣脱不开的永生囚笼。
原本看剧情简介并不算是新鲜的内容,差点错过了这部神剧。
是的,平行世界我们看到的已经很多很多了,但这一部的探讨内容独具一格,非常非常棒。
最神的设定是,你所处的世界,完全与你的自我意识息息相关。
潜意识真的很可怕,它能够洞悉你内心深处最绝对的真实。
无论你如何对自己口是心非,可若是你害怕,恐惧,焦虑,彷徨,那么这世界也会感知到并且带给你最深的恐惧。
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现实所处的世界呢。
Jason2和原本的1世界中并不认识他的心理医生对话非常有趣。
他的描述极尽真实,虽然在医生听来可能是另一种情况。
但是她回答的话让我很受冲击。
Jason2说他以为会拥有一个完美的生活。
因为自己做足了功课,手握金矿,又拥有了朝思暮想的family。
可是Amanda说,当拥有完美之后,life is just life。
就像很多人在人生中总会为某个未来增添许多完美的光环。
等我结婚之后就能过上幸福的日子,等我刻苦后考上某大学就会一片坦途,等我入职梦中公司就再无遗憾……可即使真的到了那个完美的时间点,狂喜过后,依然是生活本身的喜怒哀乐。
而回过头去想,原以为只是通往完美人生的短暂过程本身,亦是最难忘的生活。
当人有了过多的“选择”之后,再也没有了commitment,再也无法全情投入,是不是又是另一种悲哀呢。
无论面对任何负面内容,Jason2的第一反应总是run。
逃去另一个世界,另一个宇宙,再去看看另一个版本Jason的生活。
可即使他逃跑无数次,重来无数次,也一定到不了自己想要的所谓完美生活。
完美,本身就是在不完美中创造的。
结尾处忍不住落泪。
虽然我们跟随的是男主Jason的视角,可这么多的Jason,明明每一个都是男主角自己。
每一个都为了回归家庭经历无法想象的磨难,每一个都对妻子儿子有最深的感情。
可是他们放弃了。
不是为了某个Jason,而是为了妻子和儿子。
这是他们的选择,唯有尊重。
不敢想象,要怎样的感情才能认同做出这让人心碎的决定。
最终一家三口踏上了一片光明的新世界。
但这一定也不是天堂。
可也许只有这个家在一起,依然是完美。
第一集观众最先看到的Jason是A0,他有幸福的家庭,他在芝加哥一个普通高校做老师,有才华,但是事业普通。
跟踪他,并且把他截走的是B0,来自另一个世界,事业有成,国际知名物理学家,但是没有家庭。
这两个世界的分叉点,是多年前Jason决定要事业还是跟当时已经怀孕的女友结婚。
A0被B0送到B0的世界以后,历经波折要回到A0的世界找回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在这个过程中,他和B0的女友一起打开了无数的门,创造了无数的世界和自己,也看到了无限可能。
所以在他从B0世界进入盒子以后,因为他不断开门出现的Jason就是A01,A02,A03……以A0N统称。
而这些A0N,拥有A0在进入黑箱前的所有记忆,即A0世界幸福的家庭和被绑架到B0世界的逃离过程。
因此A0N也想回到A0(自己)的世界,找回老婆孩子。
同理,在无数个A0N尝试返回自己世界的过程中,他们每次开门,都可能创造另一个自己,即A0NN…….以此类推。
这些A0NN……都拥有A0在进入黑箱前的所有记忆,也都想返回A0(自己)的世界,找回老婆孩子。
只是这个过程中,因为每个Jason在黑箱中的经历(遭遇)不同,导致每个人性格有很大转变。
这些性格在A0的黑箱经历中已经看到一些端倪。
同样,按照这个逻辑,虽然剧里没说明,但是我认为B0在黑箱中尝试的过程中,应该也会产生很多B0NN……。
因此,我认为最后一集出现那么多的Jason,应该也有B0NN……。
有人问到底谁是A0,其实不重要,因为他们都是Jason.最后的关键是Daniela选择谁,想跟谁继续生活。
他们为什么要离开A0的世界,因为即便最后选定的Jason把其他版本都干掉了,保不齐未来什么时候还会有不同版本的Jason出现,所以他们必须离开Jason熟悉的“原”世界。
他们在黑箱中,决定要留下的世界,最好是Daniela和Charlie决定的世界,这样Jason无论如何都找不到。
只是到这里我也有个问题:有没有可能有C0NN……,D0NN…..,N0NN……?
即A和B最原始的分叉点是Jason做决定要实验室还是老婆孩子,那么,有没有可能在别的分叉点分出C/D……N这样别的版本的Jason?
然后这个Jason阴差阳错也研究出了黑箱,然后回到A0的世界?
如果有这种情况,即Jason的无限多个版本,那Jason回到A0的世界是不是必然?
把命题作文包成裹脚布
hmmm 为什么这么高分
idea 放现在已经没啥新鲜的了,进度又慢
好奇在小说剧情已经完结的情况下第二季咋拍~
被那句“十年来最好的科幻小说”给骗了。看了前两集,节奏之慢令人发指,一个物理学出身的人用了两集才想到平行宇宙,这很难让人觉得合理。去看了一眼书,早看书我都不能看这个剧。水平有限。
最后还挺震惊的。
男主的脸像被橡皮泥捏坏了,看不下去。剧情和人物塑造也没有吸引人的地方,弃
又差点因为评论错失这部剧,不止多元宇宙,人性也很多元哈哈哈,比如男人就是会一边含泪出轨一边历尽艰辛都要回到老婆孩子的身边,她老婆知道最后自己选的是出轨版本的杰森吗哈哈哈哈哈
最后那么多“支线副本”每人领一针进盒子重启人生不就得了,鸠占鹊巢挤在一个空间,而让人一家子去开盲盒,为了拍第二季也是魔幻操作……还有这盒子是物理存在着,比如就在公园草坪不会被发现?不然你也有个哆啦A梦的口袋把他收起来呀
这种剧情我就感动不起来。有一个自私人格的男主,想摆布他老婆形成他想要的完美生活,但他自己又去撩骚心理医生,就渣男一个。另有一个善良悲催男主,好好的被打了,然后找不到回自己宇宙的路。但是在此过程中又衍生了更多版本的男主和更多版本的世界。但是说到底,还不是这个男人贪心既要又要造成的吗?
类似设定的影视剧真不少,“第六日”“少数派报告”什么的,这部也没看出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节奏把握的也无法引人入胜啊…
7分|前两集都还在接受现实自证清白的环境,在观众经过一系列叠加态多重宇宙的电视剧电影的洗礼后,第一集肯定都猜的差不多了,第三集开始才进入正题,但是从有基础理论到意识决定物质,感觉有些突兀,但理论上穿梭在无数平行世界中,确实有很多可能发挥脑洞的地方。从进黑箱子开始就有点像冒险片了,感觉越看越没劲。到结尾才有意思一点,但是感觉很多坑没填,好在给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结尾吧。#Apple TV
如果说一个细微的差别就能分裂出无数个平行宇宙的你,那么一个细微的差别分裂出无数个平行宇宙的每一个你的每一个细微的差别又可以分裂出无数个平行宇宙的你,这样一想假如真的存在平行宇宙的话,那出现的算法势必会让整个宇宙宕机……这样一想人类对这个世界,基本上还是一无所知啊。
如果复制出100个你都不会引发混乱的话,那你真可以算得上一个好人。
杰森对自己的宇宙的描述是“有一个乡村酒吧”,结果他来到了另一个有乡村酒吧的宇宙。他又加上“红色的霓虹灯”“街对面是酒吧”……无论他描述得多么具体,都会有这样一个符合所有条件的宇宙,这就是“多元宇宙有无数个”的具体体现。你随便描述,都一定有这样的宇宙。就像《瑞莫》,林子大了,什么宇宙都有。丹妮拉是杰森2号的白月光,杰森2号穿越就是为了和她在一起。他煞费苦心地讨她开心,却总是弄巧成拙,最后他说:“也许你不是我想象的那个人。”其实他喜欢的并不是丹妮拉,而是他所幻想的丹妮拉。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是他给她加上了滤镜和光环。杰森1号最大的遗憾是马克斯,他去了一个马克斯没有死的宇宙,但他最终选择了离开。也许那个马克思没有死的宇宙的杰森也有遗憾,他也想去另一个宇宙。但人生不可能完美,有遗憾才是人生。
第7集Amanda选择留下来而不是追随一个得不到的人的脚步,五星⭐!第8集被互换人生而苦苦追寻回家路的Jason们全回来了,五星⭐!平行时空看多了,多重宇宙玩烂了,这部依然是这个类型里的佳作!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如此认真的看和看懂一部讲述多元宇宙的剧,之前像群星什么的真的是半路就放弃了。唯一不满意的是结局,前面已经写的那么漂亮,这个结局总感觉甩的不够精彩,但是前两集铺垫后一直到结局前,整个故事在高设定上展开的非常好
家庭剧rick and morty
简单的科幻理论也可以构建复杂精彩的现实故事,多重宇宙前似有《相对宇宙》的影子,可惜剧情理论都太单薄,比较轻松,也可算做优点
内容真的挺平庸陈旧,每个宇宙的司法体系都是废物也太离谱了,只是为感情戏加分。以及闪亮女孩的宅子可比无人在意的黑盒子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