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保罗·沃克的电影,这厮靠《速度与激情》发家以后俨然成为一线红星了,不过这两部片子里他都是貌似配角的主角(《零下八度》里面有一众狗狗,《夺命枪火》里有个抢戏的小孩奥利格)而且这个名字起得也是相当的敷衍,有N多的片子以Running Scared为名,不过内容确是天壤之比保罗·沃克是黑帮的小混混,跟老大做毒品生意时遇到了想趁火打劫的警察,双方火拼后,老大让保罗·沃克把枪处理掉,保罗·沃克藏枪的时候被儿子和儿子的朋友奥利格发现,奥利格不堪忍受继父的虐待,偷枪打伤了继父,而他的继父确是另一个黑帮头领的侄子。
于是警察以此敲诈保罗·沃克的老大,另一个黑帮也以为是保罗·沃克下的手,于是保罗·沃克要在各方面的夹击下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枪并毁灭证据。
最后大团圆结局,所有坏人死光光,保罗·沃克也中枪倒地,但他突然摇身一变成了卧底,于是就活了下来,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奥利格也摆脱了他貌似凶狠实则向往牛仔的继父,连他妈妈也顺便自杀了,从此可以名正言顺的住在保罗·沃克家,再也没人强迫他看牛仔电影了。
电影虽然看得有点乱(反正有不少地方我都没弄明白)不过里面还是揭示了很多美国的现实问题。
比如说黑帮的活动猖獗(你看保罗·沃克家里收藏的那一橱子证据枪,而且连俄罗斯黑帮都在美国横冲直撞),警察也贪赃枉法(不是黑吃黑就是敲诈勒索),到处是家庭暴力,妓女和皮条客,赌博和买卖枪支,还有虐待和残杀儿童的变态。
美国是很危险滴,不过大家还是很想去滴
一次英雄主义的完胜这部电影让我说点什么,起初对这部电影有些许的抵触情绪,原因,有影评说它是美国版的寻枪,由于本人对寻枪的盲目崇拜所以但凡是想借着寻枪之名大行其事的主一律就地拿下的态度,不过,还是没有抵抗住对这种炫耀电影技巧类型的诱惑,昨天,我,看了这部美国版的《寻枪》。
这是一部纯粹的讲故事的电影,任何想给套上深刻理论的妄想都是居心不良的,故事很动人,也很出人意料,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从铺垫到爆发显得顺理成章,两条线索很大程度上的丰富了故事和所要传达的信息量,不过这部电影唯一一个小小的缺憾:由于信息量有些过大所以在看第一遍的时候有些地方会让观众产生一定的疑惑,因为忽略了前面隐藏铺垫的细节提示,所以会有些经不起推敲的嫌疑,这在看第二遍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的解决了。
很见编剧的功力。
整部电影太过花样,所以显得有些轻浮和刻意,不过就像当初对寻枪的质疑一样完全是没有必要的,这只是一种方式,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本身无可厚非,更何况,这种方式还是让观众很享受至少对于年轻的观众们,像我这样,一直都把寻枪奉为经典,也想在不久的将来有机会也玩一把这样的电影,所以任何对此进行的指责和诟病,个人认为都是无端的,都是不能正视发展和创新的,或者说那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的很主观的一种排挤和打压,动机不纯的。
保罗沃克的演技一直都属于很养眼的,潇洒自信,充满了年轻的魅力,爆发力爆棚,缺点就是年轻还没有学会如何控制更有深度的角色,这是偶像明星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至少会获得一部分观众的喜欢,而且抛开一些苛刻的有些蛮不讲理的标准来说,就一个演员应该做到的最起码的要求,比如声台形表,已经很出色了。
所以不要总是为自己试着一种的演员感到有压力或者不平,极力想改变自己,我觉得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有心,有一天是会变成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的,关键在于用不用心和有没有真正的理想,我们观众并不想看见一些假惺惺的为了聚敛人气的做秀,说自己渴望突破,想要成为演员,光说不练的假把式,让人反感。
所以在这里衷心的祝愿一下沃克又一个更好的发展,不要停留得太久。
另外对于片中的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应该给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价不要总是因为帅气的主角和灵动的童星就忽略了其他优秀的演员,这里给一个中肯的评价就是整体表演可以给一个八十五分的优秀成绩。
酒鬼的俄罗斯父亲,痛苦无助的俄罗斯母亲,嚣张的意大利少东家,老谋深算心狠手辣的俄罗斯小沙皇和西西里大当家的,贪婪成性又不择手段的dark警探,外强中干有小肚鸡肠的皮条客等等一干角色很出色,赞一下。
当然还有两个小孩儿的成熟表演,哪个没有名气的小演员和卡梅隆布莱克之间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要加倍努力,而小卡梅隆也不能总是停留在现在一成不变的表演模式下要不然就会被自己给拌住。
总之这是一部出色的故事片。。。
但是除了故事最好还要一个像寻枪一样的明确的诉求渴望和表达愿望,这样,在两个小时的酣畅淋漓的痛快过后,我们会记得更久,想起来的次数也会更多。
ps:这是一次英雄主义的完胜,一个被推举上来的英雄的完美表演。
美国版“寻枪”,却颇具美国街头与黑帮特色。
“Is there one fucking honest cop in this fucking city?”这句话为后文埋下了伏笔,不仅是那个被一只60美刀nike包装着的价值500美刀炸药炸死的警察,还有最后保罗沃克表明自己卧底身份的情节,其实这个城市还是有希望的。。
演员表演与剧情一样精彩,最后的漫画为影片加分了不少!!
所以是五颗星!!
继父安泽(Anzor)这个人物蛮触动我的,生长在苏联最破落的时期,从小干点不法的勾当,儿童放映机里唯三电影就有个西部片,约翰韦恩在西部片里演牛仔,绰号“公爵”。
他看了有上千遍。
安泽对继子说
安泽又对继子说 安泽对公爵感情之深至于在背上纹了公爵的肖像。
这个大面积纹身最全的展示是在冰球场上,安泽被黑帮头目叔叔命令杀掉继子,手里的格洛克17抵在继子的头上,让继子再说句公爵的坏话。
忽然他放下了枪,脱下了上衣露出背上的公爵。
横眉冷对下他的黑帮头目叔叔,轻轻踢开地上的枪,罔顾威胁,走开了。
他的叔叔就开枪杀死了安泽,有两枪正中公爵的双眼。
这段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公爵是安泽心中的正义化身,也可能是美国的一个代表吧。
但他怀揣着对公爵的崇敬来到美国,发现在美国的完整剧情是公爵被杀了。
他纹着公爵,试着做公爵会做的事,也被杀了。
就安泽个人的故事线还是挺奇妙的。
甚至看完了还可以好好回味一下,更甚至觉得以这为主线拍个片子我也想看。
设想有个美国版本的安泽,看了一点点三国对关羽无比崇拜,背上纹着关公就来中国了。
他又会经历什么呢?
很久前看过,这是第二遍,够屌够刺激,变态杀人狂一箩筐,特别是那个一对专门杀小孩的变态男女。
坏人作威作福,什么操蛋的世界,总算都被枪爆死,噢也!
那个小孩闯的祸可真不小,把意大利黑手党和俄国兄弟会黑手党都给灭了。
最后我还以为那么牛逼的卧底警察竟然被一个皮条客射死,原来是假死退隐江湖了。
导演的拍摄手法真的不错。
片尾的动画像一个寓言童话故事,也把本片的主要情节融入进去。
这段时间内看过的很喜欢的电影,一个丢了证物枪的“劫匪”寻枪的过程。
结尾时以为终于袒露卧底身份的他死掉了,眼泪就要掉下来的时候,听见剧透我喜欢一起看电影的那个人
06年的电影。
那一年我刚大学毕业,热血青年;那一年我是个纯屌丝(貌似现在也还在为脱离屌丝的队伍挣扎),这部电影还是在网吧看的;那一年我人生观价值观都还很迷茫,没人帮我,我就像个没头苍蝇在北京一个人乱撞。
今天中午喝点酒,回来打开电脑看到保罗沃克逝去的消息吓我一跳,头晕乎乎的。
一晃6,7年就这样过去了,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要珍惜生命,珍惜你拥有的(我总这么说但我有时也做不到)。
速度与激情我从第一部就跟着看了,但保罗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部电影,说不上为什么,就是喜欢。
祝逝者安息,那个世界也许比这边更美好。
也希望还活着的人珍惜生命,享受生活。
《夺命枪火》。
6分。
好莱坞帅哥保罗·沃克2006年主演的作品。
脏。
特别脏,就是在我眼里所无法忍受的油腻。
一群悍匪犯罪后遗失了一把枪,保罗饰演的乔伊失职了,他不仅要负责寻回枪,还要负责找回偷走这把枪的小孩。
这个小孩当然也不是什么善茬儿,惹出一堆的事,甚至还牵扯出两个专门虐杀儿童的变态。
在寻枪过程中,各路追杀,最后乔伊吐露自己的身份是卧底警察,并且顺利通过假死换回了身份。
俗且油腻。
经典片子也看得差不多了,很多电影都可以大致猜出情节,连那些让心灵激荡一下的感觉也开始不怎么好找了今天就是在这种情境下看了持续惊恐。
怎么说呢,整个剧情的节奏感和画面感都很让人喜欢。
虽然都是好莱坞惯用的道具,却在演员们出色的演出和持续的紧张节奏中大放异彩。
每一个人物都很真实的存在,都很出彩,那两个孩子的纯真友谊和绝对信任让人觉得温暖,而那些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也足够让人大叫过瘾,是最近看过的不错的好片子
紧张激烈是该片的主旋律,扣人心玄的情节变化是让人欣赏的一大看点,曲折的经历令人目不暇接,随着剧情的发展,一个个地谜底渐渐披露在观众的眼前,看得怎一个爽字了得。
唯一的大破绽出现在最后,主角的莫名复活不得不说是太出意外,也不切合实际,如果能再拍一个续集把这过程能交待出来那就好了。
真TM太好看了!
小孩演得太好了。。。
结合很多元素,还能够交待的清楚明白,算是很不容易了
bullshit
寻枪。粗口。结局跌宕起伏。怎么我觉得不够刺激。
说脏话都不带重样的
偶然收获的好片子,时时提醒我碟海无涯容易错过
那个俄国小孩一张白痴脸。。。节奏太慢了。。。那小孩怎么想的啊。。。第一时间把枪交给他老爸不就好了么。。。
鏡頭剪輯眼花繚亂, 臺詞F層出不窮, 主角每隔兩分鐘雞血亂蹦一陣, 裏面的人物除了酷, 裝酷, 就是頭腦簡單. 敘事也像流水線產品, 無亮點, 人物刻畫尤其主角無法令人產生好感. 唯有特效還湊合.
摄影牛逼,节奏明快,从头法克到尾
a trap into another.
主演总是火不起来.哎
意外处理不当进展到孩童寻觅保护的问题,再到黑帮内斗和警察身份揭晓。故事的脉络经历好几次起伏。商业化的镜头组接,节奏也算在控制之中。
拍的有点乱,有些支线不明白意义何在。说这片像银河出品的,我不明白是从哪看出来的,我是正经看过不少银河的片,叙事上甩这个不知道多少条街了。
欣赏不了这种摄影手法
节奏太快,跟不上
发现伊丽莎白米切尔插了一脚诶 拍得比较紧凑
超不喜欢这种mtv式的电影风格 剧情设计刻意牵强
好暴力, 好粗口, 除了结尾好暗黑!
这样的连环套的桥段已经很多很多了,但是每次看总是不厌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