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很多弹幕和评论的心态稍微有点幼稚,这和年龄无关,可能真的就是性格或者价值观的问题吧。
大家都喜欢甜甜的恋爱,快乐的相处,但是两个不一样的人相处起来就是会有很多摩擦与不快啊,越爱越是偏执的。
我们向往想象之中完美的感情,可落到实地的是生活里的琐碎小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偏执的要故事完整和完美,像要留住那虚幻的美好,我们固执的拒绝没有结局的故事,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勇气面对真实,可现实就是残忍且充满遗憾的,遗憾和不完整也是我们生命里的基本组成。
爱情本来就是苦乐参半的,这在深刻的关系里不是很正常吗,正是因为你在与对方相处时感受到了强烈的痛苦却还是有想要爱对方的冲动,才更能让你看清你自己对她的爱,看清自己的感受,也正是这些激烈的争吵与冲突,让你们更了解彼此啊。
正是你为你的玫瑰付出的时间和情感,使得你的玫瑰如此珍贵。
她们的问题不是不爱,反而是都很爱,但是爱的表达又太不一样了,所以就会很容易怀疑对方到底有没有爱自己,但这些都是会随着相互了解解决的,只不过是需要些时间的。
江怡敏已经爱到,只要你是开心的哪怕我难过到要碎了我都可以放你走的地步了,她那么一个淡人,平常情绪克制的非常平稳的人,因为关系僵掉了崩溃大哭,她那么被动不善表达的人,在第七集几乎是在以献祭的方式表达自己,那样的主动也好亲近也好一定不是她擅长和舒适的表达,在那个当下她几乎完全放弃了自己来感受和爱婷婷啊,看的好心塞,那场情绪戏就有种很强烈的那种 我很爱你但我实在是不知道要怎么爱你怎么留住你留住我们的关系了,两个人其实都是那个心态,而且学姐什么时候这样过,怎么还有人说看不到她的爱,是眼瞎还是心瞎,她的爱本身就是不显山漏水,藏匿在生活小细节里的,她会记得约定,从白天等到了晚上才走。
她会去看她们演出远远的观望,会守在电脑前看他们的直播。
她会在婷婷喝酒前给她夹菜关心,会在喝完酒后担心她安全叫车送她。
她会通过做饭的方式照顾她,她会在婷婷难过时,陪她跑步发泄,然后把婷婷的歌放给婷婷来鼓励她。
会因为婷婷接受自己很不喜欢的风格的东西(极简风的人看到那些真的会很难受的,能忍真的说明很爱了),她会在婷婷请病假时早退,她会承担起两个人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开支,她会在婷婷要找正职时,第一反应是婷婷会不会委屈自己。
她会在争吵后冷静片刻看到高脚椅就心软追出去,她会在看到婷婷上了别人车后无措的像个孩子(此刻那个短信,作为怀疑的种子一样,已经在她心底生根发芽了,所以在她看来,上车的行为就是佐证了婷婷思考出了结果,自己大概率是要被抛弃了,而且一年前她终于鼓起勇气和丈夫坦白争吵后找婷婷时,晴天霹雳的发现她原来有男朋友,那个经历可能也会让她不太确定婷婷对她到底有多坚定吧),她会在自以为被放弃后还是会固执的在沙发上等她,她会在婷婷回来后,无措又主动的亲吻她,真的笨笨的但又真的很努力了,她会想要买礼物道歉试图沟通挽回,她会想要完成婷婷想要看电影的想法,会听老板话找个灯光美气氛佳的场合送礼道歉。
但她嘴巴实在太笨了,说出来的话总是词不达意,而过往的经历和她当下的状态其实都很糟,这让她太不自信太没安全感了,她没有想象未来里会有婷婷是她实在不敢想象不敢奢望未来,她没那个自信,她只想抓住当下的婷婷,这是她唯一能做的了吧。
她拒绝婷婷说要去公园一起陪小哲,是因为这样的孩子答应过他的事情绝不能有变动闪失,不然他真的也可能会失控,而且他孩子前一两天才发病,她也不敢或者说她不想告诉婷婷这些,因为她从没想过要婷婷帮她分担这些,在她的观念里,这些确实不是婷婷的责任啊,后面拒绝沟通,我感觉是她太怕被拒绝了太怕婷婷跟她说分手了(在她的视角里就是婷婷可能真的喜欢别人了,那句“她还蛮有趣的,跟她聊天很开心”她记下了,所以她会问“你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你跟一个能让你开心的人可能会比较好”),她应该有一直在调整自己来面对婷婷和她们之间的感情,所以她在沟通无力时,面对问题时会怀疑是不是自己还没准备好。
她的经历实在是太让人窒息,江怡敏太惨了,很难不让人心疼。
她嘴巴不会表达不代表她行为不会表达,钟婷婷那么了解学姐没关系背后藏着的勉强的人,怎么可能感受不到爱意,只是在受伤的状态下她已经被创的顾不及其他了,她的不安全感来源于江怡敏不能像外界大方承认自己,加上以前江怡敏都是逃避的,让她在听到江怡敏说你是不是喜欢别人了巴拉巴拉之后那一大段时,她只记住了“没有准备好”这几个关键字,她没来及反应过来,其实江怡敏已经做出改变和突破了,她已经在努力沟通努力勇敢了。
她最清楚江怡敏的性格了,她应该能感受到,江怡敏对这段关系的在意和不自信与不安,江怡敏甚至有很强的不配得感。
两个人又太不一样了,钟婷婷直接直率,江怡敏内敛拧巴,所以钟婷婷难免会很没有安全感,对于“爱你“的表现方式和“我正在被爱着”的理解都是很不一样的,甚至是一个人爱的表现会被另一个人认为是要断联了。
钟婷婷的勇敢,让她一往无前,也正是她的一往无前,让她步调很快,对江怡敏来说,她有点赶不上,她像个笨笨的小孩,也在努力在往前走,她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钟婷婷啊。
钟婷婷要面对的是母亲的期待和母亲的养老问题以及养活自己,但她比较轻松的是,她自我认同的那一关已经过了,而且幸运的是朋友都还支持她,也有欣赏她的人对她的追求让她能在自己误以为被拒绝时,找回一点点丢失的自我价值感,她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江怡敏面对的什么呢,一个离婚都只敢隔一年告诉父母的人,家里应该是比较传统观念的,父亲应该还是比较严肃的,他有一个一辈子都不能治愈好的高功能自闭症小孩,有一个天天道德绑架她又试图要和她复合的前夫,有很大的经济需求:孩子,房租,两个人的开销(看得出来生活开支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江怡敏在承担的),她甚至没什么朋友,没什么兴趣爱好,唯一可喜的是,老板至少还能给她点鼓励,老板应该是和钟婷婷类似的性格,可以让她了解到婷婷这样性格的人想法,顺下来看,她真的惨到爆炸,但你又能看到她在努力认真的活,在努力让自己勇敢,超级心疼这样的角色。
很多人都在骂江怡敏,我还挺能理解她的行为和想法的。
她没有不爱,她超爱的好吗,她简直爱惨了,只是她的爱是在生活的细微处去表达的,那就像酒,像茶,你要慢下来细品,而且越品越香。
它要用心去感受,真正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要用心去看,我相信钟婷婷的心是看得到这些的,但还是因为两个人理解方式不一样,所以她会有种拿不准的感觉。
我不是怡敏这样性格的人,但我还是觉得钟婷婷能被这样的江怡敏这样爱着,其实真的也很幸运了。
当然江怡敏能被钟婷婷那样坚定的爱着同样也超级幸运。
虽然说,两个人在一起重要的是要快乐,她们其实也快乐,只是感受到的快乐有多快乐,那痛苦时就会有多痛苦,但也正是因为你发现只有这个人会如此牵动你的情绪,你才会意识到这个人对你来说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想起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我可以找到一百个和我志同道合让我快乐的人,但我深爱的、为之痛苦的就那一个,别人再好也没用。
在深度关系里回避痛苦,一感觉到痛苦就要跑的,不觉得那样的爱有点经不起考验吗?
还是说大家现在比较喜欢汉堡炸鸡式的情感关系?
可能大家对第二季不同的态度真的体现了不同的感情观,对关系的理解不一样就会出现这种非常两极化的反馈,也很能看出现在多数人是在持有一直什么样的感情观。
换导演了,但不知道是导演还是编剧,反正演员演得还是好的,有些剧情确实没第一季好,情感处理没有第一季细腻。
首先吻戏亲密戏不够大胆,久别重逢以及争吵小别胜新欢后,二人的感情应该是更进一步再更进一步,情感更热烈才对,亲热戏没必要还那么含蓄,应该是表现出对彼此的渴望才对。
喜饼哥的态度转变很突然,难道是要留给我们观众自行脑补转变过程吗?
交换戒指那里等着台敏也说我愿意,但没有等到,难道是因为土象星座的人设还是有点影响吗?
台敏没有主动找机会给出戒指求婚,还是等着执行力强的亭亭先说了“我们结婚吧”,难道也是像上次买个项链不知道怎么送出去一样,土象星座的纠结和内耗在影响吗?
这样的处理也没错,但让台敏来个反转,主动制造机会求婚会更让人惊喜。
不过,千言万语,磕磕碰碰,两个相爱的人终于修成正果了。
我追的cp也幸福下去了。
“我想和你结婚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而是因为我想继续和你走下去。
”“谢谢你”“我愿意”
花香1珠玉在前,换编导心里隐隐担心,观看前叮嘱自己不要先入为主,但看完前两集确实失望。
明明掐头去尾只有25分钟的正片却让人觉得冗长。
繁复。
在这么短的篇幅里尽量每个场景都应该做到是“新信息”,编导却不止一次出现重复信息。
比如在婷婷说了要去啦啦队兼职后,这个信息就在这里断掉好了,后面还要专门拍一个意义不大的拉拉队交谈场景。
流水账。
剪辑是个好东西,很多时候不是说你拍得越细节就越好。
江怡敏独自在家做饭吃饭的戏两三个镜头就可以交代完,却拍了个吃饭流水账。
既然在生日那天还有和小哲的互动,吃饭这里的互动在一个吃饭镜头里交代两三句就可以了。
走路。
导演很喜欢角色从景框外走入场景这个动线,两集大概用了三四次,这样拍本来是显得自然的,但是!
走路时间太长了!
我是来看耍朋友不是看她们走路的!
学校重逢后那段走路戏和第一部婚礼重逢出租车谈话作用是一样的,但是走路却走了整整7分钟!
真是戏里戏外的尴尬。
你走,我走,一起走对观众想看的认知偏差。
大部分观众应该是看过第一季的,很多信息是了解的。
更想看到的是新的角色、新的故事。
学生时代部分的故事线,第一部导演已经交代得非常完整了,就算要插入一些和现在相对照的剧情也应该拍的简短一点。
角色。
婷婷是一个直球的人,第二季在回答网友提问时的迟疑,见到江怡敏后的畏首畏尾。
可以理解她受伤变怯懦了,但同时也削弱了这个人物的魅力。
希望后面她能重回直球婷婷。
这不是一部三小时的文艺片,是一集25分钟多拿嘛的第二季。
第一季场景再现、高中回忆、前夫孩子占据了大量篇幅,压缩了新的展开。
这样的开头如何引人入胜?
这种背书试面试都能过,老板也是个好人
到目前第四集为止,我都无法投入这一季的故事中。
或许是三年多的等待和期许太重了,或许是第一次闻到花香的那一刻无法复刻,导演将用自己生命历程写下的珍贵的勇敢和细腻,我都没有在第二季看到。
亭亭还是那个有勇气又害怕的亭亭,可是她追求的恋人还是学生时期的那个怡敏麽?
这段关系停留在亭亭的回忆中,让她回味,也让她没有成长。
怡敏呢?
她在天桥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勇气,她只敢到那了。
这一段故事中,她离婚了,但还停留在婚姻的残留中。
我已经不记得亭亭和怡敏第一次重逢的那种心动。
在亭亭搬去怡敏家的时候,那些拿出来又丢回去的公仔玩偶、那张不愿多看一眼的手工毛毯、那戴也不是不戴也不是的围巾,摆在怡敏一向熟悉的有她自己那个阶层高级感风格的家中,都格格不入。
亭亭和怡敏,是否真的对彼此熟悉呢?
学生时期的那个人,其实早就不在了。
亭亭她一直追寻着怡敏的踪迹,记得与她有关的一切,也是过去的一切。
可怡敏可曾关注过亭亭?
怡敏的前夫在对怡敏说出那样一番近乎于羞辱和PUA的话之后,怡敏没有维护过亭亭一句,即便她心中从未承认亭亭的恋人关系,哪怕是对朋友的维护,也没有一句。
怡敏的世界太小了,小到她照看好自己的儿子之后,再也没有多余的目光看亭亭了。
同样是推开一扇门走出去,亭亭看着无法继续的午餐,准备离开时,再三回望,怡敏没有一句挽留。
而珍惜的人是不会舍得看着她离开的。
第一次在排练房相遇,小宁盼着与亭亭多说几句,多待片刻,一次两次叫住她。
感情的表达好简单,一个人珍爱与否,一看便知。
亭亭和怡敏目前为止两次身体接触,对我来说感觉都不自然,好像只是为了给某种执念一个交代。
比起两人第一次重逢,小心试探、轻轻触碰,悬丝一般的情感连接,不敢稍用力拉扯也不舍得让它断掉,那种感觉是多少东亚女生心底的牵扯。
我真的希望在一个故事中,亭亭可以放心大胆去爱,也能得到同样真挚热烈的爱。
怡敏,希望你面对好自己,生命很长,去爱一个你愿意心甘情愿将目光停留在ta身上的人吧。
看到第三第四集,我只想说学妹啊,换妻吧,舔到最后一无所有啊!
学姐学妹根本彼此不懂啊,刚同居一个把东西库库搬过来来,一个嫌弃的反复丢进去。
就是两个人根本不理解,不沟通,金钱观也不同。
学姐,你那句“他不是故意的”,到底站在谁的角度说话?
能给我气死。
而且很多细节都处理的挺难受的,比如学妹因为临时被替换,队员在怪她(嗯???
不应该是共同面对吗,又不是她的问题)然后她一个人在家里 emo,学姐回来她毫无反应……(怎么说人回来了也反应一下,或者短信当时就直接有点气馁的和学姐说,要不学姐回来了就低落的打个招呼)看了四集,真觉得……be 吧
我不知道为什么第一季没有让我爱上亭亭和怡敏这两个角色,可能是因为在看第一季时我还很年轻,刚经历了和剧情有点类似的事情,它所呈现的刺痛对于我们这个群体来说其实是熟悉和已知的,所以在看的时候我刻意保持着较远的心理距离,很冷淡地在看一个别人的故事。
同性影视的最初始形态就是探索那些原发的刺痛,它是在荧幕上看见自我的起点,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品将这个地基打实,叙事也就可以走向一些更细腻更微妙的层面,第二季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它讲的是唯有经过失去和岁月的沉淀才能使人看见的月亮的背面,它让我爱上了这个原本就很动人的故事,和第一季一起合成了一个完整立体的月球。
我好像也被邀请进了她们生活的空间,和她们一起笑着或流眼泪,我想起能够闻到花香是一种多么五味杂陈的幸福感觉。
第二季完全是亭亭视角的,不止是故事和主题曲,镜头的视角也是。
那个在爱里更年轻的抓住一切机会去爱的莽撞地受过伤却仍然想要靠近的角色形象,至少是我们过往人生中都曾存在过的影子,透过她我们可以坐下来探讨爱。
剧集的前半部分情感浓度很高,精心挑选的转折性事件每当出现都带给我bodily的体验,赴生日的约隔着马路的对望,出租车后座光影斑驳间定情前的试探,昏暗的公园里夜跑的两个人,所有人都以为怡敏不会爱人,可是她塞来的耳机里播放的是她的爱静默地流淌,在暴雨中牵着手奔跑,她们一起瞬间年少。
这一切都对我唤起身体反应,会指着屏幕惊呼就是这个,就是这些与女人相爱过的瞬间,构成了爱的动机。
大量的手持镜头是剧集最出彩的部分,其他的镜头语言也有很优秀的地方。
在室内两人的家是褪去社会外壳脆弱的空间,每一次争吵都伴随着摇晃的手持镜头的温度呼吸和心跳,让观众也跟着躁动不安。
当亭亭面对小宁深情注视的告白时镜头猛地一抽,在她心中也有一丝悸动闪过,但很快就消失了。
她当然知道和别人在一起她会更快乐,可是如一片大洋那么多的爱是无法蒸发完全的,所以她说“其实我也很想要放弃,但我就是放不下你”。
躲在高楼的房间,监视的视角看着她的机车穿过路口出现了两次,是谁的视角在看呢?
每当两人一起骑着车穿梭在街头闹市,头顶斑驳的路灯和树影让人恍惚,仿佛是在说,我真的能相信这是属于我的幸福吗?
可是在户外,当矛盾爆发到最顶峰,问出那句“你到底爱不爱我”的时候手持镜头又消失了,固定的机位恢复理性,在外面的世界,再波涛汹涌的女人之间的爱情,也只能潜藏在秩序下悄然失控。
做恨那一段是演得最好的,两位都是。
在看的时候真的很难没有触动和波澜,当我们相爱时,也曾不知道怎么托住彼此那样炙热的目光,只是抱在一起流泪。
当爱情从拉扯变成生活,当你终于允许我潜入你的心海,我浑身包裹着雀跃和你的温暖,可当我被海底的水草缠住难以挣脱,在你时而冰冷莫测的水温中,未知的恐惧也降临了。
但又更矛盾的是,我明明可以浮上水面翻身上岸,可我不想要别人落在我头顶的雨滴:你多特别,被你伤害竟留下幸福感觉。
这一段其实足以让人很深地理解,亭亭为什么会爱怡敏,以及为何那份爱很难消散干净。
它捕捉的是情感的细枝末节,以至于如果没有亲身走到过爱的边境,亲眼看到它发生在自己,都不知道它竟然会存在。
第二季是成人后品味的威士忌,不是高中生偷喝的。
在亲吻之前为了壮胆一饮而尽,人性的复杂留在口中的味道说不清道不明。
一旦接受了程予希人形博美这个设定,越看亭亭越像可爱小狗,但是她肯定不是小型犬,她没有那种心里知道自己是主人的最爱所以释放一切活泼天真和近乎无理取闹的热情,她也有很多顾虑和小狗的心事,只不过那是生的渴望,必须要靠近你。
怡敏这个角色在第二季也有一层未揭露过的饱满的含义,那就是只要真诚,慢慢勇敢的人也是值得被爱和被等待的。
怡敏懂得爱,从一开始就是。
最后两集看似是强行圆满的结局,但无论是小哲对亭亭的接受还是亭亭与仁修的和解,都是在真诚的人心与心的对话之间达成的,它是童话,但它也是一个剧情里所有人都值得拥有的童话,它是可信的。
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达成,那是因为我们不似亭亭和怡敏,是很好的人和爱人。
我觉得我自己所处的这一代人,millennials至early genz(1981-2000)可能是唯一一代参与queer fandom是自我identity重要一部分的人,在荧幕上看见自己,与自己相似的人一起加入自我认同的狂欢与探讨,是在我之前的人们不可能有和之后的小朋友们或许司空见惯的,所以能遇见让人心动的可以爱上的角色格外珍贵,每周等着更新和网友大乱炖玩梗图的这个过程也很开心。
不确定是否有看见一处收音的穿帮还有很多关键场次的剪接比较生硬,像是不同机位拍了好几遍然后分镜动线没有衔接好,但是瑕不掩瑜。
第二季里面对许多经典女同ip的致敬并不突兀,我喜欢对电影艺术有学术性反思的创作者。
感谢主创,买的花香周边什么时候寄到啊,激动得坐立难安了。
标题源于某一部百合电影的豆瓣影评,在处在年少无知时的我,看到这句话的瞬间像是被击中了灵魂。
如果说花香1拍的是年少的懵懂爱情,是多年重逢后的百感交集。
那么花香2是一部很现实很现实的作品。
爱情除了风花雪月,更多的是柴米油盐,是平凡生活的每一天。
我想花香2很好地展示了现实层面的问题,两个生活理念完全不同的人,经济上的悬殊,风格上的不同,以及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都是大相径庭的,究竟要如何走下去。
我想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能在钟亭亭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年轻的时候觉得钟亭亭是“幼稚”的,因为当时的我就是这样的人,为了爱确实可以不顾一切,可以牺牲自由可以做出让步。
但现下回过头来看,“幼稚”多好啊,“幼稚”的人在勇敢地爱。
钟亭亭,你一次一次地被推开却还能这样把饱含爱意的心呈现在江怡敏的面前。
江怡敏,你能不能,在你拥挤的生活和未来里,给亭亭再留一块位置,如果不能的话,放手才是给彼此的最好选择。
话再说回来,我看江怡敏不是不爱,只是她要面对的太多了,生活、工作、小哲、外界的眼光。
尤其小哲在某种程度上,是横跨在两个人中间的大山,她过不来,亭亭也过不去。
回头看第一季的背景交代,江怡敏的家庭看得出来是不错的,从小到大循规蹈矩的生活,要读医学院要去美国留学,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再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结婚生子,或者索性婚后做全职主妇也可以。
而钟亭亭是那个变数,是让她可以和前夫吵架时喊出”她懂我“的变数。
可是江怡敏,恋爱不是这样谈的,你们不是观众,你们没有上帝视角,可以完全看到彼此为对方的付出。
你说你没有想过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事情,你究竟是没有想,还是不敢想。
如果你的爱,要让亭亭在每个细微末节去反复探寻,反复验证你是否爱她,那么这真的太累了。
不是每个徐伊景都能遇到一直勇往直前的李世真的。
我跟钟亭亭一样,谈过无人知晓的恋爱。
我没有见过她的朋友,不知道在我不认识她的那些年里,她究竟是怎样一个模样,她读的什么学校,从小成绩如何,我统统不了解。
同样的风象和土象,一次次被推开后,我还是觉得,哪怕撞到头破血流,这个南墙我总是要撞一撞。
分手两年后的某天,我是怎么跟她说的来着?
“我们给彼此的,都不是对方想要的”钟亭亭,你在机场等不来一艘船,我知道不到最后你肯定不会回头,但有些事情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我希望你是自由的。
无法直视了,强忍着看完四集。
什么样的人类,经历了最绝望的抛弃后两句话就被哄好,哄好后吻戏床戏来得如此顺畅,没有表现她们在情感上的软弱和犹疑,非要亲的话,亲的时候犹豫一下也好呀?
非要拍床戏的话也能让情感层次递进递进吧?
是我要求太高了吗?
整体看下来,说不出和看p站的区别,非要说的话就是韩国区p站吧。
这样深刻丰富的剧居然一堆人在骂剧本骂人物。
这样反而更显得学姐和学妹彼此之间互相成就的珍贵。
学姐表现出的内敛克制甚至有些木讷,其实是良好管理自身欲望且内心宁静的一种体现。
这在这个时代应该是一个很稀缺的品质。
面对学妹这么简单热烈甚至有些鲁莽的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像学姐这样的持有底线,不骄纵、不贪婪、甚至宁缺勿滥。
不贪求就不会索取,不索取就不会滋生出许多无谓的怨恨。
所以学妹跟学姐之间的感情这么久都没有变质甚至变得更有建设性。
这不光是学妹自己的勇敢坚持,也很大程度上是学姐的成全。
学妹最宝贵的地方也并不在于她真诚勇敢坚持,而在于她也不贪求索取。
她所付出的都是她心甘情愿的,单凭做能帮助到学姐的这些事情就能够让她开心,不会觉得是学姐欠她的,学姐若不还以“同等”的爱那就是对她不起,于是乎怨恨憎恶要求偿还......学妹心中是有股侠气的。
怎么会觉得学姐懦弱呢?
首先,光是能把一个自闭症儿童养大,学姐就不可能是个懦弱的人!
其次,不是你以为的不计后果“勇敢”追逐爱才是勇敢。
如果勇敢都是如此低成本就能做到的,那勇敢也就没啥好称颂的了。
闭着眼睛上就完了呗。
那恐怖分子、无差别攻击他人的独狼个个都是大英雄。
可笑不?
你可能会说,那怎么会,我这是为了爱,恐怖分子他们又不一样。
但你怎么知道独狼们不会觉得他们其实也是为了“爱”呢?
关键点在于,有的人的“爱”是“吃人”的,而真正的可以被称作caritas的爱是活人的。
想不清楚这一点就不要“深情”。
这篇多少带点情绪,看不惯学姐这样珍贵的人被人无端指责。
虽然学姐可能根本不在乎这部分人怎么说她。
等了四年终于来了,你知道我这四年是怎么过的吗?
天天盼着上线,好激动!
看了前两集,学姐和学妹终于相遇了,学妹还是那么可爱,不过我更喜欢她长发的造型,不过现在多了一份成熟,学姐则多了份憔悴。
一个问题 这里面第一季的回忆也太多了吧,一集25分钟,有一半是第一季的镜头?
还有乐队在演奏的时候,突然插进来第一季的主题曲,我都懵了。。。
是不是要正式表演的时候才会放这首歌呢?
而且我感觉导演很水时长诶,片头那么久,片尾又那么久,去头掐尾,中间还搞那么多第一季回忆,是要怎样啊!
根本不够看啊😦总之感觉穿插的第一季的内容太多,新的剧情很少,两集过去了,这才遇到。
那个女老板倒是挺飒的,和她的太太好甜,有磕到,还有新人物待出现,三角恋要开始了,光想想就开始难受了 。
目前两集看下来感觉剧情不如第一季,不过学妹的演技还是在线的,期待后面的剧情吧 ,希望不要太虐,多一点甜给我们。
科幻片。
说实话,平庸已经是委婉的话了,对比第一季的镜头,真的变无聊了
到底是谁做的这部戏的妆造 我会恨你一辈子
看到了第十集,前面几集初遇的氛围感非常好。但后面越来越发现这两人cp感怎么会这么弱啊,而且每次的亲热戏都很敷衍人,不想拍可以不拍的,比瞎拍好,看得人尴尬,目前就一场沙发上的伪亲密戏张力十足,看得人心痛。剧里有些情节的设计非常气人,为了气人而气人,挺亭何辜,要受这种气
好遗憾。导演我允许你退出这一行另谋高就。
我靠,我真的不得不说,这是我这个暑假以来看过最有意义的一部作品,纯纯玩了俩月,也没有拉片,也没有学软件,更没有刷阅片量,结果愣是在这个烂到不能再烂的续集里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意识到了导演的个人魅力,镜头语言,演员调度,剧作节奏对作品的影响。我看了十分钟,惊讶又疑惑地退出去了点开了第一季,我很震惊,难道是我几年前审美原来这么差,结果差点又把第一季看了一遍,我从来没这么明显地看出讲故事和拍视频在视听语言上的区别。之所以给这么低的星是因为我真的等了好久,也真的很替好的演员,好的ip变成了这样生气。但生气之余我是真的学到了,太震撼。堪称电影学院新生教育课。
怡敏才是最厉害的,完美和谐实现一夫一妻
整个画风都变了 像是一部新剧而不是花香2,也没有看第一部时的那种悸动了,果然花香的灵魂是邓依涵。Ps. 连第二季的海报都变得廉价难看了,全方位的难看
看得真的是挺煎熬挺无语的
emmm...感觉像是亭亭的宣传片。前俩集和后俩集拖沓没必要。期待了很久有点失望
感觉学姐就是毫无人格魅力的一个人,不懂亭亭为什么这么多年还在爱,看起来像是执念更多一点,剧中的拉扯很真实,但实在拖沓以及部分剧情表演痕迹太重,仿佛能够看到拍摄现场架起的机器。
真的很一般,和第一季比差远了。。。就知道是大团圆结局,但是现实中这俩人能走下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每集都踩在了我难受的点上生理性难受 感觉被噎着了一样 演技 节奏 剧情走向女同最噩梦的生活全演绎了一遍
不如讓她們的故事停在天橋,這樣的續集我不能接受,破壞了這些角色和這個世界。把學姐拍得很扁平,無聊,討厭。
这一次必须happy ending 好叭! 完了 不会有情敌吧??
目前看了前两集,整体观感不太好。可能是花香一太好了,不免有对比。不是平淡的问题,是氛围感好像没有了,反而多了一些无谓的人物对白。学姐的表情只剩抿嘴是怎么回事?当年一的时候,演技可是非常在线的啊。反正就是感觉一般。等了三年多,看到这个实在推荐不了一点。最后两集依然感动,看哭了,加一颗⭐
和小宁更配。钟亭亭是我的天使,爱她心疼她到落泪。希望自己和亭亭都幸福,不要喜欢自己的幻想。全世界都烂透了,但是钟亭亭是我心中音符和美好的具象化。“当然我要让你知道 你的过去也能被善待,只要你能想起我的等待。”
本来是不想看2的,但是没忍住好奇心,编剧不知道是谈了什么苦大仇深的恋爱才写出这种乱七八糟的剧本,学姐从头到尾精神状态一直有种神游的感觉,甚至有点痴呆,看得我火大,学妹也不争气这么大人了,不知道搁那怀念什么白月光,远离让你产生异常的人难道不是基本常识么,看起来像被学姐pua了一样,最后还能he我真的是气死,冲老板那对儿加一星。总之,我站小宁。
原来真的有电视剧会让人幸福得想哭🥲
难看死了 剧情俗台词土节奏拖 看的时候一直觉得在看网剧后面一想还不如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