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以为是大卫·林奇电影手法的更通俗演绎。
当初穆赫兰道认为是妖夜荒踪的通俗版本,而黑暗乡村结合了穆赫兰道的思想和妖夜荒踪的背景,但是表现得更通俗,更能叫人理解罢了。
主人公迪克应该是引诱脱衣舞娘先奸后杀的惯犯(这从后来休息区挖出的女人的手不是吉娜可以看出,死去的女性不只一个),而他最后一次下手的就是吉娜,并最终将其埋尸于废弃的休息区,只是后来发现手表丢失,于是引发了犯罪恐惧,后来在逃亡中不幸事故丧命。
在濒死之时,意识模糊,类似于像穆赫兰道那样做了个梦,梦见被自己救起上了车,而车上的女子正是先前奸杀的吉娜,而后的一连串情节都是记忆的缩影,并由于惶恐增加了一些混乱罢了。
很好看!
我觉得Dick不是连环杀手或是精神病患者,影片内容根本没讲是他杀的Nina。
可能一些人看到被撞的Dick告诉她离开Dick并且试图掐死Dick,就认为是Dick想要结束自己以挽回Nina。
然而事实是Dick没有其它办法所以宁愿让自己消失求得之后的事情不要发生(包括他会认为当初自己不该阻止Nina离开,因为那是她逃脱死亡命运的唯一途径)。
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说是Dick杀死的Nina,是导演说的吗?
个人觉得这部片子的看点其实不多,但是推理性很好,看完大家都想搞清剧情,甚至为了研究不惜再看几遍。
看了影评才吸引我看的电影,之后又看了几个细节。
对于剧中女角何时死,是很多人都感兴趣的地方,也是这个片子吸引人关键。
有几种说法:1.一开始就死了,后面全是Dick自己的想象。
个人认为再精神分裂也不可能自己想象的那么完整。
从现实中的情况看,精神分裂的恐怖在于它隐藏在看似正常的平常人的生活中,它的爆发通常也都是遇到某些外在情况的刺激,所以说影片一开始就把人弄死,剩下的内容全部去猜想,固然是不现实的。
2.在打死前身Dick后,女角说This isn't happening....后出现惊恐表情并后退那里。
个人觉得这里的剪切固然怪异,但不管是前身Dick还是现实Dick在片中都是一个人,不存在自己杀死自己之说。
尽管前身Dick想杀死现实的自己,结束轮回的痛苦,但那只是一个人的精神分裂,前身和现实总有一个会活着,他们只是想活在一个正常的精神下,并不是自杀意义。
3.个人觉得女角是在现实Dick打死前身DICK时,实际上那时也就是女角真正被打死的时候。
因为全剧只有一个杀人的时间点。
大家看前身Dick上车醒后并抽了一支烟后,他们找到了高速公路入口。
这时前身Dick说"only way out'',于是开始和现实Dick发生争执(这时应该是现实Dick和女角发生争执,片中有女角转方向盘的一个镜头),而那句话的意思对前身dick来说,是阻止现实dick的谋杀,对现实DICK来说就是杀死女角。
但现实Dick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因为他是无法控制自己的。
所以当Dick砸死前身Dick时,也就是现实中女角被砸死之时。
因为前身Dick 知道女角的事情后上车和现在的Dick的汇合成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极端和正常的表现融合为一身的人,前身Dick要杀死现实Dick是罪犯自我矛盾的开始,矛盾是因为其实Dick是个对那些女角一样的粉红女郎内心就有仇恨的人,因为后面女角说遇到个疯子,那个疯子就是Dick。
所以说片中单独的Dick都是看似相对正常的,只有当前身出现时他才是生活中真实的那个会杀人的Dick,那里是引发精神分裂的导火索。
至于isn't happening的那个点,个人认为女角怪异的表情和后退是女角从车上争执到被袭击到最后真正死亡的暗示。
从那之后开始解释为何Dick要杀死这一类型的女性。
大家只应该注意到女角在车上为前身DICK开始点烟的那瞬间,十分害怕,其实那不是因为前身Dick脸很恐怖,而是现实中Dick精神分裂要杀人的情况,那里有两次女角脸部惊恐特写,然后前身Dick问现实DICK有没有谋杀过,之后看到高速公路了,现实Dick握了一下女角的手,这时前身Dick说'' I don't want hurt you!" 说后要杀现实中的Dick,这一刻就是现实中的Dick杀死女角的时候,并对女角说的话。
烧脑片,难懂,对于这类烧脑片,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影片男主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无止境地重复.男主和女主夜晚在沙漠中开车,遇到受伤毁容的另一时空男主,毁容男主试图杀男主,男主杀毁容男主挖坑埋尸体,并继续开车.男主发现手表掉坑中,想回去寻找,女主不同意.男主独自回去寻找,听到枪声回来发现女主消失,男主报警,警察调查挖坑发现被埋是女主,男主心慌逃脱发生车祸变成毁容男主,遇到开车的男主和女主,陷入死循环,不断重复. 影片的画面和声音非常独特,很怪,影片中的闪电也很怪.现实和幻觉不断交错.大脑中的思想是个宇宙,人真正了解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幻想是无穷无尽的,所见不是事实,所听不是事实,你永远也看不透.影片还是值得推荐观看的.主要是情节出色,让人有很多解读.
故事是这个样子的,男主角是个连环杀手,他的作案目标就是出没在LasVegas一些没落的金发美女。
(作案目标:Some nice place, good girl there. They just do what they have to do to survive) 他由于某些原因,自卑或者没有钱什么之类的,无法搞定美女,所以他就想使用其他的办法。
男主角在印度豹酒吧发现了新的一个袭击目标,并经常尾随。
(在发现手枪之后,车上的谈话)女主角很害怕,就从一个朋友那里搞到一把手枪。
一次尾随当中,女主角忍无可忍,开始想男主角发飙。
(休息区,男女主角的谈话)(台词:女:We just forget the whole thing, we pretend we never met。
男:Why don't you go to police...)。
之后男主角用女主角的手枪将其杀害。
男主角和死去的女主角在床上温存。
电影开始,Morning Call。
潜意识有些后悔所作所为,被主意识骂了回去(sucker)。
苹果,鲜花,饮料,都是对他喜爱的女人的爱,但是那个女人已经死了。
男主角有想起了16岁时那个一见钟情的女孩。
去咖啡吧买咖啡,发现侦探。
Hell of a world。
又一个女孩死了。
A pretty girl. Your wife? 实际上是自己的潜意识中和自己说话,不是侦探。
让自己不要再转弯(转弯可能回到沙漠休息区),也可能是说不要再走弯路。
(其实这时女孩已经死了)女主角帮助找地图,是说还是要拐弯,要把女的埋了上路,潜意识开始大爆发,并想控制男主角,被男主角秒杀然后开始掩埋。
他自己挖的坑,让女主角去帮忙掩埋。
在车上发现女主角的包里的枪,愤怒。
然后将女主角带去沙漠休息区掩埋。
发现手表丢了。
回到前面掩埋潜意识的地方,发现只有一个空坑中那里。
(因为潜意识不存在,所以坑是空的,女主角已经死了,所以前面女主角并没有做掩埋坑这件事)空坑导致精神错乱,恍惚中听到枪响(可能就是当时杀死女主角的那声枪响)返回沙漠休息区,这时潜意识又开始发作(空坑的原因???
),大发作。
潜意识无比想找到女主角,但是在休息区只发现了另外一具死尸。
驱车去其他地方,中间遇到警察。
他已经被警察列为嫌犯,所以警察不敢让他坐前排,坐在后排也可以将他关在里面其他警察发现尸体,呼叫该警察,驱车回到沙漠休息区,发现女主角的尸体男主角逃跑,警察追。
出车祸。
男主角主意识慢慢变成潜意识,重新回想了一切经过,说明他最终认识到是自己杀了女主角。
他在车上大喊,"No...... What's this? What the hell is this? Oh, God. This is happening"。
说明他不敢相信是自己杀的女主角的。
噱头构件的太琐碎太罗嗦,叙述的手法也过于开放化了点。
而且估计导演或者编剧都没有给出一个绝对性的真实的故事基础,只是为了增加噱头而硬套上了一些过多的可解释而又不好解释的东西。
精神分裂的烧脑片,唯未麻的部屋是永恒的标杆,其解读的唯一性跟构造的严谨性是无人出其右的。
看了本片的诸多评论,关于精神分裂、连环杀人、公路怪谈的分析都很透彻,完成度已经达到80%了。
我认为有必要再说说剩下那20%,即主角的恋尸情结。
当然以下这些文字仅仅适用于看过或者领悟那80%的人们。
提示1:gina是在哪死的?
有的评论说gina在路上一直在睡觉,在休息站被主角杀死,也有人说是埋尸的时候被杀死的。
其实种种迹象表明gina在本片开始就已经是一个死人了,休息区只是连环杀人案的埋尸场所,不是杀人场所。
gina在酒店床上的第一个镜头很“necro”,凌乱的酒店房间有发生过暴力行为的暗示,还有那句台词“hey wake up sleepy head”。
而且最关键的是,“醒来”后她没出现在酒店和餐馆里,没出现在任何第三者的眼前。
作为死尸当然不能,她只能从旅馆的床上被主角直接转移到车上。
gina被警察挖出来的瞬间,在主角的眼里她穿着在休息区换上的短裤,接下来的镜头又变成了睡裙,是因为她本身就是一具尸体,而不是被后来杀死的。
提示2:gina为什么这么cult?
gina在“醒来”后的举止一直很怪,包括那件睡裙和车里的手淫场景。
真相是gina没有醒来,没有手淫,也没有参与埋尸,更没有与主角发生争执然后失踪,这一切都是主角对着一具死尸想象出来的,是一个恋尸者的美好意淫。
提示3:gina是什么人?
她只是被杀死在酒店床上的一个拉斯维加斯漂亮妞,主角的众多金发猎物之一,被带上廉价的戒指。
她很可能根本没和主角结婚,主角除了是连环杀人狂、精神病患者之外,还是个恋尸狂。
他除了喜欢杀死金发美妞以外,还喜欢和她们的尸体“结婚”,再带着她们的尸体“新婚夜驾”,直至去休息站埋掉她们。
其实恋尸审美情趣渗透这部片子的始终,从色彩到镜头,到黄泉路一般的车窗场景和星空。
-分割线---以上是我的20%,然后把其他分析中提到的那80%再总结一下:bloodyface似乎代表主角的“恐惧感”,三个人在车中的场景都是主角臆想的,gina作为死人不可能和bloodyface产生互动。
恐惧感和主角的本我发生了争斗,最终本我杀死恐惧感,第一次埋尸的地点是现实中废弃的休息区,他埋掉了恐惧。
作为死尸,gina当然不可能帮他埋尸,所以才有了那个gina忽然消失又出现在车中的镜头。
接下来的情节是有关“信任”的,他和她的死尸妻子从猜忌、争吵到和解,场景也回到干净明亮的“过去的休息区”。
“信任”更接近于恋尸狂的本体人格,也就是“只有一个死去的新娘才是值得信任的”。
他准备继续自己美妙的恋尸之旅了,这时候他想起手表(“恐惧感”始终挥之不去)跑回去挖尸。
其实这段时间真正发生的是“恐惧感”复活并且take over,把gina的尸体埋掉了。
我倾向于认为警察和侦探也是他脑子里的,也就是说,整部片子只有他自己和一具尸体。
警车伴随着闪电的超自然出场,警察和侦探都太诡异,侦探与他的对话更像是内心不同人格的对话,逃脱追捕的瞬间也很离奇,仿佛他的精神力爆发让车子透明了一下,然后发出碰撞声,然后就逃脱了他脑子里的“警察”。
Stay on 95,95可以是公路也可以是过去第一次杀人的年代。。。
至于“侦探是印第安老酋长”的说法,我觉得有点扯远了,那句“son”姑且解释成“秩序”、“法律”或者“父性权威”的体现吧。
当他纠结于要不要埋尸体还是带着尸体继续旅行,要不要重复以前的杀人故事还是弄出点新创意的时候,这些人格就相继出现了。
“信任”想要带着新娘继续旅行下去,而恐惧、秩序等情感试图阻止他。
最终他不甘心自己的尸体新娘就这么被“恐惧感”给埋了,在疯狂加速寻找“恐惧感”的时候,翻车死掉。
最后的问题:主角到底是活人还是陷入死前轮回的游魂?
也就是说,这部片子是讲他的死前故事还是死后世界的?
bloodyface到底是什么?
是时空死循环中的穿越者?
是分裂人格?
还是游魂的另一部分?
时空穿梭似乎不是本片的重点。
把雷电理解成时空裂缝太科幻了,完全背离本片的审美情趣。
所以我们假设时空死循环的说法不成立。
那么,bloodyface不是时空死循环中的穿越者,也不仅仅是主角活着时候的分裂人格(因为他从后座醒来后明显带有后期情节的记忆),他应该是主角死后游魂的一部分。
片尾的wakeup call和独白重放更加深了我的这种理解。
-分割线---80%+20%,拼凑出我所理解的故事全貌:一个恋尸的连环杀人狂用类似的方法杀人很多次,最后一次遇到一个自己最心动的女孩(你是我辞掉工作进入杀人狂生涯后遇到唯一一个真正满意的)。
他舍不得埋掉尸体,但挥之不去的恐惧感让他不得不这么做,然后他幻想被警察发现自己的恶行并逃脱,在狂乱中翻车死去。
他的灵魂以两种方式轮回着死前的记忆:他的本我在wake up call后醒来,忘记了整个故事,带着自己的死尸新娘再次上路,他的另一部分灵魂带着巨大的恐惧感和车祸前的一部分记忆醒来,试图阻止故事的再次发生。
当然剧情只是电影的一部分,这是悬疑片,而不是侦探片,不去分析这些逻辑上的东西,完全可以看得很爽。
非常反感用那种欧洲电影的方式过度解读美国电影,要知道,美国电影是很少用细节去诠释深层的故事脉络。
这部电影的套路问题需要理清,即:这是一部讲述迷幻循环的电影,还是讲述精神分裂的悬疑电影。
如果是前者,那么很多人物和脉络都不应该是男主角的幻想。
如果是后者,那么男主角幻想出来的各种人格以及人物却无法解释诡异的循环。
这应该是一部二者皆有的电影,也就是一个精神轻度分裂的人陷入了循环重复的时空。
这个更加符合一部美国电影的主题,至于那种说整部电影都是描述精神分裂杀人狂的幻想的说法,不敢苟同,那是一种很有挑战的电影形式,估计只有重视小众的边缘欧洲电影导演才会有的杰作。
这部电影的大致情节分析如下:1.一个保守的有轻度精神分裂的男人辞掉自己的工作,拿着户口里所有的钱,经常跑到赌城的酒吧等声色场所追求在那里工作的金发女人,都是“一见钟情”,闪婚(廉价的戒指和证婚流程),然后因为对方无法达到他心中的纯洁,而杀死对方,然后埋尸沙漠2.男人的精神分裂让他对自己的行为不自知,直到他再次带着一个赌城女郎妻子在95号公路上陷入一场可怕的循环中,他才对自己杀人的行为有所知觉,但他已经不知道如何摆脱这种可怕的空间循环所以,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一个精神分裂的男人因为困在自己的偏执世界中连环杀人,自我循环一样的做同样的事情,讽刺的是,直到一场迷幻的空间循环真的降临到他身上,他才对自己的连环杀人行为有了意识,当他想结束这一切,却只是让事情再次陷入空间循环。。。
以下为几个要点分析1.电影一开头到中间到结尾贯穿全剧的线索就是飞蛾,这是一种代表在循环中蜕变的生物,算是电影的点题2.女主角的死亡时间:本人认为女主角的死亡时间应该是在二人挖坑埋尸的时候,二人在刚上路的时候进行了一系列谈话,这些谈话以及女人的行为,让男主角对女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大多是一些令他不舒服的了解:女人吸烟,淫荡,而且想要老公给她安逸舒适的生活。
在血人上车后,他又发现女人的一些问题,女人怨言多,自私,而且貌似还有很不干净的过去。
在他杀死血人之后,女人的表现让他更加失望,而且害怕,他觉得女人在他遇到杀人的麻烦后,想跟他划清界限,而且很有可能跑去报警。
在他的“晓以利害”之后,作为同流的诚意,女人同意跟他一起埋尸,埋尸过程中,他发现女人狠辣的一面(女人因为坑小,建议他肢解尸体),结合之前女人在车上的种种,他对女人产生了彻底的不信任,他授意女人独自埋尸,然后回到车上搜了女人的包,发现枪后,他杀了女人,然后把女人埋了,过程中遗落了自己的手表。
接下来因为潜意识里对他杀死女人的自我安慰,他产生了与女人争吵的幻想,那些完全是臆造的“争吵内容”印证了他对女人下的判断没有错:女人确实做过妓女,女人也确实打算抛下他一个人面对谋杀的麻烦。
3.其他部分的真实性,一开头餐厅里遇见的人应该是个对他有怀疑的侦探,是真实存在的,侦探对他的各种问候应该是已经在汽车旅馆留意他了(在这种情况下,男主带着个尸体进出装车,不可能不被侦探发现),侦探告诫他这条路经常有人迷路失踪,要点是不要离开95号公路。
后面的警察以及警方挖尸也是真实的,或者说是空间循环中的事物,不是男主角的幻想。
4.男主角的自我意识,男主角在与警方周旋出车祸之前一直认为是被埋的血人逃出来后杀了女人,自己是被血人陷害,直到他出了车祸,被自己的下一个循环救上车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就是血人,是自己杀了女人。
所以才会在上车后告诫女人离开身边那个男人,因为他知道女人将死于男人之手,然后讥讽的问男人是否杀过人,还讽刺女人在拉斯维加斯做过妓女的事情,当他知道车摆脱了迷路,将到达95号公路的时候,意识到循环可能会结束,这时他想杀死那个循环中的自己,摆脱噩梦。。。
5.关于信任,电影中多次出现关于信任的问题。
男主角把信字纹在手臂上,说明他非常看重信任,然后男主角的精神一直被对女主角的信任所困扰,对女主角品性的信任,对女主角坦诚的信任,在杀血人后,对女主角同流的信任。。。。
当这些信任在他心底彻底崩溃的时候,他选择了杀掉女人.另外补充一点:男主角虽然是连环杀人犯,但他跟那些主观蓄意绑架杀人的杀手不同,他是在精神分裂的情况下杀人,对自己的行为不自知,他一次次追寻自己少男时代情结:拿着所有积蓄寻找喜欢的金发女孩,然后期待与她共度余生,却都因对方赌城女的身份以及自己对信任的偏执,而一次次在猜忌下杀害对方。
然后就是选择性失忆,再次寻找新的目标。
从头到尾都是Dick的幻觉,自娱自乐。
下面说说我的发现1.Gina的死亡时间:Gina在电影的一开头就已经死了。
影片中N次出现Gina的戒指,右手无名指红色戒指:05.45吃苹果;11:48把玩戒指镜头特写......只有在最后Dick挖出手那段,是红色指甲油,蓝色戒指。
根据那新脚印,埋土可判断,被埋的就是Gina,这也符合Gina职业给人的刻板印象。
具体不解释。
影片中也多次暗示,Gina是Dick的幻觉。
36:52开始Gina右臂上的血迹时有时无;空坑。
2.轮回循环说:轮回循环就是承认Bloodyface的客观存在,请看33分钟Bloodyface扔烟头那段,Bloodyface从后座扔烟头,可扔烟的刹那烟是从驾驶员位置冒出来的,抽烟的其实是Dick自己。
Bloodyface只是Dick的幻觉。
Bloodyface都不存在,何来轮回循环。
至于25:40路上血迹的特写,故弄玄虚吧。
3.片中的警察:开头“便衣”只是个路人甲,多疑和潜意识中的做贼心虚让Dick心里很怀疑,以至于最后把他幻想成便衣。
一道闪电警车降临更是暗示是幻想。
如果最后逃跑那段,是开自己原来的车,那就更明显了。
3.Dick的性格:影片在Dick性格塑造上花了很大精力。
他与Gina,Bloodyface,Sheriff警员的对话,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活动。
他手臂上刻“信任”二字,一个不信任别人的人才会这么做。
他偷看Gina皮包,他多疑,对路人甲身份的多次猜测,怀疑Gina不忠,怀疑Gina利用他,鄙视Gina职业,认为Gina放荡(自慰那段),同时他偏执,过分迷恋Gina,迷恋到让对方害怕(52分钟的对话)。
至于结尾,通过这种循环的手法告诉我们两点:1.Dick知道是自己杀死了Gina;2.双重人格的Dick继续连环杀人。
以上是我的理解,有不到之处望大家狂喷。
一对新婚夫妇去度蜜月,为了走近路,他们走到了沙漠里。
女主角激情之后,打开车灯,突然一个出了车祸,浑身是血的人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男主角猛打方向避开后,他们救了这个人,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人却知道男主角的名字。
继续前行,过了不久,他们发现是条死路。
然后又往回走继续寻找出口,(回去的路上却没有出车祸的车??
)当他们快要找到出口的时候,那个浑身是血的人却说道:“唯一的出路。
”然后拿起领带勒住男主角的脖子,一番挣扎后,男主角杀了那个浑身是血的人。
由于没人能证明男主角是正当防卫,只会被认定为凶杀。
夫妇最终决定只能悄悄掩埋这个浑身是血的人的尸体。
掩埋完尸体,他们一路开车发现个休息区,夫妇为了清除身上的血迹,进到休息区。
这时候,男主角发现自己把刻有自己名字的手表丢在掩埋地。
男主角要求女主角一起回去找手表,女主角却不想去,为此他们起了争执,女主角觉得人是男主角杀的她没必要和男主角一起承受,要分道扬镳,各自走各自的路。
男主角说道“好吧,顺带去警局报案。
”后来男主角妥协了,他们和好了,男主角把女主角留在休息区去找手表,当他到掩埋地时候发现,墓地是空的,这时候休息区传了几声枪声。
男主角赶紧开车回到休息区,却发现没有这个女主角。
这时候,在休息区的公告板上看到寻人启事,镜头一晃而过,大家自己看可以发现一对夫妇的照片(是女主角和男主角)。
后来,男主角发现弹壳,顺着痕迹找到一个土堆。
男主角一阵狂挖,露出一个女人的手,男主角吓了一跳,但是仔细看下戒指不是他老婆的。
男主角暗想他老婆可能遇害,于是什么也顾不了急忙开车,去寻求帮助。
一路狂飙,差点和一个警车相撞。
然后一阵询问之后,警察载着他去休息区找他老婆。
路上,警察说道这区域被称为垃圾场,因为这里有好多被谋杀的人,妓女赌徒、以及 到这里骗财杀人的人。
然后,警察接到同事消息,说找个了女主角。
于是开车就去了现场。
犯罪现场好多警察。
这时男主角发现犯罪现场的死者是他妻子,并且在那里找到了他刻有名字的手表。
男主角顿时明白自己已经无法还自己清白,只有逃跑,开车逃跑中。
翻车了,浑身是血,然后正在这时对面开来一辆车,一对夫妇惊慌之下,救了他。
这时男主角明白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噩梦,其实浑身是血的人就是男主角,他意识到,只有杀死开始的自己才能算结束。
[1]
不晓得跟那步电影(不剧透,剧透烂菊花。)谁先想的这个梗。这个片真是成本低的。。单说此片,前奏真的可以直接跳着看了。。没什么有趣的衔接细节。整部电影的强调似乎在着重刻画某种姿态,但是还是被低成本拉的毫无档次。
到底看了多少类似的啊
细节不是很精细。。
看的时候就感觉这是个死循环电影 没想到到最后的时候 还真感觉是个死循环
看影评才明白了一切,神奇的导演啊,严谨的片子。
复古的画面很有特色,透着一股黑色电影的味道,故事结构也很精妙,小成本佳作!
连续看了几部类似题材的 坑爹啊
整个构架不错,细节不能想太多。。。
在汗牛充栋的公路片中走出了暗黑迷幻独树一帜的分岔小径,我喜欢黑幕后的原音重现,更显得开头的阳光多么迷梦,人生就像是阳光下待蒸发的一滴露珠,需要多少离奇诡谲的命案,才能发现自身宿命的重复与荒谬。视觉并不高级,但风格很卓著,适合这个简单而锋利的故事,剧情虽然不新鲜,但看一次坠落一次
逻辑很牵强,所幸设计巧妙
纠正。影评解读很有用
很无语
.
似乎又想起了自己看《蔷花,红莲》时的无力感,对这种幻象和现实交错的片子没辙。
这个风格和那个罪恶之城很相似,有种nior的感觉。其次双重人格分裂的恰到好处
凌晨在火车上看的,火车一颠一颠的睡不着,跟坐在汽车里的感觉差不多
说不通啊
2.5。风格和概念的简单组装。(镜头造型神似《罪恶之城》,但比较言之无物)
看了30分钟 画面风格感觉有点像罪恶之城 不过整体风格不同 感觉可能是比较晕的那种 不知道最后的实际水平如何?更新:看完了 ,天哪 又是“循环片”(其实不是),但远没有恐怖油轮那样有内容,有点点类似妖夜荒踪,没多大意思的摹仿品 此片过于黑暗,看懂的门槛太高了
沉闷的气氛+不合口味的配乐+挑逗而不露的女主角=一部好电影被我快进多次以至于没看懂。看过影评才知道剧情强大,只是这漫画感的画面和配乐还有整体慢节奏,实在不是我爱的片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