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WX工号 破电影 那里什么都有电影的名字翻译,是一个大学问。
Lady Bird翻译成《伯德小姐》是一种令人耻笑的愚蠢无知。
2014年奥斯卡影帝丹叔的Equalizer,一共就有三种翻译。
内地的“伸冤人”,香港“叛谍裁判”,台湾“私刑教育”。
内地的翻译,没文化,奴性文化,不谈。
香港的翻译,绕口,看上去好像是体育片。
台湾的翻译无论从电影故事架构还是主题内涵,都算是非常恰当的,以下就用这个名字。
那么equalizer到底应该怎么去理解,俺放到最后再聊。
作为2014年《私刑教育》的续集,同样由上集导演安东尼富夸执导,丹佐华盛顿回归主演,丹叔从影几十年,这还是他第一次选择演出系列电影。
两部电影的独立性较强,无论你是先看第二部然后回溯第一部,还是先找来第一部来看,都没有什么影响。
第一集当中,丹叔了结在美国横行霸道的俄罗斯黑帮后,辞去了宜家的工作,开起来LYFT(美国的滴滴),开始在各地继续他帮助弱小、对非法行为动用私刑的载客之旅,不过这一切也在他多年来的好友和上司遇害后发生改变,急于找出犯人的丹叔牵扯上同样受过特殊训练的专业犯罪组织,另一场腥风血雨又即将开始。
作为在近期以《心灵围篱》或《罗曼律师》这种带有种族、家庭或社会正义等相关议题出场的丹叔来说,能够接演《私刑教育2》是影迷最翘首企盼的。
虽然类似题材早已屡见不鲜,甚至今年还有布鲁斯·威利重拍版的《猛龙怪客》,
但就我而言,《私刑教育》从来就不只是一部单纯的动作电影,不论是以《老人与海》老人费尽千难万险只拖回一架鱼骨的锲而不舍,来呈现丹叔伸张正义与激励克萝伊摩蕾兹饰演的女孩不要因为身处逆境而放弃梦想,还是这次以《追忆似水年华》蓦然回首自己的过往、赠书黑人青年《在世界与我之间》关于种族问题和追寻自我价值的探讨,都显示《私刑教育2》所想表达的深意,都不仅仅只是暴力美学的娱乐那么简单。
虽然《私刑教育1》就剧情来看,已经是完成度很高的作品,但导演又回头挖出丹叔角色的更广深度,为其开创个新的性格领域。
第一集中,蜻蜓点水般地呈现他路见不平杀富济贫的行为,未免在社会层面和思想性上略显单薄,《私刑教育2》慢慢揭开他过往故事的角色根源,透露丹叔与妻子过去,还有与老领导苏珊两人紧密的关系,更使他行侠仗义的动机更为明显。
另外,本片选择以最容易接触形形色色的社会各阶层LYFT司机的设定,还有多种在前作的打斗前以特写眼球表示观察敌情、用码表计时,还是罪犯在遭殃前最常问「你特么到底是谁」的许多「必秀场景」的再现,都已经满足影迷对于续集中这些过瘾成分的期待。
有趣的是,作为一部风格独特的暴力美学动作片,不免把它拿来与另一部相似的《John Wick》来比较。
不同于单纯展示精准流畅动作的《John Wick》,《私刑教育2》更偏向于气氛的层层叠加,用猫捉老鼠的方式加深整体剧情张力,最后用一触即发的犀利战斗场面进行收尾,马上再次进入下一个剧情循环,给观众展开另一场新的视觉飨宴。
本片最精彩的高潮在丹叔老家的正反大对决,从养老院先生在海边讨论天气就先铺了路,随着风雨慢慢加强,最终带入整部片的高潮,导演选择在这舞台非常也符合整部片的冷硬调性,不但使影像更为扑朔迷离之外,台风也让整场战斗增加了丹叔如何取胜的悬念。
和第一集不同,第二部片中以更大篇幅讲述丹叔对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坚持,与他以一己之力帮助他人的理想,《私刑教育1》中,他告诉艾琳娜人生的道路可以由自己决定,这次剧情也锁定在他教育一位黑人青年麦尔斯,使他不误入歧途的故事上,只不过麦尔斯缺乏艾琳娜的悟性和灵气,他内心的彷徨与外在诱惑使丹叔不得不采用强制介入和思想诱导并用,这个设定也就完好地利用了丹叔的演技,而点名了电影的英文名字equalizer的含义。
equalizer,均衡器,那么我们丹叔搞的什么均衡?
我以为,说的是一面是对于普通民众的暖心大叔,用正能量和去帮助和感化周围的普通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具有超强杀人本领的无情者,对于他心中的坏人,秒杀便是他的拿手好戏。
两种极端集合于一身,就够成这样一位均衡大叔,或者说,融合成一位当代侠客,如韩非子所言,侠以武犯禁,在法律和社会无法保护弱者之时,大众自然有所期待,无论是超级英雄还是侠客,在电影的世界里,就成了弱者的依靠,而通过故事,其本质是导演想表达对于社会黑暗的警觉和对世界的期待。
片中,黑人青年把自己的绘画才能展现在被肮脏涂鸦的墙壁,以及养老院老人和亲人的重聚,也都体现了导演对一个美好世界的诚心向往。
能够拍出和前作有所发展的续集,这部电影应该说是续作中的佳作,在新鲜感被第一部占据之后,虽未能如《终结者2》那样另创高峰,但也算符合期待的佳作。
我预测,这位均衡大叔的作品还会出现,而且会是前传。
对这部片子真的挺失望的,可以说是狗尾续貂了。
1.反派雷声更大雨点更小,至少作为海军Tier 1特种部队的一员,结局的CQB发挥的这么不专业令人失望,居然还是和上一部一样一人行动,其余掉线,让主角逐个击破。
2.主角塑造在这一部出了漏洞,丹泽尔华盛顿连步枪都不知道怎么握,不用瞄准都是百发百中,说实话不如就和上一部一样完全不用热武器。
3.剧情铺垫太多太杂,中间夹杂着太多可有可无的人物。
故事节奏也不像上一部那样起伏有致,最终的高潮部分也没有达到上一部令人起鸡皮疙瘩的高度,反派渲染的毫无作用。
4.制作不知赶工还是什么原因,居然出现了Bug前一秒的乌云暴雨天气,下一秒居然出现了蓝天。
5.片名The Equalizer也可以翻译为平权者,主角在片中帮的大多数也是美国的少数族群,我想问下导演,如果每个族群都要照顾到,为什么偏偏没有人口占比也很高的亚裔呢?
6.动作戏一如既往的出色,这个系列片的动作指导真的牛逼,拳拳到肉,刀刀爆血,真的很爽,酷到极致,两星全部给动作戏。
2021.11.13
麦考尔是前政府特工暗杀团队的头,足智多谋,身手敏捷,武功高强,冷酷,沉思,先谋而后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下手贼狠,干脆利落,不留活口。
一次事故,心灰意冷,为了弥补心中的裂痕,退隐于世,彻底沉入社会底层,做了一名嘀嘀打车的司机,借此体恤民情,行侠仗义,关爱孤寡老人,拯救失足少年,成为一个替天行道,为民除暴安良的侠客。
麦考尔的挚友苏珊善解人意,对麦考尔体贴入微,苏珊也是个干脆利落的人,她在路边招唤出租车的那一声长哨,动作潇洒极了,一看就是个老江湖。
可惜家贼难防,老江湖也难逃厄运。
作为曾经的亲密战友,戴夫可以悄无声息的派人干掉苏珊,同样方法对付麦考尔就搞砸了,还弄巧成拙暴露了自己。
“同样的泥浆,同样的血液”,两个曾经同生共死的患难战友的手又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但早已是时过境迁,情尽义绝了。
麦考尔闭门谢客,把自己关在家里反复观看苏珊遇害后收集的证据,终于在电梯的视频监控中发现端倪,一同上电梯的肩包客就是凶手。
查看苏珊查办的那个案件现场照片,又有新发现,有个凶手是“左撇子”,尤其是杀死苏珊那致命的一刀是非常专业的一刀,非图财害命的小混混所为。
这心思缜密一步步接近真相的推理,让戴夫心惊肉跳,太TM吓人了,戴夫开始恐慌而失去理智,终于做出愚蠢的事,派人刺杀麦考尔。
麦考尔做事风格一如既往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单刀赴会直接闯到戴夫家,认识了戴夫妻子和两个孩子。
接着麦考尔摊牌,戴夫只得承认,脱离了政府后为私营做事就是一个“利”字,没有了好人坏人,没有了以国家的名义。
麦考尔见到了戴夫的刺客团队成员,当面下了战书,这等于摸着老虎屁股说我要杀了你,不过麦考尔脱身的非常精彩,抱着戴夫的女儿让戴夫的老婆开车送他走,真的够勇敢机智。
飓风天选择老家做为决战之地是麦考尔聪明之举,先占了天时地利之势,只是缺了人和,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反观戴夫就处处露拙了,机械的照搬教科书上学的“占领制高点”,忘记了还有“高处不胜寒”的道理,大风天在水塔上端着把破枪,瞅哪都模模糊糊的,瞄又瞄不准,打又打不着,只能从耳麦里听着同伙一个个被麦考尔干掉时的惨叫声,不过还是有一点好处,被麦考尔制服后推下大海省事了。
首先我对枪械领域几乎从未涉猎,影片中关于麦考对枪械的使用问题有许多影迷提出了质疑,这我反而觉得无妨,麦考这个角色魅力实在太大,我在观影过程中(也许是我看的不仔细)一直在盯着人物和书柜里的书,枪械使用对我的观影过程影响不大。
还有人提到了老套,弱化反派,几乎所有复仇电影都有的套路,似乎过于俗套了,但我觉得如果仅仅为了突破常理,添加一些莫须有的戏份,这或许才更无趣(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心爱的角色出差错)。
影片中最后找到姐姐的老人,将自己的天赋运用到心爱的人和实物上的热心黑人小伙,这一切似乎都与麦考有关,都与那个没有超能力的“超人”有关。
麦考就是我心中的超人🤛(仅仅代表个人看法,如有冒犯或者意见不同,我不是有意的,且我也没办法😜)
伸冤人2 (2018)7.32018 / 美国 / 动作 惊悚 犯罪 / 安东尼·福奎阿 / 丹泽尔·华盛顿 佩德罗·帕斯卡
故事情节个人感觉有点拖沓 有点牵强 打戏还是很好看 特别是在台风天气打架 还有用黑卡刀人 麦考尔对黑人小伙的引导也是很温情的一面 故事线我捋了下 麦考尔打滴滴遇到各色人群 也会知道各种故事 其中有他路见不平的所以开篇是土耳其帮一个母亲抢回了女儿 他还有个好朋友苏珊 因为苏珊去布鲁塞尔办案遭遇意外 于是本就诈死他去联系了曾经的队友一起调查 调查结果竟然就是队友所为 为国家暗地里服务的他们被抛弃为了生存于是接了私活 而被苏珊发现了于是杀了苏珊 麦考尔最后展开了报复 在台风天逐一消灭他们
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不要惹丹叔,惹了你有麻烦。
丹叔说:你们做什么成为什么我都不在乎,这世界满是像你们这样的所谓的人。
在完美的世界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付出代价。
不过这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人们做坏事。
如果你们幸运的话,还有一次改正的机会。
这次可不像以往的任何一次,你们犯的错就是杀害了我的朋友。
所以我要杀掉你们每一个人。
唯一令我沮丧的就是,我只有一次机会来做。
伸冤人2 (2018)7.32018 / 美国 / 动作 惊悚 犯罪 / 安东尼·福奎阿 / 丹泽尔·华盛顿 佩德罗·帕斯卡
伸冤人2 (2018)7.32018 / 美国 / 动作 惊悚 犯罪 / 安东尼·福奎阿 / 丹泽尔·华盛顿 佩德罗·帕斯卡影片开头继续上一部的节奏以见义勇为引出丹泽尔老头,走路都有点僵硬迟缓的老头依旧掐秒表杀人,时刻不忘超越自己一起飞!
上一部是纯粹的见义勇为,而这一部就有点被逼无奈了。
剧情这样发展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背后的故事还有已逝妻子的感情线还是需要有个交代的!
前半部是滴滴打人本人,后半部你们动了我唯一的朋友那真的是没办法了!
在挽救失意青年、种花大姐、寻亲大爷的同时他也要伸张冤屈!
丹泽尔大爷也是怪累的…最后失意青年我觉得可以好好培养下,以后有个人帮忙就可以安静看书开滴滴了… 理想化严重的影片其实看入戏最后还是觉得挺温暖的,为了这种感觉也为了丹泽尔大爷那处变不惊的演技还是给个好评!
22年疫情居家期间看的;2比1差了很多吧;记得有本电影编剧类的书说评价电影好坏有个词:动机,就看是动机充不充分;这部电影有些动机就不那么充分,比如:女生被男生打需要一个滴滴司机再把打人的男生再去打个半死吗?
还有主人公端着枪,跑去黑人画家小哥那里把小黑哥揪出来也是同样的问题,我都没完全看懂为啥主人公要去管这闲事;如果这些段落是想表现主人公喜欢以暴制暴和身手不凡的人设,换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动机和场景等会不会更好?
如果要说唯一好的,就是结尾那段在暴风雨中小岛上的打斗动作很棒,不是说编剧棒,因为基本没啥台词;是导演调度和场景棒,那种紧张的气氛烘托营造出来了;
知道有续集了马上看了,最怕没有第一集拍的好,感觉还是差了一点点,隐姓埋名的特工这次管的事情有点多了,第一集在解救俄国美女的时候他是忧郁的,希望可以不用暴力,不想暴露自己,这次开始主动了,开始要当救世主和私刑裁决者,陷入了套路阵营感觉有点失望。
最后和反派的决斗也缺少新意。
比第一集的转折少了,也缺了点惊喜。
丹泽尔.华盛顿演技没得说,一个人就可以撑起一部电影。
希望不要再拍续集了,除非剧本有更多惊喜!
昨天看了丹叔的伸冤人②,对于这部电影,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毕竟续作扑街的居多。
不过剧荒太久,等不到过年再吃肉了。
影片开头是丹叔的土耳其之行,小白帽大胡子,造型贴切,至少我一眼猜出来了。
丹叔在火车上轻松解决一个小人渣,丹叔属于人狠话也多的角色,絮叨一阵后还是要出手的。
动作干净利落。
镜头一转,回到米国。
丹叔这次化身网约车司机(我觉得是),平时接送各色人等,遇到特殊情况就得加个班杀个人什么的。
当真是跳跳舞杀杀人,搞的我很是羡慕。
看过1的朋友应该记得为丹叔提供情报的军队同事“苏珊”,这次顺理成章的出事了。
影片后半部就是丹叔告别跳跳舞杀杀人的美好生活,调查苏珊的死和惩戒恶人了,老套路。
此剧基本延续了前作的风格,米国的日落,繁华的夜景,熙然的人群,基本让人联想到夜幕下的罪恶。
孤胆英雄,游离在城市中,除暴安良。
顺手寻找一下内心的平静。
整部电影节奏略有缓慢,穿插的路人角色及情节中规中矩,动作设计还算干净利落,不炫技不多余。
当然了,不炫技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大场面。
最后的大决战设计在一个受到暴风雨袭击的临海小镇,人员全部疏散,给足敌对双方展示火力,可惜啊,最后场面也只是区区数人。
投资方太抠?
好在丹叔演技成熟,拿捏恰当,这应该是整部影片的最大亮点。
《伸冤人1-2》特别容易让人想到阿汤哥的《侠探杰克》,一样的退役特工,一样的孤胆英雄,一样的米国真危险。
很难说两部电影谁更好,SO,比不出优点,只能比谁更烂了。
剧情上来说,《侠探杰克》更加巧妙和悬疑一些,节奏紧凑不多余,还是能够吸引观众的。
伸冤人系列则要弱一点,有不少铺垫及主角性格的刻画,解救打车的美女,挽救迷途的黑人学生等等。
显然,这样的处理让丹叔的人设更加立体、丰满、更有带入感。
主线剧情上就乏善可陈了,在老套路中观众基本上可以自行开车了。
格局上来说,《侠探杰克》更加的粗暴简单,快意恩仇,导演似乎也没有要赋予影片什么更高逼格的寓意。
反而让人更加容易接受和喜欢。
杀人嘛,恶人就是该死咯,善恶有报。
《伸冤人》除了惩恶扬善的手段之外,路人角色及其他情节的安排还是更加温暖的。
导演用意明显,世界不完美,但我们依然爱着他,爱着生活本身。
丹叔和阿汤哥都是极负盛名的好莱坞实力派,不过本人以为,丹叔的表演更加细腻、沉稳、游刃有余。
阿汤哥则偏向于肢体上的解释。
当然了,每个演员都需要好的剧本、导演、配角甚至是道具的配合才能发挥他的特别之处,一部电影不能说明什么了。
特工类型的电影,太多。
比如《谍影重重》系列,《碟中谍》系列,《007》系列。
套路是一样的套路,只是格局上差别。
咱们就不一一比较了。
总之,每部电影都有可爱之处,与其斤斤计较过度解读,不如关灯看剧了。
各位晚安。
豆瓣是踏马傻逼吗?!已看时间久自动就没了?cnmdnmd
不如第一部,或者说和第一部完全不同风格了。
这个系列的第三幕都这么有仪式感的吗
没有1好看了,铺垫的东西太多啦,最后一战的设计也有些牵强,但是中间有句对白很酷,“你们最不该的就是杀了我的朋友,所有我现在要杀了你们,我唯一遗憾的就是只能杀你们一次”
前半段,绝世高手隐于市,拍得挺好,我就是在抖音上看到这部分的一个片段,然后下载来看的,但后半段太反逻辑,尤其是最后小镇一挑四,很俗套。人物之间的感情线也是生硬,不建议入坑。
这个老套的故事用常规动作片方式拍就完了,所以独辟蹊径,这套电影区别于《飓风营救》最大的特征就是生活化氛围和大隐于市的独孤求败,二者强烈的反差会带了爽快的观感。丹泽尔·华盛顿强大的角色魅力和安东尼·福奎阿娴熟的叙事,让电影从节奏到氛围非常舒服,虽然前一个小时没展开,但完能让人完全浸入这位大叔的日常中,哪怕退休了无法安心归隐,因为江湖人在。结尾暴风大战场面调度比《飓风奇劫》强很多,退休大叔第一部是日用品超市员工,第二部是优步司机,非常接地气的大侠
真心没必要续集,第一部大家觉得惊艳是因为反差带来的惊喜以及最终战那神来之笔的配乐,这部老实说大家都预知他能虐人的情况下没多大期待
主角降格为符号在都市穿行,既不是character study(因为人物建设在前作中早已完成)又不是纯动作片(极少见到此类电影会像这样同时发展三条以上完整的支线情节),戾气郁结,并没有完全发散出去。不算难看,只是有点奇怪。
滴滴老司机的隐秘人生。
我的天哪,特工励志片?真想不到福奎阿竟然能让这个角色走这么远,他会让你觉得to be a good man 是一件多么引人自豪的事情。理性,专注,平和,沉稳,善良,正义,幽默,仁慈,谦逊,真诚,麦考尔集人性光辉于一身,却并不虚假,他和超级英雄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从未想过拯救世界,也从未代表某种精神,他只是很善于观察与倾听。别人不愿相信的,他选择信任,别人已经放弃的,他愿意去挽救,别人不敢插手的,他义无反顾:着眼小细节,小人物,却见大情怀,大慈悲。结尾的暴风之战真是神来之笔,无人的小镇,死人的海报,风暴将至的天气,神出鬼没的虐杀,既有亡魂追命的灵异氛围,又具备天罚降世的审判意味,以一种西部侠客的姿态呈现,最后二人坐在屋内看着风暴,颇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豪迈气魄,这体验别提有多微妙,足以让其他特工电影望其项背。
熊孩子又大吵大闹了?老同学又吹牛逼了?甲方又刷存在感了?沙雕司机又乱开远光灯了?滴滴打人,迅速寻找附近打手,速度快,废话少,下手狠,价格低,服务好。找打手,就上滴滴打人。打第二个半价哦。
3.5
主线过弱到还不如支线好看,甚至不如弄成小单元模式,另外就是还是和亲王眼睛过不去。
比第一部垮太多了。强调文戏和人物的意图是OK的,但想加的东西太多了,主线支线缺乏联系和组织,整个节奏就显得又松散又拖沓,动作场面也没什么新建树,你的底子毕竟是个类型片。
丹泽尔华盛顿从家居用品杀人专家转行除暴安良网约车大侠,虐杀对象也从俄罗斯黑帮升级到了昔日队友。但这部续集比第一部差了一些,支线太多,剧情太散,结尾的飓风小镇一挑四场景不错但对手太弱,不够出彩。
演飓风营救的Liam Neeson,66。演伸冤人的Denzel Washington,63。演碟中谍的Tom Cruise,56。演007得Daniel Craig,50。这么一算,那谁谁才44,怪不得那么嚣张,年轻就是好啊哈。
一次经典的抠眼,带来一辈子的被插演……
我也想要这样的盖世英雄
对手弱鸡
①支线着墨过多,主线单薄且平庸②台风巷战有点设计感,但也只是有点而已③2014年冬天于娄底阅片第一部,历历在目,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