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家人》开播后红遍了大江南北,讲述的是东北一个普通人家的故事。
在沈阳生活着这么一家有趣的人,老爸牛大爷(李琦 饰)退休前曾是劳模,退休后也不闲着,整体好管闲事;儿子牛小伟原先也在牛大爷的工厂里当工人,当时正值90年代国企改革,小伟成了下岗工人,下岗后的他不闲着,下海在自家的小区附近开起了小饭馆;女儿职中毕业了一时还没找到工作。
这么一家人在街坊街里闹了不少笑话,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趣闻。
可能是南方人的缘故,我有时候会非常向往北方生活。
记得初中的时候,央视8套正在热播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每回听到那乐呵的东北腔调,我的心情就变得无比舒畅。
“老张开车去东北,撞了;肇事司机耍流氓,跑了……”《东北一家人》的片头用的是雪村的成名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当时“翠花,上酸菜!
”成为红遍全国的流行语。
《东北一家人》讲述的是吉林长春一户普通人家的故事:老爸牛大爷退休前曾是劳模,退休后就和老伴一起操心子女的生活;大女儿牛继红是个幼儿园老师,有个10岁的儿子军军,和前夫孙明离了婚又复了婚;儿子牛小伟原先在牛大爷的工厂上班,恰逢90年代国企改革,小伟就成了下岗工人,下岗后的他也不闲着,下海在自家的小区开起了饭馆“达达杀猪菜”;小女儿牛小玲职中毕业,一时还没找到工作。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过日子,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成了街坊四邻津津乐道的趣闻。
《东北一家人》一共120集,每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
除了几个主要演员,当中还有很多明星大腕客串。
冯小刚“偷起了马葫芦盖”,王刚“做起了算命半仙”,邓超“装起了低俗大款”……这些场面在以后的电视荧屏就很少出现了。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喜剧不止是纯粹的搞笑,在带来欢乐的同时,还应该给人启迪。
《东北一家人》就是这样,当中幽默、逗趣的台词处处闪烁着智慧、哲理的光芒。
比如牛大妈常说的:“见人常带三分笑,话到嘴边留半句”;还有“得意的狸猫凶似虎,落魄的凤凰不如鸡”等等,这些民间俗语恰好十分生动地道出了人生万相。
有一集我印象很深:牛小伟交了一个大学生女朋友,牛小玲谈了一个研究生男朋友,两人都领着刚处的对象回家。
然而只有中学水平的兄妹俩看上去和各自的对象很不搭调,果然在家庭聚餐时闹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
虽然是剧中的笑料,但仔细一想不乏生活道理:两个人要走得长远,一定是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当然线的高低和爱情没有关系,不管是和你一起吃牛排喝红酒还是裹大葱蘸大酱的人,都是好伴侣。
《东北一家人》就像那道名菜——东北乱炖,家长里短、喜怒哀乐烩在一起,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
让你开怀大笑的同时,也能学到剧中人物积极、乐观、随性的生活态度。
有人说这部剧“土得掉渣”,但是生活的本来面貌,不就是土里土气的吗?
熟悉的腔调,熟悉的东北话,一家人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酱醋茶。
有很多大学生吐槽,宿舍里只要有一个东北人,那么整个寝室都是东北腔,此话不假。
东北话就是这么强大,说同化你就同化你,没商量!
这一家子人,最普通的工人家庭,文化程度不高,尽是琐碎,接地气儿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你我身边,烟火气浓烈,唉,这就是生活!
哈哈哈哈哈,我竟然为了缓解暑期压力,重温了这部剧。
从小就觉得这个比另一个类似情景剧好看,时隔18年依旧是经典,台词前卫,笑果甚至超过现在喜剧特意设计的包袱。
配角阵容着实强大。
李琦老师卖萌太可爱。
当时的演员都特敬业,真摔啊。
吕小品摔这一下我都疼了。
我竟然后知后觉看出是冯小刚和张铁林。
李丁老师的演技简直了。
士兵突击还是激情燃烧岁月的!
三德子。
牛小伟真是屌丝鼻祖。
年轻的沈腾,不要惊讶。
隔壁剧组来客串,哈哈哈。
黑洞。
😨
大曾。
好好的人儿,吸毒了。
哈哈哈哈,衣冠禽兽。
一家人太可爱。
潘老师
说旺德福的都是隔壁武林外传来的。
范老师。
孙浩。
这位老师是不是……
蔡明老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段笑死我了。
哈哈哈哈哈。
单身狗只能抱军军。
一家人。
啊啊啊啊,山海关。
洪剑涛老师。
哈哈哈哈哈,第二部分开篇造型。
忒帅。
虽然我不喜欢有了婷婷之后的剧情但是她的台词都很有趣。
超哥。
尹相杰。
雪村。
姥姥。
竟然完全不记得这里还有黄宏老师。
英家三兄弟齐上阵。
还记得第一次看东北一家人,是千禧年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小,五年级,寒假住在奶奶家,不喜欢自己睡,每天在奶奶脚底下打地铺。
长大以后,怎么也想不通,我每天把自己的衣服叠的那么整齐,袜子放在最上面,那我到底每天按时洗脚没,我每天都洗袜子没??
完全记不得了,就记得头顶那一叠整齐的衣服。
睡在一个屋的好处是,每天可以看电视看到很晚,跟着爷爷奶奶一起,演什么看什么。
直到现在,印象最深的还是蔡明演小保姆头发被染色的那一集。
诶??
怎么这就过去了??
怎么一不小心,二十年就过去了??
在这二十年里,没有剧看了,就翻出来东北一家人,自己哈哈笑一阵,笑一笑,仿佛烦心事儿就都没了你说,怎么就有这么接地气儿的电视剧呢 刚刚搜了一下牛大妈的简介,已经87岁了,应该也演不动电视剧了吧。
时间最残忍的地方就在于,你喜欢的,在意的,好多人,好多东西都在慢慢的离你远去啊。
小玲已经成了赵夫人,娃娃都已经好大了;小伟当上了表演教授,再也不是那个该遛子,满街坑蒙拐骗了;孙明也老了,带着儿子在抖音拍短剧;军军出息了,都成了演奏家。
大家都有了美好的前途,可能这就是时间的意义吧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016225/2011-07-08 17:40:28 来自: 觐崴 (历史的轮回) 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学校离家也就3分钟的路程,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边吃饭边看《东北一家人》。
通过这部电视剧,我认识了一个单纯美丽又善良的女性,那就是电视剧中主人公牛晓伟的妻子——朱婷婷。
她没有嫌弃牛晓伟是个小杀猪菜馆的老板,好吃懒做懒惰低能,不顾自己太姥姥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
从那时候起,我就觉得这个世界既是美好的,也是不公平的——再龌龊的男人也是有人要的。
正如我的太姥姥告诉我的那样——一个萝卜一个坑。
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个美丽善良的女性在《东北一家人》之后再也难觅踪迹,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可是,就在今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电影院里,我又在大银幕上见到了你!
你没有了当年俏丽的面容,俨然一个饱经风霜的大妈!
你甚至没有一句台词,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你,你就是当年达达杀猪菜的朱婷婷。
于是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在黑暗中颤抖不止。
所以我根本没有在意上杆子倒贴人家都不愿搭理她的桂纶镁,也没有关注比陈坤还高一头的梁咏琪,我的脑海中自始至终萦绕的都是你得倩影——当年三厂家属区达达杀猪菜的老板娘朱婷婷。
东北一家人,可以说是我儿时最喜欢的剧了。
因为这部剧至今我依然对东北有种特殊的情愫,这部剧给我的感觉特别温馨,没有大起大落的情感纠葛,也没有家长里短的婆媳纷争。
有的只是一大家子人平平淡淡的生活场景,有点大男子主义的牛大爷、絮絮叨叨的牛大妈、咋咋唬唬的牛继红、爱吹小牛的孙明、爱占小便宜的牛小伟、花钱大手大脚的朱婷婷、打扮时髦的牛小玲还有机灵鬼孙军。
这些并不完美的小人物,鲜活而迷人,就像你一出门就能碰到的街坊邻居。
每次看这个剧,我都会被这种温馨的家庭氛围给深深吸引,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大风大浪,平平淡淡才是真。
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也能带给我们很多感触,并不是要有生死离别、爱而不得这种大场面才能勾起观众观看的欲望。
现在这种类型的剧是越来越少了,但每次看到他们一大家子人,搬出圆桌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刻,那饭香扑鼻、酒气撩人的画面总让我想起家中团圆的时候,很是温暖动人。
老头老太太挑这部戏的大梁。
喜感很重。
小玲、小伟也可圈可点。
就是巩汉林两口子不大招人喜欢。
另外故事还是不如《我爱我家》,没法子,梁左一走,很难建立精华戏魂了。
这是一部下饭剧,每次闲着的时候都会看。
剧中的情节就是我童年的时候。
那时候姥姥家就是这样热闹,舅舅,阿姨都聚在一起,天天热闹的不得了,怎么会有那么快乐的时光呢?
太开心了!
岁月匆匆,如今每个人拿着手机,亲情淡漠了许多,加上家中成员越来越少,天南海北,四处都有,这也是不可改变的了。
希望回到以前的日子,但是因为知道不可能也就更为向往。
小时候看的剧,然后就会和同学到处吆喝:翠花,上酸菜。
这部剧真的是下饭好剧,嗯,也有可能是笑到喷饭。
因为情节台词都太有意思了。
里面的主题曲也是相当洗脑。
现在回看的时候,发现距离竟然有沈腾参演!哈哈哈,看来沈腾的搞笑真的不是一两天。
里面很多台词都是至理名言,话糙理不糙。
看图:
其实是很搞笑的家庭故事,搞笑的是外衣,温暖的是内核。
比较可惜的事,近几年很少看到这么好看的电视剧了。
十几年前各大卫视轮流转播的情景喜剧,所有的印象都只有李琦这张脸了!
广泛传播了所谓东北人热情的概念
中国最好的情景喜剧,没有之一,实在太好了,冬天下雪的时候在家里看,特别温暖
一般好笑,还能看看
真欢乐,我记得。
年轻光荣下岗,老了提前退休,工人家庭条件一般。东北话无字幕。背景笑声比演员说话声还大,听不太清楚。20年前在吉林拍的剧,现在才看。社会变了,人也变了。B站链接失效了。好熟悉的片头曲。二维动画版https://www.xbplayer.com/dongbeiyijiaren/v-61-1.html这么接地气的情景喜剧现在还有吗?东北家庭的日常生活,嗑瓜子唠嗑。这孩子就是个戏精呀,说话一套一套的。翠花台词真少,感觉挺阳光的。
同样是被胁迫着看的,作为一个东北人的无奈啊。。。尤其是当我得知剧中的小玲跟赵文卓结婚的时候,我雷的那是一个外焦里嫩啊。。。
仅次于我爱我家的喜剧。牛小伟演的好。彭玉也到位。李琦我总觉得脏兮兮,爱不起来。当年特别烦军军,但现在看,反而觉得跟现在的孩子很贴切了。
从来找不到这个剧的笑点
作为东北人必须看过
英达《东北一家人》,6/10。看了三集,感觉和其他几部比起来差点儿意思
支持国货。
老太太贼负责任,老头儿透着点新潮的可爱,不着调的小姨小舅,军军过得真挺开心的~孙明成为择偶典型反面教材,好逸恶劳、爱慕虚荣、没有责任心、做事儿没长性、出尔反尔、偷奸耍滑…但凡看到一个人身上有一点孙明的影子,别说谈恋爱,就是朋友也坚决不能做…整体水平较我爱我家差很大一截,表演痕迹严重,剧本设计简单,笑点刻意,但随便看几集乐呵乐呵还是挺开心的~至少诚意比现在国产剧足多了
强颜欢笑,不如《炊事班故事》,和《我爱我家》大概一个水准。
噗
也许那时候我还太小,也许不还不是很了解东北人 ,有的时候看得有点烦
山挺尖,是长白山;水挺甜,是辽河源
情景剧什么的都是我的菜
哎呀妈呀···东东啊,上便所没冲吧·~牛小玲,你竟然跟赵文卓结婚了。你不好看。
就是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