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都希望艳遇,女人呢?
导演丹尼斯·阿康特是个很个性的导演,是魁北克最具政治意识的影人之一,曾在蒙特利尔大学历史系就读,21岁时就开始涉身影坛。
1963年,阿康特加入了加拿大国家电影委员会(NFB),并执导了反映纺织工业的纪录长片《Onestaucoton》,影片极具争议,以至被禁映6年。
在离开电影委员会单飞之后,阿康特接连拍摄了三部描写魁北克社会的故事片,分别是1972年的《Lamauditegalette》、1973年的《雷亚娜·帕多戈尼》和1975年的《吉娜》,这三部成功的影片虽都选取了黑帮片风格,但都打破了黑帮片传统。
电影里的法语很好听,魁北克人有着法国后裔的血统,自傲,喜欢与众不同的高尚生活,当然,卢克应该是魁北克人中的中产阶级,往来无白丁,周围的都是医生、建筑学家、国家队副教练,一群同一阶层的人,他们畅谈无碍,一起吃饭谈论车子、杂交的大麻,一起打高尔夫(虽然在那里是普遍运动),一起唱诗,魁北克人有多寂寞,又有多么会找乐子。
丹尼斯•阿康特这位巨蟹男也把每一帧都拍得唯美,有的甚至仿如一幅油画,充满的色彩,电影贯穿春夏秋冬,是把美景都浓缩在电影之中,让人容易走神啊。
8:59 泛舟前行,风景缓缓走向身后,一挥鱼杆,一回眸,目光相遇了就钟情地轻吻。
28:59四人一起打高尔夫,朋友们都趣味相同,玩得投入。
37:00卢克还会玩曲棍球!
虽然在加拿大这没什么出奇,我们不过是张望另外一个国度罢了。
56:17从卢克建造的房子望出去,夕阳洋洋洒洒地散布在整座山整座林中。
57:53卢克你还会滑雪、打网球、猎雁,也对,多一个兴趣就有多一分热爱这个世界。
1:03:16这货还会常诗,这个背景我就不了解了,魁北克人在圣诞节的活动是正儿八经地一起合唱吗?
卢克在生活上和兴趣上不遗余力,仿佛跟打了鸡血一般,风景如画、各项运动、爱是不够,还要有更多的事业,真贪心,但是如果有能力,活得精彩,你会停止脚步,不去获得更多?
这部电影台湾翻译为二夜情,当然我大陆是没办法看到那些剪切的镜头了,但是这两夜的确很美,一个已婚女人,婚姻不满意,于是大胆地追求只有一面之缘的卢克,她跟卢克交谈的时候,语言略带生硬和羞涩,可见也是鼓足勇气,后来又去魁北克找他,忍不住在转角路口亲吻他,为什么就不能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呢?
卢克,也是无法抵挡诱惑,那垂坠的耳环、纤细的手、明亮的眼睛、松软柔顺的头发,美丽的尤物,此时的卢克,就像正在瞄准野雁的猎手,就等待着扣下扳机。
丹尼斯•阿康特尊重人性,也尊重情感,它本来就是一种流动不止的情绪,美好的就会去追逐,没有其他太多的想法。
再谈谈那些落地窗的大房子,在片尾有许多杰出作品,让祈祷的人有归属的心,让孩子们获得嬉戏的友谊,让弹奏乐曲的人将情感融合进大自然里,让伴侣的心依靠在一起,其实还有一个画面我觉得特感动,卢克的妻子有抑郁症,把枪拿出来横七竖八放在大厅里,而卢克则安抚妻子,席地而坐喂妻子吃香蕉奶昔,这座大房子,有激烈矛盾的一面,也有相互依存,温暖的一面,这就是人,和人创造出来的一切。
故事里的卢克很优秀,最后还是和一位跟自己品味外形都相符的女性分享了自己最后的成功,而以前的妻子也成为了亲人,还有那分享了两夜的故人,也许,会让卢克回想起那段青涩、略带纠结的时光吧,人生完整了,终了
人生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去追梦,我本来以为是这样的主题;看到后面我一度以为讲的是生命中野心所追求的那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最后加入的莫名的与现任、前任三个女人的交集,看起来貌似是要表达生活的真谛,同时保持结构的完整性,但细想又觉得事实上什么都没说明,而且和生活本身的逻辑并没有什么吻合之处。
女主的设定是一个硬伤,因为她的存在是为男主服务的,没有自身的价值,或者导演本来是想给予她的,但是没有表达出来,整部电影下来,她都是在被动地成为一个虚弱又有些神经质的人,好多行为都是没有道理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在等待某个她得了病或是受了什么刺激的“大秘密”,一个占如此多戏份的角色没有角色自己的主动性,而一直因其他角色的需求而被塑造,不可谓是不明智的。
片子前一部分的剪辑有些地方的转换节奏不是很对劲,导致看的时候有些生硬。
所幸画面那么美,建筑那么美,光养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PS:建筑师职业病那一块太萌了,几个草图也画得蛮真实,感觉导演还是对这个职业做了一些功课的。
这样的男人,不适合女人深情以待。
温文体贴对你,但内心总有保留。
会说出你想听的话,可感情上的虚伪他并不自知。
要这样的一个男人给你承诺,“爱”,“永远”,真的没有丝毫意义,就像片中妻子。
对你看似热烈用情,实则只是他的一时消遣,千万别高估你在他心中的地位,一句“你还记得我吗”,真是心酸,就像片中情人。
偷情的刺激,身体上的吸引,直接而热烈,疯狂而迷醉,让人难以抗拒,同时又会轻易放弃。
典型的中产阶级精英男,人帅有才,兴趣广泛,自诩品味高有情调,欲求多多、不满足,对女人、对事业都是。
有羞耻感、有罪恶感,也仍挡不住他追寻自己的渴望。
无论出轨偷情,还是离婚分手,对有过交集的女人,即使他转身离开也说“爱”,不想弄得场面太难看,温情又无情。
“想你”,“爱你”,“永远不会离开你”,“永远可以信任我”……他说的话,听听就好;日后他变心别恋,实在没必要用这些去和他深究对质,干脆转身洒脱离开,没准还会让他对你存留一点恋念。
总之,感情上太实诚的女人,应该远离这样的男人,搞不好就会伤心伤身。
人生应该有一个牵你心神的东西才不会空虚失落,几十年也才能安然度过。
而如果那是“一个人”的话,并不可靠。
另外,个人不喜欢设计感太强的房子,感觉很刻意。
这个片子得分很低,但我还是看进去了,美丽的加拿大景色宜人自不必赘述,两情相悦也不必细说,要说的美前面的都已道尽。
其实是个好片子来的。
换个更贴地气的叙述吧。
这部片子就是大部分所谓生活成功者的写照。
年轻的时候玉树临风,聪明,勤奋,温和,有正确的三观,在合适的时间总是做合适的事,一路奋斗逐渐获得认可;会选择与之匹配的女伴或妻子,不是貌端体健,就是气质职业俱佳;有家庭观,不喜滥交,若有对眼的美女会有隐秘的一夜情,稳重不冒进;生活中不是没有问题,但总是有福之人不用愁,不会有太大的乱子出现;即便缘尽也友好惜别。
当步入中年事业成功,身边总有美女相伴;曾经一夜情的女伴已经记不得了,但相遇之后仍会暗自感慨,hold得住对新人的好奇和略带醋意的追问,说:不多。
最为激烈的表现恐怕就是金发美女妻子,然额,生活的真相往往通过较为弱势的妻子呈现出来的。
孤独,恐惧,内心无力而恐慌,突如其来地陷入低潮,貌似美满婚姻后面是妻子长期的隐忍与承受,她并非是双向恋,因为孤独,被迫接受同性的挑逗,因为不甘,所以低潮。
(如果大家注意的话会发现最后她嫁的是一个男人。
)她说:我都以为我爱上了(那个拉拉的名字,此处忘记了)。
是“以为”,不是真的。
很多人往往孤立地看待妻子的表现,以为就是一个心理有病的人,婚姻是面镜子,总有一个真实,总有一个映射,这个映射就是片中的妻子。
无法选择在婚姻中与她深爱的人共处,只好退出。
事实证明这样的男人作为朋友和亲人往往可以很靠谱,因为没有了更深的期待。
最后随着荷尔蒙躁动慢慢平息,会迎来中年男人的稳定生活。
优雅的生活环境,壮美的北美风光,每一个风花雪夜,那双因深情而明亮的眼睛,…往昔的浪漫总是美好的,但也是过眼云烟。
这样的成功者最爱的其实是自己。
一切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评论有点混搭,但就是这样想的。
猜想编剧可能着意想要表现一种对于美的认知。
其含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如对自然人文环境,工作方式,婚姻状态,兴趣爱好,社交圈子的期许等等,影片中给了大众一种梦幻般的生活理想状态,每一帧都是一副唯美画面,哪怕是在片子的末端,还在不遗余力的展示建筑,音乐等的艺术,通过人的感性发酵和自然产生的共鸣,这就是美的极致了。
然而任何美,从来都不是纯粹的。
主人公正值壮年,事业节节上升,家庭优渥美满,周围的朋友可以说聊的来又玩得来。
春风得意自不必说。
但他的内心不会被填满,他在工作上努力探索,他滑雪打球玩各种运动项目,在冬日打飞鸟,甚至他和一个陌生的同行女郎约会…他做了这么多探索自我的事情,但他对自己的男性朋友还是说,工作不够,爱情不够。
一切都不够。
那个埋在心底的无底洞一直没有被填满。
他从未想过和妻子分开,但还是想着和他约会的情人。
作为他的妻子到底是令人同情的,他一直在各方面都很优秀。
在建筑领域获得了很好的声誉,甚至连出轨都能对她坦诚相告。
哪怕是最后各自分开了,还愿意找他修理房屋漏水。
但她隐约知道,她无法抵达丈夫的心底,不会有深层次的沟通交流。
在丈夫的心里,她看不见自己的份量。
所以她抑郁,孤独,闷闷不乐。
找不到出口,用同性恋来弥补空缺不果,想选择用猎枪结束自己。
大概是舍不得吧,终于等到自己的丈夫约会归来,死死的拽着丈夫的外套,好像他下一秒会消失,还会一遍遍的询问爱的证明。
而那个与之有两夜情的女郎,一直对他念念不忘。
每次的电话都是她主动,两夜约会也是她主动要求。
她用离婚试探男主的态度,她跑来男主的城市,她和男主疯狂的做爱…可自尊和理智告诉她,这个男人并不情愿有更深一步。
所以忍痛离开。
诺多年后,又重逢。
彼此都已臃肿变形,女主却一眼认出了他,眼神里还有些许的光芒。
或许是还有所期待吧。
男主记忆有些模糊,身边陪伴的是一位锋芒毕露的漂亮女人。
他依旧从容不迫。
不知他是否依旧还觉得缺点什么,那个心洞有没有消失不见。
先说整体感受,慢慢的节奏,是我喜欢的调调,看完后久久沉醉于景色和建筑的美丽,剧中男主的设计也正好是我喜欢的风格。
这部剧对细部的刻画是很精细的,从每个人的小眼神,小动作或者一句话都可以让观众更了解角色,使得角色更立体,还传达出一些没有明显描写的剧情。
比如影片中一次男主和妻子一起在家做饭,妻子在布置餐桌,男主指出她桌布的颜色和餐具不搭,要换一个颜色。
从这一处可以看出作为设计师的男主和他的妻子是存在差距的,也难免他会被更美丽自信的女人吸引。
作为一个偏传统的我,虽然对影片中所描写的二夜情,出轨等等没有很赞同,但我觉得这也是很平常而且可以理解的事,谁也不是圣人,谁都有想要激情的时候,但在于事后如何处理。
事后男主并没有因为出轨的对象而离开妻子(虽然最后也离婚了,但是是在妻子的病痊愈并在双方坦诚相对后才离的婚),说明他良心未泯,还是一个不错的人。
也许是因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男主相似,所以更能理解男主的历程和他工作的野心。
我对剧中人物的行为的评价没有好坏,但是从情节发展,描写手法 以及影片的画面效果以及剧中优秀的建筑设计来看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剧,特别是喜欢文艺调调的人。
(PS:真的是太羡慕男主好看的家和到处运动的生活方式)
电影结束的时候是很失望的,就这么个结局?
这么平淡?
一夜情的铺垫似乎和片尾没有交集,不过片尾音乐和唯美画面一直萦绕在脑子里。
后来我猜想,这大概就是建筑设计师的自传,而剧情就如他的一生,静静地流淌,有一些插曲,但插曲并不是为了前后呼应,仅仅是平铺直叙的纪录片。
而这就是大多数人的一生。
一般我们认为人生际遇不可预知,在迈向下一个阶段之前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但电影传达的是:在经过那段岁月之前,我们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我们以为我们清晰掌握自己的生活,但事实是隐藏的欲望和想象是我们自己都无法了解的潜能量。
建筑是男主的工作,而运动(电影的运动场景都好美!!
)则是他的热爱。
在运动中与妻子结识(大学网球队),又在建筑工作中邂逅艳遇。
两个女人都是他生命中的爱,是他的一体两面。
但他的悲剧在于做出选择,而且必须选择。
最后当一切多过去,在功成名就之后,陪伴在身边的是另一个年轻美丽的女郎。
前妻已经找到新的归宿,情人依然孑然一身(通过暗示是这样的),但在曾经的热情过后都成了浅浅的礼貌性的敷衍。
这就是人生。
剧情简介非常的不到位,被删的画面确是封面。
整部影片拍的很流畅,虽平实但却不无聊。
几段感情的代入就像天气变换让剧情更加饱满,男主有着光鲜的工作,令人羡慕的社交圈子,难得的是他很洒脱,就算知道自己的妻子是拉拉,自己和有妇之夫也出轨,却也没有显露出狰狞。
有的时候道德标准如果无法让人幸福,在让大家幸福的幸福的原则下为什么不能打破。
喜欢洒脱的人,就算分手也能成为彼此依靠的朋友。
不知道自己随着年纪的增长也能如此洒脱,有时候想想撕破脸老死不相往来又是何必,到底是自己真心相待过的人。
电影里的建筑很美,让我看着都觉得内心很平静舒服。
喜欢能够把竹节棉V字领白T恤穿出的气质的男人,有味道!
男主有点帅,屁股好评
摄影极美的一部电影,讲的是婚外恋的故事。
偷情的情节全都没有,都可惜了男主闪亮亮的身材了……法语真好听。一个慢节奏没刺激的片儿,两个人说出了自己的秘密,解放了对方,这种情感在亚洲真的很难驾驭,我只能说西方人的那个结构就是心大
被封面吸引,更被宜人的风景、悠闲的生活、无忧的工作深深吸引,精神生活的平凡和刺激都是这类生活的调味剂
很平淡无起伏的一部片
旅游宣传片
我觉得细微之处捕捉得挺好,如果不站在道德高地来看的话,感情表达得也蛮真实。多年以后,连样子都记不起来了嘛……
全篇的建筑语言很美。
美在风景
前半段自然景色宜人,生活悠闲,家居有格调,无压力,滑雪钓鱼都有完美天然场地,情感也描写得单纯无腹黑无阴谋。看此片,体验下什么是人生的“Easy模式”,以及地广人稀的好处。但我觉得有人翻译给大家看更多因为有小漏点。
建筑、风景美爆了
文如其名,人美景美戏美,美的统治。如果可以加一段拉拉床戏,就更完美了。
没看懂,不知说的什么意思,只是男主长的帅。
没看懂
加拿大观光片
风景宜人 建筑美 家居有格调 出轨的顺其自然 和平分手的反而最好的结局
美景不错
加拿大风景真不错。
3+看了完整102min版。美的统治,不过是爱的出轨。景色再美,真情亦不如人心荡漾。
这样坦白的爱情值得羡慕 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