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都有一座伤城,里面都充斥着暗涌,你是纠缠于汹涌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最后走向毁灭,还是在伤痛之余自我修复,这都取决于你的态度。
"---《compassion of pain》一个月以前就开始期待的影片今天首映,因为这几位主创的吸引力:刘伟强,麦兆辉,庄伟强;梁朝伟,金城武,徐静蕾,舒淇。
影片的主题依旧讲的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表演,配乐,影像等等方面来说还是很出色的,有点文艺片的味道了。
但是暴力镜头过多!
金城武在这部戏里的表演是最棒的了,可能也和角色本身的设计有关,其他三位与一贯风格并无迥异。
回到故事情节上,还是那句老话:“渊渊相报何时了?
”难道仇恨的力量真的那么大吗?
还好最后啊西对阿邦说了一句话:"不管她是不是金元胜的女儿都不重要了,我只知道她是我的太太,是我的亲人。
"让人终于释怀。
(另外,舒淇演的那个女孩儿也挺可爱,给整部影片将近窒息的基调中添加了一点亮色。
)
工厂最近出了黑社会,和我掌门的称号还挺匹配的,可惜我不掌那一门,这样下去恐怕有点失控,有点严重。
虽然无法解放全人类,但还是有责任管好周围的人滴。
于是歪掌门又想邪招:让行政组织工人看电影!
放满城尽是大波妹!
搞女人总好过搞黑社会吗!
结果行政没买到大波妹,买了《伤城》,哎呀呀!
介么文艺的电影,让我粗人等如何消受呢?!
也罢,我也豁出去了,陪着他们一路看吧。
工厂放电影很简单,搞个幕布,搞个投影仪买个DVD,手提电脑接个小音响,搞定。
香港,算什么,往咱工厂车床中间一摆,要多摇滚有多摇滚;钢琴,算什么,在小喇叭里响得照样钢钢地。
然而,文艺文艺,感染力无敌。
金城武和梁朝伟一出来喝酒,粗人也变得鸦雀无声,大气都不敢出。
也都在玩味着那话:“酒为什么好喝,就是因为他难喝。
”有点文艺思想的人,此时开始期待影片的下一个妙语金言。
但故事却在这时走向了血腥。
金城武在亲吻他女人的瞬间,惊恐地发现女人自杀了,死在他的床上!
来的那么突然,那么让人不知所错,以至于工厂的阿姨们都大声的“啊”了出来。
此后,死人的事情就有些随便,动不动就让我们看到有人被杀,无法不承认,这是一座令人揪心的城。
尤其是虚伪的梁朝伟,总在背地里杀人。
越发显得住在若大房子里的徐静蕾好可怜,令人担心。
“这是我丈夫,这是我爸爸。
”一句简单的介绍,已经道出,她对爸爸的反叛,对丈夫的义无返顾。
她厌倦了过去和父亲一起过着富足却终日惶惶不安的生活。
以为丈夫的到来会结束一切,然而万没想到,竟然是一个更大的灾难的开始。
当她拿着高尔夫球杆到处捉贼的瞬间,俺工厂的男女老少齐齐为她提心吊胆,小声责骂她:“别出去,送死!
”徐静蕾为爱活着,梁朝伟却为恨活着!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伤,莫过于为爱而伤,为你的枕边人而伤。
有恨的城,是伤城,仍可以为恨活着;但无爱,最伤城,伤的连活的意义都没了。
此城已伤透,她出不出去都是死。
她最后终是死了,无爱的世界生不如死。
她的死没有血腥的搏杀,却更能将沉痛地撒满一座城,然后从荧幕漫出来,那么近那么近,近得你看不到梁朝伟的眼睛,但却能看到他的鼻子尖上刚刚滑过一滴泪。
此刻换了是你?
你会落泪吗?
你不会落泪吗?
那给你来点该死的音乐催一下,就算眼泪不掉,心也凉的。
整个沉重的、灰暗的电影里最让人开心的要算警探杜文泽和啤酒妹舒琪了,他们开朗快乐地简直与这个令其他人伤心的城市无关。
利欲熏心的城市里怎可无关?
无关是因为无知。
无知才是快乐的。
装无知,或者干脆喝醉都不能真正的快乐。
这电影的故事如果简单的讲不过是一个寻仇故事而已,非常老套。
但导演却能用独特的角度刻画人物内心,用爱来衬托恨,让人感到爱比恨更伟大,更值得珍惜。
此城已伤,未来如何?
影片的最后,导演给出了答案:惟有忘记过去忘记恨,珍惜眼前珍惜爱,过一把世俗的平凡小日子。
啤酒妹说:“钱给的多一点,服务就会好一点呦!
”此话被我家工人学了去,一路散去一路回头对我说挤眉弄眼:“钱给的多一点,服务就会好一点呦!
”走到门口的那工人,竟然惯性地去打卡,被大家哄笑起来,《伤城》里漫出来的悲情被冲淡了许多。
悲伤的电影更适合一个人看。
2006/12/24 写于blog11:05pm.Dec.22,alone那天晚上折腾了很久,最终还是一个人看了。
9点去买的票,于是在外游荡了许久。
本以为午夜场人不多,可以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自我享受。
结果我提前15分钟进场时,已有大半观众入座。
待到影片开场前,几乎满座。
观众成群结队的就坐,手捧爆米花和各种零食。
我夹在两对情侣之间,甚是别扭。
影片开场前,两对边吃着零食边讨论着导演及主演。
左边那对从无间道说到头文字D。
右边那对从梁朝伟说到金城武。
熄灯。
开始放映广告。
怎感觉所有内容似曾相识?
片头字幕赫然七个大字“满城尽带黄金甲”。
众哗然。
叫骂,熙攘顿时此起彼伏。
亮灯。
片头放映。
熄灯。
影片开场便是香港繁华的夜景。
林立的钢筋建筑,层叠交错的高架桥。
镜头由城市上空进入充满圣诞节气氛的酒吧。
从来不喝酒的丘健邦坐于吧台,看着刘正熙喝着whisky。
酒有什么好喝的?
他问。
酒好喝的地方在于它难喝。
刘正熙如是说。
镜头进入一所民宅。
警方在此抓获了一名SM男犯。
刘正熙掏出手巾,抄起身边的雕像直接爆头。
干净利落的动作,怨怒交加的表情。
如此暴戾的梁Sir,之前只在{暗花}中出现过。
即使戴上茶色眼镜,那眼神也让人直生寒意。
镜头再转,周淑珍正在公寓里搬弄家具。
刘正熙从身后抱住她,在她耳边留下甜言蜜语。
淑珍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懒洋洋的笑容。
小两口打趣嬉闹着,画面温馨无比。
然后重头戏便开始了。
白天在妻子面前温柔儒雅的刘正熙,晚上就变成了阴毒残暴的杀手。
七寸长的刺刀,被他丝毫不差地刺入岳父的胸膛。
面容冷酷到无以复加。
其实这部影片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悬疑片。
因为一开始便交待了杀人凶手。
如此的刘正熙,你却不能对他恨之入骨。
正如当他问丘健邦,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如果我什么都没有了,我也会那样做,没什么可说的。
丘健邦如是说。
刘正熙的伤源于他所背负的仇恨。
25年,他活着只为了一个念头,就是复仇。
独自从澳门来到香港,报考警察。
甚至是,娶了仇家的妻子。
丘健邦的伤源于他的迷茫。
相恋5年的女友突然自杀,没留下任何缘由。
瞬间的失衡让他陷入究竟麻醉。
生活的全部,便是寻找一个并不美好的答案。
淑珍的伤源于丈夫对她的欺骗。
从小富足无忧的生活,无可挑剔的丈夫。
还有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都是幻影罢了。
褪去美好的外壳,剩下的,却是一个真实而又残酷的谎言。
似乎只有啤酒妹没有伤痛。
虽然住在狭小脏乱的房间内,每晚还要应付客人的骚扰。
但那只是外物的烦恼。
简单如她。
只希望爱着自己所爱的人,快乐就好。
当刘正熙与淑珍两个注定伤痛的人碰撞到一起,结果注定不幸。
他们被仇恨与欺骗所摧毁。
而当丘健邦遇见啤酒妹,却告别了伤痛。
他们在迷茫中自省,挣脱。
于是最后,刘正熙仿佛告解般,诉说他的伤痛。
一滴眼泪从他的眼中滑出。
如同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
这时的我,难过得透不过气来。
他望向夜空的眼神,是悔恨?
是不该?
这时左边一对中的女子早已泪光闪闪。
不时便会听到她小声的啜泣。
右边一对中的男子也早已停止高谈阔论。
沉默,是观看这部影片的最佳方式。
还有淑珍苏醒后望向刘正熙的眼神。
没有恨,只有伤。
无尽的伤。
那个眼神让我从心底感到震颤。
最后的丘健邦与啤酒妹,在露台举杯。
希望的美好冲淡了夜色。
为了告别过往的暗涌为了,告别整个城市的伤痛。
灯亮,故事散场。
从四方聚集在这个影厅的观众随人潮散去。
很快又流散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习惯于我,依旧等到字幕落下。
看到熟悉的名,黎耀辉。
走在凌晨1点的市中心,人烟稀疏。
谧静得只见车轮的擦地声。
走过空旷的立交桥,宽敞的斑马线。
望向黑夜,几小时后不就又有朝阳升起么?
在这个城市里,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
或者伤心,或者美好。
唯一不变的是。
这个大大的城市,永远沉默着观望一个个故事的开始与结束。
漫长的黑夜过后,太阳总会照常升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伤城。
痛苦,是必然的。
伤过,才会珍惜。
去看伤城,给自己的理由是为了舒淇,后来经指点又加了一条,为了证明金城同学真的不比周迅差。
OK,还好,舒淇又是演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30岁发嗲一样迷倒众生。
金城同学确实发挥出色,不知道是不是对手梁老师实力很强,所谓百米飞人大战,定是越有竞争的刺激才越有成绩。
城中尽能见到邵氏的影子,如果大家都不是片尾字幕一出来就鸟兽散,能看到后期的很多工作都是在邵氏完成的。
刘伟强从邵氏入行,还是非常念旧情。
淑珍老爸就是由当年邵氏巨星岳华扮演的,而当年几乎是邵氏的头牌演员狄龙的儿子谭俊彦,则在电影开始时一闪而过。
中间的TVB演员也不少,包括港姐曹敏莉,她的同一场戏中还有TVB高层梁家树的女儿梁靖琪。
近年来从大银幕退到TVB的尹扬明(虽然烂片无数,但当年他是多么意气风发啊),已经老到演开门即被杀的黑帮老大副手了。
就算是那个特有型,最后被设计和淑珍同归于尽的变态强奸犯,也是TVB艺员出身,后来转投ATV的ATV头牌小生陈宝辕。
黄伊汶本来是一个很放得开的女演员,可惜在里面戏份不够多,一开始就割腕。
而杜汶泽同学,因为配音不够生动,让他的表演打了很多折扣,他算是中间的喜剧元素吧。
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是梁和金城二人在医院的走廊上,背后玻璃之外的夕阳满天,那算是这个灰蓝调子电影最鲜亮之处了。
更好玩的是,舒淇那场在家门口对金城大叫“来搞我啊”的戏,如果没记错的话,该是〈美少年之恋〉中冯德伦家的外景,最后一个镜头中,舒淇去探望冯德伦,呵呵,近十年后,又轮回来了。
喜欢伤城的配乐,陈光荣的配乐非常纯熟,几首名曲也用得适当,电子音乐中的二胡也非常亮耳,突然忘了,这片子还有艾回的投资,所以音乐好也就不稀奇了,片尾曲没听到滨崎步的,但是何韵诗已唱得足够劲道。
如果只有一张票子可选择的话,那就选伤城吧。
你是真正的英雄——曾国恒垂死五枪击毙徐步高【案件重演图】 标签: 香港电影金像奖 警察 枪杀案 尖沙咀枪击案 苹果日报 徐步高 曾国恒 成龙 梁朝伟 大侠钟路明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u/48c2bed0010009di#comment 2006年4月深夜,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圆满闭幕后二小时,我离开红勘体育馆,离开庆功宴后,走进了尖沙咀漆咸道南新世界酒店的人行隧道。
几天前,在这条隧道内,发生了香港开埠以来最轰天的枪杀案。
三个警员,二死一伤。
准确地讲,是一个高智商的、变态的、杀人嗜血的资深警察,与两个值班警察的一场遭遇战。
这就是从去年案发,一直延续到今年本月的名闻全港的“尖沙咀枪击案”,被视为香港司法界的“世纪大案”。
本月(2007年3月),香港法院连续审讯此案。
此案曲折离奇,牵涉三宗枪击案。
多年前,香港发生两起杀人案,其中一死者是佩枪警员。
警方甚为重视,但两案多年没破成。
尖沙咀枪击案发后,警方从凶犯徐步高的子弹上查验出与当年杀警察所涉及的子弹,是同一手枪发射,证实徐步高不是第一次杀人。
本月,全港报纸不惜篇幅详尽介绍案件审讯过程。
3月23日,《苹果日报》A2要闻版标题是《脸中枪气道呛血,垂死反击,曾国恒五枪轰毙徐步高》。
曾警员先中枪,徐步高近距离发出的子弹切断他右颈的大动脉及静脉,造成大量内出血,鄂骨碎裂,喉咙受创,口腔同时出血,但曾受过训练,处理应变紧急事故能力高,临死前连开五枪,弹无虚发枪枪穿心透肺。
前日,军火专家在法庭证实,徐与曾是互轰身亡。
这条人行隧道,十几年来我穿越N次,次数记不清了,从未料到,一条十几二十米简单不过的地下隧道,会发生惊天命案。
2007年2月,看完温拿33周年好时光纪念演唱会,与谭咏麟谈完事后,我步行来到该隧道。
在隧道内,我尝试寻找顶部那个小孔——由点38手枪子弹射中的小孔。
除了这个小孔,一切与原来无异。
我想,如果曾没打死徐,又或者曾只发出一枪,徐死不了,逃之夭夭,还会有多少市民、警员会陆续受害?
曾警员一命换一命,虽然是本能反应,但终于除掉了世纪大凶。
曾国恒是香港的英雄。
三十年来,我们在荧幕上阅读了上百部香港警匪片,以下的片名留给我们多么深刻的印象—— 《三个受伤的警察》、《野兽刑警》、《极度重犯》、《暗战》、《枪火》、《杀破狼》、《特警新人类》、《重案组》、《飞鹰计划》、《省港旗兵》、《悍匪》、《点指兵兵》、《最佳拍档》、《老虎出更》、《皇家师姐》、《贼王》、《飞虎雄心》、《飞虎》、《跟踪》、《飞虎精英》、《七百万大劫案》、《新警察故事》、《辣手神探、《英雄本色》、《伤城》、《边缘人》、《冲锋队》、《特警急先锋》、《新扎师兄》、《无间道》、《喋血双雄》、《陀枪师姐》、《猎鹰》、《警察故事》、《双瞳》、《公仆》、《枪王》、《新扎师姐》、《咖喱辣椒》、《雷霆战警》、《重装警察》、《G4》、《狭路英豪》。。。。。。
三十年来,我们目睹了一位又一位银幕警察英雄的诞生,以下的人物给我们构筑了丰富多元立体的人民英雄形象—— 成龙、梁朝伟、周润发、刘德华、关咏荷、杜文泽、黄秋生、张国荣、李修贤、任贤齐、杨紫琼、杨千华、陈奕迅、张学友、周星驰、粱家辉、王力宏、郭富城、张智霖、万梓良、任达华、徐子珊、谢霆锋、吴宇森、金城武、陈小春、张达明、麦嘉、张艾嘉、刘家良、李赛凤、吴镇宇、刘青云、方中信、甄子丹。。。。。
正邪明斗暗战,忠奸极端对撼,过程曲折回旋,跌宕起伏,百看不厌。
然而,曾国恒没有那样的经历,没有传奇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色彩。
在毫无预警、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狭路相逢了。
上天安排了一场正邪对决的遭遇战。
不过,上天偏心,安排邪者事前做好准备。
因此准确而言,这是一场不公平的伏击战。
上天有意考验前皇家普通警察今天的特区普通警员危难关头的心理素质与专业反应。
邪一死,正一死一伤。
成本太大了。
代价太沉重了。
但邪若不死,日后正或需付出更大的,难以估算的成本。
曾国恒没有豪语壮语,也没有留下令我们热血沸腾的只字片词。
他或许没读过:“我以我血荐轩辕”、“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相信他压根不晓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句的出处。
但他是真英雄。
那一晚,我挑了隧道旁一间陌生的、从未住过的酒店——金莎酒店住宿。
那一晚,我安然入睡。
枕边放着一本书,《小城无故事》,作者黄碧云、杜良、李焯雄、林夕、苇鸣,是文隽兄、郑丹瑞创办的创建文库出版社1990年的作品。
我感觉到英雄就在身边,他没离开过我们。
天下暂时太平。
下周,美国联邦密探(FMI)越洋抵港,出席法庭聆讯,分析警员徐步高的犯罪心理。
下图是法医在香港法庭上作证,陈述枪击案经过的案件重演图。
是很早就想看的电影,很早就有不同的人约着去看。
而这一次真的坐在电影院里,是借了某女的东风。
手上堆着林林总总的东西:大抱枕,围巾手套,鸡块薯条。
故事,也还是个老套的故事,从线索到发展到结局,似乎都是港片一贯的路线。
如果真的要找出那么一点不同,抱歉我实在讲不出。
倒是理出三条线来,勉为其难地算是称做三线合一罢。
1:刻骨铭心的家仇,,这是主线。
陈伟强精心策划的复仇之旅完美无缺。
而他和周淑贞的邂逅,也是苦心孤诣地经营了很多年,只为那复仇的火焰越来越浓烈,盖过威士忌,盖过那一抹他对她的真爱。
他是爱她的罢,但恨的力量更强大。
当他知道周淑贞并不是仇人的亲生女时,他有短暂的挣扎与动摇,从喧哗的人群中抽丝剥茧- 他想到将死的她; 他想到已是他太太的她; 他想到她…… 他只是想着,却没有行动。
仇恨已经把他呆滞化,他甚至看到她在冲天的爆炸和火焰中支离破碎,他仍然没有动。
他已经失去所有的亲人; 他也在失去最后一个亲人。
2:阿邦的酒结,这是辅线。
淋漓的血,自杀的女友。
他难以摆脱这其中不明不白的惶惑。
她为何而死?
她为谁而死?
酒的好喝之处在于它难喝。
变做酒鬼的他纵酒狂饮,始终难以摆脱女友死去的郁结。
而唯一的线索,就是平安夜的晚上,她独身在那家酒吧里,坐了三个小时,喝了四杯威士忌。
然后她自杀了,左右手腕上都是蔓延的血光。
私人一直觉得啤酒女的出现是为了平衡剧情。
于是加了使命给她:她查出自杀女友的死因以及生前冤孽。。。。
3:仍然是冤孽到头。
片首就出现的案件,犯罪人三年后竟然也以复仇面目出现,机关算劲却被陈伟强趁机利用,复又做了冤死魂(在真相大白之前)。
P.S:答应了众人要写出2000千字的评论出来,其实在影片结束时人们纷纷散场的时候,我一个字都想不出。
惦记着手机拍的照片,惦记着没接的电话以及没还的债。
终于在饱睡了一觉/大喝了鸡汤/为水仙换水之后,我坐在这里回想起那么一个都是内伤的城,阴暗浓郁得能把人吞没。
这个终年被黑云压着的城啊,你若觉得伤,人何以堪!
挑刺成性的我,仍然有抱憾: 1:直觉中,那个相机应该以更有用的姿态出现,比如拍下陈伟强的作为过程,然后她一早就知道,在对自己下手之前。
2:既然说起圣诞,片尾的时候为何不加一段华丽光鲜的圣诞景呢,该死的不该死的,都已经血污模糊了,仍然处处是众众的无知的欢歌与纵欲。
这伤了的城,如失了威风的猛兽,嘶哑着喉咙,看夜幕落下。
昨晚看了《伤城》。
去之前吃了三文鱼,芥末很辣,眼泪一阵又一阵,整个人也变得情绪化。
电影情节很老套,90年代的电视剧总喜欢用这个情节,为了复仇而和仇人的女儿结婚。
原本也不想看。
只因刘伟强。
从《无间道》开始,他就一直给人惊喜。
电影开头很诙谐,一些小幽默,瞬间让人放松。
很多人评价金城武很帅,大概是岁月可以磨炼一个人,记得他20出头的样子很一般,想不到现在竟然变得有味道。
梁朝伟还是一如既往,不过,这次的表演很有张力。
顺便说他戴眼镜的样子和黎明很像。
20多年前,陈伟强的家人惨遭屠杀,仇人串通父亲的同事,害得他不敢报警,于是躲进孤儿院并改换姓名。
后来跟随仇人到了香港,毕业之后做了警察,一直伺机报仇。
可是,当他报仇之后,误伤了淑珍,也就是自己的太太——仇人的女儿,他却开始不安。
在和阿邦(金城武饰演)推心置腹的聊天之后,说了一句:淑珍,她是我太太。
其实她就是他的家人,和妈妈、姐姐一样,是他的家人,如果她也离开,他又再次一无所有。
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报仇,真的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吗?
如果放弃,那么这么多年的等待与坚持又是为了什么?
报仇之后呢?
好像目标一下子就消失了。
瞬间失去亲人的感觉,我体会过。
就是瞬间失去了全部。
当他最后开枪的霎那,我想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所为。
无论如何,不要伤害爱人的心。
因为你是我的家人。
想写一点评论,却感觉到了:似乎这不是在评价伤城;惭愧!
面对血仇,刘正熙选择了同样近乎残酷的复仇.看过梁朝伟精彩的表演,善恶?
我不置可否,即使相当明确的不认可他对淑贞所做的那些.后来,又回味了点.结论是,别让我遇到这样的情况,上帝.面对这种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真的只有痛苦,怎样都得选择,怎样也都是错--事件发生的最初就决定了它很难有好的结束,即使遇到的是丘建邦.或者我太懦弱了,但,看过了,就是只想挖个洞,让自己 避开这一切.
看《伤城》,是因为那一小段对白:“知道酒为什么好喝吗?
”“不知道!
”“酒的好喝是因为它难喝!
”“这句话是哪个白痴说的?
”说这段话的两个人都是笑着的,可是,我想我可以看得出那种表面的坦然的笑容后面的苦涩。
这一种苦涩,她明白,他顿悟。
幸福的表象背后,是这个世界永远的无法完满。
他们说梁朝伟是个用眼神来演戏的人,可是,我觉得,在这一个片子里,徐才是把眼神控制得那么恰到好处的人。
幸福、挫败、坦白、绝望——没有悲伤的,唯独没有悲伤,悲伤是慢慢一点点刻到人的心里去的——全部在她的眼睛里写得清清楚楚。
曾经相信的童话,在她的眼神里一点点褪色,最后变成了残忍的真实。
剪掉童年的不堪,这会是一个普通的家庭。
每个人藏着自己的小秘密,爱着,被爱着。
可是,突然间,一切都变了,变得那么仓皇,那么不可置信。
最后,她选择否定,他选择自裁,只因为当初“太幸福了”。
因为幸福,所以所有的信念才会被不幸所毁蚀,悲哀蔓延,于是不堪。
应该从哪里开始责怪最初的不该?
背叛了一切,但是,却没有背叛自己。
有些信念,也许一开始就是错的,可是,在我的心里,它就是对的。
于是,谁也无法责怪。
就像村上的书里,是我自己制造的城堡,又怎么能怨恨自己被禁锢?
是的,怨恨!
只因为一开始就选择了怨恨。
也许,在某一个位置,我们忽然宽容一点,故事也许就会改写。
可惜,往往等知道应该改写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伤心镌刻到心里,她只能否定,他只能放弃。
幸好,还有一些人,知道在何时停止,转身。
于是,在伤心的城市背后,我们还可以看到希望。
“希望,这两个字如此庸常。
然而安迪告诉瑞德,希望是人间至善。
比生命可贵的也许是爱情,比爱情可贵的也许是自由,但比自由可贵的,只能是希望。
”希望,我们都有足够的幸运,知道在哪里停步,然后,就会有希望。
花了大概一百分鐘去看《傷城》其實已很奢侈,再為它多寫幾筆實在不值。
不過,造為反面教材,有幾點還是需要錄之而自訓。
首先,本片作為一部類型商業片,犯上了多心的毛病。
編導既要佈置懸疑鬥智殺局,又要講人怎麼從傷痛中復甦,還故意要保留相當程度的通俗娛樂性(比如是杜汶澤、舒淇的戲份和不必要的飛車追逐等等),於是到頭來三不像,顯得很低智。
其中劇本裡最大的缺憾在於,編導為了講梁朝偉的傷痛而決定從一開始就暴露他為兇手的身份,欲把他要殺人的背後原因成為全片懸疑的主線。
如果編導能給觀眾一個意料之外的答案,或者本片可化腐朽為神奇,可惜結果是老掉牙的「報仇」,而且編導太沒耐性,線索披露得太早、太呆板,使人毫不意外,甚至沒有高潮。
再者,電影也不能滿足宣傳海報上「雙雄」式鬥智鬥力的觀眾期待。
梁和金的交流在全片都很表面,既沒有友情也沒有共鳴,他倆的關係幾乎不能被形容。
而且在金對兇殺案展開調查時,梁也沒有任何對抗的舉動,完全是各做各的,兩人對於查得出真相與被查出都像沒有所謂一樣。
還有對香港從傷痛復甦的隱喻,也未免太一廂情願了,不是一兩個城市大遠景鏡頭就扣得起來的。
(這點得特別跟自己說一次,筆者對於隱喻其實也很天真)於是,沒有懸疑、沒有衝突、沒有關係、當然也沒有耐性寫人物,更遑論是情調。
只有一件接一件的事件,連故弄玄虛的能力也欠奉,還說寫了7稿才拍,我真的不明白。
不知为何这个范儿让人想起了不夜城和王家卫=。=“人为什么喝酒,因为它难喝。”..除去动作部分之外,除去无间道的内蕴之外,除去服务女性观众的选角之外,就是这么一句装13的话撑起了这个侦探型的故事。
空洞。
梁活得不容易,总算成功,尽管最后有点遗憾,但是总算解脱了嘛,毕竟是本片最悲情人物,不过同时也造福了下金,很好。不过金也同样执著,若换金为梁,估计也一样要报仇。金遇到舒这样的还是不错的,青春青春。感觉梁、金算主角,徐、舒基本上是配角。梁演得OK,金的醉猫演得还不够好,有那么点过、假。
喜欢这部电影讲故事的方式。
两只都好帅T T……
為ㄌ金城武而去~ 梁朝偉ㄉ眼神還是那麼銷魂 :)
情节有点老套,不过有这几个演员还是很赞的。
乏味的片子,梁朝伟演的不用心,金城武则越来越像是票房毒药了
故事没撑起来
摒弃演员的话 就是一老套复仇电影
哈哈,梁朝伟爱。
演员阵容的强大与电影本身力度不够的反差。。。略有失望。。。
如果按照我的思路走会不会好玩些?感觉情节简单了
金城武是我的保障
画面年帅女靓,内容很没意思
虽然剧情很老套 但是看在两男主角的份上给4星~
刚上映的时候我绝对看过,当时觉得还不错,现在一点也想不起来,算一什么片呢?
完成度这么高的电影才6.8分?梁朝伟眼神的盛宴。也许那时电影从业者还保有精神的操守,佳片甚多,惯刁了观众的品味。放在烂片横行的今天,还是非常出众的。
看了开头就不用看了……
和猫猫电影院看的。酒的好喝是因为难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