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幻觉

Donnie Darko,怵目惊魂28天(台),唐尼・达克

主演:杰克·吉伦哈尔,霍尔姆斯·奥斯本,玛吉·吉伦哈尔,黛维·切斯,玛丽·麦克唐纳,詹姆斯·杜瓦尔,亚瑟·塔谢尔,帕特里克·斯威兹,Mark Hoffman,大卫·圣.詹姆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1

《死亡幻觉》剧照

死亡幻觉 剧照 NO.1死亡幻觉 剧照 NO.2死亡幻觉 剧照 NO.3死亡幻觉 剧照 NO.4死亡幻觉 剧照 NO.5死亡幻觉 剧照 NO.6死亡幻觉 剧照 NO.13死亡幻觉 剧照 NO.14死亡幻觉 剧照 NO.15死亡幻觉 剧照 NO.16死亡幻觉 剧照 NO.17死亡幻觉 剧照 NO.18死亡幻觉 剧照 NO.19死亡幻觉 剧照 NO.20

《死亡幻觉》剧情介绍

死亡幻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丹尼•达可(杰克•盖伦霍尔 饰)患有精神疾病,某天晚上他受到莫名的召唤,梦游,也因此逃避了一架飞机坠落在他房间天花板上,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故。 自此以后,他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频频出现幻觉,他时常看见一个兔人弗兰克,后者告诉他世界将在28天6小时48分12秒以后毁灭; 他得到了一本书,《时空旅行奥义书》,对书中提到的时空旅行、离线宇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随着世界末日的临近,杰克的生活越来越诡异,他新认识的女朋友和家人也被卷了进去。看来,杰克想实现拯救世界的愿望,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大佬爱上我损友的美好时代狼人杀·启源电击少女养育者第一季极恶女王望海的女人慰藉圣诞吸血夜魔法教母靠废柴技能【状态异常】成为最强的我将蹂躏一切指甲只手擎天我的影子在奔跑火狐一号出击君心藏不住黄金刀客魔法留学生禁忌咒纹速度与激情之A2狂飙我可能遇见了爱情异种3我不是财神DC超级英雄美少女:亚特兰蒂斯传奇巍巍兴安岭战队大失格2等到烟暖雨收地道女英雄国务卿女士第一季乐斗之争霸江湖

《死亡幻觉》长篇影评

 1 ) 很有思想深度的電影......

  很難相信導縯當時隻有25歲....    下麵是一片轉載的文章......可惜沒作者...看不懂電影的自己看吧...    --  死亡幻觉Donnie Darko       这个由南加州大学电影系刚毕业的Richard Kelly的处女作有着非同一般的有趣的地方,原来看的那遍现在看来是完全没有看懂,但仍知道是部不错的片子——但凡是有惊异的地方或者略带哲学意义而又不大容易懂的片子,我都有这个感觉。

        先说说对它的总体感觉吧,死亡幻觉是中文译名,个人觉得只是一个极为表面的阐述,免不了商业运作的味道。

片子就像宇宙螺旋般的从开头到结尾让人感到时间的混乱。

这也是导演对于片子的一种说明,宇宙的结构就是一个寻不到何时开始何时结尾的螺旋。

Donnie所见的是幻觉么,这个并不重要,正如蝴蝶效应中你的重点不在于他为什么能够重写历史一样。

D为了拯救他的家人,他的女朋友,在最后的大限到来之时,也就是宇宙又走到了相似的“起点”之时,做出了一个新的选择,在睡梦中以牺牲自己来保护他人。

         片子是诗意的,虽然它有着这么一个惊愕的中文译名,听听他最后的结尾曲“MAD WORLD”Children are waiting for the day they feel good, Happy birthday, Happy birthday...电影最后一章“梦”中所有人都在思索自己所做过的错事,痛苦哭泣在这个漫绿的宁静的小城no one knew me, no one knew me,有着创世纪般的奇幻色彩。

         大概剧情是这样的:D(Donnie Darko)时常梦游,醒来时分发现自己躺在不同的地方,他被一个声音指引着走出房间,偶然躲过了飞机失事而掉落的一个飞机引擎,这个兔人告诉他世界的大限是28天6小时48分12秒以后。

D时常看到一个叫FRANK的兔人,他认为这是IMAGINERY,也是自己思维有问题,是精神分裂的前兆,他被这个兔人指引着去水淹学校,火烧伪君子家,而当他试图解释他所遇到的所有现象时,他的女友不幸被车撞死,而28天将过,他的母亲和妹妹因飞机失事而引起D要改变现状的冲动,他用“死亡幻觉”看透了时间旅行,选择了自我牺牲来拯救他周围的人,于是时间和历史沿着新的由头重新发展。

         如果单纯看了这些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导演想通过这些事件营造一种幻觉,德鲁·巴里摩尔所饰演的英语教师在有一堂课上问D,文章的大意是什么,D言:“破坏是创造的一种形式,他们想要改变旧世界”我想这才是影片想说的。

         电影构建在这么一个由编剧既定的“事实”上:        我们的宇宙正常为原发宇宙,而病态状况为离线宇宙,顾名思义即为脱离主线的宇宙,不稳定的宇宙,这种意外是很少发生,但是一旦离线宇宙出现,其本身就极不稳定,只能维持几周(影片为28天),如果离线宇宙坍塌,就会在原发宇宙内形成黑洞,它将摧毁一切存在(影片最后D所看到的风暴幻觉就是黑洞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兔人所说的世界末日。

        水和铁是时空旅行的关键因素,水用来构造时空之门,铁用来构造圣物,离线宇宙出现的征兆就是圣物的出现,而圣物周围的人就处于危险时空涡流的震中,为了弥补这种可怕的后果,上天选择了一个“活体接受者”,我们可以认为是THE ONE,他需要将圣物送回到原发宇宙中,这样才能拯救世界,怎么送回呢,我个人认为是圣物与这个接受者的结合,因为片中提到这个活体接受者本来应该因好奇把圣物纳为己有,而D在最先并没有和圣物结合。

         OK,我在说的更为浅显一点,圣物就是飞机引擎,而活体接受者为Donnie Darko,本来引擎应该把D砸死达到融合,但是因D的死亡幻觉他看到了兔人也就避免了自己的死,但是他也只有28天来做出自己的选择。

        活体接受者自己体内有种因素叫“活控体”,它是脑中的一股力量,驱使你去某个地方,免于自己在离线宇宙中泯灭,我理解为人的第6感潜意识,简单说就是趋利避害,常人容易认为他是精神病。

片中这个活控体就是兔人,他是D想象出来的,同时也让D最先免于一死。

         D,他周围的人被称为被控体        那些一定会死的人被称为死控体,他会设置陷阱以保证活体接受者把圣物送回原发宇宙,片中的死控体就是那个想在万圣节舞会上扮演兔人的人,他因为撞死了D的女友而被打死,同时也促使D为了拯救女友而做出决定,于是兔人的形象是活控体,而扮演活控体的那个人是死控体。

         最后,也是电影的最后一章“梦”:当离线宇宙被拯救后,所有的被控体苏醒过来,他们仍然被噩梦缠绕,并会为其在“梦中”的不良行为深感懊恼。

幻觉?

幻觉!

点题......        電影的重要綫索[时空旅行奥义书](The Philosophy Of Time Travel)    [时空旅行奥义书](The Philosophy Of Time Travel)      前言    此书为天行无常时之简易指南;我希望它纯属虚构;否则我只好为你祈祷;如若书中预言之事在我有生之年发生,请万务在为时太晚之前找到我。

——1944年10月 罗伯塔-安·斯派罗    第一章 离线宇宙(Tangent Universe)        原发宇宙(Primary Universe)充满危机。

战争,瘟疫,饥馑,自然灾害。

人人难逃死亡。

    第四维时间相对稳定,但并非无法穿透。

使其织体崩坏的意外很少发生。

    而一旦离线宇宙出现,其本身将极不稳定,只能维持几星期。

    如果离线宇宙坍塌,其在原发宇宙内的遗骸——黑洞将摧毁一切存在。

      第二章 圣物(Artifact)与活体(Living)        当离线宇宙出现,时空涡流附近的人们将处于这个危险新世界的震中。

    离线宇宙发生的第一个征兆是“圣物”的出现。

    当“圣物”出现,“活体”将出于好奇将其收回。

“圣物”通常为铁器,如来自古玛雅文明的箭镞,或中世纪欧洲的铁剑。

    被送回原发宇宙的“圣物”经常被视为宗教图腾,因为它们在地球上的出现完全违背因果逻辑。

        第三章 水和铁        水和铁是时空旅行的关键元素。

    在离线宇宙中,水是用来构造时空之门的屏障元素。

    铁是构造圣物容器的传递元素。

    第四章 梦        当“被控体”(Manipulated)从离线宇宙苏醒时,他们仍会被梦魇缠绕,但大多数不会记起先前的经历,那些保留些微记忆的人会为其在梦中的不良行为深感懊悔;    “圣物”本身是它存在的唯一物理证据,其他一切均已在离线宇宙中灰飞烟灭。

    据远古神话记载,一个马雅战士被箭镞射中而跌落悬崖,但附近却没有军队,没有敌人。

    一个中世纪骑士被一柄尚未锻造的剑神秘刺穿。

    主说,一切皆有原因。

    第五章 活体接受者(Living Receiver)        活体接受者是选中的向导,负责把圣物置于返回原发宇宙的位置。

    没人知道他是怎样或为什么被选中。

    他将被赋予第四次元的神力。

强大的力量,念动,精神控制,召唤水与火的魔法。

    他将被噩梦纠缠,幻视,幻听。

    那些在他周围的人,称作“被控体”,将畏惧他,试图毁灭他。

    第六章 死控体(Manipulated Dead)        死控体比活体接受者更加强大。

如果一个人在离线宇宙内死去,他将通过第四次元通道(Fourth Dimensional Construct)与活体接受者接触。

    第四次元通道由水构成。

    死控体据此控制活体接受者。

    他会设置“引导陷阱”(Ensurance Trap)以保证活体接受者把圣物安全送还原发宇宙。

    如陷阱运作成功,活体接受者将别无选择,只能在黑洞坍塌之前使用他的四次元神力将圣物及时送还原发宇宙。

    第七章 活控体(Manipulated Living)        活控体通常是活体接受者周围的朋友/邻人。

    不幸的是,出于返还圣物的任务要求,他们会经常表现出无理性的暴力倾向。

    在此条件下,他们会不惜一切免于自己在离线宇宙的湮没。

        简单的说,本片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我们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原发宇宙中。

由于某些不可知的原因,原发宇宙会偶尔偏离正常的时间轨道,走向注定毁灭的歧路——离线宇宙。

离线宇宙出现的第一个信号是“圣物”的降临。

为免于整个世界的覆灭,某个被“神之手”选中的“活体接受者”必须在离线宇宙的大限到来之前,将“圣物”送还原发宇宙。

他周围的 “被控体”将竭尽所能诱使他完成这一天降大任——“神圣调停”。

在这之后,离线宇宙将准时关闭,原发宇宙则返回“歧路”的起点,继续沿原有方向运行。

而包括“活体接受者”在内的一切“被控体”,都将不复记忆。

心中只留些许残片,仿佛大梦刚觉。

        本片故事(除最后一段之外)均发生在离线宇宙之内,一切事件都沿着宿命的轨迹引向唯一的结局:Donnie牺牲自己,拯救原发宇宙。

“圣物” 为喷气发动机,“活体接受者”是主人公Donnie Darko,“被控体”是其余所有人物(即时空涡流产生地Middlesex的小镇居民。

其中弗兰克和女主角Gretchen均是“死控体”,但只有弗兰克使用了异次元通道与Donnie沟通;他们在离线世界里唯一的作用就是设置“引导陷阱”,保证Donnie在可接受的心理范围内到达命运终点)。

        离线宇宙的大限是:28天6小42分12秒。

那一刻到来之时,也就是黑洞吞噬一切的世界末日。

      ---    最后還要稱讚一下小J的縯技....這部是jake的成名作....相比后期電影中更有青年人的感覺...

 2 ) 的确很烂,也的确很好

首先,这片看不懂没什么好难为情的,看不懂说明你智商正常,看懂了才不正常,该电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13分钟的影院版一个是133分钟的导演剪辑版。

前一个版本中导演活生生创造了一个世界观又不在电影里做一点说明,你能看懂只能说明你脑补YY能力超强且逻辑恰巧与导演一致,不过这概率太低了基本可以忽略。

后者的区别除了增加了一些片段,最重要的是展现了grandma death那本书的内容,这也是电影唯一对导演所设定的世界观作出的描述。

但也就那么寥寥几笔而已,而且网上流传的剪辑版字幕还并未翻译那本书上的文字(真尼玛坑爹= =那翻译渣爆了)能凭借那本书猜出影片全部内容依然很难,所以大部分人还是看不懂电影中出现的书的章节的翻译链接: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6662/discussion/51379472/看了下其它的影评,大段大段的科学理论看得人很头疼,我就尽量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明一下剧情和设定吧:影片开头的引擎掉落是个时空意外,不小心将28天后失事的飞机引擎带入到了28天前,这个引擎的出现是毫无原因及理由的,因此扰乱了这个宇宙的秩序,从而出现一个新的”离线宇宙“,这个宇宙的出现也是意外,是错误的,所以“神”决定将这个宇宙毁灭,毁灭的方法便是利用操纵其他人的行为造出一些意外和事件令男主在离线宇宙度过28天后,主动愿意将离线宇宙失事的飞机所掉落的引擎通过时空隧道送回28天前,去赋予引擎掉落的意外事件一个原因,这样一切就因果圆满了,离线宇宙也将不复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产生离线宇宙的原因并非是引擎的掉落,而是引擎的掉落没有“原因“,这个很重要。

那么最开始那个引擎究竟是为什么会平白无故的出现呢?

难道真的是一点儿缘由都没有?

电影里确实没说,但导演本人貌似表示是外星人扰乱所导致,并决定补救,也就成为“神”(不得不说这个解释真是弱!

爆!

了!

)至于男主角死不死其实并无关系,因为如果是他的存活引起的离线宇宙,那么由神控制的frank将男主叫出来就显得很无厘头了,他完全可以任由男主死在那房里,何必绕这么一大圈儿呢。

那他为什么还是死了呢?

有两种可能:①很简单,离线宇宙毁灭了,frank不会出现了,男主也自然不会下床走了,所以就挂了呗。

至于穿越来的离线男主,要么跟着离线宇宙一起毁灭了,要么穿越途中就消失了。

②这个就比较玄乎了,离线男主也跟着穿越了,那么不存在的就是原宇宙男主了,男主替换了以前的自己,那就不能用平行宇宙的方式来解释了。

那么死亡也就是他自己的抉择,看其他影评说导演本身认可的是这个理论,至于男主去死的原因导演也表明可以有两种1.以为自己在做梦。

2.经历了那么多看透了生死,不在乎了。

这两种解释也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剧情走向,如果是前者,就说明离线宇宙和原宇宙是平行存在的,每个角色都分别存在于AB两个宇宙,穿越完成后离线宇宙以及离线宇宙中所存在的人事物一同毁灭。

而如果是后者,就代表了离线宇宙就是原宇宙,只不过是原宇宙错误走向后的错误异变,同时也不存在AB版本的两个男主,两个女主两个妈妈爸爸……结局的那些人,他们同男主一样经历了离线宇宙的事情,但是他们却什么也不记得了经DVD幕后导演对话可知第二个是正解,个人觉得合理性还不如第一个,不明白干嘛这么设置。

-剧情剖析出来了,也就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难以理解了(不过这些都是楼主自己分析的,可能有些错误,欢迎指出)首先“神”以及轮回宇宙的设定,这是导致整部电影难理解的根源,因为一切事件发生的缘由又都是因为“神”,而一切事情的动机都是为了轮回宇宙的正常运转,而片中仅通过暗喻却并没有指明明它们的存在,观众自然是理解不了了。

然后,因为人物被神操控以及导演手法问题,电影经常出现一些有些匪夷所思的镜头和行为,不像其他电影,那些之前无法理解的剧情其实是精心埋好的伏笔或线索,那些东西除了影射出导演的世界观设定实际上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还有频繁切换的场景,宗教元素,略显晦涩的台词……也加强了影片难以理解的程度。

那电影究竟怎样?

我个人觉得,从纯粹的可看性上说,《死亡幻觉》相当难看作为科幻片,没什么科幻元素还剧情慢腾腾的跟个文艺片儿似的,剧情本身其实也不像《源代码》《蝴蝶效应》那样丰富。

作为悬疑片,它根本就没什么悬疑,它是“迷糊”。

悬疑片应该是设下疑点让观众去理性思考,而因为本片故事发生在一个导演所虚构的世界中,所发生的所有事都可以用“神”的旨意来解释,所以所谓悬念也都显得缺乏逻辑。

看其他悬疑片所冒出的想法是“这是什么原因?

怎么回事?

”看《死亡幻觉》则是“这人干嘛要这么做?

这件事发生的没理由啊!

这根本不合逻辑啊!

”留下了悬念还不做解答,这哪还有看悬疑片的乐趣。

所以,这片根本就不好看,这不是难不难懂的问题,它根本就无法产生观影乐趣,它很无聊。

那些说这着剧情深度啊高智商啊所以不应该打低分啊的人,我就问你们,你们在不了解剧情第一次看的时候,你觉得,好看吗?

但是一部电影评分高不是没理由的,我很佩服导演的构思,电影本身的确技术含量很高,剧本十分优秀,有关时间旅行的电影这应该是BUG最少的,结构和叙事都很有创意,剪辑和配乐也相当好。

所以这部电影会很讨影评人的喜欢,却没有观众缘。

就像就像一块华而不实的蛋糕,做工精细手法复杂令人赞叹,然而味道却十分难吃。

 3 ) 《死亡幻觉》:时间旅行的意义在于成长的速度

《死亡幻觉》:时间旅行的意义在于成长的速度      passionfly       时间旅行对平常人而言其实非常简单,而且每天都在发生,如果你想要回到过去,那就加快自己的生活节奏到极限,努力尽快成长到世界精英的顶层,比如去美国麻省理工的物理学实验室做个科学怪人,或者到联合国当个外交大使之类的,然后突然有一天,你脑袋被若干年前的一个时间旅行计划再次提醒抽筋,该是回到过去的时候了,于是你回到原先所在的中国某小城市的一个出版社、图书馆或学校里继续默默无闻的工作和生活,你就知道什么叫回到过去了。

反之,如果你想去到将来,更简单,把自己的生活节奏降到最慢,比如关在屋子里吃斋念佛不问世事个二十年,如果忍不住,可以直接犯个什么抢劫罪之类的,关牢里去,二十年后放出来,你就去到未来了。

      所以,时间旅行的意义,其实不在于改变过去的自己或者未来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永远只有一个,过去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不过是头脑里的一种概念(memory and dream)而不是现实。

时间旅行的真正意义其实仅在于改变现在的自己,改变现在自己的时间轴快慢,相对于你周围的世界,你可以不同的节奏成长。

最极端的例子,以高速成长回到过去的就是“神童”、“少年天才”,别人看他们很惊讶,他们看别人却很失望;而以低速成长去到未来的就是“隐者”、“龟仙”,别人看他们很不耻,他们看别人却很欣慰。

      《死亡幻觉》2000年7月开拍,2001年在sundance电影节上首映,作为《回到未来》三部曲之后的又一部时间旅行集大成者,该片艳惊四座,时年25岁的白羊座导演兼编剧Richard Kelly(1975.3.28)从此一鸣惊人,此片还把男女主演推向了巅峰,Jake Gyllenhaal之后连续接演大片《后天》、《断背山》和《十二宫》,Jena Malone也主演了《恶魔的复活》、《冷山》和《傲慢与偏见》。

可以说,《死亡幻觉》就像是一部时间机器,将数个青年人的艺术人生启动。

      时隔八年,《死亡幻觉2》于2008年5月开拍,2009年4月发行,这次的编剧、导演和男女主演全是新人,似乎希望重新启动一次时间机器,再次托起巨星。

但Richard Kelly矢口否认与《死亡幻觉2》有任何联系,Jake Gyllenhaal在此片中也没有任何镜头。

新片编剧Nathan Atkins自称是《死亡幻觉》的忠实影迷。

细看演职员表,除了制片人Adam Fields仍然坚守阵地之外,第二部与第一部只有一个关键线索还在藕断丝连,那就是在第一部中饰演Samantha Darko的狮子座女配角Daveigh Chase(1990.7.24)这次成了第二部的女主演。

在第一部拍摄时,她不过是个十岁的小孩,而八年之后,已经出落成了妙龄少女。

原来这八年,我们等待着的,是S.Darko作为角色和演员的同时成长……       尽管Richard Kelly否认,但回看《死亡幻觉》第一部中给Samantha的镜头的确都很有余味,似乎早就预示着《死亡幻觉》续集将以她展开:影片一开始就是Donnie在晚餐时当着Samantha说脏话;之后是住宾馆时,Samantha不愿与哥哥一起睡;上学在车站哥哥威胁她不许告密抽烟,否则仍了她的独角兽;在发大水案发之后,Donnie与Frack兔子的对话被Samantha打断;当Donnie提到Roberta Sparrow说的每个人都会孤独死去时,居然出现了Donnie陪着Samantha一起跳蹦床的镜头;而Samantha的sparkle motion在跳舞表演时,Donnie却正在烧Jim的家;片尾Donnie要坠毁飞机引擎发回原来世界时,Samantha和妈妈正在飞机上……       第二部开始,Samantha在荒野中梦游,黎明时醒来,捡起了她的风车,路上看见车窗外电线上奔跑的独角兽,在后面意外身亡Corey替她整理遗物时,发现她儿时的作文,正是第一部中语文课上小Samantha的作业:Ariel 是一只迷失的独角兽, Justin王子发现了它,并被带入了一个隐形的神奇世界……这里的Justin王子恰恰就是第二部的男主角Justin Sparrow,他正是第一部中Grandma Death也就是《时空旅行奥义书》的作者Roberta Sparrow的孙子。

其饰演者James Lafferty与Jake Gyllenhaal和Mel Gibson都有点神似,应该也是可造之材。

      《死亡幻觉2》在拍摄手法和情节细节上也极尽其能事地模仿《死亡幻觉》,编剧Nathan Atkins对第一部的迷恋程度可见一斑。

比如冰箱上的字条,进入舞会时的音乐加慢镜头,电视机里的节目,水和铁的意相,胸前出现的水柱形漩涡,快闪的梦境,影片结束时的慢镜头重放各角色的新生等等。

情节上比较明显的还有:(1)两部都出现了电影院及其门口的海报,第一部是Halloween Frightmare,Double Feature,The evil dead,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而第二部中出现的电影则是较晚些的Alice in wonderland,12 monkeys,Strang days,Elements of origin,The dark lands;(2)同样出现了宗教与猥亵儿童问题,第一部是Jim Cunningham的fear and love节目以及心理医生提到的atheist无神论者和agnostic不可知论者,第二部则是Trudy Potter的wwjd的腕带引出的John Mellit神父的儿童教育案以及他与sam和Corey关于犹太教和撒旦教的讨论;(3)同样出现了政治问题的探讨,第一部中对总统选举议题贩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报道,在第二部中则是穿着军装的Iraq Jack暗示着1991年的海湾战争。

(4)同样出现了关于司法和正义的问题,第一部是警察对照笔迹调查砍水阀的人和捉拿Jim,第二部中则是误抓Justin绑架杀害儿童的冤假错案;(5)第一部中Donnie的爸爸Eddie Darko提到的老同学Frankie Feedler离奇死亡暗示其他切线世界的发生,在第二部中,同样有旅馆老板敲门时提到的离奇死亡的歌手elvis Presley、jimi hendrix、janis Joplin、jim morrison,以及在Samantha意外身亡后Corey与Randy去资料馆查报纸上报道的各式离奇的意外死亡。

(6)同样的大量使用兔子头的细节道具,在第一部中Donnie雕刻的万圣节南瓜,Frank的素描画和制造作坊,在第二部中,则是Samantha珍藏哥哥的手稿和Justin寻找废铁手工打造的作坊,还有陨铁落下形成的陨坑形状以及Jeremy最后吃饭时盘子里的蔬菜造型等,都是兔子头。

      两部片子所不同的是,(1)第一次是在东部地区的middlesex virginia,而这次的故事背景放在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小镇Conejo Springs;(2)第一部是1988年万圣节前的28天切线世界灭亡,而这次是1995年独立日前的4天就结束;(3)主要的视角放在了死控体Samantha身上,而不是活体接受者Justin Sparrow身上。

所以主要是一部女性视角的电影;(4)第二部正面展现了死控体的轮回(上次切线世界死循环的Samantha带Justin从风车上跳进虫洞,Corey拿着水去山洞,之后汽车被虫洞卷走)和活控体在切线世界的毁灭(Jeremy的溃烂),在第一部中这些则是隐藏的暗线。

      综观两部《死亡幻觉》,第二部对第一部形式上的模仿认真细致有余,而实质上的创造和突破不足。

对于那些希望在第二部中找到第一部中遗留问题的答案的观众而言,无疑会感到失望;对于那些对Richard Kelly这样的善于自创体系的天才作品的胃口越来越重的观众而言,自然也会觉得没有惊喜,难以恭维。

也许,部分女性观众,例如《处女之死》之类的粉丝,会为有一部女版的《Donnie Darko》而感觉爱不释手。

对于美国中部小镇的观众而言,它或许更贴近农村地区的生活。

      第一部到底留下了怎样的问题呢?

大部分人纳闷的还是飞机引擎从哪里来吧。

在《时空旅行奥义书》中将这种人造物(artifact)与原来世界里的活体和切线世界里的活体接受者联系起来,由切线世界里的活体接受者(第一部末尾的Donnie Darko)将其运送来,由原来世界里的活体(第一部里的FAA官员,第二部里的旅馆老板陨石收藏者)将其取走。

在第一部中活体FAA没有下文;而在第二部中陨石从哪里来,是活体接受者Justin Sparrow从切线世界发射过来的吗?

又没有上文。

这就是两部片子不能对接和互解的关键所在。

在现实世界里,飞来横祸砸死人的事件也不少,但飞来的物体往往来自现实世界,“一切皆有原因”不是主说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即使是陨石,也不是来自另一个时间,而只是来自另一个空间,仍然合乎逻辑。

但是飞来的飞机引擎找不到出处,确实是第一部故意留下的难解之谜。

      第一部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实质性的深入理解甚至创造性的突破呢?

关键就在本文的开篇:“时间旅行的意义在于成长的速度”。

《死亡幻觉》第一部之所以感人和吸引人,其煽情的地方不在于爱情,而在于反讽。

机械僵死的教育,道貌岸然的政客,伪君子的道德卫道士……那些在切线世界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恰是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中的常态,而切线世界中,具有神力的活体接受者会对这一切进行破坏,死控体设计陷害他以复活,活控体设法阻止他以苟活。

在这充满矛盾和阴谋的世界里,一个从懵懂到清醒的年轻人肆无忌惮的按照理想主义的模式鞭挞现实中的一切虚伪和丑恶,从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的叛逆走向坚定而果决的背负和牺牲,超越的是自己而不是时间的成长,这才是《死亡幻觉》吸引人的精神实质所在。

      第二部中,从女性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Samantha、Corey与Randy之间复杂而微妙的爱慕、嫉妒与悔恨关系,以及在Samantha这样的美女眼中,像Jeremy、John Mellit牧师和Justin Sparrow这些个怪男人,对他们的好奇与厌恶又充满了隐喻。

女性的成长毕竟与男性的主题有所不同,她们更多的是向内问心而不是向外问责世界。

所以第二部中,科学、宗教、正义、金钱、美色与友谊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来象征的。

这便是第二部对第一部真正的精神继承。

经过这一切切线世界里的挣扎之后,Samantha就像她的哥哥一样,长大成熟了,之前满嘴脏话,漫无目标的生活,被之后从容而淡定的走上巴士回家所取代。

尽管这个世界仍然那么suck操蛋,但是与死去的哥哥不同,Samantha活着,活着成长,就必须怀揣着梦想去面对残酷的现实,这便是第二部结尾画心的意义所在……       从愤青批判者到社会的中流砥柱,从摇滚青年到为人父母。

有多少时候,你曾为自己的过去懊悔或怅惘?

你用一生的时间去试错,获得的教训去告诉你的孩子,可他们偏偏要重新亲自再试错一遍,你是否曾为此感到气恼和无奈?

看到酒吧迪厅里的美女帅哥,无节制耗尽青春的玩乐而不顾将来、不计责任的纵欲?

你能否把他们拉出吵闹的夜店,在宁静的角落里告诉她,你年老色衰了没人追求没人买单了怎么办?

怀孕了你的孩子生下来谁来养?

你的父母老了怎么办?

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

……       《死亡幻觉》用切线世界里的巨大归谬,让现实世界里的人们反观自身,学会心存善良并懂得感恩与珍惜。

科幻毕竟是科幻,于现实和历史中,我们不可能穿越时空,但却能通过头脑里的智慧,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憧憬(memory and dream),来实现这种自我反省。

我们知道了过去的选择导致了现在的后果,就可以通过改变现在的选择来改变将来的结果。

快一点成长,快一点成熟,快一点减少犯错,快一点赎清业障,这便是时间旅行的意义之所在。

     博客原文链接http://student.mblogger.cn/passionfly/posts/282375.aspx

 4 ) 以为“看懂了”的,才是SB

其实我真正想给3星,但太多“以为自己看懂了”的人打了太多高分,减1星平衡一下。

首先,我觉得好的电影,应该在电影的时长里就表现出【完整】的东西,而不是另外在网站什么的地方再加以大量补充企图补完。

因为——超出答卷范围答题,无效。

(我只针对【完整】,而真正【Extra】的内容,例如丰富世界观之类我并不反对)然后,本片以一个看似有逻辑的伪(?

)科学方式去讲述不合逻辑的故事,按它要表达的“离线宇宙”去理解根本一头雾水。

(有些人以为让人搞不懂就是很牛B,实则不然)看完电影,再把那些“觉得自己看懂”的影评看了,也更加证实了故事的逻辑经不起推敲。

1.有影评说,Donnie 需要把“圣物”送回去。

怎么送?

影片有他做出“把圣物送回去”的举动?

Donnie 前后的区别就是:A.当晚被Frank引导出屋子,没死;B.留在房间里,死了。

什么时候把“圣物”送回去了?

2.兔子人Frank的作用是引导Donnie 毁灭“离线宇宙”。

这就很矛盾了。

看完电影就知道,Donnie行动的区别只是:A.不在房间,没死;B.留在房间,死了。

如果B是 毁灭“离线宇宙” 的正确方式,那兔子人Frank不引导Donnie走出屋子就行了,兔子人的出现引导了个寂寞?

3.一切分歧在于10月30日那个飞机引擎在10月2日出现。

整个时空悖论产生的原因就是10月2日出现了本应发生在10月30日的空难。

要根本解决悖论,就只有让10月30日的事情发生在10月30日才对。

但影片的最后并没有改变这件事,那怎么可以当作解决“离线宇宙”?

4.对比Donnie在10月2日死或不死而产生的影响,就是Donnie不死的话,后面会有Frank、女朋友死了。

如果影片要表现Donnie为了别人或者而牺牲自己的话,那就简单而且容易得多。

(不过,并没有证据表明如果Donnie死了,Frank、女朋友就会活下去)最后,对于那些“看懂了”而给高分的朋友,虽然你真的有去了解导演提供的额外信息,但有没认真推敲过?

用不合逻辑的前提去把影片包装成合逻辑,本身就已经不合逻辑了。

另外,这篇影评才比较对劲——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707467/

 5 )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在胆怯了二十几年之后,最近正在向惊悚、悬疑片进军。

——我知道,只有征服了他们,我才能看到更多更好的风景。

哦也。

先看了《致命ID》,再看了《死亡幻觉》(《Donnie Darko》),这个中文翻译非常不高明,或许容易剧透,或许容易误导,总之很糟糕。

还不如香港人翻的那耸动的“惊悚28天”。

本以为此片会如《致命ID》一般惊险刺激的悬疑片,没想到看到的是另一种景象。

拿投影仪看的,要招待客人,还有点紧张,所以在影片开始和中间走动了几下,有些细节没注意到,直接影响理解剧情。

整部影片,从配乐到台词到表演到剧情,都透着几分诡异(事后查资料才明白这样的诡异是有原因的。

至于原因是什么,在此不剧透了)。

电影非常酷,感觉导演讲了很多互相联系的东西,但没有把线索和他们之间的关联说清楚,阻碍了观众对影片的理解。

此片是出了名的晦涩难懂,据说难懂程度甚至超过了大卫林奇那部著名的《穆特兰道》。

不过也许正因为这样,才会促使一众影迷把碟看了一遍又一遍,争论得头破血流也出不了一个完美的圆满的结果。

此片题材有点像《蝴蝶效应》,但前者的重点是拿科幻的形式来表达迷惘绝望的青春情绪,后者的科幻是故事的主轴和原点,剧情围绕着某个理论展开。

跟《蝴蝶效应》比起来,此片“艺术”得多。

影片没有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冲击力,但颇耐人寻味,看过之后它的剧情和氛围会萦绕在看客心间徘徊不去,让人感觉如果没有对影片进行思考,整个观影的过程就仿佛缺了什么似的不完整。

2009年4月16日14点30分,我下了公交车走在去办公室的路上,阳光很刺眼,街上行人不少,都在匆忙赶路,没有人会扭过头看别人一眼。

眼前看到的一切,与电影里感受到的一切非常不和谐地重叠在了一起,我恍恍惚惚,失落而沮丧:什么东西证明你所经历的一切是个真实的存在?

破坏世界和改变世界之间有什么区别?

如果是一场梦,我们是在梦中还是在梦外?

如果现在的生活让我感到不快乐又无法摆脱这样的安排,那我该怎么办?

生活的轨道是什么?

我甚至开始怀疑接触太多这样的电影对我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知道自己理解能力还行,但逻辑思维能力不是一般的差,看完电影的时候迷迷糊糊,一些东西比较明晰,但另一些则不清不楚,上网看了不少资料和电影花絮才明白了大半。

网上分析的文章已经很多,在此就不发表自己那些不甚高明的感想了。

只说说自己发现的一两个好玩的地方。

搭建此片的各种元素和充实剧情的一些细节,看起来是不甚相干的混搭风格,但如果你一件一件地追究起来却奇迹般地和电影要表达的几个关键词实现完美的呼应。

就比如影片进行到后半段男主和女主去看电影,看的那场是《鬼玩人》,《鬼玩人》是八十年代经典的美国恐怖片,大意是一个小木屋里有一本死亡之书,书中的内容说的是人可以持久的躺着呈睡眠状态,永远不会真正的死去,几个大学生念了书里的咒语,结果活过来的永远不死的魔鬼把几个学生一一弄死。

最后英雄般的男主与魔鬼一番生死搏斗之后终于见到了美丽的黎明但最终仍然死在魔鬼手里。

魔鬼不死的循环暗合了《死亡幻觉》里的循环,故事中的男主也和DONNIE最后的命运相似。

男主还在影片中提到《回到未来》,也是一部关于时间旅行的经典影片。

他们出来电影院之后,导演给了电影院门口上方挂着两部影片名字的广告灯一个特写镜头,那两部,一部为这部《鬼玩人》,另一部为《基督最后的诱惑》,《基督最后的诱惑》的导演是大名鼎鼎的马丁斯科塞斯,被许多基督教国家归为亵渎神圣的禁片,上映年份正好是1988年,《基督》一片大意为耶稣经历了种种,最后被吊在十字架上忍受着巨大痛苦,恍惚中有一位天使告诉他上帝已经解除了他的责任,从此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

耶稣在天使的陪同下走下了十字架,像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几十年后,奄奄一息的耶稣在病榻前见到了自己从前的几个门徒。

犹大突然指责耶稣背信弃义,未能完成赎罪的使命。

这时,耶稣才发现一直在自己身边的天使竟然是撒旦的化身,悔恨交加的他请求上帝一切从新再来。

耶稣又回到十字架上,他从痛苦中醒来,这次他摆脱了最后的诱惑,化成不朽。

这个故事暗合了影片的救赎和拯救的观念和DONNIE在似梦似醒的幻觉状态下受到已控体FRANK的指示做出一些暴力的破坏事件的剧情。

在《基督最后的诱惑》里,马丁西科塞斯其实并没有篡改圣经里说过的结果,而是解构了故事或者说是历史的过程。

经过一段曲折的道路,最终耶稣仍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上了十字架,完成了他的救世任务。

《基督》的原书作者在开篇的序里讲的一段话非常感人,摘录如下:“他最后选择的是常人所走的路,多么好、多么理智的选择啊!拯救人类是多么疯狂的想法!能够逃避饥饿、折磨和十字架,安度一生,给了他多大的快乐! 最后的诱惑只是发生于闪电似的一瞬间,发生于救世主濒死之际。

但耶稣立刻就用力把头一摇,睁开眼睛,又回到现实里来。

不,他不是一个叛教者,荣耀归于上帝!他不是逃兵。

他已经完成了主交付给他的使命。

他没有结婚,他没有过安乐的日子。

他已经走到牺牲的最高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他闭上眼睛,感到心安理得。

接着是一声胜利的长啸:使命完成了。

……”这些都与影片男主在无数个循环之中被已死控体设置的陷阱一步一步地引向活体设置好的那个结局相合。

这段道白简直可以拿来当做男主的独白。

甚至男主从头至尾在脸上浮现的诡异的和讽刺意味的笑容,也可以在《基督》这部电影里看到投射。

离线宇宙和原初宇宙的观点,在圣经的希腊语经卷的万古之前的世界和中世纪古罗马的现实世界的对比中也能见到端倪,影片中耶稣所受的煎熬和面临的抉择,和DONNIE的情况类似,而DONNIE作为活体接受者献出自己身体维持宇宙的平衡也跟耶稣献出自己的血给世人赎罪相似。

只是影片表现得很低调,对于男主的心理状态也没有明显的表现。

所以为什么不少影迷会觉得,这片子的神学宗教意味,远大于科幻意味。

而科幻的终极,是否会又回到神学的领域,不得而知。

我相信导演也和片中男主一样,是个不可知论者。

这期间我甚至还想到《大话西游》。

《大话》里,除了搞笑和爱情、时空穿梭,唐三藏说的一段话我也印象很深,他说,生又何哀,死又何苦,等你明白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你自然会回来跟我唱这首《ONLY YOU》。

至尊宝最后做了决定抛弃尘世的种种,跟随命运的安排,和三藏一起西去取经,又何尝不是和这部里的男主一样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再以背景音乐里出现的乐队——TEARS FOR FEARS为例。

乐队简介GOOGLE搜索如下:TEARS FOR FEARS一直是一支野心勃勃的英国流行/摇滚乐队,乐队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不愿意重复自己,他们奉行一种“毁灭与重建”的作风,不管上张专辑如何的成功,反正他们的下一张专辑绝对不会简单的重复上张专辑旧风格,他们宁可打破一切重新来过。

这与电影里屡次提到的“破坏”、“毁灭”、“创造”暗合。

TEARS FOR FEARS是我最喜欢的一只八十年代的英国乐队,大学的时候一次无意间在学校卖打口磁带的摊子上买下了他们的精选集,之后四处找资料,那合卡带也听了无数遍。

电影里,导演安排了好几首他们的歌做插曲,歌中表达的情绪和氛围跟影片是那么的切合熨贴,再加上乐队的名字,简直让我怀疑导演整出这部电影的最初动机是因为自己喜欢这个乐队。

那首恰到好处的《MAD WORLD》放在片尾,配上一个集体照似的长镜头,美丽而生动,直接触到观者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也把此部影片推至更具内涵的诗意境地。

以上皆为个人观点。

就像一个朋友说的,科幻的玩意儿本身就存在悖论,越讨论可能越糊涂,导演要表达的重点搞不好也不在这里。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把电影里那些和科幻有关的情节跳过,影片营造的那种青春时期特有的怀旧、感伤、迷惘的氛围,一些值得反复玩味的细节,还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甜蜜而感伤的电影配乐,足以让它成为类型片中的另类经典而被影迷们长久地关注。

另外,剧中演员也发现不少熟面孔,杰克布莱克,那个给功夫熊猫做配音的搞笑的胖子,在里面演一个估计留级留了很多年的流氓学生,气质诡异的英文老师巴鲁摩尔是本片制片人亦在《霹雳娇娃》里演女主,那个恐惧和爱理论崇拜者的女教师在美剧《HEROES》里面扮演PETER的母亲,同样是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男主格伦哈尔在那时真年轻。

不过演一个16岁的男孩稍微有些牵强了。

《MAD WORLD》的歌词:中文: 所有在我附近的是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地方熟悉的脸每天早早的愉快的没有目标的跑没有目标的跑他们的泪花填满了他们的玻璃杯没有感情(表情)没有感情(表情)掩藏住我的头我想要淹没我的悲伤没有明天没有明天并且我感觉我有点儿滑稽我感觉它有点儿哀伤我的死亡是我曾经拥有过的最好的梦想我感觉这很难告诉你我发觉这很难得到当人们跑在圈子里它一个非常非常疯狂的世界疯狂的世界孩子在等待他们感觉长大那天生日快乐生日快乐我感觉每个孩子都应该坐下来听听这个方法坐下来听听在学校我很胆怯没有人知道我没有人知道我你好老师我的课程是什么她对我视而不见视而不见我感觉我有点儿滑稽我感觉它有点儿哀伤我的死亡是我曾经拥有过的最好的梦想我感觉这很难告诉你我发觉这很难得到当人们跑在圈子里它一个非常非常疯狂的世界疯狂的世界放大你的世界疯狂世界英文歌词:All around me are familiar facesWorn out places, worn out facesBright and early for their daily racesGoing nowhere, going nowhereAnd their tears are filling up their glassesNo expression, no expressionHide my head I want to drown my sorrowNo tomorrow, no tomorrowAnd I find it kind of funnyI find it kind of sadThe dreams in which I'm dyingAre the best I've ever hadI find it hard to tell you'Cos I find it hard to takeWhen people run in circlesIt's a very, veryMad WorldChildren waiting for the day they feel goodHappy Birthday, Happy BirthdayMade to feel the way that every child shouldSit and listen, sit and listenWent to school and I was very nervousNo one knew me, no one knew meHello teacher tell me what's my lessonLook right through me, look right through me

 6 ) 什么叫做伪经典,这就是~

说经典 而且据说是导演理查德凯利的处女作好吧可能是很经典 导演可能很天才不过一个让观众看不懂的电影我真不知道经典在哪里 我花了一个小时研究背景资料 还是不太懂为什么当尼被圣物砸死 离线空间就消失了那为什么那个兔子还在一开始救他为什么后面突然就回到了开始 难道当尼自己能让时光倒流如果当尼自己不愿意死 为什么又说会产生死循环 因为那时候已经产生了黑洞吞噬一切空间了靠 不知是我脑子不中用 还是导演脑子进水了后来查了一下这哥们的其他电影 评分都是四分左右(满分为十,死亡幻觉近8分,排行IMBD100多位),如果他真是天才导演 应该和詹姆斯卡梅隆、克里斯托弗诺兰一样,部部经典。

因此我估计这是一个伪经典片子 大师从来都不是靠运气成为大师的。

 7 ) 这是部屎

我从来不登豆瓣,今天之所以登陆,是因为这部电影曾经放在《看电影》上得到与返老还童,记忆碎片,迷雾等高评价电影一样的位子做过推荐,我一直就不想看这部电影,因为总感觉这部电影应该很平淡,今天看了,我只想说,这部电影像一坨史,我没见过这么差的片子,我看过很多小众片,而且基本上能得到过肯定的片子我觉得都挺好的,至少不会很排斥,但是这部电影,我想说,浪费了2个小时,难怪电影院票房这么低,这就是部差距的垃圾,完全不知所云,伪科学搞了半天,青春气息乌龙其中格格不入,很没有意义的剧情却描绘得像生死攸关的场景一样,配乐更是奇葩,你特麽是在拍悬疑片吗,吓唬人半天,劳资都已经疲惫了,你还不能给劳资带来一点快感,就是想折磨人是吧,好好学学人家昆丁,里奇,芬奇是怎么讲故事的,同样是很平淡的东西,你不能觉得自以为是地卖弄一些很平淡的东西就可以博得人们的刮目相看,肚子里没有货就别出来害人,结尾没有任何亮点,如果你想浪费观众两个小时的神经来反射出一个惊天动地的结尾那就错了,因为观众已经没有那个精力把电影看完了,就好比这个电影一上来就是空白,空白2个小时后,给你一个结尾,这个结尾就是地球毁灭,宇宙崩塌,XXOO观众也不会喜欢。

这是我看过的最垃圾的片子之一··

 8 ) BULL SHIT!

  能搜到的影評都看過了,但是好像都忘了一個根本問題:怎樣才是正確的宇宙?

  如果是正確的時間順序,DARKO不會死於28天后的飛機失事。

  可是時間錯亂了,於是DARKO死在28天前。

     OKAY,既然錯亂了,那怎樣才能不錯亂呢?

  於是一個兔子出來了,把DARKO救了,萬事順利HAPPY ENDING。

  可我們發現,因為DARKO被救,宇宙更錯亂了。

     於是,《奧義書》說DARKO必須自己讓自己不被救,宇宙才能得救。

  於是DARKO淹了學校,燒了民宅,劈了銅像,耍了威風,終於把自己整死了。

     好吧,這該是HAPPY ENDING了吧?

  不過要是一開始這死兔子沒救DARKO,不早就HAPPY ENDING了嗎?

     原來,這就是故事真相:一個兔子救了一個必死的人,然後告訴他你必須想方設法讓自己再死一次。

  那你一開始別去救她不就完了嗎???

     BLOODY BARELY BUG!      還有:如果引擎穿越時空回到28天前砸死DARKO是宇宙錯亂的起因,那DARKO要恢復正常的宇宙就要阻止引擎穿越時空,而不是讓自己在28天前被砸死!!!

因為按照正常的順序,他是不會被28天后的引擎砸死的!!!

     導演真是滿腦子短路。

 9 ) 炫技太过,过犹不及

说实话,没看懂,看完之后觉得云里雾里,直到看了一些评论和介绍才理出点儿头绪。

主人公Donnie Darko被一个神秘人物Frank夜半时分引出房间,躲过从天而降的飞机引擎,逃过一劫,但又被告知世界将在28天之后毁灭,他有拯救世界的义务。

之后的28天里,他通过亲身经历和阅读一本奇书,知道了毁灭的缘由是“离线宇宙”,那架莫名其妙的飞机引擎来自未来,正是28天之后他母亲和妹妹乘坐的失事飞机。

他运用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将“离线宇宙”恢复到“原发宇宙”,用自己的死换来世界的恢复正轨。

这样的故事在科幻电影和小说里并不算新颖,更不算复杂,可是居然让我这个看过不少电影的人没看懂。

而且还有疑问:最后主人公还是死于来自未来的飞机引擎,这不还是时空的紊乱么?

世界怎么就得到拯救了?

还是说未来的发展从这一种可能变成了那一种可能?

可能是我还是没看懂。

一种原因是我智商不够(我当然不甘心承认这一点,并且可以拿出很多证据来证明不是),另一种原因就是编剧和导演(同一个人)在装13。

这部片子的评价不低,IMDb评分8.3,排名127,跻身TOP250之列。

豆瓣上的评分也相当不俗。

不过从评论来看,很多人也是在来自电影之外的信息的帮助下看懂的,因为电影里有太多的隐喻和指涉。

也许有人觉得一部电影承载了这么多的信息量很牛逼,特别地这还是导演Richard Kelly的处女作,更是牛逼的平方,于是给出了高分。

而我恰恰是为此才压低了分数。

并不是我刻意与众不同,而是我不认同这种方式。

一部电影所应承载的信息量,下限是让观众足以看懂故事,上限是不要给观众造成困惑,这个“度”往往是由影片的故事决定的。

一个新导演,很喜欢往自己的处女作里塞入很多东西,恨不得把自己所有想表达的都放进去,这样一方面会使影片承受不起,另一方面也会使观众看着很累。

还喜欢玩些花样,用一些技巧把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非要给弄复杂了,这是一种水平,但更是故弄玄虚。

再加上一个总摆出一副表情迷离阴郁、说法阴阳怪气的死样子的男主人公,那就除了装13之外没什么好评价的了。

其实影片里那种80年代的感觉还是挺迷人的,每每适时而起的歌声也配得不错,拍摄手法上也颇有些闪光之处。

只是导演过于炫技了,过犹不及。

 10 ) 能抑制住自己表达欲的导演

看了很多很多有关时间概念的电影不论是长篇累牍描述实践理论还是仅仅擦一点边只有这部Donnie Darko让我感觉最舒服导演抑制住了炫耀自己懂得某种高深的时间理论的冲动完整的宣泄了自己的人文情怀很难她让我在看过片子后没有找人争论下里面时间理论的不完闭性的冲动脑子里浮现的只有等待飞机引擎落下时那年轻的笑容

《死亡幻觉》短评

没有B就不要装!

7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Mad World by Gary Jules,《小牛》式收尾。《麥田捕手》科幻版。

10分钟前
  • HurryShit
  • 还行

有深度的电影 配乐也不错

14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推荐

我一点也看不懂,然后女主角超漂亮~

19分钟前
  • ZLY
  • 较差

妹的,看完看到好多人讨论什么原发宇宙、离线宇宙,彻底囧了,我的理解就是主人公遇到意外后临死前的一场梦,什么深奥的宇宙知识、逻辑悖论不懂。

24分钟前
  • RealityBites
  • 还行

是的 我看不懂 即使看了影评 我也不知所谓 因为作为文科生对于这种包含物理的逻辑事物完全头痛 还穆赫兰道比较容易理解

28分钟前
  • 多田
  • 还行

既《穆荷兰道》之后又一部让我完全迷糊的电影~~

32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节奏超级超级奇怪,演员也演得很古怪。我也走了一段很奇怪的路,来了一家奇怪的私人影院看了这部电影。看得还满难受的。

37分钟前
  • 红豆♥
  • 还行

通过对校园暴力、霍金理论等不同元素的杂糅,创造了一种时空错乱而又玄乎其神的伪高智商幻觉,并以其粗口连篇的反教条主义暗合了当下美国主流的病态文化方向,其实只不过是一部毫无益处的烂片....

40分钟前
  • 丰饶之海
  • 较差

故事不够吸引人,科幻得一点不科幻,节奏慢得根本不符合剧情,沉闷地完全像在装逼

45分钟前
  • #烧光光#
  • 很差

童年回忆,那时候就被整部片子的风格吸引住了。今天重新看了一遍,片尾的Mad World和主题太贴合了。这算是科幻片里很难得的具有文学性的撕裂感的绝望和宿命论的窒息感的悲剧色彩的一部片子。男主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以及这个麻木疯狂的世界牺牲自己,只留下了原生宇宙他人的一场朦胧的梦。

50分钟前
  • Zucchini
  • 力荐

如果有机会进入离线宇宙体验一下那也是死而无憾了,原发宇宙实在太boring了

55分钟前
  • Alex
  • 推荐

对于这类影片 科幻也好 宗教也好 其实只要背景知识足够 就能一一对应上解释 所以这种片子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对不懂的人卖弄 对半懂装懂的人糊弄

57分钟前
  • 张大毛喝美年达
  • 还行

吉伦哈尔那个“受”啊~~之后才知道此片是IMDB TOP250成员

60分钟前
  • 十夜
  • 推荐

除去这些时空旅行的噱头,它其实是透过一个叛逆青年的视角,通过隐秘的恐惧和欲望这些东西,去剖开麻木的生活。我仍旧觉得很难去表达这个感觉,但我知道,导演做到了。这完全就像是为了诠释那首mad world。看到最后,我都想哭了。

1小时前
  • Oay
  • 力荐

3.5。1.“怀着少到可怜的好奇心看你莫名其妙地自嗨”,这种观影状态持续了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导演对观众的牵引能力略毁。2.幸好,结局虽然简单粗暴了些(一梦遮百傻),但对比起前面的天马行空,能给出这个不坑爹的交代已属奇迹。3.如果浓缩成短片,应该会威慑力大增。4.男女主加分。

1小时前
  • Ocap
  • 还行

就算是立意新颖,但是节奏也太慢了太慢了太慢了!!!!!!!而且没啥个名堂出来。

1小时前
  • Jeanie
  • 还行

跟《眼前的生活》很类似的剧本。片尾《mad world》很好听。

1小时前
  • 徐小Q™
  • 还行

IMDb Top 250之一的片子,挑战智商和集中力的片子,看完后似懂非懂,说不明白,似乎又有点明白,可是说出个所以然来又说不出来。结尾的歌很好听,原来阿桑翻唱的原版在这里,英文版本的更好听一些。

1小时前
  • 飞客流依
  • 推荐

一个类似蝴蝶效应的故事,但跟蝴蝶效应一样,两部电影都是属于玩弄概念装逼过头的典型。客观来讲这个剧情出发点还不错,但导演那种故意拍得一惊一乍和神神叨叨的风格,以此来制造悬疑和惊悚效果的手法实在是低劣至极,一部有创意的电影不能仅仅停留在那个点上,可惜

1小时前
  • 风雨骑老师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