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大宅门1912》,眼睛湿润了。
同样的热泪上涌,不同于《大宅门》的豪情悲壮,这是另外一种情感。
末了,白景琦独自坐在青青的墓前,眼角里泛着的,是他出生时都没有的泪。
镜头摇起,夕照下的黄河岸边,显得无比寥旷。
如果说《大宅门》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的白七爷,并将一股“杀他个干干净净”的精神贯穿到了底,那么这次的中篇《1912》更像是探讨世态和人情。
剧终了,我们的脑海里却会长长地留着七爷和路青青的影子,以及那个我们谁也说不准他们谁说得更准的上帝。
各位别再纠结艾薇儿说啥了哈,我就是一吐槽,借了这么句段子吐槽,没真以为艾薇儿说过啥,看个乐呵就好。
艾薇儿说了,我没说过这句话😂😂————————分割线————————我猜想,郭宝昌原本想塑造的青青,其实原本不是现在的样子。
可剧一旦成,就没有人再去关心创作者当初想怎样,而只会看着剧中人的演绎去直观感受对每一个角色的好恶。
我不想评论张歆艺的演技,也不想讨论郭宝昌是如何狗尾续貂,只是很愤懑,因为在剧中青青当之无愧是个十足的碧池,至少在很多女人的眼中,揉不下这种装13的三儿。
青青一出场,没多长时间就鬼使神差的爱上了七爷。
对着七爷又是卖弄活泼,卖弄清纯,卖弄正义感十足的,其实女人们一看就知道,丫这就是调情,绝对的。
七爷动心了吧,我就当七爷是好色,禁不住20岁的小姑娘活蹦乱跳,荷尔蒙失调所以被迷住了。
但是青青碧池也越作越勇。
清水镇吧,土匪多?
那我就非要跟着去玩刺激,结果不但没有帮上什么忙,净顾着拉屎喝水尿尿吃饭,跟七爷卖勇敢,秀纯真,末了还混个七哥,我跟你可是有生死之交!
你看,我为了你,死都不怕!
同住一个屋檐也毫不避讳。
男人或许会觉得兴奋,有个姑娘不顾忌闲言,还愿意跟你一起折腾,对你崇拜的要死,可女人看一眼就会知道,这些林林总总,还不都是些手段,以为没人知道自己的那点心眼,全是真情表露,但实际上,除了勾引,还是勾引,碧池们都惯用的一大绝招。
可是青青碧池啊,你表嫂刚刚才给你七哥生了个儿子,都没出月子!
可你满口为了九红长,为了九红短,结果却在暗地里和七哥勾勾搭搭,要说做三儿,无耻也就到这种程度了。
可是青青碧池还有更绝的在后头等你!!
杨九红的孩子被流弹射杀,自己也受了重伤,所有人都知道她收到了巨大的打击,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姨子青青的做法呢?
确实在医院里当着杨九红的面,兴奋的跟新婚妻子一样扑到了七爷的怀里,又抱又啃。
七爷本刚刚脱险,听说老婆伤了孩子死了,来医院探亲,还没跟杨九红对上眼,就被青青碧池一把拦截。
青青碧池对此美其名曰:我是担心七哥,现在七哥终于平安回来了,我高兴。
是啊,真TM的高兴啊。
杨九红直接被青青碧池气到当场昏厥。
我知道原剧中的杨九红也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也不是那种温柔娴淑一心在家相夫教子的“大老婆”,但至少,在《1912》的设定里,杨九红就是七爷在济南最正牌的妻子。
她为了让七爷高兴,说自己死了就让七爷娶了青青,七爷虽直白表露了自己喜欢青青,但对这事还是有点含糊其辞,毕竟他心里对九红有愧。
而我们的青青碧池呢?
杨九红知道以为自己活不成了,拉着青青说,我知道你喜欢七爷,喜欢他就嫁给他吧,说句自私的话,我这不是为了你,是为了七爷。
结果青青碧池反而急了,说我从来没打算嫁给七哥,因为我心中向往西方的一夫一妻,您要是想用这个说法来试探我,您可就大错特错了!
我是喜欢七哥,但不是要嫁给他,你以后有什么事,别试探,直接来问我就好!
我路青青行得正,坐得直,光明磊落,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
哎呀!
看到这里我真想替青青碧池拍拍手 好啊,实在是好,当了碧池,还给自己又立了一扇贞节牌坊,真是典型的三儿手段啊。
招儿不在新,好用就成!
可怜了杨九红,气的连输液器都拔了,扔了一地!
表面上,杨九红说我这样不是在跟你开玩笑,实际上哪个女人看到如此碧池不得气到肺炸?!
就算是二房也受不起这活死人的气吧?
好吧,七爷终于要回北京了。
我们就姑且承认七爷对青青的大加赞许不是出于下半身充血荷尔蒙失调,而是真心爱她,青青碧池也是好样的,是七爷迟来的红颜知己。
那么,七爷走的那几个月里,作为小情儿,青青你多少也该为七爷守个贞吧?
no no no各位看官们忘了,董事长走了,还有总经理呀!!
于是,青青碧池和田总经理的一段暧昧情就开始了。
我们姑且不论田子行接近青青的目的有多复杂,至少在青青碧池的眼里,田子行可是一个既神秘又帅气的男子。
七爷脑子进水,把密信这种关乎到全剧最重要的九朝秘本真相的东西交给了一个傻蛋姑娘,还指望她能跟所有人保密,完成大计。
可惜,田子行随便讲了点自己的悲惨感情经历,半真半假的就把这小妮子给绕晕了,又是送花,又是进田宅最私密的花房的,两下半就让青青碧池觉得自己牛逼了,那魅力和身份,噌噌的,又涨了几倍半。
田子行随便套了她两句话,丫就把密信的事说了个七七八八。
还跟老田暧昧的说,我知道你爱我,你都跟我说了那么多自己的事儿,我还有啥不能对你讲的?
土匪要毁她容,那可是碧池们最TM在乎的资本啊,这还了得,一下子扑进田总经理的怀里,抱得紧紧的,再来一句 “你别走,你走了人家害怕……” 风sao小样真是展现无遗啊!
精彩!
等七爷一回来,脚下的两条船都架好了,只等着你们男人为我争风吃醋就万事大吉了。
我对着七爷,一面跟九红说,嫂子我是全天下最关心你的人,我做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一面跟七爷打情骂俏、你侬我侬,咖啡厅里约着小会,让七爷一人把老婆家人撂家里不管;我对着田子行,一面无条件地享受着田子行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慕,一面又做出一副扭扭捏捏很为难的样子,说我觉得你挺好的,我也知道你爱我,但是现在就跟人家谈婚论嫁真的好早哦 哦 ·哦等两条船都撞一起了,青青碧池肯定会把自己撇清,说我爱慕七爷,但没打算嫁他,我俩没有结婚的可能;田子行我很喜欢你,可是我还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而且我爱的是七哥,咋办呢?
你能等不?
等我彻底忘记七哥,俺就嫁你!
你要是真爱我,一定要等我!
女人一眼就看得穿,切,都不新鲜了,碧池一般都这么霍霍。
只有男人们傻乎乎的觉得,这女子:一个字,好!
俩字,超好!
多几个字:真TM的带劲!
为啥好啊?
不知道!
反正比家里老婆好!!!
唉,真是替男人们的荷尔蒙捉急啊。
原剧中本来没有路青青这个角色,估计结局也就是青青远走他乡或者死了。
青青碧池祸害了一溜够,然后再来个消失,就存于眼前所有的男人心中,成为了不灭的“小三儿”,完美的代言,从此就在男人心中立住咯,让他们个个抱着自己老婆还想着自己个儿,不就正是以做“三儿”为乐的碧池们的终极理想了咩?
来,快替各位碧池赞一个!
到了末了,我已无力吐槽,但还是忍不住要重复艾薇儿的至理名言一次,这个世上,只有女人才看得出谁TM是真正的碧池!
反过来说,大宅门这戏到了《1912》也就完全给变味儿了,从宅院戏一秒钟变寻宝故事,全局整个都是围绕着九朝秘本展开的,几方人勾心斗角,为的都是夺宝,已经完全没了宅院里人情世故,城府心机的味道。
冷静点说,青青这个角色的设置也是略显多余的。
其实仔细想想,青青在这个戏里的必要性并不存在,基本都是青青脑子发热要搅和进去,或者七爷脑子进水非把青青掺和进去,在情节上并没有剧作的必要性。
估计现在不光是抗战戏这么玩儿了,寻宝戏也跟着来:戏不够,爱情凑呗!
可青青碧池,您真心hold住吗。
这么久了能看到七爷觉得还真不错,不过导演选人方面实在是把这部片子给毁了,本来剧本还算完整,只不过张歆艺把青青给毁了,我不相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人物,难道那个年代的海龟就是2B吗。
九红虽然不是过去的九红,但起码她演出了自己的感觉,这张歆艺演的这叫什么玩意,人不像人鬼不像鬼,2了吧唧,那个年代出国回来的人,如果像她那个素质,还真是不如大字不识了。
我真不明白导演让她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她演出来的这又是啥玩意,这样就能过了?
郭德纲的演技和她比起来真是高出太多了。
我觉得要是红花和青青两个人互相换一下能好点,张歆艺演个好看的丫鬟,大家还能接受,剩下让谁演我都不相信能比她演的更烂,哪怕当年的小燕子飞到1912变成陆青青我都不相信能比她还懒。
由郭宝昌执导的《大宅门》可以说是少数近年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电视剧之一,当时在中央台的热播曾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
《大宅门1912》作为《大宅门》系列剧的第三部,在关联性人物方面仍然由陈宝国、斯琴高娃掌舵,但在其他人物则作了重要调整,一大批一线明星倾力加盟,为之带来了不同的色彩。
在这其中,张韵艺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可以说构成整部剧作的新亮点。
其实早在《北京爱情故事》中,张歆艺就因饰演敢爱敢恨的林夏而一炮走红,去年在电影《匹夫》中再次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当然,无论是林夏还是《匹夫》中的小姑奶奶,都是那种充满野性的热烈,敢爱敢恨是其性格的主要特色,而张歆艺也正是凭着这种热烈奔放的演出让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自己。
此番《大宅门1912》,张歆艺所饰演的路青青可以说是整部电视剧的核心人物,如果说才子佳人是传统故事中的主角的话,那么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白景琦(陈宝国饰演)既有传统才子的风流,又有新式人物的狂放不羁,而这种性格对于深于梦想的闺阁佳人来说则是致命的诱惑。
然而,路青青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佳人,她是那个时代最早的知识女性,曾经留美的经历使她具有开阔的视野。
这中新式的组合构成了剧作的情感冲突主线,而相对于陈宝国一成不变的脸庞,张歆艺的表演则是整作剧作能否灵动起来的关键。
就故事而言,《大宅门1912》更像是《大宅门》系列的番外篇,它只是白景琦传奇中的济南部分,远离北京的四合院这里更具有某种自由的空间。
因而,与路青青的邂逅是一种无心插柳的举动,而留美归来的路青青则更像是这种自由风气的化身,无意间与七爷相遇。
或者,整部剧作就在于路青青的那种充满幻想的自由气质,她所展现的就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脑子里还编织着美国式的浪漫与冒险梦。
张韵艺将这种充满萌态的少女气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最近的网络用语中萌是一个颇受欢迎的词语,以致于出现为萌而萌的装萌。
张歆艺所饰演的路青青却让我们看到了她另一种风采,一方面延续了以前角色中的敢爱敢恨,另一方面却将那种豪爽转化为清纯,仿佛寒冬过后的第一束花蕾,虽然欢快到极致但却不是那种浓芳艳彩的热烈,更像清泉流过石板,叮咚作响。
她与白景琦的关系从一开始的误会,到中间的相伴冒险再到最后的生死相许,其中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但是却不显得做作。
古庙探险一段更是将其性格中的可爱与冒险因子充分展现出来。
虽然嘴上慷慨激昂,但是一到真的临事时却又胆小心慌,这或许并不是二十年代的女子,而是当下一个到乡村冒险的女大学生,或者可以说张歆艺的萌的气质是对当下众多女生的一个缩影。
透过《大宅门1912》,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萌动气质的张歆艺,这种气质与她之前的形象既有所关系,又有所突破。
或许,正是通过这种气质的转变,我们才看到一个更加多面的张歆艺,一个更加成熟完美的张歆艺。
近十年前,电视剧大宅门横空出世,可以说是几乎难以挑出刺的作品。
当时我记得郭宝昌先生说大宅门要拍成三部曲,因而十分期待。
但窃以为大宅门2不如1,,1912不如前两部。
为何2不如1,我觉得主要是家族恩仇过于沾染政治因素,特别是后期建国后各种运动的拍摄,对导演是一个很严重的束缚,但整体来说,大宅门2仍不失为一部好剧。
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来了大宅门1912这部大宅门系列的收山之作,但不得不说,这部戏让人越看越失望,实在难免狗尾续貂之嫌。
平心而论,如果这部戏不叫大宅门1912而叫《秘本奇案》、《阿胶传奇》之类跟大宅门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名字的话,光从剧本上看这片子应该当得起三四星但之所以最后我一直在纠结于给他两颗星还是三颗星的原因,主要是这几个方面影响我做出的判断1,演员方面如我之前在短评中所说,如果杨九红如何晴所饰演的这么温婉的话,那就算是完全否定了何版的姨奶奶,杨九红何许人也?
烟花女子,尝尽人间冷暖,看过世间丑恶,生存的不易养成了她刚毅的性格,若是狠起来,必不逊于男子,而何晴的表演,不是在表现杨九红,而是在表现黄春,而饰演其丫鬟红花的演员,则在有意无意间表现出了比何晴更适合这个角色的感觉。
其次,张歆艺所饰演路青青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其实我觉得挺多余的,当然有人会说这个角色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线索人物,确实,在这部剧集中,路青青确实是一个线索人物,但是张歆艺的表现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她始终没有摆脱“林夏”的影子,有点儿用力过猛,各种矫情各种装,让我不得不判断这是她的本色演出,在这部剧里,路青青更像是一个傻大姐,一如《射雕》里的傻姑,所不同的是傻姑是真傻,人演出来那是演技好,这位大小姐是装傻卖二。
2,剧本方面大宅门头两部之所以吸引人,我始终认为是因为剧本方面,郭并没有简单的宣扬所谓善恶正邪,家国斗争这种非黑即白的东西,而是通过家族的发展来刻画人物,使得整个剧集中所展现出来白家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谁也不是完人,谁都有缺陷但是大宅门1912则颠覆了这种设定,围绕着一个所谓秘本,七爷和田子行之间的争斗则明显的被刻上了正邪的烙印,加上张歆艺那种洒狗血似的表演,则使得这几个人物的表演非常之脸谱化,往往给人的感觉是,她还没开口,我就能知道她要说什么,她会做什么,很没有意思。
如果大宅门的第三部是这样的一个产品的话,说实话,我情愿它只有头两部以上种种,让这部本该续写辉煌的剧集沦为了一个平庸的肥皂剧如果这片子跟大宅门没什么关系,或许我会打三四星因为是大宅门的所谓第三部,但只有这个质量,我本想打个两星看在陈宝国、斯琴高娃、刘佩琦的份上,勉强打个二星半狗尾续貂。。。。
百年大宅门的兴衰史,演了100集,可以说是大作之笔。
大宅门1912弥补了第一部分1912年后大约10年时间空档的不足,白老七济南创业史,抢夺秘方和敌人斗智斗勇,九红一家和堂姐玉芬家相处融洽,女儿不在身边但是有老七的悉心照顾九红生活的很幸福,犹如原配上的了厅堂下得去厨房。
解释了九红第二个孩子是在乱军中被打死的,这次灾难导致了她今后不能怀孕,也是白老七最后一个孩子。
值得一提的地方是,青青问二奶奶为什么不接受杨九红?
老太太说了句,家规就是家规,家法无情啊。
哭着说的。
白老七在济南有这么大的产业,杨九红这位好妻子是有贡献的。
你们自己体会,老太太在心里是非常佩服杨九红的。
她们婆媳没见过面但有信件往来,杨九红给老太太打老七的小报告。
七爷多情,出来个‘’小三‘’人设的青青没什么出奇的,这故事情节也可以吸引很多大宅门老粉,大家看的也是种情怀嘛,可青青的演技浮夸不说,戏份多的观众都看不下去了只想快进就是编剧兼导演郭宝昌的问题了,这部剧制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咱也不知道。
青青在此剧最大的贡献可能就是为九红接生了儿子,一直在捣乱也没帮啥忙,诱饵差不多。
打情骂俏适可而止,多了就毁剧了。
编剧把帮助七爷拿秘方的女人换成杨九红不好吗?
这也跟她去关东取药呼应上了,让九红这个贤内助有勇有谋的形象丰满些。
偏爱杨九红,夫妻间的吵架贫嘴比和‘‘小三’’的打情骂俏好看。
杨九红换演员了,不知是不是何赛飞不愿意接戏的原因
七爷和言爷的对戏精彩。
金豆子和红花,下错一步棋,毁了一人一辈子,映射二奶奶对杨九红,悲情的下半辈子。
二奶奶和三爷这俩绿叶戏份少的可怜,编剧把时间都浪费在青青身上了。
是不是每个剧中都有个人能未卜先知。
《闯关东前传》里蒋大人死前有预感,青青死前,杨九红也觉得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结尾编剧太差劲,他想把一切可能揉进去,结果只有个狗尾续貂,1912是大宅门的狗尾,结局是1912的狗尾。
1、白景琦最后和青青的隔空对话很苍白编剧很想给大家一个撕心裂肺,煽情的结尾,让白景琦坐在青青墓前与她隔空对话,硬生生的想造出一个打动人心的场面,可惜默默流泪的只是白景琦,白景琦自己把自己感动了,可惜没感动观众,反而青青那一惯的独白方式让人觉得想笑。
2、如果安排隔空对话的前提必定是青青为白景琦而死青青不是为了谁而死,而是自己傻死的,我爸说,青青就是个二,她最后那一刻依然想救赎田子行,很明显她爱的应该还是田子行,才会二到不行,最后白景琦那么力劝她她都不听还是去找了田子行,她是被自己的白痴害死的。
如果解决白景琦真的会坐在青青墓前哀婉,那么之前只会有一个原因,是田子行杀白景琦,而青青为白挡了一枪,最后白杀了田。
坐在墓前的哀悼是要有多么深的情谊,惋惜和不舍,退一万步讲如果青青是如剧中所演而死,白仍然可以悼念,但是远远没有青青为白而死给白的震撼大,情绪深远,疼痛锥心,而结局合情合理,让白的有情有义更加打动人心。
3、田子行真的爱青青么田为什么杀青青,因为他爱青青,他得不到的也不想让别人得到,而他也知道自己是必死之人,他害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人都不会放过他,他不会有活路。
所以他会杀青青,他希望即便生前不能,死后也可以共赴黄泉,那么最合理的应该是守在青青身边等待着白或者其他人来杀他,这样可以共同死去。
可是田居然杀了青青就跑了,难道想他卑鄙得更彻底一些么!
他既然可以抱起青青居然就把她放那,难道就是等待着白来再跟青青说几句诀别的话!
那不是成全了白和青青!
田子行,你也傻啊!
总之结尾设计不合理,设计的不合理的地方太多太多。
言爷很早就被中西医断定如果不戒酒活不了多久,那么下井捞秘本,毋庸置疑,他定会为秘本而死,情节冗长拖沓,毫无意外的死在了最后一次下井,设计了一个大家都想得出的情节,有意思么!
本来井水枯干的时候,老爷子说后半部秘本在井里,我一直以为井水应该是下半本,那么设个小小的悬念挺有意思,而且九朝贡胶本身也得用井水熬制,而从井里捞出秘本,反而没意思了。
没意思,都没意思,整部戏拍的没意思,没钱找功底深的演员,没钱找好编剧,无聊的1912.
只看了前几集,真心有点看不下去了。
头号搅屎棍--张歆艺她是不是当这戏是还珠格格呢?
整容整得成功也不至于这么得瑟吧,每时每刻,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她都在挤眉弄眼嘟嘴卖萌装可爱,每次她一出场我就想到对着手机五连拍那种小女孩。
我说你能跟剧情环境稍微配合一下吗,都要撕票了,双方都开始开枪乱战了,命都不一定保得住了,你敢紧张一下吗,能严肃一下吗,认真一下吗?
还跟那瞪眼挑眉装可爱呢?
真JB烦人!
不论说什么话什么事,表情都那么挑逗那么装,倒挺适合演一窑姐的!
二号搅屎棍--何晴这哪里是窑姐杨九红,要不知道这是大宅门,你准得认为这是某大户人家娶来的一位门当户对,书香门第,识大体,温柔贤淑的正室大老婆!
杨九红本该有的妖娆妩媚,风尘气息,偶尔撒泼等等特点一改不见!
三号搅屎棍--其他所有青年演员看看胡鲁的表演,看看言老板(康熙里面明珠)的表演,再看看其他青年演员,都tm哪找的,会演戏吗?
那个段飞,那个路达义,表达情绪用不着次次整那么大表情,皱眉瞪眼的干啥啊?
明明想演愤怒着急发飙,却看着那么让人想笑。。。
四号搅屎棍--郭德纲老郭演的没问题,但因为前三号搅屎棍把这一算正剧的戏给整搞笑了,再加上老郭这么一来,本剧彻底成为细说+还珠式的闹剧!
一个演员不行可理解,不可理解的除了陈宝国和斯琴高娃,剩下的演员全不对劲,郭宝昌是你找不到合适人了吗?
还是让投资方指定的人选给黑了?
大宅门1912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内容结构都不逊于前两部,但是张歆艺装嫩的表演与几位老戏骨的表演风格格格不入,怎么获得的角色。。。?
遗憾。
以下凑字数:大宅门1912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内容结构都不逊于前两部,但是张歆艺装嫩的表演与几位老戏骨的表演风格格格不入,怎么获得的角色。。。?
遗憾。
看到15,16集的时候,我发现本剧最黑的人---田子行,一个有光的入口……花房。
田子行爱花,喜欢孤独。
每天睡在只属于他一个人的花房里。
“花草是分内外的,都是有灵性的。
你对她好。
和她说说心里话,她就为你长,为你开花!
”“我喜欢孤独。
有人觉得穿金戴银,山珍海味,奴仆成群,挥金如土是享受。
其实最大的享受是孤独!
有人怕孤独,其实孤独并不可怕,比如这些花,她没有任何条件的陪伴你……”---开始有清扬之气了……花房---这个情节让我眼前一亮,它带来一束光,让大宅门中的‘黑色人物’柳暗花明又一村,冷黑的标签色之外,凭空生出凌空高蹈之清气……这个桥段并没有源头,却能生出多种解释的可能、可猜想的空白,田子行因此有了可供我们反复咀嚼的核…… 看似叱咤风云,骨子里孤僻好静。
他有自己的书房,喜欢书法,懂得欣赏宋徽宗真迹,有极高的审美情趣,这在《大宅门》里独一份。
他爱花,用心对待花,意味着他情感细腻,内心应该是极其温柔的。
他的花房严禁外人进入,像是守着最后一块自留净地,他只有躲进花房的时候,才是真的自己。
也许他的内心容不下外面那个自己。
他刻意营造的结实封闭的孤独,虽然带着一丝怪异,却意味着他有一个强烈追求的精神世界,甚至有了精神洁癖的味道。
这绝对是个有故事的人。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一个人不会独处,就不知道什么是自由。
花房里那个孤独的田子行,内心应该是干净的,自由的,排他的,狂野的,这种男人是独狼。
狼独行于荒野,既不是自虐,也不是群体意识淡漠,只是天性如此罢了,听耳边嘶嘶擦过的风声,咬着冷冷的牙,任满脚雪泥飞溅,无牵无挂,无规无距,任意东西,旷野狂奔的快感,只有一匹独狼才能明白。
又觉得,这一束亮光让这个人物更加神秘起来。
也许,他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因为他曾经极度失望?
他为什么总透着冷?
也许对于他,孤独曾经是一杯苦酒,后来慢慢嗜苦成瘾,孤独反而成了他唯一能够依赖的东西……这个时候,田子行的‘孤独’是不需要慰藉的,因为孤独本身就是慰藉。
!花房宅男田子行,为孤独爱好者提供了一种排遣孤独的出口和升华孤独的范式,也是提供了一种自我呵护的修复技术>_<是杀手,同时爱花,喜欢孤独---这让他的‘冷’丰富起来,让我很难对他的‘冷’产生决绝的排斥。
可以说,直到‘花房·喜欢孤独’这一情节,田子行的性格里,终于有了真正打动我的东西。
我舒口气,这个‘坏人’,他是有亮光的,《战争与和平》里,最动人的,也还是和平那一半。
从此,他表层的冷黑色已不能够欺骗我,因为我们有幸在花房,看见过他里面住着的另一个干净的他。
也许,这世界上很多洁净的东西,有时必须要用最极端的方式去保护。
他是大宅门里的异类。
因为王志飞,才勉强来看大宅门第三部陈宝国老了,拼命硬撑着演绎一个“活阎王”……爱较劲的杨九红,怎么让何晴演,慢条斯理、磨叽,贞洁良妇……张歆艺,多出来的人物。筹拍此剧时,她还是王志飞的女友,王志飞帮她争取到这角色,演偶像剧的她,进入老戏骨们的圈子,显得力不从心,而且突兀…
打发时间。。。
看到一半还是没有看出来田子行到底是正的还是反的。
狗尾续貂之作,何晴太不适合杨九红了!!!
小时候最爱看的电视之一,这一版拍的有点儿狗血,不过,白七还是那么坏,嘿嘿
这么经典的剧续了个狗尾巴,唉!败笔!
陈宝国,斯琴高娃都是演技派啊,一部很不错的剧
看了半集
童年的经典被毁了
有失大碗水准,为了赚钱写的剧本嘛
青青的角色太坑爹,用言的話來說這妹子就是到處去坑人的,楊酒紅感覺性格弱勢很多,劇情上感覺各種硬傷,但是我還是覺得值得一看
極快的速度看了4集,感覺真是這一系列的敗筆。演員各種彆扭,那個楊九紅,給人的感覺就是:何晴演何賽飛演的一點兒都不像。活脫就是一個60歲的楊九紅的形象,哪像個退役的窯姐?!還有那個傻鳥一樣的張歆藝啥的,真心不想噴這劇了
比第一部是差了点,但是田子行太帅了!
好看啊。
还可以。
不至于很烂吧
冲着宝国老师还有王志飞看的,第一部真的太喜欢了!这一部也可以。
现在的好剧太少了
张歆艺。不能因为有前作演员牛逼之作就自动忽略新版的好处。
风流白七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