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断断续续地看完了结局,大概清楚一些,现在补全了,对整部剧多了几分理解。
幸好有原著大背景垫底,金庸早期作品再不济,人物设定什么的还是6得飞起。
袁承志除了挂之外毫不起眼,杰克苏也没张无忌、杨过那样看上去理所当然。
但他耿直率真,奋力救阿九那处,终于明白阿九为何倾心于他。
但智商时高时低,前后不搭,不是我上帝视角。
印象中只记得前一刻程青竹故意杀人灭口他居然看不出来,后一刻就凭没有酒坛子这一个点就推理出掳走闯王的是朝廷的人,除了说他脑洞大之外估计没合理解释了。
对阿九和温青青的感情处理上也是让我一脸蒙蔽,感觉编剧想学张无忌,却学不出神髓,毕竟他是袁承志而不是张无忌啊。
温青青演员选得确实不怎样,但因为阿九杀小慧这件事我对阿九始终喜欢不起来,于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看到官方cpHE也尚算庆幸,想想那段时间tvb能男装帅气,女装娇俏的我也只能想到黎姿了。
啧,除了张无忌之外这部剧配置都一样了。
也不知道是苏柏丽用力过猛还是演员配音双管齐下,反正温青青一说话我就觉得莫名烦躁,幸好后期没那么聒噪,人也看得顺眼。
话说,她对她亲爹的态度转变太快,我还以为会有温家五老不小心透露当年的事被青青发现,最后青青原谅亲爹的戏码呢(是不是很tvb),结果,也不知道咋的,就原谅了。
夏雪宜的改编不算精彩,但他和温仪的阴阳永隔的flag依然屹立不倒。
吴美珩是一个我永远看不懂她的美,但异常喜欢她演的温仪的人。
温仪让我知道一个偏激阴沉的夏雪宜为何愿意做回普通人,她虽然圣母矫情,但真的就是良善阳光,让人忍不住想在她身边呆下去。
而且温仪无论打扮习性,都和夏雪宜二姐一模一样,夏雪宜童年的温暖回顾,也只有温仪给得起。
而后来温倩的替身,除了借鉴殷六侠和杨不悔之外,也是另一种悲剧和喜剧的融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哪有那么多绝对极端,十全十美。
而温青青和袁承志何尝不是如此。
但……我还是不能理解,为啥放着老爹和阿姨在华山自己跑去海外去啊,强行回归原著也是醉了。
阿九可以说是佘诗曼早期最好看的扮相之一了。
就连尼姑装扮也难掩她的灵气,只是她的脸现在虽说不是惨不忍睹,也确实没有以前的灵气,好在演技还是不错的,看得出来她有很努力,现在能让我看到演技进步的也就是蔡思贝了(不得不说她铁马战车和心理追凶里面中间差了一百个朱千雪)。
虽然我最喜欢安小慧,可是阿九后期还是让我落泪了,那里林家栋和佘诗曼在庙里对戏的场景。
可以说是非常不错了。
林家栋多年经验不用说,那时候佘诗曼刚出道灵气这么足也是厉害,她很适合演心情复杂的女人,我觉得和李添胜的调教分不开。
也正是这一幕让我觉得阿九没那么讨厌了。
后来闯王攻进京城,阿九遣散众人,崇祯殿内杀妃嫔那段我也看得感慨万千,阿九双目如死灰一般,还带着仁慈。
而已故的王伟老师将崇祯的表情也拿捏得非常到位,可惜这个角色他发挥不大。
最终让我最动容的,其实是李军师听着他自己写的歌谣被孩童颂唱,但闯王却已不是他期待的君王。
他的悔啊,恨啊,不甘啊,随着那一瓶鹤顶红都淹没了去,而耳边只剩下那首歌谣连绵不绝。
这个作品背景在明末清初,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夏雪宜的家人也是因为明朝气数已尽,贼寇嚣张才招致了这样的恶果,进而引发了一系列事端。
水能载舟,亦能负舟。
但无论是夏雪宜,袁承志,温青青,阿九,温仪,温倩,甚至是李军师都不过是人世间终生皆苦的缩影罢了。
(关于何红药。
她固然可怜,但和夏雪宜不过是狗咬狗,不过她输了而已。
)
我最喜欢青青,她别扭的时候的撅嘴,下嘴唇撅起来,那样子真可爱.男主是无奈才选青青的吧这样的男人怎么不是和郭靖一样喜欢黄蓉呢糟蹋了青青 好吧 无所谓.
闲着时把2000年那一版的《碧血剑》翻出来重看了一遍,这一版已看过许多遍,许多人独爱江华的夏雪宜,但我却对他无感,每次重看都是因为佘诗曼的阿九,十七八年前的佘诗曼在这里贡献了她巅峰时期的颜,她不算是顶漂亮的女演员,但胜在彼时满脸的胶原蛋白和亮晶晶的眼睛。
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设定注定了他们的结局,长平公主为保大明江山、分化各方势力化名阿九混迹于江湖,她遇到了袁承志,他多次舍身救她,她对他倾心,那时他还不知他遇到的所有危险都是她的圈套,他一直很信她,直至她亲口吐露出一切真相,除了自己真正的身份。
后来李自成杀入宫中,看到差点惨死于崇祯剑下的阿九,袁承志才知原来她真的无法选择,他曾经也是怨她的吧,为什么她要选择大明不选择自己,她与他一样,都有无法摆脱的宿命。
他把已断了一只手臂的她救了出来,她一直因为牵挂父皇而郁郁寡欢,她对他说起父皇送她的笛子,他冒着生命危险进宫帮她取笛子以慰她的思念。
后来她走了,不辞而别,再见时她已决绝地剃去了青丝,青丝即是情丝,她对他说“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她总是劝他要珍惜陪伴在他身边的那个人,不知他懂不懂,她把它当成了遗愿,在她心中每一次的见面都可能是最后一次。
她望着他乘坐的小船远去,就像他曾经多次看着她离去……她转过头来,那湿漉漉的眼角暴露了她的心声。
大明亡了,父皇死了,袁承志走了,只有她仍有志向未完成。
不知每次月圆之时,她们抬头望天时是否会想起很多年很多年以前的月圆之夜他们曾约定好了每月初一十五的相见。
在她对他情动时,她早已明白这一场情注定了只是伤心。
张纪中也曾拍过《碧血剑》,他们的分离拍得很唯美:黄沙漫漫之中,袁承志欲拉住阿九的缁衣却只拉住了她空空的袖管,粗衣麻布从他手中拂过,留于眼前的只剩下她欲行欲远的孤影……最现实的莫过于金庸的原版,她对他说等他十年,若十年之间他没来找他,她就做了真正的尼姑。
后来,后来江湖再也不见袁承志,只有《鹿鼎记》中的独臂神尼九难,可知他最终还是没有出现。
《碧血剑》是当代著名作家金庸著于1956年(丙申年)的第二部武侠小说。
已经过三次修订,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
本书讲的是明末抗清将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及金蛇郎君夏雪宜的故事。
故事还原度并不是很高,但是TVB此版的电视剧对故事情节改动很大,完整地看完以后我觉得整部剧还是不错的。
金蛇郎君一直让我印象深刻,江华演绎得非常到位和传神。
断了一臂的佘诗曼也令我记忆犹新。
帅哥渣不叫渣,叫芳心纵火犯夏雪宜这个角色,评论一般两极化,中心词一般围绕“渣”与“不渣”展开终极辩论。
“渣男!
” 同情何红药的观众真不少,连在晋江上写碧血剑同人的,基本都是重生何红药虐渣/魂穿何红药虐渣。
以吻渡气这种老套的桥段……百试不爽真的不怪何红药,江华演的夏雪宜也太有魅力了。
一出场就靓绝全场。
碧水寒潭下以吻渡气,上了岸还得意一笑,难怪认识还不过进度条1分钟,何红药就能逼迫中了蛇毒的夏雪宜:“我可以救你,但是你必须发誓,除了我不许有别的女人。
”???
一看你就是馋他的身子,这样也不怪夏雪宜后面辜负你啊。
何况如此乘人之危性转一下早就被弹幕锤死了好吧。
不过夏雪宜也不是一般人,连犹豫都不犹豫下,马上跪地发誓,假话张口就来:“如有违誓,必遭天打雷劈,不得善终。
”(不过这剧大家发誓都跟喝白开水似的,平均一集发一次)
你图他身子,他图你救命,各取所需不要认真啦~妈的,下跪吃软饭都这么帅。
之后何红药恨夏雪宜负心薄幸,不过源于她认为夏雪宜违背了当初的誓言,可是她没想到夏雪宜一开始就是逢场作戏。
知乎上有神人长文论证为什么夏爱上仇家之女温仪却不爱对自己付出良多的何红药,背后的深层其实在于文化冲突(by熊之蜜),中心思想如下:夏雪宜是汉人,受儒家文化影响长大。
幼时家变,对他留下了惨痛不可磨灭的记忆,印象中最深刻、也是他后续剧情中一直反复提及的是他的姐姐,不愿受辱而死。
他的姐姐对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最怀念姐姐的一点,是姐姐的外柔内刚。
哪怕他后来形式放荡不羁,他心目中值得守护、值得作为妻子的,其实还是和姐姐一样娴静而坚韧、重视贞节的汉家闺秀,所以后来才会爱上坚贞娴静、宁死不屈的温仪。
何红药就不一样了,她是摆夷女子,重感情而轻贞洁,越是热爱越是奔放,所以才能一见倾心下就要与夏雪宜私奔,还主动与其欢好。
夏雪宜呢,不过是逢场作戏、顺水推舟,利用何红药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们遭遇的就是一场文化冲突,何红药越主动、越付出,夏雪宜越鄙视她、轻贱她,所以何红药到最后质问他为什么一点都不爱自己,因为夏雪宜从头到尾都不理解她。
夏雪宜和温仪这一对,就是罗朱般的苦命鸳鸯,star-crossed lovers。
温家杀了夏雪宜全家,夏雪宜苦心修炼15年复仇,谁能想到还能在温家堡这虎穴狼窝里遇到如莲花般洁白无暇的女子。
温仪柔弱温和,喜欢小动物,一直有弹幕吐槽她“白莲花”,但是正是因为只有这样天真善良的姑娘,才能在乖戾娟狂的夏雪宜身上看到隐藏的人性。
两人相爱,真是天(zuo)意(zhe)作弄。
江华这身材若影若现……鼻血
道具太寒酸了点……这破床板两下就晃塌了遇到真爱的夏雪宜此时就与和何红药逢场作戏那厢形成鲜明对比。
何红药逼他发誓,他主动就向温仪许诺“一生一世一双人”;何红药啪啪之后找他讨玉吊坠他不给,这厢对着温仪双手奉上;连啪啪的镜头语言都不一样!
他跟何红药在灵蛇窟,漏肉不说(一方面说明两人只是野合,一方面我觉得就是第一集单纯为了拉收视率),事后完全一副神游物外的表情。
对比与温仪的片段,伴着华哥自己唱的《热爱终极》,两人四目相对,夏雪宜目光火热,温仪欲说还羞,镜头含蓄地移到一旁的烛台上,黑幕……再亮起两人衣服都没脱的样子,但是温仪靠在夏雪宜怀里,夏雪宜的手却实实在在搭在她的肩上,将温仪搂在怀里,“从今以后,我心里不会再有其他的姑娘。
”
不必将“我爱你”“我中意你”挂在嘴边,这才是究极情话艾玛,这谁顶得住?!
豆瓣评论区有人吐槽:如果不是你和人家在一起,咋会有这样的骨肉,还要怪老天?
绝倒夏雪宜对何红药多无情,对温仪就多有情。
为她放弃复仇自不必说;温仪被抓回温家堡,他一路杀进去,口中还焦急地唤着她:“仪,你在哪里,仪”;温仪怀孕不能奔波,他陪着温仪在温家堡这种鬼地方住了七个月(温仪发现怀孕时是三个月by考据党);夏雪宜当着何红药的面直白地宣告,我心中只有仪一个人;何红药恼羞成怒,怒骂温仪是贱女人,夏雪宜勃然大怒,“不准你这样说我的妻子。
” 温倩都羡慕,姐夫对你这么好。
后来夏雪宜得知温仪十六年前就死了,怆然向徒弟倾诉,自己这十六年来经脉尽断,在何红药手下忍辱偷生,为的就是盼着再见仪一面。
哭瞎,金庸剧里的单身男爸爸,总是这么痴情诱人。
古早霸道总裁,爱了爱了这样的人,怎舍得骂他一句渣男。
爱情是不对等、不能求回报的。
何红药爱夏雪宜,但是夏雪宜就是不爱她,这是没办法的事,由爱成狂,是何红药给自己设的牢笼。
在何红药的角度看,夏雪宜可能渣,在温仪的角度看,夏大哥却是一等一痴心痴情的男子,可以为了她放弃复仇远走天涯。
乃至金庸原著里,生命的尽头夏仍紧咬仪的金钗,对她的爱意并无终结。
江华唱的《热爱终极》简直是夏雪宜和温仪的主题曲:没法冲开心魔侵蚀 不想空虚孤寂 我爱你却隔分两域热爱怎么忍心终极 一生苦苦追觅 我爱你原来对敌心渐痛 热爱心窝一分钟渐冻怨天作弄 在一千分钟都没法懂不受控 热爱她的心怎么受控向天诉讼 但她追纵的心声在半空电视剧最后夏和倩走在一起,其实无非是编剧强行he——仪倩用同一个演员,完全是两人一体的笔法,一枚硬币的两面,所以观众也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不是同一个演员,只怕我都要掏出三米长的大刀,给编剧寄刀片。
(埋堆堆出来给我打广告费)
天若有情天亦老,银汉从来隔两星
这部电视剧,是很小时候看的。
一开始便印象深刻,只是当时年纪小,不知道爱情、江湖侠义。
而真正有了点感悟,应该在中考完的那个暑假。
到现在,也还记得那时候的心情,很失落很失落。
我总是那样,每看完一部剧,都要过好长时间才能平静。
毕竟那时候,信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不能想翻看就翻看。
总以为,电视放过了就没了,而电视里的主人公也随着电视的结束而消失了。
所以,那一个个下午,在期盼中又显得惶恐、失落,到最终伤心落泪。
我明知道结局,明知道看这部剧会心痛,却停不了脚步,因为那种情感是亘古不变的。
以前,我讨厌青青,认为她破坏了阿九与袁承志的感情。
而现在,我已明白,原来那不是讨厌,只是出于遗憾,抱怨罢了。
现在想来,青青是值得人去爱的,她敢爱敢恨,对爱的人义无反顾。
很多时候,在她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看似任性,实则真性情。
可即使如此,也无法让我忘记另一个人——长平。
长平,似乎这个名字远不如阿九来的亲切。
在我心里,阿九永远是完美的,就算她犯过错,甚至杀了小慧,我也和袁承志一样,选择原谅她。
她善良、单纯,却因为家、国,尘世的牵绊,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
她对袁承志的爱,始终埋在心底,而伤痛,也由自己承受,最终无法与心爱的人走到一起。
那一句:满目山河空望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如她的笛音一般,不知揉碎了多少人的心,这是她对心上人的祝福,因为她爱袁承志,所以选择退出,不会让他为难。
关于袁承志,也恨过他心猿意马,恨过他愚笨,看不懂心中人的苦痛。
可在看到他失去阿九后痛不欲生的模样,以及那真真挚挚关切的眼神,心里又哀叹,他何尝不是痛苦的..... 爱情或许就是这样,正如剧中主题曲所唱那样,“明明是爱的深,明明是伤得很,仍是要假装,扮作没缘分。
” 他们的爱情,有太多苦苦牺牲... 也许,有遗憾才是完美的,会一直幻想改变剧情,让袁承志和阿九在一起,让心爱的人永远不分离。
只是,电视里没有这种完美结局,而生活中,更是有太多真实。
能陪你走到最后的,不一定是你最爱的那一个。
可有一个人,一定是永远都无法忘怀的,它埋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用一生时间去珍藏。
青青知道:其实,袁大哥心里最怀念的是阿九。
庆幸自己开始学会公正地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儿,不带有太多的偏激,仅为抒发自己的情感。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用心去爱!
阿九这个角色,由她来演,真是深得我心。
弱柳扶风,小儿女态,实在是把温青比下去不是一星半点。
我喜欢敢爱敢恨的女子像《碧血剑》里的何红药,像《黑影》里的Angelique得不到的就毁掉,绝不让别人得到。
百度了下,原来和我一样喜欢何红药的大有人在,稍稍心安。
她恶毒,她狠辣,只是因为情窦初开爱上夏雪宜却被狠狠欺骗,甚至没有一个解释。
《碧血剑》看的是00年TVB版,第一集便交待了夏雪宜借助何红药盗取了五毒教的三宝,却在得手之后无声无息抛弃了何红药。
为了夏雪宜抛弃五毒教主之位的何红药无奈重回教中,被罚毒蛇坑内受万蛇吞噬,容貌剧毁。
之后性情大变,待温青青长大,只听温青青“老妖妇老妖妇”地叫着,当年之事,除她之外,想必无人知晓,即使是金蛇郎君,也是宁愿早已忘却。
中间剧情早已不记得,只记得最后她终于得偿所愿,和夏雪宜成亲,却不料夏雪宜唇上涂了剧毒,她中毒之际魂断温仪之妹剑下。
在我看来,夏雪宜真是可恶至极,在若干年之后重遇红药,从未对她作出任何解释,再若干年后,也只想杀了这个老妖妇。
他真的对她一丝一毫的感情都没有吗?
只是作为获取五毒三宝的工具之一?
那为何又让红药委身于他?
若是有情,又为何事后离去,再不回头?
让红药痴痴地在相约之处苦苦等他?
他却爱上了仇家的女儿温仪。
虽说爱情是件不讲道理的事情,爱上了,即使是仇人亦一辈子难以忘怀。
不爱,对方为自己付出生命也只能说声抱歉。
但夏雪宜,甚至连这一句抱歉也不曾说出口。
那因他毁容因他性情大变的红药,尽情开放、枯萎,却从未落在他的眼中、心中。
这一版很久之前看过一次,最近心血来潮,又翻出来看了一次。
正版视频网站已经不再播放了,只能由快播网站边下载边看了,很怀念过往过TVB片子的日子啊。
闲话还是少说了,这一次看碧血剑,最大感触就是中间倚天屠龙记的成分多的过分好比小袁承志从小中了何红药的五毒神掌,需要夏雪宜不断催发内力保护他的心脉,就是张无忌中了玄冥神掌然后就是温青青和袁承志夺黄金时掉地牢的一段,连过程都和绿柳庄一样,随后就是三帮四寨围攻五毒教,不就是光明顶一役吗,然后就是袁承志神兵天降的搞定两帮人,只是做了三帮四寨的总瓢把子,而不是五毒教的。
袁承志找到夏雪宜相认的那一段,为了让夏雪宜相信,就耍了当年的一段拳法,就如张无忌见谢逊时背诵的七伤拳总纲。
杀安小慧那一段,就是蛛儿遇害是翻版,温青青扮演了赵敏的角色,和袁承志对质时也十足的赵敏范儿。
阿九做为朝廷公主和反明义军袁承志斗智斗勇,也是汝阳王府同明教之争,这一版的阿九心机实在不输赵敏,只是感情上更优柔寡断了。
如是种种,不胜枚举当然说这些的意思不是贬低这一版的碧血剑,毕竟是当年TVB的佳作之一,也捧出了江华这一夏雪宜的绝世妖人,如同孙兴演杨逍一样,即使不是第一男主,依然是最抢眼的一个,这一版的情节编排漏洞也很少,武术动作场面也很多,只是改编情节幅度很大,但还算是勉强终于原著。
编剧麦贯之的代表作不多,除了这个,能排上的就是仙剑奇侠传了。
想来他动不了倚天屠龙记,索性就拿碧血剑解解馋了。。。
能有这么高的评分就离谱,“ TVB”果然就是一个能保证评分的金字招牌,这版碧血剑和原著就没什么关系,作为原创剧本来说也很糟糕,人物逻辑混乱,又改编了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历史人物形象,夹杂了不少倚天的糟粕,倚天好的东西没要,却把一堆垃圾加进来这碧血剑电视剧,编剧敢把拍出来的这东西套上碧血剑的名字,脸皮已经够厚了,为什么不能再不要脸一点?
把名字也改了,直接说这是自己的原创,人物逻辑动机混乱,纯纯的垃圾
无语死,袁承志和阿九锁死,最讨厌组合
佘詩曼演戲一直很好。
这版就是把倚天剧情套过来一起拍的,夏雪宜居然从头活到尾,最后还跟小姨子在一起,女主也从青青变成阿九。
看过N遍也没把它从头看到尾......
被夏雪宜骗过来看剧,结果除了夏雪宜都没法看
其实我想说,阿佘当年真年轻。
与原著相差太大(虽然原著也一般)选角也不讨喜
爱恨交加的执着之情令人惆怅不已
0
江华OK,其他人真是要多假有多假,尤其那个温青青,不知道是谁的关系能出演。
迷上了金蛇郎君
林家栋演得太苦大仇深了
整体来说还算不错。不喜欢林家栋,但觉得他演袁承志挺适合的。佘诗曼早期的作品都不讨喜,有点婴儿肥,性格总是黏黏的,太过于小女人,不算真正的聪明,《金枝欲孽》及之后的作品我算是很喜欢。江华是本剧的亮点。
没印象了
有点遗憾,阿九最后变成了鹿鼎记里的那个样子
可怜的林家栋
應沒看完, 林先生江先生力作....
我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佘诗曼好看的啊
金蛇郎君没死就是最大的败笔
小学上电脑课开始追的,那时正好在读金庸的小说,相互对比,别有一番滋味。那时很喜欢欧子欣的青青,如今却很喜欢吴美衍的温仪。安小慧是杨明娜演的,可惜被阿九杀了,都特么什么乱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