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三角架
The Rack Pack
导演:布莱恩·威尔许
主演:卢克·崔德威,维尔·梅里克,凯文·毕晓普,妮可拉·伯利,丹尼尔·弗恩,约翰·塞森斯,考兰·伯恩,James Bailey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简介:经过漫长的等待与拖延,BBCiPlayer的原创电影《粉红三角架》即将于北京时间1月18日凌晨05:00在线播映。这是继三十年前鲍勃·吉尔道夫主演的电影《第一名》之后,又一部以斯诺克业界为主题的故事片。区别是:老电影还躺在VHS录像带里,而新片子只能通过iPlayer在线收看。 《粉红三角架》以七八十年代的斯诺克..详细 >
配乐棒棒哒
爱球如命的天才自我毁灭,留下的是商业包装的成功典范。喜欢希金斯胜过其他。巴里说得好,观众爱狗血剧胜过台球,而希金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傲慢放肆都展现在了台球里。相比之下,我讨厌那些自制。
一个天才的自毁,同理可见加斯科因。戴维斯年轻时候挺木啊,跟鼻涕孩儿似的…
天才就是任性,但是谁不爱看天才打球呢?
Superb BGM!他倆有點像Hunt vs Lauda。。可配合Alex Higgins: The People's Champion (2010)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6179607/ 一同服用。。// 無力吐槽這中文譯名。。
与时代关系不大,自我毁灭的绝世天才。原名《The Rack Pack》,无论是选角配音还是BGM都太棒了。克鲁斯堡的原貌布置与历史经典球局的复原,每一个细节都充满历史感。看过相关视频的球迷,再来看这电影,估计看到双排座前老式冰桶和82年捧杯后的洒泪时,就要跟着一起泪目了。
3.5
恰巧刚补过82年世锦赛Alex对Jimmy White的半决赛,这片子里不仅母球走位还原得很贴近,连解说的用词和语调都分毫不差。可惜对七八十年代了解不多,甚至第一次知道Steve Davis早年竟然那么呆,……但这里是不是暗示Barry Hearn和他之间有点什么?(拥抱时那一句“I hope that's your snooker cue”成功让我捂住耳朵)但是就电影来讲这部除了卡司气质贴近外实在没其他优点。除了和Hearn外其他关系都展现得很单薄,片尾所谓的“Romantic Obituary”尤其敷衍突兀,看完后觉得还不如去看纪录片……以及有个不太恰当的类比:Hurricane与Steve Davis,有那么点像当下的Rocket与Mark Selby,而斯诺克真的更需要前者。
看在偶尔打两杆的份上……给这破片三星吧……
Will簡直就是Oscar Wilde mix藍奕邦的感覺啊 真的很gay 感慨一句 生活都是自己mess up的 適度飲酒遠離drugs
能看下去,奥沙利文就是飓风在世
母草circle-k火炭淺草711
几度起伏,一声叹息。只有极致的自律才能培养出完美的竞技实力,这句话的意思看过此片之后我终于更加明白。风格鲜明,个性放浪不羁的“顽童”选手固然博人眼球引发话题,但时代永远青睐足够努力、足够温良谦逊、绅士风度的“模范”型选手,因为他们代表了一种高度自律的自我约束和对比赛负责的认真态度
如果说有哪一部电影是真心喜爱的,那就是这一部了。不是说这部电影拍摄的手法有多好,故事剧情有精彩,主题有多少内涵和心意。而是那一份对斯诺克的热爱,以及对那一段历史的向往。斯诺克正在走下坡路,当我看到这个只为斯诺克而谱写的电影的时候,看到斯诺克崛起前夕那些为这项运动的发展而努力的人们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的。
电影、斯诺克和摇滚乐,这三样我最喜欢但是又几乎从没发生过任何关系的玩意儿碰撞在一起,拍成啥样我都得给五星。更何况电影本身还算挺不错的。Alex反超Jimmy White那一段干净利落连贯潇洒伴着Voodoo Child的魔幻长镜头简直帅到爆炸!同样值得一提的是Alex Higgins这样潇洒的反派是有多么的迷人啊——甚至让人想起了莫扎特。
作为宏观的历史注解比作为个人传记更加有趣,毕竟以“资本”和“热爱”强行划分主角阵营的做法非常廉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节奏,因此时代更迭和惺惺相惜皆被BBC新闻般的粗暴台词强行点题,不知是为了照顾在世人物畏首畏尾,还是陷入了传记型剧作的典型误区。
Snooker loopy..
哎 期待过高了 可以拍更好的为啥不呢?
可怜的天才,可恨的天才。这和我在抖音上认识的希金斯不一样啊...
飓风光怪陆离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