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小时候翻看动画书,头脑中想象的内容一样。
每个角色都很有趣。
印象深刻的是,阿苏遇到奶妈后,互相华丽丽的寒暄完后(感觉他们都快母子恋了),珍亿万寡妇说的一句话:我熟悉这两个国家,这两种语言,这两种宗教,所以,我比任何人懂两倍。
当别人躲避蓝眼睛或黑猫的时候,我却勇往直前,所以我会赢!!!
(说的时候,两拳相击)太强悍了!!
一个单身阿拉伯女人,从欧洲女仆到阿拉伯首富,实在太震撼了!!!
后来,欧洲乞丐果然成功完成了女强男弱的完美组装。
莎芭公主好可爱,她的出场让人眼前一亮,很喜欢她和小猫夜里爬树的剪影,还有她那设计高科技的装置宫殿,帽子一脱,一头卷发逗趣得很!
在里面阿苏是主角,但个人比较喜欢他,毕竟他比较柔和,不像阿祖尔那样强硬。
最后找到那门,那个精灵仙子竟然说,原来两个门都通往她,只是她把她不喜欢的男人留在黑暗里头了。
这个说法让我崩溃了,什么跟什么嘛,这不就一部女权主义、反种族主义的片么。。。。
到头来那么久被诅咒,坐在深宫等待,只是她不想被解救罢了,莫非童话里头的王子,只是决定于公主的一见钟情?
前赴后继的可怜的死在前面的男人,哈哈哈~突然让我想起众精子冲向卵子最后只有1只成功的故事~结局的论调也是如此,女人选择啥,就是啥,置于白王子更喜欢哪个,黑王子更好感那个,都不重要,而且他们也不敢说,另外,解救了精灵仙子,又会怎么样呢?
好吧,不较真了,着实是一部可爱漂亮有趣的电影,台湾配音可以接受,以前我是很难接受译音的,这次感觉还好,另外阿拉伯文没有翻译,不过大体意思也能明白吧。
很美~
影片结合伊斯兰细密画风格和3D技术,很好的再现了阿拉伯世界。
主旨是一个老套的故事,关于两个不同阶层孩子从不融合到最后拥有手足情谊的美好故事。
其中也涉及到两种文化的冲突,但更多还是对爱、勇气、宽容的礼赞。
很多细节透露着无可救药的优雅和神秘。
而配角人物母亲、莎芭公主和卡布的角色设计也比较成功。
2008-06-07
看完法国动画片“一千零二夜”,只能不停地感叹如今这世道真是太没天理了,怎么能画得这么美啊,我除了恨不得把自己塞进电脑钻进那个世界,再也没有词可以形容心里那种满满当当的感觉。
故事满简单的,取自伊斯兰世界的寓言。
Azur是法国贵族的儿子,跟奶妈珍娜的儿子Asmar在吵吵闹闹中一起长大,后来Azur被爸爸送去学校,珍娜和Asmar也被扫地出门。
长成白马王子的Azur念念不忘珍娜说的那个童话,决定到深海那边的大陆去寻找真爱,解救传说中的仙灵女。
经历了一番小小的波折,Azur与珍娜意外相认,只是Asmar仍然不能原谅他狠心父亲的所作所为,而且Asmar已经为拯救仙灵女的华丽冒险准备了好几年。
最后,在珍娜的安排下,两个人一起上路去做一个王子应该做的事情:历经千辛万险克服千难万阻去解救并迎娶仙灵女。
旅程中,因为面对共同的敌人,两人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
当然,结果也皆大欢喜:白种人Azur娶了伊斯兰血统美女,啊不,是那个黑黑的仙灵女,黑黑的Asmar则得到了仙灵女的表妹,白白的小仙女的垂青。
简介里说这是伊斯兰细密画风格的动画。
果然细密的很啊,伊斯兰风格的几何图形装饰,服装的配饰,一花一草,每一个线条都非常精致;而且用色之华丽我只能用肆无忌惮来形容,穷人的菜市场,富人的后花园,金色的和蓝色的宫殿,好养眼。
细节处理也可爱的很,比如兄弟俩进入光明殿后小精灵们用魔力棒把殿堂点亮的场景,比如那个小屁孩公主学宫廷步时不耐烦地扭腰肢,比如那本超炫的仙女之书,比如公主宫殿的从金黄色到黑白色再到黑白色中点缀一些亮色的处理。
哎呀呀,真想把这些画面都截屏保存下来。
说到公主,Azur去找她寻求帮助时,我满心以为那是一绝世美女,结果蹬蹬蹬跑出来一个估计未满十岁的小孩,有点跌眼镜。
小公主特别大方地把隐身药水、可以和狮子对话的糖果、彩凤鸟的彩虹羽毛给了Azur,然后要求Azur晚上偷偷带她看一眼她的城市,然后在空无一人的夜色下乐得跑得比兔子还快。
还有满搞笑的一点是,之前所有的勇士在最后抵达时全都进了暗黑大门而不是光明殿,却原来是仙灵女看不上那些“勇士”,直接让她的精灵们把这些人pass掉了。
还有音乐也很不错。
阿拉伯风格好像不是很明显,或者我也听不出来。
倒是很喜欢里面的吉他,尤其是后花园里的那一段,让我神往了一下Sevilla,想起了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宫崎骏的动画,哪怕再单纯,再童真,照样能打动观众。
《悬崖上的金鱼姬》如此低龄的童话电影,同样是老少咸宜;而像迪斯尼动画里的那些爱情模式,重拍无数遍都百看不厌,中外通吃。
这种成功模式,再一次证明了一条‘普世真理’:真爱不分国界,民族的即是世界的。
假如把这条真理的背景稍作置换,答案依然不变。
主角不再是亚洲的金鱼姬,也不是西方的白雪公主,而是另一块大陆上的古老民族。
浪漫与奇遇无处不在,东方和西方传说同样灿烂,《阿祖尔与阿斯玛》里的王子骁勇侠义,公主温柔美丽,结局幸福美满。
这最原始的和谐再次出现在银幕上,受到观众最由衷的喜爱,只因人们相信世间尚存真诚与友爱。
电影中绚烂的人情事物,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笔下的寓言世界-充满童真的彼岸大陆。
追寻神秘的大陆既然是童话,就要用童话的口吻来倾诉,也要用童话般的心灵去想象。
当每一个儿童钻在被窝里听睡前故事里,他的小脑袋瓜充满了魔法,仙女,怪兽和王子。
长着一双天使般蓝眼睛的阿祖尔也不例外,也可以说,他就是导演米歇尔•奥赛罗的化身。
奥赛罗出身在法国蓝色海岸(法语中的海蓝色既是AZUR-‘阿祖尔’),从小在美洲和非洲长大,经历与勒克莱齐奥,德里达,布迪厄等人类似。
作为曾经的殖民者后代,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接触的文化,都与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童话传说有关。
在这样的熏陶下,庞杂的亚非拉传说体系在幼小的奥赛罗心中象热带植物一样疯长,与他血液中的浪漫倾向嫁接混合,绽放出不同于西方世界的的童话。
在法国动画领域,奥赛罗以他充分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屡获奖项,从八十年代的电视短片起家,1998年开始制作银幕长片,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异域魅力和人文情怀,在简单的造型中蕴藏着诗意。
其早期的作品《驼子传说》用一种怪异的悲鸣感,拿下了1982年的凯撒最佳动画片奖,2001年的剪影动画《王子与公主》又让人们见识了奥赛罗把握造型的深厚功力。
在制作《阿祖尔和阿斯玛》之前,奥赛罗成功的制作了二维动画长片《叽里咕与女巫》(1998)和《叽里咕与野兽》(2005),在法国上映后取得巨大的成功。
通过这两部影片,奥赛罗第一次用动画的方式将瑰丽的非洲神话搬上了欧洲的大银幕。
对于未曾接触过非洲文化的观众来说,观看《叽里咕》系列是一次神奇的经历。
朴素的故事趣味盎然,绚烂明亮的色彩,黑非洲风味的人文背景,罕见的异域情调,在奥赛罗的笔下,迥异于美国的迪斯尼动画,也不同于传统的欧洲动画。
影片不但获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带来了久违的纯正童话,也以两百万人次的票房创造了当年的法国动画奇迹。
更为难得的是,成年人和严肃影评界也对奥赛罗的作品的一致好评,‘所有大人和孩子的节日’《影视观察》。
《叽里咕》的大获成功,让奥赛罗能够有资金和时间,打造更大的动画野心。
他和他的八人团队在巴黎租下一间公寓,花了六年时间来准备一部三维动画制作的古代传说。
《阿祖尔和阿斯玛》有着与《王子与公主》类似的童话人物框架,其灵感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影片中贵族少年阿祖尔远涉重洋,寻找儿时乳母的初衷,源于奥赛罗偶尔从BBC中听到的一则新闻:一个英国人与乳母在贝鲁特重逢的感人故事。
历经多年儿已成人,他们虽语言不通,相貌也都大变,可乳母依然象对待自己亲生儿子一样款待他。
这个故事让成长于外邦的奥赛罗深受感动,决定将其改编成动画,讲述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阿祖尔与阿斯玛》。
于是,就有了这部反映两种不同文化碰撞,民族沟通,和解宽容的‘幸福传说’。
曾经的仆人奶妈,如今的富婆珍娜,对落魄的养子阿祖尔视如己出。
西方贵族阿祖尔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最终赢得阿拉伯仙子的爱情。
他与自己的黑眼睛兄弟阿斯玛相敬互爱,生死与共,两种曾经互相误解的文明,在正直和善良面前得以交融。
人性是相通的,博爱是不分国界的。
眼睛是文化的窗口影片中除了善良奶妈和两兄弟,还有个骗子卡布,起初则是个令人生厌的小丑。
然而他却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心中充满偏见和嫉妒的人群,奶妈有句对他鄙夷的评价:“这个国家好心收留他,可他却一直说我们的坏话”。
卡布对沿途的风土人情都不屑一顾,在旁人看来是一种怯懦的不礼貌,其实他心中存在的是对故土的怀念。
即便在现代的新移民中,也常常会看到这种情绪,无论身处的社会环境是先进还是落后,卡布这样的人总要把自己隔离成批评者,并且在隔离中自甘边缘化。
影片中的‘蓝眼睛’就是这种隔阂的标志,对于缺乏了解的阿拉伯人来说,迷信里的蓝眼睛像黑猫一样会带来噩运,只有掌握交流,懂得适应文化差异的珍娜才能跨越这种迷信,勇敢的运用沟通成为富有者。
与她相反,卡布的眼睛是躲在厚厚的镜片之后的,‘透过玫瑰色的眼镜看世界’,这句古老的西方谚语用在他身上在合适不过。
他一直戴着眼镜,保守这份‘文化误解’,也不可能找到精灵仙子。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同样也是文化的窗口。
卡布的蓝色眼睛看到的是个灰色的世界,他得出的结论自然会与现实发生扭曲。
像很多生活在异邦的人一样,卡布的内心充满了自卑,他无法,也拒绝融入社会,可以找来‘保护自己’的借口,但内心依然渴望平等和尊重。
当然,这种平等和尊重需要付出更加昂贵的代价,每一个在发达国家打拼的外来者都能深有体会,才会有加缪《局外人》的感慨。
阿祖尔的勇敢,骨子里来也自于出身贵族的自尊心,当然更多的是良好的教育,奶妈的鼓励和资助,让他有资格和本领与阿斯玛,以及其他阿拉伯人公平竞争。
在萨义德的著作《东方学》中,他能够敏锐的观察出西方文化对东方(阿拉伯)文化和亚非拉第三世界的侵害,挑衅,以至于完全取代。
在《阿祖尔与阿斯玛》里,导演奥赛罗就把这些政治化的偏见隐藏在童话之后。
关于不同种族间的隔膜和歧视,反复出现在影片中,曾经的歧视者,高高在上的阶层,换一个场景就变成了被歧视的‘贱民’。
‘主奴关系’在动画片里两次被倒置,身份的错位,来自于脚下领土的归属感。
在阿祖尔的父亲看来,乳母珍娜是外来低贱的奴仆,连带她的语言和童话都是低贱的;而在奶妈之外的阿拉伯人看来,巴布又是带来灾祸的乞丐,只能学着当地的语言乞讨度日。
影片中的东方童话‘精灵仙子’虽是个爱情命题,但也相当于一种真理,在没有被曲解之前同样吸引着西方的精英-‘王子’们。
而到了近代,这种景况就不再出现,东方世界的文化传承面临西方的侵袭,逐渐衰落。
即便是阿拉伯的王子,也要跋涉大洋彼岸,寻找‘蓝眼睛’的精灵仙子,现实当然没有神话中那么‘公平’和‘友爱’。
简单既是美从文明冲突的角度去解读《阿祖尔与阿斯玛》,或许太严肃了些,但我想,这是奥赛罗创作影片的二十一世纪背景,设立奶妈珍娜,阿祖尔,阿斯玛和卡布四类代表人物的有其深意。
对于一个细心读解的成年人来说,影片民族融合的大结局是一种现实愿望,仅仅是世界大同的理想。
黑眼睛、黄皮肤的阿斯玛娶了白色的仙子,而真正东方神话里的精灵仙子依然嫁给了蓝眼睛的阿祖尔,这样的解决方案其实是儿童化的,用最简单的方式看待复杂的矛盾。
此时观众才会意识到,这本就是个童话故事。
简单与繁复,在影片中达到了难得的统一,让这部3D制作的法国动画片,完全区别于好莱坞和日本大制作。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外景的森林城镇,还是内饰的雕梁画柱,背景画面都极尽繁复之能事。
奥赛罗曾透露这种取材风格是在模仿伊朗细密画,尽量给人一种中东印象。
细密画主要是作为书籍插图而发展起来的绘画技巧,作为中东绘画艺术的一个标志卓然于西方艺术之外。
导演在长达四年的准备工作中搜集了大量这方面的素材,以至于他把草稿放到合作伙伴面前时,动画师们不禁怀疑,如此大的工作量能否按时完工?
最终,观众眼前是惊人的色彩和造型,他们做到了。
《阿祖尔和阿斯玛》有种形式上的美感,在不断的重复中强化主题,塑造神话中的完美主义。
奥赛罗此次运用3D绘制的画面,在很多方面仍承袭了《叽里咕》的风格,鲜明艳丽,洁净淳朴。
资金的充裕和技术的进步,并没有让主创们滥用特效,追求好莱坞那种逼真感。
在迪斯尼或日本动漫里,人物的造型、动作,场景的建模和渲染,一丝一毫都要与现实类似。
景深,材质,阴影和反光等细节的仿真,都要最大限度的满足现代人的观影经验。
奥瑟罗则不然,他反其道行之,在这些方面做起了减法。
虽然是三维建模,可渲染之后却给人以平面的错觉,画面中的人物多以正面和侧面出现,几无镜头视角运动。
服装和表情尽量简约,降低高光和投影,甚至任由棱角出现,马匹,凤凰,火狮等等,都不刻意追求圆润的肤质。
阿祖尔和香苏公主夜观星辰的那幕场景,完全就是类似于皮影戏的剪影效果,这样人物造型,也是承袭了导演的前作《公主与王子》的风格。
而与人物简略相对照的,是繁复深邃的背景装饰。
皇宫,神殿,珍娜的房间和花园,都铺上了精细的花纹,不设留白,巨大的造型和色彩信息,填满了大银幕下的观众眼球。
导演奥赛罗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是他梦中的童话,徐缓温纯,优雅精致,“我不想学别人的技术,这是我的王子传说”。
在对待文化的细节描述上,影片主创也力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童话的背景常常设在中世纪骑士时代,文明的冲突又伴以‘十字军东征’那样残酷的战争。
《阿祖尔与阿斯玛》里有繁华的阿拉伯市镇,温和但闭塞的百姓,狡诈凶残的强盗,壮丽神秘的山谷地宫…为此导演奥赛罗阅读了大量关于中东风土民俗的著作,细致到连穆斯林做礼拜时的拖鞋都不马虎。
他曾用了一种漂亮的颜色来渲染背景,可后来其染料是地理大发现之后,才从美洲经北非传来的,绝不会出现在中世纪的东方集市上。
为了真实起见,严谨的动画师只得再费功夫将其去掉。
一位创作者从摩洛哥家乡带来了关于阿拉伯饮食的书籍,他们据此来绘制奶妈请阿祖尔吃饭的场面。
这里有个有趣的细节:阿拉伯人饭前净手时,只洗食中二指,而不了解习俗的西方人如阿祖尔才会伸出整只手去清洗。
这些细节都悄悄的反映了文化差异,影片的用心也在于此。
用温馨的宽容来消除偏见,尊重彼此的传统。
在2006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阿祖尔与阿斯玛》受到了全场起立的热烈掌声,公映票房超过一百五十万人次,“生动,严谨且不失精美的佳作,奥赛罗保持了他一个电影人的创作热情”,包括《电影手册》在内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对影片褒奖有加。
在萨义德看来,西方所谓先进的科技文明,也会成为驱使文化歧视的利器。
年轻时就读于巴黎装饰和加州艺术学院的奥赛罗,当然了解最新动画技术的威力,但他拒绝简单的‘拿来主义’,因为那会让影像之后的人文诉求‘变味’。
譬如在影片中,阿斯玛一直拒绝说法语,成年后一度不愿与兄弟阿祖尔交流,导演甚至刻意不为所有的阿拉伯语配字幕,就是要让观众体味一下民族间正常交流的重要性。
影片的最后,是王子娶上了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生活,典型的大团圆结局。
奥赛罗的梦想里,是种族融合的伟大,法语同阿拉伯语合唱道:“你们是兄弟,我的两个孩子,你们要齐心合力…”再看看今日的世界,地球村里依然剑拔弩张,充满了歧视和偏见,一部看似纯真的古代童话,动画片《阿祖尔与阿斯玛》,无疑也个醒世的现代寓言。
Luc,2009年3月于法国兰斯发表于《看电影·午夜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看另一个片名就知道,这是两个男人的故事。
首先感谢故事中的好奶妈,养出了这么两个品德兼有、英俊聪明、心心相惜、心照不宣......的好儿子。
这是一个很浪漫的故事,仙女并不是浪漫的主题,而是浪漫的结局。
浪漫的主题是友爱、信任、理解、宽恕、善良、公平和知足浪漫的过程是两个小婴儿长大成两个小男孩,两个小男孩长成两个帅小伙......不一样的肤色,不一样的童年。
贵族少爷阿苏每天繁重的课业,父权的压力 。
小奴仆阿斯玛辛酸的生活,没有庇护的住所。
一个没有母亲,,一个没有父亲。
话说我以为他们的父母会结婚什么的但还好没有我想得这么狗血。
随着剧情的发展,贵族少爷的父亲永远地龙套了.他们听同一个仙女故事长大,小时候虽然经常吵架,在泥地里经常打滚什么的让人很担心(很担心)。
但他们都相信,自己会成为那个解救仙灵女的王子。
我心里冷哼:只有一个仙灵女啊只有一个仙灵女啊自古红颜祸水,难道这两兄弟就此走上反目成仇的不归路?
不过好男人是不会让红颜化成一滩祸水,不会让兄弟两肋插上刀。
阿苏和阿斯玛都是好男人。
后来呀,阿斯玛和奶妈被赶出了贵族家,他们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奶妈勤劳致富,贯彻落实妇女顶起半边天的原则,成为了大富婆,从前的小奴仆变成了浓眉大眼的阿拉伯富家公子。
贵族少爷也长大了,变成了一个在海难中被浪冲到阿拉伯的小白脸,哦不,是绅士绅士,但从此一贫如洗了。
贵族少爷阿苏和他的好兄弟阿斯玛一样,虽然身心都成长了,素质都很好,但可惜脑子就是一根筋跟着剧情需要,相信仙灵女的存在。
结果仙灵女还真的存在。
我之前以为有阿拉伯公主就可以了,但一看公主,厄,很可爱。
两兄弟见面了,可是阿斯玛因为小时候被阿苏他那个龙套老爹赶出去还在闹别扭。
但他们在奶妈大人的指导下,他们还是一起走了一段路。
梦幻的目标往往都带着不可预测的危险。
他们被跟踪了,二人一起躲过。
在山下分手后,阿斯玛遭遇了强盗,阿苏不顾一切反身来救他并为他受伤了,获救的阿斯玛为阿苏包扎,阿斯玛又被绑架(这倒霉催的孩子),阿斯玛在敌人的刀口下解救了阿苏,阿苏没有抛下奄奄一息的阿斯玛,阿苏背着阿斯玛上路。
最后找到了仙灵女,阿斯玛却昏迷了,阿苏那个难过啊,阿苏不要仙灵女了,阿苏只要阿斯玛,阿斯玛被小精灵就醒了,然后小精灵为他们做衣服,小精灵碰到了阿苏受伤的胳膊,阿斯玛一个巴掌把小精灵扇开........赤裸裸的友谊啊后来仙灵女为难了,两兄弟都觉得对方更合适,于是仙鸟找来了两人的七大姑八大姨,可是大家都觉得他们都很优秀。
怎么办呢,就在我以为他们3P算了的时候,仙灵女竟然还有个妹妹!!
仙灵女的妹妹,厄,是个海洋小仙女,好吧,其实一点也不小。
早说你有个妹妹么阿拉伯公子,蓝眼少爷,仙灵女,小仙女......六种可能,总之结局圆满了。
动画很精美,法国不愧是个充满诗意的浪漫的地方。
我只想说说动画里的3D处理仔细看可以发现不是所有地方都做了3D处理的珠宝首饰等是做得闪闪发光的人物其次,背景基本上就是2D的据欧斯洛本人说这是由于资金的关系可以看出他和好莱坞影片对于3D特效理解的不同好莱坞的3D特效只是为了技术而技术,给人的感觉故事情节反而处于次要的地方而欧斯洛则遵循一切以故事为主,情节至上的原则相比于好莱坞采用的为追求真实感而采用的大量特效欧斯洛在细节上极尽繁复的追求同样需要大量资金但给人的感觉这完全为了故事本身需要观众不会被特效所吸引而忽略情节好来坞的3D动画也不乏精彩之作关键是不要让技术成为影片的主角,现在大量的3D影片都已经沦落到为3D而3D了
"电影的角色设定、服装配饰及动画场景走精致华丽风,让人耳目一新,完美的融合北非风情及波斯景色,藉由2D及3D的美术设计,成功地建构起中东建筑,有独树一格的马赛克花园、充满对称风格的空间场景及镶嵌式的建筑风格等,精细程度着实让人惊艳,就像是活生生将色彩丰富的绘本,整个搬上大营幕。
"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但是并不如所说的精致华丽.剧情果真如一千零一夜般简单天真.如果想挖掘什么深层含义的话应该会劳而无功.个人认为是小孩子的启蒙电影.看的是台湾配音版.柔软得可以的男声一如名侦探柯南.可能潜意识里头扣分了.其实个人比较好奇的是.纵观各种童话.从格林安徒生到伊索一千零一夜.多少个故事是寻找某某仙子然后结为连理.为什么小小孩子会对这样的情节产生极大的兴趣呢.肛欲期和口欲期过后莫非第一性征来得如此之早?有哪位强人能够邪恶地用弗洛伊德的观点分析一下呢.
仙子声名在外,有貌又有才,自然眼界也高。
这么多年,不是没有人来到宫殿,但看不中也无奈,宁愿继续被禁锢在诅咒中。
最后终于来了心仪的,不过要么不来,一来就俩。
还好有自己表妹,远渡重洋,解了燃眉之急。
画面很漂亮,好多好多的花。
里面的精灵也很可爱。
最喜欢那个公主,超级可爱伶俐美丽小萝莉一个。
不过不知道长大后,找老公是不是比仙子还难啊?
音乐也很好听。
喜欢奶妈唱的歌。
放在硬盘里好久,完全不知道这部片是什么类型。
用了大概半小时确认细节这不是烂片。
看完来豆瓣卧槽8.1.有点虚高吧。
前半部分片段结束一闪淡出实在是压抑,那种感觉,反正欢快不起来。
之后各种布景都感觉在玩一款2000年左右的2D-3D游戏,复杂重复透视,尤其公主宫殿进门黑白布置,特别像插卡游戏机短路时候电视画面。
就连最后一群尖鼻子蓝精灵飞都想到雷电的感觉。
当然故事最出彩是重现童话节奏,诡计之雾狮子舌头鹦鹉毛四十脑残大盗什么的。
后期认可了节奏就放松很多,萌点笑点也多了。
还是感觉是两个马里奥救公主的故事。
4星么,看完这种片,什么复杂情绪都没有了。
心里挺干净。
上面的影片介绍有点小讹误哟——成年后阿祖不是回到童年生活的地方,而是去找童年带他长大的奶妈的哟。
其实更准确的说,他是去找儿时奶妈口中讲述的故事:传说中的精灵仙子的。
这是法国拍的片子吗?
中东风味的确很浓,浓浓的波斯风味,阿祖这个出生于欧洲贵族的王子来到北非,就像金城武扮演的诸葛亮来到三国时代,呵呵,都是落入凡间的仙子呢。。
咔咔话说哥俩好呀。
阿祖跟阿斯玛从小就是一块长大的好兄弟,虽然出生不同,但一样聪明、骁勇,尤其是一样善良,积极进取。
由于出生的不同,阿祖从小被贵族的精英化教育培养长大;同在阿祖身边的阿斯玛只能作为“旁观者”学习着阿祖学习的一切。
直到有一天,他俩都成为一个青少年。
阿祖的爸爸,这个传统的欧洲贵族决定将阿祖送到“城里”的老师那学习其他的礼仪文化知识,而狠心地把阿斯玛和他的母亲——阿祖的奶妈赶出了家门。
自此,兄弟俩各奔一方。
电影很快过渡到阿祖长成青年的那天。
此时的他已经是个标准的拥有一张俊美脸庞和矫健身姿的贵族王子了。
他回到家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去北非,去寻找儿时奶妈口中的那个精灵仙子并娶她为妻。
阿祖的爸爸自然不同意,可这根本改变不了阿祖的决心。
于是他,这个拥有雪白肌肤跟阿斯玛完全属于2个种族2种肌肤的欧洲小伙子,单枪匹马飘洋过海来到了位于欧洲下方的北非。
这里自然是一片凋敝。
落后的族类,黑色皮肤没有像样衣服穿的非洲人;还有再市井化不过的贫苦的城市——这一切都让阿祖感到难过和不适应。
在路上他认识了一个同样来自欧洲同样拥有一双湛蓝清澈眼睛同样是为寻找传说中的精灵仙子前来的“眼镜兄”(由于在非洲蓝眼睛被视为不祥的征兆,逼不得已,他只能以这种方式保全自己)。
阿祖认可了这位虽然嘴巴很油但人还不坏的“眼镜兄”,通过它了解了更多有关精灵仙子的故事——尤其是“眼镜兄”对精灵仙子的追寻足足有20年了,包括他一直隐藏很好的蓝色眼睛。
阿祖通过自己的善良先找到了2块开启精灵仙子大门的钥匙,一个是火钥匙,另一个是芳香钥匙。
“眼镜兄”在这20年也许无数次地经过那两个取钥匙的教堂,可他一直没有成功,也许就是因为这本动画想要告诉我们的:抛弃成见,拒绝种族歧视的道理吧。
阿祖在偶然的机会又找到了奶妈,奶妈因为跟当地人迥异的泼辣和敢作敢为的性格现在已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了。
在这个城市里,奶妈拥有着令人羡慕的财富,当然他也有敌人,这都没什么。
故事里还出现了一个很可爱的小公主和一个睿智的老人。
小公主叫巴沙,配音演员的声音十分讨人喜欢,小巴沙由于生在在皇室家庭,从小失去了所有亲人,按照她的说法:“亲人们都由于争夺王位而失去了生命”。
小巴沙精通很多语言,像这世上所有的皇室后代一样,她要学习很多知识,还要学会跳舞甚至武术方面的练习。
她要学会保护自己,直到她长大那天有能力对付那些抢夺她皇位的“坏蛋”。
小巴沙是一本电影讨巧的卖点,除了片子中金碧辉煌的皇宫装饰和美若天堂的花园景色。
英俊的少年、满腹经纶又神秘的智者老人,还有一些猥琐却也显得可爱的“异类人”,甚至“武媚娘”式的富太太奶妈。
都让片子做足了戏份和看点。
影片中随处可见精致的中东风格的图案花纹,还有波斯风貌的地域特色。
加上"精灵仙子"这个看似神话实则存在的传说故事,在解救仙子的过程中又制造了许多艰险:比如当地野蛮的族人、要吃很多很多肉的大红狮子,还有一片羽毛就可降伏的凤凰。
在快到到达终点也就是解救精灵仙子的光明之门前,制作方又设置了三道有蝙蝠出入的门。
先是阿祖受伤了,接着阿斯玛也受伤了,伤得更重。
最后竟然是阿祖背着阿斯玛进入到光明之门的。
就当他们感觉是走错了门而要面临死亡的时候,仙子出现了…………她并不像我想象的那般出落凡间的美丽,而是一个跟阿斯玛一样肤色的女孩,穿着蓝色的礼裙,并不艳丽。
就当她要抉择究竟是阿祖还是阿斯玛作为她的丈夫的时候,问题又出现了。
2个两小无猜的兄弟同时出现在这里,同样的年轻有为,公主究竟该选择谁呢?
于是请来了两人的“母亲”奶妈,又请来了小公主巴沙,还请来了智者老人,最后是那个戴眼镜的“异人”。
公主在征求大家的意见后还是没有答案,最后,她请出了自己的姐姐,来自欧洲的另一位"仙子"。
这回这个仙子像是坠入凡间的天使了,雪白的衣服、雪白的礼帽,包括雪白的肌肤,活脱脱一个“白雪公主”的模样。
巴沙公主建议,让大家彼此认识和了解,通过跳舞来增进友情。
在缓缓的孔雀舞步中,两位公主各自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令人有点意外的是,欧洲的公主选择了阿斯玛,而精灵仙子则选择了阿祖。
——这也正是本片旨在阐明的主题:消灭种族歧视,倡导婚姻自由吧。
作为一本动画片,《阿祖和阿斯玛》(又译《一千零二夜》)秉承了动画固有的探险、冒险性质,有英雄救美的情节,有兄弟仗义的情怀,还有可爱不失聪慧的小女孩和寡言却多智的老爷爷,甚至还有不那么正经长相稍显寒碜行为颇有些古怪却也十分不讨人厌的“怪叔叔”。
有美丽的风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画面颜色鲜艳丰富对比强烈,情节虽没有不落入俗套却也能做到让人不厌恶、赏心悦目。
作为休闲和一种观赏的角度,此片可以考虑去看看。
万花筒画风
纯爱啊~~~好不容易看到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啊~说实话我倒希望公主最后跟男主在一起~~
导演: Michel Ocelot,实在无感,缺乏应有的表现力。
老爷子慈眉善目,很能说。故事结尾也太大团圆了。『电影资料馆』
动画片而已……而我已失去童心 还有 那个类似网络flash短片的效果是为神马??
非常迷人的动画
最后这配对法也是够大团圆分蛋糕的 哈哈哈 可爱可爱 镜头感细腻处见功能 奇幻之笔用得巧
法国动画史上的奇葩,,,无头绪到雷的编剧
画面非常精美,简单美好的童话故事,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有点迎合移民和女性主义的教育意味,来个真人版的吧:)
Azur很温文尔雅,Asmar很冷峻内敛。
完美的对称美...
五毛钱3D,然而马格里布美如画。
为什么我觉得很垃圾。。。
这种3D风格实在不适合他的故事惨不忍睹的感觉,早先那些剪纸动画多妙。可见并不是一个人一部片子牛了就能一辈子牛啊.
第一次发现原来法语这么好听!
小公主异常可爱
剪纸配阿拉伯风格,画面依旧华丽。故事稍显单薄,那个拖沓的台湾版配音,让我想说:你,奶妈啊~
一流的画面 三流的剧情......
很华丽,但个人觉得亲和力不够;剧情超吸引人,一千零一夜风格,最后还有梗;公主关于地面的那句:“请问我可以碰吗?”又萌又令人心碎;精灵裁缝被弟弟打了一下不是应该说明他不够尊重和亲民吗,为毛有意外收获,一颗星是为这个“硬伤”减去的。
当我们一时难以做出抉择时,也许交由天意缓缓行之也会是不错的选择。我们都应该变得更加纯粹,不去计较许多的虚名亦或是荣华富贵,生活自会因此为我们绚烂地展开。人生总应该有必要的追求,也许只有无比倔强清醒的人才能不成长为自己讨厌的样子。生活中从来没有那么多的不可能,只要你愿意尝试,就自然有可能收获更加绚烂光明的未来。你要相信,你若盛开,鲜花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