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M18 异次元的狙击手 一开始就是动作大片 世良真纯救了柯南 FBI也来了 开始锁定了嫌疑犯杭特 按照一贯套路 猜实际肯定不是杭特 现场放的子弹壳和透明骰子也是为了迷惑大家 跟以前M2放扑克牌和M13麻将一样的 连起来是五角星 唐人街探案也有用这种套路 又是Bell Tree 晴空塔 秀一现在是冲矢昴也秀了一把起关键性作用 和柯南很有默契 步美是老人质了 小兰在对方没枪情况下是无敌的
柯南,大概是我看过的越来越鸡肋的一个系列了吧,真的是要看又不想看,要不看又想看,没有哪个系列的片子能让我这么纠结了,这个异次元的狙击手啊,更是看了之后让我直呼上当。
当时前一年的剧场版播了之后有了这个预告,当时激动地我以为主线剧情终于要开始了,结果看了之后也真的是没谁了,基本没有主线剧情!!
不得不说很失望,看得心累,案件剧情平平,迷迷糊糊就结束了,动作戏也不出彩,整部水平较低。
下面是吐槽。
案件本身还好,但是诠释得很烂,没有供人分析的余地,先列出被害人(肯定是保不住的),再列出嫌疑人,排除法凶手就出来了。
犯人硬要把人叫到东京排成五角星真够蠢!
更蠢的是受害者明知有危险还亲自送上,尤其幸存的那位,一直洋洋自得以为自己能先发制人,犯人有那么傻吗,白痴都知道一定是圈套好吗。
退役老兵就这点智商?
骰子432突然接5原以为有什么深意,结果又是无聊的连线游戏。
无数夸张又不科学的细节无力吐槽,桥上阻挡犯人那一幕为什么不直接制止犯人,硬要在前面弄出个足球然后千里之外向死者喊话,然后足球爆了柯南还死活不走还在不停喊,世良就这样挨了一枪?
简直MDZZ啊!
茱蒂老师作为一个FBI成员,一有消息马上先通知柯南一个小学生?
就算是COOL KID起码的担心都看不到,当作是工藤了?
最后铃木塔那一幕之前见了那么多次犯人最后柯南那么远开个眼镜(还有夜视666)突然就能看到铃木塔上犯人的脸?
犯人死活打不中在屋顶上的柯南,之前的夜晚移动目标射击练习有什么用(可能滑板速度太快?
)?
犯人抓住步美之后不马上撤离还在暗处和大家周旋,好玩吗?
卡迈尔警官最后在暗处被打到像个充气娃娃一样抽搐还能去抓犯人,就算穿防弹衣犯人能完美避开打脸也是够可以。
闪瞎犯人后小兰硬要徒手上去送,然后柯南大喊“兰——”,背后浮现新一模样算是强行给新兰感情戏一个交代吗?
蚊音和烟花,现在剧场版是缺什么就在道具上补什么新功能,蚊音这个知识点在基德的某集我记得出现过了。
关于犯人为什么过了六年才开始复仇,我是到最后也没搞懂。
这部剧场版比主线提早揭露了秀一的身份,我觉得真是玷污了青山的精心安排。
……(省略N个字)本来剧情应该是层层递进,结局惊心动魄甚至可以来个逆转才是柯南该有的素质。
但是M18的剧情虽然有铺垫有疑点但是事先就放出嫌疑人又没有转折显得非常乏味,柯南依旧各种道听途说完全没什么亮眼表现(最后的烟花确实很“亮眼”),可以说是越看越无聊。
从M16开始我就已经坦然想当作动作片来看可是这部真是毫无看点,要么案件精彩些,要么剧情感人些,再不济动作场面好看点我也接受啊(狙击战不如爆炸场面那么好表现,算了原谅你了),除了画面上进步别的一个都做不到吗,连音乐都没感觉啊。
听说M19向日葵也是骂声一片,我到底要把标准拉得多底,情怀都要被磨没了。
最多只能给5分,真心没什么亮点,世良完全可以不参与这个案件。
久违的循例的六个月后与中国观众会面的柯南“最新”的第18部剧场版《异次元的狙击手》终于在网上上映了我家柯南依然自然永远很帅气~最近剧场版中柯南的道具为适应剧情频频升级。
比如《漆黑的追踪者》中腰带升级到承重变大距离拉长,比如《沉默的十五分钟》中滑板可以在雪地使用,比如本剧足球射出后附带炫目到会打扰到邻居的烟花(此可照亮天空的烟花道具在临近结尾的高潮部分为赤井秀一的狙击提供了条件,救了小兰园子茱蒂卡迈尔与灰原等少年侦探团一行人),还有因被柯南吐槽而升级的半成品(带蚊音——救下步美,小兰接近凶手)侦探徽章(就是通讯范围扩大,带有LED灯,效用同蚊音)。
越来越喜欢小五郎了,虽然推理很一般,不过他人品道德三观很正滴,对柯南也越来越好,叮嘱柯南不要到处乱晃。
园子在本剧很稳重正常…真不太习惯,在结尾时终于恢复原貌打趣小兰,这才是园子嘛!
有人说柯南剧场版每部都有爆炸,还真是!
不得不说《名侦探柯南》真是少年漫画,女性角色是配角来着,女性角色是来显示男主的英雄气概的。
尤其本剧场版中小兰…真的是女主吗?
太打酱油了吧。
戏份比世良真纯还少。
少年侦探团们也是来拿个便当的吧……赶脚就是在结尾高潮时与犯人碰撞,配合一下柯南赤井并自救,最后由小兰帅气出神入化众人仰慕众望所归的空手道收拾了犯人——被揍得差点从高达635米的铃木塔掉下。
兼任开头赞叹铃木塔与目睹第一被害者被杀,还有绘制铃木塔周边三次元地图启发了柯南。
另外灰原跟博士呆久了,也继承其拿手好戏,将成为冷谜语的出题者。
如果单谈戏份,在本剧中世良几乎是女主了,与柯南多次一同出场,又推理又光临犯罪现场,还救了柯南两次,甚至中枪入院。
当然警方与FBI出现也很多,破案嘛。
一直为柯南提供最新消息。
冲矢昂是赤井秀一这个真相大家都知道了,所以←_←也不算新意了。
虽然这一开始是本剧的宣传看点,也是世良,FBI等相关人高频率出场的理由,可是对于半年后才看到电影的我们来说,这是心照不宣的了。
还有本次拿美军的海豹突击队从头说到尾真的好吗?
犯人与部分被害者是前海豹突击队狙击手,恩怨也源于中东时,源于银色勋章。
当然本剧也秉承柯南一贯的凶手未必可恶(但你后来对柯南痛下毒手是怎么回事?
),被害者未必无辜。
伪凶手蒂莫西·亨特(其实不是直接开枪者,是指使者,自设陷阱成为“被害者”,也是恩怨第一主角)在中东战争因为风头太盛被陷害违反战时规则失去银色勋章,成为“有污点的英雄”,被比尔·墨菲开枪击中头部虽手术成功但视力下降且头痛不断,又被误导投资失败,妻子与被未婚夫抛弃的妹妹先后去世。
开枪凶手凯文·吉野是为朋友/恩人为公道。
被害者布莱恩•伍兹撰写了“有污点的英雄”系列报道和亨特及其妻子的追踪报道导致两人神经衰弱,比尔·墨菲是被杰克·华尔兹指使作证诬陷蒂莫西·亨特并使其脑部受伤的坏蛋,藤波宏明是专门骗外国人错误投资不良地产的不良商人,森山仁是抛弃亨特妹妹致其自杀(遗憾的是本剧没交代抛弃缘由,而且因为这个就自杀也太……)罪魁祸首杰克·华尔兹更想彻底消灭手凯文•吉野,一点后悔情绪都没有,不过最后所有罪行都揭发了。
再说本剧推理,基本都是靠更新信息不断更正推理。
至于真正开枪的凶手,射程-黑夜-弑友的训练冷血狙击手方式以及骰子的含义还有最后的代表银色勋章的星形 ,私认为还是挺有新意的。
原谅我推理不咋滴没猜到。
其中斯科特·格林与凯文•吉野坚信蒂莫西·亨特并协助他,凯文•吉野开枪的行为,也体现其友谊,这是他们的正义。
剧中小小的笑点是人们误以为是随机杀人而撑伞还有误会接触后集体收伞。
以柯南和小兰查电脑,一行行文字兼配音掠过的形式呈现。
还有不良少年趁机扔鞭炮(疑似)吓人,这…总体来说,推理、动作戏为主,感情线偏低(几乎没有好不好!
)柯兰互动少,只有几句温情语,这也太省了吧!
不管怎样,这是柯南正式剧场版系列票房(不含合作篇)第一次超40亿,很有意义的一部作品。
等了半年啊 PS:下部剧场版预告——大大的向日葵。
多少年暸看柯南劇場版都覺得柯南為何如此之屌...前年小學生不死之身...記得多年前每次還會為柯南和小蘭噠生死一線而落淚...可如今卻祇能驚訝感嘆一句我擦這都能行?!
雖說案件始末還能解釋噠通可柯南憑一己之力還有那根阿笠博士噠背帶就能正好把排水管拉到半空中之後再形成一個U型滑道嗎...?看到火影忍者已完結我不禁在想青山老師是不是現在強弩著自己畫柯南自己有時候看自己畫噠東西都想笑?
柯南是時候變囘新一暸。
別再讓小蘭等太久。
看完这部我感觉像看了一集美剧,战场上的黑暗行径,士兵的创伤应激障碍,再加上叠上海豹突击队和狙击手各种甲变成了这么一部剧场版。
剧情还行,就是非要把背景设定在日本并且还跟日本标志性建筑结合在一起犯案感觉不是很契合。
然后就不得不说银色子弹跟柯南开的挂要差不多了,但毕竟名字叫柯南,柯南踢足球那一刻我首先想到的是之前一部剧场版他用一个安全帽干翻了武装直升机。
同样的姿势同样的原理,我觉得他可以直接用肩带把自己弹过去救小兰。
小兰则是实力很强,发挥不详,遇强则强。
最后凶手被阻止了很多人觉得可惜,我看犯罪心理有时候也会这样,总是把最该对某些惨案负责的人留到最后被救下来。
如果不是这个金发男人这些悲剧都不会发生。
但柯南毕竟是一个正义的侦探,不管凶手行凶的理由是什么,杀人就是不对的。
只要柯南有能力他一定要阻止他。
连起来是个立体的五角星这个就算把地图模型摆我面前我也想不到,也就他们能想到了。
专业吐槽名侦探柯南12年,专业到人生第一篇豆瓣影(tu)评(cao)都要献给这部死神小学生的夜用超长版。
作为一个从柯南的年纪开始看这部动画,看到了柯南都该叫我阿姨的年纪,虽然跟追着漫画买着周边的真粉不能比,但多谢因柯南培养的对推理的热爱,还是想来扯几句淡。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本格推理的死忠,对名侦探的期待不过是破几件让人热血沸腾的疑案,那怕是要跟小兰秀恩爱,哪怕是要秀从夏威夷老爸那里学来的神技能,也不要偏了主题,毕竟这是名侦探柯南而不是小特工柯南。
因此自97年剧场版开播以来,最为优秀的阶段大概是儿玉兼嗣时期和山本泰一郎前期的作品,论解谜,《水平线上的阴谋》已到达顶峰,论创意,《贝克街的亡灵》算是空前,论柯南炫技,《绀碧之棺》、《瞳孔中的暗杀者》、《通往天国的倒计时》甚至《天空的遇难船》都可圈可点,后来的几部虽然谈不上太出彩但也绝对不出格,加上每年一部从日本公映到大陆更新吊足了影迷胃口,倒也值得一看。
从第17部开始,名侦探柯南就义无反顾的走上一条“不造自己在干啥”的不归路。
前几部看过后,按照我这隔一段时间会重温一遍的习惯,对其中的桥段和推理大多还都有点印象,但苦等了一年的第十七部完全是在犯花痴秀恩爱我就无话可说了。
在这样的角色设定下,我承认相比小兰我喜欢灰原更多,但也没到因为支持新兰还是柯哀大打出手的程度,况且看了这么久再傻也能看得出在73眼里,还是新兰是主线剧情,对柯南偶尔为爱痴狂也没多大不满,但作为一部悬疑推理的动画你把大多笔墨用在爱情上,甚至推理也逊色于主角的恋情就很有问题了。
然后就是这一部。
4月在日本上映的时候我相信昴的身份是这一部中最大的伏笔,但大陆字幕版更出来的时候,漫画里朗姆都出现了,昴=秀一这种事情已经没有丝毫的新鲜感,当然这件事就是怨zf也怨不到导演,所以按下不表。
然后就是故事设定,推理了十几部的柯南早就不安于仅仅在每年一部的推理剧中露脸了,于是千方百计的要为剧场版加入其他新鲜元素——比如第十四部恐怖主义袭击元素,第十七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谍战元素,到了这一部,干脆上演动作片,狙击加上外国人乱七八糟的名字,再加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生英语配套磁带上那种字正腔圆的日式英语发音,怎么看怎么乱,还没入戏就出去了。
然后就是推理,M18与其说是看柯南推理,不如说是看万能的柯南怎么玩特技。
眼看小朋友一个人秀了将近4/5的剧情,这让人在惊叹为什么拯救日本的最后都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之余感慨我小时候怎么就没这么吊呢。
总的来说,因为有M17垫底,这部据说票房大亮的剧场版还不算是最差,但是也跟“最+褒义词”的组合没什么牵连,因为等了一年,所以等着的还是去看看吧,至少动作动画片也算是个新奇的噱头,至于推理神马的,好了,我已经在等明年了。
节奏明晰一开始节奏就很快,很容易就把人带入了柯南的剧情中,并且通过各种暗示也让观众进行推理情节出人意料原本以为事情很好解决却因为嫌犯的死亡而是整个案件进入混乱,最后通过层层解刨找到真相。
刚看到骰子让人联想到“第十四个目标”。
但这次的意义却大不一样。
一开始并不理解所谓的异次元,到了后期终于明白了含义,确实很生动。
无厘头柯南已经成为了万能的了,我真担心他从上面掉下来会不会摔坏。。。
本剧和小兰的关联真的很牵强,没什么心意,尤其最后搏斗的那一点。
不过很欣慰的是找到了貌似赤井秀一的人,这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怎么说呢,我有点不希望柯南长大了,柯南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除本片外,本文还将剧透前作剧场版《通往天国的倒计时》《漆黑的追迹者》及吴宇森导演的《喋血双雄》。
两年前的短评上,我也用过跟标题一模一样的表述。
如今回顾已故的古内一成先生留下的这些剧场版,总会有新的感触——尤其是后期的剧场版,在“褒古贬今”错误思想的影响下,这些作品被严重低估了。
这部剧场版,抛开严重的线索公平性问题,毫无疑问是古内一成先生留给剧场版的最后杰作。
我一直认为本片就是在炒《漆黑的追迹者》的冷饭。
在M13中,东京的地标东京铁塔成为电影的最终舞台,而作为东京铁塔继任者的东京新地标——东京天空树也在本片登场(题外话,有段时间的TV动画中还出现了还在建造中的东京天空树,真是颇具时代感);除此之外,两者的核心诡计也颇为相似,都是由作案现场构成特定图形,M13是北斗七星和北极星,而本片则是五角星。
但本片在M13诡计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创意,那就是五角星的构图并不能在二维的地图上看出来,而必须考虑到作案现场的高度从三维空间的特定角度发现(正对应了片名中的“异次元”),虽然我曾经认为改成三维空间构成图形反而对观众不公平,但后来才发觉其实提示已经足够:五个骰子中,一个在东京天空树的最高点,两个在同样高度的比东京天空树略低的高楼,剩下两个则是在地面,再考虑其横向距离和此前五星勋章的伏笔,明显能够想到其在某个角度能够形成正五边形——或者说是五角星的构图。
另外我也想到了《通往天国的倒计时》:其凶手动机,正是因为在特定角度下富士山被摩天楼一分为二,这同样也利用到三维空间中的特定视角,可说是古内笔下的剧场版中的顶级创意,而那部剧场版中对这一点的暗示颇为大胆,可说是只能用画面来表现的创意。
除了“三维空间特定视角”以外,这个诡计也有另一个创新——骰子点数的含义。
前半部利用4、3、2的点数做了误导,并由下一个点数5推翻了一直以来的“倒计时”假说,可以说是利用点数含义做出的一个反转,单是在谜面阶段,点数的含义就表现出其亮点。
而其真正含义则是画五角星的笔顺——画星星是吧,怕不是跟东风谷早苗学的,什么《东方风神录》(笑)——这确实是颇为新颖的解答,并且仔细想想也确实有其必要性:假如不考虑点数,五个作案现场只能构成五边形了。
不得不说,这个诡计真是浑然天成。
古内一成如此匠心,独具一格,他的英年早逝实在是柯南剧场版的一大损失!
悲乎哀哉!
本片也是典型的古内风格的连续杀人模式:凶手每次作案都会在现场留下象征物——比如《第14个目标》中的扑克牌和《漆黑的追迹者》中的麻将牌,本片中的骰子亦属此类,还有《通往天国的倒计时》中的酒杯和《战栗的乐谱》中的长笛部件,《世纪末的魔术师》中凶手每次都要击中右眼、《迷宫的十字路》中凶手每次拿走死者的《义经记》也是一种象征凶手的事物,而破案的关键往往在于这些连续杀人的规律性中。
本片中的五次作案,也形成了“起承转合”的结构:前两次是起与承,第3、4次则是转,第五次则是合。
“转”的部分尤其值得一提,第四次的“转”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利用骰子点数制造的反转;而第三次的“转”则是利用头号嫌疑人亨特的死及其手记误导、还有亨特与凶手的关系制造的,这两次连续反转真是极精彩的设计。
在这背后的凶手与亨特的故事我不再赘述,各位可自行于片中感受。
我只说凶手狙杀亨特这一情节,使我想起了吴宇森的《喋血双雄》中,周润发饰演的小庄为了成全他的知己四哥,亲手一枪结束四哥的生命,这是一种对兄弟情义的全新表达。
而本片中凶手狙杀亨特,或许不仅是为了完成亨特给自己设置的试炼,也是在成全亨特;凶手与其他死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港片式的道义VS不义的设定。
凶手每次于作案现场留下的骰子和弹壳,虽然有点牵强,但我觉得可以勉强理解为,这象征着凶手与亨特二人的战友情义——弹壳象征凶手,骰子象征亨特。
但是说到凶手,这又是本片另一个遗憾的地方:凶手身份基本上是直接给出的,未经推理,也未留线索暗示。
还有另一个很遗憾的地方,那就是为了最后柯南与秀一的合作秀,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凶手形象,最后却直接被狂化丑化;其实从凶手狙击柯南、击中世良真纯的时候,凶手就已经开始ooc了。
最后,其实本片与M13还有一个相似点:最后柯南腾空而起时,伸缩背带的用法与M13颇为相似,而柯南的腿伤,又让人联想到柏原宽司的《侦探们的镇魂歌》。
这是柯南的第十八部剧场版,影片讲述高达635米的铃木塔上发生了狙击事件,美国海军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也牵涉其中。
同时,FBI成员及冲矢昴、世良真纯等原作重要人物也首次在剧场版中登场。
其实世良真纯的加入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这根本就是女版服部平次嘛,柯南出现危险时,骑这机车像个盖世英雄出现拯救了柯南。
最后在铁塔上兰的表现依旧很精彩呢哦,对了,这部剧场版还进一步在片尾通过对白和情节来暗示冲矢昴是银色子弹赤井秀一,非常有意思。
= .=真的一点也不喜欢小兰,虽然知道她善良又专一……动画片真的看起来好中二……代入感nashi
变成年度惯例,已经毫无期待
《Dimensional Sniper》从各种动作场面和动作设计,到剧情都在美国大片化,柯南已不再是侦探,而是超英,并从上一部剧场版《远海的侦探》起政治色彩越来越浓,而改编真实历史的想象力,抽丝剥茧的推理,以及带有人文关怀的温度,全都在消失。
很开心在日期间赶上剧场版上映,对于最爱小哀和秀一的我来说,这部剧场版让我看的快哭了。果然冲失昴就是秀一,果然我还是不喜欢小兰,果然柯南强大得让人吐槽。
世良受难记
感觉比前两年的剧场版都好看一些呢,走经典易猜的连环凶杀案路子,最后的剧情也很紧凑,没有乱七八糟的感情线。【柯南已经被博士改装成又能飞又能发射炮弹的超级英雄了,神盾局快来签他。
这部剧场版无非再次强调了冲矢昴是赤井秀一的事实,并无特别出彩之处。
我真是亲妈!剧情紧凑四星 推理三星 柯南滑板足球小兰空手道负十星 这部死了很多人 你们满意了吧!但是这部对于一直在追主线剧情的脑残粉来说凶手剧透什么的根本不重要好吗!剧透在最后 赤井秀一 一百颗星!
看成了习惯的后果就是看完再也不记得剧情。
凶手动机,推理过程的设计,都是令人惊喜的用心扎实。追击戏,狙击手的对峙,还有最后三方的协作,真是物尽其用。纵观柯南剧场版,古内一成除了战栗的乐谱稍显平淡烦闷,其他部编剧功底均在商业动画水准之上,确实佩服。r.i.p
十年前漏看这部不是没有原因的,放在整个柯剧场都是相当炸裂的烂,一眼就能看出凶手是谁好吧,和hunt有关系的人,只有一个不是仇人好吧,你猜他为什么要出场啊!
算是对这几年大家的猜想的一个交代。为了最后那句了解觉得还能看上好多遍!不枉一大早跑去看,而且最后心跳爆满!下次是向日葵么~
剧场版十八。安定的动作片。
对不起我对主线的概念已经停留在几百年前了,没有注意到最后的亮点我先给自己跪了T T(喂)
当动画制作越来越精良的时候,拼的就是谁更会讲故事了。
50分10秒的路人是甲斐田配的。然后就可以直接拖到最后十分钟看昂哥了。
烂到极致,拿嘴讲剧情,拿嘴抓凶手
这次的剧场版不错啊 虽然没有推理元素 但是秀一很帅就够了【
突然间变成动作片~有些不习惯~秀一真相了~
太动作片了。怎么摔怎么被车撞怎么被枪击,都是不受伤不死的。凶手都会故意留些莫名其妙的线索,然后都会心灵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