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喜欢袁园,不喜欢佩芝好堵,但是她离开魏端本我特理解。
那个臭男人说话语气让我受不了,像说教,我都是快进看他出场的,不然我会吐,我喜欢范宝华,虽然他侵犯了袁园,但他有担当,像个男人,我喜欢
这几日晚上在看纸醉金迷。
高三时的一阵子,很喜欢张恨水先生,满江红啼笑因缘都是那时看的,那时没什么机会看电视,都是看书的。
他的金粉世家倒是一直没有看。
电视剧里的一些片段看过,我很喜欢董洁,但是非常不喜欢陈坤。
(哈哈,陈坤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张生那种,实在要命。
)印象最深是满江红,桃枝留给水村的字——相片和人,一齐永远赠予爱我者,年月日记于顺风舟上。
什么叫绝笔。
尤其是顺风舟三字,落花流水缘分和生命都无可掌握的凄凉意。。。
貌似满江红和啼笑因缘也搬上屏幕了吧。
米看过。
纸醉金迷倒是喜欢的。
看这类片子像是在赏一袭旗袍。
首先是第一眼要华丽,锦绣缎面凤舞九天。
纸醉金迷的舞台美术绝对A+级。
再者是针脚不能错,纸醉金迷制作的够精细。
最后就看穿着的美人呐。
美人自是够美的,一笑一颦也到位。
剧集才看了一半,剧情介绍倒是看完了。
硬伤破绽神马我是没有看出来,小细节是不是有问题,我只顾看美人儿了,未作推敲。
三个交际花都很漂亮,但是谁能美得过何赛飞。
四姐连假情假意都美得到位,可能因为是越剧花旦出身,江南风情再加上点繁华糜烂,怎么看都是旧上海的调调。
是呐,纸醉金迷。
哪里还能比得过49年前夕的沪上。
比纸醉金迷再加一点,是醉生梦死。
喜欢胡可是从半生缘开始,带着红色帽子的石翠芝。
曼丽走的是华丽系,看起来分外顺眼。
一如结局中,只有她可以活下来。
顺着潮流并且不做思量,这是乱世生存的准则。
她的台词不知道是不是张恨水的原文呐——我是曼丽,不是东方霞。
你以为你还是湘淑女中的学生,那些日子就算是你做梦若是还能梦见,我都佩服你。
曼丽不回头不做梦也不后悔。
她到底聪明不聪明我看不出来,反正我不认为袁园的手段计谋就是聪明,也不认为四姐的野心操纵就是聪明。
袁园是张恨水笔下典型常见的风尘侠女。
明显和曼丽最大的区别就是她是逆着潮流的,并且百般思量。
很喜欢她的敢,什么美国黄油英国面包,她抽身决绝未作半点留恋。
袁园的性子很极端,无论是落入风尘还是作为侠女,她都做得很到位。
、自然这个人物塑造的很理想化。
不见得没有,只是少见。
特别一提的是范宝华。
似乎和许多人一样,是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这个游击商人,于和伟演反派通常都是带着点爱的坏。
出场的时候还是有些猥琐的,老兵油子。
袁园和他遇见的时间太糟糕,不然也不见得将一个结就此扯断了。
几年后,他在乱世里几番扑腾之后也显得从容许多,说真的,再奸商呐再拜金啊再市侩啊,起码他很爷。
我想这也就是渐渐的会喜欢这个不算正面的角色。
话说,纸醉金迷这出戏里哪里又来得正面角色呢?
剧集看到一半多了。
出现过的角色都蛮喜欢的。
没有正面也便没有反面,没有上纲上线大是大非的剧集才会好看。
地头蛇袍哥洪五,经常是看着看着就笑起来。
不上台面不上档次,但是非常真性情的大老粗。
粗,却有着不投机也盲目的细。
资源委员会刘科长也是非常闪亮的一个角呐。
貌似是范宝华说的,刘科长你要是下海了,哪里还是我们混的份儿呢。
买五金抽回扣的一节,实在精彩。
还有吴嫂,最初看来并不喜欢这个帮佣。
不本分。
再看看,方知不本分是真性情。
尤其记得一处细节,范宝华和他的助手一起吃饭,那人问到吴嫂的丈夫,范做噤声状,没了,别让吴嫂听到,一听就哭。
不是不本分,只是分寸差了些。
也不是差了些,可能他们不像主仆,更像一家人。
少些本分,多些情分。
蛮好。
不喜的角色也有的,除了实在一看就倒胃口的宋玉生(T T,真不懂四姐怎么会喜欢这么个。。。
叫他小白脸都侮辱了小白脸儿),还有就是主角田佩芝小姐。
也没多不喜欢。
只是很无语,对其不幸也无哀,对其不争也无怒。
因为,我根本看不到她,看不到田佩芝在哪里?
她的人生轨迹似乎是与自己无关的,总是嘴里重复着不不不,做却做了是,完了之后再内流满面。
她硬是将自己做成了一个提线木偶,不是不能,只她不愿自己去掌控自己。
为何不愿,是为不敢。
先是不敢面对自己的穷,再是不敢面对自己的堕落,并且一直不肯面对自己的蠢。
于是将线交给别人吧,穷是因为嫁了魏段本,堕落是因为四姐。
不肯动脑的人呐,真不可爱呐!
袁园是最有气节的,她和其他女孩的追求不一样,人真不能涉赌,因为那会让你染上赌瘾,而女孩对于上流社会的虚荣心和对物质的极度追求会腐蚀她的心灵,有一句话说得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所以当你贪图别人的财富和地位时,如果你没有能力,你只能拿身体和美貌作为交换,出卖自己的灵魂,这里我是真真看不起田佩芝的,不甘清贫,又染上了赌博,就跟染上了毒品一样,不择手段,甚至偷窃,不管儿女。
不过范宝华对袁园是真心实意的,真的爱上她了,想给她一个家,如果没有刚开始强迫她,我想袁园也会给他机会,她也肯定爱上他了,因为他冒着宁肯被她骗走全部身家的风险,也要把保险箱的密码设为她的生日,之后又为了做了很多事,虽然她不能生育了,仍然把她当做亲人,阻止她去前线,不能生育也可以在一起,可以领养孩子,这不能妨碍一对如此相爱的人相守相伴
昨晚终于看完了张恨水先生的又一部作品《纸醉金迷》(电视剧,书没看)。
结尾真的很“完美”,张先生给每个人都安排了最好的结局。
田佩芝死了,魏端本疯了,袁圆死了,朱四夫人死了,宋玉生死了,范宝华留在重庆了,东方霞回南京了,洪老五抢了所有人的钱继续做他的袍哥了。
剧中的这些人物使我的思绪错综复杂,迷茫不已,不知是爱是恨,是好是坏。
就拿田佩芝来说,恨她吧但又怜悯她。
美貌如天使的她嫁给了魏端本这个老实忠厚本分关键是没有钱的男人,因为逃难而走到了一起,可是清贫的日子最终还是将她推出了那个家门,说实话我不知道张先生塑造田佩芝这个角色的时候是怎样考虑的,她到底是自己的虚荣和贪婪把她自己推出了那个家,还是因为那个家太贫穷真的不是美丽的女人该生活的地方。
是不是美丽的女人一定得找个有钱人生活,否则到头来还是得走人呢?
现在的社会其实跟以前的一样,甚至从来没改变过。
女人都要找有钱的,漂亮女人更要找有权有势有钱的。
可是到头来呢,田佩芝在死的前一刻才意识到最爱自己的男人就是他的那个最穷最老实最窝囊的丈夫魏端本,即使她和魏端本分开那么久,成为重庆有名的交际花,魏端本也自始至终等待她回来,接受她,并没有嫌弃她。
最终田佩芝被那些有钱人抛弃后,她看到她的丈夫依然在等她回家,也许是她觉得她太对不起自己的丈夫魏端本,带着无限的懊悔钻进了车轮里。
如果她不钻车轮,我倒是很佩服她,往后的日子如何面对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呢?
用自己剩余的生命去补偿足够吗?
其实有时候觉得女人很傻、很笨、没有智慧,好多过来人都总结了:一个幸福女人的准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她的丈夫爱她、尊敬她、关心她。
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其他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其他的还能谈吗?
我想智慧的女人都懂得,她拥有的生活是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的。
而这一切恰恰是金钱不能换来的,实际上金钱要把这些东西换走了。
始终相信,你拥有一样东西就会失去一样东西,这就是所谓的代价吧。
所以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造就了那么些个不同的命运。
魏端本这个人物也着实让人又气又恨,因为他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窝囊的不能再窝囊,忠厚的不能再忠厚了。
一辈子没干什么坏事情在单位老实本分,按时上下班,从来没有对任何东西和人痴心妄想,不被金钱所诱惑。
他的老实被他的科长所利用了,惹上了挪用公款的案子。
他的老婆都跟别的男人走了,他还不顾丝毫的脸面去求他的妻子回家。
即使田佩芝被扣上了汉奸情妇的的帽子时,他还在为田佩芝辩护、求人。
难道老实、窝囊、忠厚才能造就一个好人吗?
张先生最后让魏端本疯掉了,这样也好,总比他继续老实、窝囊、忠厚的好吧。
唉,人还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在老实的前提下;人还是得有些原则,有些事情是决不能接受的,才不那么窝囊;人还是得想清楚什么是值得的事情时,才要忠厚于这件事情。
袁圆是我佩服的一个人,敢爱敢恨,敢做敢当。
可是我觉得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可能不存在,人多多少少的要牵念着一些东西去向现实妥协,不可能那么地直截了当、奋不顾身。
朱四夫人是最大的输家,因此,她的结局最可怜、最孤独、最凄惨。
宋玉生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了他的结局。
范宝华是个始终游离在好与坏、是与非、现实与梦想的人物。
你说他很坏吧,他也帮助过好多人,你说他好吧,他也糟蹋了好几个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和田佩芝是一样的。
不过演员演得非常好,有股子那种“你怎么着吧”的劲,大家都很喜欢他。
越看越分析,越觉得此剧就是在描写当今社会的种种人物和状态呢,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买黄金券好似买股票,大家一窝蜂的买,结果被政府耍了。
每个人都想投机倒把赚大钱,结果落得个人去楼空,送上了自己的性命。
美女都要嫁有钱人,谁知那人不知得罪了什么人而被清户,自己也被牵扯进去,名声扫地,连最起码的生活都没有。
人到底要怎样生活呢?
其实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但是仿佛从张先生的大作中隐约看到了些什么、知道了些什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目前我只能修身、齐家罢了。
田佩芝贪慕虚荣,玉兰善解人意,但魏段本还要苦苦哀求田佩芝回头,声称她才是他一生最爱的女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
因为有陈好,所以本不期望这部电视剧能有怎样好的成绩,但今天看完着实使我钦佩高希希导演对原著的驾驭能力,经过高导的改编演绎,使得这部张恨水的名著给了当代人一个很好的亮相,尤其是结局部分,当剧中的所有人看见袁园的送葬队伍,心灵得到了忏悔,并直接导致最后他们人生的结局。
看完那场戏不仅是剧中人,说实话我自己也有了忏悔,重新思量与人生相比,孰重孰轻。
作为旁观者,我们很容易看清剧中众人的堕落和救赎,但与我们而言,又有几个人不是正深陷其中呢?
PS:对于剧中演员的演技来说,首推于和伟,范宝华这个人物可谓在亦正亦邪之间,他对袁园是真心的,对田佩芝有一丝怜悯,对于生意之间讲义气重诚信,所以才导致被洪五爷,何经理骗,当然邪处就不必我说了,大家心知肚明的。
其次没了。
PS2:建议看看于和伟的《局中局》。
十几年以前看过,现在又看第2遍,感觉清晰度还是差了一点,从第几集开始清晰度就不行了,勉强看下去,为了剧情吧。
剧中描述的都是一些在抗战时期的小人物的命运,各种人物,交际花,游击商人,政府官员等等,结局都不怎么美好,无论如何必须顺应老天爷的安排,否则的话都是黄粱美梦一场空吧。
原著没有看过,估计修改的比较多。
自从魏端本从监狱里出来,剧情就变得无趣,拖沓了,一直在百转千回的说他俩之间的纠葛。
感觉换了个人做编剧了。
魏真一个窝囊废,老婆情愿去死也不要跟着他回家,真的让人无语。
作为一个男人,是不是很失败呢?
全剧最不要看的就是这两个人,最出彩就是范宝华。
42集太长了,完全可以压缩到35集。
很多女孩甚至是女人期望别人发现、认可、赞美自己身上任何一处值得赞美之处,而不是通过修筑自己的小宇宙而首先获得自己的认可:我这样很好。
人性中的黑洞:虚荣和自卑。
里面的女人除了袁园(除了性格使然也有人生经历有关),都被欲望和虚荣吞噬,别人的生活是否值得被羡慕?
她们彼此羡慕而互相不知情。
是现实在逼迫还是…?
我认为是心态占了上峰,我相信境由心生。
有多少小说在写这类题材,而有多少同时在现实中上演。
因为人们把故事和生活完全分离开,艺术是典型,而生活是复杂的,认为那不可能是自己,自己有道德感、会控制把握,真的是这样?
人生这只看不见的手,一只在推着你走,一只遮住了你的眼睛。
我们当下的社会,拜金、物欲、色欲...一面被剖析和斥责,一面又让人欣然沉浸其中,氤氲中你我说过的做过的都不做数了。
这部民国剧拥有较为强大的卡司,其中不乏老戏骨,加上知名作家的原著支撑与知名导演的全盘把控,让人有一种“放心”的感觉。
观剧之后觉得果然值得一看,十几年前的这部剧真不是现在这些剧可以比的。
现在那些胡编乱造的情节,毫无逻辑的台词,圣母白莲花的人物设定让人头痛。
此剧以抗战时期的重庆为背景,以三名女子的命运发展为故事主线,展现了达官显贵的利欲与虚伪,以及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下命运的无奈。
剧中还展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当地风俗民情,让整部剧有种真实与厚重的感觉。
下面谈谈对几个主要人物的感想。
1、范宝华我一直非常纳闷,为啥每个女人都不愿意嫁给范宝华?
他身边那个女佣倒是能干又忠诚,可也仅限于主仆关系了吧。
因为这个女佣在剧中存在感比较强,我以为结尾范会回去找她,与她一起踏实过日子,结果没有,也许在男人心里,女人的容貌与风情依然占据绝对地位,男人愿意娶一个貌美如花却有着不堪过往的女人,却不愿意和一个贤惠但相貌平庸又不擅风情的女人过一生。
在剧中,范宝华难道不是那个最值得托付终生的男人吗?
他明明外表俊朗,性格豪爽,事业有成,懂得怜惜女人又有责任感啊。
财富地位上,虽不能与达官显贵、名流巨亨相比,但至少也算得上富豪,就算一时失败,以他的个性与能力,根本不愁东山再起。
如果他能和袁圆在一起,那也算一对佳偶,唯一的错误就是他在初遇袁的时候用强迫的手段得到了她。
按理来说,他犯不着这样,他既然真心喜欢她,明明可以慢慢打动她的心,他不是那种没有魅力又无能的男人,只能说一切都是因为年轻气盛吧。
他拿出金镯子诚恳地向袁求婚,但袁恰巧是一个刚烈的女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在她的人生中,范还求过好几次婚,但她永不妥协,离那种俗世的幸福安稳越来越远。
他还向田佩姿求过几次婚,对她算是真心的怜惜,在田最后豪门希望落空、身败名裂的时候还说娶她一起去老家生活,可惜田只想报复他,田后来提到她的悲剧是范的引诱导致,对他只有恨,但我没明白她的事情跟范有什么因果关系。
最开始的因由不是因为她赌输了去偷范的钱吗?
2、魏端本魏端本是一个窝囊但不乏闪光点的男人,他专一,正直,善良,疼爱老婆与孩子,是一名典型的经济适用男,如果田听了袁的去当个老师,一名公务员与一名老师组成的家庭,不是现代非常“现世安稳”的搭配吗,过过平凡踏实的日子多好,一家四口该有多幸福。
可惜田不是个甘愿过平凡日子的女人,俩人的结合就是一个悲剧。
魏没有大本事,赚不到钱,但他有责任感,如果夫妻恩爱齐力同心,总能很好地生活下去。
后面,他知道了田的事情,却依然执着地找她,等她,他不在乎其他人嘲笑他窝囊,他真的太爱田了。
他发现田嗜赌、虚荣,依然包容她;看到她贪图富贵,攀附豪门,依然等着她;知道她出轨背叛直到最后走投无路,他依然愿意完全接纳她。
这样一个男人,全心全意爱着她,不管她变得有多么不堪,依然站在原地等她,难道这不是田的荣幸吗,然而她从不懂珍惜。
3、袁圆袁拥有高洁的品行与远大的志向,如果没有战争,她肯定能有一番作为,可惜在她纯真懵懂的时候,她见识到了社会的丑恶,先是被范强暴,又不知不觉落入四姐的圈套,成为权钱色交易的牺牲品,在她认清了现实之后,她再也不愿意过这种生活,她想堂堂正正做人,不靠任何人。
她去当老师,生活清贫,但她很快乐,四姐不愿意放过她,阻挠她的新生活让她走投无路,但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和他们同流合污。
后来她去从军,在前线为国捐躯,她跟随自己的心做了自己想做的,相信她临死前也是快乐的。
我想她就是太过于独立与高洁,眼里揉不得沙子,才一再拒绝真爱她的老范。
如果她是个善于妥协的娇弱女子,将错就错跟了老范,说不定成全了两人的幸福。
就算不嫁老范,以她的聪明才智,通过各种手段敛财或者找一个有钱人嫁了也不是难事,但是她偏偏是最高洁的,在这种生活中她痛苦万分,不得不寻求自我救赎。
她说她的灵魂与魔鬼做了交易,但是她一直都是清醒的,至始至终都是最可爱、最崇高的袁圆。
4、田佩姿田是个悲剧人物,她命运悲惨,但就是让人同情不起来,对剧中塑造的这个人物,我只有反感与唾弃。
她因为嗜赌,虚荣,贪图荣华,一步步陷入了深渊,可以说一切都是她自己造就的,可是她最初怪老魏,后来怪老范,她为自己的沦落找借口,柿子捡软的捏,她为什么不去怪老五和四姐呢?
魏作为一个基层公务员,吃饭是不愁的,如果田是个本分的女人,他们可以成为一对平凡的幸福夫妻,可惜她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加上她的姿色,不闹幺蛾子才怪。
邻居陶夫人和田形成鲜明的对比,陶夫人本分贤惠,在乱世中,她竭尽所能维持着自己的家,在她丈夫不见踪影的艰苦岁月,她靠自己的双手支撑起这个家,让它在任何时候都不离散,其实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母亲,她们用自己的吃苦耐劳、坚韧顽强支撑着家庭跨越过一个个艰苦的年代。
田是从最开始的赌开始才一步步陷入泥坑的,人家老魏没叫她去赌啊,还心平气和地劝说她,反而是她去找科长要账款害了老魏,后面她又管不住手,去豪赌输了几百万,又去偷老范和老五的钱,这才陷入泥潭翻不了身。
后来她一边努力成为高官夫人,一边表现出对孩子的恋恋不舍,让人觉得虚伪至极,终于黄粱一梦,一切成空。
或许放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女人在抛夫弃子之后,实现理想过上了阔太太生活,毕竟她有外貌资本,也有手腕。
现代社会,不是将“笑贫不笑娼”演绎得更加深刻了吗?
5、东方曼丽很喜欢这个演员,她有一种真实的、娇憨的气质。
但剧中这个角色不是特别的鲜明。
我不太记得她和四姐决裂的具体原因,但是看到后来她身上展现出的决绝,她应该不是那种醉生梦死、随波逐流的人。
但她的人生,不过就是在委身了老范和老五之后,想从他们那里要回钱,但她看起来明明不应该是这种小格局的女人,和田对比起来,她真的悲哀多了,田吊到了大鱼,有希望成为正室,而曼丽却是和老五这种粗鄙之人纠缠。
可能剧中塑造的就是一个姿色、手腕都比不上田,又没有袁的志向,随波逐流的女人。
最后,曼丽去墓地祭拜了袁,还在朝天门码头看到疯了的老魏,她曾多次痛骂老魏窝囊,但在离开重庆的此时此刻,她不再是愤愤不平的东方曼丽,她谅解了一切。
她流泪的样子很美,她终于看懂了人性中那些崇高、丑恶与美好。
明明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却有天龙八部那种人性的震撼。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怪大地众生太美丽,舍不得这璀璨俗世…田佩芝的贪,魏端本的痴,东方霞的嗔,袁园的恨,四奶奶的欲……电视剧相对于原著有比较大的改动,最大的亮点是有了袁园这个鲜活的形象,也是全剧中最让人意难平的角色。
袁园就像是这部剧的话外音,编剧让她带我们看下去。
一开场遇到范宝华搭救,后被强×,那种无助和绝望。
但很快她就发现,这个世界比范宝华可怕的人多多了,比如朱四奶奶,她亲口跟田佩芝说“你欠她(朱四奶奶)的还不如欠范宝华呢”。
她一度想要报复老范,但最终还是于心不忍,也许是她被老范感动了,也许是她发现那种所谓的报复并不能带给自己快感,甚至她对老范有了一点情感…重新遇到老范之后,她彻底明白了,所谓的报复男人,不过是借口罢了,终究还是自己放纵了自己。
她不想再纸醉金迷,她想改变。
可是在这乱世之中,一个弱女子仅凭一己之力,她生存都很困难,外加朱四奶奶一干势利的阻挠,她过得还是很局促。
落难了,还是范宝华来搭救。
她说“只能怪这个社会”,她已经不怨恨任何人了。
所以,你看,人人都舍不下璀璨俗世,逃不出七情六欲,只有袁园能说出了真相!
编剧一直在借她的口表达剧集的中心思想。
范宝华与袁园:我不恨你,只是无法接受我们如此不堪的开始。
一开始的范宝华并没有觉得自己犯下了多大的错,他说“只怪你太美了”“我发誓一定娶你”。
他觉得我娶你就好了,没有对不起你,我连身上最值钱的金镯子都给你了。
对于他来说,并没意识带给别人的伤害。
这个时候的袁园是绝望的,对范宝华是憎恨的。
六年之后,范宝华发财了。
他骄傲、滑头、巧舌如簧,但在袁园面前却是小心翼翼,话也说不顺溜。
发现袁园骗了他之后,跟袁园斗气,两人见面他说话还带刺,但袁园要走,他一下就怂了,恳求袁园留下来多坐一会儿。
他说“我经常梦到你!
真的。
不说天天吧,一个礼拜总有几次”情话也不会说了,支支吾吾…面对袁园,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范宝华真正的愧疚是从和袁园狱中相见开始的。
看到袁园如此绝望,如此歇斯底里,他开始懊悔,愧疚,他说“你这么年轻,这么美好,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都是我不好”。
这是他第三次请求和她结婚,这一次他结结巴巴地说“我赎罪…我…你…你给我个机会…我伤害过你…”。
但她说“我恨过你…但我后来明白了,就算我没有遇到你,我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孤身一人,谁知道我会遇到什么样的事……”但那句“不恨了”终究没有说出口。
范宝华在袁园心里是有点地位的,说但爱是谈不上的。
在她年少时,老范给了她最深的伤害。
但是这6年来,唯一对她好,帮她的人,也是老范。
以至于她有事的时候还是主动求助老范,好像这乱世中,她也只有这个人可以相信了。
比如他知道田佩芝欠了范宝华的钱,就主动找到范宝华说,田佩芝欠你多少钱,我就向你借多少钱。
颇有一副“有恃无恐”的姿态。
从牢里出来丢了孩子,她也知道老范会帮她,老范能帮她,即使她刚刚拒绝了他的表白。
老范最后一次求婚的时候,她有一点动容了。
但暴露她最后的绝望“我已经不能生育了,我不是个女人了”。
她已经彻底否定了自己。
她不憎恨这个男人,也没有办法说爱,毕竟他们有那么不堪的开始,而现在的自己又是如此不堪。
她不爱自己,她丢掉了那个志向远大,胸怀抱负的自己。
现在她自我实现的唯一方式就是为了抗战出一份力,只有与家国天下大事相比,你所经历的才是小事,才能忘却!
她最终做到了,她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范宝华。
范宝华在她面前,始终还是局促的,临行前,范宝华来看她,一直说“我是路过…”她说“不会写信的”他说“知道…”很多人都问为什么最后范宝华要娶田佩芝。
我的理解是“临时起意”,也有点他自己说你“我是要救赎你”那么点儿意思。
当然他也路不是什么好人,也没那么伟大。
他本身对田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只是有点贪恋她的美貌。
魏端本求他救田,他理所应当地觉得田应该回到魏身边,可是怎么劝她都不愿意。
他转念一想,那就跟着我吧。
反正袁园是不可能了,田佩芝也没有别的出路了。
但他很清楚田的秉性,所以约法三章。
谁知道田佩芝是个全然不会反省的人,她只觉得自己有今天都是范害的,所以要报复。
老范被田佩芝偷了之后,彻底一无所有,一怒之下起了杀心…那一刻我很紧张,我好怕老范就这样栽在田佩芝手里,为了这个女人搭上人命太不值得了。
这个时候,袁园的灵柩出现在眼前,老范瞬间什么恼怒、怨恨都没有了…那一刻,她救赎了范宝华原著的袁三小姐的描述很少,从路人闲谈中知道,她与范宝华同居2年多后分开,敲了老范一大笔钱。
分开后仍以朋友相待,给老范一些金融风险提示。
她不住在朱公馆,到故事接近尾声的时候四奶奶告诉田佩芝“袁三也是我的人”才透露出她的底细。
她也算是有情有义,胜利后,范宝华破产了,她找到他,给了他回乡的船票钱。
并直言老李是个念旧情的人,嘱咐他不要做投机商人了。
我觉得她其实是对范宝华说的。
这个笔墨极少的女人给了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所以就有了袁园。
不论袁园还是袁三都是很有魅力的女人,不像田佩芝那样贪婪,没有曼丽的碎碎念,脑袋清醒,活得洒脱!
田佩芝能治低血压,陈好何赛飞好美啊
全员演技在线 何赛飞封神 陈好后半段也演技炸裂 看完再次迷上于和伟 群像也个个精彩 张恨水牛逼
为了孩子🌚
女人的堕落是《纸醉金迷》,男人的堕落是《沧浪之水》,但男性的转变可以被称为通透,甚至开悟,女性的却只被称为沉沦
不怪鴛鴦和蝴蝶。都是陳好的錯。
看到魏端本,田佩芝夫妇就来气。。。最后一个疯了一个死了真是民心所向。。不过可怜了那俩孩子。。。哎。
于和伟演的太好了吧,超有角色魅力啊
其实这部电视剧我没什么感想,看完就看完了,就这样。没有什么特别想说的。
男人女人的本质。当今社会的缩影。
那个时候可喜欢看了,既没有偶像剧那么狗血也没有悲情剧那样惆怅,给我的感觉也很自己,在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中早已显露出那个时期的肮脏,陈好也把一个女人因金钱而逐渐沉沦的形象很好的演绎
袁园的思想太过于高洁出尘,活在这泥沼般的现实里会很痛苦,所以她一直都在救赎自己的路上。虽然她不幸,但最后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佩芝是pua高手,不管什么都是别人的错,爱慕虚荣贪图享受,成为交际女迟早的事,赌狗没得救。
根据张恨水小说改编。雾蒙蒙的重庆朝天门。 如今的红尘,不过是将来的旧梦。
这部剧当年是借的DVD和我爸一起看的。最近重温。袁圆是真心不错,曼丽说她坏?简单没心机,刀子嘴豆腐心,反倒真实!到是佩芝,真的是一个婊子。女人可以贪慕虚荣,可以赌钱,但是不能偷,还两次,让我觉得这个女人到最后都不值得一点同情,自己还有理了?可笑!她的老公就是一个窝囊废,范宝华,赞!
三个女人的人生变化路。从这部剧对罗海琼蜜汁好感。
陈好演技有点做作,借古讽今,服化道不错,陈好很美,王策和于和伟很帅,喜欢很多条感情线,太喜欢袁园&范宝华这条感情线。(PS:1、14-15、21-27、33-36)
现在的社会环境和那时候有分别吗?魏端本就是个瘪三,从监狱里出来,人家拉他做生意,他说他死过一次了,不想过那种冒险的日子,让他当公务员,他又说不想过那种没有尊严和安全保障的日子。人家范宝华也死过,也没他这么窝囊。他这种窝囊废就不该娶妻生子。
我不理解同情强奸自己的女主,也不理解强奸犯还觉得自己委屈了=_=更不理解由于大家喜欢于和伟这个演员,就对强奸犯这么宽容=_=
纸醉金迷
田佩芝这个女人真的是,说了八百遍“我不行我不行我不行”。陈好当年还真的是很美,后来没接着演戏可惜了。
罗海琼演的真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