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本片的导演彭顺来自香港,他对于战争灾难题材的电影有着个人独特的拍摄与导演风格。
之前关于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影片较为稀缺,本片算是十分完整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入朝作战的各个历史细节。
片中有大量的战斗场景,而且有不少的近景,包括攻坚战、突围战、高地争夺战等等,从这些战争场面中,我们能够近距离感受那场战争的残酷,以及志愿军战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抗敌、誓死保家卫国的意志、毅力和决心。
不过,片中对于战士之间的人物关系的描述略多了一些,不太符合本片的主基调,略显突兀。
出于对志愿军的敬意,中秋节特意带着儿子看了这部电影。
鉴于这几年中国电影的水平,看之前我已经有了些心里准备,知道不会太满意。
但看完后,我还是对影片荒谬的情节感到极度失望。
对于这位香港导演我只能用无知来形容,影片充分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无知、战争的无知、对解放军的无知。
首先对历史的无知,电影一开始交待是1951年,孙北川所在的部队和孟三夏所在的文工团做火车前往朝鲜。
路上遇到敌机轰炸和美军的阻击。
51年,联合国军已经被打回三八线以南了,朝鲜已经被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所控制了,怎么会在入朝的路上冒出一股美军呢。
还有,孟三夏给孙北川的连队送来一袋白馒头。
51年的中国,绝大多数人还在为温饱发愁,哪来的白面供给志愿军战士吃,当时战士只有玉米饼和炒面(高粱面和小麦面混在一起),军一级干部也就多了样炒黄豆。
另外,馒头、面包这种食品在战时基本不可能提供,就是后勤良好的美军前线士兵也没面包吃。
做为一部战争片,导演却在影片中给我们展现出他对战争的无知。
最雷人的场景就是炸山埋坦克的情节。
第一、就凭几个炸药包就能把半面山给炸塌了?哎看来我读书少。
其次在狭窄的山路上,坦克的威力根本发挥不出来,只要让把第一辆坦克打趴下,后面的坦克就动弹不了,不就认你消灭了。
在的朝鲜战场上是有真实案例的,第十五军的一个连就用手榴弹和爆破筒歼灭了英军的坦克营。
这种真实的案例导演不去挖掘,非要设计出这种雷人的剧情。
看来香港导演受武侠片影响太深,拍这种现实题材影片还带着大侠的思路。
最让人生气的是最后争夺537高地时,
1.一入朝先被伏击……,然后敌人到处设伏,打黑枪,埋地雷,最后我军还能打进敌人的坑道?
很多剧情不符合根本的历史事实;2.第一条,意思就是战斗场面不像抗美援朝,如果换成对越也许好些;3.战士是那代战士的勇敢,有时候有点莽撞,而感情是这代人的感情;4.也许不了解历史的小年青,可以一看。
说不定还会很感动。
这部电影对当年参战双方装备的悬殊,英雄也有缺点等拍的很真实,从电影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志愿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和中国为这场战争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代价。
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彩,不是个别演员好而是主演仍整体表现都很棒,孙北川、孟三夏、小神仙、老爹等都演的很棒,特别是孙北川连长是这场战争中牺牲的代表人物,最后和小神仙的对话及表演太戳人了,心疼这些长眠在异乡他国的志愿军英雄,向他们致敬,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
因影片由香港导演执导,剧组的军事顾问可能顾问不到位,导致影片中有些细节的把握不够完美,加上对这场战争该不该打国内也一直有争论,左右两派对电影都不满意,影片上映时遭大量黑子恶意评分,我想说的是,这场战争的发生与否不是志愿写将士能左右的,他们没有任何私心就是为了保家卫国,影片为了纪念他们的付出和牺牲,剧本打4星,演员表演打5星,导演3星,军事顾问2星,影片制作4星,综合4星。
这是一部被各路黑子一黑到底,严重低估的影片。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跨越了时空的电影呢,下面一一道来。
首先说跨越了时间的维度,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
看以前的老战争片,他们在战斗之中没有放弃对爱情的描写,但顶多就是有好感,送个鞋垫或者唱首情歌之类的。
这部片子里面的爱情,那是现代的爱情放在了五十年前,你看一开始的互相斗嘴,看不顺眼,都死缠烂打,梦献殷勤,这不就是现在的爱情电影套路吗,那是我们当年的英雄干的事?
再说说跨越地域。
要是一开始不说是朝鲜战争,里面出现过几个美国兵,谁知道这是朝鲜战争?
漫天的炮弹飞,到处的轰炸声,特效不错,好战争的特效,但是你要不先看过介绍,你还以为这是解放战争,越南战争甚至是攻打台湾呢,谁知道这是朝鲜战争?
导演牛叉,一下子导出了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全能的战争电影?
这么烂的抗美援朝片都可以上映,为什么好的片子却被束之高阁,上映遥遥无期!
看过外交风云,才知道毛老人家为什么顶着压力要抗美援朝?
没有打赢美国人,老毛子会援助你,看得起你?
其他国家会在外交舞台上给你机会?
最后,美国人会给你几十年平平稳稳改革开放的时间?
那么多先烈牺牲了,我们只希望有一个真正的好的记录他们的影视作品可以传承,而别让垃圾玷污了他们!
兔子,现在的种花家是你们的奉献换来的!
以下内容可能有剧透。
没想到,我的豆瓣第一篇影评竟然是在失望和遗憾中写下的。
这个观影体验真的并不愉快。
观影前其实我有些心理准备的,因为先期宣传的时候,了解到导演是个香港人时,我不禁心理一沉。
他能体味并拍出“朝鲜战争”对于现代中国人的意义吗?
果然,他没有让我“失望”,他搞砸了。
朝鲜战争是近些年非常难得能搬上荧幕的电影题材,也是按道理来讲,能拍出好电影的题材。
刘烨、王珞丹、黄志忠也是适合饰演军人的演员,然而《我的战争》呈现的,辜负了这么好的题材,也对不起刘烨,王珞丹,黄志忠还算可以的表演。
这三人的表演,是这个电影难得的令人稍稍感到满意的地方。
中秋节,影厅里只有五个人,在我紧靠的左边,是一个父亲,在中秋节带着孩子来看战争电影。
人受到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父亲张嘴说道,咱走吧,孩子没有说话。
估计还在期待着什么。
过了有一分钟,孩子张嘴说到,咱走吧。
父亲于是就带着孩子走了。
这位父亲是个好父亲,他不想跟孩子解释,看,你的爷爷辈的志愿军老战士,就是这么倒下异国他乡的。
我在最后攻山头的枪炮声中有几秒已经合上了眼。
《我的战争》最大最大的硬伤恐怕在于,你们钢铁先锋九连的指导员在哪里????
反正我是没看到,真不知道是谁。
有谁知道请一定告诉我。
对于电影镜头我不懂,就不多说了,但里面那几个类似于射击游戏的第一人称镜头不仅没把我带入电影,反而让我有不适的感觉。
作为一个战争电影爱好者,我关注的是关于战争的细枝末节:既然讲朝战,朝鲜、韩国人哪里去了?
难道总局会因为朝鲜核实验把朝鲜人的镜头都剪了?
拍出一点两面三三制真的很难吗?
美国人用马克沁重机枪干什么?
美国人的巴祖卡安上二战德国的坦克杀手的防盾做咩?
九连撤出阵地之后讨论如何对付敌人坦克并费劲在山上安放炸药炸山石的时候,美国人的坦克恐怕早就从公路跑过去了吧?
九连哼哧哼哧地扛着日本人的九二式步兵炮真是让人心疼捉急,就不会搞个迫击炮?
我都懒得回想美军手里到底手里出没出现过加兰德步枪,都懒得去纠结水连珠到底出没出现过在志愿军手里,因为这和我回忆起除了主角外例如什么大迷糊、文艺兵甲乙丙丁之类的角色一样困难。
这部剪辑杂乱的电影,真的很难让人记住那几个如草芥般死去的人物。
我不禁感叹,我们先不要说和韩国的朝鲜战争片比了,你连十年前冯导的《集结号》那十几分钟涉及朝战的内容都比不了。
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悲哀,《集结号》竟然是这些年来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商业战争片了。
影片后面,看到志愿军人海般冲向阵地时,我不禁有种难过的感觉,难过的不是他们在电影中的牺牲倒下,而是,当年志愿军牺牲倒下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这样的进攻方式,放在2016年,一部反映朝鲜战争电影,如果还是以人海战术这样的方式呈现志愿军的进攻作战的话,是不应该被原谅的。
朝鲜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你给王珞丹受伤的右手特写镜头就能反映的。
养父子情谊,爱情什么的掩饰不住这部电影的生硬费力。
这只能让人感到尴尬。
真是令人感到不安,在朝鲜战争中,牺牲人数最多的中国,竟然拍不出能够在电影院唤起观众情绪的朝鲜战争电影。
我期待着中国的朝鲜战争电影,什么时候能够像韩国电影《高地战》中,那个双手伤残的女孩问金中尉我的双手还不能不长出来时带给我的震撼,我期待着中国的朝鲜战争电影,从中国的荧幕上,震撼我的心灵。
这道伤疤,就如同女孩再也长不出来的双手一样,韩国人心里永远有着这道伤疤,他们敢去触碰,残酷的朝鲜战争应该是这样的,对谁都是这样的。
这个电影吧,没法说 演员都是好演员,刘烨是吧王珞丹是吧黄志忠是吧杨佑宁是吧单拿出来放在合适的本子里都撑得起来,放在这部电影里,真是....... 电影的主题也不错,就是吧,本子和镜头实在一般 想说大了,劲儿不够,想说小了吧,那个台词又太空,几个小配角也一般 就主旋律可能真的不好拍吧 就真是很一般的电影 就这样吧,凑活着看还行
战争总是那么无情,但是唯有流面与牺牲才能换来永远的和平安定。
《我的战争》的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们为了保家卫国毅然决然远赴他乡,九连是一支英武勇猛的队伍、连长孙北川身经百成、个性粗犷但心地善良,在战场上向来无所畏俱,而遇见文工团团长孟三夏之后,勇猛之中的了一份柔情与责任。
孟三夏是个性格爽朗,嘴硬心软的直肠子,跟粗线条的孙北川缘于抬杠,二人又是老乡,在共同经历了战场的生死考验之后,孟三夏也对他暗生情愫。
与此同时,孙北川的好兄弟:张洛东也对孟三夏心生好感.但是身为孤儿的他,被老爹收养,单纯、乐观,为了撮合孙北川与三夏,他选择了隐藏自己的情感,老爹的死也让他真正地尝到了痛苦体会到了战争的无情。
而老爹李顺良,是队伍里的老兵,油滑不失稳重,他是张洛东的精神导师,他的牺牲让张洛东的生命接受了一次重新冼礼。
文瑄是文工团出身极好的骨干,她用她的牺牲向恋人刘诗文诠释了信任和支持,激发了这个满腔报国情怀的知识分子内心最坚强、最男人的一面,促成了他由知识分子到真正军人的升华。
或许战争中有很的这样的桥段,有很多这样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平淡而不平凡,在残酷艰辛的战火岁月里,抒写着因爱交织的战地故事。
电影对这些人物的塑造没有多余的情节,短短几个镜头,就将人物刻画地鲜活细腻。
电影的战斗场面即使比不上美国大片,但是已经算得上是很好的技术了。
开场没有拖泥带水的精节,直接就是火车遭遇飞机空袭,这是大部分国内战争片没有的,场面的激烈与宏大程度,让影片提升了高度,在537高地争夺战时,给主角们用了广角镜头,是一种比较新鲜明拍摄方式,为影片增色不少。
剧本中很多情节与历史相符合,补给时间短,跟不上,大部分部队总会挨饿,这是抗美援朝遇到的真实问题。
影片最大的不足就是有战斗无战役。
影片的场面宏大程度与复古的影调,整体用低调确实高大上,但是都是战斗场面,却没有战役战略,不像《亮剑》这样的片子,战略布署详细,敌对双方有计谋与智慧的较量,所以显得过于单调与猛烈。
彭顺作为香港导演,敢于挑战中国大陆的主旋律电影,对主旋律的认识不够深刻,只能停留在打斗场面上。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人称视角,慢动作甚至多次倒放等技巧,给画面提了很多分。
彭顺不仅用了现在已经风靡全球的手持摄影,还相当创新的用了Gopro来展示第一视角,给主角加了广角镜头,让人眼前一亮。
战斗场面真实宏大、震撼,死亡的惨重让人欲哭无泪。
不管情节是否缜密,但这份拍摄的用心足以向导演致敬,足以向那些参与战争的勇士们致敬。
战争比我们想象中的可怕太多,伟大先驱们的鲜血,为我们换来幸福,我们会永远记得,珍惜眼前的幸福,愿世界再无战争!
爱国主义是主旋律,儿女情长是调料,家庭观念是底色。
新时代的主旋律,当然要讲究与时俱进。
既要有西方的浪漫,也不能少了传统文化的忠君报国孝道伦理。
影片的思想境界简直完美。
这剧本我也能写,无非是英雄儿女加烈火金钢加董存瑞加谷子地加李云龙加兵临城下加007。
刘恒也算是国内比较有名的作家了,只能说贵圈真low!!!!!!
从技术上讲,战争场面主要靠低音炮加慢镜头,战术主要靠打了鸡血的人海,军人形象主要靠江湖气质,对白主要靠一口纯熟的京片子外加几句半生不熟的洋泾浜方言,颜值主要靠台湾小鲜肉,感人主要靠死人,窝只能说窝野屎坠惹!!!!!
这导演我也能当,无非是怎么作死怎么来嘛!!!!!!!
为神马还给两颗星?
志愿军军歌反复出现,也算是不辜负那么多亡灵!
朝鲜战争值得研究,不能忘记,它对今天中国的影响不小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
还是怀念过去的战争片,烈火金钢之后,国产主旋律战争片的水平真是每况愈下!!!!!
啥抹黑先烈啊,技术本身就不过关,香港导演也拍不了战争戏!
谁是炮灰:志愿军阵亡18万人,美军五万人阵亡没错,但是联合国军其他国家人尤其是韩国人不能不算人啊,阵亡25万人呢。中苏朝共阵亡47万人,略低于联合国军的51万人
其实还能看,不就是保皇党特色吗
打小大院放上甘岭之后,第一次看抗美援朝片子,冲着刘烨看的,后来不得不边看边刷影评才看完,感觉大家说的都对,这片战争场面毫无智商和技术水平,爱情线根本多余和招人烦,可惜了社长
瞎拍
我泱泱大国的步兵有点都不比老美的机枪坦克来的弱,上个世纪你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更别说现在了。
大量历史硬伤与错误,背景故事一星,演员一星,原著一星
看到孟三夏在战场上横下心要跟敌人决一死战的时候,心底真的被震撼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年代?这是怎样的一种壮烈,现在的我们是不是有点太过安逸了?
从技术角度讲,这部片子有亮点,镜头调度、战争场面可以说是近年最好的。没想到彭顺也会拍战争电影。但彭顺毕竟不是徐克,始终没能把故事讲好。剧本很糟糕,情节单薄,从头到尾就是打打打打打。给两星不能再多了。
就画面特效不错,有点逼真
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那么多一星?别说,伪文青的队伍里最盛产键盘侠了。
好片不怕喷
2016.09.22 中影航洋
迈克尔.贝会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三角恋+爆炸爆炸爆炸,国产《珍珠港》么。。。4.5/10
1星是冲着导演太辣鸡,这片子简直就是在黑志愿军毫无战术,能补补历史再拍吗?这种黑我党我军的片子是怎么过审的,简直就是奇迹!导演把日本鬼子的猪突换成了志愿军。志愿军是苦是艰难,但是不是电影中的无脑傻冲,别说抗美援朝了,就是一战的时候 几挺机枪一架,多少人都冲不过去。
这和我看到的剧本已经有很大不同了,但总的来说,就算它的整体设计是依赖反讽的话(这词最近提到的有点多了啊)。落实到情节上依然是《我知道你也有故乡》+《说出你的秘密》。这就证明了大陆确实很多人不太晓得台词是咋回事。说点台词是为了证明你爷爷我也有自我意识吗?自打脸。······。
豆瓣评分实在是过低了!这部片子即便到不了8分,也应该在7分以上。情节紧凑,不拖沓。导演没有夸大志愿军的战斗力,在入朝第一战中,十几个美军和几架飞机便射杀了我军一个河道的人。孙北川(刘烨)说,敌人比我们想象的难打多了!几次战争场面处理的不错,导演借鉴了《拯救大兵瑞恩》的技巧,但几个别出心裁的第一视角镜头确实有点假。最后攻打山头之战,我军使用人海战术,美军火力如此之猛,使我军伤亡极其惨重。我想真实的朝鲜战争也是如此,我军是用血肉之躯抵挡联合国军的飞机坦克。在那漫山遍野的人流中,一个人显得多么渺小!
豆瓣标签中的主旋律就用来评价这类电影,没有历史还原和应有的今人态度,全片沦为爱国宣传工具,用战争戏充片长
战场上的爱情来的多珍贵啊,但睡也不敢轻易许下承诺,因为说不定下一刻就阴阳两隔。嗷。。。沉重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