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片令人惊奇的是 里面所有的演员在戏里都是没有名字的。
2.插叙、倒叙的手法往往配合静的、慢的、压抑的气氛会产生很不错的效果和悬疑色彩。
《百年孤独》貌似是鼻祖级的了。
《空之境界》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都是挖了个大坑,然观众慢慢去填。
3。
影片没有强烈的打斗,但是在这样的节奏下更能感觉都人物的内心感受。
PS:《边境风云》这名字也太普通了吧,和内容不是层次上的。
《边境风云》,一部看题目会让我想起《湄公河行动》的缉毒影片,却出乎意料的有点儿像文艺片的感觉,没有宏大的枪战场面,没有惨烈的打斗场面,没有激烈的争辩,没有挣扎的纠结......有的只是无声胜有声的眼神、景色和想象空间。
不过我觉得英文名《Lethal Hostage》更贴近影片主题。
这是极少的让我回头再看一遍的警匪题材的影片,因为台词太少了,时间太错乱了,需要自己连接想象的情节太多了。
尽管如此,这部影片并不烧脑,却有种击中内心最柔软部分的感觉,是人性,抑或是爱,我有点儿分不清。
随着成长,渐渐的放下了非黑即白的价值观,渐渐的了解了没有什么是非如此不可,渐渐的不再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去批判什么。
就如同孙红雷饰演的毒枭,他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原因踏上了这条不归路,面对小姑娘,他有两次用枪指着她,眼里却全是不忍。
当大毒枭的儿子要杀掉小姑娘时他挡在前面;当小姑娘的父亲(牙医)想要回女儿的时候,他说:你回去,拿上东西,送回来,接女儿走,就这么简单。
镜头切换到他和小姑娘等待在岸边的背影,小姑娘身上披着一件大大的外套;牙医不幸被抓,没法回来换女儿了,大毒枭的儿子企图剁掉小姑娘的手指,甚至杀掉他,他背水一战,血洗毒巢,成功上位。
小姑娘长大了,他们结婚了,只是我认为当初他对小姑娘的各种不忍心却不一定是出于爱情,而是出于内心深处的善良。
所谓人性复杂,便是如此吧。
《岛上书店》里说过:一个人一旦在乎一件事,就发现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
孙红雷饰演的毒枭就很好的演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致命人质》这个题目更贴近主题,孙红雷的重大转折都是因为这个小人质,包括最后的死亡。
虽然英雄末路,虽然死亡收场,但是他的内心是平静的,踏实的,甚至是有点儿快乐的。
即使没有这个小人质,大约也会有其他人,其他事激发他人性中的善良......影片开始时老毒枭让孙红雷去倒掉毒品,一方面是为了毁掉罪证,另一方面是为了把生的机会留给年轻人。
再看老毒枭的儿子,野蛮分析一下,老毒枭一定是对这个儿子十分溺爱,所以这个儿子很懦弱残暴,得知老爹没有回来后,除了大发脾气,对孙红雷和小人质各种威胁,别无他法。
其实当人特别愤怒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恐惧,而通过愤怒表达恐惧则说明他懦弱无能;所以这个儿子愚昧无知,当牙医被抓到他眼前的时候,他只知道愤怒的让牙医把他老爹弄出来,压根儿就没有留意到牙医鞋上的窃听器。
而孙红雷却敏锐的注意到了窃听器,并且将计就计的摆脱了窃听。
所以老毒枭应该深知自己儿子几斤几两,是否儿子的懦弱愚昧,让他更加珍惜孙红雷饰演的这个角色,而把生的机会留给了他。
当然这也纯属野蛮分析片中孙红雷的善良不止体现在人质身上,他还为当地的孩子修建学校,长大后的人质给孩子们教书,所以当牙医来找女儿的时候,女儿说:你试着理解我,我试着让他做好人。
当学校塌陷的时候,他的愤怒通过对包工头的声声逼问和最后的枪声诠释的淋漓尽致。
牙医的台词也很少,但是每一句都那么戳人心扉,“你们不能抓我,抓了我,我拿什么换回我女儿”,“我不要你幸福,我要你活着”。
还有杨坤的眼神,冷酷又带点儿复杂,非常符合剧中人物的特点。
影片最为点题的一句话应该是缉毒警察妹妹说的一句话: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是治安问题,实际上是感情问题。
是啊,很多事情表面上看都是治安或者道德问题,而实际上都隐藏着丰富的感情故事。
因为大多数的问题都基于情绪不同而变得结果不同,只是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不太知道该怎样处理我们的,别人的情绪。
此处应该接上情绪管理课程的广告,哈哈哈。
回到我想说的,基于我们对事件背后隐藏的感情问题的不甚了解,所以,不必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去批判什么。
在如此纷繁复杂又功利浮躁的社会,保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客观的分析能力便显得尤为难得。
所以,致命的其实不是人质,而是人性。
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女儿被劫持,爸爸找女儿,因为救女儿心切而锒铛入狱十年。
十年之后,找到女儿想认回女儿想女儿跟他回家却发现女儿被劫持者喂家了。
小女孩长大后他们相爱,成了情侣。
最后父亲要夺回女儿而出卖了准女婿的悲情故事。
本部电影是分成四章节,一开始看chapter 1.时吐槽无力啊。
真心无力。
其实看完整部影片,开始部分加第一章是叙述结果,然后后面几章将原因娓娓道来。
一开始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让我觉得明明是部商业片,但是硬要给添上文艺的标签,有些不伦不类。
但是总的来说,看完整部电影再去回味,故事虽然有很多瑕疵,但是还是值得回味。
1.孙红雷将毒品藏于天花板上发现了幼年王珞丹,本该干掉她,但是没狠下心。
一个瑟瑟发抖天真无知的小姑娘,最终他的选择是将她带走,后来他干掉了老大儿子那一伙,虽然说是为他自己打算,但不能否认里面没有老大儿子要剁掉幼年王珞丹手指的因素。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结尾处。
王珞丹和孙红雷死里逃生从缅甸回来,王珞丹之前说过,有一天他们离开缅甸,希望他爸爸和他们一起走。
可是最终出卖孙的人,正是王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开头,王父对王珞丹说,我们从这个门出去,一切都安排好了什么什么的,意思是要王珞丹离开孙红雷和他一起过父女相依为命的日子。
王珞丹说现在很幸福,很快乐,不希望改变现在的生活。
王父:“我不要你幸福,我要你活着”。
其实他想要的是女儿跟他走吧,于是王珞丹说出“我们早晚有一天会离开缅甸,但是在那之前,我什么也不想改变。
”可是后来当他们真的离开缅甸,王珞丹投奔父亲,想三个人一起离开,可是他哪里知道王父对孙红雷有多深的仇恨——他本来有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女儿,自己的诊所。
平淡但是一家人惬意的生活,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孙红雷的那次贩毒造成的。
他本是无辜的人,却被卷入这纠纷里脱不了身。
王珞丹说“你试着理解我,我试着让他做好人。
”王父怎么可能理解她,他的生活被这个人毁掉了,自己最后唯一的亲人也不肯回到他身边做他的乖乖小女孩。
而王珞丹也把自己的想法加固到了他父亲身上。
她天真地以为他们可以一起离开,但是他哪里知道他父亲压根就容不下孙红雷。
很喜欢他们最后离开缅甸时候那一段。
他决定洗手不干,看校园拆毁时候那个小女孩送她一个苹果。
后来也是小女孩一家救了他们。
那一段我特别喜欢,她知道就算活下来她也不会好过,干脆就和心爱的人葬在一起。
王珞丹对孙红雷的死心踏地,对这段感情的态度,让人深深折服。
还有一个喜欢的镜头是张默救妹妹的时候,妹妹说的那番话“我跟你数了这个人古怪,你还不相信我。
日你妈!
”最后这个“日你妈”大亮!
作为川渝人士肯定能深深理解这句话里包含的感情,死里逃生松一口气时用这句话太有力度了,还有兄妹两看起来感情不合但实际上这句话很有撒娇的味道啊!
效果就跟女孩子打情骂俏说“你真讨厌”一样、反正我是笑了很久很久
如果生活是可以剪辑的电影片段,那会怎样?
《边境风云》的最后一小节没有象之前几节一样将一些故意遗漏的片段与对话增补,虽然我无比期待,尽管我知道增加再多的细节也不会挽回孙红雷所演的大毒枭三枪夺命的结局,但是导演再一次给了我们他们三个人做下来吃早饭,然后孙整好衣装出门的那个片段。
如果。。。
我知道导演想通过剪辑提醒我们为什么我们需要看电影,电影与生活的差距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问但通常不会问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得懂电影。
那些片段,那些隐匿的社会信息不过在镜头中,在镜头的连接与剪辑中,但我们读得懂,因为我们在生活中。
依然还是亦正亦邪的孙红雷可以驾驭这个坏但是有善心的大毒枭角色。
因为观众对他的旧印象,所以对于他为什么不杀那个小女孩也就不需过多的铺陈。
这也就是导演好的选角的用意。
观众总是带着那些旧记忆走进电影院的。
任何演员无法抹去过往所有角色带给ta的影响。
最后那场三人戏,紧凑而转折十足,毒枭的聪明与历练、最后救命钱的一博、小缉毒警的青涩、交易者的贪婪与不够聪明、男人与男人之间交待在那两三分钟全面爆发。
一点不弱智一点不脑残点点都很精彩。
正部电影象章回小说,用音乐和断裂的线索来过渡章回。
虽然开始有点小没头脑,但场景与故事的片段还算吸引人。
慢慢从狗、女儿和往事三个章回将这些呈现在我们面前似生活流水的片段重新串联,抖落了这个故事的线索,主人公若隐若现,几个故事相对独立,但又丰满而生活化。
难得见到如此有心思的讲故事了。
编剧与导演是同一人,我想他一定对于电影的叙事有过很深的体验,才会将这部视觉文学作品做成如此形式。
一部分是如此生活,生活到镜头中的如此随意与片段化,而另一部分却是如此的叙事,将所有出现的片段串联成为故事线索。
煎鸡蛋、吃米线、验孕结果、小孩偷窥、撑船的缅甸男人、拔牙。。。
诸多细节、片段、闪过的人物,他们都是我们这部生活大剧的小碎片。
可是我们居然可以在电影院里通过每个无需解释的视觉与生活式的呈现却推导与揣测着“剧情”、“理解”着他们的行动与选择,譬如毒枭为何收手不做了,也许因为他们有了孩子;孩子为何愿意帮助他们,因为他们在当地办学助人了。。。
只是有些“读懂”与“理解”是如此常俗化地瞬间发生,让我们几乎察觉不到Berger & Luckman所讲的social stock of knowledge。
虽然观影的时候,旁边那个我觉得很俗的女人一直像体育直播解说员一样说出每个转折时她的评论,如好二,她爸这么做肯定会让他女儿恨死他的。。。
但是回来想想,她也是直言表现出一个常民对这部电影基本情节的理解啊。
电影是被捕捉与剪辑的片段,所以导演可以用章回用故事主线来囊括所有呈现的视觉与听觉效果,所以最后那个结局虽然已经有了,但是最后再重放一次孙红雷的出门却是另一层深意,加重观众的遗憾。
只是我们的生活,不是可以剪辑的电影片段,不能回放,不能再现,不能重播,不能改变。
艺术品!!!!
完美,没有多余的废话交代和对白,前面的杨坤被剪的像科恩兄弟《老无所依》里的男主变态杀手,整部电影每一个分镜人物和背景的预设精细,以及对于故事的推进一气呵成,相当考究,镜头的表现力在国内是顶尖的,哪怕王珞丹和孙红雷侧坐着你都能非常明显体会到人物的心情和心事,导演是非常具有仪式感的人,结局来临前最后三人的晚餐,张默出差前对女的说,你就是个瓜娃子,男主最后机场举枪求死。。。。。
这个片子最牛逼的应该就是导演了,没有刻意煽情而让观众对人物非常动情,没有过分说明而剧情衔接紧凑深入人心,人物没有过分铺垫和表现用画面和摄影在生动描绘,剧情的叙述方式利用分镜的倒插平顺应以及段落编排有尽有。。。。。
应该是被片名毁了,得不到关注,真的屌!!!!
程耳是大腿!
文/牧云这已经是我看的第二部出现左小祖咒的音乐旋律的片子。
上一部是《最爱》,这次是这部《边境风云》。
可能是因为自己太喜欢左小的音乐,直接导致片中音乐随剧情出现时竟然有种莫名的激动。
于是,我看上了这部电影,它就像一位普通姑娘头上戴着的那朵野花,比美丽姑娘的装扮都要看着美丽。
对于《边境风云》里的那个世界,多么残酷。
电影一开头就渲染着一种沉重忧伤感,灰白色调的画面,黯淡的背影,人物表情把一种压抑感拉的老长老长。
那个世界,是那般的古怪,整个电影下来,所有的人物竟然没有一个姓名。
故事上,他是一个毒贩,绑架了她,后来怪蜀黍牵动的小萝莉的心,于是她爱上了他,他带着她亡命边境。
后来,他放弃事业,想弃恶从善,他和她一起逃亡,回到了她的父亲身边,最后他准备干完最后一票,结果被她的父亲出卖。
人性啊,善与恶,对于那个世界里孙红雷扮演的你,你是相当的古怪。
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你到底被唤作什么。
电影里,你和你的她诠释了一种真善美,可惜你们困在了恶犬群中,你亦是一条恶犬,野性狠毒,杀人不眨眼,但你怎么又有种发自内心的善良。
你好矛盾,在这样一个世界,你相当的古怪。
这便是电影的力量吧,又重塑了孙红雷以往的铁面狠心风格,但又有一种骨子里的柔情。
这部电影巧妙的剪辑让原本平淡的剧情多处灵光乍现。
开头出戏演员便悉数亮相,剧情却是电影后半段的一个小缩影,却也直接引出了人性对立点。
她处境其实很明朗,一心跟着心爱的他,无论天涯海角,只要在一起就好。
而他是个毒贩,头顶着的永远是一团乌云,似乎永无重见天日的时候。
而她的父亲现实到极点,一心想把女儿从他身边带走。
一方爱情,一方亲情,她该如何做?
记得吗?
她跟她父亲的一段对话。
她:爸爸,我现在很好,很幸福,难道这样还不够吗?
父:我不要你幸福,我要你活着。
她:我会活着。
…父:我理解不了。
她:你试着理解我,我试着让他做好人。
夹着在其中的是一种大爱无疆的亲情和一种无私无欲的爱情,对于这个世界,你好矛盾,一方是给予亲情的你的他,一方是给予爱情的你的他。
对于这个时间,你想当的古怪。
就在细微的曙光透过窗子的时候,啊,心上的人儿,快踏上亡命的征途吧。
子弹打穿了他的胸脯,你悲伤的望着爱情的时候也同时失望的望着你的亲情。
对于这个世界,你是不是觉得相当的古怪。
对于他和他来说,你都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最终惨淡不堪,亲情的他让爱情的他牺牲了,他是否会望着爱情的他死前塞到他手里的钥匙感到愧疚?
他也许认为这是一场还债,他赢了一句“我不要你辛福,我要你活着”,可最终输了全局。
还好你们的古怪是一种美,是啊,多么古怪,拿古怪形容你们竟然是一种美。
对于这个世界,你相当的古怪;对于这个世界,你的她相当的古怪;对于这个世界,她的他相当的古怪。
对于这个世界,你们都太过古怪了。
还好,对于我,你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你的古怪让我潸然泪下。
在《边境风云》中,毒贩扮演者孙红雷和人质挟持着王珞丹之间的感情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但细细分析后,会发展这样的感情在现实中也不是不可能。
年小天真的王珞丹偶然的机会碰到的改变她一生命运的大毒贩孙红雷,意外挟持到了缅甸,在缅甸又遇到其他毒贩的威胁,没有死是一种万幸。
而孙红雷扮演的大毒贩尽管坏事干尽,但对小王珞丹却下不了手,这表明他内心深处还是有善的存在,关于他的善在影片中第三章中也有体现,看到学生因学校建筑不合格而受伤,他将学校建筑贪污的人给枪杀了,后来还说不做生意(毒品)了。
这十几年中,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相互之间的一种叫“善”的东西相互吸引着,才维系着这种特殊的情感,等到日后才演化成为感情。
这样的爱情在常人眼中是难以理解,甚至是难以容忍的,但确实存在,也许正如在第二章中王珞丹对她爸爸所言:“试着理解我,我试着让他做好人”,感情的世界里没有对错,只有存在与否。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静,前半段台词很少很少,这样就需要观众也静下心进入,也比较考验演员。
但越往后看越觉得这种表现手法很适合这个电影,静的时间很煎熬看的情绪很投入,音乐也变得特别有力量,尤其两人在坑底被埋的时候,还有后来提着钱走的时候。
所有演员都演的特别好,对孙红雷印象很深,最后一次行动演出了那份沉着与无畏。
杨坤演的角色杀人不眨眼,真的让我恐惧。
结局是我没想到的,他早已经料到一切,但也甘愿赴死,这真的是爱吧。
一个悲剧,只因为有个悲剧的开始,怎样改变也变不了结局。
用小宋的话说:“你怎么这么点儿正?
”来到北京第三天,就在豆瓣上抽到了北影播放《边境风云》的电影票。
谢谢豆瓣,谢谢北影的同学们。
北影的标准放映厅很大,屏幕亮度应该是标准的,所以显得播放质量特别好。
满堂坐满了穿着时尚的北影学生与影迷,但并不妨碍杨32出场时的一样迸发出笑声。
大家讨论得比较多的是电影最后故事结束后的两个镜头,一个是三人吃饭,一个是孙红雷穿上衣服的镜头。
我个人认为,只留前一个就好了,两个稍显啰嗦,与片子整体冷酷的风格不合,更何况最后一个镜头已经在前面出现过两次。
三人貌似很平静的家常便饭,在看完结局后再回头来看,显得暗潮涌动:父亲知道了警察已经盯上他们,犹豫该不该告诉孙红雷,怎样是对女儿最好;女儿怀揣着怀孕的心事;而孙红雷可能已经知道,自己这是一去不复返。
有人认为片子节奏太慢,拍得快一点或许更商业化,会吸引更多观众。
但我认为导演的空白都留得很好,给观众的情绪充分的发展时间。
商业片当然节奏会快些,但是并不是说快节奏就能让观众感到刺激。
之后的导演交流中,程耳说到原本在杨坤闷死小妹妹那一段,是在背景没有音乐下缠了十圈保鲜膜,小妹妹挣扎了26秒。
后来在审查时被要求改了,改成缠三圈,加杨坤盯着看的几个镜头。
原版应该会帅很多。
让我联想到可,或许中国导演本来也出很酷很好的电影,只是都被要求改得面目全非了。
渐渐知道上头是什么要求什么口味,拍出来的东西也渐渐变化了。
所以有烂片出来,不能只骂导演。
电影没有特别可圈可点或者有新意的地方,但整体不错的,风格冷峻,剪辑利索,台词没有废话,能一直抓住观众。
比那些国产“大片”强多了,但它八月份上映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看什么电影呢?
怎么会忽略了它?
《边境风云》这个片名也太容易让人把它归为国产动作烂片。
本不应该只有三千万票房,可惜我现在推荐它也没用了。
每次看中国好声音,都会被那种单纯的对音乐的爱所感动。
好吧,这是“边境风云”的影评。
开头不得不让人吐槽,节奏真的太慢了,太拖沓。
真真差点愤怒离场。
莫名其妙的孙红雷送王路丹去见一个普通老男人。
这么普通的镜头,这么普通的几乎看不出化妆痕迹的演员,真的衬不起这么牛逼的片名好吗。。。。。
风云,边境的风云,那不是应该枪战吗?
接着,莫名其妙的,孙红雷又带着个人,看起来像马仔一样的大龄老男人,去看牙医。
然后就是米粉店里的毒品交易被撞破。
节奏开始变得快起来了。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音乐,和剧情比起来,稍显得用力过度了。
孙红雷演的,其实是那个像马仔一样的大龄老男人的马仔。
这个马仔一直是沉稳的,隐忍的。
包括老板死的时候。
交易被撞破的时候,老板很清醒,让孙红雷把所有的货都倒掉。
他明白,只要人在,钱还可以在挣,但是连人带货被抓,结果没得选。
人有时候会被自己的欲望所打败,就是鱼和熊掌想要兼得。
但是,作为一个周密的人,谨慎的人,孙红雷留恋一手。
把货藏了,掩饰成倒了。
这事被人撞破了,这人必须除掉!
可是面对一个眼神纯净的小姑娘时,孙选择了带着她跑。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这是一个多么正确的决定。
成功的拖延住了老板的儿子,二号毒枭。
成功的完成了王朝的更迭。
联想到开头拖沓的剧情,看到现在,很容易让人明白,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中国证实版本。
神马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简单点讲,受害者反过来帮施暴者。
就是当年那个目击者小姑娘被人家孙红雷养大了,成了人家的人!
这样的话,就不难理解,为何米粉店交易的时候孙红雷是胡子刮干净。
可是,孙真的是熟男得不行了好吗?
胡子刮干净就只差一岁二岁好吗。
这一刻,我是孙红雷的理智粉。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这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王路丹真的配得起这个普通到泥土里的角色,可是她的演技真的烂到一定程度。
她想尽力的演好这么一个沉静的角色,可就是在教室里教小朋友们唱歌时的眼神出卖了她。
她真的难以掩饰自己眼神里的野心。
对于这个角色,真的不合适。
求求你,不要把所有的角色都演成那个让你成名的角色好吗。
请戳瞎我的双眼。
整部剧有个巨大的矛盾,矛盾不正是戏剧的中心嘛。
就是当年被孙红雷害得亲人离散的牙医。
他对孙红雷是又怕又恨,他和后来长大成人的女儿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孙红雷。
对孙红雷的恨,导致了最后孙红雷被枪击。
而无数次出生入死的孙红雷,这个谨慎的男人,临死还是留了一手,他想得特别的清楚,宁可当场死掉,也不会在栏栅中度过余生。
他可以彻底的走掉,但是不会不给爱人/家人一个衣食无忧的未来。
最后,我是孙红雷的脑残粉和理智粉。
P.S. 如果谍影重重1~3对我来说,值80块,边境风云值30块。
哎呀,哎呀,差点忘了那个张国立的儿子。
很喜欢他呀,小小年纪,范儿很足。
20120820添加版杨坤大叔,作为资深的熟男,外表上很符合变态杀手的气质。
不过可能我看太多中国好声音,总觉得这个男人冷漠的酷酷的外表下,那颗细腻的,柔情的小心脏呀。
哎,掺杂了过多个人感情,反倒不好评价了。
咳咳,勿喷。
好电影一目了然 P.S 不好意思又打五星了……
可以的
有半颗星是给编剧和导演程耳的。还是希望程耳导演能够给中国电影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我之前在只看了DVD的前提下给了3星半,但看了大银幕后,决定改回3星。大银幕同时放大优点和缺点。引以为戒)
杨坤演的很好,但是不知道在干吗,把警匪悬疑片拍的太文艺啦
狂!吃!不!止!是!闹!哪!样!
片尾曲是王韵壹唱得啊······太恐怖了!
一,纯属吐槽:片名太俗,配不上这很不错的电影。应该叫“边境往事”。二,无论从剧本、剪辑、摄影等方面都很不错,演员方面稍逊,孙红雷不在此列。三,纯属鼓励:虽然是四星之作,但对比中国烂片满天飞的境况,绝对值得五星。
算今年不错的国产片吧 风格化模仿的不错 就是细节做的不大好 硬伤太多
没看明白,就觉得节奏好慢。
虚张声势
本以为会大团圆,心想这么不主旋律的结尾都能过检?结果结尾又从天堂掉到了茅坑……(放到国外拍肯定能成经典,比如洛丽塔,生活压力的小警察,沉默的毒犯都是可以深挖的地方,可惜在这只能浅尝就止)
很意外竟然拍出如此小清新的警匪械斗片来,几乎有李玉(曾剑)之风。几个主要人物的影像刻画都很精彩,丰满与留白兼备。配乐渲染太满,打破了剪辑上的极简主义。故事整体走向依然太体制内,有所遗憾。另外杨三十二郎是个好演员。
好看
y有点闷,但确系牛片
冲着孙红雷和宁浩 结果上当了
国产片有希望了。
墨墨迹迹的 台词全加一块也没几十句 困死我了
看着这一水儿的四星评价,我真的犹豫了!我果真是个商业片爱好者,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片装逼得有点过分了嘛!!看在国产片严重同质化缺乏风格的份上,我觉得三星真的够了。。好吧,我的第2222部献给你了。
穿插叙事的文艺黑帮片,加上这配乐和剪辑隐约有昆丁式影片的感脚,国产电影警匪题材能驾驭到这样的尺度也算难得了。不过..这典型的中国式警匪的结尾也是...只能说意料之中,情理之中吧哈哈。
冲着孙红雷才看的 导演片子剪的挺好 杨坤大荧幕有很大潜力哦 张默演技也不错 王络丹就不评价了 总之是国内拍的不错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