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年,包贝尔独立执导的最新电影上映了。
此次包贝尔还是拿起看似他很擅长的喜剧题材,而且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请来了一众好友加盟助阵。
这部名为《大“反”派》的喜剧电影,由包贝尔自导自演,另外还包括李嘉琦、周大勇、克拉拉、于洋、魏翔、贾冰、杨皓宇、尹正、常远和文章等人出演。
影片以包贝尔出演的小演员毕超为故事核心,梦想成名的他因为意外失忆导致发生的一系列所谓的啼笑皆非的故事。
影片在上映之初,打出“暴打反派 笑到痛快”的噱头,但从实际的观感来看,十分的差矣。
作为一部基于法国电影《谁是超级英雄》改编而来的翻拍片,该片又名《谁是超级英雄中国版》,其实里里外外都是包贝尔自己的喜剧风格,而他的这种不容易把握底线的喜剧风格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是很不符合大众品味的。
片中包贝尔那浮夸且喜怒无常式的表演模式,着实令人不安和不适,外加拙劣模仿经典影视剧名场面的疯癫剧情,更是严重拉低了影片的档次。
当然这也与包贝尔导演的一贯风格有脱不开的关系,从2018年执导第一部影片《胖子行动队》开始,由他独立执导的影片无一例外的都是口碑崩盘。
不仅是口碑崩盘,票房也是一路下滑,2018年的《胖子行动队》票房2.6亿,2021年的《阳光姐妹淘》票房9500万,到这部《大“反”派》直接刷新了包贝尔导演电影最低票房纪录。
即便是《大“反”派》上映之前做足了噱头,但首日仅过800万的票房,已经注定这部影片很难在商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影片于4月4日上映,截止到目前累计票房仅有4334万,日票房更是跌至仅有几十万,另外还要算上翻拍的版权费,如此扑街的票房表现,也成为包贝尔独立导演电影中票房最低的一部。
不过当看到片尾鸣谢一栏中,徐峥、陈思诚、王长田、高群书、管虎和梁静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时,还是非常可惜如此好的电影资源。
说起来,浪费和糟践如此好的资源配置,也是一种无良的表现。
【END】
垃圾的电影给高分,拍的还不错的电影给低分。。。
这些装模做样的在电影上映第一时间给热评的人都在卖弄什么??
都汇集的是什么苍蝇。
今天才完整的看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少有的结构完整,笑点密集的电影,就剧本来说就已经完胜 90% 以上的国产电影了,没有废话,没有无聊的镜头,这剧本打磨的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各种新喜剧人不断露脸,惊喜不断。
如果这样的国产电影只有 4 分,那其他的国产垃圾片两分不值。。。。
还有些傻逼说抄袭,这些人是什么沙雕,这明明白白的镜头语言都告诉你了是经典镜头和台词的致敬好嘛,如果这种拍摄方式都不算致敬非要打标签搞抄袭的话,你还拍尼玛的电影??
你去发明摄影机去吧。。。。
看低俗小说就是经典,看周星驰的电影也是经典,看包贝尔的大反派就是抄袭??
低级双标狗,没文化还喜欢双标。。。。
我承认包贝尔有些电影演的是狗屎,但绝对不包含这部,虽然演的不咋样,但居然还是他导演的,反而让我对他肃然起敬。。。
国内喜剧开心麻花算的上号吧,开心麻花能找出三部比这个拍的好的吗??
如果那些不是垃圾,凭什么把这部评垃圾??
还有徐峥,宁浩,大鹏,韩寒这些人拍的又比这个好??
翻翻近些年的喜剧电影,这部起码可以排前 10!!!
为电影平反的说完了,最后聊聊这部不足的地方。
第一,剧本是打磨的还不错,但是整个的内核没有创新。
失忆变角色,这种在好多电影中都能找到主要创意,整个剧本只有梗和笑点的堆积,没有拍案叫绝的创新笑点,这种对比疯狂的石头,赛车这种,就差了很多。
还有叙事逻辑,包贝尔还是导演功底不行,双线叙事讲的实在太一般了,甚至有点混乱。
这差距比宁浩的赛车,昆汀的低俗小说这种差距可谓鸿沟。。
但反过来想,在我的主观里面近几年只要达到大反派这种水平的都能排前十,其他拍的多垃圾就可见一斑了。
第二,爬楼和吊威亚的那段镜头时间给的太多了,明显超出了其他梗的平均时间,时间一长就显得有点尬。
还有海边洗手的那段,不清不楚的。
第三,摆脱不掉的喜剧温情上价值,庸俗结局。。。
结局按照他们的说法也是抄的~~
看完之后,真的是如李成儒所说的,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你说好好的一个开局,把观众的期待给钓起来了,结果从失忆的剧情开始一路哭哭啼啼把倒霉当喜剧,把懦弱当有趣,一路烂到了尾。
既然失忆了并且代入了剧本反派角色,为什么就不索性真正地演一次心狠手辣的反派人物来证明一下你的演技,来证明一下你也会有不一样的风格?每次都觉得你应该要狠起来了却马上又怂了,一直摆着个苦瓜脸给观众看???
玩反差还是玩反转??还是认为这就是喜剧包袱???。。
我只能说包贝尔,真的还是如电影结尾那样,你做回普通人好了,真的别再玩电影了。。。。
31、《大反派》这次包贝尔在《大反派》的推广上应该没少花钱!
豆瓣长评一水包贝尔翻身的好评,短评却一水包贝尔别霍霍电影的差评,这两级分化的评价要么花了钱,要么招了黑。
而好笑的桥段都在抖音上,抖音推广怎么也得花点钱吧?
反正包导获得金扫帚最令人失望导演处女作大奖后,就越挫越勇,在翻拍经典这条道一路走到黑了。
从我看完的感受说,故事创意是挺好的,后来才知道是翻拍法国喜剧片《谁是超级英雄》!
表演方面,除了一批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熟面孔的表现透着一点小机灵外,特别出挑的演员不多,比如劫匪三人组估计是照着《疯狂的石头》里盗贼三人组来的,也是老大、黄毛和呆子的配置,但劫匪三人组的动机和个性并不突出,离黄渤他们对人物的塑造还有很大的差距。
尤其主演包贝尔,他卖力而略显尴尬的表演在人物弧光上几乎没有推动,要是星爷或者沈腾来演,绝对能给毕超这个角色提升一个level。
从故事看,结构是清晰的,但高潮欠缺,一家三口对战劫匪三人组,力量对比悬殊没有看点,虽然在片场有致敬经典的地方,但融合性不够,以绑匪自己报警来结束也颇为随意。
整体故事欠佳,但有些桥段比如药店0元购、出租车按喇叭代替字母、再保一条,还有结尾倒放演职员表等设计还是很有趣的,但片段好只是锦上添花,而现在电影是雪中无炭。
这种人物错位的喜剧之前有过一部《人潮汹涌》,刘德华和肖央的身份错位就很有看点。
而毕超失忆前后的差别不大,找回初心的主题又很老套,难怪豆瓣才4.3分。
电影是在清明节全国上映,包贝尔片中最后一句台词是“节日快乐!
”,票房的失利说明这个清明节他并不快乐。
观看包贝尔新片《大“反”派》的一大乐趣,就是在银幕上寻找喜剧人的脸。
除了包贝尔和小辣李嘉琦两位主角,贾冰、魏翔、杨皓宇、于洋、尹正、王迅、常远、张百乔,还有露脸试水的文章,从喜剧大赛脱颖而出的吕严。
以及一些可能叫不出名字,但早已是国内喜剧电影“配角钉子户”的王成思、周大勇、马旭东等等。
感觉包贝尔靠着圈内的人脉,竭尽所能拉来了所有演员,陪他完成了这部袒露心声的作品。
有关该片的观感“可大可小”,从“小”的说,全片围绕着包贝尔的事业、家庭和离奇遭遇展开;从“大”的说,通过追逐梦想、求而不得,感受了真正的罪恶与杀意,演员包贝尔终于理解了人生的真正价值。
所有的捧腹大笑都是铺垫,从不被看好到默默行动,包贝尔亲身示范了如何从低谷奋起,逆袭反转为人生赢家的全过程。
01. 风格杂糅笑星云集《大“反”派》有一个简单清晰的故事架构。
前半部分是融合了当下热点的《喜剧之王》。
混迹于影剧圈底层的小演员毕超(包贝尔饰),苦苦追寻着成名走红的机会,甚至不惜干出“红毯脱裤子”这样的损招,结果却因为呆萌个性屡屡与机会擦肩而过。
过分投入逐梦演艺圈,却忽视了对爱人吴雯(李嘉琦饰)及孩子的陪伴。
开场一段试戏的闹剧,毕超拿着道具手枪把导演的头发点着,已经营造出轻松欢乐的氛围。
贾冰演导演,杨皓宇演助手,于洋拿着灭火器一顿狂喷,顺利引来台下一阵阵哄笑。
这之后,魏翔、王迅依次出场,对应的角色都是各自最拿手的戏码,自然是驾轻就熟。
魏翔饰演当红男星,几乎就像从《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片场走过来客串一把;王迅饰演的场务,延续着《八角笼中》《我们一起摇太阳》等作品一贯的“冷面笑匠”风格,承担起了建立剧情转折的关键功能。
笑星扎堆,搞笑金句简直是随手拈来。
“我长了一身腹肌,却手无缚鸡之力。
”“我有眼不识东山。
”“你在教我做人吗?
”韩国美女克拉拉也多次露面,本次继续承担着赏心悦目的功能。
反而是小辣女士,完全跳脱出以往的搞笑形象,演绎了一位严谨独立的现代女性,也与包贝尔配合完成了家庭情感的冲突和转折。
最令人惊艳的莫过于尹正的“Call back”表演。
他饰演的出租车司机呼应了《飞驰人生2》,几段出场均是有效笑料。
因为乘客没钱付车费,他直接把人又从目的地拉回起点;因为孩子懂事乖巧,他一边抹泪,一边直接为乘客免单。
这份混搭戏谑的风格,让观者想起了过往的喜剧经典。
一开始的《喜剧之王》,演员带来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飞驰人生2》《西虹市首富》,好些段落又有当年港片的气质。
戏仿出来的“小丑”段落,则是完美call back影迷心中的诺兰。
02. 紧凑推进笑中带泪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所有的笑料之下,自然有五味杂陈的人生底色。
演艺圈逐梦的曲折艰辛,是第一层面的黯淡底色。
就像《喜剧之王》《红毯先生》,毕超也在混迹影剧圈的生活中,体会到这个行业的人情冷暖。
他梦想着像片中魏翔那样众人簇拥,拥有光环与名气,而后进军好莱坞,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巨星。
可是眼前的现实却是无人问津,甚至做出种种“惊人之举”,仍然得不到一个够分量的角色。
当毕超在撞车后失忆,故事进入到第二个层面,那便是真正的罪恶与杀机开始出现。
也就是“送鱼三人组”开启了敲诈毕超、绑架女孩的行动。
影片由此获得了更具张力的饱满悬念,欢乐桥段也自然引向真正的悬疑正剧。
尽管毕超仍然在两种人格间无缝切换,带来诸多笑料,不过三人组制造的阴影,已经是无法忽视的叙事内核。
也是从这里开始,毕超开启了自我审视的进程,以及对过往人生的反思。
他所焦虑的“求而不得”“房贷车贷”“事业困顿”,在真正的危险降临时,突然显得浅显得可笑。
特别是女儿被绑架,爱人被追杀,他才体会到生命与生活本身才最有价值。
女儿拿出乐高积木搭建的奖杯,劝慰毕超回到爱人身边,不要去好莱坞,追逐虚幻的名利光环。
故事由此获得升华,包贝尔也借此表达出该片真正的主题。
那就是关爱家人,接纳自己,踏实平和地生活,有梦想固然可贵,但是也决不能因此放弃生活,甚至为此激动疯狂,最终得不偿失。
03. 多维人生哲学思辨很有意思的是,包贝尔在《大“反”派》的叙事中,建立起了多维度生命体验的格局。
这也是“反”字被打上双引号的隐藏思路。
片中毕超人生的第一个维度,自然是焦虑局促的现实生活。
他混迹影剧圈却寂寂无名,背负着生活诸多压力却难见希望,大红大紫、冲击好莱坞的梦想更是遥遥无期。
反派角色,“三人组”中的老二不断抛出:“我不想过得像一只蟑螂。
”道出了这个维度的生活真相。
第二个维度,是毕超想象中的戏剧世界。
对现实人生失忆后,他依靠着剧本,为自己架构出了“邪恶反派”的自我认知。
服装、富豪、通缉令、道具尸体、全家福,都成为他进入角色的佐证。
毕超由此获得了两种人格,戏剧人格中的阴鸷、暴戾、嗜血,与他现实人格的善良软弱,开始不停冲突交战。
直到在楼顶上一场戏,与魏翔、克拉拉的“假戏真做”,在飞扬钞票中狂舞的“小丑”戏份,将戏剧人格推动至高潮。
放在悬疑电影中,这就是极为饱满的叙事张力及要素;放在喜剧电影中,则是各种混搭戏谑的原初设定。
还有第三个维度,就是真正的罪恶与危险降临。
与毕超撞车,损失掉价值不菲的金龙鱼,面包车还被开走,正如片中台词:人跑了、车掉了、鱼死了、水逆了。
惨烈的遭遇,引发了“送鱼三人组”,特别是老二内心的真正恶意。
杀机由此产生,直接指向毕超及家人。
还在经历人格交战的毕超,直到面对真正的杀机,才察觉到温暖的生活表象下,真正生冷坚硬的本质。
三个维度的架构,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完美契合。
“本我”代表着与生俱来的欲望和本能,遵循“快乐原则”,在片中是以“戏剧人格”做出展示;“自我”代表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和决策,遵循“现实原则”,在片中则是毕超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和反应。
直到经历了真正的危险,才激发出了毕超内心中“超我”的部分,他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深层次的审视,更准确地理解了社会伦理及生命内在的道德判断,通过“至善原则”获得了体悟生命的深层次感受。
包贝尔并未迷恋于任何一个维度,他试图理性并准确地呈现出“本我”“自我”和“超我”层面的生活图景,片中自然将“超我”定位成崇高的目标,但是这个呈现本身,已经为观众提供了选择的可能。
由此,《大“反”派》获得了超越喜剧的力量,悬疑部分和哲学架构,让它拥有了更为沉厚和悠远的意蕴。
『大“反”派』从《大人物》到《大红包》再到此部,包贝尔在翻拍的路上硬生生组了一个“大”字系,不仅越拍越烂,形象和表演也是越来越猥琐,一众“喜剧人”的加盟凑出一堆非常不好笑的段子,于是当主角和绿叶配角一起在尬戏时,让人看的坐立难安可能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2分】
『大“反”派』从《大人物》到《大红包》再到此部,包贝尔在翻拍的路上硬生生组了一个“大”字系,不仅越拍越烂,形象和表演也是越来越猥琐,一众“喜剧人”的加盟凑出一堆非常不好笑的段子,于是当主角和绿叶配角一起在尬戏时,让人看的坐立难安可能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2分】
看包贝尔的作品(导演或主演),大部分人不是冲着电影可能会有多好,而是奔着电影会烂到什么程度去的,我也是如此,但这部《大“反”派》让我失望了,它依然烂,但没有比之前的作品更烂,包贝尔刹车成功,然而他的上升通道依旧没有打开...如果要给《大“反”派》找一个参照,《夏洛特烦恼》是个不错的对象:它们的故事都是让羞耻的小人物经由离奇的遭遇(车祸、穿越),然后走向内心渴望的彼岸,在即将抵达终点时,再次启动意外机制(梦想失败、患病),使得主人公重新审视内心渴望,最终定格于“珍惜眼前人”之上。
包贝尔在创作过程中是动了些脑筋的,虽然那些“致敬”(复联、小丑等)看起来low到爆,至少比起照搬照抄要上了一点台阶,不过包贝尔的能力也仅限于此,他的导演能力即便是触底了,反弹也遥遥无期,不在原创上下功夫,翻来翻去一场空...(ps:敢想,在一众演员的衬托下,我竟然在克拉拉身上看到了演技的闪光)
包贝尔也算兢兢业业的电影人了,自从婚礼事件后被持续负面和骂了几年了。
具有观察几乎他有新作品上映就脱不了被骂的。
不过也奇怪,似乎符合黑红也是红的定律。
他不太缺片拍。
这次由他自己导演,明显对他自己饰演的角色会有适配性。
剧本目测本来是要搞双线叙事。
并且完美闭环合家欢大团圆契合。
然后其中一部分向影视经典桥段致敬。
类似周星驰电影的剧本解构。
但是演员线编剧不知如何考虑的给弱下去了,增加了笨贼线剧情做为大收底。
不知道是因为容易被观众猜到结局故意不写还是编剧功底不够?
可惜了!
《大“反”派》是一部相当有诚意、细节满满的喜剧电影,毕竟有诚意到连最后的滚动字幕都是反着滚的,也是没谁了。
本片有众多喜剧演员参演,看似很轻松的一部电影,演员们各种追、跑、炸、吊、哭、喊等戏份,可以看出制作和表演的用心。
当我以为本片的男主毕超(包贝尔饰)为了演员事业和导演争取角色,然后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出了意外;当我以为毕超出了意外之后他的人生要走向另外一个方向后,结果他想的都是他的家庭;当看着毕超为了爱的人放弃一切准备收手之后,他竟然又出现在了电影拍摄片场……三个故事线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最终把主题升华,真的相当精彩。
影片的蒙太奇剪辑使得节奏很好,“电影质感”的宽幅和调色增加了喜剧效果,事业、家庭、意外等剧情推进合情合理,整个观影过程非常欢乐。
用影史上的经典桥段致敬了这些经典电影,还用轻松搞笑的方式带着观众了解了很多影视拍摄的基本常识,每一次肌肉记忆和每一句片场大喊“谢谢导演”的时候,除了觉得搞笑外,也莫名泛起一些打工人的心酸。
我觉得影片中最好的部分是毕超失忆后深陷迷茫,并不断的反问自己,我是谁,经历过什么,做了什么,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将要做什么。
他在发生事故后,不断从自我出发开始思考,然后行动,再复盘,我觉得这是本片结局能圆满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不断反思,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清明节看了两部电影后,心情稍显沉重,可以试着看看这部《大“反”派》放松一下。
《大“反”派》是由包贝尔自导自演,汇聚了魏翔、王迅、贾冰、李嘉琦(小辣)、于洋等众多喜剧人的电影。
18线演员毕超(包贝尔饰)为成名不择手段,因意外导致失忆,反派道具装备太齐全再加上练习演技时的模糊片段,误以为自己是被通缉的大坏蛋,不光sha了人,还要绑架大富豪,陷入臆想反派人设不可自拔的“赵东山”踏上了继续绑架计划的倒霉之路,一路上波折不断,笑料不断,在狠和怂之间自我怀疑自我说服,他越哭我就越想笑。
但毕超在天台上放“老婆”克拉拉离开自己那段哭戏不知道为什么我却并没有想笑的冲动,反而被打动了,这一刻毕超“反派”的人设才真正立住了,这个他自以为的反派,其实是他内心真正的体现,他不择手段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内心的妻子孩子获得更好的生活,所以他选择了放手,选择了自尽。
当然,也是自尽了个寂寞,但结果是好的,他恢复了记忆,并且在这几天失忆的过程中终于再次记起了什么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他找回了初心,当然他最后也成功从坏蛋“三人组”中保护了自己的家人,happy end大结局!
整部电影剧情连贯,笑料密集,氛围轻松愉快,结尾也没有刻意煽情,是看完放松开心的电影,尤其让我惊喜的是几个喜剧人的加入,让很多细节更丰富更有趣,特别是“三人组”中的老二,我直到最后才发现那是演员马旭东,他在喜剧大赛中的表演我就很喜欢,这里的表演很有层次,好笑中带有小人物的心酸……
包贝尔又导演翻拍
可能是包贝尔掌握了拍片原则——他越倒霉,观众越喜欢。
翻拍自谁是超级英雄,但原版其实尺度很大,非常无节操。包贝尔这版反而紧了,有点两头不挨着。
5.5(4.6)。能看得下去,笑點有但一般,結尾也還可以。
别黑包贝尔了 这个拍的确实挺好的
拍成短视频没啥问题,但拍成电影让人感觉这剧组有啥违法勾当的感觉
喜剧大赛贡献了多少剧本和演员,现在的喜剧电影都是这样的配置了吗
本片集结了大量喜剧人,他们一出场都自带喜感,表演都非常出色,演技也基本都在线。本片做到了寓教于乐,将哲理隐藏在了令观众们捧腹大笑的剧情中,而非简单枯燥地讲述大道理。
目前为止包贝尔老师最好的作品!元电影+正视自我找回自己,这点上甚至比《银河写手》要好一点。戴上头发的包贝尔自嘲自黑,能发现他还是很有自知自明,且还是希望自己向好的。电影元素梗很多,笑料、包袱虽然不新,但是节奏把握很好,大都能让观众发笑。只是最后第三幕搞得过于戏剧化,显得有点跳跃。御用女演员克拉拉终于有了一场需要“表演”的戏,可惜颜值在下滑了…
你可以永远不相信包贝尔!
错位的效果不强烈,看到了很多喜人,总体来说还是表演的问题,配角客串的都问题不大,但包的表现显然扛不起这个剧,就显得一群人都很闹腾
笑不活了,口碑真的炸裂的一部戏剧啊包贝儿导的真的太好了,推荐推荐
整个电影确实是翻拍,翻拍的法国的《谁是超级英雄》,剧情差不多,而且后半段道具组雷神美队那段基本模仿的一样,只不过加入了中国元素,西游记仨角色。但笑点挺多的,就是逗一下,还挺超预期,最惊艳还是老二的演技,叫马旭东吧,这个狠角色是真演出感觉了,都以为是什么连环杀人犯,眼神凶神台词也可以,期待以后更多表现(每次都把他看成李政宰)
特效挺真的,失忆接的很好,没有漏洞,最后还思想升华了。
这么多一星啊,我觉得作为喜剧片来说挺好看。
是导演,也是男主,包贝尔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又导又演 ,一定很爽!
看样子是想模仿星爷的小人物那种笑中带泪的悲欢,不过用的各种梗却只是梗,就像综艺一样,强行搞笑。电影似乎在探讨某些深层的情感,人物的行为却缺乏深层次驱动,各个人物之间也缺乏足够的联系。就像强行捆绑在一起的躯体,看着是个人,其实本质上连一个合格的人偶傀儡都算不上。看这部片纯粹是陪朋友,还花了五块钱,真是浪费。
包导演还是有一点东西在身上的,能起来这么多的喜剧演员看来人缘很好呀!
总很疑惑究竟是谁在投钱拍这种片子,克拉拉总是要做一个“男人梦寐以求的象征”,包贝尔都要混成演员圈里的张大大了…
小辣李佳琦,这啥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