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生中的悲欢离合描写得淋漓尽致,剧中很多人物的过往虽然很甜蜜但最终还是烟消云散,也许这些美好的回忆正是因为短暂所以才更显得珍贵吧,题目虽然是但愿人长久,但很多那些和我们关系亲密的人最后还是离开了,还是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的幸福吧。
人生的旅途最美的景色也许不是终点而是过往的画面吧。
也算是以简短的方式了解了邓丽君一生的跌宕起伏以及她对唱歌的执着和热情了。
陈妍希的演绎比较中肯,有几次在台上演唱时居然有点神似邓丽君,再加上内地和台湾省一众老戏骨的加盟,表演方面肯定是丝丝入扣的。
但毕竟是五六年前的剧,跟现在的主流价值观不符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段宁那条线会让人无语到快进,其他部分都还可以啦。
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眷村历史等,在政治格局方面是正确的,挑不出来毛病,不然就不会过审啦。
另外这部剧的音乐总监居然是梁翘柏老师,在剧里的各种钢琴曲和小提琴曲都是以邓丽君的一些名曲来进行演奏的。
你还会听到如《万里长城万里长》、《采红菱》、《给我一个吻》、《我一见你就笑》、《父亲像月亮一样》、《晶晶》、《望春风》、《南屏晚钟》、《夜来香》、《我的名字叫叮当》、《千言万语》、《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甜蜜蜜》、《念故乡》、《但愿人长久》、《我只在乎你》、《高山青》、《偿还》、《不论今宵或明天》、《空港》、《再见,我的爱人》等等邓丽君的经典且脍炙人口,广受流传的作品演唱。
正如电视剧结尾所播放的邓丽君的原声:“我唱歌的时候,尽情的唱。
你接纳多少,我不知道。
你以多少情感应和,我不知道。
我忽然想起D.H罗伦斯的两句诗,或者你会有同感。
〈我细聆静寂中的你,在这里面,我细诉之时,感到你以沉默抚摸我的句语,以我的句语作为奴隶。
还有一首写黄昏的,黄昏里,那一抹斜阳又向西。
喜欢爱情小说的,也许会记得巴尔扎克说过,晚霞只不过在空中停留十分钟,在女人心里十年〉一样,在那个风起云涌,跌宕起伏的年代,这位女性凭借着自己对音乐无穷的热爱以及家庭对她的支持培养,最终她用歌声征服了世界,用她独有的柔情似水抚慰人心。
伊人已去,但是属于她和歌迷的时代的回音却会永远停留在时空里,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心中成为不可磨灭的烙印。
看网上说陈佳小姐的声音和对歌曲的情感表达是最像邓丽君的,不多说了,准备等中秋的时候去看陈佳小姐的现场,再一次聆听那扣人心弦的时代之声。
但愿人长久 (2024)6.52024 /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 剧情 传记 / 吴蒙恩 / 陈妍希 何润东
片尾浩浩荡荡的演员名单,应属少见。
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日本、乌克兰、马来西亚、泰国、加拿大、美国...三个大洲的演员,因为邓丽君而聚首,传递他们的热爱、敬意。
演员表
跟组演员
日本参加演出人员
泰国参加演出人员
加拿大参加演出人员“福建”演员陈洪老师随笔(下文转自“中国邓丽君歌友会”公众号)
热播剧《但愿人长久》中的四位“去台军人”,左二为“福建”扮演者陈洪我从小就是邓丽君的歌迷,真的非常荣幸参演这一部电视剧,这里我就说说当时参演这部剧期间遇到的一些有趣好玩的幕后故事。
都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邓丽君的歌。
每一次她在海外演出第一句总是:大家好,我是邓丽君,我是中国人!
近期热播的海峡两岸合拍的邓丽君传记电视剧《但愿人长久》,讲述邓丽君从穷苦眷村的孩子,一步一步努力成长为华语乐坛领军传奇人物的励志故事。
由吴蒙恩导演执导,丁黑导演监制,陈妍希、何润东、江珊、侯勇、彭冠英等两岸知名演员主演,分别在大陆、台湾、香港、日本、东南亚、美国等地取景拍摄。
陈洪与邓丽君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邓丽君三哥、《但愿人长久》的总监制邓长富合影我在剧中扮演那个叫“福建”的去台老兵,总是挂着口头禅“以德服人”。
剧中导演安排侯勇、江珊扮演邓丽君的父母,邓丽君父亲邓枢是1949年去台的河北老兵。
所有去台老兵的根都在大陆,导演特意设计东(福建)西(四川)南(广东)北(山东)中(北京)5个演员和邓枢6人代表1949年去台的60万老兵,老兵们作为邓丽君父亲的战友和邻居,伴随邓丽君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
剧中“福建”一家搬家的戏份其实本剧是2018年开拍的,海峡两岸对拍摄都非常支持,福建这边在平潭专门按眷村的风格搭建了一个拍摄基地,而对岸几乎把各种历史悠久的圆山大饭店、中山堂、纪念馆、医院、法院等等场地全开放给剧组拍摄。
剧组从台北、台中、台南一路拍摄下来,把台湾几乎所有的名胜美景也拍进了剧中。
我原来就是退役军人,穿过军服,这次扮演对岸的军人,也把对岸春夏秋冬的各种常服、作训服全穿着拍戏体验了一把,真是非常过瘾。
这次拍摄对我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一次体验,更是非常难忘的人生经历。
陈洪在《但愿人长久》拍摄期间导演让“福建”和“四川”等几人带上各省的家乡方言说台词,我向导演提出建议:我扮演的“福建”带上口头禅——“以德服人”,同时也是致敬电影方世玉中演雷老虎的陈松勇老师,导演欣然同意。
剧组现场的人也都直接喊大家片中的名字,大家都叫我“福建”或“以德服人”。
因为是扮演邓丽君父亲的战友也是邻居,所以演邓丽君的陈妍希也喊几位老兵为叔叔,我们大家喊陈妍希片里的呢称为“丫头”。
其实当时我和妍希年纪差不多大,被她喊“福建叔”,还挺不好意思的。
侯勇老师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表演就是他在《人民的名义》中吃面条的桥段。
我们有几场在部队旁边小面馆的戏,侯勇老师特别随和,我们几个老兵就开玩笑说,这场戏就是边吃面条边聊天的戏,大家来模仿侯勇老师吃面条,看谁模仿最像。
结果那天“山东”因为台词最少,也是最夸张最卖力吃面条的,现在电视剧出来了,看到导演保留了许多“山东”很夸张吃面条的镜头。
因为片场导演让大家多用各地方言拍戏,现场大家经常边拍边被各种方言逗笑场。
有一次,我和扮演邓妈妈的江珊老师拍戏,江珊老师被我说“以德服人”的各种方言逗得一直笑场。
休息时,我和江珊老师聊天说,福建方言一点也不土,里面一堆英语呢。
江珊老师很认真问,真的吗?
我向她解释说,福建方言虽然是北方的古汉语,但里面有很洋气的英语see you again,see you tomorrow,其实方言里是说酱油很咸,酱油都用没了。
还有福建话把芋头叫我,把甘蔗叫嫁,说只要给钱,就可以买我,就可以嫁给你。
江珊老师被逗得哈哈大笑,说腹肌都笑出来了。
倪虹洁老师在剧中扮演军官太太周敏,她的发型是旧时代的官太太发型,很麻烦,每次定妆都要做很久。
有一次我进化妆间化妆,旁边有个女生正包头做发型,我也没在意是谁,坐在旁边化妆。
导演给我设计的发型是大背头油头,每次都要修剪上油,也要做很久。
两人没事就闲聊,女生问福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和有趣的事情,我就给她很详细介绍福建的风土人情、人文传说、名胜景点、风味小吃。
把女生都说得好心动,说拍完戏要好好去玩一下福建各个景点,好好去品尝一下福建美食。
等我做好发型,化好妆,一起身才看清,坐旁边聊天聊了快一个小时的原来是倪虹洁老师!
我就说一直觉得女生声音很熟悉,像那个《武林外传》中的无双,“放着我来”,说得两人都哈哈大笑。
有一天晚上的拍摄刚好是在台北警察局,台北刑警总队附近。
晚上他们下班了,听说是拍邓丽君剧,结果一大堆警察围着拍摄现场看热闹,搞得附近居民还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案件,来了这么多的警察,还架着摄影机在拍。
后来警察还帮我们维护秩序,不让现场拍照。
因为我们这个片子在拍摄时属于比较保密的状态,现场不许拍照,所以留下的有纪念意义的剧照特别少。
拍摄过程中,也基本不让和陈妍希拍合影,真是遗憾。
《但愿人长久》在日本拍摄期间,部分剧组人员合影剧中老兵们表达最多的情感就是想念家乡,都在想办法联系家乡的亲人,多次唱起中华民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
剧中老兵们多次含泪说,想念家乡,想念妈妈!
这也是所有去台老兵的心声,盼归!
我的主业其实是电力工程师,但因为良好的军人形象,经常被当导演的朋友拉去拍影视剧,还被演艺圈戏称为“福建军人公检法专业户”。
2021年福州市承办世界遗产大会时,5月,我曾参演福州城市宣传片《游福记》,片中扮演清末海军军官,代言马尾船政景区。
7月,在屏山景区宣传片《开闽闽越王》中扮演闽越王无诸。
很荣幸在《但愿人长久》中扮演去台的老兵,表达浓浓的思乡情,两岸一衣带水,血浓于水,本是同根生,愿亲人相聚,不再骨肉分离。
台湾永远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期待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感谢陈洪老师赐稿,也感谢全体剧组演职人员的辛勤努力,为我们带来了第一部在内地公映的有关邓小姐的影视作品!
李丽凤老师重病仍坚持拍摄,《但愿人长久》是其遗作(下文转自“中时新闻网”,2018/11/26 ) 曾以《京华烟云》获得第24届金钟奖女演员奖的金钟视后李丽凤,惊传21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67岁。
她的弟弟李兴华25日向她生前友人证实噩耗:「我亲爱的姊姊于11月21日晚上10:35分离世,前往天国,今天下午树葬于福德公墓,姊姊交代办完所有后事后再与您联络,感谢您的关怀。
」消息传出令好友唏嘘不舍。
李丽凤多年未拍戏,最后遗作是3、4月去厦门拍的《邓丽君之我只在乎你》(《邓丽君传》),她演张晨光的妈妈、何润东的奶奶,过程中据传曾在片场昏倒,后来回台就医检查,7、8月左右确诊是胰臟癌末期。
敬业的她,在剧组转到高雄取景时,还抱病补拍两场戏。
李丽凤10年前罹患乳癌第三期,化疗掉光头髮眉毛,化疗过程中的痛苦和煎熬,让她生不如死,但依旧乐观面对,体会到活下去需要很大勇气,还笑说自己的身材回復到少女般苗条。
宣告生命剩6个月陈淑丽与李丽凤40多年前一起考入华视演员训练班第一期后出道,她难过表示,李丽凤发病前就一直消瘦、吃东西变很慢、吃很少,后来去大陆拍戏,第一趟去还好好的,第二趟回来后整张脸变很黄,她当时还提醒好友这不是好事,要赶紧回诊检查。
后来李丽凤确诊后就跟至交好友们宣布:「我中了大奖!
」医生诊断她是胰臟癌末期,生命只剩下4到6个月。
「她得知病情后,就找了胡锦、杨佩佩等姊妹们出来,叙述看病的状况。
她没掉泪,是我们必须把眼泪吞进肚子。
」陈淑丽说,后来姊妹们的聚餐时看得出来她很虚弱、很痛,但她非常勇敢,「我跟她说,妳需要有人陪着妳,我没有家累,可以陪妳走这最后一程。
如果觉得不自在,不要我们陪,那找一个外劳看护照顾,她也不要,她很坚持要自己一个人。
但她会每天传LINE讯息让我们放心。
」陈淑丽说,后来她变得虚弱,又装引流管,姊妹们劝她如果都不要人陪,那就去住安寧病房,她住了一段时间,听她说病房很贵,所以精神一好,她又出院了,之后她便没再回LINE讯息。
朋友当她面不敢哭李丽凤最后一段时日不要老友去看她,陈淑丽说:「最后一次见面是9月,我们吃饭唱卡拉OK,她要我唱歌给她听,我唱完歌,她说要抱一下。
我跟她说等我去印度上完课再来聚会,但之后她就没再回我们讯息了。
」陈淑丽说,最后一次抱好友时,「她只剩下骨架子,都没肉,却还坚持要一个人,我们知道她是硬撑病体来跟姊妹最后相见。
」李丽凤的一位姊妹淘夸她是生命勇士,「她陆续和姊妹们餐叙告别,那时她痛得必须靠吗啡止痛,依旧逐一给姊妹们发讯息、图案,用快乐的态度向大家告别」。
姊妹们回忆餐叙上,大家当着她的面不敢哭,轮流到厕所或外面哭,「她一滴泪也没流,笑笑面对我们。
」正向的为姊妹们上了一堂面对生死的课题。
陈淑丽回忆,李丽凤生前交代不要有任何告别式,还问她树葬是怎么回事,接着交代弟弟将来要树葬。
得知好友走了的她不舍但祝福:「她曾说这一生够丰富了,已不恋栈、也不留恋了。
」
从剧本内容看,包含了家国情怀,爱情亲情友情,到处都是满满的感动,满满的正能量!
把一个爱唱歌的小姑娘,一路披荆斩棘走向成功的故事娓娓道来。
然后全员演技在线,代入感太强了,虽然前面几集比较平淡,慢慢看进去,仿佛真的在邓丽君一样,陈妍希把邓丽君演活了,其他的演员演技也很棒!
还有很多振奋人心的画面!
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的影响力,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步一步走向世界!
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剧作!
强烈推荐!
真是TMD侮辱邓丽君,陈演的一个夹子音邓丽君,有人看吗?
真心是撑不起大女主啊,嗲的,表情也做作。
邓丽君主要是高级在甜美的同时又带有醇厚的粘滞感,避免了空灵却轻飘飘、没有灵魂的感觉。
倒是这部剧里的配角还不错的。
如果邓丽君基金会一定要找一个台湾人当主角,那为什么会是陈妍希???
这个剧本来我觉得可以给四星,但考虑到恶毒女二的无聊剧情,只能给到两星了。
邓丽君一代国际巨星,能把她生平都展现出来,本身就值四星的。
像我们多数人毕竟原本对邓丽君不太了解,通过这个剧知道了她的更多信息,这就挺好的(这个剧在邓丽君的生平和主要大事上都是符合实际的)。
然后剧情里注水了很多年代剧的剧情,我也可以接受。
毕竟咱们看的年代剧大多是大陆的,对宝岛的五六十年代,尤其是眷村的变迁,以往并不了解(不过我不知道是不是实际就这样,还是出于zz考虑主要突出了眷村人思乡之情)。
再者,有些事情毕竟涉及在世的当事人,比如和成龙的恋情、和林青霞的友情等等,这些不好让观众对号入座,所以大幅改了他们的剧情,我也可以理解。
比如剧里的季飞,和成龙已经相去甚远,这没问题。
但因为林青霞的剧情不好展现,就编了个恶毒女二段宁出来,这真的是受不了。
而且段宁的戏份非常多。
她妈妈就不是个善茬,再延续到她。
母女两代一直是自私自利坑朋友的。
但只有邓丽君母女不离不弃一直做白莲花。
尤其受不了邓丽君还跑到美国去只为了把段宁拉回来。
我纳闷邓丽君从小到大应该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你一个都不回报,就只觉得段宁才是你朋友?
犯得着这么吃力不讨好地跑去美国生拉硬拽一个成年人么……另外,结尾太仓促了。
长达48集的电视剧,法国男友直到最后两集才出现,她父亲也是到47集才去世的,但事实上从她父亲去世到邓丽君去世还有5年时间,就在一集里仓促放完了。
然后她的哮喘,直到48集才突然出现,之前完全没有任何提及。
陈妍希演邓丽君呢,我倒觉得还好。
抛开人品问题不说(咱也不知道到底咋回事),从气质上陈妍希还是和邓丽君那种亲和力相似的
一直没敢去看,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所以她才能留下那么多好歌,至今无人超越。
邓丽君其实不是我年纪的事情,我当时是追王菲,她有一整张专辑,都是翻唱邓丽君的歌。
我听的时候被办公室的姐姐听到,说没有原版好听,我才知道那些原来不是王菲的歌,去找了原版听。
《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本身就是我最喜欢的邓丽君的歌,估计很多人都如此吧。
要不是这首歌,我还真背不出这首词。
是谁那么奇葩,找了陈妍希来演?
别说,包子脸还挺像,原音软糯,各种语言讲的都不错。
的确台湾演艺圈里,还真找不到其他人了呢。
到底是谁觉得何润东帅啊?
自我认识他以来,看一次我就要感叹一次,真丑。
到底是怎么红出来的啊?
受众是谁啊?
不过这剧里几个老的,都保养的不错。
吴大维虽然胖了点,看得出也有运动哦,壮。
何润东肯定每天撸铁两小时,看身材是真的说的过去,脸就别冒充二十七八了,说三十不行么?
里面的爸爸演的最好,大叔以后多接戏啊。
江珊还是很美呢,医美千万少做点。
其他人就不评了,都不错,连周华健的儿子也不错。
故事并不算完整,飞哥是指成龙大哥么?
一直以为是她是像梅艳芳一样,因为家里穷才早早登台的,原来她只是简单的喜欢唱歌。
而且,她那独特的唱腔,也不是天生的,是唱着唱着才有的。
可一个唱歌的人得哮喘,是天妒英才还是德不配位?
甚至她的去世,也不是因为手边没药,而是药引发的心脏问题。
小老外背负了很多年的骂名,这下终于洗白了。
问题是,如果救护车上的医生给她喉咙插管,她是不是就不用死?
我还记得她最后一次登台是在香港,当时轰动哦,我表姐还说她要复出了,结果看到照片说,怎么这么胖。
连现在经常刷到的时尚帖子,都动不动搬她的照片出来讲单品。
我想我们都不舍得忘记她吧,就让她的美好一直传唱下去。
陈妍希你不要演戏了好吗?
真的很尬很尬,声音到表情还有仪态都是尬!你自己真的不知道吗?别人都在正常状态,一到陈妍希就跳戏!救了个大命!第一集按照状态应该是很有故事感的丽君,毕竟已经成名立腕肯定是经历不少风风雨雨,历经事态变迁之后有沉淀感的脸,陈妍希出场所有的表情都太浮于表面了,感觉就是带了个假发在演陈妍希本人,声音嗲的要命,有时候尾音还故意玩消失,尬死我了!陈妍希不适合你的角色不要接或者你真的可以不演戏!你没有观众缘!
什么?!
英子她快扛不住了?
要说2024年截至目前,最火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是哪一档。
《歌手2024》必然是当之无愧的热度第一。
不论是全民讨论度,还是话题性,从第一期开始,这档节目就彻底拴住了网友们的目光。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既不是参赛歌手们唱得有多惊艳,也不是华语乐坛突然天降紫微星。
而是歌手们“唱的不行”和“不敢唱”。
除了曾经参加过节目的歌手不方便二轮游。
那些平时在粉丝口中,要带领华语乐坛冲向世界的“顶流”,不是档期撞了,就是懂得都懂。
个个急着脱掉“顶流”高帽的行为,一度迫使五旬老太叶赫那拉·英子,独守国门。
第六期汪苏泷改编的《奢香夫人》,更是让这档节目和歌手本人再次“喜提”热搜。
毫不夸张的说,听完当晚我就单曲循环了林志炫的版本。
本以为《歌手》被骂到这一步就能消停了,接下来大家就可以安心听歌。
谁料观众们还是太年轻,低估了芒果搞事情和整烂活的能力。
最新一期的比赛,直接大爆冷门。
天后那英的排名竟然掉到了第七名!
气得网友们直接开麦芒果和《歌手》节目组,吐槽这期节目的剧本痕迹太明显,完全就是为了热度瞎炒作。
《歌手2024》引发的一系列争议,让人感到迷惑的同时,又忍不住发出疑问:现在的内娱歌坛就这?
到底谁才能算是华语乐坛真正的顶流?
以2000年为始,国产音综从《同一首歌》《星光大道》,再到《我是歌手》《声声不息》等节目。
历经20多年,为几代观众留下许多动听的音乐回忆。
可其中能跨越时代,不分性别年龄与国籍,博得大部分观众喜爱的歌手,却依旧是凤毛麟角。
但以下这两位80年代的歌手,估计不会有人否定他们的国民度。
一位是在23年凭借一部电影,让自己从“妈妈的偶像成了我的偶像”,越老越有范的费翔。
另一位则是同样倍受长辈喜欢的顶流女歌手——邓丽君。
说他俩是华语乐坛的不朽传奇,那绝对是当之无愧。
不过我今天要跟小伙伴们聊的,不是这两位乐坛老前辈的歌唱生涯。
而是一部没有流量明星参演,整体宣传力度也不够,首播当日却仅凭两集,便收视率破2的“糊剧”——《但愿人长久》
该剧改编自邓丽君生平,讲述了其励志追梦的传奇故事。
我本以为会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偏向流水账形式的,传统的人物传记片。
没想到实际内容却更偏向于,以邓丽君成长、追梦过程为主线的年代群像剧。
虽然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但丰富的剧情让整部片子显得没有那么平淡,更能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
只是对于单纯想了解邓丽君生平的观众来说,观感可能就不是特别好了。
具体情况咱们还是结合着前几集剧情细聊。
故事采用了倒叙手法。
将开篇的时间线设定在1995年,从邓丽君的人生末端开始讲起。
这天正值邓母七十大寿,远在泰国的邓丽君,只能通过电话送上祝福。
因为邓家有“不论谁过生日,其他人都要跟着吃寿面”的传统,邓丽君便找了家面馆远程陪吃。
并和母亲说好等忙完工作,就回国履行某些约定。
此时的邓丽君,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世界级巨星。
出于隐私保护,除了她最亲密的家人,旁人都没有她的私人联系方式。
这其中,也包括了她的昔日男友周台生。
好家伙,这不隔壁年代剧《玫瑰的故事》里,刘亦菲的初恋男友庄国栋嘛。
同时追两部剧的小伙伴,这不得看串戏啊。
虽然周台生已从其闺蜜口中得知,心上人已有了未婚夫。
周台生却仍是拜托邓家哥哥帮他联系了邓丽君,并在通话中唱起了“暗号版”的《我只在乎你》。
将往昔的爱恋和祝福,传递给对方。
邓丽君轻声回应着,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年少时光。
电话挂断后,她心中怅然。
彼时任谁都没想到,这竟会是邓丽君生前的最后一通电话。
随后未婚夫出门采买,独自待在酒店的邓丽君突然哮喘发作。
尽管她及时吸入了药剂,身体状况却仍然没有好转。
邓丽君奋力爬到酒店门口求助,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一代歌后就此陨落的消息,被疯传回国。
无数记者围住了邓丽君的老家,想要拿到第一手新闻。
邓丽君的哥哥不敢让母亲知道这事,可纸终究包不住火。
邓丽君的遗体被接回后,邓母接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实,在灵堂里同女儿道别。
接着时间回溯,来到1953年邓丽君出生的日子。
只不过这时,她的名字还是邓丽筠。
她的出生,打破了老邓家前三胎都是儿子的魔咒。
然而邓父喝醉时,曾给亲戚立过字据,第四胎的孩子要送给他们收养。
对方上门讨要遭到拒绝,一通争闹过后才就此作罢。
这段剧情出自邓丽君的传记,电视剧还原的颇为幽默。
小时候的邓丽君,时常听父亲和叔叔们唱《长城谣》。
日久天长的熏陶下,她也展现出了自己唱歌的天赋。
并意外地通过歌声,解决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危机。
邓丽君犹如团宠,在家人和村里长辈的呵护下长大。
然而作为一个老天爷追着赏饭吃的天才型歌手,她的歌手之路却走的并不顺畅。
最开始的阻碍来源于父亲,他更希望女儿过踏实平凡的生活。
但事情的发展,都和老父亲的期待相违背。
邓丽君中考失败,没能考上公立中学,邓父掏钱送她上了私立学校。
又恰好因为在电台歌唱比赛中获胜,少女时期的邓丽君便成了歌唱节目的固定班底。
某天,邓丽君无意间撞见父母因为没有固定的店面,遭人挑衅,不仅挨打受伤,还惹上了官司。
邓为了帮父母渡过难关,应征当了歌手,拿预支的薪水替家里解了围。
从这一刻开始,邓丽君的命运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逐渐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一步步走上了更大的舞台,被更多的人看到。
历经多年风雨,成了如今家喻户晓的一代乐坛传奇。
该剧拍摄于2018年,作为一部积压剧,相对而言剧情方面会有些过时,但整体节奏还算可以。
虽然不是精美的大制作,镜头语言却还说得过去。
环境布局贴合年代变化,也有不少赏心悦目的画面。
追剧时,观众能够感受到属于那个年代,扑面而来的烟火气。
该剧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及性格鲜明,没有极端的善恶之分。
主角团并非全体好人,“反派设定”的配角也不是蛮不讲理的全员恶人。
即便是针对女主的“恶毒女配”,剧中也花费了一定的笔墨,去描述这个人从善到恶的转变。
可惜围绕着邓丽君少女时期展开的“狗血三角恋”情节,还是令人感觉有些不适。
剧中为邓丽君添加了青梅闺蜜段宁,和留洋归来的周台生两个角色。
段宁喜欢周台生,眼看他被更有才华的邓丽君吸引,便在对方跟自己打听闺蜜事情时,故意添油加醋,抹黑闺蜜的形象。
就算在后边的剧集里,对段宁进行了洗白,邓段两人和好如初。
可这种为体现女主优秀,而设计的两女争一男的“雌竞”桥段,实在没有添加的必要。
看得人很是反感。
再有就是剧中邓丽君唱歌的部分,放的不是原音,而是代唱。
这点也挺为观众所诟病的。
就选角方面来讲。
饰演邓丽君父母的两位老戏骨,演技不必多夸,他们自身的气场就让人很有代入感。
但提到整部剧的第一主角“邓丽君”,就稍显逊色。
陈妍希的外形,饰演邓丽君的学生时期还算可以,到了步入社会的歌手阶段,就不是很贴合角色形象。
成熟不足,稚气有余。
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看见长大了的“沈佳宜”。
近些年,年代剧在国产剧市场逐渐占据了不小的地位。
原本只是父母辈比较青睐的剧种,也逐渐为年轻一代所追看、推崇。
此前的《山海情》《人世间》《风吹半夏》《大江大河》等剧,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和收视成绩。
像《但愿人长久》这样,以现实中曾存在的一位传奇人物为主角。
讲述其从出生到走至生命尽头的传记类年代剧,则属实不多见。
剧名取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完美契合了剧中,住在台湾眷村的军人渴望回归大家庭的“乡愁”剧情。
该剧虽然热度不高,但在年代剧里也算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了。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追更今天就先聊到这里。
欢迎小伙伴们聊聊自己对这部剧的看法,或是唠一下你看过的其他年代剧咱们明天再见,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烽墨
故事从1995年5月8日倒叙展开,邓丽君在泰国因哮喘突发去世……开头岁月的沉淀,“你若感到开心你就说哈喽”。
“哈喽” ,之后哮喘发作,一家人的丫头走了。
1953年 1月邓丽筠出生 于台北,一个出生就是集众心捧月,是全家人的丫头,那时的生活水平有限,但是一家都有爱。
邓爸爸那一帮子人都在期望有一天能回老家,思念故土,想老娘。
丫头从小就痴迷唱歌,每天都在期待广播传来的歌声。
小时候的丫头。
她的第一首歌是爸爸思念故土的歌。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长大点的丫头:“我想去台上唱歌”。
给我一个吻,大家都在说唱歌真好听。
一路唱歌长大的丫头,一路陪伴的三哥,一个唱歌使我快乐,一个读书使我快乐。
不过这个时候父亲的想法是好好读书。
因为父亲买包子馒头被欺负后,默默心里想赚钱给父亲开个店铺,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通过唱歌“邓家小馆”开业了,也收到了好多粉丝歌迷的信。
唱歌路上的第一个绊脚石是父亲。
以及在那个时候歌厅都是大家心中的一个不良场所。
但是也在她踏进歌厅的那一步起,她的心中就想着原来这就是现场演出,充满了深深的期待。
第一次被父亲狠狠的批评
此外她的一个人生路上有一个从小就一直在一起的段宁,然后也遇到了一个叫周台生的男人阳光又明媚。
从此他们仨展开了一场甜蜜又虐的角逐。
初遇的美好,一直都鼓励丫头不要放弃唱歌第一次登台演出,二哥的支持,陈妈的陪伴,三哥的陪伴,邓丽筠因报幕的念错 从此邓丽君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舞台。
也因为唱歌好听招人妒忌,被主任发现,遭退学。
邓丽筠被念成了邓丽君
学生歌后邓丽君唱歌的梦想又再次被扑灭。
那是快乐的,是有光的,相信有一天,丫头一定会离开这个小地方,她会大放异彩,到时会证明这些人是错的。
他们的目光是多么短浅。
“如果一个人心里有梦想有渴望,那希望的火焰是不该被扑灭的,如果硬生生的被扑灭,那是可悲的”。
大家都发现放弃了唱歌的丫头不再是快乐的丫头,也不再是叽叽哇哇的丫头,父亲还是心疼了,最后亲自去找了国子厅的老板,从此丫头的演唱之路正式开始,一代歌后邓丽君之路启程……
为彭老师看的。江珊,侯勇,都是好演员。彭冠英的少年感也很足。就是剧情太慢,女二太气人,完全没必要这样编。比果冻更让人意难平的角色,当属周台生。唱片店的偶遇,对丫头印象深刻;夜晚眷村听到的歌声,对丫头倾心,从此走上了不断鼓舞、开拓眼界、英雄救美、默默守护之路。他让丫头知道音乐的各个流派;他在意她的眼中有没有光;他告诉她唱歌要抒发个人情感而不是做留声机;他为她组建乐队来救场,个中波折却一字不提,只为不给对方造成负担……他是高山流水知音,是秒懂的灵魂伴侣。这么好的人设,偏被写成强行分手的蠢蛋,不识毒闺蜜最后还要妥协的颟顸?![哭惹R]#
好看很不错值得推荐
听到邓丽君的歌声,想起已经逝去的长辈曾经都是邓丽君的歌迷,心中倍增伤感。很喜欢陈妍希,只是这种大陆拍的湾湾片,总想夹带私货体现老台湾人的归乡之情实在没意思。还想靠温情什么两岸一家亲去感动现在年轻的绿蛙,别想的啦
播出不易。但,不好看。
老戏骨演得都很不错,人设也体现了上一代婚姻中,女性不容易的一面。
爸爸老北京口音,女儿台湾腔。太出戏了
很喜欢邓丽君❤️
浪费邓丽君的人生故事,拍的无比磨叽,女二嫉妒矫情磨叽好几集,小歌厅内斗磨叽好几集,把邓丽君拍成傻白不甜人善被人欺,女二家出轨破事有什么可拍的,导演编剧应该去看一百遍《波西米亚狂想曲》。
她演邓丽君不合适 可惜了这个题材
不错的剧。四星是因为两点。一是陈妍希很努力,但确实没有国际巨星邓丽君的神韵。如果不看演员年龄,私以为台湾赵永馨似有几分神似邓。二是段宁的戏份太多。没有必要硬凹女主的白莲花形象而设置这种小人,还定位为闺蜜。现代人更喜欢的是进退有据、敢爱敢恨的形象。有些桥段过时了。
我擦。这个剧之前下架了不是,又开始播放了,陈妍希的妆造有几个角度确实有点像邓丽君,但是我觉得应该放本人的音频才更有代入感,
不行 咋这么奇怪 浑身难受 陈妍希虽然和邓丽君脸型一样 但还是不合适不对味 彭冠英让我坚持看了一会
我就问你:何不食肉糜!!!
只要点燃仙女棒就可以看见心里想念的人🎇️🎆️
好歹了解了传奇的人生
几百年没看过这么多大陆和台湾演员合拍的剧了…… 听说这是很多年前拍的了,怪不得…… 就是看这么多大陆演员演台湾的故事真的很违和…… 但是这个题材还是挺有看头的。梅艳芳有了,邓丽君有了,真的很想看张国荣。
真的好看,阵容强大,陈妍希也很还原,演得不错!缺点是女二戏太磨叽
拉进度条看了8集,艾米演的小升初阶段的女主很可爱。
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大伟和祝无双能演夫妻,我居然看完了,中规中矩的吧
邓丽君哎!陈妍希好美哦。刚开始觉得段宁这个角色真的是奇葩到极致,看到后来突然想到,这会不会是邓丽君的对立面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