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在这部电影里有点客串上帝。。。
剧情其实完全该按照正常的叙事走下来。
而不是蛙跳,插叙。
他不会上天堂,他原本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基督教不许人自杀是有原因的。
人只有活下来才能有意义。
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Will如果愿意,他完全可以去参加NGO,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人需要帮助。
钱不能拯救人类,器官捐献也不能拯救人类。
只有知识才可以拯救人类。
作为MIT的毕业生,他有能在一夜间修复从来没见过的机器的天赋,他该这么放弃么。
然后就是用水母自杀,这完全是扯淡!
那是神经毒素!
你的器官还能用吗???!!!
我看到他用冰水,觉得他还不错,不愧是MIT知道该保持死后的器官存货,可是看到水母,我真的!@#$%^&^我以为他会割脉。
那样也更漫长,更痛苦看到这里,我觉得这是个烂片。
看到E的黑色眼睛我突然觉得一阵感动。
觉得这真是一部好片。
觉得之前的一切错误都值得。
然后我去洗澡了,回来后,想想。。。
还是3星吧,冲动是不对的,我们要客观。
不能说出7分功,3分过的话来。
用现在积得德去弥补过去的错尚未必能被原谅,那么后来犯的错误永远也不能作为以前功绩的借口
“上帝创造世界用了七天,而我摧毁了我自己的世界,只用了七秒。
” 1、计划 蒂姆,自这从七秒之后,一切都被改变了。
他的人生彻底被颠覆,他再也回不去了。
因为,原先的生活本身已经被摧毁了。
连同他的家庭、妻子、幸福、安宁、希望……全部都被埋葬。
而且,这种摧毁是不可逆转的。
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他处于一种茫然混沌的状态,如同一颗不着边际的尘埃。
终于有一天,他豁然开朗。
他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也知道什么才是终点。
他计划了自己的道路,接下去的时间,不过是倒计时而已。
电影的开始颇有些扑朔迷离。
透过银幕,我们看到神情忧郁的蒂姆在海中游泳、上岸。
他在海边别墅独自活动、沉思。
然后,他打电话去羞辱一个盲人肉类推销员,说一些非常刻薄的话。
抛下电话后他神情痛苦,忽然大声重复一个个人的名字,以至于失控抡起椅子、砸向茶几。
走出自己的屋子,他似乎也在到处搜集别人的信息,或者,是在刺探别人的信息。
他似乎没有恶意,但也没有暴露出什么明显的目的,让人猜不透用意。
我很感谢那些错误的故事简介,让我拼凑不出故事的整个面貌,才让我始终带着疑惑追究下去。
当谜底慢慢揭开,我们终于了解到,蒂姆口中喊的那一个个名字,是死在车祸中的人名,他每天都被这七个名字压得喘不过气。
他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必须做点什么、去弥补自己的罪恶、减轻自己的痛苦。
因为剥夺了七条生命,所以,他决定帮助这世界上的七个活着的人。
他把自己的海边别墅赠送给一个被男友虐待、两个孩子的母亲,帮助她获得新生; 他把自己的一个肺捐给了得了肺癌的亲弟弟; 他的骨髓捐给了一位得了白血病的男孩。
他的右肝捐给了一个中年黑人女子; 他的一颗肾脏捐给了一位冰球教练、一个有三位孩子的父亲; 还有两位……是最后获得他帮助的两位。
在他死后,他们分别获得了他的心脏和眼角膜。
为了救赎,他奉献了自己的整个身心、全部生命。
在影片中,蒂姆帮助的第一个人,是一个西班牙裔的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正饱受同居男友的家庭暴力。
但她不敢离开,怕那人怕得要死。
蒂姆告诉她,有需要的时候她可以找他。
于是,一天晚上她带着孩子逃了出来,带着满身的伤痕。
他给了她一把钥匙,赠送给她一栋海边别墅,那曾经是他自己的家。
从此,这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可以过上一种远离暴力的安全的生活。
海风吹起了窗户的纱帘,带来清新爽朗的空气。
年轻的母亲站在窗户前望着大海,内心充满难以置信的新生的喜悦。
与此同时,观众的心里也充满了惊奇和疑惑。
为什么?
他为什么这么做?
现在,我们当然知道了。
但在电影中,这一切都是用倒叙的方式展开的。
一直到了蒂姆死后,最后才由他的弟弟,来揭晓蒂姆所有行为的原因和动机。
车祸一年后,弟弟得了肺癌,需要双肺移植,他当然只能给一个肺,但从那刻开始,一个计划在他脑中形成了。
他已经一无所有,生无乐趣,满身创伤,内心痛楚无法治愈,内疚和自责始终如同毒蛇一般纠缠着他。
他这么活着,比死要艰难得多。
但是,毫无价值的死亡,又于事无补、完全是一种浪费!
留着这具残躯还可以做些什么?
他一定曾经不停地问自己这个问题。
然后,通过这次器官移植手术,他忽然发现,原来这具苟延残喘的躯体,自有其价值,能够帮助那些深陷痛苦的其他人。
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值得去做的事情。
他会让自己自戕的行为,显得更为有意义。
于是,他制定了这样的计划,并坚定不移地逐步推行。
他到处搜集别人的信息,不过是去甄选合适的援助对象。
他划定了受赠人的范围,但还要自己去细细考察和甄选,以免将机会误赠给不值得的人。
他和他们面谈、激怒、刺探,不过种试探。
毕竟,他的馈赠太过珍贵,而且绝对没有第二次机会。
事情按部就班地按计划顺利进行,除了一个伪装成好人的不诚实的医生……幸好他及时识破了医生的真面目,中止了计划。
蒂姆打电话给那位盲人,也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
他说了很多难听点话,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种族主义者和疯狂的谩骂者,只是想要考验盲人的品德。
盲人经受住了考验,他沉静地听着本的辱骂,始终没有被激怒。
到了最不堪的部分,盲人也仅仅礼貌地道别,切断电话。
挂上电话,蒂姆知道自己找对了人。
2、意外 器官陆续被割掉,他的生命力也在逐渐萎缩。
但他依然毫不动摇。
让自己已经不堪承受负罪感的肉体,在别人身体里获得新生,岂不是美事?
对于这一点,蒂姆毫不怀疑。
但是事情还是出现了一点意外,蒂姆在靠近那个患有严重心脏病的女子时,他逐渐被吸引……这是出乎他的意料的。
蒂姆选中她,是有充分理由的。
这个女子心脏病很严重,血型有稀有,配对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不进行心脏移植,她必死无疑。
而她又是那么年轻……她不应该死。
在接触过程中,蒂姆渐渐了解到她坚强又脆弱的内心,她艰难面对病魔和独立承担经济压力大不易。
她乐观又豁达,美丽而无助。
这一切都深深打动了蒂姆的心。
当她再次心脏病发作而昏倒、夜晚在医院醒来,她打电话给蒂姆,告诉他自己很害怕,他身不由己来到她的床前,守了她整个夜晚。
两个病痛的身躯和心灵,都同样知道自己没有未来,活不过下个月,却奇异地能够感受对方的痛苦、能够彼此抚慰。
她的确是他在寻找的对象,他黑暗的生活因为她的存在而渐露光明。
他爱上了她,为此他第一次想要活下去,和她一起活下去。
但是他同时又清楚地知道,她没有他的心脏,会很快死去。
如果他活着,她就只能死;只有他死,她才能活下去!
命运就是这么荒谬而无情!
一个求死的人,为什么要在他生命的尽头,放置一丝光亮?
一点温情?
但是这点可望而不可即的好处,却映衬得他的命运,更为悲惨、更为残酷!
蒂姆在两人第一次肉体结合的夜晚,从床上悄然离开、在夜雨中狂奔至医院,不过是要问医生一句话:她的心脏,获得捐赠者的机会有多大?
当听到医生迟疑的回答,他心下洞明。
他往雨中径直出去,不再犹豫。
如果两个只能活一个,他只有一个选择。
一个早就做出的选择!
当晚,他用一种奇特的方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一只世界上最毒的水母,噬咬自己的手臂。
这种方法非常非常痛苦,也会结束得很迅速、无可挽回。
在放入水母之前,他打了911电话让人来救自己。
然后他坐入盛满冰块的浴缸,只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救护车之前就会死去,而他的内脏不能腐坏,他还要用自己的心脏去救自己心爱的女人…… 一颗心脏停止跳动了,换来的是女子的新生。
他的眼角膜也在一个善良的男子眼中继续活下去。
所以,蒂姆也不能说离开了吧…… 影片结尾,女子来到复明的盲人面前,久久凝视着他的眼睛。
那双曾经充满忧郁的黑色眼睛,此时已经是一片平静。
盲人被女子这么望着,有点困惑,后来他慢慢笑了,说,你一定是艾米丽…… 女子落泪,点头。
盲人安静看着她,说,很高兴见到你…… 3、理由 关于蒂姆做这些事的动机,网上有很多评论,有些人说,这是为了赎罪,并说这是太完美的西方雷锋叔叔做好事的故事,对此我是不认同的。
故事的设定还是合理的。
试想一下,如果因为你自己的疏忽,失手杀死了世界上你最爱的人,以及其他6个无辜者,你会怎样生活下去?
你还能怎样生活?
你难道不会为此而改变些什么?
去做些什么?
所以他有动机。
这点是和雷锋截然不同的。
那么,蒂姆是为了赎罪吗?
起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蒂姆每救一个人,他的痛苦就会减轻一点。
但事实上,看完了整部电影,救了那么多人,他依然痛苦,噩梦、负罪、抑郁,内心的黑暗根本没有改善。
错误就是错误,有时候大错已铸,是根本没法挽回的。
所以,就算蒂姆把自己全部身体都捐给了别人,死者从何受益?
他赎罪的对象都不存在这个世界上了,他去找谁赎罪?
所以,其实他无论怎么去做,都于事无补!
既然死者无法补偿,无法知晓,也就不能原谅,赎罪一说,也就没法成立了。
因此,在我看来,蒂姆制定的整个计划并不为救赎,而是有条不紊地求死。
因为生存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漫长的折磨和煎熬,只有死,才能结束这一切。
只是,他不想毫无价值地死。
他要利用自己仅存的可用之躯,做一点好事。
他要为自己死亡,找一点价值和意义。
如此而已。
在捐赠肾脏的时候,那个冰球教练曾问他,为什么选择了我?
蒂姆说,因为你是个好人,你是个没有人看着,也能管住自己的好人。
好人就是好人,有没有人在边上看,都是一样的。
蒂姆选择帮困的对象,是这个标准,所以他伪装成各种身份的人,旁敲侧击,要看到就是这些人的真面目,而不是他们人前的表演。
蒂姆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
他完全能够换个地方,找个世界的尽头、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从头开始。
他受过很好的教育,年轻英俊,找个工作或者女人,都不是难事。
如果少一点良心,他根本不必死。
但他就是过不去自己的良心。
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他还是逃不出自己良心的苛责。
他依然逃不出黑暗的内心。
所以,他别无选择。
不为了别人的感激(蒂姆送给受虐女子别墅时,让她永远不要试图找他);不是为了进天堂(基督教的教义规定自杀者不能上天堂。
在《哈姆雷特》里,奥利维亚正是因为自杀,所以连基督徒的墓地都不能葬入);甚至都不为了被原谅(无论他做了多少,永远无法摆脱负疚感,因为死者永不能复生)。
他什么都不要,他只是想要一个平静地长眠。
看完电影,我想,虽然蒂姆从那场车祸中存活了下来,其实也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他只不过比那些在车祸中死去的人,多活了些日子而已。
而这段日子,他过得如此痛苦!
所以幸存下来,到底是蒂姆的幸运?
还是不幸?
后来,我回答了自己:对于蒂姆来说,当然是一种不幸,但对于那些受益者来说,蒂姆的存活,是他们此生最大的幸运。
此时,那些蒂姆馈赠给他们的礼物,就在他们体内活生生地跳动着,提醒着他们如何去感恩地活过每一天。
对于蒂姆来说,他不要感激,但他收获了感激。
因为他的死亡,而让别人能生存地更好,我想,这就是蒂姆寻找的死亡的意义吧?
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了。
所以这个故事,并非完全是悲剧。
有时你不得不思考一些看起来滑稽却总是一次次印证的事例,想从最深处找到原因。
比如说看那些讴歌社会主义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时代人物的影视作品不会感动到哭,然而观看资本主义体制下监制的好莱坞文艺片《七磅》却能泪流满面。
当然首先排除掉政治原因,除了怕被请去喝茶外,我还是坚信我党我军在政治体制上的优越性和先进程度是“腐朽、糜烂、漂浮着劳动人民血泪”的美国远不能相提并论的。
后来我想,可能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真诚腺,只有真诚度足够诱引腺素喷涌而出,才会让人感动到流泪乃至念念不忘。
《七磅》讲述的是一位普通公民因为一次无心之过,导致酿成七人惨死的车祸,其中也包括他的太太。
在沉重的负罪感压迫下,他开始了他的赎罪之旅。
首先将所有的可以赠予他人的东西列个清单:房产、汽车、钱、眼角膜、心脏、肝脏、脊椎骨随等等,然后开始展开寻找被赠予人的计划。
影片结尾是重获光明的教师与重获心脏的女孩在明媚阳光下边微笑边流泪的场景,让人重拾希望。
一个人的罪到底有多深?
这恐怕是每个人都曾经在寂静时刻都思索过的问题。
《非常勿扰》中秦奋面对牧师赎罪,讲了四个小时都没有讲完,搞笑的是,从传统观念上讲,秦奋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基督教义对于信奉者的宽容度是最为宽松的,只要你讲出来,剩下的工作都是上帝来替你摆平,从此便可高枕无忧。
佛家讲求孽缘自报,犯过的错只有自己修行才能戒除。
法治社会主张用法律来约衡,但对于不触犯法律的过错无计可施,所以依靠公民社会、道德重建、教育来束缚。
罪恶与过错,成为各流派、各组织赖以支撑的精神因子,也成为一个人静夜深惟时自我评判的重要标尺。
《无间道》中刘警官说:我想做个好人,给个机会吧。
为何会有这个机会?
只因无人知道。
之前的罪孽可以一笔勾销,之后的人生坦坦荡荡。
所以说,罪孽永远是对着自己的,只有负罪才是罪。
奥巴马就职演讲非常有煽动性,其中一句是:对那些通过腐败,欺骗和箝制异己而保住权力的,要知道你们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但如果你们愿意松开紧握的拳头,我们也会愿意伸出手来帮助。
时至今日,那些罪恶在没有被自己所困扰之前,一个美国领导人又怎能去审判?
有能掀过去的一页,就注定会有颤抖的双手和满怀虔诚的心灵吧。
最新一期的《时尚先生》做了几幅精美插页,以七宗罪的名义展现潮流。
吃非吃,艳非艳,流光溢彩,肃穆沉静。
说实话,这几幅画把我看的,真是坐立难安。
一个漆黑的房间,隔着一个网状的窗户,一个人正在向神父忏悔,这是忏悔留给我的唯一印象。
经历了二十年的唯物主义教育,我深信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能拯救人类的万能上帝,而忏悔只是一种倾诉的途径罢了,至于是否能承担那些自己的过错,全看个人,上帝往往爱莫能助。
Reigh Over Me和Seven Pounds一样讲述的是一个瞬间一个男人丧失全部家人的故事,不同的是前者是无法抗拒的人间惨剧,后者是刹那亲手的葬送。
所以,前者可以在沉沦之后拥有重获新生的可能,而后者只有死。
这种方式是Tim的忏悔方式,这种方式是Tim选择的救赎之路。
Seven Pounds的字面讨论落脚于《威尼斯商人》“a pound of flesh”,七个自己最亲近的人断送在自己手中,七个素昧平生的人从此获得新生,这七个新生又绝非Tim给予的肉体和财富那样简单,Tim不像那些被歌颂的匿名器官和财产捐赠者,他用执着和信仰把自己的每一份财富能量都发挥到极致。
他不再是平常的乐善好施,他用自己的死换来如此多焕发活力充满意义的生命,他重新抛弃了死之于救赎的象征意义,把它实实在在的镌刻在了七个乃至更多人的生命中。
生命的意义,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它的探讨就如同爱情一样注定会无休无止的进行下去。
赎罪可以解救自己的灵魂,却不能挽回已经造成的伤害。
死亡是一种解脱,而Tim除了解脱,把幸福留给了这个世界。
这足以为赎罪添加一个全新的注脚,它不仅是解救自己禁锢的灵魂,让逝去的幸福重新闪耀才算是赎罪的典范。
看到烂片真TMD的愤怒到想骂人。
如果说Muccino对文艺片的理解,就是用100分钟的沉闷无聊冗长,来烘托最后20分钟的高潮,那只是说明他是个傻逼。
哥给你支个招:随便找条土狗,拍摄100分钟它的各种特写。
最后20分钟再拍摄它被做成狗肉火锅的过程。
保证也能催人泪下,比你丫拍的这烂片要文艺一万倍。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学校教室,宣传的海报上写着励志片,电影的标题一开始让我觉得莫名其妙,在其后很长的一段铺垫当中我不懂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思,似乎威尔史密斯扮演的BEN一直在以政府税收人的角色帮助着别人.教室里很多人受不了这样的沉闷陆续离开了,而我还坐在那,看着他帮助那个患心脏病的EMILY,有两个孩子被男朋友虐待的懦弱的母亲,在电话里嘲讽盲人接线员,却又流泪,坐在海边忆起与妻子的种种,表情惆怅...原来,他早就是一个死了的人,心死.即使最后他爱上了EMILY,他们深情相拥,他趁她熟睡时告诉她,我喜欢你,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他依然没有放弃赴死的心.最后,浴缸里,水母,那种他从小就最爱的美丽却也致命的动物,成了杀死他的凶手,只是轻轻触碰了他的手臂.七个人,因为他有了重生,而他爱的人,拥有了他的心.记得那个镜头,EMILY躺在浴缸里,手轻轻抚摸心脏的位置,那颗他的心,在她身体里温柔跳动.
看电影Seven Pounds,就像在剥一个完整的洋葱,剧情一层一层地剥开,平静而缓慢。
当故事的内核毫无防备地展现在我面前时,我已是泪流满面。
我忘不了Tim(Will Smith饰演)的眼神,好像定格在我的脑海中,现在都在闪烁。
他的眼神很忧郁,他看着你,即使一句话也不说,你也能感受到他无处不在的痛苦。
刚看电影时,我不停在想是什么样的不幸能让人拥有这样的眼神,痛苦到骨子里。
这不是一部好懂的电影,前半部分的情节十分散乱。
也只有从Tim零星的回忆中,能猜出点曾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他和一个个陌生人接触着,聊着天,而这些人之间又没有任何联系。
好像故事被拉出了许多的线头,但每个线头又都没能好好继续下去。
这样的零散让我有点抓狂。
但他的眼神就这么牢牢地抓住我,抓住我不放,于是,我除了往下看别无选择。
但在和陌生人的聊天中,Tim反复提到一个话题。
他第一次去Emily家想帮助她时,问了她:“Do you consider you to be a good man?”Emily反问他:“How would you answer if I’d asked you?”。
第二次,在医院,他坐在冰球教练的旁边,也和他谈论了什么是好人的话题。
我在想,他为什么这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然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怎样的人才是好人?
终于一个线头开始被慢慢地拉长,就是他和Emily的故事。
豆瓣的论坛上有人这样问:Tim到底爱不爱Emily。
我想,他是爱的。
但刚开始,他是怜悯她的。
Tim第一次见到Emily是在医院的电梯里,她脸色很差,走路软绵无力。
他跟她进入病房,用他从未改变的痛苦眼神看着她。
他的爱,始于那个晚上,Emily因为心脏病发再次入院,她感到害怕和孤单,她拨通了Tim的电话。
在Tim去医院看她的路上,他神采飞扬地开始讲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There is a boy. His name is Tim…”第一次,看到Tim忧郁的眼神淡化了,有了神采。
他们的故事,以不平凡的方式展开了,也注定了他们无法拥有结婚生子再平凡不过的结局。
我被他们的一幕深深地打动。
起风了,草轻轻地摇曳。
黄绿色的草地很空旷,蓝天白云,一伸手就可以碰到。
他们坐在草地上轻轻地聊天,背景音乐很柔缓。
她的声音沙沙的,像风摩擦树叶发出的声音。
和她聊天时,他的眼神很平淡,如释重负。
从这一幕起,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属于他们的平静和美好,他们还能拥有多久?
果然,那天晚上,当他从Emily身边不辞而别时,眼中充满了眷恋和不舍。
冒着大雨,他打电话给身边的朋友:“It’s thetime.” 我期待奇迹的发生,但我知道他不会回头了。
影片是他的赎罪旅程。
他的无心之失造成车祸。
正如他所说,上帝创造世界用了七天,但他在七秒之内,毁了七个人的生命,其中包括他的爱人。
因此他纠结于好人的问题中不能自拔。
在结束自己的生命前,他想通过帮助七个陌生人来赎清自己的罪。
他改变了七个人的人生,而最后一个,也就是他爱的人Emily, 他则用了自己的生命来改变她的人生。
当他的心脏在她的身体中跳动时,这又未尝不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却是痛彻心扉的结合。
他是好人吗?
是的,毫无疑问。
看过电影,没人会质疑这一点。
但他犯了一个无法补救的弥天大错,只这一次,却让他良心永远无法得到安宁。
从宗教意义上来说,他的故事有着die-reborn的味道。
七个人的生命瞬间消失,但他却重塑了另七人的生命。
可惜人生不能放在天平上秤量,不能以两相抵消的方式来赎罪。
如果可以,世界上也不会存在叫良心的东西。
从个人角度来说,Tim是个了不起的人。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做?
我想,大部分人会用时间这贴药来治疗自己,直到记忆开始欺骗自己, 因为,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良心两相厮杀,在开始时就注定了厮杀的结果。
在骨子里,人终究是利己的。
也正因为这样,Tim所做的一切才显得这么的可贵。
seven pounds,关于肉身的概念,一直是卑微的,但一个人卑微的肉身却也真的能成全伟大。
为数不多的人群,因为知道不可抗拒地将被夺去生命,他们的恐惧和期盼不是挥霍生命欢愉的大多数人群能体会的。
那么,一个就在他们身边看着的人,看到他们的遭遇,看到他们的绝望,当他们因为病灶的波动,连奔跑都成为奢望。
那些紧逼的死亡感,真实的临近,揪心的感同身受,要怎么表现。
预谋自己的死亡,成全别人的生命, 如此伟大的举动,为的是赎罪,偿还因为自己的几秒钟的心不在焉,那些被掠夺的生命。
可当这份赎罪感的初衷升华成为情感的爱恋和不舍的时候,实施就不再简单,Tim对死亡的坚决成全了Emily对生的希望,却也给了这个脆弱的女人余生的依靠,选择自己的心脏在她的身体里永远跳动,不论悲伤、快乐、富有、贫穷、健康,他是给了她一生的承诺。
在柔软的芦苇地,带着自己挚爱的宠物,和自己心爱的人倾诉,生命不该就此结束。
时间给予每个人的都是一份礼物,有那么多的心愿要实现,要去行走,认识人,仔细看这个世界。
要结婚,要有小孩,然后带着他们一起行走,去看自己没有看过的生命。
Emily说,你不会喜欢和一个垂死女人约会的。
可她不知道,这个突然出现在她生活里的男人,像上帝派来的天使一般,悉心照顾她,让她在生命垂危的日子里体会温暖,日久生出情愫的Tim,却也是一个“垂死”的人,因为一个惊人的计划。
这个计划使得Tim在她的生活里日渐占据重要地位。
当她哭着说出自己的what if时,她未曾想到的最终是Tim为她的生命做出了决定权。
对生命的矛盾取舍,因为情感得以升华。
我们跪在上帝面前,恳求多一刻的生命,给她/他。
生命中最重要的被自己毁了,就几秒钟。
本选择了离开,但他绝不是懦夫!
因为他救赎了自己,最后他也离开了世间,,他走了吗?
没有。
男孩子的忍耐力经常会需要这类电影考验一番。
在办公室悄然度过两个小时,满满的,也觉得空空的,但终究是在办公室,始终无法释然。
比援助北川更令我热情澎湃,甚至有了捐献器官的冲动,严肃的审视了自己的身体:得锻炼了,这些零件还不定是谁的呢!
电影绝对是个好题材,就像《死亡医生》一样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导演为了保持悬念和无聊的电影技巧,把前面的铺垫拉的过长,以至于放了快接近三分之二处才隐约知道一点行为动机,这么严肃的题材,搞的像个复仇计划,个人感觉得不偿失~
原本是个好故事,只是前半段唠叨的让人抓狂,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想要铺垫铺垫弄点悬疑,只是有些弄巧成拙了。电影烂,will smith表演的不错
《当幸福来敲门》导演的代表作,叙事还是一样的差,但《幸福来敲门》的故事还是比较动人的,至于这部就过于空洞和浮夸了,甚至有些可笑
高智商电影 系列 救赎 自我拯救 开车别玩手机 2014年1月31日 投影
2009/2/18 9:55pm @ BC
看不下去。。。
有些失望。。
你丫考虑过你家人的感受么
建议小史和《电锯惊魂》合拍吧,片子出来效果肯定好。前半段先来惊悚血腥,主角忍痛割下各种器官最后逃脱saw game。后半段saw成为主角,把得到的器官捐给本系列前几部中的成功逃脱者,这样就可以给本片带来励志感人的效果。套用此模式,可以一直拍下去,八磅电锯惊魂,九磅,十磅。。。
剧本是好的,到最后进入高潮恍然大悟令人感动,但中间的叙述真心的太乱,节奏也很慢。
挺好的故事,史密斯的表演也很不错,可前面的铺垫拍的实在太长太沉闷了,没点耐心还真看不完。至于剧情BUG,懒得计较了。
热烈讨论的那个大BUG
PPLive 1520 外公家
虽说在英文中“Brother”一词不能明确表述中文的哥哥或弟弟,但片中那个父子三人一起看水母的镜头还是能让观众看出威尔·史密斯扮演的角色是哥哥,可惜人人字幕却错误地将其误认为是弟弟。……片中出现三首喜爱的歌:Muse的原唱版<Feeling Good>,翻唱版<Que Sera Sera>和哼唱版<Loving You>。……
远远不如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故事很细腻,威尔演技也很好,只是故事本体实在太读者知音风了,这类电影应该被统一归为催泪系,我也好集体避开,另外女主太像凤姐了抱歉没眼看
真无聊..火车上看的,旅途更漫长了....
仿佛一场精彩绝伦又慢热的舞台剧,无数角色轮番登场却又看似毫不相关,耐不住究竟又无法快进的人选择提早离场,丧失了一出难得的好戏#1000#
当我小学的时候,爸爸带我去水族馆,我第一次看见了水母,那是我最喜欢的生物。
无比厌恶这部 打着救赎的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