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凯奇终于出了一部像样的片子,创意满分,执行还算流畅,用来杀杀时间还是不错的。
虎毒不食子,孩子是夫妻生命的延续,也是人类繁衍不断的保障。
但个人主义思潮的高涨,各种社会现实问题的侵扰,让孩子成为了父母在物质或者精神上的拖累。
每一个家庭都有暗流涌动的时刻,父母还孩子天生就有内在的冲突,外在的压力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最近,凯奇大叔出演了一部颇为有创意的新片,讲述父母中了未知的“病毒”,开始残杀自己的小孩!
《疯狂父母》( Mom and Dad)低调的出了高清熟肉。
整个故事离经叛道,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原本正常的父母开始疯狂残害自己的孩子。
正片只有80多分钟的《疯狂父母》把这个故事讲得简单粗暴。
冲突的双方无疑是孩子和父母。
第一幕建立冲突关系,为后面的内心纠葛埋下行为动机。
凯奇饰演的父亲表面看上去和蔼和亲,和儿子逗趣打闹,但不时流露出的诡异眼神又让人不寒而栗,不知道是真的愤怒还是在开玩笑。
女儿呢,青春期反叛,投拿母亲的钱,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生活,甚至性生活。
这在父母看来是极为难以接受的。
父母对孩子总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孩子快点长大,可以从照顾孩子们家务中脱离;可每一位父母又矛盾的希望孩子永远不要长大,可以一直听从他们的安排行事儿,作听父母话的“乖孩子”。
内在冲突,隐蔽的矛盾建立好后,外部压力自然开始划开故事鸿沟。
莫名的病毒,或者信号开始干扰父母们的脑电波,让他们变成狂躁的“丧尸”。
这群失去理智,并且不会流泪愧疚的父母开始在学校大规模杀戮自己的孩子。
父母对于孩子的怒火,那种压抑依旧的情感在《疯狂父母》上得到了极端暴力的呈现。
塑料口袋套头;酒瓶捅杀;棒杀;灌酒......当大范围的杀戮开始后,影片迅速缩小了空间,企图提升紧张感。
在医院里,新生儿的母亲甚至想干掉自己才出生的婴儿宝宝。
而在婴儿房外的父亲们各个面若魔鬼,眼露凶光,如野兽看见猎物一般虎视眈眈的注视着保温箱里的新生孩子们。
凯奇夫妻同样受到了莫名病毒的侵袭,相继回家,准备对自己的儿女执行杀戮计划。
电锯,榔头变成了凶器,一场困兽斗在原本温馨的家中轮番血腥上演。
两夫妻甚至在等待孩子被煤气憋死的过程中,流露出毫无遮掩的快感。
从第二幕中段开始,影片就在家中发生,从外面的世界到家中,似乎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
孩子们为了自保在家中与父母展开了殊死搏斗。
《疯狂父母》大胆的主题是为了表露什么呢?
仅仅是一个噱头吗?
当然不是。
《疯狂父母》的主题其实还是成长的困境,在需要改变自我认同的人生轨迹点上,从孩子到青年,再到父母,这种身份转换可能会引发人们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不适。
就像片尾,夫妻两说出的那句台词一样:我们是爱你们超过世间的一切,但有时候,我们只想.....爱是必然的,遗传学和生理学上,让父母天性有着保护后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欲望的扩张,有时候孩子的出生意味着父母需要放弃很多过往的美好生活,甚至人生理想。
影片有两段非常有意思的闪回叙事,父亲在杀戮儿子的过程中,一个闪回,画面温情,父亲谈起自己儿时和自己父亲的冲突过往,嬉笑打闹间,也原谅了儿子的过错。
场景尾声,父亲调侃,如果再犯错,会干掉儿子。
一个转场,失控的父亲正在拿着铁锹准备杀掉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的儿子。
另一个闪回和母亲有关,女儿偷了母亲的口红对着窗子开始学大人化妆,母亲发现后,没有责骂,反而帮助女儿装扮起来,认为她永远都会是母亲的天使。
一个转场,母亲拿着菜刀追逐女儿到了门外,准备做个了断。
这种反差,一方面制造了戏剧性落差,一方面也给影片蒙上了一层黑色幽默式的笑料。
其实,前一个场景是真实的,指涉现实的,大部分父母都有的真实经历,后一个场景往往是现实的夸大,只会出现在面对熊孩子恼羞成怒后的头脑中,一个现象,一般不会转化为现实。
又爱又恨的这种矛盾感来自父母内心的被剥夺感。
片中,凯奇奉献了一出好戏,那场夫妻间的争吵其实就抖落了影片的主题和冲突的根源。
凯奇饰演的丈夫偷偷在地下室搭建了一个台球桌,妻子质问用了多少钱,认为他根本就不爱台球运动,是浪费。
丈夫发飙,砸烂了台球桌。
同时抱怨,自己的生活被家庭拖累,在养家糊口的生活压力下,他放弃了梦想,走样了身材,只是希望在家里有个自己的独立空间。
以前我们各自是自己,可以做自己。
而现在,他们只是一对,“父母”。
丈夫每天上班前,坐在自己的经济型日本轿车上就开始进入了分裂,他回忆起年少时驾驶着大排量汽车和妹子在车上纵情狂欢,而现在,他必须日复一日的压抑自己的天性,开车去工作。
所以他开始逃避自己的妻子,孩子,他希望能够争分夺秒的让自己中家庭的重担中逃离片刻。
不光表达了父亲的男性焦虑,《疯狂父母》同样也表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各种不安。
片中,有的母亲甚至会嫉妒自己青春期身材火爆的女儿,骂她bxxxx......看着自己下垂的身体,干燥的皮肤,家庭妇女的牢笼,丈夫因为自己年老朱黄开始和外面17岁的少女勾搭。
再看看自己青春无敌的女儿,相比所有母亲都会在某一个片刻流露出一种嫉妒和不平衡。
因为,好像是儿女们夺走了他们的青春,让他们陷入了中年危机,特别是在儿女进入青春叛逆期时,这种被剥夺感更加高涨。
《疯狂父母》中,那个造成父母们发狂的未知原因,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它暗藏在每一位现实父母们的心中,影片只是极端化的对其进行了表征。
《疯狂父母》在影片类型元素上进行了融合,让人有一种丧尸片的感觉,失控的父母仿佛被感染的丧尸,加上凶残的行为让影片有着浓浓的B级片观感。
复古电子音乐的加入,加上片头刻意怀旧的视觉元素,让《疯狂父母》有着惊悚和血腥的混合类型效果。
片尾,凯奇一家甚至来了一场老中青三代相互厮杀的搞笑场景,那种黑色幽默猛得袭来,一下子点燃了观众的情绪。
部分血腥场面的克制让《疯狂父母》似乎玩儿的不够嗨,而且有些政治不正确的人物剧情设计也令影迷吐槽不断。
80分钟的影片长度没有扩张剧情的深度,仅仅停留在隔靴搔痒的程度,提出问题,表现问题,至于如何解决问题,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
所以片尾使用了留白处理,戛然而止的故事都让观众觉得意犹未尽,使观众进入了影片隐含的负空间,让电影在荧幕之外得到了延续 ,引发着关于影片的新的讨论。
用如此极端的方式表现中年危机,父母和孩子的冲突,的确脑洞奇特,加上凯奇大叔的另类表演,看一看还是值得的。
很欢乐的剧,讲的是父母突然发疯杀自己的子女,原因大概是父母压力太大儿女不听话,具体也没说,这原因有点像日本电影大逃杀,只是老美将其归结为不明病毒?
然后讲主角一家父母追杀孩子的事,先是遇到硬核儿子偷到抢打伤母亲,然后是硬核女儿烧伤父亲,然后父母发疯后有嗜血状态打不死,历经千辛万苦在终于可以对两个孩子嘿嘿嘿时,爷爷奶奶出现了,你懂的,以为自己走上人生巅峰的父母再次被追杀。
最终悲催的父母也没得逞,被两个熊孩子抓起来了,最后一幕,父母对儿女的话大概是我比爱世界上任何东西更爱你们包括自己,但是有时候就是想。。。。
这句话可能是实话吧,哈哈。
电影出来的时候,大家纷纷说,凯奇这次终于能打一个翻身仗了,看看烂番茄74%的新鲜度,还算不赖。
比凯奇这几年主演的各种片子似乎好了不少(这些电影里面只看过光杆司令,同样是一言难尽),可是再一看爆米花桶,再一看均分,结论就是这部《疯狂父母》是一部平庸之作,也许不是烂片,但也差得不是很远。
接下来让我们说一下这部电影吧。
设定上,深爱孩子的父母在某一天突然发疯,都想要千方百计地谋杀自己的孩子们,影片中只暗示了这可能是一种生化武器,当然也经不起推敲,可在这种荒诞而离奇的大背景下,一切发生的事情都变得格外带感起来。
影片中对于整个社会的描述主要有两个场景,其一是学校外等候的家长翻入校园追杀孩子,另一处则是医院里新生儿的家长们守候在外面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的婴儿(考场外盯着的家长们和这个也很类似),其实这两个场景的布置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展现的是无限升级的混乱,这种混乱在电影里甚至被吐槽是类似于《僵尸世界大战》的模样,另一个则是展现了无穷的冷静与克制,不过在这平静的外表下,一切都暗流涌动。
而我觉得影片中最有趣的一点,就是在于思考父母在这整个事件中的正义性与合理性的问题,即父母是否是无辜的,以及父母是否真心想要杀死孩子。
在影片的新闻中有提及到,父母保护孩子是一种天性,是一种道德准则,而一旦他们失去了这条准绳,孩子是否会是他们第一个报复的对象。
而孩子何错之有呢,当然是有了,女儿喜欢上了父母不认可的男孩,偷妈妈的钱,不听管教,小时候乱用妈妈的化妆品,不过因为她是父母的孩子,所以她所做的一切都被无条件原谅,至于儿子呢,看似老实懂事,其实他原来也偷偷地在爸爸心爱的车里面养了宠物,宠物死了之后让车里充满了腐尸的味道,不过父亲依旧选择了非常宽容地原谅了他,更不用说他竟然还把爸爸偷偷买的枪拿出来把玩使用,表面上乖巧,实则也有很多自己的小心眼。
而在父母那方面呢,恰逢中年危机,被家庭逐渐挤占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无趣而枯燥,母亲每天跳跳健身操却不知道有何意义,想和十几年前自己的追求者来一段旖旎却又被说人老珠黄。
而父亲那面呢,曾经威风凛凛开着把妹神车叱咤风云好不快活,现在秃顶了变胖了,上班只能看看黄片去度过,工资自然也不复当年,连犒劳自己偷偷搞出来的台球桌也被大加指责说乱花钱,床下藏的手枪谁知道究竟是防贼还是想有朝一日杀了老婆一了百了。
就是这样充满着怨气的中年夫妻,是否他们本来就有着对生活的不满,只不过这次上天为他们开了一个口子,他们便把这所有的的积怨都倾泻到本该无限度容忍的孩子身上。
而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新生儿来说,在这个事情中他们就成为了最为无辜的被施暴对象,明明自己才刚生出来,怎么就陷入了重重危险之中呢?
难道是因为怀胎十月过于辛苦,还是生产的痛苦让父母起了杀意?
无论如何,我觉得电影必然是有这方面的思量的,通过这样彻头彻尾的反转,让我们看完以后也能思考一下,父母对子女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终究根植于爱这一字之上,如果把这种爱当做理所当然,是否会让父母难过。
电影在剧情上的设计还算中规中矩,不过在时长的分配上略显失当,前面大半都在进行事件的各种铺垫,而作为重头戏的房内攻防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爽快(因为大半房内攻防消耗在了地下室的场景中),本来父母的父母拜访是个非常好的点子,然而这段剧情反而更加迅速,让人意犹未尽。
这些只能说明电影在时长上稍短了一些,毕竟90分钟不到的电影还是略显局促,一个房子其实能玩出很多花来,且不说小鬼当家,单是《人类清除计划》,在房内的各种设计就要比这部电影更胜一筹,顺带,今年稍晚有一部电影breaking in也是基于一个房子之内的小成本动作片,看预告还是值得期待的作品。
电影的另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黑人男朋友了,作为除了女主之外另一个补充的视角而言并不成功,不过身为肉盾三番五次被打翻,被刺伤,被一锤子抡飞滚下楼,不知道这电影有没有一点狠抽黑人至上主义的念头,毕竟杀戮子女本来就已经在道德上不正确了,不如加入一点政治不正确的因素,让黑人成为受伤最重的那一个。
当然,黑人小哥也是非常顽强,几次被打倒就几次站起来,在最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唉,你究竟是炮灰还是救世主呢?
最后我们说说凯奇大叔吧,凯奇在片中的表现整体而言并没有过于出彩的地方,感觉像是被框定在了自己原来的戏路之中,疯的时候不够疯,慈祥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来,唯一的亮点就是回忆杀中砸坏他辛辛苦苦搭好的台球桌那一段表演,可惜这大概也是他在整部电影中最高光的时刻了。
所以,这部电影依旧只能算是凯奇叔还债道路上的一部普普通通的影片罢了,至于咸鱼翻身?
大概就像是早上赖床的人一样吧,双腿一蹬虎躯一震,身子还是老老实实躺在床垫上。
来听听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这个叫布伦特的男人,在精心制作一个台球桌又把它毁掉后的独白:……试图完成销售配额,做个大男人,完全不是我年轻时的梦想,我要抓住世界的蛋蛋,用力挤……在四分钟前我还是个年轻人,销售完成率是100%,这个年轻人在一百万年内永远不会像我这个疲惫的混蛋,屁股下垂,肥胖,秃顶,奶酪一样的屁股,游泳圈一样的肚腩,……现在薪水从14.5万美元变成4.5万美元……这是一个爸爸的中年危机,一个年轻时觉得自己一百万年都不会老,充满活力的人,不知不觉中就老了。
早上西装革履地去开车,看着空旷的街道,邻居的豪车,想象着在车里年轻人的疯狂,也许就是年轻时的自己…顿觉疲惫,可又只能皱着眉,坐进车里,叹口气,嚼一口剩了一半的隔夜巧克力,然后拿起钥匙发动,为生活上路去。
回到家只能蜷缩在昏暗的地方靠做一张台球桌触摸年轻的感觉,压抑到了极限。
再来看塞尔玛·布莱尔饰演的肯德尔,利用早上送女儿上学的时间想要跟女儿谈心,而“曾经是最好的朋友”的母女却无话可谈,因为这个开始偷妈妈钱的女儿更喜欢在脸书上与更多的其他人交流,却不再跟母亲分享一些独处沟通的时间,一句“情况变了,我有其他的朋友”把一个“老友”妈妈就此抛弃,一句“你没有享受生活不是我的错”把这位“你和乔什就是我的全部,你不能这么把我拒之门外”的妈妈击得哑口无言。
尼古拉斯凯奇那段咆哮式的独白结束后,他望着滚落的台球,对妻子说:“我曾经是布伦特,你曾经是肯德尔,现在我们只是爸爸和妈妈。
”这是他们发疯前最深的渴望?
终于,感染了“中年危机病毒”的夫妻俩疯了,开始追杀他们的儿子女儿,似乎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卸掉“爸爸妈妈”的身份,找回自己。
然而除了“中年危机病毒”,还有“老年危机病毒”,他们也遭到了他们父母的追杀。
只是,“老年危机病毒”没有那么强的杀伤力,很快,年迈的父母就被他们杀死。
只是,“中年危机病毒”也战胜不了年轻的力量,最后,他们也被自己的儿女所制服。
被捆绑在一起的夫妻俩回应儿女说爱他们时,也说着我们爱你们,只是……当台球再次滚到脚边,尼古拉斯凯奇说:“我也爱你们,只是有时候我们,我们……”我们怎么样呢?
我们也会疲惫?
我们也会害怕?
我们也有渴望?
我们也会疯狂?
……都有吧,想起那个被罚2万自杀的滴滴司机,想起那个被解雇跳楼的工程师……中年危机是一种病毒,可能摧毁自己也可能摧毁别人,请及早预防!
属于科幻、恐怖类型,一下剧透: 一天,卡莉与同班同学莱丽发现校园疯狂了,家长拼命要越过围栏找自己的孩子,校警拼命阻止。
但这还不是最疯狂的,更疯狂的是,家长一旦接近自己的孩子,立即丧失人性、将自己的孩子杀死……一时间,校园大乱…… 卡莉随莱丽在动乱中回到她家,在电视的新闻报道中,卡莉了解到人类似乎感染上一种神经毒素,使人类丧失了保护自己孩子的天性……糟糕的是,莱丽被丧失天性的母亲杀死…… 卡莉逃出莱丽家,碰到男友达蒙,而达蒙也不幸运,其为了逃避父亲的谋杀而失手杀死了父亲……卡莉极其担心自己的弟弟乔什被父母杀害,需要回家保护弟弟,而达蒙愿意帮忙…… 卡莉的母亲肯德尔到医院看望即将分娩的妹妹珍妮,但珍妮一产下女婴,立即疯狂要掐死婴儿。
惊恐的肯德尔艰难保住了婴儿的性命…… 肯德尔清楚当前一切灾难情况后,极其担心子女的安全。
在得知自己丈夫尚未回家时,肯德尔松了口气,急忙赶回家保护子女…… 另一边,卡莉带着达蒙回到家,发现家政保姆孙姨杀了自己的女儿丽莎,鲜血一地;但幸好乔什安然无恙……然而,卡莉的父亲布伦特·瑞恩意外提前回家了,其一见到卡莉、乔什,立即凶相毕露、疯狂捕杀姐弟俩……达蒙试图阻止布伦特,但被布伦特一个铁砂掌给拍昏死过去…… 原本回家保护子女的肯德尔,一回到家就情不自禁地失去自我控制力,跟随丈夫布伦特一起追杀子女…… 然而,令布伦特、肯德尔意想不到的是,他俩在追杀自己的子女时,他们的父母也在追杀他俩个……一家三代人展开浴血搏杀……
去年十月份,著名男作家冯唐在微博上发表《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一文,引发热议,随即更有女性作家写了多篇《如何避免成为一名油腻的中年女人》与之呼应,并逐步带起对“油腻”空前关注与探讨,而该词也日渐成为中年男女的非典型性表述,以至2017年12月20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17年十大网络用语中,"油腻"一词赫然在列。
所谓“油腻”,不止于身材的走样、打扮的随意、语言的粗俗,其实质在某种程度上更体现了中年男女生活的艰辛、不易与焦躁。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背负着“房奴、车奴、孩奴、卡奴、养老奴”等各种称谓,肩负着各种期望与希冀的阶段,10年前风靡大江南北的经典写实电视剧《蜗居》里海清说过的一段话对这种困境的描述不可谓不贴切:“..........每天晚上,我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灯光,我就会在想这城市多奇妙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生活,别人的生活我不知道,而我呢?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度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三四百,手机电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
这些可以精确到个位数字的城市生活成本让人不敢松懈,自然无法去思考更久远的未来。
在面临着这诸多的经济义务、生活压力和心理负累的情况下,很多男人和女人都没有心思,没有条件,没有毅力,专注的去营造自己的外在形象。
尤其是我们所处在这么一个高速运转,你随时都可能被甩下车的年代,在这个年代,不管你在哪个行业,靠着工作实现财务自由都很难,但是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又助推着个体物质欲望的不断膨胀,逼着它不停的去追寻那些或许本就不属于自己的理想。
在丰满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频繁产生激烈碰撞之时,意志薄弱者很容易走向绝路。
去年12月10日上午,被诸多金融类公众号频频转载的中兴跳楼事件是一个典型案例,程序员欧某新从中兴通讯的大楼顶上一跃而下,他42岁的美好生命戛然而止,但留下的是一个残破的家庭,四位孤苦的老人和一对年幼待育的儿女。
与软弱者无法释怀既定人生轨迹改变有所不同是的,勇者则是更愿意将一切苦痛与压力扛在自己肩上,敢于平静去面对自己并不精彩的乏味人生。
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个“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到家后会独自坐在车中发呆?
”的帖子有超过200万的浏览量,其中一个男士的回答获得一万多条的点赞:“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
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一个人在车上想静静,抽颗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
”这种回答与半个世纪前张爱玲在《半生缘》中“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的看法又极一致。
虽然张爱玲恋爱经历和人生阅历并说不上非常丰富,但其人性和男人及女人的心理的极了解却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细腻观察力和感悟力。
本剧中真实的演绎出此种情境,尼古拉斯凯奇在妻子质疑其在地下室建了一个男人窝的时候,愤怒的说:“因为我一周六天都忙的要死,为了房子付钱,就像该死的障碍课程,想冲出前门,我想说,总有一天,我会被绊倒,因为乔治的玩具,被摔个狗啃屎,被送到急诊室,我是说我们也许需要有界限,我是说也许我们有必要,有成人区和该死的儿童区,你认为我想建该死的家庭房吗,你说得对,亲爱的,我讨厌台球,也不是机器零件销售的狂热粉,试图完成销售配额,做个大男人,完全不是我年轻时的梦想,光明的未来,世界上的一切都期待着,我的意思是,我要抓住世界的蛋蛋,用力挤,我这个疲惫的混蛋,屁股下垂,肥胖,秃头,奶酪一样的屁股,游泳圈肚腩,耳朵里长毛,鼻子里也长毛,我的薪水从14.5万美元变成4.5万美元”。
这正是一个中年男人对操蛋生活的无力控诉,随着年龄增长身材臃肿形象改变,可以看到的希望无多,压力巨大而无处舒缓,成日内心惶惶却又不得不装扮的从容不迫。
对孩子将家里搞得乱七八糟无比愤怒,为保持慈父形象却不得不在抓狂不已闪现杀气的瞬间让怒火烟消云散,因为他知道,虽然有时候孩子的确让人恼火的想掐死他们,但依旧是在自己在世界上所最珍爱的人。
人到中年,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似乎都并不容易,尤其是现在的女人,既挣钱养家,也带仔育娃。
很多时候,为着孩子的茁壮成长却逐渐的放弃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
正如塞尔玛·布莱尔在剧中所说,“并非作为一个女人,你就没有梦想,职业梦想,关系梦想,我拥有一切,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你一辈子都在静静等它到来,这种焦虑,这种秘密的兴奋,恐怖,因为你知道有一天,不可避免,你会创造这样的生活,它庞大,它重要,一切都在那一刻建立起来,然后成真了,不管你曾经怎么愿望,都不是现在这样,无论怎样,它就是他,无论你以前是谁,我们现在只是妈妈和爸爸”。
所谓的岁月静好仅仅是有钱有闲中产阶级以上家庭的惯常,普通出身的中年男女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没有容易二字,自然也很难脱得了油腻。
对于大多数中产及以下阶层来言,所能做的也许只能是继续因着这种种责任、担当和义务,为着赡养老人和养育子女而奋力拼搏,力求让下一代早日过上摆脱油腻称谓的丰富精致人生。
PS:适合孩子已读小学以上的家长观看
当不知名病毒把人类保护后代的本能抹杀掉后,父母与子女之间剩下的会是什么?
影片设定的脑洞蛮新奇的,但剪辑有点混乱,定位有点尴尬,而且把中年危机、自我迷失全都推到熊孩子身上,未免有种推卸责任的耍赖感,怕是难以引起共情。
相比大家津津乐道的地下室砸桌球台的那场戏,我倒认为主角母女在车上吵架时女儿说的话更显得一针见血——“你不可以因为没有自己的生活而来怪我啊。
”是啊,人生走的每一步都是我们自己走的,因为活着活着把自己弄丢了,就对着亲近的人倒打一耙,这是何等推诿懦弱的情绪?
“Everyone dies,but not everyone lives.”翅膀长在你的肩上,是你自己没有用它来飞翔。
不过影片倒也不至于一无是处,至少爷爷奶奶的到访时我就没忍住泛滥的笑意。
就这样吧,不能太苛刻,毕竟也打发了半个无所事事的夜晚。
但话说回来,尼古拉斯凯奇啥时候才能翻身啊?
这恐怕才是真正的中年危机吧。
片名:mom and dad,首字母连起来就是mad。
但爸妈真的疯了吗?
在我看来不过是自我释放了。
在我们生活中,道德正确是一件很有杀伤力的武器,有了这个武器,我们可以轻易地判妓女、赌徒、小偷和所有做出我们认为不道德行为的人死刑,而忽略他们是否存在被冤枉的可能性。
即使事后查明他们确实是被冤枉的,也不会有人可怜他们,为他们正名,更别说补偿他们的家人。
反过来,只要你的言行举止是符合道德标准的,那从一开始你就站在多数的一方了,不管真相如何,你都是『正确』的,因为多数人认可的东西,即使是错的,大家心照不宣,不说出来,也就是对的了。
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不被说出来的、道德不正确的东西:父母有时候想杀了孩子。
我有时候看见熊孩子手也抖。
虽说作为人类,咱不能自绝子嗣,因为这样会导致种族灭绝,但是你不能忽视这种心理的存在,而存在即合理,它不会平白无故的出现,一定是我们人类在繁衍过程中出现了某个问题,甚至,有可能它根本就不是问题,而只是必然会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地球上数百万种生物之一——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遭遇的转折,毕竟人类再怎么自视甚高,放在整个宇宙,70亿具肉体加起来也不过一颗尘埃而已。
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这部片子你就能看下去了。
如果你固执地站在道德正确的立场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你会觉得这部片子实在荒唐,根本不值得一看,尤其当你家孩子正在床上睡得像个天使一样的时候。
简言之就是我们生活中听够了正确的废话,现在来听听有用的错话。
让我们正视自己想亲手杀死无辜弱者的欲望,不管他是别人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孩子。
最后由衷感叹,几十年如一日的接烂片的尼古拉斯凯奇,这回终于演了一部还可以的片子。
看完这个片子后,第一个感想就是老人不服就服编剧的脑洞,整个剧情大概就是某种不明因素入侵了每个父母的大脑,促使他们一心想要杀掉他们的孩子,以凯奇(男主角扮演者)一家三代人为例子进行展开,女儿平时经常偷拿父母的钱,以前趁母亲不知的情况下还拿母亲的化妆品玩,儿子经常乱扔玩具,以前把他老爸的放在地下室的车弄得一团糟,这辆车是凯奇他老爸,也就是我们称作爷爷的人用军用补贴买的车,而凯奇在年轻的时候也拿过这辆车去泡妞,结果也搞坏了车,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便成为了他们三代人后面互相追杀的其中一条导火线。
凯奇和他老婆想尽千方百计要杀掉躲在地下室的儿子和女儿,最后尽然动用了密室通煤气的方法。
影片最后部分当凯奇准备杀掉女儿的时候,爷爷奶奶刚好来了(之前打电话说当晚要来吃饭),一进门就毫不犹豫的向凯奇喷防狼喷雾(不知道什么奇怪东西)和两肋插刀(这要有多大仇啊!
)接着就开始了爷爷杀凯奇,凯奇杀儿子的追逐戏。
结尾以黑人小哥(女儿男朋友,后面我会详细讲解)和女儿合力控制了凯奇和他老婆结束。
这部影片有几个令我十分印象深刻的镜头1.还没下课的时候,校门口围满了许多父母,个个都在等待自己孩子下课,镜头给到父母的时候个个都是一副充满仇恨的表情,有个男学生不顾警察阻止爬出了校门口,当场被他老母捅死,我开始以为会有比较血腥的场面要出现了,结果导演直接切镜头了(一脸无语(ー_ー)!!)
2.凯奇老婆去医院帮她妹妹接生时,当她妹妹拿到自己的孩子时,竟然想直接将他杀掉,刚看的时候真心有点震撼,随后画面转到医院的婴儿接待所,窗外趴着一个个杀气腾腾的父亲,导演却在这个时候插上欢乐的BGM,真TM想寄刀片给导演( ̄ー ̄)
3.在凯奇家当佣人的华人大妈,在凯奇儿子面前杀死了她女儿,还操着一口粤语ರ_ರ ...
4.凯奇大叔在地下室的发泄,这一段感觉特别真实,凯奇在现实生活里感觉也是这种情况吧(我个人觉得的,勿喷),从昔日的影帝到现在的烂片王,从昔日的风流倜傥到现在的肥胖秃顶,为了还赌债一直接片,在影片中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不愧当年影帝的称号(¬_¬)接下来我要讲一下我个人认为影片里面最阿三的人物,黑人小哥(我这里叫他小黑),小黑的父母离婚,父亲是个酒鬼,所以小黑在学校考完试才没有人来接他,我觉得他肯定是全片最安全的人,结果我错了(°ー°〃),小黑一回到家里就被老爸拿着酒瓶打,结果他老爸不小心被自己用酒瓶戳穿了喉咙(也是没谁了╮(︶﹏︶)╭),当时看到小黑一脸茫然失措的样子挺心疼的,之后小黑找到凯奇女儿(这里我叫做小白)后就开始了他的悲催之旅,一开始为了保护小白先是被凯奇砸晕了脑袋,都吐血了后面竟然醒来了,刚起来不久就被小白母亲用钩子勾穿了嘴巴(看着贼痛),接着从3楼被摔了1楼,我想你会不会是凯奇的私生子,结尾竟然还突然出场用锤子击晕了小白母亲(可以,黑猪必死定律当我没说)当然本片也不免有一些硬伤,这个不明因素本片没有说明,还有煤气开灯那里太假,那么久没爆炸,加上结尾的仓促让我感觉这片没头没尾,但是影片的背景音乐还是用得十分好的,对于我这个喜欢老歌的人来说BGM还是值得称赞的(看后我还去听歌识曲了一波→_→)最后总结一下,在题材上十分新颖,但是总体来讲这是一部很平庸的片子,空闲时间拿来观看是挺不错的。
个人认为那个不明因素是处于挣扎状态的中年人对叛逆期的孩子所产生的一种厌恶,结果这种厌恶被推向顶点(自己觉得的)试想一下,假如现实生活真的发生了这种事情,你还敢不敢闯大祸呢?
《爸媽也瘋狂》看似是一部B級片,賣弄暴力、血腥為賣點,然而較之其他同類型的虐殺電影,例如:《恐怖旅社》系列、《人皮客棧》系列,本片多了一點深度,暴力、血腥像是披在身上的外衣,用來攫取觀眾的目光,其內在核心則是講述雙親的「中年危機」。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總之日期不重要,重要的是某種未知的神秘因素,導致所有父母親們集體陷入歇斯底里的瘋狂狀態,開始殺害自己的親生子女,這就是《爸媽也瘋狂》的劇情梗概。
父母違反人倫天性,殘殺子女,這概念頗為新奇,不過在表現手法方面,似乎是借鏡《活屍三部曲 The Signal 》這部片,在發狂前都是受到神祕的訊號聲音干擾,而這訊號從哪來,導演沒交代,其實也不必追根究柢,又不是大陸央視的《走近科學》,無須耗費時間探討這個現象,像是喬治羅密歐的《活死人之夜》也沒揭示活屍怎麼出現,重點是人類面對活屍時的外在反應與內在心態,本片亦是如此,殘虐戲碼只是刺激感官,製造娛樂效果,重點是父母因為子女而犧牲事業,卻在家庭中得不到認同,一股怨氣無處發洩。
(子女是父母甜蜜的負荷) 從《爸媽也瘋狂》一些回憶片段當中,可以推敲出男主角布倫特(尼可拉斯凱吉 飾)和女主角坎達兒(莎瑪布萊兒 飾),年輕時在玩樂或工作方面,皆有意氣風發的一面,奈何結婚生子後,人生開始走下坡,花了大把時間照顧子女,犧牲自己的事業發展,然而子女卻因叛逆期不知感恩,導致事業家庭雙輸,陷入「中年危機」的窘境,換言之,子女成了衝刺事業的羈絆,也是精神上的負擔,在物質跟心理上對父母親都造成極大的壓力,所以本片將此概念拓展,遂有父母殘殺子女的想法。
(尼可拉斯凱吉很適合演出中年危機的角色) 《爸媽也瘋狂》雖然有中心思想,較之其他虐殺的B 級片更有深度,在幽默笑點的部分,也能交出合格的成績單,而且找尼可拉斯凱吉來演,更有加分效果,因為近年他接演的電影,多半被人詬病,可以說是碰上了中年危機,此情此景,猶如錢小豪演《殭屍》,可謂是自身寫照;但本片在技術層面,有些無法忽略的缺點,在血腥程度方面,並無亮眼表現,剪接方面也有點跳TONE,銜接有點亂,最令觀眾傻眼的,或許是本片嘎然而止的結局,正如明代王紱的〈為夏叔度寫葡萄於雪洲之上因賦敘彆〉詩:「坐間觀者皆驚訝!
」最後用一首十四行詩來點評:早年意氣風發的奧斯卡影帝,後來隨意挑劇本不愛惜羽翼,曾幾何時默默拍了不少爛戲,就是本片男一尼可拉斯凱吉,某一天詭異訊息在耳邊響起,世上所有的父母親瞬間爆氣,抄傢伙對親生子女進行追擊,非得拚個你死我活才能休息,最後落幕太過突然飄渺無跡,想必全場的觀眾都非常訝異,然後血腥暴力部分差強人意,不過笑點頗多風格還算滑稽,整體來說評分不想給得太低,藉由 B級片來寄寓中年危機!
【同場加映】《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影評《縮小人生》影評九品中正制度評分:五品,中中之作。
(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题材巧妙,却拍得太过简单粗暴,没有对立意有任何发挥,只是按部就班得拍成了cut片。凯奇的表演乏善可陈,片子太过平凡,与普通恐怖片无异。
这瞎剪的什么玩意儿??莫名其妙的结局再扣一星👋🏼
🎱桌那场戏算是演技爆发吗,算是吗
看完不想生娃系列
一开始觉得抽象,后面只觉得畅快
炒了许久,原来就这副样子。
丁克家庭看了会很爽吧
垃圾片
评分低的都是没小孩的吧还是你们完全看不懂这片?看不懂就去理解凯叔的最后一句台词吧
恐怖片最大的优势是不管拍得多烂,看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可凯奇就这个片还翻身?
凯奇越老表演越魔性了
卧槽太好玩了,简直超出预期,一股子80年代B级片味道的BGM太赞了
看着挺酸爽的 而且不拖拖拉拉 三星半
故事就是不知名的病毒感染人類,把父母疼愛子女的親情,緩轉成殺害血腥之路,不過劇情就莫名其妙的開始感染,到了結局更像是腰斬斷尾,雖然描述了中年危機的中產階級父母的悲哀,順便點出父母和兒女之間的隔阂,不過就是暴力血腥的屠殺秀,單純給人看爽的
极度混乱、异想天开的故事,而凯奇大叔的翻身之日再等等吧
挺好的嘛可能前面会有些无聊题材还是很喜欢的后面有点跑,反正就是互相残杀嘛
开心每年都有新烂片。
没头没尾的大乱斗 看个乐吧
最后的三代同堂大追杀太欢乐了,不过还是别扯什么“凯奇翻身作”了,不存在的,他已经走上了靠嘲笑自己的表演来表演的道路。
凯奇这演技把我看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