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是贝利,莫莉还有big dog ,麦克斯,我是好狗狗,也是狗老大”🐕贝利用一生陪伴着伊森,在生命末,伊森与贝利说,如果来生还能回来的话,要回到孙女 CJ 的身边,替他好好照顾 CJ;或许是因为这份深情,狗狗贝利开始了轮回陪伴。
🐾来到孩童时期 CJ身边,陪伴她长大,这时候它是—莫莉,由于一场车祸,它不幸离世,贝利的使命被中断;它继续它的轮回,它是 Big dog ,由于错过,它陪伴着便利店老板乔;再最后想尽办法找到 CJ的,是麦克斯。
🐾也正是狗狗贝利这一份对于主人伊森忠诚的使命,让CJ不会遇人不淑,也和有着隔阂的母亲释然👩❤️👩。
也是它发现了特伦特的癌症,让其尽早得到了治疗,这也使特伦特和 CJ直面内心的情感,最后走到了一起💑,使CJ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最后他们一起回农场与爷爷奶奶伊森和汉娜相见。
贝利完成了它的使命,陪伴伊森走完了一生,同时也陪着CJ成长。
最后,它结束它的一生,与伊森在另一个世界相遇。
剧情虽然没有多大的起伏,节奏较缓,但在温馨治愈的同时又不乏泪点,也不会无趣👍
【文章转自公号:观剧团长】 文 / 龙猫距离《一条狗的使命》系列的第一部,已经过去两年了。
本片累计票房达到了6.07亿元,远远超出基础成本2200万美元将近五倍之多,所以在本片结束后,续集的拍摄工作也就提上日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续集上映前, 有一部号称《一条狗的使命》姊妹篇的电影在今年一月悄然上映,名为《一条狗的回家路》。
这部片直接抛开动物系列电影的普遍套路,选择以“狗的流浪旅程”作为电影着重的叙事焦点,讲述了一只叫做贝拉的狗,历尽千辛万苦回家的故事。
和早先《加菲猫》等为代表的“拟人化”动画电影、真人电影不同的是,本片讲述的故事更贴近于动物本身的生活与生存现状。
这也使得电影中情感的张力相对客观起来,随着对动物行为了解的不断深入,我们也能够逐渐理解相对于人类而言,其他种属的动物之间是如何传达情感的。
行为是传递情感的基石,这句话放在任何物种上都是适合的。
理解一个人的想法,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
这句话对于我们身边的动物而言,同样如此。
1 行为动物表达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其中,用行为表达的次数要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要多。
在《一条狗的使命》里面,主角贝利经历了四生四世,从一开始寿终正寝,再到最后一世回到主人身边,让故事形成了一个闭环,而这个闭环的核心,被浓缩到了一场关于圆盘的游戏当中。
年幼的贝利和主人伊森的友情巩固于一场圆盘游戏,所以在第四世他们相遇时,这种游戏的行为成了唤醒友情的重要情节。
当行为得到重复时,情感也得以复现,我们看到了伊森重新认出了变了样的贝利,贝利也在故事的结尾回到了主人身边。
任何一种复现都会带来情感或行为上的强化,在《一条狗的回家路》里,流落野外的贝拉遇到了失去了母亲的美洲幼狮,贝拉担当起了母亲的角色,抵御外敌,直到后者长大才分离开来。
后来贝拉遇到危险时,那只美洲狮又重新出现,解救了贝拉。
也正是因为这种行为上的复现,使得两者间的情感更多了一层厚度,也让最终的别离变得更为不舍。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情感是相互的,并不是被施舍的。
当初,同样年幼的贝拉也曾接受过猫妈妈的哺育,而如今满足美洲狮的情感需求,就被贝拉当做是恩情的抵偿。
因为,行为是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接受情感还是拒绝情感,都在行为中有所展现。
所以,无论是贝利还是贝拉,表现行为的过程就是在表达情感。
而这种行为和情感形式上的匹配,也是《一条狗的使命》系列电影的母题核心。
在《一条狗的使命2》里,贝利又担起了保护伊森的孙女CJ的使命,重逢的情感让匹配的形式与开头相呼应。
我们不会忘了在伊森的故事里,贝利和伊森重逢的经典场面,也不会忘记在伊森的孙女CJ的故事里,贝利为了履行保护CJ的诺言,在最关键的时刻,拯救了CJ男友的那一刻。
行为的重复让情感被放大,它同时也是最简单、最奏效的表达方式,也让宠物电影的主体结构得到了一定的巩固。
可以说,《一条狗的使命》系列的成功,为动物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
2 动物电影其实,单从数量来说,动物电影并不在少数。
在龙猫印象中,早先上映的《惊奇队长》里,“噬元兽”的真身,就是一只橘猫(这大概又是一次有关“喵星人”来自外太空的戏谑)。
又比如,凯文·史派西主演的《九条命》独辟蹊径,让人变成了猫,去体验猫的视角与生活。
这种奇幻的设定,让人类有了新的角度去思考宠物的角色定位(本来是件好事,只不过因为猫角色过于突出,结果成了一部吸猫大片)。
早前,制作或书写关于动物的影片、剧本或小说的过程中,很少会考虑到动物的思想。
《猫和老鼠》动画系列中,除了在动物形态的基础上,保留了猫和老鼠的对立关系和生活细节外,其他部分都是原创性的拟人化风格,连动物间的对立关系其实也可以从人类的社会框架中找到相匹配的部分。
《加菲猫》也同样如此。
和《小鬼当家》系列相比,《加菲猫》只不过是将角色从孩子替换成了猫而已,如果脱离了人类社会及法则,加菲猫很可能就无所适从了。
当然也有例外。
说到底,拟人化的动物电影的最终目的,只是想要讲观众的共性情感代入到故事中去。
《猩球崛起》系列大概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将动物的拟人化进程合理化的电影了。
从第1部到第3部,电影完整的展现了猿类从意识觉醒到领导地球的全过程,也完整的构思出了除了人类以外的动物的能动思想,所能产生的可能性。
这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动物的思想中同样存在动机和目的,当它们选择或实践了某些事物时,是能够意识到事物所产生的影响的。
3 朋友还是宠物《一条狗的回家路》中,孤独的流浪汉害怕贝拉离他而去,将贝拉用锁链困住,后来流浪汉意外死亡,致使贝拉差点因为脱水死去。
龙猫不禁想问,我们养一只宠物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呢?
是想要一个朋友,还是充当一种工具?
流浪汉依靠贝拉赚到了路人的同情,但却没有给予它同等价值的温暖,此时的贝拉显然成了一种工具,终日被囚禁在流浪汉身边。
贝拉所遭遇的处境,在于爱的剥夺。
因为生养的动机,抚养者和父母就理所应当的对生养对象进行剥夺,但这种关系很难平衡和长久,因为谁也不知道你究竟能够得到多少爱,也不知道你究竟会受到多少剥夺。
从这一点上来说,动物电影所要探讨的,其实是人类与动物间的关系。
当动物电影在某方面与人类(主演)电影越来越相似时,是否说明我们对于动物的态度在逐渐改变呢?
《一条狗的使命2》的结局里,贝利完成了任务和生命的轮回,对于伊森和CJ而言,贝利的存在,更像是一位忠诚的朋友,而不是宠物。
这大概是动物电影主题的最好的展现方式了。
随着人类思想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于宠物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
我们开始思考它们想表达什么,而不是思考我们以为它们在想什么。
动物表达爱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当它们与我们在一起时,总会用我们最熟悉的方式来表达爱。
正如龙猫上面所说的,爱依靠行为得以表达和展现,即使我们无法读懂它们的心,但却可以用身体去表达自己的爱,用它们最熟悉的方式,将这种爱传递回去。
它们的人生有千千万万种可能性,但是这一次却选择了你,这种选择将伴随它们的一生,也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改变。
所以,无论是哪种动物,爱它们是最重要的一点。
与动物间长久的相处之道,也是人类共同且长远的课题之一。
重点是,在友情建立的基础上,赋予它们足够的自由。
它们不是简单的拟人化的动画角色,亦不是普通的驯服,更不是人性化的动物角色。
它们只是它们,在此基础上,与我们相遇。
喜欢记得点赞、评论和关注哦
我最喜欢的是警犬一世的那条狗,很忠诚。
但我最可怜的是那条被栓在院子里的大狗。
总体来说,是很治愈的,结局也很美好。
不曾养狗的人很难想象与狗一起生活是什么样,养过狗的人则无法想象没有狗的日子该怎么过。
在每一世,狗狗离开或死去的那一时刻,真的很难过。
下班回家,小狗狗在等我,💕真的很幸福,但给他多些陪伴吧,他的一生太短了,只能陪你走十分之一的路程,他可能一天都在等你
延续第一部依然温情催泪,但有些地不得不说,本片肯定会给我们带来感动,但因为有些地方逻辑欠缺,有些地方又显得过于煽情,导致观感比第一部稍差。
每年因为流浪猫狗的问题都会引起热点事件,一方面打狗不能忍,一方面收容站也的确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数量。
养狗需谨慎,决定了就负责到底。
狗狗肯定不会像电影中穿越几生几世来找你,但也绝对不会像本片中抛弃超市老板那样的抛弃你。
随遇而安,品人世百味。
执笔从容,叹心中悲欢。
点击右上方“关注”,与我一同前往光影深处,寻找灵魂的共鸣。
作者:笙笙不兮图片:电影《一条狗的使命2》写在前面11岁时,我瞒着爸妈,从亲戚家里抱回一只一个月大的小奶狗。
那是我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宠物,很幸运它受到全家人的欢迎和宠爱,陪我们走过十年的光阴。
其实养狗是一件幸福又残忍的事儿,因为它们能陪伴我们的时间太短了。
但是哪怕只有十年,也是毫无杂质的十年,忠诚相伴的十年。
与人相处时,我们会猜忌,会算计,会权衡利弊,计算付出与回报的差额。
但是在狗狗的世界里,爱就是陪伴,就是吃饱后可以一起玩耍,睡觉时可以挤在一起,每天就都很快乐。
这也是这么多与狗狗相关的电影,虽然剧情简单,也依然可以大获好评的原因之一吧。
它们用最简单的爱与忠诚,弥补了这个社会最稀缺的情感。
01这次,《一条狗的使命2》带来了和第一部同样治愈的故事。
第一部的主题是关于离别与重逢,到了第二部,影片的主题变成了陪伴与守护。
它更执着,更厚重,带着点解读宿命的意味,用一种最治愈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做“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影片延续了第一部结尾的故事,转世四次的贝利,兜兜转转再次回到主人伊森的身边。
那个初次相见时只有8岁的小男孩,如今已经是个年过半百,又痛失爱子的老人家了。
孙女CJ的降临,让老两口的生活多了一份巨大的喜悦,但是和所有两代人之间存在的矛盾一样,他们与儿媳的相处并不愉快。
一次激烈的争吵过后,儿媳带着CJ离开了伊森的家。
此时的贝利,也已经垂垂老矣。
它得了肿瘤,没有胃口,痛苦与日俱增。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伊森陪着贝利,不断唤着它的名字,哽咽着对它说:如果你还会回来,记得替我去守护CJ,陪在她的身边。
贝利记住了。
这一次,它被赋予新的使命,如同完成一场庄严的交接。
于是影片第二部的主角,就这么自然而然地从伊森过渡到了CJ——那个从小没有父爱,也几乎没有母爱的孤独女孩。
02再次相遇,贝利已经转世成莫莉,CJ也已经长成一个10岁的小女孩了。
她对于爷爷奶奶和贝利的记忆,已经模糊得快要想不起来,可是莫莉还是凭借那一丝熟悉的气息认出了她,制造了一场只有它明白的重逢。
它对CJ疯狂摇着尾巴,沉浸在终于可以不负使命的快乐中。
没有遇到莫莉以前,CJ和母亲两个人的生活并不好过。
母亲夜夜笙歌,过着终日纸醉金迷的浪荡生活,身边的男人换了又换,无数个打雷暴雨的夜晚,CJ都是一个人缩在被子里瑟瑟发抖。
莫莉的出现,让她第一次在害怕的时候有了一个可以紧紧抱住的依靠。
很喜欢影片里的一句台词:有时候,你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陪伴。
狗狗的世界,比人类简单太多。
就像很多年前,贝利看到CJ的母亲对伊森夫妇发脾气,天真地认为她一定是被抢走了食物;就像这一世的莫莉在接受训练时,仅仅为了获得食物的奖励,就记住了癌症病人与健康者不同的味道;就像莫莉在遭遇车祸,不得不与CJ分别的时候,依然会因为听到小主人的声音感到开心不已。
第三世,贝利转世成一只黄色大狗,有一个很爱吃零食的主人。
它也很爱他,可还是会当CJ意外出现时,激动不已地冲上前去,送给她一份短暂的小幸运。
它理所当然地开始在心中默默与新主人告别,期待着CJ可以把自己带回家去,但是她没有认出它。
CJ走后,它追着汽车跑了很远,每天守着门口,一生都在期待与她重逢。
“我一定要找到你。
”带着这份信念,第四世的贝利转世成一只可爱的小型犬麦克斯。
为了不被其他人领养,它对每一位想要领养自己的人呲牙咧嘴,成了一个脾气暴躁的小家伙,直到它凭借气味和声音认出CJ。
这一次,麦克斯没有让机会白白溜走。
它从笼子里逃出,穿人流,过大街,让自己跑成一道闪电。
后来,领养中心的人笑着对CJ说:你是唯一没有被麦克斯咬过的人,它好像选中你了。
这句话,冥冥中带着点宿命的味道,可我们这群观众却纷纷笑着,红了眼睛。
人们会哭,恰恰是因为狗子们这份冒着傻气的忠诚啊。
03相比于贝利的明朗单纯,人类的世界明显复杂得多。
CJ有个名叫特伦特的青梅竹马,明明彼此喜欢,却迟迟没有勇气表白。
后来,他们各自启程,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外出打拼。
如果不是麦克斯嗅出了特伦特的味道,也许他们就要错过彼此的人生。
两人重逢后,麦克斯堪称神助攻,它甚至在心里暗暗着急:你们快舔对方的脸啊!
明明那么渴望,怎么还不舔!
可是它怎么会懂呢。
他们两人,一个怀揣着似乎永远不可能实现的音乐梦,身无分文来到纽约,与男朋友分手后落魄到到处去朋友家里借宿,每隔几天就要换个住处,不想让喜欢很久的男孩子发现自己的难堪;一个从小出身良好家庭,一流大学毕业,薪水高,职位好,与CJ重逢时,身边已经多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姑娘。
这样的两个人,怎么看都已经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
如果不是麦克斯还保留着前世的记忆,嗅出了特伦特身上癌细胞的味道,那么,女朋友不会和他分手,CJ也不会有机会坚定守在他的身边,陪伴他走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光,分享他重获健康的喜悦。
而此时,麦克斯的心理活动是:我也不知道在开心什么,但我就是很开心!
这是一个巧妙的设定,既串联了狗狗前世今生的设定,又狠狠展示了人性里的虚情假意。
人类不像动物那样简单直白,我们总要历经种种风雨,尝遍世态炎凉,才能笃定谁是那个值得的人。
04在特伦特的开导下,CJ慢慢接纳了悔悟的母亲。
她接过父亲生前写给母亲的信,从信中感受到久违的亲情。
她开始尝试着创作新歌,在众人面前紧张地演唱,一次次突破曾经的自己。
特伦特带CJ回到爷爷伊森的家,翻着一本又一本的相册,在一派温馨的气氛中,听老两口悠悠讲述CJ小时候的故事。
到了此时,似乎一切又回到故事最初的原点。
伊森毫无意外地认出了贝利,他笑着对CJ解释了有关前世今生的故事,艰难地跪在地上,与麦克斯完成了那个经典的踩背接飞盘游戏。
我想,不管导演还是原著作者,一定是一个温柔的人。
他们送给观众一个童话般美好的设定,让我们愿意相信,或许所有毛孩子都可以承载上一世的记忆,不远万里回到自己的身旁。
而那些与我们初次见面就异常亲切的狗子们,或许也不仅仅只是投缘这么简单。
影片最后,麦克斯陪伴年迈的伊森,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它在旁白里说:我每次离开,伊森都陪在我的身边,这一次,终于换做我来陪他了。
后来的后来,麦克斯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这一次,它终于放心地离去。
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CJ孤苦无依的人生中,用尽全力给了她温暖和陪伴。
现在,CJ有了特伦特,有了宝宝,也有了重归于好的母亲,往后的人生哪怕没有自己,都再也不会再孤单了。
这就是动物们表达爱的方式。
它什么也没有说,却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朦胧中,麦克斯一路奔跑,穿越那片熟悉的麦田,变成大狗,变成莫莉,又变成贝利。
麦田深处,是它深爱的主人。
经历过七生七世的漫长轮回,它终于重新做回贝利,回到伊森的身边。
与其说这是一条狗的使命,不如说导演是在用一条狗的视角,传递忠诚与陪伴的力量。
它让我们看到表达爱的另一种方式,更纯粹,更不计回报,更容易感到满足和快乐。
人生最大的惊喜,不过是失而复得。
就像贝利与伊森无言的默契:有你的地方就有家。
我找到你,你认出我,这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
【关于作者】笙笙不兮,文艺水瓶女,心向暖阳,谋生,亦谋爱。
如果喜欢我的文字,欢迎点击上方头像关注,我们评论区见
从第一部就看了,毛孩子家人们应该都抵抗不住这部电影的感动吧,边哭边看,边看边哭,抱着狗子哭,嘤嘤嘤。
电影中所传递出来的温暖和治愈,也能使人动容。
它既有狗狗与人类之间“友情”的表达,又有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表达,更有关乎亲情的和解与回归。
因为它会让你感受到爱与治愈,也会让你明白陪伴的重要意义。
忠诚 狗狗每一世轮回都会找到你,它可以为了你,去救人。
也可以为了你,去牺牲自己。
或许生命很短暂,但是为了你,它愿意 。
他们每日都在家门口盼着主人归来,他们把主人当做自己的全世界,他们把生命中一切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对主人不离不弃的陪伴。
爱你,应该是它活着的意义。
对于我们来说,狗狗也许只是人生活的一部分。
但对于狗狗而言,但你却是它生命的全部。
请珍惜每一只爱你的狗。
比第一部稍微有一些牵强,从寻找女主的各种偶遇以及超神的发现能力。
但是喜欢女主,也喜欢狗狗和人的幸福,也有老一代主角的朴实生活价值观。
总而言之,好的题材和立意成功了一大半了。
不是很理解评论区说的人的狂妄自大和狗狗被一家人纠缠的可怜,何必呢。
喜欢狗狗和女主,看电影就好啦~这就是一种简简单单的陪伴啊。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命运坎坷,但是身为主角能获得一个好朋友长久的陪伴和帮助,我何尝不希望自己也可以拥有这样一份感情呢。
总有一些对美好事情的向往,我觉得这并不是自私地让狗狗永远永远与我挂钩,而是真心希望真实生活中也可以有这样的爱。
至于剧情的漏洞和一些可能的不太正确的操作,let it go吧。
“我离开了那么多次,每次他都在我身边,这次有我在他身边” 贝利延续了第一部的轮回转世。
在农场陪伴守护伊森(丹尼斯·奎德饰)过着幸福快乐的狗生。
伊森家也迎来了新的小生命小孙女CJ,家中热闹非凡,其乐融融。
而美中不足的是伊森的女儿格洛丽亚(贝蒂·吉尔平饰)因为丈夫的去世情绪低落,与全世界为敌,终于有一天她带着女儿CJ离开了伊森家,伊森再怎么挽留也无济于事。
雪上加霜的是大狗贝利年事已高,到了告别的那一刻,伊森满心不舍地含泪送贝利最后一程,并且嘱咐贝利下世去找CJ做她的守护天使……
贝利接到使命转世投胎成为了一只比格犬莫莉。
很快CJ与邻居大男孩特伦特(刘宪华饰)一起来领养狗狗。
莫莉和cj相遇了他们久别重逢,一见如故,cj决定收养莫莉。
转眼间cj长大成为了一个18岁的少女,情窦初开的她无法分辨好坏遇上渣男,在一次为了逃避渣男纠缠的公路追逐中出了车祸,渣男扬长而去,好在cj有系安全带才幸免于难,而莫莉却没这么幸运,不过莫莉会转世投胎的技能,而且使命在身,他将和cj来生再见。
贝利又一次经历轮回,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如愿的,而这一世cj与他擦肩而过,还好主人对他不错,平静的度过了一生。
贝利的每次轮回都是为了他的使命保护cj,这次虽然身材变小了但是任务不变,贝利抓住机会紧咬不放终于回到了cj身边。
这一世贝利好好把握,尽忠职守,一路见证了cj的成长,一次偶然的机会贝利帮助cj找到了失联多年的特伦特,他俩从小就两小无猜,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神奇的事发生了贝利用毕生所学发现特伦特患有癌症,并第一时间做出预警,cj劝特伦特去看医生检查,果不其然特伦特确诊为癌症,特伦特并没有放弃积极治疗,在这期间cj与贝利不离不弃,互相依赖,互相照顾。
终于医院传来了好消息特伦特已经康复了,这一切都归功于贝利。
经过这次的生离死别cj与特伦特更加珍惜彼此。
贝利不仅治愈了特伦特还帮助一大家子人重归于好,治愈了家庭的裂痕。
cj也明白了亲情的可贵于是带着特伦特和贝利回到了爷爷伊森家,贝利理所当然是最兴奋的,他不仅完成了保护cj的任务,而且还能回到伊森身边,无论他身材变成什么样,伊森总能第一时间认出他,伊森才是他永远的主人。
天下没有不散宴席,伊森老了,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贝利静静地守护在伊森身旁陪他走完最后一程。
贝利完成了他一生的使命,一生只忠于一个主人,当贝利走完这最后一世时他可以不再轮回,永远陪在伊森身边,在另一个世界再续前缘......
实在忍不住眼泪掉下来,有狗狗的催泪电影真是屡试不爽。
这次依然以轮回为第一视角,而对象变成了主人的孙女,亲情,爱情,友情要比第一部阐述的更多,永远不变的是贝利的那份真情,无条件的爱,哪怕生生世世轮回都会守护在主人身旁,完成他的使命。
本人也是资深铲屎官,在我生命中经历过很多狗狗,有的却是有缘无份,人与狗之间也讲究缘分,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得不到。
是狗在选择主人而不是人在选狗。
现在养的金毛是陪伴了我十年的家人,伙伴,兄弟。
依然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的拥抱,壮年时的调皮淘气,受过的伤,流过的泪历历在目,现在你老了虽然没有了当年冲劲,但你依然能够倔强的摇起你的尾巴扑到我的怀里,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起度过,你见证了我的成长,我开心时你在我身边,我失意时你在我身边,没有你的陪伴我怎么能活到现在?
我不知道你还能陪我多久,相信以你的状态最起码一万年,如果你能像贝利那样轮回,我希望我们生生世世在一起,我知道你愿意,我也愿意!
最后它还是找到了以前的它玩的球。
多么美好,愿多年以后,我们还心系对方,为对方留着最重要的东西,即便偶尔也觉得对方不会来,永远不会来。
但若留着呢?
何不留意,你身边的或许某个不经意的人,是某个你曾经生命中重要的人,也是被你忽略的那个想找的人。
不要在寻找的过程中,忘了初心!
最后所有重要的,都重新回到了那个孤独的人的身边!
他不会差,因为当初他先上妈妈逃离火灾现场,再让贝利走,最后才是自己!
故事告诉我们,养一条好狗远远不如找一个好男闺蜜重要
一条狗的使命是陪伴,照顾与被照顾。上一部的延续那种感觉,真棒。打四星是因为这部电影它只能承受那么多,再满就溢了
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偶尔尝尝可以,顿顿吃也会烦的……
狗的戏份很少,像流水账,没什么出人意料的剧情,和第一部差太多了
我不喜欢狗的记忆会延续这件事情,认真起来会很乱的。。每条狗都是忠诚与一个主人,如果记忆延续,每次重生都是对新主人的背叛。不符合狗生的逻辑。
感受不到泪点,狗狗的使命就是效忠一个主人吗
爱狗的女生运气都不会差。
与第一部大同小异,有些审美疲劳了,但还是把我看哭了,没办法,狗狗一直就是我的弱点。
真是狗尾续貂,为了狗狗的轮回守护,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描述的如畜生一般,家人如此,朋友爱人如此,所有的矛盾与和解都强硬的让人出戏,上一秒接吻,下一秒谋杀,前脚相互扶持,后脚分崩离析,绕了一圈,最后再无一例外理想大团圆,被强行赋予台词和情感的狗狗只是欢乐和温暖的调剂,这样的好莱坞酸臭情感价值观一次次真的看腻了,并且越来越嫌恶,角色塑造简直是灾难,强行煽情毫无底线,拼命榨取宠物的商业价值,毫无纯真感毫无人性观,烂俗透顶,代入感几乎为零,这一集恕我无法打call!★☆
我看哭了,我旁边的女生也看哭了,我把自己唯一的纸巾给了她。
昨晚在中央6看的配音版,男主竟然是刘宪华,震惊!有点狗血,但看着还不错,讲亲情,成长,青春。
两星半
虽然故事平淡,还有以人类为中心的嫌疑,但其中的陪伴、守护、重聚和原谅还是打动了我。也温暖了一颗挺久没有去过电影院的心
其实我对忠诚这种美德要求并不高,但编剧刻画了一条极其忠诚的狗,转世给乔这个新主人却非常不忠诚,来体现对女主的忠诚让我感到不适。为了那恋爱的酸臭将男女主强扭在一起也很别扭,非常套路。最重要的是女主看上去自强自立,但从头至尾都在依附男性,这个最让人反感了。
没看过《狗使1》直接去电影院看了《狗使2》,的确很好哭。之前关于狗的题材我只接触过《忠犬八公的故事》,以为剧情会类似,没想到是狗狗经过一个个轮回保护女主,并且这已经超出了宠物感情的主题,将其升华到了家庭、朋友以及爱情的层面。该片也出现了中国小哥男主,当时还觉得眼熟,原来是刘宪华,这算是个中美友谊的见证吧。
哈哈哈哈,还是熟悉的味道呢
emmm爱情线有点糟糕 但是狗勾感情线还挺好看的 汪汪队立大功!
这一家人真费狗啊
狗狗抱抱TAT
怎么会有这么土的电影,里面的坏人角色全都是cliche,真的有被侮辱智商的感觉,狗狗再可爱都让人看不下去。Ps:Henry演的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