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月:24层女主听了楼上的话,只吃自己选的食物,这样大家都会有饭吃,不会饿死。
还监督胖子。
21层不守规矩的家伙吃了胖子的披萨,从楼上得知,21层会受到19层、20层4人的惩第二天,19层、20层、22层、23层8人居然没干过21层。
前2层4人清理不守规则的家伙,保持通信链畅通,楼下的人不但不能吃楼上已死亡人的食物,还要清理掉他们生前选择的食物。
只吃自己选的食物。
但食物可以交换。
这就是饥饿站台的规则、法律,忠诚派的规则。
女主系了系衣领第一颗扣子,貌似忠诚派扣子都是系上的。
女主相信了忠诚派,只吃自己的食物,大家都不会饿死。
第二个月:180层女主看见楼上先系第一颗扣子,表明立场。
看到楼下的人有些疯癫,得知消息:上个月165层25天没有吃到东西。
看来法律就坚持了前5天,因为楼下的饿这个样不可能是后5天。
看来法律执行的不是很快,饿了不知道多久,听到消息168、169层胡吃海喝,他们还试图破坏通信链。
第二条消息:寻找上个月破坏规则的位置。
胖子饿的不了了,还染了病,他就是因为不守规矩才来这里,他怀疑因为自己在24层时偷吃导致了180层没饭吃,不管什么原因,他受不了了,他选择遵守规矩一次,他选择了解脱。
第三个月:51层女主换了新室友,先系了扣子,从楼上到71层都是都是新人和忠诚派。
而女主看室友没有系扣子,以为他是新人。
从上面得到消息,46层和更高层有野蛮人,上面的受膏者会平定野蛮人。
从下面得到消息,54层是上个月第2层的野蛮人,现在伪装成忠诚派。
女主因为胖子的死,仇恨破坏规则的野蛮人,想要报仇胖子杀野蛮人。
从上面得到消息:受膏者达进芭比消灭了野蛮人。
室友想逃跑,去下面找到画,带着女主下楼了,52层有一人没有阻止女主下楼,也没有下楼去执行自己的任务,所以他后来是双重背叛,女主骗了53层是上面的命令增加人手,53层没有阻止女主,所以53层后来没有被忠诚派清算。
室友想要下去,却被女主阻止了,是因为室友知道,如果不下去,就会被受受膏者清算死路一条。
室友说出了自己的秘密:因为室友选择的是李子,她曾给同样没有吃到足够营养的人食物,结果被受膏者断手,她意识到要么一直吃李子到骨瘦如柴饿死,要么就当野蛮人大吃完被忠诚派清算,她只有逃跑才能赌一把活着。
女主也意识到自己的可乐派,早晚也是一死。
达金芭比来了,所有人得到了清算。
女主断臂,室友扒光绑在站台上等死。
第四个月:72层新室友胖子,没有系扣子,女主系扣子发现已经断了,楼上是系扣子的忠诚派,楼下是上个月住205层的,他憎恨忠诚派,因为在205层忠诚派根本保护不了他们,所以他没有系扣子。
结合第二月180层没饭吃的情况来看,忠诚派的受膏者貌似也不会下去很多层。
女主已经知道自己早晚一死了,本来还想系扣子,听到楼下抱怨忠诚派,她明白法律也不见得会越来越好,她只能放手一搏,寻找逃跑了。
女主和新室友下楼了。
想反抗忠诚派就得有更多的力量,73层大黑很愿意加入,74层没系扣子的加入了,75层没系扣子的加入了,越来越多没系扣子的加入,也有一些没系扣子的选择拒绝。
来到93层,女主终于找到了前室友说的画,吃掉画上的油漆,化学原料抵消迷药。
第四个月:女主带着自由派下降到93层找到画布女主只是利用自由派,寻找逃生的画布,否则女主自己下不到93层就会被忠诚派KO了。
达金芭比来到了92层打算饿虚弱自由派,然后再下来灭掉自由派。
自由派两条路:投降处死带头者,要么等死。
有人想要投降。
新室友胖子选择第三条路:下楼吃掉其他忠诚派。
达金芭比有2个选择:1是下楼硬钢自由派,2是放任不管,但接下来后面的200多层将剩余的都是自由派,又或者说即使有忠诚派苟活,他们也对忠诚派领袖失望透顶,都不管自己信徒死活的派系能立住吗?
剩下的200多层的自由派等待下一个月重新分配楼层的时候,他们将彻底铲除忠诚派。
所以达金芭比只有一个选择,集合楼上的忠诚派跟自由派硬钢。
双方派系团灭,秩序、法律终结。
达金芭比对女主说:“你已经给所有人判死刑了。
”有秩序,至少可以活一些人,没有秩序,恐怕胡吃海喝,食物出不了前30层。
女主是因为动物艺术使用的危险道具,但还没有防护,导致男友儿子的死亡,人们告诉他危险了,但她为了荣誉和金钱置若罔闻,他来监狱是为了原谅自己,得到救赎。
可是人们告诉他遵守法律了,她还是没有尊守,看来她的牢笼她自己永远也解不开了。
影片开始一群孩子有序玩滑梯,虽然慢,但是还有人能继续玩滑梯;影片中间,秩序混乱,有一个人打破规则,大家都无视规矩,都睁着跑到滑梯顶点,没有人能继续玩滑梯。
影片末尾,一个黑孩问鼎了滑梯顶点,他被带去了饥饿站台。
333层的站台,每层都有人清理,在这失重的状态,女主逃生又怎么能到达顶点逃生呢?
就算他到了顶点,那工作人员就有333X4的人,1V1000多?
能逃生吗?
有的人质疑失重,就当失重是磁场吧,工作人员有这个技术能力,不要纠结这个了。
女主最后要救这个男孩,是因为当年她害死了男友的儿子,她想要灵魂的救赎,这一次她不会放弃孩子。
饿的得和的,两眼发昏,撞上了墙。
女主逃跑不了,饿也饿死了,撞墙也是解脱吧,总之她的结局终归一死。
最后,我不明白最下面的人是怎么回事?
是死了吗?
小孩为什么被送去饥饿站台了。
这样会不会大家都不会死🥹,如果时间不够的话,就第一层的人组合n份,下一层的人接着组合。
如果餐桌上放着666份盒饭,很清晰平等,每个人就吃一份,那也会少点混乱吧。
归根结底还是把大家抓来监狱的人的错。
如果清晰分配成666份,还是有人多吃,那就是私欲问题了,要把多吃的人干掉。
这样用秩序派的方法还是合理的。
秩序派现在的问题是,选了吃李子的人会死。
(我不觉得那一桌子食物能够666人吃🥹)
“我们杀人,是为了创造一个没人再杀人的未来。
只有恐惧能制服野兽,恐怖就是信息。
” -被受膏者信奉的救世者。
第二部的设定和探讨的内核和第一部相反:当人们遵守规则,“忠诚派/宗派主义者”为了维持公平、严格执行他们制定的法律甚至惩罚了正派的人、让正义者无辜受害白白牺牲时,引发反抗,聚集新的团体来对抗那些“忠诚派”,宣导自由,曾被大家唾弃的贪食者反而成为了群众心之所向。
最终的结局是两败俱伤,无人幸免。
“我们是自己的囚徒,那一个牢笼,是逃不掉的。
”每个人来到监狱坑/饥饿站台都有个原因,都有也仅有一样可以选择的食物作为每日仅有的餐食(也可能一个月都吃不到),仅有唯一一件可以带进来的物品。
虽然没有1那么有深度和节奏紧张,但单看2来说也是很有社会性、伦理道德探讨价值和意义的。
另外一场人性实验。
最后那里没看懂:关于最下面那群孩子们抢着爬上去滑滑梯,越堆人越多,最后金字塔尖上的小男孩被pick带走,却送上了饥饿站台最底层333层。
应该也是女主想要拯救的被自己艺术展上的艺术作品误杀的男友儿子。
女主最后本打算逃跑,看到对面的小男孩后毫不犹豫的去守护他,最终落入最底层,和其他没有逃出饥饿站台生命终结于此的人一样。
结尾1和2的主角汇聚于底层。
第一部的男主1对男主2“咱们风雨同舟一起赶路。
咱们命运相同,有福同享。
”
《饥饿站台2》看似展现给观众一场秩序派与自由派的战争,但问题是,绝对自由主义——或者说,以电影中呈现出来的,无政府主义、混乱主义、达尔文主义——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法形成组织。
换而言之,一个真正绝对利己的人,根本就不会参与到女主所煽动起的“反抗”中。
就像一个合格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不会承认自己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要知道,挑战现有秩序,本质上是一种利他行为。
如果一个人真的信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以及“绝对自由”,那么他绝对不会为另一个人做出自我牺牲。
他会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在有的吃的时候,服从秩序派的权威;在没得吃的时候,下到下层,去吃别人。
因此,这部电影根本不是混乱/自由派与秩序派的对抗,而是秩序派与秩序派的对抗。
女主所煽动起的暴动,本质上是在用另一种秩序——有的吃就随便吃的秩序——取代忠诚派的秩序。
换而言之,女主不是混乱善良,她是守序邪恶,而忠诚派显然是守序中立——或者说,同样偏向于守序邪恶。
至于电影本身,女主本身是个非常糟糕的角色,她的人物动机太薄弱了,根本就是编剧的牵线木偶,导致整部电影的主要矛盾的爆发也极为牵强。
真是应了那句话:形式大于内容,但你要说形式有多高级,也没多高级,但还是大于内容。
结合第1部第2部来解析,为了方便介绍用前传来表示第2部,后传来表示第1部。
主要解析剧情中人物的一些细节,主要就是叙事的表层结构中人物之间的一些现实与幻觉分辨,还有真话与假话的分辨。
至于叙事中隐喻的深层结构,有很多人讲了,我就不说了。
先说结论,再说分析关于老头: 老头到底吃了几个月的人肉?
还有老头真的是像他说的那样环境所逼吗?
老头应该吃4个月的人肉,老头就是纯正的出生,压根不是环境所逼。
老头在刚到垂直监狱第1个月的遇见前传女主,这个时候是72层他刚到监狱第1天,而且他还能吃到食物,前传女主提出组队,他当场答应了,开始冒着生命危险,造反搞事。
他才不管也不相信什么秩序和长久,他就是天性喜欢为非作歹,按照后续他这个人物体现的理性来看,他这个时候决定这样干,其实是好处不大的,他依然选择这么做,这是个纯出生来的,纯粹是喜欢杀人破坏秩序。
并且第2天忠诚派断粮,他就带头提议吃人肉,然后他第1个月就只有第一天是吃正常食物,其他时间都是吃人肉的自由派。
按照这老头的在第一部也就是剧情后传开头中说他经历的层数72/26/78/43/11/79/32/8/132,乱战结局死了一堆人这个时候老头还属于72层,但维持秩序的忠诚派都死了,那就肯定会混乱,后转开头他和男主一起,他也说了48层是能吃到东西的,也就是按50层以后又没有食物了来推算,他应该吃了4个月人肉。
只不过还有一点,我没想明白:后面在大乱战中又杀死了同样破坏秩序系阵营中的老女人,为什么会杀老女人?
我不知道。
明明之前他和老女人在自由派吃人的过程中怀抱唱歌跳舞,但按照他这个人物性格来看,也可能是当时杀爽了,队友也杀。
还有老头后传时候说,他在132层坚持了8天,有更上层的人自杀了,和队友一起吃人肉,这这也是明显的谎言,分明就是他把队友刀了给吃了。
关于亚洲女人: 前传亚洲女人,应该是想维持第2步前传中的秩序,是秩序忠诚派的一员,她只杀破坏秩序和没有道德的人,她救男主是因为她感觉到男主存在善意,可能成为维持秩序的忠诚派,后面剧情发展也显而易见,符合这一点推测。
至于什么所谓的找孩子,亚洲女人自己从未亲口说过,也没有回应过,片中各种人会有真话和假话,这是其他胡编乱造者的假话。
关于后传男主 我觉得在第1部的后传中,男主的设定明显高位很多,他是一个很有人类之光的角色。
最后结局,抛开幻觉和隐喻的深层结构,后传中结局的小女孩其实是不存在的幻觉,后传剧情的表层结构,就是他和黑人队友一起死了。
关于前传女主 我觉得第2部的前传中,女主有多愁善感,比如她和两个狱友中的互动,但这是次要的,她这个人格最主要的是只要关切到她的自身利益,她为了越狱不顾其他人死活的,故意挑动事情,就是这个逼,直接和间接搞死一大堆人,总结判定,我觉得她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
可能有佐证说她在自由派吃人的时候,她不吃人肉,但这绝不是她能洗白的点。
我说了不关切到她的切身利益,她多愁善感,关切到她的切身利益,她就是六亲不认。
最后结局,抛开幻觉和隐喻的深层结构,女主在大乱斗中没有受致命伤,吃了那幅画的碎片并不能让她在转换牢房时假死逃脱越狱。
转换牢房时释放昏迷气体,她是成功清醒了,还看见和躲避了监狱工作人员,但最后她还是中毒死了。
因为吃之前她没受致命伤,如果画的碎片只是克服昏迷气体,没有副作用,那她还是有体力逃脱的,但是剧情没有显示。
还有为什么说是中毒死了,而不是被老头给吃了呢?
因为她们转化层数是换到26层去,老头不用吃人肉。
剧情最后的小男孩也是幻觉,代表着隐喻的深层结构,在表层剧情结构中的现实是不存在的。
注意:以下内容出自deep seek的总结,已经上映一段时间的影片,有一定时间沉淀的,我觉得可以直接和DS聊观感,比自己翻影评简单直接多了。
《饥饿站台2》作为《饥饿站台》系列的前传,延续了垂直监狱的极端设定,但通过更复杂的叙事结构和角色关系,进一步探讨了社会制度、人性异化与权力博弈的主题。
影片以更黑暗的视角揭示了监狱系统的起源与运作逻辑,并通过角色的挣扎与选择,展现了导演对社会阶级、资源分配和人性本质的批判性思考。
一、前传故事的核心情节监狱系统的形成与规则影片设定在“饥饿站台”垂直监狱的早期阶段,展示了最初的秩序如何被建立与崩坏。
监狱共333层,每层两人,食物从顶层逐层下降,底层几乎无资源可分配。
前传通过新角色——女艺术家和胖男人的经历,揭露了“只吃自己份额”规则的虚伪性810。
规则的双重性:表面上是公平分配,实则为上层阶级的剥削工具。
即使角色试图遵守规则,也无法阻止资源被上层掠夺,最终底层陷入人吃人的绝境59。
帮派系统的引入与冲突前传新增了“忠诚派”(受膏者)与“自由派”(野蛮人)的对抗。
忠诚派通过暴力维护表面秩序,自由派则试图打破规则求生。
女艺术家从理想主义者逐渐沦为冷酷的求生者,最终联合自由派摧毁了既存秩序,但新的混乱也随之诞生289。
主角的救赎与失败女艺术家因过去过失(因艺术创作导致他人死亡)自愿进入监狱寻求救赎。
她试图通过遵守规则赎罪,却在目睹规则的无情后选择反抗,最终与忠诚派领袖同归于尽,导致监狱回归原始混乱39。
二、核心理念与隐喻阶级固化与资源分配影片通过垂直监狱的层级结构,隐喻现实社会的阶级分化。
顶层享受资源过剩,底层则因饥饿被迫同类相食。
即使角色试图通过“公平分配”规则自救,也无法改变权力结构的本质——上层通过垄断资源巩固地位,底层只能接受剥削1810。
秩序与暴力的循环前传揭示了秩序建立的暴力本质:忠诚派以“法律”之名镇压反抗者,但维护的只是少数人的利益。
当自由派推翻旧秩序后,新的权力体系同样依赖暴力,暗示任何制度都无法摆脱压迫性的内核38。
导演借此批判了“以暴制暴”的无效性,以及社会变革的困境79。
人性的异化与救赎的可能异化:角色在极端环境下逐渐丧失道德底线,如女艺术家从维护规则到背叛,胖男人因饥饿选择自杀。
这种转变揭示了生存本能对人性善的吞噬59。
救赎的象征:影片多次出现“孩子”意象(如奶冻象征希望),暗示在绝望中仍存在人性的微弱光辉。
但最终,这种希望被制度碾碎,暗示个体救赎在系统压迫下的无力39。
制度的虚伪性与个体的渺小前传通过角色对话和情节设计,揭露了制度设计的荒谬。
例如,规则要求“只吃自己份额”,却默许上层浪费食物;所谓的“法律”实则是权力者操控的工具。
个体在庞大系统中如同蝼蚁,无论是遵守还是反抗,最终都难逃被吞噬的命运810。
三、导演的深层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映射影片中的垂直监狱被视为当代社会的极端缩影:资源垄断:全球前1%人口掌握多数财富1;法律的双标:既得利益者制定规则,却不受其约束8;个体的无力感:普通人面对结构性压迫时,往往陷入“改变规则”或“适应规则”的两难710。
对理想主义的解构导演通过女艺术家的失败,否定了单纯依靠道德或规则改良社会的可能性。
她的反抗虽摧毁了旧秩序,却未能建立新世界,暗示社会变革需要更深刻的系统性重构39。
希望与绝望的辩证影片以“孩子”和“滑梯”的意象收尾:有序的滑梯象征理想社会,混乱则导致无人受益。
最终,一个黑人男孩登上滑梯顶点却被送入监狱,暗示希望与压迫的永恒纠缠——即便个体突破层级,仍可能成为新制度的牺牲品39。
四、争议与评价叙事与深度的失衡部分观众认为前传在视觉冲击和血腥场景上超越前作,但叙事节奏松散,主题表达过于直白,削弱了隐喻的含蓄性710。
哲学与现实的张力影片提出的问题(如阶级矛盾、制度缺陷)具有普世性,但未提供解决方案,引发观众对“无解困境”的无力感810。
这种开放性恰是导演的意图:迫使观众直面现实社会的相似困境512。
总结《饥饿站台2》通过前传故事,完成了对首部世界观的补充与深化。
它不仅是血腥的生存游戏,更是一则关于权力、人性与制度的黑暗寓言。
导演试图告诉观众:在资源垄断和阶级固化的社会中,个体的挣扎往往沦为系统运转的燃料,而真正的变革需要超越暴力与规则的桎梏。
正如影片结尾的滑梯隐喻——秩序的崩坏与重建,不过是同一场游戏的循环。
相较于第一部感觉逻辑稍稍有点没跟上 感觉导演想要表达的很多 但是一股儿脑的全部倾倒在第二部有些让人撑的脑筋转不过弯来。
⁻大致认定为第二部为前传 在挑战人性的"游戏"面前 也曾有先人制定规则。
随后又出现一批批挑战反抗者 互相抗争、伤害。
而领袖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一个个新思想的诞生。
在思想还未证实之前 大家都选择默默服从规则的安排 可等到在那批人中出现了反抗者。
一个不一样的发声与思想出现 即便规则被认定有利于所有人 可并非所有人都是乖乖听话的 他们又引领着一批人去挑战权威与规则。
相互抗衡的两组思想以死亡作为代价警示下一批人群。
而从被挖去双眼的规则守护领导者话语中不难得出此前也有不同的声音执行者与逆反者 而他顺从了最后胜出的那方 并笃定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很多时候人们都是随从者 可能有思想的苗头 但都是等待着那个勇敢的领袖发声又或经历惨痛的代价而做出适应那个站台 那个社会的抉择。
⁻人性也是经不住猜测的 看似平和天真的面孔之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醒着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或许是为了自保 有警惕意识 但在站队及出卖的那一刻 人性又一次彰显了其可怕的面貌。
⁻孩童们由最初的秩序玩耍直至最后的哄抢登顶 显然 这套人性的法则并非专属于成人世界。
而胜出的那位登顶者却被带至了成人游戏中的最后一站 最险恶的不可见底的希望渺茫的那一层。
这是惩罚还是胜利 又或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人性挑战。
⁻可能那些孩子代表的是成人内心最纯真善良的那一块净土吧!
这块净土或许是在人们内心各种思想碰撞中所诞生的的呢。
可即便胜出也仅仅埋葬在人性测试的最后一个关卡。
第一部男主角的第一个室友,就是第二部女主角的最后一个室友,第一部的男主角也在片尾出场。
不如第一部,吃了画就能假死的设定非常突兀。
顽固暴政的公平秩序VS自私个人的自由无序,明明是个很好的看点,但拍的明显一般。
女主角是典型的“我润后哪管洪水滔天”,消灭了捍卫法律的忠诚派,导致第一部时整个监狱已经彻底混乱了。
结局依旧和前作一样扣分,花里胡哨故作高深,第一部男主角和第二部女主角还是认识的。
本来能三星的,但女主角太抽象了,再扣一星。
第二部就是第一部的前传没错了,感觉两部电影就是一个有序和无序的轮回,第二部加入孩子爬塔滑滑梯的场景应该就是像up说的那样体现有序到无序的状态,不过我更倾向于孩子是虚构的,也就是第一部的男主和第二部的女主在逃脱前就已经死了,站台带走孩子是幻象,第一部男主应该是在下降到足够低的层数的时候就战死了,第二部女主有可能在吃下毒画以后直接被毒死了或者跟着尸体堆被一块处理掉了,而且出了333层以后出场的都是前面已经死过的人,所以我认为到这个时候就已经确定他们凉透了,送上去的孩子可能就是他们心中的执念,对应第一部男主想做有意义的事,第二部女主害死前男友的孩子。
实际上第二部女主就是铁出生,之前监狱制定的法律是正确的,保护每个人的食物这样就有更多的人能够获得食物,虽然并不能保证底下的人都能够活下来,但是确实有更多的楼层获得了食物,而且只要遵守规则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受膏者实力越来越强,最后就可以保证每一层都能获得食物而不饿死,而女主认为这里的法律只保护了每个人点的食物,所以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人被饿死的情况,实际上如果通讯链能够完全建立的话,每个人是可以通过交换获得自己所需的食物,也就是说法律不仅保证了自己能够获得应有的食物,还可以保证自己有机会与别人交换其他食物,这里就体现出暴力执法机构的重要性,如果受膏者实力够强能够镇压反抗者,那么就不会有第一部男主遇到的状态,整个监狱坑会逐渐向更公平的方向发展,但是很可惜两方阵营基本上是同归于尽了,前人牺牲建立起来的秩序毁于一旦。
有人提出异议说:女主并不是不想遵守法律,在她室友死前一直遵守的挺不错的。
她厌恶的是受膏者为了执行法律过于严苛近乎变态的管理方式,例如女主的男室友和女室友,一个吃了一口死去战友的食物,一个为了救人投喂了死去战友的食物还主动去进攻野蛮人,他们真的罪该至死吗?
绝对有比断臂或者处死更好的处理方式,她不是厌恶法律,而是厌恶这些和法西斯一样的独裁者。
其实我们把把视角代入监狱这个环境里就会觉得合理了,如果不严格执法的话每层人都可能会想出各种借口来剥夺其他人的食物,而且就这么严格的执法还只能保证食物送到170多层,如果人性化执法的话可想而知。
受膏者瞎眼说的挺明白的,你觉得正义的手段,对别人可能是不公平的,每个人想法不一样,全都出手就乱套了
看似前半段批判专制主义,后半段批判自由主义,但实际上不难看出创作者实际倾向前者——至少瞎子能让更多的人吃上东西。
在外部恶劣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专制的秩序好过自由的无序,甚至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自由无意义。
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对应的例子。
假设平行世界新冠病毒的致命率一直维持在2020年初发现时可怕数据——这好比无法改变的监狱环境,历经三年高强度的封控但始终能保持只有较少人感染,但各种严苛的规定以及实际执行者的加码,不可避免地和被管理者人的本能发生冲突,最终高强度封控在无数“反抗者”的砸门下崩溃,全世界一起在高致死率的病毒面前死去。
第二部的片尾更像是对第一部的嘲讽,无论“反抗者”一厢情愿地送多少所谓的希望上去,根本不会对监狱内低组织度的乌合之众产生任何改变,遑论让众人良心发现。
当然,电影仅仅是电影,世界上一成不变的外部环境少之又少,并且当面临真正威胁生命的危机时,是否会有如此多的人选择盲目顺从自己所谓渴望自由的本能,这也值得商榷。
人的黑暗深不见底。
站在权利顶峰却双眼皆盲的法律是吃人的法律
跟《小丑2》一样,毫无意义的续集,其实说是续集更像是前传。除了对背景世界观进行补充,其他也没什么了,血腥程度和故事剧情拓展比第一部多,最后十几分钟是真意识流...本来能向艺术程度奔去的,可惜想讲的太多,但都没有讲清楚。
没有那么舒适 没有那么震惊 没有那么收获
没有法律与规则的社会是疯狂的、混乱的、虚无的、堕落的、毫无希望的。但法律与规则,从来就只是用来维护秩序而非维护正义。只要阶级开始形成,公平就会首先阵亡,其最终走向必然是基层固化。高层是睥睨众生天龙人,中间层是理性法制和稀泥,底层是红缨枪民主党。革命终究不是请客吃饭, 理想、道理、欲望、人性与现实之间,只差了一把杀猪刀的距离。热衷于搞“流血统治”的法国大革命大佬罗伯斯庇尔(即剧中的忠诚派),终究也逃不过“国民公会”为其准备的“热月政变”豪华套餐,最后与路易十六也算殊途同归。杀猪刀握在谁的手里,谁就拥有“最终解释权”,谁就能够主宰一切。彩蛋衔接前作的结尾,显示了儿童(希望与人性)的真实存在。与前作相比,故事的世界观并未得到补全与扩展,全程可见复制粘贴及为了隐喻而隐喻,几乎没有了惊艳感。
法律是意志中的爱,根号里的负一。
没看懂
看了50分钟,尽力了,一点意思都没有,和第一部比起来差远了
续作从人性惊悚片转为意识流是最失败的延伸,是对爆款IP的浪费。这部虽延伸了前作对阶级固化和资源分配不均的探讨,映衬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抗,在下层甚至没有反抗的资格,但对人们在极端环境下的无力感描绘极度缺失,也几乎毫无感官刺激,而是用所谓的“艺术”带着观众神游了将近两个小时。人性元素体现也微乎其微,全篇几乎都在输出整个体系的矛盾,天平严重向宏观层面倾斜,忽视了该有的细节化处理。最失望的是世界观没有任何拓展,前作中“0层”这个重要关键词也毫无涉及,通俗点说就是拍了个寂寞……
高层人温饱追求纪律,底层人饥饿破坏规则,中间人只有唯唯诺诺的服从,没有惩治违法的权利(所以,你看,正当防卫有多难)。。。。人性的多米诺骨牌,社会的合分之势。恐怖就是信息,是威慑;残暴是执行,是手段。任何名义的集权之后又是残忍的压迫,不断有人反抗寻求自由,不断有人起义流血牺牲。结合第一部内容,无论是约束还是自由,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任何规则的执行都难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作为前传,讲述的是小型社会的演义,和个人情感的囚笼,也补充了站台前后的布置场景,但情绪塞的太满,剪辑异常跳跃,还有语言不通的念经令人云里雾绕。
什么才能凌驾于法律和秩序之上?以及终极牢笼是自己的。大概有5000部749局那么好看,怀疑陆川单纯没脑子或者从不看外国电影
自由 民主 混乱 团结 纪律 集权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四年甚好 永生不妙
连刷饥饿站台12,居然比第一部好,1比较重视极恶的形成,回答的问题简单,2厉害的地方是更多在讨论为调解资源有限阶级优先顺序下形成的期望与失落间的不平衡,规则的出现,当你觉得这片只是到此为止时杀了个回马枪告诉你这是前传??规则永远不完美,总有破坏贪婪肆虐,总有受膏与执法者,同派系内差异也大有不同……深度相较于1上升很多,1更多是惊悚片(渲染饥饿极端下的情绪和恶的发展)2更侧重细思极恐那就是不管谁曾经想维系这个体制或者竭尽所能都只是飞蛾扑火的死迷宫不断循环又循环,回答了第一部里的疑问,丰富化了站台的世界观,最大缺点可能是太想把故事的逻辑弥合与个体人物故事小传两手抓导致有些地方处理矫情也脱离了站台惊悚片的原汁原味了(毕竟看惊悚片只是为了爽啊!)但我仍然认为饥饿站台2是一个值得看的续集(显而易见的)
“法律的首义,是维护秩序,而非正义。”
没看第一部的有难了,第二部上来就快节奏开场,要说第一部是没有法律秩序建立法律秩序,那第二部就是所谓的保护法律秩序。入监狱坑后听从忠诚派安排,不争不抢,安逸过活,但环境变化,人随之变化,秩序被打破,受膏者出现开始独裁处置,盲眼受膏者强调法律平等,执行酷刑,但过于教条和宗教主义,奉行一人论的精神食粮,看似能维持秩序,但随着野蛮人的开化开始集结反抗,人如同兽管理,自己也遭到反噬。忠诚派、受膏者、野蛮人,政治寓意更加强烈,有反抗才会有进步,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人类思维不断开化,法律秩序需要不断完善。时隔五年的第二部,虽然没有想象那么好,但细品导演还是直白的表达了好多,法律是人制定的,但不发展人类文明社会,那这套法律体系就是限制人类进步的枷锁,法律很难满足每个阶级的需求,法律秩序和民主自由,永远的话题。
远没有第一部好 电影是在可看的基础上讲意义 基础都没有打好
我感觉影片自己定位没搞清,就是个密闭空间悬疑片,玩的就是立意,非整得神神叨叨,百嘛不是,比起第一部多了太多故弄玄虚的东西。
承上启下的定位导致一些设定和结尾的模糊,有一种需要续集去定义评价的感觉。而整体上确实有点像第一部的性转升级版,削减了一些上作的闭锁摩天大楼和阶级讽刺方面的惊悚元素,更重讨论人物情感和政治关系,反而还看起来有深度了一点。会想看看续集怎么圆。
隐喻看出七七八八,但是结局让人看不懂了。就是没治了的意思呗
派系斗争,自由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