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超越理智是唯一的真理” ——缪塞电影开头是许多陌生人对爱的叙述——暗恋、情欲、分手...这些陌生人可能就是电影前的我们,在电影前找到对爱的回忆,对爱的感觉,虽然更多的可能是心酸甚至心碎。
这些陌生人的叙述穿插整部电影,从三人之爱到众人之爱,单恋的感觉一样、分手的感觉一样,核心是爱,共鸣也是爱。
两人初见nicolas的镜头很有意思,两人同框,背影各占镜头的一半,预示了接下来的三角关系,nicolas对他们的爱也是平分的一半。
我特别喜欢电影中有两人同框各占一半的镜头(电影中有大量),还有两人各自特写的切换。
两人再次与nicolas见面时响起le temps est bon的bgm,很妙 特别喜欢多兰电影的bgm,与慢镜头完美的融合,从le temps est bon到bang bang,是两人陷进去这场三人之恋的开始,bang bang的再次响起,两人的爱恋也无法回头。
nicolas自我感觉良好、才华横溢,撩妹撩汉技能满分。
两人对nicolas更多的是爱慕,为什么是”幻想之爱“,因为这种爱更像是单方面的意淫,是单方面对爱的渴望,对爱的追寻。
从多兰与女主与nicolas在一起的表情、送给nicolas的礼物、写的诗,都能看出来两人内心的敏感,对爱的不自信,以及对nicolas的痴情。
两人注定是要被这样的爱慕之情栓的死死地、在爱情中也常是容易备受伤害的一方,爱的胆怯是墙上标注的记号,是凝望着的城市的夜。
两人出去寻欢时镜头呈现单一的红色和黄色与绿色和蓝色,这里的“性”是单一的色彩,不属于这个应该是彩色的现实世界,是灵魂的发泄与安慰,是隐蔽的孤独与对爱的渴望。
三人之恋达不到制衡,两人的矛盾也终会爆发,三人之旅在秋日的落叶和撕扯中画上句号。
冬日来临,思念无尽,想念是信中的“我在属于我们的季节等你',是棉花糖的味道。
特别喜欢这个镜头,两人再次背影同框,这场爱慕也似乎到这里,懂彼此这种感觉的也只有两个雨中的灵魂吧。
可面对爱我们又如何抗拒,在面对下一个nicolas时又只能束手无策的再次踏入这个陷阱。
幻想之爱是个无底深渊。
多兰的每部电影都离不开爱的主题,电影中的他算是本色出演吧,在爱中也是小心翼翼,不断追寻。
暗恋是感情的启蒙 或多或少都有过暗恋经历 美好又苦涩 忐忑而快乐 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之所以能维持三人行 无非都是为了短暂的相处 N左拥右抱 F&M有恃无恐 互不戳穿 后来一系列的相处 争吵 抢夺 表白 送信 等行为渐渐明白原来N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不过是他们彼此放大了对幻想的渴望 当然罪魁也是不停点燃希望的N 于是F不再幻想秋天有人暖被窝 M也不再做爱时幻想N 他们重新昂起头 迈大步 藐视旧爱 或留在心底 并肩去寻找下一个幻想之爱 ps bang bang真的太好听 自恋中带点小性感 做作中带点真情
壹刚看到有影评说加拿大这位年轻得足以让所有人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天才导演一定是GAY,而且还一定是小受,而且已经出柜了,本人表示很淡定。
的确,对于这种很有些妄自揣测的说法,加上第一部电影的半自传性质,加上多兰帅到漫不经心的地步,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这部《幻想之爱》是1989年出生的哈维尔多兰继《我杀了我妈妈》之后又一惊艳之作,里面有接吻,有抚摸,有自慰,有一切可以想到的暧昧,两男一女三个人,一段妄想的爱情。
贰多兰的电影,是活色生香的,镜头里有王家卫浪漫的慢镜头,也有阿莫多瓦的肆意奔放。
被染色的镜头从红,黄,蓝,绿中跳出来,成为电影中的基本语调,犹如一个人的表情,看不出他的轻佻,却是感觉到他的高傲。
这时,剧情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始终有花一样的少年在你耳边喃喃细语。
叁正如一则影评所说,我很喜欢将这部电影定义成青春秘爱片。
剧中弗朗西斯,玛丽和尼古拉斯所形成的三角关系,总是让人想起青春与成长这样的词汇。
但是,多兰太年轻了,他太轻了。
他的成功是因为他的轻,而剧本本身的单薄也是因为他的轻。
轻容易造成的后果是,好看但是没有味道。
三个人的恋情,从可有可无到无疾而终,始终是自说自话式的,爱情,只是一艘黄色潜水艇。
肆其实,爱情是有季节的,严格地遵守春夏秋冬。
爱情是有色彩的,它秘而不宣却又款款而行。
爱情是面目模糊的兽,它真的不需要等待。
刚才接了一个同学的电话,他似乎对于把所有的事情都跟我倾诉感到十分开心,我也并不反感这样的事情,只是脑中开始思考那个始终没有答案的问题:我该把谁当做这倾诉的人呢?
换句话说,他到底在哪里啊究竟?
昨天看了这部片子,到片子的最后面,Frankie向Nicholas表白的时候,他说,可能只是因为秋天快要结束了寒冷的冬天将要来了一个人在家里也许会很冷的如果有一个人可以陪伴着也许会让自己感觉更温暖点的。
正如我昨天所说,这部片子向我们解答了爱情除了打炮之外还剩下什么的问题。
我始终觉得爱情并不是什么两个人的东西,一个巴掌和这个巴掌的幻想已经可以让人获得满足;然而另一个巴掌拍过来的时候,获得的感受应该会显得十分美好吧。
关于这个我没有办法说得太多,因为我并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有些时刻,有很多时刻,孤独的感受会侵吞内心。
这样的时刻通常出现在呼叫徐燕尔和马润生失败的时刻,满心忧郁却无法言说的时刻,乐队在台上演出唱到I need you baby to warm the lonely night的时刻,深夜从情侣朋友家里打牌出来,身边却只有方才相识的人和我一同冲进夜色的时刻,猛烈的情绪压得我想跟人在黑暗中喝酒的时刻,看电影的时候希望有人握我的手的时刻,手淫时迫切希望有人可以在我身旁亲吻我的时刻,想说些心里话的时刻。
只有在这个人的面前,你才能在这些时刻不被孤独所侵吞。
只有在这个人的面前,你才真正成了完整的你。
只有在这个人的面前,你才能够在冬天感受到两个身体相互触碰、两颗心相互贴近的那种温暖。
还好我并不失眠,没有什么猛烈的情绪在我睡不着的时候折磨着我,让我疯狂地去想这样一个人。
Mi ricordo quando noi, eravamo due bambini (我记得当,我们还是两个孩子)e puntavamo le pistole, dai cavalli a dondolo(并向对方出枪瞄准彼此的摇木马)Bang bang, io sparo a te(砰砰, 我开枪打你)Bang bang, tu spari a me(砰砰, 你开枪打我)Bang bang, e vincerà(砰砰, 将会赢)Bang bang, chi al cuore colpirà(砰砰, 将谁的心打中)Son passati gli anni e poi(岁月如梭)noi ci siamo innamorati(我们彼此都堕入爱河)correvamo per i prati(我们在草地上奔跑)tu scherzavi insieme a me(你跟我一起开玩笑)Bang bang, per ridere(砰砰, 笑)Bang bang, sparavi a me(砰砰, 你射我)Bang bang, e vincerà(砰砰, 将会赢)Bang bang, chi al cuore colpirà(砰砰, 将谁的心打中)Certo non scherzavi tu(当然,你不是在开玩笑)quando mi sparavi al cuor!(当你打中我的心)nel mirar non sbagliavi mai(从来都不会瞄准错)Prova a negare,( 试图否认)se tu puoi(如你能)Ora non mi ami più(现在你再也不爱我)ed ho sentito un colpo al cuore(而我觉得震撼了我的心)quando mi hai detto che(当你告诉我)non vuoi stare più con me(你再也不要跟我在一起)Bang bang, e resto qui(砰砰. 我在此留下)Bang bang, a piangere(砰砰,哭)Bang bang, hai vinto tu(砰砰, 你赢了)Bang bang, il cuore non l'ho più(砰砰,我再也没有心)Quando vedo intorno a me,dei bambini giocano(当我看见在我周围游乐的儿童)e poi fingon di sparare(然后一起互相对射)come mi si stringe il cuor(怎么我的心那样难过)Bang bang, rivedo te(砰砰, 我再次看到你)Bang bang, che spari a me(砰砰,你打中我)Bang bang, quel suono sai(砰砰,你知道的那声音)Bang bang, non lo scorderò mai(砰砰,我从来都没有忘记过)
(写于2011-03-20 )多兰绝对称得上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首选对象,不仅有迷死人不偿命的外表与气质,更重要的是他还拥有惊世的电影才华。
从他的处女作《我杀了我的妈妈》中就已经让人见识到了他非凡而卓越的人格魅力与创作天赋,他的作品不是好莱坞式的主流商业片,也并非是走纯现实主义的欧洲文艺片,而是将现实中的问题通过先锋时尚而极具特色的影像风格表达出来,透出一种华丽而极具艺术性的风采,绚丽夺目而充满无限的魅力。
《幻想之爱》讲的也是个非常浅显易懂的故事,一男一女同时爱上了一男人,虽然剧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但本片重点凸显的则是这一男一女因同一男人被深深吸引与迷恋后,如何在情欲的诱惑与心怀芥蒂中挣扎与纠结的过程。
虽然他们心中都拥有着一团熊熊燃烧的情欲之火。
但却被以异性的身份单恋时的羞涩与以同性的身份单恋时的顾忌所牵绊,在情感上形成了一种让人极为纠结与郁闷的矛盾感。
然而当最后树立在三人间的那一层薄纸被捅破,各自袒露内心的情感与意向后,才发现之前的盲目执迷只不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冲动。
一年后,两人还是陶醉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最后双方却又同时陷入了同一情欲诱惑的无法自拔中……。
比起处女作《我杀了我的妈妈》,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在内容的充实与饱满度上要稍感逊色一点,虽然片中穿插了几段路人的独白,同时也都是一些处于一种情感的苦恼与被伤害中的人,无形中似乎也加强了导演想要表达的那种情感的矛盾性与惆怅的氛围,但与《我杀了我妈妈》中母子间思想与观念上滋生矛盾后流露出的那种尖锐与冲突比起来,这部电影则稍显平淡寻常了些。
对于社会现实的抨击与反思性,也没有处女作来得强烈与大胆。
但影片在色彩与节奏的运用与掌控上却很好的弥补了剧情的单薄与空洞。
虽然依旧延续着之前的影像风格,其中也参杂着诸多新浪潮时期前卫而标新立异的影像特征,但那种精致绚烂的画面,几处慢镜头的穿插,以及优雅复古配乐之间的完美结合,让人不知不觉心甘情愿的陶醉在这场视听盛宴中,仿佛在欣赏一部关于现代前卫与优雅复古类艺术的纪录片,特别是影片中的几段情欲戏,在单色调的衬托与大提琴的优雅配乐,外加慢镜头的搭配下,呈现出了一种非常时尚、优雅、浪漫与美妙的形体艺术,让人流连忘返。
另一方面,对于片中女主角酷似安娜的着装打扮,或是酷似戈达尔式在色彩上对于暖色调与单色调的大胆运动(参考电影《女人就是女人》),还是酷似王家卫将人物的行为和情感通过慢镜头的形式表现,喜爱的人会赞不绝口的称其为绝佳的致敬,但不爽的人却会发出质疑之声称其为有意的模仿,不过在我看来这正是多兰最屌最吸引人也是最能体现出自身潜力与功底的地方。
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他是异军突起的‘天才’?
那是因为他对于自己特殊身份生存于现实中所产生的矛盾、敏感与禁忌,有一个非常清醒、准确而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加上对影像老道而成熟的掌控上,完全与他的实际年龄不成正比。
而最为难得的是他还能将一些大师的风格融为一体,把自己对于现实的认识与态度融入其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最重要的是他还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足够让他在历练与学习中吸取更多的经验与灵感,从而创作出更多属于多兰式的独有闪光点。
在表达欲望和因欲望而产生的幻想上多兰也通过了一些细节与新颖的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例如通过跟别人做爱与不停地抽烟来排解被欲望侵蚀后无法占有爱恋对象的苦闷与悲痛;不断吸取衣服上残留下来的体味以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欲望;在派对上通过镜头的频繁切换与一些简易线条的抽象画作相结合很形象的显现出了他们的幻想;以及后来在超市吃了棉花糖后出现的梦幻画面都很恰当的表现出了片中多兰与女主角心中强烈而难以抑制的欲望,而这些片段也充分的展现了多兰富有想法和创新的一面。
片中凸显情欲的诱惑最为强烈的一点,也是为抵御日益膨胀的欲望而树立的心理防线被彻底瓦解后的高潮体现,就是朋友间日渐的疏离与嫉妒,特别是片中多兰与女主角在树林里摔跤的那一幕,两人大打出手,友谊与情欲瞬间失去了平衡,然而关系被激化后的两人也奋勇而坦白的将一直不断被抑制的情感表达了出来,成为了本片的转折点,两人也因此得知原来自己一直苦苦迷恋的这位每天都在游戏人生的“花美男”对自个根本就没兴趣,随后面临危机的友谊被修复,清醒后的两人破镜重圆。
在我看来,就这部电影而言幻想其实是在对某人事怀有无限的欲望与渴求的驱动下,所诱发出来的一种美好而自我满足的虚幻意境。
不过很多时候每每想要将这种幻想变为现实时,往往都会被现实的残酷无常击得支离破碎瞬间化为泡影,但或喜或悲的是作为一种生活的希望与动力,人类对情欲的渴望与迷恋却会出于本能的生生不息的一直被延续下去。
这又是一部(玩弄艺术但其实大多人都看不懂的【划掉】)泽维尔·多兰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他的第二部长片。
多兰仍旧延续了他的一贯风格:一个个亢长的镜头、一片片轻快的色彩、一段段契合的音乐、一双双迷离的眼神,当然还有一帧帧只对准男主角的近焦镜头。
简称“多兰美学”。
【当然也会有人把它当作“王家卫美学”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是看在多兰又一次使劲地在镜头前裸露自己,展示自己完美的唇形和姣好的少年身躯,再多恶毒的话到嘴边也说不出口了……当然也因此有影评人批评他:如果他不再一而再再而三地那么自恋地热衷于拍自己,那么他的电影也许还会有更好的上升空间。
但是这就是多兰啊,他就是个自恋的充满才气的淘气导演,到了谁也拿他没办法的地步上了。
【其实我是被他流泪那刻秒到了orz……话说回来,多兰对艺术的追求实在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头型都照着詹姆斯·迪恩的造型来了一发,而女主角就塑造成了一个充满法国复兴时期的气质女,漂亮的少年也成了小熊俱乐部的成员…………………………MV式的小感情他总拿捏得很好,每次和炮友的对话都反映了特定的人物感情。
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先是出现了一个看似纯净、有品位,又是万人迷的金发尤物少年,一对好朋友,还是一个直女和一个GAY同时看上了这位少年,因此产生了一系列长达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友情和爱情的纠缠。
对于本身的“不可能爱”系列,这其实是一对好友和一个不弯不直的男子不可能爱的故事,而对于这对好朋友来说,其实这也是一个朋友之间因为品位相似总是爱上同一个人而不可能爱的故事。
其实爱吧,真的会作践自己,明明不想爱,还是爱上了一个本不属于自己的人,忘记也比爱上难很多。
【结论就是千万不要找个和你品位一样的闺蜜orz……说实话吧,相比他的第一部锋芒毕露的《我杀了我妈妈》,《幻想之爱》实在是有些许逊色。
《幻》才是多兰第一次真正尝试去“用自己的方式”拍电影,即使缺点也是显而易见,因为作为一部文艺片要做的实在是太多了,你不能拍一些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的东西出来。
多兰也在事后说过,他认为不少镜头都是可以至少再删减15分钟的。
但是这对文艺片来说也太不公平。
【我认为插入的人与人的访谈式对话因为无关是可以剪去的……:(也许这部电影不够好,但是也算过得去了。
最后他俩又看上了同一个男人,实在是令人唏嘘。
【他俩那个眼神………………………………………………………………
现实中也的确有这种人,谁也不爱,只爱自己。
因为空虚,所以让别人来爱自己。
也许觉得高处不胜寒所以坠落人间,让凡人为之疯狂。
然后来一个王之藐视。
不过如果一辈子都遇不到自己爱的人那也是种悲哀。
一辈子没有追求。
电影最后看到卷毛男在聚会中的样子又有点失望。
不太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热爱文学,真正热爱文学的不会周游鬼混于混混朋友之间。
相比之下更喜欢卷毛男的另一部作品《妙之异境巴黎》中的感觉。
暂且抛开题材不说,《幻想之爱》真的是一部美轮美奂的电影,观影的过程中,感官受到极致的享受和满足。
用矫揉造作来形容这部电影的外观也毫不为过,因为它真的太美妙。
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十分考究并色彩唯美,任意屋企或风景配以光线都拥有截取的价值,配合剧情的提琴配乐让人沉溺其中,而演员精致的外形和散发的魅力更是随着内心的展现而愈加迷人。
电影为同志题材,常见的一男一女同追一男,并不新鲜。
在弗朗西斯和玛丽眼中,拥有一头金色卷发,幽默可爱并有修养的尼古拉斯犹如大卫雕像般近乎完美。
他们同时陷入了对尼克的幻想之爱中。
他们都渴望尼克的爱,但彼此间又装作毫不在意,不愿被对方看穿,实际上心知肚明暗中较劲。
最终在乡间度假时因为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
尼克明白,三人友谊的裂痕已然无法弥合。
而弗朗西斯和玛丽对尼古拉斯的爱情更是成为奢望。
是什么成就了幻想?
无疑是暧昧的情绪。
正如玛丽所说,弗朗西斯是一个敏感的男人,对于感情。
他无法克制地将朋友间的亲昵当做是爱情的暗示以至于让自己深陷沉沦。
尼古拉斯是迷人的,而弗朗西斯只是众多观众中的一员,只是有幸地成为尼可朋友中的一位,他却将自己视作了中心,卑微易碎的中心。
结局让人心下恻然,两人选择了在最糟糕的时刻表白,两人都得到了冰冷的拒绝。
爱情消逝了便无从再度追回,友情却可以缝补。
玛丽和弗朗西斯在经历了尼克之后互相怜悯般地再度结成了统一战线。
一年后两人再次在一次派对上再次遇见尼克,却都摆出了高傲的表情,甚至不给尼克寒暄的机会。
这是出于本意吗,我想不,从弗朗西斯紧闭眼睛靠在玛丽的肩膀上便可以看出。
得不到的,何不大方承认自己的失去呢。
真正摆脱之后,就只会留下一段不好的回忆而已,和那些美好的回忆一样。
影片稍显沉闷,不痛不痒,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许多百试不爽的缓慢镜头,吞云吐雾的诱惑和那首出现了三次的歌曲《BangBang》。
还有涉及到性爱镜头的光色处理——蓝色,红色,黄色。
之前并不了解Xavier Dolan这位天才的年轻导演,身兼六职着实让人钦佩。
不论电影的深度,拍摄的技巧,是否过于形式而疏于人物情节的丰满;光是这美到极致的异国风景和可人的演员,也已经足以吸引我的目光,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同样。
只是整日吟唱青春死亡的男人,也有一天会老去,丢了青春,丢了敏感,最后丢了自己的那种挣扎。
听闻多兰下一部电影将完全退居幕后,虽然可惜了那张精致面孔,但也拭目以待。
这篇文章不能算是影评,而应该算是一篇观后感,其中包含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回顾与理解。
如果你的理解和我不同,抑或是我有何偏颇,欢迎留言。
一. 关于情节1.最初的心跳从最开始,M在厨房与F漫不经心却小心翼翼地谈起N,到接下来M和F相继转头,偷窥N,已经显示出M、N开始隐隐约约地喜欢上了N。
就连F和M被N约出来喝咖啡,F打电话对M的那种兴奋劲儿很难掩饰此时F内心的激动。
F偷看N喝咖啡的过程中,N讲到关于自己职业相关知识的时候,M、N表情附和但他们的心思完全是在欣赏N的一举一动而非谈话的内容了。
看M和N那花痴的小眼神,简直太痴情,太可爱了。
这诱惑的小眼神
再后来选衣服时,F和M明明都很在意却又漫不经心地谈起N的时候,都纷纷表示出了“他不是我的菜”。
这个场景和最开始那段谈话似曾相识,明明内心都是小鹿乱撞,却又腼腆羞于表达,即便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一对闺蜜说都不行。
可以说多兰在这3分30秒的时间里将年轻人的心跳与羞涩展示得淋漓尽致。
2.情感的发展期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俩好姐妹始终是在欣喜与失落中循环的过程。
当《Bang Bang》音乐响起的时候,M精心地梳妆打扮,F喷香水和照着照片上的男星烫头,相继赴约时,无不是想向N展示最好的自己。
无论是F买赫本的画像,在街角咖啡馆制造的偶遇,还是M与N去剧院看戏,去越南餐厅吃饭,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是为了搏得N的好感,并且极力地希望与N多待那么一会儿。
而在他们独处的时候,他们二者心里却始终是高度紧张的,语速加快动作毛手毛脚。
嫉妒的表情在参加N的party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准备好了礼物,而因为N和其他朋友喝high了,甚至都没有看礼物一眼,使得这俩姐妹在房间里无趣地尬聊起来,相互说对方穿着打扮精致,而这些并没有得到N的注意,让他俩都很失落。
之后N和别的女人跳舞,俩姐妹同时投来不屑的眼神与表情,说了一些很吃醋的话。
但是在这一部分可以看出,陷入恋爱漩涡的男男女女心里的情感是及其脆弱与敏感的。
只要对方有点点表示,在心中都是无限放大这个动作或是表示,并幻想成饱含深情的行为,因而产生由心的感动。
而一旦对方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时,内心却又无限失落,痛苦与空虚占领了整个心灵。
3.矛盾的激化
看不惯虐狗细节hhh三人出去乡间郊游,却成了俩好姐妹争宠吃醋的极点。
先是F看不惯M对假装喜欢赫本时说的想尿尿,再是晚上篝火边M看不惯N给F喂棉花糖(这段简直太撩了,羞耻地一笑)时,说的想睡觉,都满含火药味。
而当M次日早晨醒来发现F和N在外嬉闹时,M忍无可忍,情感矛盾发生激化,最终M和F在小树林里面疯狂地打了起来。
而此时的N也将M和F调戏够了,觉得十分无趣,总之高傲地结束了一切。
爱我的跟我来
帅兰4.伤心的分手在这次事件发生,N有意回避M和F。
在M和F孤独难耐的时候,他们都给N打了电话,毫不意外,这些电话全部都变成了语音信箱,而M给N寄的情书也是有去无回。
在长时间的等待与寂寞中,F决定亲自去N家找他。
在N听完F满怀深情的告白后,只冷漠地说了一句:“你为什么会觉得我是同性恋。
”这句话已是话题的终结,伴随着F下楼,整个灯光都黯淡下来,其实也暗示着F心如死灰。
M最终也在咖啡馆与N制造偶遇,而当提起信的时候,她却撒了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谎,到这里她还没有100%的勇气去告白,因为她害怕被拒绝,害怕心碎。
当这个谎言不得不被拆穿,她必须要告白的时候,M说:“如果那首诗是寄给你的呢?
”N冷漠地说:“那我……还是回厨房炖汤。
”尽管M料到结果会是这样,尽管M做足了心碎的准备,但是她的心还是遁入深渊,心碎得连火柴都点不燃。
有的时候真的很心碎,别人把你的情感当屎,你却还义无反顾地去贴上去,最终苦自己吞,泪要自己擦。
但这又是谁能避免得了的呢?
谁叫人是一种情感充沛的物种?
真心觉得多兰能捕捉到属于青年特有的这种细腻的情感,并完完整整地展现出来。
不说别人,看到这里我彻底产生了共鸣,心里一颤一颤的。
二. 关于主题电影标题——幻想之爱中的幻想或许可以这样理解:F和M,或者说我们,所爱上的对象只是内心渴望的,并且自己幻想出来的形象,这个对象无所谓是谁,只是内心幻想的一个载体罢了,可以是尼克,也可以是迪克,还可以是库克。
这个人其实并不一定有我们想的那么好,或许一点点相似都没有,但是我们一旦从他那里得到了哪怕那么一丁点的感觉,然后就在脑海里不断复加对于他的幻想,在心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形象。
而这种所谓的“爱情”来的也快,散得也快,主要是如何摆脱内心的泥潭,F和M被N一个巴掌打醒了后,即刻对N生出了厌恶。
影片最后就可以很好地反映这一点:M和F被N残忍拒绝以后,却又在party找到了新的爱情的载体,开始新一轮的“幻想之爱”。
更深一层来说,为什么会产生幻想呢?
我认为,这部影片更多的是在反映青年人,或者说现代人内心普遍的寂寞缺爱与内心的空虚。
M在影片快结尾的时候说:“也不是搞不搞的问题,我要的不是肉体的关系,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能够与某人一起醒来,两个人相拥入眠,能拥抱,这是很重要的……就算你在寒风中惊醒,你能感觉到爱的体温,你爱的人在身旁呼吸着,这就够了,这是拥抱的精髓。
”的确,正如电影最开头的引言,爱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一个爱人,可以和Ta一起醒来,一起入眠,感受Ta的呼吸,气味,体温等等等等。
但是,那个爱的人又在哪里呢?
可悲的记号F尝试过那么多次,在墙上画了无数道记号,记录着自己被拒绝的次数,然后每次得到一点点小的感动都会低头看一看这些记号,希望有一天能够彻底停止,到头来却只是徒劳地用不同颜色的铅笔无奈地再添一笔。
绝望的泪珠影片中有四段约*炮画面。
约*炮的确可以让人感受到另一个人的呼吸,可以感受另一个人的体温,但是这不算爱。
企图通过生理上满足,来填补心理上的空虚寂寞,但事后心理上的折磨甚至来得更猛烈。
与素不相识的人约,可以在他们面前什么也不用掩饰,一个劲儿的抽烟,麻痹自己的神经以切断痛苦,抑或是抱头哭得像个孩子,泪珠在夜光下晶莹透亮,享受拥抱却毫无感觉。
事后没有温存,各自回到自己的轨道上,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里和Sam Smith的《Stay With Me》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里将他们的空虚寂寞拍到了极致。
眼中分明没有无神为了表现这种空虚感的普遍性,第一,多兰特意采用M和F两个人爱上一个人的所做的事情两条线来叙事的,这两条线看似是对比,而实际上却是相互补充,尽管M和F性向不同,但是他们所表达的爱与表达爱情的方式却是相同的。
第二,在M在发廊说完关于爱情和拥抱的话后,理发师说:“这种情况我见多了!
” 第三,我认为电影穿插进来的独白与访谈中,所有人都在诉说自己或他人的爱情悲剧,可能也是出于提现这种空虚感的普遍(不过也可以理解为多兰自己拍电影的风格啦)三. 关于多兰最后,再次表白多兰,他是真正懂这个时代青年人内心活动的一个导演。
我并不是一个专业人士,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说,从他的剪辑,到每一个镜头,从复古的配乐到复古却又时尚的穿搭,让人能感受到满满的艺术感,真的很精致。
从情节与主题上来说很有内涵,能让我真正心动,这就是我喜欢他,喜欢他作品的原因。
艺术感满满在这之前,我只看过《我杀了我妈妈》,《只是世界尽头》和《双面劳伦斯》,但是我最喜欢这一部,并且对它感触最深。
p.s .lady gaga唱的《Bang Bang》也很好听哦!
没进步啊,升格太多了。不过这孩子真漂亮啊,笑起来迷死人了
无聊的小格局
21岁。
几十年后人们翻出硬盘里的老片时,只会在诸如以“装逼党”之类命名的文件夹中发现多兰的片子。
两颗星不能再多了。nicolas不过是francis的自我投射,他们喜欢的是爱的符号,不是爱本身。这片子要是换个国内导演估计一堆人骂
哈维尔虽然年轻,但是他的作品总泛着一些大师的影子。
@温哥华电影节看到的最棒的一部片儿 画面极具观赏性 节奏感把握极强 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张完美的构图 XavierDolan 89年生的导演兼主演兼编剧 不知是否是王家卫的粉丝 但单从这部片儿来说 有过之而无不及。
多兰依旧很自我(复古的风格、红白蓝三色的情绪、歌曲的运用、采访、独特的镜头),怎么会有人只用拉伸镜头来拍采访!!!!可是这部片子没有我杀我我妈妈讨喜了,有点凌乱,严重慢热。ps,那位可爱的妈妈客串了。。。。
滥情的伪bi让两个密友反目,在暧昧消融后时间又弥补了创伤,直到下一次幻想的开始。导演小文艺的调调真是深得我心~~
镜头很美 剧情无爱
介导演太我行我素了
加拿大小清新是如此的脫俗清新 紅緑黃藍四組法式逼 外加無數精緻到燃燒生命的小細節 來描述一個兩個密友為愛斗得你死我活的喜劇片 簡直与台灣清新併駕齊驅 十五分鐘就看膩 不是帶著諷刺的以為打打鬧鬧 我不覺得我會看完這片 或許更加喜劇會更有說服力 有寫場景蠻好笑的 加拿大版的失戀33天。
bang bang my baby shot me down!
大量的独白和慢镜确实让电影在感官上更华丽更好看了,但这样一部靠对白撑起来的电影实在不如前作【我杀了我妈妈】。但这只是一个天才少年导演生涯的开始,对于导演本人值得特别关注一下!★★★☆
“秋天快过去了,我想找个人一起温暖一下。”谈恋爱到底是不是应该直接问“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片头和每半小时的访谈独白毫无代入感,不知所云,简直鸡肋。主线故事就很不错啊,开始全是冷幽默,还有难得一见的姐妹间互扯头花的情节。
喜欢他们2个的死性不改!!哈哈
暗恋
跳呀跳呀的,还不错~
就冲脸呢 谁要看你和一个长得和你妈似的闺蜜抢男人 LaurensAnyways里的妹妹还挺好看怎么到幻想之爱里就这么丑这么老
这片闷死了,不如他的第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