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无双》成为最大赢家,当晚摘获七项大奖。
其次是《红海行动》,拿下了三个奖项。
本届的金像奖提名由于“竞争影片太弱”在开始就被不断质疑,而这一局面侧面突显了近年香港电影在本土市场的衰退。
当大多数纯港片已不符合现实需求时,港片的当务之急便是“北上转型”。
港味的多元文化,“反黑帮”类型片是香港电影内地化浪潮的典范提起近期香港本土市场的逆袭之作,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由吴镇宇主演的那部《逆流大叔》。
该片在上映首周末票房四天收入138万港元。
从商业价值上讲是成功的,可堪称港片本土化的上乘之作。
如今能感受到的是,“港味”已不再是周星驰无厘头式的娱乐狂欢,也不单纯是古惑仔肝胆相照的兄弟情谊。
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做了多层面的渗浸改造。
时隔8个月,吴镇宇自导自演的电影《转型团伙》与大家见面了。
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部“反黑帮”的喜剧电影。
在影片中我们能看到大量“枪战、杀手、鲜血、兄弟、墨镜、音乐”等黑帮电影惯用的元素,并在某些情节的处理上再现了《古惑仔》的黑帮套路。
在保留了传统港式风格的基础上,杂糅了不同地域的文化。
本片比较突出的是港式人文风情与东北特色方言的融合。
片中吴镇宇、吴志雄领头的“香港团伙”与乔杉带头,文松、衣云鹤等北方喜剧人组成的“东北团伙”相互对峙时,画风顿时从过往正经严肃的帮派斗争变成了南北两地的“神仙打架”,虽然有打打杀杀却让人忍俊不禁。
对于本土化的再现,和反形式的表现手法让南北风格有了良好的融合。
这本质上是一种对“港味”内容、形式多元化的包容和探索。
无论是从故事情节还是电影结构来讲,《转型团伙》这部“反黑帮”类型电影都有别于传统香港黑帮电影。
作为一部典型的“戏中戏”电影。
片中的导演(文松饰)和制片人(乔彬饰)致力于拍摄一部向《教父》致敬的电影,宇哥(吴镇宇饰)被忽悠进了一个不靠谱的剧组演“古惑仔”,在拍摄过程中陷入了一场黑帮纷争,导演为完成拍摄,要求全剧组陪宇哥“假戏真做”。
因此影片被描绘为一场荒诞的大型拍摄现场。
在以黑帮大佬为视角,展现黑帮精神的精髓之余,还通过宇哥的娱乐圈背景,拍戏日常,和父子情层面加强烘托影片的“黑色幽默”的气质,达到“反黑帮”之核心目的。
这是导演对黑帮文化天马行空的大胆表达。
“反类型”黑帮电影,是香港文化对现实的追问吴镇宇是一个不想被贴标签的人,他一直在挑战自己。
从黑色犯罪片《9413》里精神错乱,狂躁抑郁的警察。
到校园搞笑片《自从他来了》中的怪咖江老师以及武侠片《追影》中背负国仇家恨的叶赫长,对于题材的选择导演在手法上独出心裁。
而本次《转型团伙》中他颠覆反派形象,出演了“过气影星”宇哥,又因戏结缘与儿子费曼上演了一段“黑帮父子情”。
为了表达“港味”的“地方感”营造。
影片在选角、取景上都进行了重新的塑造,但依旧保留了香港黑帮题材的经典。
片中我们所熟悉的球场、大排档和旺角街头都悉数出现。
更符合港片长久以往的“热血”基调,让那些关于英雄、打斗、兄弟的情怀都体现在剧情中。
同时影片采用隐喻式的叙事手法来探讨“流量之痛”这个社会话题。
片中流量童星费曼演戏滥用替身,把片场搞的像巴厘岛度假,与前辈对戏态度恶劣。
而“过气影帝”宇哥神经兮兮,沉浸在自己表演世界里的状态里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或写实或魔幻的方式,展示着影视圈的生存面貌。
片中拍摄“黑帮父子情”这段戏,费曼骑着“儿童车”来接出狱的宇哥回家,宇哥感动到痛哭流涕却遭到了费曼的强烈嫌弃。
借此故事契机,用喜剧片这样一个叙事外壳表现影视圈问题——“流量霸屏,戏骨不再”。
现实的创伤参与香港精神与身份的重建,同样驱动着香港电影的历史进程。
该片虽然没有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无论如何,让人满怀期待的是,“港味”还在,香港文化对现实的追问正在渗透和演绎,并不断警醒着电影人。
港片的自我救赎,和吴镇宇的求生欲20世纪70-90年代初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犹记当年,香港影坛群星璀璨,你方唱罢我登场。
时至今日,奈何浮生一片草,香港电影沉寂多年。
2018年首轮上映的香港电影一共53部,与2017年持平。
虽然市场整体上映的电影总数上升,票房总数在逐年增长,但香港电影总票房却在逐年降低,本土化的占有率在不断下滑,甚至是五年来最低。
总体票房收入也仍然依赖内地市场。
香港电影在内地市场的艰难求生,香港人北上也在不断的挣扎和适应。
简单的类型移植和元素借鉴渗入国内电影体系的方法已失效。
经历了十几年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在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中初见成效,也标志了“港式主旋律”在摆脱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刻板和公式化。
2018年最具代表性的是《无双》这部香港内地合拍电影。
它尽管是一个现代的故事,但“港味”十足,尤其是经典港式警匪片的节奏风格,主人公对过去的重构和历史的追寻,都值得北上的“港片”借鉴。
归其所有,想在“港味”上表现一种新的类型,需要找到本土化的落脚点,方能彰显独特的生命力。
《转型团伙》体现的“港味”的重点在于它延续了老港片的情怀与回忆杀,在追求复杂故事叙事和搞笑无厘头的惯常做法同时,融入现代化的叙事手法及类型桥段。
能够看到的是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黑色幽默”。
另人惊艳的还有“坏人专业户”吴镇宇的反差表演。
而“过气影星吴镇宇在电影里和儿子抢市场”天然就构成了笑料,恰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胃口。
这种现代化的叙事手法及类型手段,能让观众在追寻香港电影的过程中感受到余温。
片名里带“转型”,可将其视为某种期许:不光是香港电影的多元化和本土化的平衡,也是吴镇宇对自己的一种突破。
喜剧是最难拍的片种之一,要想拍的有趣不尬,且在黑帮题材上拍出喜剧的效果,更具挑战性。
在片中重大的社会事件被喜剧解构,与滑稽的犯罪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溢出尽情宣泄的情感愉悦机制和反形式的表现手法,“港味“的本土化风格溢于言表。
导演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与其说这是一部黑帮文艺片,我会更愿意把它叫做内地产的香港电影。
这更加坚定了吴镇宇对本土影像生命的自我救赎,同时也是对“港片”北上转型的深入思考。
别人问我,那你学佛跟演戏有什么关系啊?
我说,就是......应该都要忘记自己的存在吧。
对啊,就是随便乱掰嘛,掰中了就是赚了。
回忆起4次报考才进入艺员训练班的经历,吴镇宇笑着说道。
2009年吴镇宇参加《鲁豫有约》那年,由他自导自演的《追影》正要在大陆上映。
参加访谈节目时,吴镇宇讲了不少拍戏时的段子,演播厅里的氛围轻松欢愉。
时隔十年,他执导的《转型团伙》再次登陆银幕。
这回,同样也是男一号。
《转型团伙》剧照坦白说,这部片的质量没比《追影》高多少。
讲故事一会儿讽刺,一会儿煽情,一会儿又蹦出一票黑社会。
即便题材放在华语片里挺新颖,结尾收得也不错。
但前半段精分一样的跳跃情节,实在太赶客。
上一秒钟乔杉还捂着屁股往厕所跑。
下一秒吴镇宇的经纪人就看着费曼的视频,梨花带雨的哭了起来。
尴尬的无厘头,生硬的视角切换,烂俗的网络段子。
作为导演,十年之后的吴镇宇依旧没啥长进。
据说,为了影片宣传,他连金像奖典礼都没参加(拿了影帝提名),还在北京包了个K房安排各路媒体。
就目前的票房和口碑来看,那天八成是有人点了《凉凉》。
那吴镇宇在片子里演的怎么样呢?
当然是影帝级。
(片中自封的......)开个玩笑。
但靓坤在大银幕上的完美重现,的确让杀姐小小的激动了一把。
吴镇宇这些年导了不少烂片,更演了不少烂片。
可你挨部翻出来看看,没有一个烂角色。
《战国》里他是阴险狭隘的庞涓,时而残暴冷血,时而笑里藏刀。
《猎仇者》中他是游走在崩溃边缘的父亲,整部电影的口碑,全靠他撑着底线。
在大家开始怀疑——吴镇宇这是步了古天乐的后尘,要攒钱盖大学了?
他又凭借豆瓣5.5分的《脱皮爸爸》,提名金像奖跟东京电影节影帝。
想要探寻吴镇宇在烂片里一枝独秀的秘诀,我们可能要深究一下他的表演理念:所有的电影角色,从不以善恶区分。
《无间道2》的大反派倪永孝,温文尔雅、举止得体。
话事人父亲去世,整个家族都危在旦夕,他如果稍有仁慈,父辈的基业就将毁于一旦。
作恶是被逼的,行凶的动机是源于宿命的重担。
倪永孝是恶人吗?
至少从他临死前一直宽慰二五仔弟弟的眼神里,没人看的出来。
拍处女作《9413》时,警察烂头(吴镇宇 饰)因为错杀人质,精神错乱、内疚自责。
但作为主角,他却狂躁滥交、古怪阴暗。
就算塑造《古惑仔》里的靓坤,没事也要谈谈黑社会的基本法。
吴镇宇银幕上的角色,是灰色的。
早年总是演反派的他,因为脾气不好经常在片场怼导演。
拍到影片高潮部分,吴镇宇的角色应该死了。
导演说,你的角色是个悲情人物,死之前挤两滴眼泪吧,这样观众才能哭。
吴镇宇却反驳:我不想哭了,知道自己会死的人是不会哭的。
导演拗不过,只好顺着他的意思拍。
但吴镇宇没来得及说明的是:他在分析人物时,结合过二战时期犹太人的资料,托人询问过监狱关押的死囚。
结论是,明知将死的人并不会感到害怕跟悲伤,但在等待死的过程中确实会紧张。
到后来,无数港片的经典桥段,也在向我们证明:感动观众,并不一定要演员哭。
《英雄本色》里的mark反而是那些情绪单一,生气只会咆哮,卖惨只会哭到肝肠寸断的演员,永远拿不到奖。
吴镇宇演戏不仅要分析人物的善与恶,还要精确所有行为的情绪跟动机。
杀姐知道,提到吴镇宇,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会是倪永孝、靓坤、阿来。
走路横冲直撞,眼神邪魅犀利,张口闭口就是“丢雷老X”。
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吴镇宇在还叫吴志强的时候,是个经常逗笑全班同学的开心果。
连续三年艺考落榜的他,也曾万念俱灰,觉得人生没有出路,跑到佛堂剃去一头烦恼丝。
刚刚出家的吴镇宇在当光头和尚的短短七天里,吴镇宇却学会了——忘我。
从那之后,他几乎每年都要钻到庙里待一阵子,短则几天,多则一个月。
为的,或许就是告别那些,已经被他钻透了的光影人生。
吴镇宇的确不是个好导演,总是直言不讳的他,也因为人缘太差,至今都没上过电影节的领奖台。
凭借《枪火》拿到金马影帝的那年,因为觉得自己没戏,他压根就没去台北身为一名出道30多年的香港演员,想保证不接烂片,难于登天。
而吴镇宇这些年选片的标准,也的确低到,让大家担心他的经济状况。
但这位演员,自始至终只做了一件最简单也最难的事,那就是:把戏演好。
个人非常喜欢吴镇宇的演技,但对老吴导演的电影没抱太多期望,还好期望不高,哈哈哈哈。
喜欢老吴,所以来留个观后感,但也不会因为喜欢老吴就违心地说好看。
这部电影个人看来算不算得上是一部真正的“电影”还打个问号。
它有电影艺术戏剧化的成分,但也有达不到电影品质的地方,这部分占比更大。
1.小演员费曼的演技不在线,这让人很出戏。
童星费曼应该是电影里对坤哥产生影响的角色,他出现的场景不少,但全片下来也看不出小童星费曼对坤哥表现出多特别的感情,只是念出了台词而已。
演技不在线,作为电影却让人产生看学校舞台剧或话剧的错觉,后者演技不达标可以包容,仅当是娱乐,电影却不能,毕竟不是面对面。
这不是小朋友的问题,而是导演的问题,导演是否能好好引导一下自己的小演员,或者换个演员呢?
是否考虑过这是一部拍给大众看的电影?
2.电影节奏感时强时弱。
有几处比较戏剧化的场面,有精彩之处。
然鹅,中间多处弱化的剧情,连背景音乐都没有的长时间絮叨,让人开始紧张并犯糊涂,这是干啥咧?
这是纪录片吗?
(很平淡,但又没那么严肃)小品吗?
(小品也要笑点密集点啊)文松和乔杉中间并没有贡献多少笑点。
就像东北小品的毛病一样,强度不够就变成絮叨和小打小闹。
剧情介绍,过气影帝与当红童星因一场拍摄意外而陷入黑帮纷争,失忆的吴镇宇只记得自己是黑帮大哥,醒来后真当自己是个真正的社团大哥,带着儿子费曼重出江湖,而拍摄的剧组也将错就错进行跟踪拍摄,而后遇到真正黑帮和一些乌龙事件。
要吐槽下,不知吴镇宇为何要让费曼进圈拍电影,感觉现在的他都没有《爸爸去哪儿》时的呆萌可爱
吴镇宇演烂片很正常,可是这个自导自演的东西已经烂出圈了。
以前老吴演的烂片,片子烂,可是吴镇宇的表演还是立得住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土豪520》。
可是这个《转型团伙》给人的感觉就是吴镇宇拿了投资方的钱,挥霍一空以后随便拍了几个镜头就算糊弄过去了。
当然也可能是投资方洗钱,老吴顺便捞了点外快。
不论从什么角度,这个东西都不能算是电影。
完全没有剧情,就tm瞎掰。
里面于莎莎竟然是最好看的女演员,郭敬明的电影比它好看一百倍。
难得在映后看到主创一行人,吴镇宇费曼乔杉文松等都来了,第一次在现场见到影帝吴镇宇还是有点小激动,可惜见面会时间比较短…在见面会中,费曼表示以后要进入娱乐圈发展,然后吴镇宇表示谁允许你去娱乐圈发展的,顿时逗笑一批观众😂…
电影本身的看点无非就是看个乐子以及吴镇宇父子的同框演出,作为吴镇宇自己导演的一部纯粹的喜剧电影,本片还是有些不错的笑点,主要得益于乔杉文松等人出色的发挥,尤其是片尾那一段,影院里充斥着欢乐的笑声…当然剧情什么的我就不多说了,看的出吴导是想借电影反映些娱乐圈内的问题,但是又没拍的很深入,反而像一场闹剧…嗯…其实本来就是一场闹剧,大家图个乐子就好…本片这时候上映,好就好在最近的电影市场都已经很久没有什么喜剧片了,相反倒是很多悬疑片,这种不什么复杂,纯粹轻松娱乐的影片,倒也是目前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惜好景不长咯…过几天就是复联的天下了!
《转型团伙》当坤哥变身二人转演员!
煤老板为了泡妞投资的电影,让过期男星与当红童星擦出父子的火花。
影片倒真的没让观影预期本来就很低的我失望,香港和内地的混搭喜剧风并没有碰撞出惊喜,而是一如既往地不伦不类。
所有演员的表演风格都太过差异化了,再加上本身就漏洞百出的剧情,看的我真是全程状况外,根本没有入戏的时候。
而作为喜剧类型片,所有的笑点基本都是演员自带属性造成的,故事构建之差,可见一斑。
如果一定非要找个亮点,那么只能说故事本身略微触及了所谓的“明星敬业”,但也完全没有充分的展开。
3分。
ps:也难为同时身为导演的吴镇宇这样大费周章的蹭古惑仔的热度,不过我想说既然是蹭热度,最起码得是热的吧,再次感叹一下港片的没落!
有人说,放眼香港电影圈,能用眼神演戏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深情款款的梁朝伟,一个是眼神犀利的吴镇宇。
如果说梁朝伟的眼神会说话,那么吴镇宇的眼神就能杀人了。
饰演反派并不讨巧,所以这十几年吴镇宇一直在各大电影节陪跑。
他曾因《枪火》提名第27届台湾金马奖影帝;他曾因《朱丽叶与梁山伯》提名第20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演员;3年后,他又因《无间道2》的倪永孝一角提名第2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借着是第43届金马奖影帝提名,第36届金像奖影帝提名…无一例外,吴镇宇全都败北。
吴镇宇也曾彷徨失落过,比如当年金像奖输给刘德华后,他就放了狠话:“香港的娱乐圈,讲运气、讲人脉、讲观众缘,但是不讲实力,实力是放在很后面的。
”显然这些年的“陪跑经历”成了他内心挥之不去的阴影。
以至于今年他凭借《逆流大叔》再次获得金像奖提名时,受伤太深的吴镇宇干脆不玩了,直接缺席了颁奖典礼。
最后他的老友黄秋生摘得影帝。
不过吴镇宇可不是务不正业,金像奖颁奖当天,他正在内地忙着宣传自己的新作《转型团伙》。
本片于4月19日登陆内地,这一次吴镇宇多了一个身份:导演,宣传时不遗余力的吴镇宇甚至请媒体朋友唱起了KTV。
在本片中,吴镇宇也一反常态,从原本不苟言笑的大哥变成了超级奶爸,他的爱子费曼首次触电银屏,与老爹上演爆笑戏码。
而乔杉、文松、吴志雄、衣云鹤等内地喜剧演员倾力加盟,于莎莎、任达华等友情客串,都为本片增色不少。
影片讲述了过气大哥宇哥(吴镇宇饰)与童星费曼(费曼饰)因一场拍摄意外卷入了一场纷争的故事,宇哥在过程中不慎失忆,化身超级奶爸,照顾费曼,重出江湖,从而引发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爆笑乌龙事件。
作为未来两周唯一一部喜剧片,首次执导的吴镇宇可谓下足了功夫,在题材上他选择了自己最擅长表达的警匪类型,但又不落俗套,他将个人的经历,对父爱的诠释融了进去,让一部类型片又多了一份自传的味道。
比如他在片中的角色名叫坤哥,指的正是自己的在《古惑仔》中的成名角色“靓坤”,而费曼在片中直接用本名,影片的名字一度叫做《费曼的夏天》,都表达了这位父亲对儿子的疼爱。
此外本片还有一大看点,就是以吴镇宇为代表的香港团伙和以乔杉、文松为代表的东北团伙的激情碰撞,两种搞笑风格杂糅在一起,是互相串味,还是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衍生出新的搞笑形式?
答案未知,但至少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
说到吴镇宇,最让人不担心的就是演技。
作为“坏蛋专业户”他可谓把坏人演得出神入化,深入人心了。
有人还专门分析了吴镇宇这张脸就是老天爷赏饭吃:眼间距小,能聚神,所以时刻感觉瞪着你让人心生畏惧;高额头,方下巴,显得精明强悍;而尖鼻子,圆形眼则给人以一种压迫感和侵略性。
黄秋生和吴镇宇同被影迷视为演坏人最好的两个香港演员,黄秋生甘拜下风,他表示,我只能演好神经病,而他(吴镇宇)就是个神经病。
这当然是老友间的相互调侃了,这不是黄秋生第一次拿吴镇宇开涮了。
两人私交甚好,在《鲁豫有约》中,吴镇宇就笑着透露,多年前自己喜获金马奖提名,黄秋生曾和自己打赌,得奖了自己就把头砍下来交给吴镇宇坐;结果吴镇宇真得奖了,黄秋生只能请老友吃饭求饶。
玩笑归玩笑,吴镇宇饰演的坏人还真好。
他最经典的坏人角色要属 “靓坤”了,这一角色被称作翻拍表演的教科书,片中他穷凶极恶,心狠手辣,是多少人的童年阴影?
而参演杜琪峰的《枪火》,让吴镇宇达到了事业的巅峰,片中五人分别是阿鬼(黄秋生 饰)、阿来(吴镇宇 饰)、阿Mike(张耀扬 饰)、阿信(吕颂贤 饰)和阿肥(林雪 饰),五个都是反派高手,吴镇宇从中脱颖而出摘得金马奖影帝,评委的评语一语中的:“虽是五分之一,但眼神让他一下就跳了出来。
”在拍摄《公元2000》年时,吴镇宇只花了1天时间用10分钟的配角戏摘取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被戏称为史上最轻松男配角得主。
而吴镇宇的表演被称作:“本片被人记住的唯一理由”《无间道》系列是香港电影的丰碑,里面大佬云集,而吴镇宇在《无间道2》里饰演的倪永孝,诠释出了新的味道,这一次他极尽收敛,张弛有度,将那股神经质藏于无形,诠释的是一个温文尔雅,刚毅果敢的反派大哥。
许多人把吴镇宇当做一个怪咖,生活中他没有一点明星的架子,面对镜头他躲躲闪闪,不像别的明星那样八面玲珑。
其实了解他的影迷都知道,他没有什么城府,他浑身充满了孩子气。
他的岳父曾在他43岁时评价他:“正面看着像30岁,背面看着像20岁,一开口说话就像10岁。
”他的爱妻则直接亲昵地称呼他为“吴三岁”。
吴镇宇老年得子后,将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陪伴儿子上。
2014年,借着《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播出,观众终于见识到了他在银幕外的另一面,他陪着儿子费曼完成各种有意思的活动,有时候观众甚至分不清,他和小暖男费曼,到底哪个才是父亲哪个才是孩子。
被内地观众接受后,吴镇宇应该也想到了逐步转型,不能再一味出演坏蛋神经病了,毕竟他已经奔六,毕竟他已经是一位慈父了。
所以《转型团伙》绝对是一部吴镇宇的“转型之作”,他能放下过去的表演经验,与儿子在银幕上嬉笑玩闹,足以证明他的心态已经从当年金像奖失利的愤世嫉俗逐步转变成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泰然自若。
我们应该给“演而优则导”的吴镇宇一次机会,这个不循规蹈矩的影坛怪咖,这个总是大放厥词的电影狂人,天知道这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4月19日,我们在电影院不见不散!
这部片子叫转型一点没问题,也表现了转型的痛苦,焦躁和尴尬。
东北和香港也因为时代的变迁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曾是中国的工业基地,一个曾是经济明星。
现在都是风光不在。
黑帮片和二人转以前作为类型片和类型的演出以前都是风风火火的。
现在也都是只剩下回忆。
这个缩影就是中国的缩影,很多中国人和中国地区都加入了这个转型的行列,从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到薪资高企的金融业从业人员还有豪气万丈的地产商。
各种禀赋相当优质的华北区域还有山东也都是在切换动能中,当然还有内蒙,山西和陕西大半个中国都在转变中。
我作为也是在转型得中的一员,这电影中我也看到了我在转型中的拙劣,焦躁还有孤注一掷,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尴尬。
给2星,两颗都给转型路上的人们。
电影《转型团伙》讲述一段过气影帝与当红童星因一场拍摄意外而陷入黑帮纷争的奇妙故事。
吴镇宇饰演的过气明星宇哥和童星费曼搭档新电影,但拍摄过程中两人却矛盾不断,谁料期间宇哥受伤失忆,醒来后宇哥以为自己是老大坤哥,并坚定认为费曼是自己的儿子。
不靠谱的导演为了按时完成拍摄,将错就错要求全剧组陪宇哥“假戏真做”,上演“戏中戏”,没想到拍摄时剧组却意外卷入一桩真抢劫案中,“假剧组”遭遇“真劫案”,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即将上演。
吴妈那段时间普通话台词还可以【又是大飞又是阿鬼的吴妈你是不是想请黄爹来的【看吴妈跟费曼对戏的状态,吴妈真的超级爱费曼【我依然能get吴妈的梗哈哈哈哈哈
我看见美团上一个点评:剧中那小男孩是不是投资商的儿子呀,这演技是怎么当演员的。嗯,他是导演的儿子
看到大家的评价 。我就放心了。还以为只有我自己这么认为的。不过主题曲我很喜欢。中文版的。
失忆的宇哥意外“入戏”,
只为吴镇宇去看的电影。吴镇宇的演技真的是出神入化,灵魂演员!阿坤就是阿坤!
全是消费古惑仔粉丝的情怀。对不起。这样剧情粗制滥造各种不合理的“产品”,真的不好意思打二星。
老吴还是好好选剧本,演点高质量电影才是正道。
能坑一个是一个~
古惑喜剧人+网红表情包的配置可真有意思啊,还顺带恶搞一把黑社会,不带这么玩的啊
我觉得很多地方讽刺很好啊,只不过换一种表现方式可能观众接受度会高一些。
还可以的哦
父亲有热情没有导演天赋,儿子没热情也没表演天赋,老吴还是好好演戏吧,费曼还是好好减肥吧,文松意外的有点帅,人生就像一锅乱炖,永远不知道下一筷子夹的是什么,吃过了,嗝
虽然是烂片无疑,但就是喜欢吴镇宇的靓坤,怎么都好😎
是吴镇宇的电影生活写照吧 经历的人和经历的事 有窘迫有威胁 虽然杂乱 也是某些时代的写照吧 但确实不太像电影 结构真的有些混乱
能不能正正经经的演部黑社会片
给吴镇宇
挺好看的 很搞笑的
文松的小拳拳印象深刻
好剧啊,有港剧的套路和大场面,剧情完全出乎想象,喜剧效果也非常好
还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