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的阵容,优秀的导演,演员,每个人的演技在线,全员都是实力派,感谢我的春节下饭局,我爱南来北往。
没怎么看过年代剧,但是这次被深深吸引,真的很好看很好看,我爱小南北,感谢背后默默付出的每一个人,期待更好的白敬亭,给我们很多惊喜的白敬亭,白敬亭出道十年,自己一点点进步,演技现在是真的可吹,希望他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我们也永远支持他,看到他的进步!
第一次追这种年代剧,本以为应该是皆大欢喜式的大结局。
前38集这是我心中的满分局,我甚至觉得这就是中国自己的1988扩展版。
卡点看完39集,恶心了4个小时,心情真的难以平复。
我想请问姚玉玲是挖了编剧祖坟了吗?
最后一集可谓是全员返场了。
一个惯犯可以改过自新成为一名优秀的裁缝;一个自残的偏执狂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最后的霸道总裁;一个变态杀人狂都可以娶妻生子在外面逍遥数十载;甚至同样脚踩两只船数月的路人女都安排了一个美满的结局。
咋滴呀,姚玉玲到底犯的什么罪,落得那么一个灰头土脸到结局呢?
很多人说姚玉玲拜金,但是在牛大力有点小钱第一次衣锦还乡的时候,依然被姚玉玲干脆的拒绝了。
很多牛大力们以为穷是原罪,拿自己的穷当成自己偏执、邋遢、甚至是丑的挡箭牌。
到底是编剧刻意给牛大力们写了这么个结局,还是编剧就是牛大力!
总体来说,剧本把握非常非常不错了。
许多年了,公安一直希望出一部讲铁道警察的剧。
有过几个本子,基本还在铁路警察破案的层面。
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那么写乘警,写铁支,写什么?
这部以铁路警察为抓手,写时代的列车,写人物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写命运。
很有胆,很大气,很难的,也很牛。
能看出来作了扎扎实实的采写。
人物特点,很多案例,破案的抓手,小段子,都来自真实采访。
当然也免不了一些中国式表达情感的矫情,但也算没过度,毕竟是部台网剧。
最喜欢,牧羊痴儿看见汪新从列车上给自己丢下东西那一幕。
演的老好。
另外牛大力演的真好。
总之已经很棒了。
总之,回归故事,回归语言艺术,视听过硬,制作精细,仍然是今天长剧集的王道。
本来可以给出3星半或者4颗星,但是……南来北往这部电视剧,虽然细节有瑕疵,但是整体是不错的。
如果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讲,它与很多影视剧都有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法律知识缺陷特别大,影响很恶劣!!!
第一,马魁抓得是三个盗窃嫌疑人,盗窃嫌疑人被发现盗窃后实施暴力反抗,则性质更改为抢劫嫌疑人,属于暴力违法犯罪,对这类犯罪嫌疑人是可以采取“击毙”的。
第二,就算是没有汪永革作证,两个嫌疑人冤枉马魁,如果没有其他证据也是不成立的。
第三,汪永革也是无罪的,哪怕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个人拿刀冲进餐车,对于汪造成威胁,汪只是拿一个盆扔向对方,哪怕这时候造成对方伤害,也是正当防卫或者是紧急避险。
第四,死了的嫌疑人是自己主动打开窗跳车逃避抓捕,汪还实施了救助,救不成是救不成的,与嫌疑人自己的行为无关。
希望以后的影视剧,涉及法律内容请谨慎一些,而且这个不需要什么特别难的知识点!!!
两颗星星是给丁勇岱老师的,这个剧也就靠老一辈的戏骨撑着了。
这个服化道说不用心吧,找的衣服都是那个年代的,说用心吧,那布料那质感那个滤镜都干净的不像样👉🏻👈🏻而且剧里还有好多未婚夫妻的配角演员,按理说那个年代结婚都早,你找几个年轻男演员咋啦,尽找那现实年龄四五十岁的老男人配个年轻小姑娘演未婚夫妻,我真服。
还有金晨那个尖脸真是一言难尽,我爸一打开电视问我这女主角是谁这么难看一个蛇锥子脸😂😂😂
整个剧情拧巴悬浮,脱离现实。
随手举个例子:牛大力发了点小财荣归故里回铁路大院,所有人舞台感极强等距离围观,牛大力居于“舞台中心”轮番接受众人点评,且从头到尾队形整齐,无人越雷池一步,这是反应现实生活的社会剧?
就凭这一个镜头,这个剧也就定下了难登大雅之堂的基调。
何况,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牛大力、姚玉玲外出归来衣着言行变化的离奇夸张让人干脆直接出戏了。
马魁十年大狱不记恨制造冤案的社会,也不怪罪于直接诬陷他逼死罪犯的同伙,却偏偏揪住一个没有为他作证的汪永革,真叫人大无语,你怨得着人家吗?
马魁你是不是十年大牢蹲傻了?
是非不分了?
人物悬浮就更别提了,所有人的命运走向都没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被抓获的罪犯几乎都无一例外改邪归正走上正道,对王新马魁感恩戴德,逗笑呢?
马魁媳妇得绝症,汪永革中风,这种恶俗的狗血都不止抄袭了一部烂剧吧?
一个小混混都知道艾滋病可怕,作为公安警察的王新马魁居然一无所知?
你们还不如一个小混混有知识?
字数差不多了,懒得多说了,金晨的整容脸以及她与白敬亭的演技也是硬扣分项。
《南来北往》里的姚玉玲是一个典型的、被意淫出来的,传统女二的角色。
什么叫传统女二呢?
就是一个功能性的、用来作为真善美女主对照组的工具人人设。
传统女二在古早台偶、韩偶里屡见不鲜,如《薰衣草》里的Maggie、《天国的嫁衣》里的卡翠娜、《放羊的星星》里的欧雅若等等。
她们的共同特点是,首先是比女主美,其次是比女主有能力/家世好/学历高(最少占一样或者全占),但是她们最终不仅和女主在竞争男主的爱情中落败,而且往往还会因为种种不正当竞争的手段被曝光而遭遇社会性死亡,总之,输得特别惨。
电视剧给出的女主获胜,女二落败的原因几乎是如出一辙的:在一个人人恋爱脑的偶像剧世界里,不够爱男人而更爱自己的女二,是带着原罪的,是不配得到男主高贵的爱的。
因为她们不够单蠢、善良、恋爱脑,会在重大事件面前计较利益得失,会劝男主要更爱江山不要一时冲动恋爱脑,所以在没有绝对反派的偶像剧世界里,她们已经足够充当反派的角色。
本着惩恶扬善这种基本价值观的电视剧,也必然要在结局给这些反派们安排一个爽文式的结局,无外乎是单纯的女主爱情事业双得意,让已然落魄的女二羡慕嫉妒恨或悔之晚矣。
《南来北往》也是如此,被安上了贪慕虚荣不会过日子人设的姚玉玲,在放弃了汪新和牛大力这样的老实人男主男二之后,选择了贾金龙——一个毒贩,最终阔太太梦碎,沦落到带着儿子在夜市卖烧烤的窘境。
更悲哀的是,勇闯深圳下海经商、已经是成功老板的牛大力,挽着年轻貌美的小娇妻,在寒冷的冬天夜里遇到在忙活着生意而憔悴落魄的白月光姚玉玲,试问,还有比这更爽文的结局了吗?
爽不爽?
简直太爽了,和春节档的《飞驰人生2》连起来看可以看到男性心中的爽文范本:打脸这个曾经轻贱我的世界,打脸曾经瞧不起我的、贪慕虚荣的女神。
男频小说里你翻一百本,九十九本的核心思想都是这。
但是,因为演员精湛的演技和对人物深刻的理解与共情,观众们对这些被编剧竖起来挨打的靶子,并不是如他们预想中的那样唾弃之,相反,因为她们身上流露出来的那些真实的人性,而被观众所理解和同情。
比如《放羊的星星》里的欧雅若,她不能恋爱脑,不敢全心信任一个男人,是因为她来自于底层,有一个绑架杀人犯的爹,他勒索她,妄图寄生在她和她伴侣的身上,让她对人性的认识不可能是乐观纯白的。
她迫切地需要与过去的自我切割,在这种恐惧之下,她越想补救,越做错事。
观众看得到她的能力和努力,她想要逃离父亲,想要向上和稳定,这都是合乎人性的,代入到自我,只会为欧雅若觉得惋惜。
(没有说她做得对的意思)
而姚玉玲被观众喜欢,也是因为她很真实,她那些爱美、花痴帅哥、对未来有无尽浪漫幻想的小儿女情态,是可爱的,并不该成为她被编剧惩罚,被赛博浸猪笼的理由。
非要把漂亮的姚儿配给难看的大力,还要强说价值观和内心世界都无法与姚儿达成共识的他才是姚儿的良配,这无疑是一种父权的傲慢。
我对《南来北往》评价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年代剧,它根本不写实,它的不写实,不仅体现在错漏百出的服化道和科技感过强的女主脸上,更体现在它剧情的真实性上。
它采用了和古早偶像剧一般的套路,让“自私”的女二输得很惨,这种意淫其实是违背现实的,现实是,太过恋爱脑、一心为了男主付出的女生,才会过得很惨,比如挖野菜的王宝钏。
而将自我感受和需要放在爱情之前的女生,对更大的世界有期许和欲望的女生,往往会过得比恋爱脑强。
《南来北往》的编剧高满堂是《闯关东》的编剧,他和另一出年代大剧《人世间》的编剧,对女性的认知是基本一致的,即被他们所推崇的、夸赞的女性,都是传统的贤妻良母那一挂的。
比如马燕、郑娟、萨日娜饰演的周家的妈妈等等,总之,是把为家庭奉献放在第一位的,忽略自我感受和需求的那种女性。
而他们批判的女性是什么样的呢?
《人世间》里的周蓉,高级知识分子,追求爱情的纯粹,与出轨的老公离婚,在原著小说里,作者梁晓声对周蓉是持肯定的态度的,但是到了电视剧编剧这里,周蓉成了作、矫情、自私的代名词,被编剧批判,被观众辱骂。
为强奸犯洗白的《人世间》,真让人恶心《南来北往》里的姚儿,爱美,不安于嫁给丑男人的命运,渴望更大的世界,过更好的生活,结果编剧对她的安排带着刻骨的恶意,她不爱的丑男人变成了大老板,对她好的男人是隐藏多年的毒贩,她识人不清爱慕虚荣最终只能沦落到夜市摆摊卖烧烤。
编剧给出的标准答案是,姚儿嫁给汪新和牛大力都会幸福,但她识人不清,自己选的那个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所以她活该。
追求纯粹的爱情,和渴望过更好的生活,在男性身上来说算不上缺点,甚至是成为男主的标配,但是在女性身上,为什么就要被批判,被安排恶意的结局呢?
当然是因为,自古以来,评价男性和女性,用的就是两套系统、两套标准,而这两套系统和标准,也都是男性订立的。
男性对女性价值的认识,长期以来都基于两个标准,一个是自然性的,一个是工具性的。
自然性的很好理解,就是女性的外表。
古往今来男性为女性写了不少诗歌,从《诗经·卫风·硕人》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开始,几乎所有赞美女性的诗歌,都集中在女性的颜值上。
工具性的,是女性的生育能力和服务于家庭的能力,用“贤妻良母”四个字就可以很好地概括这一评价标准。
但凡违反了这四个字的,比如生不出娃,生不出儿子,儿子长大没出人头地,家务没操持好,公婆没服侍好,婚后不知省吃俭用,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对老公的风流韵事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等等等等,都属于不合格的工具,是要被狠狠批判的。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说,“完整加上年轻,这就是男性对女性的普遍欲望。
至于女性的文化价值在哪里,基本上被忽略了。
社会上很多人对于女性的要求,都是关于身体的倒计时,什么时候恋爱,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全是身体的逻辑,从来不考虑女性不是一个单纯生儿育女的存在,同时也是自由意志的存在,有她自己生命发展的需要。
”
△梁永安教授的书和视频,我都推荐对男女两性问题抱有疑惑和偏见的人去看一看,他是一个尊重女性的男性,更是一个看得到现代女性存在的男性。
我为什么觉得《人世间》和《南来北往》的编剧很傲慢,就是因为他们在用农业社会的逻辑和价值观在审判工业时代之后的女性,工业时代之后的女性,已经从家庭走向了社会,她们已经在自然性和工具性之外,发展和延伸出了和男性一样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她们之所以有这个需要,是因为她们已经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做到,而不必靠依附男性去得到。
《知否》里顾廷烨对明兰求婚时说:“以后我在男人堆里是老几,你在女人堆里便是老几。
”很多人觉得这句话很甜很霸气,但我还看到了明兰不得不靠婚姻依附于男性才能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困境。
很多人在纠结,姚儿到底要嫁给谁才能幸福,没有开天眼也没有上帝视角的她,要怎么才能选择一支稳定上升的绩优股呢?
但他们忽视了一个最大的前提是,《南来北往》是发生在改开之后的事,不是发生在《知否》那种封建王朝的故事,姚儿的命运,一定要靠嫁人才能改变吗?
大家可能都顺着编剧设置的剧情去思考,而忘记了,这已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了,姚儿的美丽和爱美不再是一种需要被批评的“罪”,在商品经济时代,美丽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
在同一个时空里,南下闯深圳的,不止有大力这样的男人,还有许许多多天南海北的女性,她们有的是电视剧《外来妹》里在工厂打工的外来妹,有的是电视剧《公关小姐》里穿着时髦套装画着港风妆容的公关小姐,她们有的靠自己的双手,有的靠自己的美貌和才华,让原本一成不变的生活,通往另一个崭新的方向。
在真实的八九十年代,许多像姚儿一样高挑漂亮的女孩,勇敢地参加模特比赛、选美大赛,离开家乡去往大城市闯荡,她们不必苦苦考虑嫁给谁才能幸福,她们靠自己,也能幸福。
△1991年第二届中国最佳时装模特表演艺术大赛十强
感情戏也太磨叽了案子设计感觉不太满意,有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感觉,铺垫的都很刺激,解决方法让人看了感觉“就这?
”但是案子中间笑点设计还不错,能当喜剧看看全篇下来最喜欢汪永革这个角色塑造,演员演的也是真好。
马魁牺牲真的非常强行,我还希望老马退休了能和老汪打打麻将互怼呢,好歹曾经兄弟一场,老汪就算糊涂了脑子里除了汪新就是马魁……结尾强行让大家都出来走个过场,还几乎都是企业家,太生硬了,虽然可以理解
在生活中的高满堂,曾经与侯鸿亮等人,用半年时间,走遍关东的黑土地,寻访当年闯关东的人们与他们的后代,细细谛听他们与祖先的故事。
在生活中的高满堂,曾经花百余天的时间,与几十家温州商人叙话,挖掘他们创业的奇迹。
如此,我们才能看到《闯关东》的传奇,才能听到《温州一家人》的呐喊。
然而成名以后的高满堂,似乎已经走出了生活。
《老农民》中的许多情节,不符合事实的就有许多了。
如1977年一家人送儿子进高考考场,可能吗?
至于高满堂后面的作品《老中医》《老酒馆》《珠江人家》之流,皆属胡编乱造,惨不忍睹之作。
如今刚出炉的《南来北往》,早期叫《三棵树》,据说准备了许久了,然而成片依然不堪,主线上洒满了“狗血”“鸡血”。
马魁1968年因小偷摔S而入狱十年,可能吗?
那时许多盲流,被直接打S的无数,皆被判定为罪有应得。
且在“探索十年”过去后,根本未有被追责的情况。
更近一些的,如1983年的“严打”,因跳黑灯舞被宰的都许多,至今最多是说,有些“过了”。
至于汪永革,因为拉住小偷不让跳车,完全可以解释为是保护他,怎么会被抓进去呢?
主线太假了,许多细节也经不起推敲。
另外,这只是一些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琐事汇集,没有岁月变迁带给人们的性格变化,也没有人性挖掘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
为了冲突而冲突,为了矛盾而矛盾,皆与生活无关。
曾经在生活中的高满堂,显然已经走出生活了。
前期:八分前期很不错(真的很欢乐很温馨很推荐),埋线多伏笔多照应多。
中后期(最后一集前):五分一、有几条线很膈应人1、素芳在得知自己病重且知晓马魁工作忙的情况下仍坚持收养男孩给女儿徒添负担 。
2、素芳在世时便亲自为丈夫物色下一任妻子,马魁与沈姨的感情线从头到尾洋溢着怪异。
3、牛大力闹自杀大家围住姚玉玲。
4、马魁对马燕有着极强极残忍的控制欲,马魁与丽丽的相处体现中国家长对别人家的孩子更为体贴的鲜明特性。
二、埋线太散太长,填坑时有种“埋那么多线结果就这”的感觉,支线结束得太仓促,一些地方逻辑难自洽(汪永革当年的所作所为无法解释清楚,两家折腾多年却在一瞬间和解)。
最后一集:两分为悲而悲,过于套路,马魁这个角色并不需要以“因公殉职”为结局来突显警察的不容易,“苦尽甘来”类的结局会更好。
牛大力哪怕偷鸡摸狗粗枝大叶却能一夜暴富,这本身就不合逻辑,着重描写他带着比自己年轻三十岁的妻子与自己曾穷追不舍却追不上但如今跌落神坛灰头土脸的昔日白月光相遇,实在像是某些人的意淫。
总:取平均值后为五分,但看在整个寒假每天和家人坐在沙发上准时追更的份上给三星吧。
白敬亭只有一种演法,皱眉、耍宝,那不是汪新,就是他自己,台词也含含糊糊,是在嘴巴里揉面吗?金晨我都懒得评了,为什么一定要找流量明星呢?剧情也很寡淡,胡可一出场我就知道她要肺癌寄了,一看就是编剧安排赚眼泪的角色,这种套路已经没有新鲜感了。感情戏拖拖拉拉并不精彩,确占了很大戏份,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多看看火车上的人间百态。最后整个妆造是怎么回事,每个人衣服都是崭新崭新的,一点生活痕迹都没有,吃什么都要订量的年代真的可以这样吗?
关于警察的剧真不少,乘警的还真不多,有国产剧的通病,也有年代戏的亲切。
这个结尾真是把我恶心到了。整部剧都是以男性友谊为主线的,作为欲望客体的姚最终落魄,就仅仅因为她美丽,虚荣。
连汪永革都能被原谅,姚儿却是那么个结局,编剧可能被优秀漂亮的理智女性伤害过,有创伤
姚的结局是牛大力最后的幻想
很难追下去,大的故事线没啥特别的,有些小桥段是有设计的,来标记才发现导演是郑晓龙。🤷♀️ 全员演技不算出挑,白敬亭挑不起这么大的梁,那他要想拍好的电影,就更不太足够了吧。希望今晨不要再专注脸了,多演一些复杂的角色,演员要能展示叹息。
整体平淡,主线剧情太少了还都零零散散的,女主长得根本不像那个时代的人,确实没把时代和地域特点突显出来。
群像戏演技难免参差,但年前放有点温情,或者说那个时代是很有温度的,衣服属实有点新,还有小白啊,你是把丁勇岱当撒老师了不?一句还搁那吹呢我分分钟出戏了。
只能说合格,挺适合过年看的。挺好一题材拍的这么。。。
我很喜欢在看完第一遍大结局的时候就火速打开第一集看第二遍,南来北往也是。上一秒看完成熟稳重的汪局下一秒又看到十八岁虎头虎脑的汪新汪小狗,这种感觉很奇特。有一种,上帝视角。看着十八岁的汪小狗顶着小锅盖头,咋呼可爱嘴巴碎碎,一想到他之后的生活,成长,心里就酸酸的。好像成长是必须要付出什么代价,工作生活把一只可爱活泼的小狗磨炼成一位出现就有压迫感的前辈,身上还带着师父的影子。我妈看到汪新57岁样子的时候跟我说,她不看了。她觉得她马上也要和汪新一样变成满脸皱纹老年斑的人了,她说她以前也是光滑水嫩的小姑娘。可是日子好像嗖的一下就过完了。就和火车一样,从慢悠悠的绿皮车变成时速302KM的高铁,嗖的一下到达目的地了。
作为过年大剧是合格的
发现了一枚新的老戏骨丁勇岱,白敬亭的演技也大有进步,以及很成熟、很自然和生活。姜妍以前只闻其名没看过戏,没想到把姚玉玲这个角色塑造得如此丰富和可爱,挺喜欢的。整部剧非常好看。最遗憾是沈姨。
好看好看,剧情节奏真的舒适,第一集就引人入胜。有搞笑有温情有悬疑,全员演技在线。演员演的非常真实,白敬亭和老戏骨对戏也没拉垮,特别喜欢师徒互斗情节,看的乐呵呵,特别适合过年全家观看!
老被拿出来跟人世间比,人世间真的好,但两部不是一个赛道的,不公平,印象最深的就是姜妍了,跟贾金龙可太漂亮了,而且大力那段真的抹黑她,就像网上说的她的结局是大力们想看到的罢了,她喜欢精致的人,最后也会在贫穷里找精致的
具有非凡的侦探才能和正义勇气,就是希望能够破获一系列的大案,时间跨度为40年,聚焦两代铁路公安民警忠诚为民、坚守奉献的工作生活,温情的观剧氛围,让观众从中感受到共鸣,如充满年代感的精良制作,唤起的不仅是共同的时代记忆,呈现了一个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铁路世界。
胡可是真的想做一名好演员的。
其实最后没必要把马魁写死的
金晨以后能不能别演戏了,演技本来就不咋滴,还歪嘴严重影响观感了
拍得不好……演得也不好……和父母爱情差10个金婚(是我最喜欢的从平凡小人物身上看几十年变迁的题材来着😢😢😢😢
姚没做任何坏事,没有伤害过任何人,拒绝一个男人可不叫伤害,没有在物质上向他索取,也没有在言语上对他进行贬低,只是目的明确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何错之有?编剧非给她安一个悲惨的结局,还要跟那个男人做鲜明的对比。要求女人艰苦朴素,而男人成功的标配则是找个年轻貌美的女人,编剧你自己说说这个逻辑对吗?真是太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