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者

洩密者們,泄密者们,The Leakers

主演:吴镇宇,张智霖,佘诗曼,周秀娜,郑则仕,刘浩龙,张继聪,李灿森,卫诗雅,杨梓菁,苏宸褕,林嘉华,谭小环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泄密者》剧照

泄密者 剧照 NO.1泄密者 剧照 NO.2泄密者 剧照 NO.3泄密者 剧照 NO.4泄密者 剧照 NO.5泄密者 剧照 NO.6泄密者 剧照 NO.13泄密者 剧照 NO.14泄密者 剧照 NO.15泄密者 剧照 NO.16泄密者 剧照 NO.17泄密者 剧照 NO.18泄密者 剧照 NO.19泄密者 剧照 NO.20

《泄密者》剧情介绍

泄密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马来西亚爆发神秘传染病,当地药业公司AMANAH研究的特效药MD5成为救助病患的神丹妙药。可是一直跟踪报道该疾病的记者宋丹文意外死亡,跟着AMANAH总裁张日善(郑则仕 饰)的儿子在办公室自杀身亡。经警方调查,张公子纯系他杀。与此同时,张公子的妻子彭珍美(周秀娜 饰)秘密跑到香港,她随身携带的机密引起多方势力的争抢。香港警察王大伟(吴镇宇 饰)与马来西亚皇家警察警长李永勤(张智霖 饰)接头,协助调查这一系列案件。不久后,王大伟收到一段视频,视频录制者自称“泄密者”指控AMANAH是绝命病毒的始作俑者,而张日善的二儿子更落到他们手中。 与死神争分夺秒,李永勤和王大伟展开夺命追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邻座的怪同学OAD:邻座的极道同学小家伙好想告诉你第一季呼喊劫后余生家有一老充气女友进化论LoveLive!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四格漫杰克·莱恩第四季恐惧的代价夏目友人帐第六季特别篇梦幻的碎片惊声尖叫5假面骑士加布胆小鬼闯入迷宅明德绣庄雄关遗梦分手工作室向山进发第二季我是女生,也是男生燃烧的玫瑰阿布格莱布的男孩美国内战威利的游乐园星期一的硕果第二季新参者女孩画像我的朋友是萌鲨LoveLive!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第二季广告狂人第二季

《泄密者》长篇影评

 1 ) 一手好牌打稀碎!

《泄密者》一手好牌打的稀碎!

无良药商后院起火!

影片有些一个足够大的立意,但完成度太过差强人意!

在我看来影片用前30分钟设置了一个并不高明的悬念,可能是这部片子在技法方面唯一的优点吧。

因为后续的解谜过程完全能用混乱、脱节、狗血来形容!

虽然有些豪华的演员阵容,但除佘诗曼外其他人的表演都和那场尴尬的追车戏一样莫名其妙!

3.5分!

ps:邱礼涛还是适合那些限制级影片!

 2 ) 邱礼涛的《泄密者》:几多天真的理想,谁伴我闯荡

《侏罗纪世界2》和《泄密者》都看了。

类型,前者好莱坞怪兽片,后者香港犯罪片。

口碑,前者豆瓣7.0分、7.9万人评分,后者豆瓣5.8分,0.36万人评分。

票房,前者10亿,后者0.51亿,目前都是上映6天。

大恐龙碾压啊。

但是,论及共情和观影后思考性,我pick《泄密者》。

现年57岁的导演邱礼涛非常高产,他的作品列表在豆瓣能列出13页,而且非常全能,当过电影摄影(《法内情》《蜀山传》《永久居留》),当过编剧(《老夫子2001》《这个阿爸真爆炸》)、当过演员(《新不了情》《笨小孩》),还组过乐队出过书。

导演作品光2017年就有《常在你左右》(古天乐)、《失眠》(黄秋生)、《原谅他77次》(蔡卓妍)、《拆弹专家》(刘德华)。

明年他的待上映作品还有《拆弹专家2》、《扫毒2》、《死亡通知单:暗黑者》。

依据明星效应,国内观众比较熟悉的邱导作品可能是,让黄秋生成为香港第一个凭三级片拿金像奖影帝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1993),让刘美君荣膺台湾金马奖影后的《性工作者2:我不卖身,我卖子宫》(2008) ,让蔡卓妍获得澳门电影节影后的《雏妓》(2014),让刘德华提名香港金像奖影帝的《拆弹专家》(2017)。

其实邱导的作品题材非常丰富,拍过喜剧片(《山鸡变凤凰》(1994)、《神探驾到》(2015)),拍过爱情片(《爱情梦幻号》(1999)、《半醉人间》(2006)),拍过动作片(《终极忍者》(2006)、《竞雄女侠秋瑾》(2011))、拍过功夫片(《叶问前传》(2010)、《叶问:终极一战》(2013)),拍过惊悚片(“阴阳路”系列、《伊波拉病毒》(1996)、《青魇》(2012)),拍过政治片(《公仆2》(1995)、《廉政行动》(2016)),还拍过纪实片(《性工作者十日谈》(2007) )。

但最多的还是犯罪片,从他早年的《的士判官》(1993)、《惊变》(1996)、《夜叉》(1999),到后来的《等候董建华发落》(2001)、《同门》(2009),到近年的《凶手还未睡》(2016),再到今天我们要谈的这部《泄密者》。

邱导很多片子里有警察,要不直接就是警匪片,要不就是男主是警察。

《泄密者》也是两个警察男主,港片惯用的“双雄”设定,吴镇宇的眼,张智霖的颜,都很能打,但更能打动我的还是影片里的记者形象。

李灿森和佘诗曼在影片中都饰演有专业精神、维护正义、不怕死的记者,李灿森很快领了盒饭,佘诗曼有女主光环护体,所以连续三年都获颁香港最杰出记者奖、在工作中有死忠跟班、染病毒是虚惊一场、在枪战中有英雄救美。

血统纯正的香港电影必然要有经典港星班底,有悬疑、枪战、爆破、追车等元素,最好再来首粤语金曲。

客观地说,《泄密者》就是这样一部中规中矩的套路港片,剧情主体走向都能提前猜中。

但由于角色统一的港片气质(虽然为规避敏感而设置了一些马来西亚国籍)、对香港地域文化的表现(港式云吞面、咸柠七、外冷内热的港人情感),看下来还是舒服的。

女主佘诗曼和周秀娜、卫诗雅等女配都是香港女星,不像以往合拍港片里夹杂一个大陆女星当花瓶女主很违和,双男主负责性格反差,女演员的气质就很关键了,完成角色功能之外另有重要作用就是加强或与影片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泄密者》讲述《香港日报》女记者阮嘉岚(佘诗曼),面对变种寨卡病毒肆虐传染展开调查,因为同行发生命案和两个警察男主联系在一起,挖掘出“泄密者”神秘爆料组织并与之携手,最后扳倒奸商。

影片最叫绝的设定是,治病之药实际是导致社会之病的药。

药业财阀利用蚊子散播病毒,同时制造对抗病毒的解药,既发大财又赚取好名声。

“孤儿药”(罕见病药物)三个字的意义颇可玩味。

“泄密者”像是一个真相联盟,为揭开病毒传播的背后黑幕而斗争,这个组织挑战了公检法,但到最后警察男主、记者女主都愿意加入,可能体现了导演邱礼涛推崇的“执生精神”(意思是自开生路)。

影片中阮嘉岚的妆发着装利落洒脱,行事果断硬朗,面对男记者示好、男同伴追随既从容又矜持,内心深情不露,得知对方死讯才会伤心流泪,外冷内热、欲说还休不就是港女特质之一么。

曾几何时,我也多么想做一个专业精而尖、感情不渲染的社会记者啊。

可能学新闻出身的人都有过一个记者梦吧,我也曾经幻想自己拿着笔和话筒,上山下海寻找新闻线索,慷慨激昂为公众代言,“你们可能没见过我的长相,但一定见过我的工作。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但无时无刻都感受着我的宣传。

”可我工作后是当新闻编辑,一当就好多年,基本都是安身于写字楼,虽然网络带着我紧跟新闻现场,也去参加过媒体采风,但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跑新闻、在电头上署名的记者。

而后来,随着商业门户蓬勃、自媒体汹涌而来,记者的身份变水了,“无冕之王”的头衔不吃香了,连“爆料”这个词都变low了。

好像人人都可以做记录故事,发表评论的人了。

有没有记者证的身份认证,倒也没人那么在乎了。

城头变幻大王旗,“用短视频记录我们这个时代”,当下宣扬的是这个。

记者的精神,是不妥协,是锲而不舍,但在社会现实的磕磕碰碰里,我选择了像更多平民百姓那样,“做人呢,最要紧的就是开心”。

我不后悔,但也没觉得这值得骄傲。

可能相比享受道德优越感,我更注重“自己执生”吧。

《泄密者》选用的插曲是Beyond乐队《谁伴我闯荡》,听听歌词,“其实你与昨日的我 / 活到今天变化甚多 / 只有顽强 / 明日路纵会更彷徨 / 疲倦惯了再没感觉 / 别再可惜计较什么”,配上女记者在男记者坟前的沉郁深思,很有feel。

话说导演邱礼涛原本也是想当记者的。

据资料介绍,邱礼涛1981年进入香港浸会学院(1994年升格为香港浸会大学)前曾经读过一年的理工科,因为对达斯汀-霍夫曼演的电影《总统班底》(又译作《惊天大阴谋》)里的记者很佩服,特别想成为一名调查记者,后来进入浸会学院传理系时,他本来也是想专攻新闻,不过因为受到香港电影学者和制片人林年同的影响,进入亚视实习成为一个编导助理,又被邀请去当场记而慢慢入了行。

与此同时,他还在《年青人周报》、《翡翠周刊》、《星岛日报》和《TOP》等报章杂志发表文章。

1998年,邱礼涛还根据一场交通意外事故为香港电台新闻部模拟重演了电视片《拯救行动999——生死之间》,可以说是他梦想当记者的一个变奏。

邱导的作品在豆瓣无一过8分,5点多和6点多的评分占据大半江山,可能作品一多难免良莠不齐、水准飘忽不定,但不可否认的是,邱礼涛是充满理想的社会学者,讽刺时弊,具备社会性,他“起码三分之一电影作品可以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代表着一些香港当代的人心脉络”。

近年来“港片已死”已经成为政治正确的口号了,但幸好还有导演在做港片坚守者。

邱礼涛曾经说过:“很多电影一出来时候的口碑,跟十年之后回头看是不一样的。

”我认为,邱礼涛(的影片)还是值得等待的。

 3 ) 观影流水——李sir要是黑的该怎么办

两位阿sir追踪到废弃厂房,李sir拿枪指着张俊延说,你跟我回马来西亚,我保护你。

看到这里,我有点慌,这个李sir该不会是张爸爸的人吧,这要是突然一枪打死了张俊延,或者把张俊延绑了回去交给张爸爸,这后面是不是得上演一出记者和警察联手曝光不良药企的戏码啊(好像本来也就是这样)。

还好我只是想多了,李sir真的是正直的马来人民警察,她的未婚妻是马来西亚好未婚妻。

故事并不新颖,这个神秘病毒的始末在开头几分钟之内就猜到了,包括儿子与父亲的对抗。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国配的缘故,总觉得故事的场景转换不够顺畅,过度不够,总是在赶进度一样的讲故事,至于看完这电影有什么想法,如下1234561、佘诗曼在前五十分钟妥妥打了个酱油,但是,人家保养得是真好。

2、王sir在医院等阮记者醒来,坐在那里,肚子肉瞩目。

(吴叔吴叔,醒醒,醒醒啊,肚子肉出来了啊)3、看的国配版,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方便观众看,即便主战场在马来西亚,还是差点就全马说中文了23333.4、王sir一行劫着张爸爸去废弃工厂时,半路坏车,猜着要换一辆车,结果是偷开走一辆当马用,上演一场另类的追逐戏。

5、张爸爸说,销毁证据,于是一个生物研究所就被炸掉了。

5、猜测,李sir如果是黑的,那就又是一种讲法了,除了要曝光药企的黑幕,还得曝光更大方面的官商勾结,斗智不说,动作戏怕是要翻一倍,至于车推车的追逐戏肯定不够看。

7、电影有三派,一派泄密者,一派记者和警官,还有一派始终追杀张俊延,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从剧情也能推出来,这第三派,就是张爸爸了。

8、尽管故事有点普通,但是结尾很讽刺了,抛开为什么儿子绑架了父亲父亲反手抢枪变成谋杀未遂,背判20年,罪名却不是儿子们努力想好揭发的药厂黑幕,反倒是阮记者的诽谤罪名成立。

倒是反过来一想,这才更讽刺,若是真的因官商勾结被判,那马来政府要如何应对?

所以,还是推出一个替罪羊,即保住了政府颜面,又稳住了民众,还没把自己老搭档的路堵死,也算一判三雕。

别人说出来的答案重要吗,相信的总会相信,不相信的会继续寻找真相。

最后,看完了想吃云吞面。

淘宝的指尖陀螺是不是要爆了?

 4 ) 有限的公义和真相

制造公司制造公司委托研究所同时研制病毒和疫苗。

研制成功后,投放病毒,然后通过卖疫苗来谋取暴利。

想想都可怕。

难道现实世界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吗?

恶魔是它,天使也是它。

这个题材真的很深刻很现实。

如果一场电影不能反映现实的某个侧面,对现实带来警示意义,电影就没什么价值。

本片主题立意很好。

尤其是处于现在的情况,值得深思。

两个记者记者作为媒体传播的一线,有责任有义务尽可能公正客观地报道新闻。

所谓春秋笔法,哪有完全的公正客观,最多只能算是在有限的资料下带着立场地报道。

影片中的记者难能可贵之处是敢于报道人所不敢报道的,就为人称道和获奖。

这恰恰就反映了人对公正和真相的纯朴的愿望。

但记者真的就能完整地报道真相吗?

能够审判吗?

三父子本片的合理之处是两个儿子亲眼目睹了父母吵架之后,第二天就发生了母亲被绑架失踪的事件。

随后他们的人生牢牢地被父亲所捆绑,有着外表光鲜的财富名誉地位,在家里却父子关系破裂,形如傀儡。

本来,财富名誉地位足以收买良心,不去寻求公正和良善。

但是,母亲的死的真相是一个让父子决裂,寻找公义的原因和契机。

合情合理。

两个警察两个在做警察的警察,他们都为公义尽心尽力,为了职责牺牲了家庭。

导演特意安排一个准备离婚,一个准备结婚。

难道这不是在提醒着大家,工作和家庭,孰轻孰重,真的要想清楚一点吗?

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当初欣赏对方的优点,分分钟有朝一日成为厌恶的缺点。

其实这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准备离婚的警察女儿对于父母离婚选择跟随带出的一句话:选择跟随爸爸,是因为他太忙碌了,需要有人照顾他。

这得有多坚强才能说出来的话。

可爱但也很可怜。

意料之外的结局结局本身就非常的不公义,但是合乎常理。

这是港片一贯的特点。

故事的发生地远在马来西亚也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哪里都可以拍的。

结局是制药公司的董事长被判刑的罪证是谋杀,而不是制售假药,不是官商勾结,不是非法组织罪。

谋杀是后面众罪的顶峰罢了。

所谓法不责众就是这个意识。

一旦牵涉面太广,太深,这些罪只好不定罪了。

一元钱的诽谤惩罚也只是体面地告诉记者和公众,你说的都对,但是你没有证据,所以还是要算你诽谤。

所以,本片其实讲的公义在这个世界是有限的。

情节和特技情节其实很紧凑,到电影一半的时候,真相才慢慢浮现,一环扣一环,透过一个事件将不同的人慢慢串联在一起,剧情没有拖拉,处理得很好。

略显不足的是飙车的特技,虽然是标配了,但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时间也有点长了。

如果说5星是经典佳作,那么本片肯定值得一看,配得4星。

 5 ) 佘诗曼,定性就是拿来打破的

(无剧透,只谈极其喜爱的阿佘,想看影评的话,可以多支持其他作者哈)(关于阿佘的《金枝欲孽》与《延禧攻略》→宫斗剧的鼻祖与新贵,四面墙的阴雨与疾风)佘诗曼是公认的劳模。

一年到头,不是大银幕见,就是小荧幕见。

算下来,这样的“约”,一赴,就赴了20年。

而她看起来,相貌似乎没有多大改变,但那戏路与态度,却是越活越开。

就像是在不断绽放一样,看不到终点,只是凭着一股韧劲,不断地打开再打开。

佘诗曼与她的画作这周五,她跟吴镇宇、张智霖联手合作的《泄密者》就要上映了。

在这部电影里,她饰演的是《香港日报》记者阮嘉岚,一个总是冲在前线追问真相的人。

当马来西亚突然爆发由寨卡病毒引发的疫情,她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但随着蹊跷谜团不断增多,几方势力逐渐登台,整个局势变得越来越黑暗。

这样的故事与角色,有佘诗曼的演技加持,期待值是可以往上走一点的。

毕竟,她演什么都好,非但不存在拖后腿的可能,往往还能用一己之力,撑起整场戏的可信度。

这样的评价,放在现在妥当,但在20年前,恐怕犹如痴人说梦。

那时她才刚出道,身份是“香港小姐”季军。

说来有趣,本来资源是在冠亚军身上的,没想到两人闹了些争抢男人的新闻。

于是佘诗曼“捡了个便宜”——但要是以现在的眼光看,是港剧、港片,捡了个宝。

那时她一点经验都没有,就被推到了重头戏里。

在《雪山飞狐》(1999)中,她跟陈锦鸿(饰胡斐)搭配,扮演苗若兰。

这个角色,温软,柔弱,让人心生怜惜。

胡斐柔肠百结地唤她一句“草蜢仔”,她就娇羞地低一下头,笑意漾到嘴边,藏不住。

要哭起来,又当真称得上梨花带雨,楚楚动人。

可以说,佘诗曼接的第一个角色,像是量体裁衣。

披上那戏服,就是苗若兰本人了。

其后参演的两部,是品质更硬的《刑事侦缉档案4》(1999)和《澳门街》(2000),进一步打响知名度。

《刑事侦缉档案4》剧照特别是在《澳门街》(《十月初五的月光》),佘诗曼饰演祝君好,与张智霖饰演的文初,搬演了一出出温情大戏。

自此,开启了二人在影视上的多次合作,这一回的《泄密者》,就是第六次。

回看当时,观众缘是有了,但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还是有不少被指摘的地方。

演技青涩之余,“鸡仔声”这个形容,伴随了她很多年。

所谓“鸡仔声”,指声音太娇太嗲,很多时候,连对白都念得含糊。

但要知道,佘诗曼有意思,也就有意思在这里。

你要是给她定性了,没多久,她就给你打破。

你觉得她嗲,她就发狠地,每天大声读报半小时,攻下台词这一关。

你觉得她柔弱,殊不知这个女演员,就跟她自称的“男仔头”那样,坚韧无比。

为了拍戏,她可以一年拍120集,可以五天四夜不睡觉。

颈椎、下巴等大伤小伤不断,她也往往为了进度,枉顾自己健康。

你觉得她只能充当花瓶,她在2006年就夺下了TVB最佳女主角称号。

而这个“视后”,还是迟来的。

短短几年间,能把自己推到这样的事业高度,显然不是运气二字能够概括的。

关键是,得把自己的天赋逼出来。

成为演技派后,佘诗曼依然在不断颠覆各种定论与标签。

当大家以为她戏路窄,只能演纯美角色时,她在《倚天剑屠龙刀》(2001)里演了周芷若。

从善良纯情过渡到腹黑无情,佘诗曼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区。

就跟她本人一样,用别人习惯性定义的甜美,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惊喜。

那一丝阴损与狠辣,难忘。

于是大家慢慢地从《七姊妹》(2001)的黄玉簪、《帝女花》(2003)的长平公主等娇柔角色中,感知她内里的韧劲。

等到《金枝欲孽》(2004),更是技惊四座。

佘诗曼的演技,突然就惊为天人了。

董佳·尔淳这个角色是内敛的,但所敛的锋芒,格外冷冽。

她工于心计,在宫斗初期就能在上游兴风作浪。

每一招,出得又阴又准。

佘诗曼把那种绝情与孤清,演得滴水不漏。

再淡的妆容,也能在光天化日之下现出鬼气来。

但这个角色哪怕不动声色为多,层次感却丝毫不少。

后来淡风云的惘然,情爱不得的凄然,被她融到那副姣好的相貌上,都是能叫人心惊的。

当大家以为她走到了演技的巅峰,她继续在同一导演戚其义的《火舞黄沙》(2006)中大放异彩。

在各种拉锯的消耗中,家春分这个角色,有更多浓墨重彩的质感。

佘诗曼进一步圆熟的演技,又爆发出一种新的可能。

那年她竞争“视后”的作品不仅有这一部,还有《凤凰四重奏》(2006)。

一个人演四个角色,从清末到当下的四代人,不同性格,不同际遇,一水儿地下来,都让她演活了。

而佘诗曼,继续在各式角色中找自己的突破口。

譬如《法证先锋2》(2008)的疏离,《绝代商骄》(2009)的泼辣,《花花世界花家姐》(2011)的痴傻……

《绝代商骄》剧照等到《使徒行者》(2014),精明市侩而又重情重义的“钉姐”丁小嘉还能让观众眼前一亮。

大家都没想到,佘诗曼能够“放”到这个程度。

这个剧是成功的,但成功很大的理由在于佘诗曼的演绎。

那种市井气息亲切、搞笑、迷人,与林峯的对手戏炸得火花四射。

从这个角色开始,佘诗曼当真是没有什么角色是无法驾驭的了。

再一次,她赢得了TVB“最佳女主角”与最受欢迎的“电视女角色”大奖。

这是毫无悬念的。

因为千差万别的气质,套到佘诗曼身上,都没有违和。

就像千差万别的男星,放到她身边,也都不会突兀。

她自身是有一股劲儿的。

《泄密者》这种不惜以身犯险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角色,很契合她。

但她的“劲儿”,更多用在角色塑造上,为人处世上,则是柔和的。

佘诗曼把自己打磨得越来越光润,无论是演技,还是气质。

演员喜欢跟她合作,不仅因为她演得好,而且能别人的光彩给放大。

看TVB的“最后一位花旦”佘诗曼,也像是在看港剧与港片的历史。

跨着一个时代的辉煌与回落,抓过的星光,就尽量多照耀一下。

没有松懈与怠慢,只是处变不惊地走好一步又一步。

佘诗曼给自己的骨气,想来,也是给香港影视的骨气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侵权立删。

修改版载于“万达电影生活”公众号。

 6 ) 不太合理

硬盘是大儿子去偷的,给大儿子验尸那段,左边肩部有烫伤,医生说枪伤会导致这种烫伤,很明显大儿子从楼下飞下去那下,还是被子弹擦伤了一下。

就是偷硬盘这段,大儿子展现了超凡的逃跑技巧,然后隔天就被发现吊死在自己办公室,二儿子是去香港读书的,郑则仕派出几波杀手,却依然找不到二儿子,这实在是不太合理。

另外,想吐槽一下,搞出什么AR的那一套到底有什么用呢?

二儿子秀自己的学术成果吗?

 7 ) 电影《泄密者》为了吴镇宇

电影《泄密者》电影已经看了好些日子了,只是一直没来得及记录。

典型的港式警匪类电影,很香港。

不过这部电影知道说的是,他让我想起了韩国,很经典的一部灾难电影,叫《铁线虫入侵》。

讲的是一个制药厂为了推销自己的药品,制造出一种广泛传播的病毒。

让自己的治愈药品成为稀缺物,从而提高自身的价值。

这部电影在这方面来讲,其实有点照搬。

郑则仕扮演的药厂老板不就是一样的吗?

他先制造出一种蚊蝇传播的疾病,然后唯一的治愈药品就是自己药厂生产的药品,因为物以稀为贵,方便提高自己的经济价值,另外一方面,我说要出自己良好公众形象的一种伪善性。

只可惜,自己的两个儿子揭穿了自己的真面目,并且作为一个泄密者,知道出自己,绑架自己等一系列的情况,来揭露父亲的邪恶本质。

这部电影开始的时候,三个主演,吴镇宇,佘诗曼和张智霖,是他们作为三个独立的个体,我觉得,前半部分关联性不是很强。

就是到了最后,他们强强联合之后,才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虽然张智霖孩子和另外两个吴镇宇和佘诗曼是对立面,但总的来说都还算是正在正义的一方。

这部电影,将三个人都作为了主角,可能吴镇宇更加突出一点吧,至少前半部分是,到后半部分的话,三个主演的,分量,几乎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太多的侧重,所以说后半部分,没有一个独立强调的重点就是说谁作为主角来贯穿整个故事。

就好比说这三个人都太大牌了,没有将谁作为绝对的主角,而是三个人都要兼顾,相同来说,三个人好像都没有特别的侧重。

开始的时候,吴镇宇扮演的警察还比较,戏份多一点,但到后来,喜欢逐渐减少了,嗯,张志明,我觉得他在剧情方面的作用不是特别大,就好像是一个大配角。

佘诗曼呢,作为女主角,所承担的作用又没有那么大。

这部电影总的说来,没有太大的优点,也没有太大的缺点,剧情方面有一些照搬,情节上还可以,总体的感觉就是很港式的一个警匪片。

演员也是,剧情也是,就连最后的结果也是。

 8 ) 泄密者与揭露者?孰真孰假

上一周的放松时间,看了一部电影《泄密者》,这是几年前的一部港剧。

当你听到泄密者这部电影名字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不是这是一部谍战剧?

或者是一部悬疑侦探剧呢?

没错,这的确算是一部侦探剧,不过是以传染病的开头引入的。

这部电影剧情非常的反转,电影开始就出现了传染病,然后终于有个大药厂研发出了抵抗这个传染病的药剂,就在大家欢呼庆祝的时候,剧情陡然急转,关于这个药厂内部出现了各种问题。

最后的结局是这个研制药剂的药厂就是始作俑者,原来就是他研制出来的病毒和药剂,然后散播病毒,再卖出自己的药,以谋取不义之财。

当然具体的电影细节比这要反转很多,精彩更多,这次的演员都是香港的老演员,比如佘诗曼、张智霖、吴镇宇等。

这部电影也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善与恶,人性本善,我们始终要有一颗正义的心。

一周繁忙的工作,让自己很疲惫,看一部电影,给自己放松一下,还是蛮好的。

有张有弛,这样的节奏,刚刚好!

 9 ) 泄密者:献给2003年的柴静和钟南山

蹭热点,容易,谁不会?

世界杯,你说俄罗斯,我说韩日,2002年,中国队第一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功臣,叫董路。

挖真相,巨难,勇敢的人,越来越少。

只有在电影里,靠故事,靠回忆,靠联想。

《泄密者》这部电影,我推荐给,在非典SARS期间,有过痛苦经历的人,观看。

谨以此片献给,2003年的柴静和钟南山。

不理解,SARS,怎么恐惧的,可以先看这3条资料,1. 百度百科,有一个词条:钟南山依赖症。

2. 柴静在CCTV新闻调查栏目,做过一期35分钟的视频,《北京:“非典”阻击战》。

3. 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2003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激战。

在电影里,两个星期内,患者70%死亡率的“非典”式病毒,叫VR-23。

电影《泄密者》的真正主角,是一种精神。

为了这种精神,一位总经理,做了内鬼,人死了。

一名好警察,当了绑匪,家破了。

一个名记者,非法直播,名臭了。

一家5口亲人,势不两立,母亲遇害、哥哥被自杀、嫂子被炸成碎片,只有弟弟靠栽赃陷害自己的父亲坐牢,幸存。

这种精神,叫,真相者联盟。

他们不怕牺牲,甘愿以泄密者的身份,用全球互联网现场直播的手段,揭露真相,帮助普通人在灾难下获得公平生存的机会。

【备注】看完《泄密者》之后,我对所有现场直播的APP,都添了一分好感,外加,十分担忧。

 10 ) 土得掉渣的港产片,比《低压槽》要渣

艺术性5分,娱乐性4分。

在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下(不想看侏罗纪世界2),选择了本片。

去年同期曾选择了一部《追龙》,这的确是近年难得的优秀港片。

而本片,故事老派、表达老派,活脱是一部90年代的港产片。

《低压槽》与其相比,起码在表现形式及技巧上明显高出一筹。

而故事性方面,生化危机的确是一个好题材,虽选题有前瞻性和现实性,可惜电影表达手段落后,只能是瑜不掩瑕了。

《泄密者》短评

还挺好的,不至于这个分数

4分钟前
  • Super DD
  • 推荐

BEYOND的《谁伴我闯荡》好评 但为什么海报上吴镇宇是平头 电影里却是爆炸头?

9分钟前
  • 刹那。
  • 较差

明星阵容,也只有明星阵容了~前面铺设的悬疑到后面渣到粗口

12分钟前
  • 黑翼群狼
  • 较差

我觉得是个比较糟的作品

14分钟前
  • 方因因
  • 较差

多线叙事不是那么容易玩好的~

15分钟前
  • 沈一泓
  • 较差

挺现实的,补加半星

18分钟前
  • ILM
  • 还行

我觉得这个片子还是很有“正气”的,并不应该是目前这个评分水平。实际上影片结合了病毒/疫情(某种意义上是对其经典之作《伊波拉病毒》的自我回应)、儿子革老子的命、实物+裸眼虚拟现实技术等至少三种元素,编出来的故事也至少是圆的,虽说不免高开低走,但瑕不掩瑜。

21分钟前
  • 楚门
  • 还行

中规中矩的港片,没什么可说的。

23分钟前
  • VIC
  • 还行

电影三星,拍得虎头蛇尾的。为纯港片班底加一星吧

24分钟前
  • 子华回水啦
  • 推荐

想喝咸柠七喜!

25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比预期要好,工工整整槽点很少,张智霖和吴镇宇这对警探的性格对比挺有意思。

29分钟前
  • Mickey
  • 还行

郑则仕制造病毒再造解药发财,他儿子自己绑架自己,威胁老爹,最后完美收关

30分钟前
  • 爱吃狼的小绵羊
  • 推荐

前半小时节奏紧凑,后面蛮尬的。

35分钟前
  • 一种相思
  • 还行

云吞面加醋,中和酸碱度。小邱有话说,尽量抄小路。

38分钟前
  • Obtson
  • 较差

没有任何反转。就是你一直等着结尾,整个过程都在告诉自己事情没这么简单,但他妈的就是这么简单。这个电影很厉害,前面几十分钟把整个故事都告诉你了,剩下几十分钟就是为了告诉你:“看吧,我说的没错吧。”

41分钟前
  • 马掰掰
  • 较差

前期悬疑的氛围是稍有点了,但是剧情的推进确实有点扯,兄弟俩不是为母报仇,而是纯粹的看不惯父亲而想扳倒他。弟弟为了给父亲定罪,又没了证据,只能直播让父亲杀死自己。父亲为了钱,把自己老婆,两个儿子全杀了,那你挣钱来干嘛?记者和港警也是原则是什么都不知道了。这么任性难怪不能定反派的罪。总之感觉片中的角色智力都不在线,还容易遭人利用。而且现在的港片,为了突出快节奏以及配合悬疑的氛围,人物出场要么是直接在冲突中,要么是快速的对话就切镜头,看得真晕。

42分钟前
  • 血腥高潮
  • 较差

45/100 是港片的味道,制作也算是大阵势,但这个剧本营造悬疑的能力几乎为零,悬念埋得那么不走心,泄密者其实是编剧本人吧。 邱礼涛高产却无法保证质量。

45分钟前
  • SELVEN
  • 较差

最大的正派和反派都是医药巨头BOSS一家。

50分钟前
  • 仰望星空
  • 还行

中规中矩看完忘的那种行货

55分钟前
  • 夜游
  • 较差

吴镇宇吃饭真香啊,真香啊,仿佛在看吃播………

60分钟前
  • 郝小勺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