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华籍英军关超 加入黑社会维生,但近年经济不景,经常入不敷支。
一天,南亚裔古惑仔文为躲避仇人,误闯关超家,文尼以三十万酬劳哀求他收留五天,关超欣然接受。
另一边厢,关超早前促成了江湖老大大口泰与台湾黑帮菜甫的金钱龟走私交易,大口泰收货后竟发现货不对办,要关超交还一百五十万订金!
文尼突然拿出一包毒品供关超换钱还债……
《手卷烟》画面阴暗沉闷,节奏拖沓,逻辑混乱的烂片。
香港电影是真的完了。
以前电影都是《五福星》这样阳光灿烂,胡搞瞎搞的喜剧,或者是《英雄本色》豪气干云的英雄,现在都是失败者哼哼唧唧地躲在鸡笼一样的小房子里面自怨自艾。
实在没劲。
唯一亮眼的就是酷似岳云鹏的白只。
说明长相不重要,气质才是一个人的标签。
陈果这个名字已沉寂多年,近几年他的电影作品在一片争议声中收获了毁誉参半的评价,谁还记得他在千禧年前后叱咤影坛、风光无限的日子呢?
出乎意料地,香港新一代的导演并没有忘记这位前辈,去年在不少电影节颁奖礼上亮相的处女作《手卷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影片以退休华籍英兵为主人公,讲述了一个风格化的黑帮故事。
时代背景和角色设计明显在向 23 年前陈果的《去年烟花特别多》遥遥致敬(甚至选用了同一位演员)。
华籍英兵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手卷烟》开场的黑白片段简略回溯了这群华籍英兵在香港回归前的尴尬状况,预示了人物日后孤立无助的命运。
当然,导演陈健朗无意全盘复制陈果的经典之作,而是不断加入当下的元素:镜头突然切换到 2019 年,以及南亚移民青年角色的介入,勾画出香港底层社会种族和国别混杂的现象,即刻增添上真实生动的当代感。
退役华籍英兵和南亚移民后裔很少作为主角出现,细想之下估计是导演在写剧本时埋下的隐喻。
这似乎也是 97 回归后,几乎所有的港片都摆脱不了的创作母题。
开头 1996 年和最后一幕 2019 年的时间节点,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两个角色都是被香港主流社会遗忘和忽略的群体,生活拮据而漂泊无根;身份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一个既不是正规英军也不是香港警察,另一个既不是印度人又不是香港本地人。
这个共同点促成了两人在落难时彼此伸出互助之手,更引出两人间的义气之举。
作为一部新导演的作品,爱炫技的毛病在此藏头露尾:象征符号(乌龟和手卷烟)、霓虹灯光和长镜头设计尽显其强烈的美学风格,复杂的场面调度拍出了重庆大厦里龙蛇混杂、暗藏玄机的紧张气氛,这些对于一部黑帮类型片无疑是新鲜的亮点。
不过新鲜感并没有维持太久,在风格化美学的包装下,这个故事有太多似曾相识的套路,内核依然是经典香港黑帮片的模式:黑吃黑、盲打误撞的命运交错、行走江湖的义气、默默守候的红颜知己等等,没玩出什么新花样来。
陈健朗对港产经典致敬的情怀无可置疑,只不过这种情怀的浅显单薄和陈词滥调同样清晰可见,即便有再多的隐喻也没能上一个台阶。
(一)那首唱给凡人的歌老李原来是1958年生人,《凡人歌》则 是1991年发行的,那年老李33岁,不知道他的30左右岁经历了什么,才能反把生而不易写得这么酣畅淋漓。
距离那首歌出生已经过去了30年了居然,还有多少人跟我一样,以为2021和1991之间不过差着20年?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如果老早就能知道长大了根本也没有多少想像中的自由和快乐,我还真是希望我的童年能长一点,起码那时候天塌下来有人顶,不像现在,举目四望,想依靠人的时候,你最好实际点,左手搭右手,给自己一个爱的抱抱,省时又省力。
所以啊,每次有人会问,如果时光能倒流你想回到哪一年这个问题,我都要咬牙切齿地回答,哪一年也不想回去,好歹一路熬过来了,难不成还要重头再来熬一次吗?
(二)重头再来当然,如果这个时光倒流回哪一年的问题,如果问电影里的关超,他大概最想回97年股灾之前,那样他可以避免犯一个无可挽救的错误,也不会间接害死一个好友。
《手卷烟》全片长101分钟,中途我暂停了四次,分别用来倒酒,深呼吸,抽烟和翻影评求剧透,希望电能是一个好的结尾。
太压抑了,看的过程。
第三次暂停下来抽烟的时候,我妈问,你看哭了啊?
不不,才没有哭,真实的可怕到喘不过气来的电影,怎么会哭呢?
我回她。
转眼打脸,在文尼说关超“人还不错”的时候,新友的夸赞对比旧日好友对关超的埋怨和不原谅,那个泪啊,来得奔腾汹涌的。
在你活过的这数十年里,一定听过无数次旁人宽慰你,“犯错不可怕,重头再来就好了”之类的话,但,如果这个错误是因此害得你最好的朋友之一因为不堪忍受欠了巨额高利贷跳楼自杀,哪怕你的本意是带着朋友一起赚大钱,但难抵大势颓败。
也就是说,这个错误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挽回的,你还觉得重头再来很容易吗?
年纪越大,经历的狗血事越多,偶尔越会觉得,死有时候反倒比较容易,难的是敢活下去,哪怕一天天活在后悔/自责的地狱里反复煎熬,也仍然决定活下去。
(三)关超的故事97年回归前,驻港英军撤出,英政府只向其中少数高官提供了英居住权,剩下的一千多华藉英兵都被留在了香港。
阿超是被剩下的其中之一。
一转眼时间来到2019年,当年阿超小队里的几个人,一个在船上做技工,抱怨工作难找。
一个自己开了小店。
另外一个没看出来职业,但看衣着和成日悠闲程度及兴趣爱好,应该算是几个人里活的还不错的那一个。
还有一个,成了黑白相片,留在了97年。
阿超,从当年的兵变成了如今的贼,工作呢,说好听点是做中间商赚差价,说难听点就是黑市掮客,暗地跟人合伙黑主顾的钱,顺便抽佣,但佣金常常拿不到,毕竟客户是黑道大佬。
都已经赚不到钱了,还欠着高利贷,常常被人短信催收,找旧日好友也借不到钱。
直到有一天,他送个垃圾的空隙,家里偷跑进来一个被叫辣鸡的小弟带着一群小弟追拿的南亚仔,那个小弟真的叫“辣鸡”才不是我预备骂他垃圾。
南亚仔的表哥偷了大佬一千万的货,关超索要一百万辛苦费,借以收留南亚仔。
最后的最后,南亚仔还是被大哥抓到,关超去救,最后的最后的最后,救人的关超没回来,南亚仔替他把已经还清欠款的帐单交还了旧日好友。
事情真相是,关超这些年里一直在替跳楼那个好友还两千多万的债务,关超救了一个被大佬全城追杀的被所有当地人瞧不起的南亚仔。
那些最后看到还款帐单的旧日老友会不会因此夸赞关超“人还不错”,还是会继续埋怨他,“是他造成的错误理应由他来承担”,一切都不重要了,重点是,那个他救过的南亚仔,此后余生一定会记得他,记得当年有一个尚算陌生人的人为救他拼了命。
(四)卷一支烟的时间导演说,慢下来的卷烟的时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需要时间建立。
所以,几十年来执着于抽手卷烟的关超,大抵是一个既慢热又念旧的人。
通过卷烟怀念过去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里陪伴他的那些人,像是一直在往前走,但又一直留在原地,等有人过来对他伸出手。
太磨几了啊,为什么不同旧友讲清楚自己一直在替人还债呢,为什么不能把话摊开来说,求谅解呢。
人生短的不像话,又变幻无数,不给你准备好完善计划的时间,有什么误会就趁早解开,有什么不同意见就趁早沟通。
如果说从最初听《凡人歌》的1991年到看《手卷烟》的2021年的30年时间里我真正学会了什么东西的话,那就是,有话要趁早说,有想挽回的人就趁早出手挽回,总得试过才能彻底死心,彻底死心才能真正放下包袱继续往前走啊,超。
(五)悲喜能相通更多影评说,《手卷烟》讲的是情谊和义气,但在我看来,这电影告诉我的是,管你哪国人,管你白还是黄还是黑,管你高矮胖瘦,管你年龄大小,人类悲喜是真的可以相通的。
不信你看电影里,最底层的阿超和可以被最底层瞧不起的代表了外来移民的少数族裔文尼,在重庆大厦相遇,同样穷困潦倒,同样疲于奔命,哪怕最开始是因为钱,阿超才收留文尼,但仍然不妨碍他最后为了救文尼拼尽性命。
肤色重要吗?
是哪里人重要吗?
是什么职业身份重要吗?
是什么性别又重要吗?
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大家明明都是人,脚同样踩着地,头同样顶着一片天,呼吸一样的空气,会经历类似的遭遇,这些就够了,足够尽量去体会悲喜的相通了。
就像,你一定也能体会,电影里那只不断尝试逃离小盒子那禁锢他的方寸之地的金钱龟,如同一个个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你我,不甘愿留下又逃不掉,看似铠甲坚固实则柔软无助。
如果你能体会那只龟的无助,那你也一定能试着去体会其他人的悲喜和不易。
(六)最后我喜欢这电影,能让我试着去关注我之前没有了解过的两大群体,也喜欢在都说大势不足够好的现状下,仍然愿意创作能引人思考的电影的电影人。
在看完电影的时候,朋友刚好发来张震的最新围脖,看哭了我,相相信相信的力量,共勉。
《手卷烟》大概是香港电影一个新开始吧,退役英军华人士兵,南亚裔黑帮。
该打还是打,把机位如贾樟柯一般远远的架着,打完才知道林家栋打是本地黑帮,太保只是坐在桌子旁抽烟。
没有特写,没有切的花里胡哨,也可能没有武行的替身,铺了条直轨,一个全景长镜头打完了最后一场重场戏。
所以看评论都说没有香港电影过去的质量,大概金马的评委也这样想,觉得香港电影就应该是《怒火重案》。
可能他们忘记了像徐克,杜琪峰这批把画面美到极致,票房以十亿论的导演都是香港电影新浪潮那一批的弄潮儿。
香港电影新浪潮到底是什么,我懒得重复了。
只说2000年后香港电影人集体北上搵钱后,这些年香港电影终于又有新人喷薄出一次新浪潮。
《沦落人》《叔 叔》《浊水漂流》《手卷烟》,无一不是把镜头对准底层,其间又掺杂着大量香港类型片的元素,无论是技术部门的坚持还是导演对前辈的致敬。
总之香港本土电影已经换了个活法,不再是商业元素堆砌的类型片,开始用人文色彩更浓的情感唤起人性的共鸣。
就连TVB都开始拍摄外卖小哥的剧集。
无他,因为这就是香港,不是警匪片武侠片僵尸片职业剧这些摄影棚里的香港,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维港也有庙街的香港。
看电影《手卷烟》有感: 人类的最大困境就是生存,为了生存,很多时候只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承受着自己的孤独和朋友的误解。
电影里的关超,他和华佬、木头、豆腐、云斯顿都曾是香港的华籍军人,97之际,级别高的都被接去了英国居住,级别低的一千多人全被英女皇抛弃,变成了不英不中的孤儿。
他们被旧的制度抛弃,新的制度又不需要他们,只能解甲归田,另谋生路。
关超却选择了加入黑社会,本来朋友间关系算是融洽,却因为一场股灾,云斯顿忍受不了破产的打击选择了自杀,大家都怪关超介绍云斯顿去炒股,彼此间的关系也形如陌路,只有华佬会和关超有些联系。
对战友的死关超也很愧疚,也不能怪他,那场金融危机也不是他能预料的,为了弥补,他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债务,他借了高利贷。
很多事就像是冥冥之中注定,觉得自己陷入困境的关超,却和一个南亚人文尼不打不相识,文尼的表哥偷了香港本地帮会泰哥的毒品,怕遭报复,所以就把东西交给了文尼,自己找地方先躲了起来。
文尼也担心自己出事,便带着毒品想逃走,被泰哥手下辣鸡等人追杀,误打误撞跑进关超的家里。
关超发现后,以为文尼有钱,便和文尼达成交易,愿意为其提供庇护,条件是一百万。
文尼随口答应,关超也信以为真,文尼住在关超的家里,发现关超原来是退役军人,喜欢抽烟。
其实他们两个人都算是穷困潦倒,无根漂泊之人,关超虽然有个家,却没有家的感觉,文尼不是本地人,经常被表哥胁迫去贩毒。
关超让文尼住下其实承担很大的风险,想不到另一场风险又降临,之前撮合了一笔港台黑帮的交易,因为一些事故,泰哥失手便把联系人菜甫给打死。
现场关超还发现了文尼表哥的尸体,黑老大心狠手辣让关超有点担心,回到家便打发文尼离开,不想被牵连。
文尼要拿走自己的东西,关超这才发现了毒品,想到自己的债务,关超做了一个违反江湖道义的决定,那就是自己独吞泰哥的货。
他联系到了借钱给自己的高利贷老大,让他收货,对方扣掉关超的欠款,把剩下的钱给了关超,还有借据。
关超又把钱给了文尼,让他先找对方避避,自己也准备一走了之,想不到风险接连出现。
先是台湾黑帮的人找上门来,追查菜甫的下落,这时,关超又接到泰哥的电话,他们抓了文尼,从文尼身上的烟丝盒发现了关超和文尼的来往。
骑虎难下的关超只能破釜沉舟,他带着台湾黑帮的人一块到了泰哥的地盘。
泰哥想一网打尽,台湾黑帮随即掏枪,泰哥的人四散而逃,泰哥用手下辣鸡的身体挡子弹。
为了活命,泰哥谎称是辣鸡杀人,还拿自己的毒品想收买台湾帮会。
泰哥的几个手下发疯了一样要杀关超,关超也发疯了一样抵抗,虽然把他们都杀了,自己也精疲力尽,瘫痪在地上。
泰哥见状便上来要杀人灭口,中了几枪的辣鸡,愤怒老大诬陷自己是杀人凶手,用尽九牛二虎之力,冲上来杀死了泰哥。
台湾黑帮的人看着他们自相残杀,带头的一边抽烟一边看着奄奄一息的关超,就说了一句“你们只懂自己人打自己人”,然后就带人离开了现场。
关超本来是个军人,每天巡逻,维护着城市的安全,结果因为一场回归,自己失业,脱下了军装,沦为江湖小混混。
有人借酒消愁,他却喜欢抽烟解闷,偶然去按摩,按摩女也对他情有独钟,两个人却没有真真正正的互相表白过。
入了江湖,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被警察猜忌和敌视,被朋友恐惧和疏远,被闲杂人等议论,也算是一种见不到光的人,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文尼不是本地人,和关超非亲非故,连肤色语言信仰都不一样,可关超为什么会救他,开始是为了钱,最后连命也不顾,也许觉得和文尼同命相连,一样都是颠沛流离,无依无靠。
电影中卷烟丝也让我想到自己的上一辈人,包括我的父亲,他们抽烟都是烟丝,或是烟杆,或是拿烟纸卷起来抽,直到后来盒子包装烟的出现和普及,老一辈人这才放弃,选择了抽盒装烟。
抽烟和喝酒其实都差不多,都是为了消愁解闷,李白喝酒会作诗,鲁迅不喝酒,他会抽烟,鲁迅也是一代文豪。
喝酒也好,抽烟也好,在一些心事重重的人那里,总能看到东西,感觉他们有故事,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如果变成艺术品,那也是一种美学。
好久没有看这么够味的港片了!
结尾的打戏看得我心潮澎湃,拳拳到肉的声音和鲜血淋漓的搏斗真的太精彩了!
绝境之中背靠背对抗世界的情义也很动人,没有过多的煽情,只有用淌着血的颤抖的手递过去的一支手卷烟,一句“从来没有人给我卷过烟”,气氛就很足。
从头捋捋,开始应该是双线并进,一条线是给黑帮老大做经纪人介绍龟贩子的超哥,心里一直怀着对兄弟的愧疚(昔日战友在他的怂恿下一起借高利贷,无法偿还后自杀);一条线是参与贩毒挣钱照顾弟弟的文尼,始终不愿意弟弟走上自己的老路。
随后,当文尼带着偷来的货到超哥家避难时,两个人才有所交集。
从防备和封闭到分享秘密,再到最后成为生死与共的兄弟,过程充满波折又顺理成章,情节编排得很细腻。
前半段节奏确实比较慢,介绍背景故事但是看不出必要性(后面才知道是为了还钱服务),让人昏昏欲睡,但是后半段节奏紧凑,堪称精彩。
这个故事有老港味,不仅仅是布景和配乐给人营造的气氛。
最根本的是两个主人公虽然都在底层挣扎,为了生存似乎什么都可以贱卖,但是心中都有一点不愿意彻底沉沦的坚持,这也是港片最原汁原味的东西。
他念着昔日战友的一点兄弟情义,虽然四处借钱早就被老战友当成过街老鼠,但是还是会为了还清逝者的高利贷上刀山下火海。
他念着弟弟未来的一点曙光,被追杀东躲西藏的时候,还会为了老师请家长的电话不知所措,甚至打算露头去学校。
所以他们为彼此付出的一切,都能得到对方足够份量的回应。
文尼值得超哥的烟盒,超哥值得文尼的手卷烟。
至于那个白毛黑帮大佬,认识这么久没人请你抽烟,纯属活该。
白毛电话里骂关超站一秒关超x文尼。
提一个细节,超哥之前和战友在山里抽烟也点不着,借了战友的火好几次,后来文尼第一次抽手卷烟,点不着借了超哥的火。
手卷烟是超哥的旧习惯,背后是念旧的执念,也是兄弟情义的载体。
一起抽烟了,算是盖章认证,接过兄弟接力棒正式结交了。
“文明能压碎,情怀不衰,无论枯干山水,旧时年月投入垃圾里,你我一起同居。
”
林家栋这几年的力作《智齿》《手卷烟》《树大招风》,很少有关注港片却不知道的。
林家栋在黄金十年里是TVB的电视剧咖,却在香港电影最寂寥的新时代展露锋芒,在小成本的黑色电影里呈现不俗的演技和气质。
很难说对他本人和观众而言,究竟是好是坏。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现在的林家栋,比起TVB时期,绝对是无可替代的。
说回电影本身。
镜头和灯光都挺精巧。
故事逻辑也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感觉没有重心。
南亚移民,偷渡客,金融危机,退伍军人,黑帮,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没讲全,这些素材都被香港黑帮片玩滥了。
不过林家栋主演,还是值得一看。
要是换成刘青云吴镇宇绝对很烂俗———这种角色他们演得太多了,观众没有新鲜感。
(这片子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香港老一辈演员谁上效果都差不多)最后还是兄弟情那一套。
一口吃不成胖子嘛,小的玩不好还追求大的。
人物塑造这种大毛病就不提了,可以说约等于没有。
一个最大(也是最普遍)的缺陷就是:塑造感情而不塑造人物。
理论上来说,是没问题的,重视兄弟,在乎朋友,这也是人物性格。
但……就是很无聊,很老套而已。
看到九蝇大佬说反派对主角的压迫力不够,所以观众情绪提不起来。
挺有道理。
从商业片的角度完全可以删繁去简,洗头妹的戏份两个主角的日常完全可以适当删减,引入反派,加快节奏。
不过灯光和林家栋的气质让电影质感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挺典型的气氛电影,有很强的个人意愿色彩,可以看到导演对旧时代港片的缅怀,对“大时代里的小人物”这个港片永恒母体的呈现和探索。
放在九十年代,这片子真的不出彩(即使灯光不错),但在一众香港导演北上以后这样的片子看一部少一部,所以还是能给四星。
btw,台湾黑帮真的贼,袖手旁观无论结果如何都是赢。
黑帮犯罪动作片。
因为一袋毒品,一个西亚裔的小混混与一个曾经的香港军警相遇,两个人相近的落魄境遇让两个人慢慢成为好友。
在黑帮的相互争斗倾轧中,两个人成为了莫逆的好友,生死相托。
虽然身处底层,但是骨子里流淌的兄弟情义依然热血……男主是个旧时香港的军警,专门抓捕偷渡的人蛇。
但是97之后,他们没有了组织编制,只能各自营生。
他的好友因为和他投资失败,跳楼自杀,自己也欠下巨额赌债。
所以他在愧疚中远离了自己的战友,以在黑社会拉皮条为生,作为中间人,经常黑那些大哥还债。
这一次又是和一个台湾人,以高价卖出金钱龟来赚黑社会老大的钱。
同时,有一个西亚裔的毒品贩子黑了黑老大的毒品,他将父亲交给自己的表弟。
于是黑社会老大就派手下去抓表弟,表弟趁男主不注意,躲进了男主的房子里。
黑老大手下冲进男主房间搜查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只得悻悻地离开。
很快台湾人的金钱龟出现了问题,被黑老大抓了。
黑老大通过逼问,知道男主与台湾人认识,就把男主喊来,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什么。
最后因为台湾人反抗,被黑老大打死了。
男主在黑老大那里欠下了买乌龟的钱,还看到了躲在他家西亚裔人的表哥的尸体。
于是他回去告诉了西亚人一切,西亚人绝望了。
于是他和男主合谋卖掉了毒品,准备逃离这里。
但是死去台湾人的大哥寻来,于是男主将计就计带着台湾人老大一起去见黑老大。
黑老大追问男主和西亚人什么关系,男主假装不知道。
于是黑老大就让自己的打手动手抓男主,这时台湾人大哥出手了,他开枪打死了周围的打手,然后威逼黑老大。
黑老大只得用毒品为诱惑,要和台湾人老大合作作毒品生意。
台湾人便同意了。
于是男主和黑老大的打手打作一团,最后将所有的打手打趴下来,自己也身负重伤。
最后西亚人为男主卷了一支烟,让男主抽了起来。
黑老大也被中枪暴起的手下杀死。
最后男主帮所有自己的曾经战友还清了债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义两字。
最后男主和黑老大三个手下的搏杀,用了远景长镜,蛮激烈的,几度反杀。
两个在社会中挣扎的男人汇聚在一起,他们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反抗着社会底层的残酷,飞蛾扑火,但是为了生存他们从来没有避退过。
很有港味,但是受限于资金,场面有点寒酸。
从树大招风开始,林家栋真是越来越炉火纯青了,作为一个油腻中年男人的我,竟然会这么容易爱上另一个人油腻的中年男人,有一些瞬间让我有了重温《赴汤蹈火》的冲动。
虽然实在不想捧一个就踩别人,但是这片才7.1,让我觉得玩豆瓣的大部分朋友,还是比较适合李焕狼吧,不过这种大众排挤,小众死忠的电影,还是别让太多人知道了!
已经尽量认真在看了,但还是看得不明所以,说是退役军人的归属感和认同主题?不是,他就是个乏善可陈的中年男人困顿的黑帮故事
一切的推动都源于巧合,当下香港小成本底层犯罪题材的平庸之作。
麦高芬旁落,但张力的累积和释放还是有效,最后一场镜头的飘忽化解了动作设计的尴尬。看得到,从个体到地域的,跌落后的挣扎和力不从心,一场乱序的争斗,一次无由的追逐,只有以蛮荒的姿态才得以释放。反正我是磕到了(不是)。
3.5,私心因为最后一场动作戏加多半星,太保的范儿太足,台普讲得真好,黑吃黑吃黑的剧情很飞,有太保假扮台湾人,香港黑帮在气质上就输了嘤嘤。林家栋在前景一顿乱打,太保在后场翘二郎腿吸烟的长镜头是本片华彩。剧情值三星,林家栋已然万劫不复的穷途末路是怎么样峰回路转的我没看明白。场景打光很漂亮,但觉得花拳绣腿。林家栋“好人卡”的人设塑造不知是不是向商业妥协的糖水化之举。庙街,重庆大厦这类地标没太玩出花来。
(豆瓣真空期补标9月末-12月)其实很老套。
剧本的情感递进莫名其妙
《去年烟花特别多》背景下的一部港派动作类型片,一根手卷烟寓意颓然且牵强,多重身份认同的深意也流于表面,不愧是陈果发掘出来的新导演。后殖民主义的背景、华籍英军的身份、少数族裔的议题、毒品犯罪的故事、以及没落的重庆大厦所代表的低端国际化中心的迁移,多重边缘性嵌套在强商业类型中,都透露着新导演勃勃的野心,不背靠华语市场,假以时日,也能走很远。即便盛世不在,香港电影无论取材还是制作仍然丰盈成熟,本应不逊于韩国电影。
这个尾收得这么不得劲,也许是因为最有劲的几种解法全都被杜琪峰用过了吧。被时代抛弃的人如龟,为情义卷起的烟呛口,唔讲风,唔讲雨,讲乜?利益。
几位影帝飙戏 值得一看
软弱无力
整体“麻麻地”,用回归来做背景的港片也不少了,但是这剧本的时间跨度20年,这个背景的含义无非时过境迁,这部片选取了一个十分边缘的群体,但是框架还是绕不开毒品和黑帮,小人物的命运没有映射太多当下的时代痕迹,有关小数族裔的问题更是蜻蜓点水,用太保叔在里面的一句台词——自己人搞自己人,就是整个剧本的核心,印象最深的场景是那个类似垃圾搅拌机的私刑地方,最值得吐槽的是,贩毒的人竟然都没有枪,反而搞金钱龟的有~
电影镜头和画面质感我都很喜欢,演员是很大的加分点,林家栋太好了,他对角色的理解也很到位。剧情进展和转场的不流畅挺明显的,背景音效震得我耳疼。挺喜欢这个故事,是近年港产片里难得的味道对了的英雄片与bromance,不过关于华籍英军身份的部分可以再深入一些。太保本人好可爱哦,和电影里完全反差。
这是一部开倍速才能看下去的电影。陈健朗本人是我很喜欢的香港靓仔,演戏也灵。但是拍的这个片槽多无口。首先第一,帅哥不会讲故事,下次找个编剧帮你写吧求你了。就连剧作的基本结构“开端高潮结局”都没有啊。直到卖龟人被杀林家栋被迫背债,故事的核心矛盾这才展开,此时进度条已经过半。其他各种人物设定、逻辑上的漏洞更不必说。陈健朗竟凭此片拿了金像奖新晋导演奖,港片确实没落。不过帅哥还年轻,而且高潮林家栋一打多的长镜头拍的很好很有风格。希望拿奖后好好磨基本功吧。另外,帅哥有潜质拍腐片hhhh。
疲了
老港味很浓,结尾超长镜头非常朴赞郁,林家栋和两个大佬随便演演就封神,剧情是真中二啊。
等这部等了一年多了,演员阵容强大,各种影帝,和树大招风演员差不多,潮哥变成了超哥,可以看做是季正雄外传,但是香港黑帮片还得是看银河映像,这部从故事性和氛围渲染都差点意思,需要杜琪峰给予指导。
导演是不是不知道怎么结尾,于是弄了一场奇怪的打斗。除了这个其他都不错,是近期气氛和摄影都很喜欢的港片
嗑到绝美爱情了,林家栋和他的南亚小老婆实在是绝。我本来还在想他妈的两个老大怎么这么gay这么有性张力看了演员表才发现是太保和袁富华,绝了。
整部戲故事到敘事節奏其實都有不少問題,華籍英軍背景也沒太大意義(只是何華超的出演讓人有了點《去年煙花特別多》的迷影趣味)。但港產類型電影中那份陌路人惺惺相惜義無反顧的友誼真的有點久違了,還是蠻親切與真摯的。
【FEFF】开头像20年后的《去年烟花特别多》,结尾竟然成了平行宇宙的《叔•叔》,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电影剧本很简单,基本围绕着几包粉和几只王八展开,却给林家栋的表演留足了空间——他提着砍刀的时候,身上完全不见当年东莞仔的狠戾,只剩下落魄中年男人的疲惫不堪。看到片末那段长镜头打斗,不禁想起林雪对林家栋入戏疯魔的控诉,突然为群演捏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