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女儿
女兒的女兒,女儿们的女儿,Daughter's Daughter,My Daughters’ Daughter
导演:黄熙
主演:张艾嘉,林嘉欣,刘奕儿,洪林小湛,赵文瑄,周采诗,艾琳·阿黛尔·克拉克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24
简介:耳顺之年活得悠然自得的金艾霞(张艾嘉 饰),突被通知在纽约做人工生殖的小女儿(刘奕儿 饰)车祸身亡。在处理后事、对成功胚胎的去留做出抉择的同时,她将面对当年出生即被送养的大女儿Emma(林嘉欣 饰)。做决定的时刻;她,抑或她们,会如何选择?详细 >
题材不错但是导演毫无想象力、情节设计一塌糊涂、台词生硬笨拙。这导演怎么一点都没有成长??对演员可耻的浪费!
剧本真写挺好的,估计因为预算问题执行上扣了点分,但东亚家庭之间的牵绊特别是那种平淡下的暗涌很难拍。数次泪目。
议题好多啊。同性、代孕、未成年怀孕生子后将女儿送走,内容其实很满、很累,如同多数东亚女性一样累。一个在年少时送走自己女儿的女人,却要在自己花甲之年决定要不要抚养自己女儿意外离世后留下的胚胎,是啊,如果是胚胎的话,负罪感会没那么强。可是,她最后还是决定要养大那个小小的生命。一边要自己的孩子不要生了,会很惨。一边又找人代孕生下女儿的骨肉,自己选择再次走上那条很惨的道路。东亚女人复杂矛盾又苦累的一生,始终无法洒脱地活自己。
角色之间的关系,太生硬了,不知道是剧本问题,还是演员问题。女儿是真的帅。李雪琴两度声音演出,是想借母女关系的段子,但台湾人爱看大陆脱口秀?所有女性角色都抽烟,还带婴儿或小孩,也是令人一脸问号。总之,挺差的。
11.18 #GH61|這幾年見證過最動容的一場映後。女生和太太一起來,兩人已經完成婚禮四年,只是自己的家人不像金艾霞可以那麼直接地和朋友談起這件事,所以結婚書約至今還少一個人簽名。然後张艾嘉立刻笑著走上前:哇請妳拿來!那晚全場每位觀眾彷彿都成為了她們的證婚人。好像人與人之間這樣全然袒露又無需擔心被隨意評判的真正的「對話」只會發生在金馬,發生在台灣。另一個女生講,她也是小時候被母親送養,好多好多年她也很想知道母親送走她那一刻在想什麼,可始終沒有勇氣像電影中的女兒一樣問出那句你怎麼想。於是更懂得安溥如何在片尾深深寫下「話才落下/我們之間都是風沙/一路走來語法踉蹌/又怎麼能遺忘/恍然間重疊 覆蓋 揉踏 拓下的傷」
有点侯孝贤的感觉,不愧是他的弟子,用这种感觉拍很新潮的点子。张艾嘉的表演还是从不让人失望,相比之下林嘉欣和刘奕儿也就变得一般了,可惜的是里面的一些内容,可能此片和大陆无缘了。见到了主创拿到了签名,简直太满足
#HKAFF21闭幕片 虚实结合的手法和娓娓道来的故事就像那些自然翻覆的断句和踉跄无序的语法。胚胎是三代母女的象征,指出关系陨落的地方。
確實是最佳「劇本」。
很难相信这是人写出来的蹩脚文本 对话台词极尽别扭 几段悲伤的表演也显得滑稽廉价
就这么合理化代孕
角色之间完全是僵硬的,很不协调的呈现。片尾的你怎么想与录音室版有些许区别,这版更好听点
这他妈是电影吗 怎么能写出这么多费戏 比张艾嘉自己的相爱相亲还水还像电视剧 好像是想接着《人在纽约》三十多年后拍的 其实80分钟都够用了 emma这个角色实在太怪了
年度最差剧本。价值观念冲突没有,对LGBTQ群体的表现也几乎没有,母亲线全是老人自话自说闲聊,女儿线可有可无,2024还能见自己提出来的道德伦理问题,结果自己完全拿不出任何洞察和见解,反而全程在回避这一尖锐的议题,以至于冲着这一点来看的我像个白痴一样傻坐在电影院里看着张艾嘉为了帮这部避重就轻的电影增添一点无关痛痒的戏剧性而聒噪个不停。
3.5 题材很好耶,但感觉没发挥好。其实蛮恐怖的,六十多了又要面临十几岁时一样的选择,其实怎么选择都是“都惨!”
看似讲了很多,实则都是浮于表面,导致看完以后也搞不明白创作者的表达意图,只有空洞的“爱能解决一切”。整体把控也很差,本身就很克制的情绪在温吞的剧本下已经稀释,各种莫名其妙的转场和镜头更是让人无言以对。
直到最后一餐饭才意识到,中间出场的林嘉欣其实都是张艾嘉的幻想,以被抛弃的大女儿的姿态来说服自己留下小女儿的女儿,这个设定还挺妙的。至于生孩子这件事,想生孩子和不想生孩子都没错,只要自己决定,别管别人就是。
最有意思的是Emma的部分。
挺好的,多重母女关系的设置也能拍得比较有条理,多重关系的中心,各种取舍都很难,如果纯东亚环境很难理解,加上海外的场景就顺理成章了。
相比上一部不敢说是否有进步,这么一个故事竟如此紧凑与急忙感,里面母女关系是否对称也要打上问号,好在最后听到了安溥,好贴切~
好题材拍砸了系列